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聆聽傷痕的故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

2024/08/30
閱讀數 : 755

作者:陳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在佈滿魚塭與鹽田的北門地區,「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靜靜座落聚落之中。抵達園區後,首先會步入「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這是一棟由磚瓦、木材、小花圃構成的平房,時不時能聽見左鄰右舍的聲響,在陽光照射下散發恬靜的生活氛圍,很難令人聯想到此處曾是重要的烏腳病治療機構。入口處看板述說著設館目的:記憶疾病所帶來之傷痛,也紀念為醫療付出的醫者。

紀念館前身為王金河醫師成立的「金河診所」,入口處設置說明看板,供觀眾了解此館定位。(王詩婷 攝影)

 

西南沿海的黑色傷痕

1950年代,臺南、嘉義沿海一帶流行一種疾病:患者會四肢冰冷、發麻、觸痛、局部發紅,隨著疼痛加劇而出現壞疽,嚴重者因患部壞死而需截肢,甚至失去生命。由於壞疽會使患部變黑、萎縮、乾燥硬化如木炭,並像「蛇」般蔓延,因此被稱為「烏焦蛇」(oo-ta-tsuâ),也就是「烏腳病」。

 

展覽中展示因烏腳病爆發而集體遷村之報導。(陳安 攝影)

 

事實上,烏腳病是飲用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1950年代開始在臺南、嘉義沿海一帶爆發,其中嘉義布袋、義竹和臺南北門、學甲最為嚴重。身為北門人的王金河醫師於日本留學返鄉後,1944年成立「金河診所」,開始投入烏腳病的診療與研究。隨著烏腳病的根治與絕跡,2003年王醫師將診所捐出,於此成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並與鄰近和烏腳病醫療史相關空間一同構成「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以多元的展示再現烏腳病醫療史與疾病經驗。

 

園區由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嶼免費診所、手工場、王金河醫師故居、北門嶼教會、牧師館等空間組成。(王詩婷 攝影)

 

再現無私的醫者形象: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由王金河及其親友籌設的「財團法人王金河文化藝術基金會」營運,保留了大量行醫與生活的痕跡。導覽員熱情地解說館舍沿革,使觀眾在入館前先了解疾病背景與醫師概況。走入館內,右側「導覽區」為過去王家的居家和室,此處播放影片,勾勒出王醫師的生平。昔日的候診室則佈置成「見證區」,觀眾可以坐在舊時的候診長椅上,透過牆面上的口述與照片,想像王醫師盡心盡力照顧患者的情境。

 

見證區中呈現不同見證者的照片與口述,道出王醫師的行動與奉獻。(王詩婷 攝影)

 

紀念館內也保留了王金河醫師的工作環境。觀眾能從「診療室」辦公桌後方豐富的醫學書籍,感受到他對烏腳病治療的投入。根據導覽員的分享,當患者人數眾多時,王醫師會騰出自家的和室房供患者在此休息、打點滴,可見王家對於病患的付出。

 

診所內雖掛著收費標準看板,但導覽員提及過去許多患者常受金錢所困而無法就醫,因此王醫師經常無償治病。(陳安 攝影)

 

接著,從診療室轉身進入「標本陳列室」。這個略顯狹窄的空間是昔日替烏腳病患者截肢的手術室,保留了木製手術臺、醫療車、手術燈等簡易醫療設備,呈現當時醫療資源的匱乏。展場以展板強調,過去醫生就是以這些簡陋的設備每天為患者動手術,牆上張貼王醫師的話語:「其實我沒有權利替你決定,其實我應該親身承擔這種痛苦」,凸顯醫師面對病人的同理心與不捨。

 

導覽員說明,早年漢人社會重視全屍保留,因此患者不會輕易捐贈斷肢。診所能獲得這些標本相當不容易。(王詩婷 攝影)

 

此處也展示患部截肢標本。浸泡在福馬林中的腳部與手部雖已變白,但依舊能見壞疽發黑的狀況。觀看這些標本時,除了能仔細觀察患部,彷彿也能感知患者的創傷,以此紀念斷肢的捐贈者。再往前走則會進入放滿藥品罐與診療紀錄的「藥劑室」,櫃子中每一份檔案皆為生命的見證。

 

藥劑室的櫃子與抽屜改作展櫃,其中可見患者診斷說明書等檔案。(王詩婷 攝影)

 

整體來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復原了金河診所的空間與陳設,再現早年烏腳病的治療狀況,並且凸顯王金河醫師的理念、行動與無私奉獻的精神。然而,由於館內設置的說明牌不多,許多背景脈絡皆需由導覽員補充才得以了解。

醫療史背後的多元觀點與人文關懷:手工場

從紀念館後門走出,可進入另一個展示空間-手工場。此處為1963年王醫師與妻子毛碧梅女士成立的「烏腳病病患手工藝訓生產中心」,由毛碧梅帶領烏腳患者產銷藺草工藝品,幫助患者自力更生,如今則展示由成大歷史系學生製作的「藺一種織事-烏腳病醫/療特展」。

 

展覽透過照片及訂單檔案呈現當時藺草工藝品的銷售盛況。(王詩婷 攝影)

 

與還原昔日診所空間的紀念館不同,手工場僅保留建物結構,空曠的長型空間四周環繞展板,運用文字、照片、報紙檔案等元素,從地方疾病史談起,逐步呈現王金河醫師與芥菜種會對西南沿海地區醫療資源的投注。

展間中央重現了手工場的工作場景,展示藺草工藝的編織器具,也以文獻與地圖呈現產銷管道與銷售機制,體現患者以藺草工藝謀生、找回生活重心的歷程。展覽以「我們都是一家人」作結,描繪患者與醫師、教會共同療傷、生活、工作,宛如家庭般的氛圍,使疾病敘事不再僅停留在醫療觀點,也回到人與人交織的情感。

 

展場設置一模擬看片箱互動裝置,將王醫師對於患者的攝影記錄製為成像紙,觀眾可抽換不同成像紙放入看片燈箱,看到不同患者的生活樣貌,及說明其患病、診療、病變等狀況的文字。(王詩婷 攝影)

 

過去患者製作藺草工藝品的器具。(陳安 攝影)

 

相較紀念館聚焦於王醫師的奉獻,手工場則較全面地述說烏腳病醫療史,並且呈現醫療現場的多元觀點,尤其凸顯患者的創傷、生活狀態與互動,使患者的樣態更加清晰。同時也展出長年照護患者、統籌手工場作業的毛碧梅女士之相關紀錄,肯定其於烏腳病醫療史中的角色與付出。

如果想深入了解整體園區及烏腳病相關醫療空間,觀眾可以洽詢導覽員一窺「北門嶼免費診所」與「王金河醫師故居」。「北門嶼免費診所」為王醫師與美籍宣教士孫理蓮於1960年創建,內部還原了當年的診所環境,通過可升降的手術臺等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展現了地方醫療的演進與教會的援助。「王金河醫師故居」則從不同檔案展示呈現其成長軌跡與醫學貢獻。從人物、物件到空間,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的疾病展示蘊含著傷痕、痛苦、奉獻等多種經歷與情感,並非僅停留在醫學病理的介紹,也帶來更多人性的視角,使觀眾可從不同面向了解疾病的創傷與群像經驗。

 

(執行編輯:黃淥)


資訊來源

  • 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 
  • 陳雪雲、吳慎慎、陳仲彥、郭文耀,2013。重返歷史、人權與記憶-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的新未來。博物館學季刊,27(2),31-53。
  • 陳佳利,2015。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