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全站搜尋

館所 搜尋結果 : 0 筆

活動 搜尋結果 : 59 筆

2022年夜飯改造計畫:高中生展覽公服生招募計畫
一、計畫介紹 臺博館自105年起推出「永續年夜飯計畫」,宣導永續海鮮與環境議題,並推廣友善環境消費方式及節慶文化,將生物多樣性保育行動結合環境教育、永續教育,不僅是臺灣再造永續節慶文化的創新作為,更可作為國際博物館社群面對環境變遷議題時的實踐範例,2021年更於南門館推出「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繼續閱讀...)
藝想號-兒童繪本區108年5-6月閱讀延伸活動
  國立臺灣美術館藝想號-兒童繪本區 108年5-6月閱讀延伸活動 壹、前言 繪本具有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特性,使用繪本來帶動閱讀,培養親子共讀的閱讀習慣成為一種趨勢。國立臺灣美術館試圖從美感學習的觀點推動繪本閱讀,藝想號-兒童繪本區108年5-6月規劃的活動,分成常態性、(繼續閱讀...)
不清場!惜別趴!---兒童遊戲室惜別遊藝會
本館「兒童遊戲室」自94年11月成立迄今已逾14年有餘。空間屬性以提供體驗角落與藝術教育課程等內容為12歲以下學童及親子團體服務,自開放以來共計有210萬1,659人次(94年11月-108年4月)的觀眾與本館一起參與藝術、體驗美感、認識館藏或展覽,本館有機會透過遊戲體驗的形式,為親子與學童們提供藝(繼續閱讀...)
好茶皂福-手工製皂 文化體驗活動
茶葉的再利用有助於友善環境,透過體驗還能認識茶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遠離化學,共下守護地球。 課程內容: 1.手工天然茶皂 - 製作DIY課程。 2.好客公園導覽 - 認識客家茶。 10月13日及14日(禮拜六、禮拜日) 上午10:00-12:00、下午14:00-16:00各一場次,每場次限5(繼續閱讀...)
【演出延期】臺灣國樂團《國樂頻道~印象南洋》免費推廣音樂會
【活動延期公告】《國樂頻道~印象南洋》 臺灣國樂團《國樂頻道~印象南洋》推廣音樂會,原訂5月18、19、21、22日於臺灣國樂團3202排練廳辦理,因應國內提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警戒至第二級,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示「停辦室外 500 人以上,室內 100 人以上之(繼續閱讀...)
【臺灣文學基地】今仔日,做伙kóng臺語!——親子共學及生態走讀(臺北)
     今仔日,做伙kóng臺語!——親子共學及生態走讀   以「今仔日,做伙kóng臺語!」為目標,邀請大小朋友一起大聲說臺語,讓大人引導孩子說台語,並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在玩樂中成長, 從小習慣母語環境,找回屬於自己的母語。 大家一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對孩子/家人/朋友(繼續閱讀...)
真善美—方寸間的女性形象特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與郵政博物館共同策劃之「真善美—方寸間的女性形象特展」定於4月1日(五)開幕,展期由4月1日到7月3日,展品包含郵政博物館典藏之國內外女性主題相關郵票,以及史博館提供的精美織品與版畫等文物收藏共37件,包括藝術家林智信老師的13件鄉情版畫以及全長將近5公尺的清代《花鳥刺繡橫(繼續閱讀...)
Action!行動的力量-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Action!行動的力量─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時間:2022/5/14(六)-5/22(日) / 地點: 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草悟道 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包括「永續發展的力量」、「數位創新的力量(繼續閱讀...)
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免費參觀)
 「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將於8月5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中央通廊開展,展覽呈現臺灣女性參與運動的歷程、奧運得獎紀錄,以及體育事務中的性別與權力現況,開展日適值東京奧運賽事期間,更具意義!    主辦單位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表示,為促進性別平等與落實文化平權,特別感謝長期致力推(繼續閱讀...)
111年「傳藝友善 聽障導覽」7-10月活動報名
  一、活動內容 (一)7-10月場次及導覽內容: 場次 日期 行程 備註 園區 展示館 (繼續閱讀...)

公告事項 搜尋結果 : 23 筆

新加坡土生文化館探索Peranakan的多元融合與碰撞! (來源 : 新訊)
作者:吳妙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土生」(Peranakan)一詞,源自於馬來語的「anak」(孩子),其延申含義是「在本地出生的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為娘惹。在十九世紀海峽殖民時期(Straits Settlements)【註釋1】,自中國移動至東南亞的男性,與(繼續閱讀...)
看見心智障礙藝術家的創作之聲!南美館「藝術是自由の力量」特展 (來源 : 新訊)
作者:翁仲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藝術是自由的力量」特展(アートは自由の力),由臺南市美術館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合作,邀請臺、日共13間社福機構與特殊學校,總計50位藝術家展出繪畫、織品、陶瓷等作品(展期2024.2.2-5.19)。期盼透過臺日心智障礙藝術家作(繼續閱讀...)
丹佛美術館以藝術創意活動打造熟齡友善的學習樂園! (來源 : 新訊)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六十歲以上成年人約有14%患有精神障礙,其中孤獨和社會孤立是兩大影響心理健康的危險因素。臺灣2025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在每五個人就有一位年滿六十五歲的社會環境下,博物館界該如何因應? 貼近年長者(繼續閱讀...)
藝術與永續的共振: 2023藝術永續國際論壇專題演講報導 (來源 : 專文)
作者:林婷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近年來,「藝術永續」的理念在藝文界逐漸發酵,環境議題不只成為展覽、創作的主題,美術館與藝術家也透過資源再利用、減少碳排放等實際行動降低環境負擔,盼望透過藝術的影響力,在世界各地點起環境保育的星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於2022年串(繼續閱讀...)
大人練習聽、小孩練習說: 不只是YES or No的「兒童參與」博物館 (來源 : 專文)
作者:王惇蕙(自由作者) 兒童是當代博物館服務的大宗,然而,博物館鮮少將兒童視為獨立於家庭或學校的觀察與研究對象,兒童的需求與回饋大多以「代言人」(兒童的陪伴者)代為書寫或表達,間接傳達給博物館。其實,兒童和成人一樣具有觀察與反思能力,擁有促進社會革新的想法與經驗,更重要的是兒童對於「(繼續閱讀...)
結合地方環境、文化與促進社區合作的關鍵連結!2023年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年會報導 (來源 : 新訊)
作者:呂怡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 2023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OM-ICR)於臺南市立美術館召開年會。時隔9年再到臺灣,期間人類社會歷經了一場大疫情,地球環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此時的地區博物館,關心什麼樣的議題、又能如何作為? 連結地方的關(繼續閱讀...)
走進唐人街裡的博物館,溫哥華「華埠掌故館」訴說加拿大華裔移民的故事 (來源 : 新訊)
作者:黃憶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管理碩士、加拿大資深媒體工作者) 來到溫哥華觀光的華人旅客,自是不會錯過位於市中心的唐人街(Chinatown),既有中山公園可欣賞庭院景致,附近街燈與特色中式商鋪,活生生地訴說了華人移民的故事。「華埠掌故館」於2021年成立,是溫哥華唐人街第一(繼續閱讀...)
考古,其實離我們很近:花蓮考古館以遊戲互動傳遞史前文化 (來源 : 新訊)
作者:葉家妤(自由作者)、郭冠廷(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助理研究員) 這棟建築是豐田市場,還是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呢? 2021年開幕的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以下簡稱考古館),館舍鄰近史前臺灣最大的玉器製造工坊「豐田地區」,以蒐藏與保存花蓮考古文化資產為核心宗旨。翻新市場建築設立,考古館招牌(繼續閱讀...)
博物館能成為「連結當下」的魔鏡? 側寫人權館「當戰時成為日常:烏克蘭女性的第__ /__天」展 (來源 : 專文)
作者:施承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 「當戰時成為日常:烏克蘭女性的第__ /__天」展【註1】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烏克蘭女性與性別歷史博物館(Museum of Women's and Gender History)、等單位合作,於白色恐佈景美紀念園區仁(繼續閱讀...)
Striving for Accessibility and Social Issues: Re-Opening of the New Permanent Exhibitions of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來源 : 新訊)
Reporters: Kuan-Ting, Kuo & Chia-Yu, Yeh(Editorial Office of Home and Abroad, Museum Island by Ministry of Culture) Translator: Chi-Yiu Billy(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