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末日求生術:倫敦無家者博物館開幕展以街頭智慧推動社會變革
末日求生術:倫敦無家者博物館開幕展以街頭智慧推動社會變革
作者:林盈君(英國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碩士、藝術顧問) 近年英國因為住房危機、脫歐對就業市場的衝擊以及生活成本提高等壓力,當地無家者的問題逐年升高。據Big Issue的調查,以英格蘭為例,在2023年秋季的某個晚上各地有3,898人露宿街頭【註釋1】。 倫敦「無家者博物館」(Museum of Homelessness, MoH)於2015年由潔西和麥特(Jess and Matt Turtle)聯手創立,靈感源自於他們的經歷以及與無家者社群的深厚聯繫。【註釋2】 2017年,該館在Tate Modern首次亮相,藉由「國情:關於無家者問題的交流」一系列展覽和活動,探討無家者問題的深層原因。歷經數年的臨時營運,MoH在地方議會以及遺產樂透基金(Heritage Lottery Fund)等機構的支持下,2023年落腳於倫敦芬斯伯里公園(Finsbury Park)的公園管理人小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活動空間。   MoH建築,芬斯伯里公園曾是工人階級的休憩場所,也見證了婦女參政運動等抗爭活動,與弱勢群體歷史密不可分,使得芬斯伯里公園成為無家者博物館的理想場所。(林盈君 攝影)   該館首場展覽「如何在末日中生存」(How to Survive the Apocalypse)打破普遍的觀展模式,採取高度互動的形式,將展示物件結合表演者分享、展示無家者的生存技巧和智慧,邀請觀眾思考:如何應對街頭生活的挑戰。 展覽分為多個環節,包含環境導覽、互動展演、多媒體欣賞等,參觀者需提前預約。左圖:參觀前可先享用志工提供的茶點,並由工作人員講述參訪流程。/右圖:由無家者和志工共同打造的社區花園和菜圃,並計劃日後為因無家可歸而逝去的人們建立一座紀念碑。(林盈君 攝影)   該展覽並沒有提供既定的展版、物件說明牌,展示空間則設計如小型舞台,堆砌的木箱環繞空間四周,表演者會拿起存放於木製箱子中的各類物件,並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訴說隱於平凡物件後的生命故事,揭示無家者的生存日常點滴,包含千瘡百孔的手推車、黑色大塑膠袋外套、帶著汗味的彩色護腕等。 例如,「弗列德的手推車」曾經陪伴流浪街頭的弗列德無數日子,讓他可以帶著家當四處遷徙,並在新冠疫情期間,成為協助運送物資的工具。手推車上可見許多磨擦和修補的痕跡,看得出來曾歷經多次「起死回生」。或是,平時我們拿來裝垃圾的大型黑色塑膠袋,在無家者眼中卻成為絕佳的防風雨外套。   左圖:表演者以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講述手杖主人的故事,除了協助行走,也是危險四伏的街頭生活的防身利器。/右圖:表演者分享如何將黑色垃圾袋改造成遮風避雨的外套。(林盈君 攝影)   多媒體元素的運用進一步加強了展覽敘事的深度和感染力,如展覽放映MoH與「暴動電台」(Riot FM Collective)合作的影片,內容剖析英國近代史中社會不平等和無家者問題的成因。每個展演環節間,工作人員會發放印有:「對任何事提出疑問」、「分享資源」、「重寫未來」等標語的緞帶別針。提醒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行動為社會做出改變。   在展覽空間中一同觀賞MoH與暴動電台共同製作的影片。(林盈君 攝影) 此外,MoH也為無家者提供法律諮詢、心理輔導和藝術工作坊等服務。創辦人主持的Podcast「MoH Deep Dive」,每個月會討論與無家者相關的政治和時事議題報導。同時也與其他社運團體、醫學單位、藝術家、記者等組成「垂死無家者計畫聯盟」(Dying Homeless Project Coalition),調查並公布無家者的死亡數據,除了紀念這些被社會遺忘的人們,並以此推動政府部門在社會安置和衛生醫療等政策做出變革。 如同該館宗旨即是透過展示無家者的個人物品和故事,提升公眾對無家者的認識,打破刻板印象,同時推動具體政策改變,為無家者提供實質的幫助。MoH的存在重新定義了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它積極介入政府制訂政策的過程,並與地方團體共享、共作,打造一個兼具同理、陪伴的支持系統。除了是一間博物館,更是社會變革的行動者。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創造了一個屬於所有人的空間。 【註釋1】Big Issue官網,引自:Homelessness facts and statistics: The numbers you need to know in 2024 ,原文:An estimated 3,898 people were counted as sleeping rough across England on a single night in autumn 2023.  【註釋2】潔西深受父親過去在倫敦流浪街頭的經歷影響,她的父親曾得到「西蒙社區」(Simon Community)的幫助,並在重建生活後,與同伴們共同創立了慈善機構「沃利奇」(The Wallich)協助更多無家者。這段家庭歷史啟發了潔西,讓她決心以藝術和社會行動改變無家者的命運。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30
踏上博物館追星之旅!V&A「泰勒絲歌譜尋蹤」展示
踏上博物館追星之旅!V&A「泰勒絲歌譜尋蹤」展示
作者:莊婷雅(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觀眾服務組員、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碩士) 今年夏天,倫敦 V&A掀起一陣泰勒絲(Taylor Swift)追星風潮。無論是青少年族群,或是祖父母帶著家裡的小歌迷都爭相前來,使得博物館成為Swifties(泰勒絲粉絲暱稱)間最熱門的打卡地點。 「泰勒絲歌譜尋蹤」免費展示(Taylor Swift | Songbook Trail)(展期至2024年09月08日)由V&A劇場表演部門策展人Kate Bailey與英國劇場設計師Tom Piper共同策劃。不同於去年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泰勒絲:說故事的人」(Taylor Swift: Storyteller)特展將展品集中至同一空間展出的做法,V&A選擇將展品錯落於廣大的常設展廳內,並以泰勒絲的幸運數字「13」譜出13個章節站點,每個站點主題發想自泰勒絲的專輯、歌曲,帶著觀眾穿梭四個樓層。展覽連結泰勒絲個人收藏的16套演出服飾、樂器、經典造型配件,使觀眾能夠親身感受流行音樂天后出道至今,音樂生涯中每個重要時刻。   第7站「Chapter Taylor Swift」以泰勒絲鄉村音樂生涯為主題,將其鄉村風格表演服飾、吉他與常設展十八世紀威爾斯鄉村風景壁畫相互輝映。(© V&A Press Office) 偌大拉斐爾展廳中的第6站「Chapter 1989」,在兩旁館藏拉斐爾畫稿人物視線匯集處,架高展出泰勒絲兩套演唱會表演服飾,帶領觀眾以觀賞演唱會的視角,體驗模擬演唱會空間的盛會。(© V&A Press Office)   當代流行歌手與百年藝術設計博物館會擦出什麼火花呢?館方將歌手服裝造型展示與館藏,及維多利亞式建築空間展開對話,嘗試以全長1.5公里的展示動線,聚焦藝術、歷史及文學的角度,探索、挖掘泰勒絲豐富的創作能量。 例如,第3站「Chapter Speak Now」除了陳列精美服飾與樂器,也在十八世紀建造的諾福克音樂廳(The Norfolk House Music Room)【註釋3】中播放泰勒絲專輯《Speak Now》的經典歌曲,更凸顯音樂與藝術創作跨越時空的融合,也為觀眾提供在音樂廳聆賞音樂的獨特饗宴。   第3站「Chapter Speak Now」展示結合服飾與音樂,為觀眾提供豐富的感官體驗。(©V&A Press Office )   展覽也關注泰勒絲所遭遇的輿論詆毀,以英國展廳內的紀念石雕與第2站「Chapter reputation」服裝造型不約而同呈現蛇的意象,透過巴夏(Bashaw)石雕作品《the faithful friend of man》中象徵人類忠實朋友的紐芬蘭犬壓制陰險敵人的「蛇」,呈現泰勒絲對謠言的態度與反擊。 而第9站「Chapter folklore」則還原歌曲《folklore》音樂錄影帶中的最後一幕,將羊毛衫陳列於鋼琴椅上,彷彿泰勒絲剛離開,而鋼琴上的苔蘚則隨著展期時間流逝逐漸枯黃,宛如展廳內透納與康斯坦伯風景繪畫中的一角。   左圖:第2站「Chapter reputation 」(© V&A Press Office);右圖: 巴夏紀念石雕《 the faithful friend of man》。(©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第9站「Chapter folklore」。(© V&A Press Office.)   值得注意的是,第5站「Chapter Fearless」佈置於佛羅倫斯詩歌唱台上,結合表演服飾,還原歌曲《Love Story》以茱麗葉的陽台為藍本所設計的演唱現場,其後方則延續泰勒絲與粉絲們獨特的互動方式「彩蛋」(Easter Eggs)【註釋1】將館藏的古老文學書籍作為傳遞神秘線索的符碼,邀請Swifties一同解謎泰勒絲的秘密訊息。 另一方面,展覽的各個站點也可見熱情的粉絲們與工作人員交換粉絲串珠手環,也是Swifties建立友誼和聯繫的一種獨特粉絲文化。如同為「天后」特展(DIVA,展期2023年06月24日至2024年4月10日)策展人之一Kate Bailey所言「天后常常是被單向崇拜的,但泰勒絲與歌迷們創造出多向的對話。」V&A也透過隱喻與象徵設計出獨特的互動巧思,為觀眾留下美好的追星回憶。   第5站「Chapter Fearless」。(© V&A Press Office) 交換串珠手環,Swifties在演唱會現場、排隊時或粉絲聚會中互相展示自製手環,解釋串珠字詞含義,並選擇喜歡的進行交換,有時還會交換聯絡方式。(莊婷雅 攝影) 「泰勒絲歌譜尋蹤」六週共迎來六十四萬人次參觀,創下V&A史無前例的單週入館人數及賣店百萬英鎊營收紀錄。展出期間適逢泰勒絲時代巡演在倫敦舉行,不但使歌迷們能從獨特的角度認識這位流行音樂天后,更讓無法參與演唱會的歌迷也能一睹偶像風采。如同策展人敘述:「我們希望這條穿越博物館、如劇場般的展示路線能激發觀眾們的好奇心,讓觀眾更了解這位音樂人、她的創意以及V&A館藏。」【註釋2】也回應V&A的重要精神「展現創意的能量」。 【博物之島新訊】賞握時尚的吸引力!揭開V&A特展行銷的4個關鍵步驟   【註釋1】「Easter Eggs」為泰勒絲與粉絲的獨特互動模式,透過將線索暗藏於歌曲、舞台、音樂錄影帶中,邀請粉絲參與解謎,猜測未來的創作規劃或理解歌曲的深層含義,以此促進粉絲的討論與情感聯繫。 【註釋2】 原文:“We hope this theatrical trail across the museum will inspire curious visitors to discover more about the performer, her creativity and V&A objects.“ 【註釋3】V&A的諾福克音樂廳,空間中的壁飾與天花板於1938年拆除自諾福克公爵的倫敦聯排別墅。該別墅由第奧建築師馬修·布雷廷厄姆(Matthew Brettingham,1699-1769 年)於1748 年至1752 年間為第九代諾福克公爵愛德華·霍華德(Edward Howard,9th Duke of Norfol)建造。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27
讓自然成為藝術與科學的老師 —— 阿姆斯特丹 Artis Groote Museum 自然史博物館
讓自然成為藝術與科學的老師 —— 阿姆斯特丹 Artis Groote Museum 自然史博物館
作者:林蔓娟 (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地景建築師) 「這裡曾是個寂靜的展廳,自然被囚禁於玻璃之後。如今,這座博物館化身為一面鏡子,邀請我們反思自我。」 —— Artis Groote Museum   坐落於阿姆斯特丹動物園園區內, Artis 自然史博物館(Artis Groote Museum)【註釋1】是阿姆斯特丹市的第一座博物館。二戰後,該館因故閉館長達75年,並於2022年重新開放。歷經科技、氣候和社會的巨大變革,人類也逐漸摒棄了居高臨下的態度看待萬物。 然而,展覽如何呈現更具多元動態、友善包容的自然歷史呢?   展區「視角決定一切」從科學繪圖、實驗數據與科學攝影等,對自然世界的觀察紀錄,呈現人類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和構建世界觀的過程。(林蔓娟 攝影) 【影片】ARTIS-Groote博物館入圍歐洲2024年度博物館獎(EMYA)館方介紹影片   打開自然知識對話框:展廳中的十萬個為什麼?! 踏上修繕後的雙翼蝶型樓梯,一個巨大的問號裝置映入眼簾,嘗試喚醒觀眾的好奇心,邀請他們展開一場探索自然的旅程。繼續前行,展廳向東西兩側展開,東側以生物為中心,闡述自然系統的運作方式,以及人類與自然萬物的聯繫;西側則以人類為焦點,透過多元主題探討人類如何觀察、體驗並影響世界,如未來食物、製圖學與世界觀的建立、環境氣味如何激發回憶與感受等。   展廳中巨型「問號」藝術裝置,帶領觀眾探尋自然知識。(林蔓娟 攝影) 有別於傳統科學博物館著重標本陳列的展示方式,Artis 自然史博物館為觀眾敞開玻璃展示櫃,形塑更具互動性的展示空間。同時以系列開放問題設計展版內容,引導觀眾思考科技發展所面臨的倫理議題,包含「可以毆打機器人嗎?」、「製造可食用的人肉?」、「我們該使用基因設計客製化嬰兒嗎?」。 此外,館方也提供結合展示主題發想的「每日工作坊」(meet-ups),邀請館員以小型講座的形式,與觀眾一同討論展廳中的各類議題。   展廳內四處可見不再侷限於玻璃櫥窗內的標本,並結合情境描述和問題設計的展版,使得觀眾可以透過更立體動態的展示空間,思考人類與自然、科技間的複雜關係。(Artis Groote Museum 提供)   啟發思考,結合多元感官互動與敘事的沉浸式體驗 展覽巧妙利用多媒體以及多感官體驗設計,為觀眾提供學習自然知識的新視點。例如,將動物標本與插畫投影結合,靈活呈現生物死亡後,其軀體將分解為其他生物的維生元素;透過觸控裝置偵測觀眾的心跳,並以此對比不同生物的心跳速度;或是氣味體驗廊道,藉由嗅覺刺激,帶領觀眾認識不同氣味如何發揮作用,喚起情緒與回憶;以及聲音裝置,使觀眾能感受不同氣候環境下的獨特聲響。   館藏動物標本結合繪圖動畫投影與雕塑裝置,講述生物死亡後其軀體將分解成植物的養分,生命間相互牽連的生態循環。(林蔓娟 攝影) 人類骨骼演化互動裝置,使觀眾學習不同脊椎動物行走的方式,理解人類骨骼留下了哪些生活習慣的線索,並如何演化、留存至今。(Artis Groote Museum 提供) 氣味體驗廊道,可聞到下過雨的草地、陳年的木板香、或是剛泡好的薄荷茶等氣味,這類氣味並未特別標註名稱,觀者可在感受味道的過程中,自行連結與這些氣味的回憶與情緒。(林蔓娟 攝影) 生物皮膚體驗區,觀眾可穿上多種皮膚服飾,如大象厚皮、細胞薄膜等,認識皮膚的保護機制不僅是防禦,更是與外界聯繫的橋樑。(Artis Groote Museum 提供)   結語:人類與自然的共生、共存 Artis自然史博物館嘗試運用多樣化的展示方式,為觀眾提供認識自然知識的新取徑,並積極地將「人類征服自然」轉化為「與自然共生、共存,並向自然學習」的謙卑態度。如同其名稱「ARTIS」,來自於拉丁文「Natura Artis Magistra」,意為「自然是藝術與科學的老師」,也確立了館方對「人類世」時代的願景:唯有對自然的深刻理解與關懷,方能促進人類更具包容性的自我認同。值得關注的是,Artis園區結合動物園、微生物博物館與自然史博物館,不僅訴說著自然與科學的故事,更展現人類向自然學習,與其共生、共存的重要精神。   【博物之島新訊】探訪看不見的微觀世界!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註釋1】Groote Museum 荷蘭語直譯為「大博物館」。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20
跨越筆墨的藝術對話,橫山書藝館「美術館裡的『書』」特展
跨越筆墨的藝術對話,橫山書藝館「美術館裡的『書』」特展
作者:許芮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橫山書法藝術館於2021年開館,是全臺第一座以書法藝術為主題的公立美術館。座落於桃園青埔的埤塘旁,書藝館的建築融合在地原生地景,將埤塘比做磨硯之水;而建築靈感源自於書法篆刻的山形硯石,硯台與墨池相互輝映,有著書藝館與埤塘共存之意。 書藝館於2024年7月6日推出「美術館裡的『書』:韓國現當代書藝展」(展期至2024年10月21日止),該展與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MMCA)合作,匯集95件展品,呈現韓國二十世紀以來的書藝發展歷程。   由河畔觀望書藝館,錯落有致的館舍猶如不同形狀的硯石。(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展覽主要分為四大主題,包含「書如其人:韓國近現代第一代書法家」、「再談書藝:現代書法的實驗與突破」、「以書繪畫,以畫寫書」、「融入設計,擁抱日常」。 展覽以「書如其人」破題,討論韓國第一代書法家在經歷日殖時期、二戰和韓國光復的洗禮後,是如何在保有書法核心價值的前提下,將其轉化為藝術形式,進而推動「書法的現代化」。其中,書法現代化的關鍵人物孫在馨主張以「書藝」(서예)取代日殖時期使用的「書道」(서도)一詞,由此帶出韓國思考現當代書法藝術的濫觴。   孫在馨作品《李忠武公碧波津戰捷碑拓本》,使用漢字篆、隸書來書寫韓文書體。(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除了展出書藝作品,展覽內還有巨型LED螢幕播放著不同書藝作品與韓文音樂,為靜態的書藝展示增添多樣化的感官體驗。(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當書法逐漸發展藝術特質,更加重視文字形象的表現時,我們如何重新定義書法?展區「再談書藝」聚焦抽象概念的書藝作品。並藉由韓國第二、三代書藝家的作品,探討書藝與現代藝術碰撞下所激盪的火花,進而引入展區「以書繪畫,以畫寫書」的討論,更詳細地探討書藝家如何把書法特有的線質、節奏、氣勢等元素,融入現代藝術的概念,並在不同媒材上呈現書藝精神,來回應「書法的現代化」。   現代書法強調「觀看的書法」而非「閱讀的書法」,因此更聚焦於整體藝術形式的表達,圖為黃皙捧作品《群馬》,他在展開的紙箱上描繪「馬」的象形符號。(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展覽將書藝作品結合雕塑作品錯落陳設,藉由相互對比,不只凸顯文字線條的張力,也襯托受書藝影響立體雕塑的抽象特徵。圖為金鍾瑛的書法作品《根道核藝》,與雕塑作品《作品58-4》(左前)、《作品65-2》(右前)。(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展覽尾聲以「融入設計,擁抱日常」做結,指出1990年之後,隨著印刷字體的普及,毛筆的筆觸逐漸從傳統書寫,過渡到日常生活的情感表達,形成獨特的品味風格元素。同時,電腦字體也為韓文書法提供不同的發展方向,呼應了前面展區的提問:書法存在於日常生活中。   李尚炫作品《開花》使用韓紙創作,把韓文「花」(꽃)一字意境轉化為設計燈具。(許芮禘 攝影)   「美術館裡的『書』」特展是書藝館首次與外國館舍合作的展覽。通過呈現韓國現當代書藝家對自身民族意識的探索,以及他們在「書法」與「藝術」間的思辨與創新。嘗試引導觀眾反思:是否存在著尚待我們發掘、探索,專屬於臺灣的獨特書法藝術? 本次跨國交流除了特展之外,書藝館還舉辦「亞洲『書』藝術:現代與當代的交匯」國際論壇,邀請參展書藝家與觀眾分享自身創作歷程。除此之外,2025年度「橫山書法藝術館展覽徵件」(徵件至9月30日)正在進行中,觀眾可透過展覽、創作提案,結合計畫課程與討論,策劃一檔屬於自己的書藝展!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20
我的土地,我的歸屬:澳洲國立博物館推出原住民藝術展「歸屬」
我的土地,我的歸屬:澳洲國立博物館推出原住民藝術展「歸屬」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近年原住民族藝術在當代藝術界的能見度日益提升,此一趨勢在威尼斯雙年展等重要國際藝術活動中尤為明顯。如2022年北歐館全由薩米族(Sámi)藝術家展出;今年雙年展主題「處處是外人」(Foreigners Everywhere)也高度重視原住民族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澳洲館展出原住民族藝術家阿奇·摩爾(Archie Moore)的手繪家譜作品,並榮獲國家館金獅獎。「國際展最佳藝術家金獅獎」則頒給了紐西蘭的毛利藝術家團隊「Mataaho Collective」。這些成就標誌著原住民族藝術在國際舞台獲得榮耀的歷史性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館與原住民族藝術家也發展出多元的合作模式,並持續為部落、大眾提供認識彼此的多樣取徑。位於澳洲首都坎培拉(Canberra)的澳洲國立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自2022 年起,與原住民族藝術中心聯盟(Indigenous Art Centre Alliance,簡稱IACA)展開緊密合作,通過典藏與展覽計畫支持當地的原住民族藝術家,迄今為止,該館已購藏超過400件作品。 此外,IACA長年為昆士蘭遠北區和托雷斯海峽的原住民族藝術中心提供實質的資源與支持。這些協助不僅促進它們與其他機構的交流,還包含培訓、推廣等課程活動。機構間的長年合作成果,便促成「歸屬」特展(展期至2025年3月25日)。此展覽分為三期呈現,目前正於澳洲國立博物館展出最後一期。三期展覽計畫進行期間,共有百餘名藝術家參與,透過IACA舉辦的多場工作坊,他們嘗試以新的材料和技術進行創作,並從中探索「歸屬」的意義。   澳洲國立博物館與原住民藝術中心聯盟合作推出展覽「歸屬」,圖為由Wei’ Num Arts創作的攝影作品。(圖片提供: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如「歸屬」第一期展覽展出了來自霍普谷(Hopetoun)、亞拉巴(Yarrabah)、莫莉亞島(Moorea)和莫寧頓島(Mornington Island)29 名藝術家的120 件作品。這一期展覽聚焦「藝術實踐帶來的自由」,展現藝術家如何從自身與環境間的切身經驗汲取創作靈感、進行創作。   澳洲國立博物館與原住民藝術中心聯盟合作推出展覽「歸屬」,圖為由Wei’ Num Arts創作的攝影作品。(圖片提供: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歸屬」第三期展覽(也是最後一期)展示來自遠北昆士蘭(Queensland)和托雷斯海峽(Torres Strait)的原住民族藝術家作品,共有39 位藝術家參與,他們分別來自莫斯曼峽谷(Mossman Gorge)的「Yalanji Arts」、韋帕(Weipa )的「Wei'Num Arts」、蓬普拉歐(Pormpuraaw) 的「蓬普拉歐藝術文化中心」和烏加爾烏加爾(Wujal Wujal) 的「Bana Yirriji藝術中心」──這些藝術中心橫跨廣闊的地理區域,從珊瑚礁到熱帶雨林,涵蓋約克角(Cape York)和托雷斯海峽群島的兩岸。這期展覽完整地呈現了昆士蘭遠北地區的「藝術之旅」,帶領觀眾漫遊於海洋、部落、島嶼,並與部落生態、日常相遇。   蓬普拉歐藝術文化中心長期關注當地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育,運用海洋回收材料進行創作,致力於傳承當地傳統圖騰與故事。其中,合作藝術家所創作的燈光藝術是「歸屬」展的亮點之一。(圖片提供: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來自烏加爾烏加爾的「Bana Yirriji藝術中心」長期關注當地巴馬族(Bama)傳統繪畫創作,包含人體彩繪、部落紋飾等。圖為Anne Nunn繪畫創作《Kunjuri II》(Shield II)。(圖片提供:Bana Yirriji Art Centre /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展覽作品不僅述說原住民族的祖先故事,也呈現傳統與當代生活的融合。同時,透過各個藝術中心對土地、部落,多元且深刻的關照與視角,深入探討殖民歷史、宗教和旅遊業對昆士蘭遠北地區鄉鎮的影響。 每件作品皆反映了原住民族藝術家豐富的生命經驗,將傳統知識、語言、文化與藝術表達巧妙地交織在一起。透過他們獨特的藝術語彙,向我們展示了記憶和過去如何塑造出現在的世界。該展不僅展示具多元動態、特質的原住民族藝術,更描繪了一種生活方式──屬於遠北地區;緊繫著過去與未來的歸宿。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14
Archaeology at Your Doorstep: Hualien Archaeological Museum Conveys Prehistoric Culture Through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Archaeology at Your Doorstep: Hualien Archaeological Museum Conveys Prehistoric Culture Through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Author: Yeh, Chia-Yu (Freelancer) & Kuo, Kuan-Ting (Museum Associate Curator,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Translator: Hsieh, Chia Chun (Executive Editor, Museum Islan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s this building the Fengtian Market or the Hualien Archaeological Museum? The Hualien Archaeological Museum, opened in 2021, is housed in a building that was formerly the Fengtian Market. Located near Taiwan's largest prehistoric jade workshop in the ‘Fengtian area,’ the museum's core mission is to collect and preserve Hualien's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The museum's sign hangs above the entrance, while the original stone inscription "Shoufeng Township Public Productive Enterprises Fengtian Market (built-in 1986)" remains embedded in the wall, symbolizing the coexistence of antiquity and modernity in the context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and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Currently, the museum's permanent exhibition of unearthed artifacts and open storage display area caters to visitors of all ages and diverse backgrounds.   Experiencing the Archaeologist's Treasure Hunt The permanent exhibi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Exploring the World of Archaeology, Seeing Through the Prehistory of Hualien, and Inspiration from the Past. The first section is designed to resemble an archaeologist's study, featuring a blackboard that introduces various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Hualien. There is also an interactive projection on a desk displaying artifacts, records, and gloves to provoke the curiosity of visitors. Visitors can activate interactive displays by touching replicas of frog-shaped jade ornaments and glass beads【Note 1】. Such simul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flipping through an archaeologist's field notes allows them to gradually understand the details of the artifacts' use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Additionally, a giant golden hourglass in the exhibit serves as a symbol of the race against time i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 archaeologist's studio in the "Exploring the World of Archaeology" section. (Photo by Kuo, Kuan-Ting) The exhibition uses an hourglass installation to illustrate the race against time in archaeology and the urgency of artifact preservation. (Photo by Yeh, Chia-Yu)   The next area replicates an archaeologist's workspace, with stacked wooden boxes filled with labeled stones. The process of site discovery and field survey is explained through illustrations, and various tools like theodolites, measuring tapes, shovels, and dustpans are showcased. The audio guide offers a lighthearted approach, describing how everyday object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excavation tools—such as toothbrushes used for cleaning sand and dust from artifacts. It also encourages visitor participation and close observation by posing the question, "What archaeological tools are not displayed here?"   The exhibition area resembles an archaeologist's workspace, where visitors of all ages can "try on" archaeologist attire in front of mirrors. (Photos by Kuo, Kuan -Ting)   Reflecting on Prehistoric Objects: What Should We Leave Behind For Our Descendents? The "Seeing Through the Prehistory of Hualien" section focuses on artifacts, shedding light on survival strategies across differ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and eras through site distributions and prehistoric life zones. One of the highlights is the sidewall of the Huakangshan Site 【Note 2】, which has accumulated over nearly 4,000 years and has been relocated to the exhibition space. Visitors can engage in the immersive experience of archaeologists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 remains of various cultural layers within excavation pits. The exhibition features simple illustrations and acrylic human models to demonstrate how objects were used, drawing a connection to modern life. For instance, the exhibition describes how the ancient stone-pile cooking method is reminiscent of today's "hot stone pot," enabling visitors’ imagination and relating to prehistoric life.   The "Seeing Through the Prehistory of Hualien" section focuses on artifacts, featuring a replica of the Huakangshan Site archaeological scene with interactive displays. The Huakangshan Site sidewall is visible in the left background. (Photo by Kuo, Kuan-Ting)   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Past" section showca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cientific testing in modern archaeology. Interactive displays demonstrate how archaeologists use Raman spectroscopy to analyze pottery origins and determine the age and gender of human remains. The exhibition concludes with a thought-provoking "Future Archaeological Site" filled with modern garbage, encouraging visitors to reflect on our legacy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discover and interpret.   The exhibition's conclusion offers visitors a chance to reflect on 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artifacts. (Photo by Kuo, Kuan-Ting)   Archaeology as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The museum provides audio guid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including Mandarin, Taiwanese, Hakka, English, Amis, and Truku, to ensure linguistic inclusivity. The "Pottery and Jade Storytelling - Open Storage Archaeological Artifact Collection Exhibition" is a rare example of an open archaeological artifact storage facility in Taiwan. The museum's first floor features a child-friendly archaeological sandbox experience area, complemented by educators and worksheets. The museum also regularly organizes archaeological experience teams to promote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Overall, the Hualien Archaeological Museum effectively promotes archaeology and public accessibility through interactive games, multilingual guides, and engaging exhibition designs. It has become a crucial hub for narrating Hualien County's prehistoric culture.    The museum's open storage display uses transparent glass to showcase its collection. (Photo by Kuo, Kuan-Ting) The museum features a family-friendly archaeological sandbox experience area, complemented by educational staff and worksheets to convey archaeological knowledge to visitors of all ages. The bottom image shows the museum's "Jade Encounter"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kit, which actively promotes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Photos by Kuo, Kuan-Ting) 【Note 1】The full name of the frog-shaped jade ornament is "Huakangshan Culture Frog-Shaped Jade Ornament," belonging to the late Neolithic Huakangshan Culture (circa 2800-2300 years ago). With its lustrous jade quality, it is designated as a national treasure and is currently housed i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Note 2】A sidewall refers to the vertical cross-section of a test pit during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 English Editor: Cheung, Billy Chi-Yiu (M.A.,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eum Studies, TNUA) ❚ Executive Editor: Hsieh, Chia-Chun  
2024/09/09

專文

Hear the Unheard: Seek the Light of Establishing a Peace Museum through Exhibiting Thailand Tak Bai Massacre .
Hear the Unheard: Seek the Light of Establishing a Peace Museum through Exhibiting Thailand Tak Bai Massacre .
Author:Patporn Phoothong Copy Editor:Chung-Wen, Weng (Postgradua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eum Studies, TNUA) On October 25, 2004, a typical weekday during Ramadan, thousands gathered in front of Tak Bai Police Station, demonstrating for the release of six security men who had been detained for over a week  on suspicion of weapon theft. In the late afternoon, the Army Command ordered the suppression of the crowd by force. The brutal decision, which included water cannons and tear gas, resulted in seven people being killed and 14 officers injured After the conflict, the officers arrested more than a thousand people and forced them to remove their shirts, and then tied their hands behind their backs. The 1,370 hostages were stacked onto trucks on top of each other, and were sent to Inkatha Camp in Nong Chik District, Pattani Province. When the trucks arrived, 77 people were found dead, and one person died after being sent to the hospital. Ironically, the autopsy reports that the causes of death was “lack of food and water, asphyxiation due to chest  compression, and acute kidney failure.” The tragedy is now known as the “Tak Bai Massacre,” one of the most unbearable atrocities in the Southern Border Provinces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route where Tak Bai Massacre took place. The arrested demonstrators were stacked on to trucks and sent from Tak Bai Police Station (the spot on the bottom) to Ingkhayut Camp, resulting in 77 deaths. Some were buried at the Telok Manok Mosque and Cementery (the middle spot). (Courtesy of 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Violent Conflict in Thailand’s Deep South The “Deep South” of Thailand, primarily comprised of the three southern provinces of Pattani, Yala, and Narathiwat, has a nearly 80% Malay Muslim population. contrasts sharply with the predominantly Buddhist population in the rest of Thailand. The Thai government has long suppressed local Malay culture and religion, the tension between separatist advocates and the Thai military has never eased . Since 2004, this conflict has intensified, with various separatist factions calling for autonomy, opposing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by the military, and resisting policies suppress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Despite the Thai’s government efforts to revitaliz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and initiate peace negotiations, the militaristic approach has failed to address the core issues, such as identity crisis,  inequality, and cultural assimila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conflict has caused approximately 7,547 fatalities and 14,028 injuries. Nearly 7,000 children have been left in shelters or have become orphans, with around 1,000 orphans lacking basic governmental support due to suspicion of being related to separatists. Some have even been arrested, prosecuted, and subjected to DNA tests by 2023. Seize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Peace Museum Is establishing a peace museum during an ongoing conflict a daydream? How could different stakeholders leverage peace museums? Are Museums remedies for peace? According to my research, locals in the Deep South have faith in peace museums. However, they do not wish to see their own experiences displayed locally, as it could perpetuate painful memories. Instead, they hope the museum could  serve as a bridge to allow the military, politicians, and people outside Deep South to hear their voices, paving the way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conciliation. In the Deep South, many recognize museums as playing a pivotal role in peace education. Leading a  group of scholars and peace practitioners, including myself, initiated the “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project in 2020. The project aims to seek reconciliation through establishing a tangible museum. Specifically, The Tak Bai Massacre involves state violence, which made it nearly impossible to raise domestic funding. Additionally, the lack of a dedicated museum and archives to protect the data further complicates efforts to secure financing. Fortunately, the 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 in Japan bridged this gap and saved the project. The project aims to reveal the hidden stories by interviewing the victims’ families. The holes and scratches on the door were left by soldiers who came to interrogate about the Tak Bai Massacre. To the mother who lost her child, the scar is a relentless reminder of her loss. However, things did not go smoothly as hoped. The access to official documents has been prohibited,  contacting the victims’ families was even more difficult. Seventeen years after the incident, those involved have remained silent for safety concerns and feelings of shame, some even moved away. Therefore, approaching the individuals involved and building trust has never been easy. Moreover, conducting interviews felt like collecting fragments and scarce traces of a bigger picture. Over the course of 17 years, the evidence became scattered, memories grew vague, and depictions varied, leading to inconsistent narratives. To make matters worse, due to the pandemic, the research team could not travel to the Deep South, and had no choice but to rely on collecting oral histories from where the field researcher was based. With the researcher’s consistent effort, the victims’ families and the community finally opened their hearts and spoke their voices. Eventually, the researcher reached out to over 20 families of Tak Bai Massacre victims, gathered several previously unrevealed stories and hidden objects preserved by the victims’ families over 17 years .  Let the Victims’ Objects Speak Often, individual memories, especially those of ordinary people, are perceived as unimportant, trivial, and unreliable. The project team’s mission was to transform these experiences, memories, and ordinary objects—such as clothes, banknotes, food recipes, and even bird cage—into representations beyond personal causes, and to collectively narrate state violence and injustice. With this in heart, the challenge of our first exhibition was to address violence without explicitly depicting it. Instead of structuring a sorrowful tone, we focused on providing factual information, inspiring the audience to engage in dialogue within themselves or among each other.    The curatorial team displays several objects and stories from the victims. (Left) Photos of Mr. Aduha provided by his Father. One is Aduha as a student, another is his profile photo, also as the one in government’s record of the massacre’s victim.  (Right) Baba Mae preserve the gown she/he wore on the day burying the victims’ bodies. Mae no longer wears it after the traumatic event. (Courtesy of Deep South Museum) To genuinely display victims’ objects, the team co-curated with the victims’ families alongside the field researcher. We opted to exhibit all the granted objects with respect for every piece of personal narrative. The exhibit labels were intended to maintain original wordings from the interviews. With no additional refinement, the simplest words encompassing intense feeling of life struggles, fear and hope for a better future, struck the audience with their earnest language. Additionally, as overloaded information could undermine engagement and hinde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ssacre, we focused on building a concise and pinpointed narrative, highlighted key themes, and ensuring that the points referenced could inspire profound reflection. This approach respected both the collective trauma of the victims' families and the integrity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s.  “Hear the Unheard: Remember Tak Bai 2004”exhibition, the audience reads the label. (Courtesy of 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Our first exhibition, “Heard the Unheard: Tak Bai 2004,” was launched in March 2023 at Bangkok’s Silpakorn University. Although it featured only 14 objects, it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from both the public and the media. Since then, the exhibition has traveled to various universities and galleries. Our most recent exhibition, “Living Memories: 20 Years Tak Bai Incident,” was held at the Sirindhorn Anthropology Centre in Bangkok from March to July, 2024. Return to the Deep South  After years of effort, the 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received suggestions from a group of women who lost their husbands in the Tak Bai massacre, urging that the exhibition be brought back to the Deep South. They hope their families, friends, and the broader public, especially the youth, who might not know or remember the massacre, to understand and recognize their loved ones as good husbands, fathers, brothers, and friends. With objects kept for over 20 years, these items carry messages of love, loss, frustration, concerns, fear, and demands for justice. To meet the demand, the exhibition traveled to Narathiwat, where Tak Bai Massacre took place, and was displayed at a local gallery from October 10 to November 20, 2023.   A exhibit corner of De La' Pare Art Gallery. (Courtesy of 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Along with the exhibition, we organized workshops for object donors to share their stories and perspectives in person. These workshops not only provided valuabl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exhibition but also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a “peace museum”. The curatorial team brought the exhibit back to the Deep South to help the local teens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Courtesy of 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To what extent could a peace museum contribute to an ongoing conflict? Taking the 2004 Tak Bai exhibition as an example, it enhanced the volume of victims’ and survivors’ voices, encouraged audiences to reflect on and criticize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that have long been entrenched in Thai society. Most importantly, the evidence of state violence embodied in the memories of those who perished and those who continue to carry their wills. The approach not only preserves historical truth but also fosters dialogue and reflection, making the museum a crucial tool for addressing and understanding ongoing conflicts.  
2024/09/29
穿行於歷史與想像的流域之中: 「我們從河而來」多元書寫臺南水文化
穿行於歷史與想像的流域之中: 「我們從河而來」多元書寫臺南水文化
作者:廖俊凱、郭庭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展期2024/07/09 ~ 2024/10/13)為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400》系列展覽之一,由臺南市立博物館主辦,於臺南市美術館展出。臺南曾是一座充滿河川與港口的城市,特展引導觀眾從地理水文環境切入,梳理城市與孕育文明的「水」的關係。運用多元媒介,包含藝術創作、攝影計畫、聲音裝置等,重新定位水在臺南歷史中的角色。 圖1:「鯤鯓.凝望」展示府城的日常生活,並與其他四個大子題「眾神.請水」、「向海.航路」、「風土.眾聲」、「水逆.未來」呼應交織。(臺南市立博物館提供)   展場占地遼闊,共分為五大子題,集結了50組藝術家作品。展覽從臺南水文化破題。步入展場,映入眼簾的是展間外牆的「鯤鯓.凝望」攝影計畫。策展人沈昭良和沈裕融以「神性之境」、「河道之城」、「常民之顏」、「人間之地」、「雙溪之痕」等子題,凝視府城的日常生活,靈活地透過影像串連起不同時代、族群與臺南的「水」之間的記憶。   多元文化的匯流與共創 展覽以精彩的選件開創水文化的多層次討論視角。開頭的「眾神.請水」展區以大尺度的作品為引,帶領觀眾涉入台南水體的悠長歷史之中。部分作品則透過國際合作,引入了多元的創作形式。〈牽起流域的生命與希望〉展示了「Taring Padi 流域多物種版畫工作坊」的成果。Taring Padi是一個印尼藝術團體,由文化工作者、藝術家與學生於1998年創立,將藝術作為政治發聲與教育的工具,常採用集體創作的方式表達理念。策展團隊邀請Taring Padi在曾文溪中上游的拔林與茶山地區舉辦兩場工作坊,在當地青年農民以及鄒族獵人帶領之下走讀山林、水域,共同思索曾文溪流域與氣候的議題。   圖2:Taring Padi 流域多物種版畫工作坊拔林場大合照(臺南市立博物館提供)   工作坊融合走讀、共食與議題討論,這些深刻的交流經驗被銘刻在木板上,並透過版畫的形式大量再製。展場中,木刻版畫印滿綿延的旗幟,與鄒族和西拉雅族的傳統服飾串連起來,營造共榮、和諧的意象,象徵臺南的「水」承載每一個人,匯流成繽紛的文化榮景。   「向海.航路」展間Taring Padi工作坊〈牽起流域的生命與希望〉(臺南市立博物館提供)   展覽也從臺南的河川溯源而上,挖掘藏在田野間的歷史,呈現多元的史觀。其中,藝術家高俊宏所創作的〈黃色事件〉以黃國鎮的故事為切入點,揭示了歷史詮釋背後的權力結構。黃國鎮是日治初期嘉南地區的地方頭人,曾一度掌控曾文溪與八掌溪上游,並與殖民政府發生衝突。1974年中華民國官方舉辦「革命事實展覽會」,將他詮釋為反抗殖民政權的革命先驅,更展出「黃國鎮頭顱還原圖」以示紀念。然而高俊宏在田野調查過程中發現,官方塑造的形象與在地居民對黃國鎮無惡不作的記憶截然不同。高俊宏結合史料與田野資料,試圖追溯「土匪」與「革命先烈」等兩極化詮釋背後的歷史,也賦予觀眾詮釋歷史的權力,設置了空白紙條自由填寫關於「土匪」的記憶,讓每個人都能是書寫歷史的一份子。   高俊宏《黃色事件》(臺南市立博物館提供)   倚水而生:與多物種共榮 水能孕育萬物,而展覽也以藝術探問萬物該如何共存。〈F/EEL〉計畫檔案建構了一個讓參與者「感受鰻魚」(feel the eel)的空間。藝術家羅晟文長期探討人與非人關係,結合陳儀霏的機械設計長才,共同打造了「感知型密室逃脫房(Sensory-based Escape Room)」。由體驗者扮演鰻魚,應對水壩、泵站、受污染的水體、寄生蟲與盜獵等生態環境中的難關,例如:裝置中的大型扇葉模擬了水利設施的機械結構,體驗者必須狼狽地摸索,貼著牆或趴在地上行進,以免被扇葉撞擊。   〈F/EEL〉感知型密室逃脫房闖關影像節錄(廖俊凱攝影)   此外,藝術家也舉辦工作坊,提出「如何幫海豚戴口罩?」、「如何幫助鰻魚越過水壩?」等疑問,結合生態與環境教育,引導小朋友發揮「跨物種」的想像力,並展出工作坊的成果。藝術家希望觀眾反思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挑戰根深蒂固的人類中心主義,意識到人類只是生態中的一份子,而不是主宰者,需要謙遜地探索與各種生物和環境共存的可能性。   工作坊小朋友繪製的海豚口罩設計圖(廖俊凱攝影)   生生不息:水的永續思考 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人與環境逐漸疏離,源於大自然的創作媒介不斷演變,未來又該如何前行?面對當代科技將工藝創作流程簡化、商品化,長期活動於台南地區的陳瑋軒,創作〈捏地—牛〉使用生活中的田土作為創作媒介,以就地取材的「坑燒」方式燒製,藉以叩問陶藝的本質。   陳瑋軒〈捏地—牛〉展品照片(廖俊凱攝影)   晁瑞光〈人的生活進行式〉更以海廢作為創作素材。使用六條臺南河川中各異的廢棄物,創造出造型人物,例如:鹽水溪的「膨風阿伯」以保麗龍和漁網組成;曾文溪「愛喝飲料的毛毛蟲」則是以浮球、農藥罐拼裝而成。藝術家以詼諧而擬人化的方式將海廢轉化為逗趣的角色,讓觀眾直面海廢議題,進一步思考環境永續的未來。   晁瑞光〈人的生活進行式〉(廖俊凱攝影)   李欣芫自2019年起持續創作《Chí-moāi》系列,於臺南及其姐妹市—美國聖荷西為田野地,採集城市文明背後關於「水」的音景。本次展出的〈Chí-moāi 3〉聚焦在兩地的污水處理技術,捕捉自然環境和水資源設施的聲音,戴上耳機可以聽見高頻規律的機器運作與齒輪轉動聲,穿插著水流聲與自然環境音,搭配眼前一幕一幕閃過的污泥、游魚、自然風景、機器特寫以及顯微鏡成像等畫面,將聽覺交織視覺,從不同感官認識水資源循環中常被忽略的環節。特展開幕式中,李欣芫全程用台語導覽,作品更以白話字書寫「Chí-moāi」(姐妹),讓本土語言重新獲得話語權,也試圖喚醒語言意識,讓觀眾認知到自在使用母語是一件自然且美好的事情。   李欣芫〈Chí-moāi 3〉展場影像節錄(廖俊凱攝影)   「我們從河而來」,如今又往何去? 展覽不只展望未來,也試圖讓觀眾涉入歷史之中。由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黃恩宇副教授研究團隊製作的〈臺南原點.四百再續-17世紀荷治福爾摩沙的熱蘭遮堡壘與市鎮〉透過VR讓觀眾穿越時空,造訪四百年前的熱蘭遮堡及市鎮,在製作團隊詳實的史料研究下,細緻重建了當時的空間風貌,讓觀眾得以親身體驗當時的街廓,團隊也很用心地重現臺、英、荷三語交織的情境,使觀眾深刻認知到臺南四百年來的發展,是多元文化匯流後所沈澱出的沃土。   1640s 熱蘭遮堡壘與市鎮還原模型(廖俊凱 攝影)   「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梳理了千年來的臺南水文化,從宏觀的水體歷史出發,一步步探討四百年來臺南進入世界貿易體系的歷程,並延伸至當代水文化轉譯,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如恆流的水一般,臺南的文化想像也源源不絕,不斷延續。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9/21
那一天我們永不忘記:美國911事件紀念館與紀念碑
那一天我們永不忘記:美國911事件紀念館與紀念碑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2001年9月11日早上8點到10點之間,四架民航飛機被恐怖份子劫持,分別撞擊了紐約市的世貿中心雙塔、華盛頓特區的五角大廈,並有一架墜落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尚克斯維爾(Shanksville),造成2,977人死亡。多年過去,這三個地點分別建造了博物館、紀念碑以及紀念館。本文將探討這三個場域如何記錄這一天,提醒世人不忘這場恐怖攻擊。   世貿中心雙塔原址上設計了兩個陷入地下的方形瀑布池,周邊刻下罹難者的姓名,讓觀眾銘記這場悲劇。(Photo by Kristina D.C. Hoeppner  , flickr, CC BY-NC)   在廢墟中重生:紐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 2014年5月開放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位於紐約市曼哈頓,正坐落於原世貿中心雙塔的遺址上。該館巧妙地將世貿中心的遺構融入展覽中,紐約時報譽為「在廢墟中重生」的博物館。館內保留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建築結構:地下連續壁(Slurry Wall)是一道支撐建築物的混凝土牆,在世貿雙塔崩塌時,阻擋了哈德遜河的河水湧入世貿大樓地下室,防止了更嚴重的災難。最後的立柱(The Last Column)是最後一根從世貿廢墟中移除的柱子,上面滿布救難人員以及受難者家屬的留言。倖存者樓梯(Survivors' Staircase)則是數百人逃離世貿大樓的重要路線,可讓觀眾感受倖存者的勇氣和決心。這些平凡卻真實的建築結構,在博物館的敘事下成為見證歷史傷痕的文物,讓觀眾透過物件的質感或痕跡,連接不可再現的逝者。   「最後的立柱」上面貼了許多罹難者的照片與家屬的留言。(Photo by  gigi_nyc , flickr, CC BY-NC)   911國家紀念博物館裡著名的展覽「歷史展:2001年9月11日(Historical Exhibition: September 11, 2001)」則精確地以分、秒等時間單位呈現四架飛機起飛、劫持等恐怖攻擊的細節,說明劫機者、乘客、救援人員與遇難者的遭遇,具體刻劃出絕望的一天。因為是當代發生的事件,博物館典藏的資料相當豐富,包括恐怖份子的登機畫面以及登機後的座位圖、從大樓內飛散出的文件、罹難者的遺物、被嚴重撞歪的大樓鋼樑等,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機上乘客在其生命最後一刻打給家人的語音錄音,讓觀眾生動體會恐怖攻擊時人們的反應。   「歷史展:2001年9月11日」展場入口標示了四架恐怖攻擊的路線與事發時間。(Photo by  gigi_nyc , flickr, CC BY-NC) 展場展出一架破碎的消防車,以此紀念當天為了救火而罹難的343位消防員。(Photo by  Kristina D.C. Hoeppner , flickr, CC BY-NC)   雖然911國家紀念博物館所記錄的事件僅有一天,但這短短的一天卻留下了無限傷痛。博物館展示豐富的文物,清晰揭示911事件的殘酷事實,並且搭配詳實的個人故事,使觀眾可以想像物件背後的個人,感受人性的堅韌和團結,也向罹難者、倖存者和救援人員致敬,希望悲劇不再發生。   記憶與慰藉:五角大廈911紀念碑(The National 9/11 Pentagon Memorial) 2001年9月11日上午,在世貿雙塔的恐怖攻擊發生後不久,美國航空77號航班也被劫持,並撞擊了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廈,導致機上乘客和五角大廈工作人員等184人罹難。為了紀念逝者,五角大廈外側的草地上建造了五角大廈911紀念碑,於2008年9月11日對外開放。 紀念碑的設計簡潔而莊重,由184個刻有罹難者名字的長椅組成,每個長椅下方都有一個小水池。這些長椅按照遇難者的出生年份排列:從最年幼的受害者——機上3歲的Dana Falkenberg,到最年長的71歲的海軍退伍軍人John D. Yamnicky,並根據受害者當時的位置朝向不同方向,銘記了每個人事發時的年齡和所在。紀念碑網站上提供互動地圖,可以根據長椅的位置查看每位受難者的生命故事。   五角大廈911紀念碑在夜間會發散柔和的光芒/何慕凡攝影 許多民眾會在9月11日在紀念碑上獻花,並坐在上面追思悼念。(Photo by   GPA Photo Archive, flickr, CC BY-NC) 由於紀念碑設計成長椅的形式,觀眾可以在上面獻花,坐在上面歇息並且緬懷故人。透過這些互動,紀念碑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記憶與社會作用。為了幫助觀眾更理解這個紀念碑,現場提供了24分鐘的語音導覽,詳細介紹了事件經過、五角大廈的歷史,以及紀念碑設計的深意。此外,管理單位也正在籌備教育館,旨在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受難者的故事。   生命的聲響:賓夕法尼亞州聯合航空93號航班紀念館(Flight 93 National Memorial) 聯合航空93號航班是911恐怖攻擊中,唯一未按照恐怖份子原定計畫進行攻擊的航班,這主要歸功於機組人員與乘客的抵抗。在得知其他三架飛機分別襲擊了世貿雙塔以及五角大廈後,他們決定與恐怖份子搏鬥,使原定要朝華盛頓特區進行攻擊的飛機,最終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田野墜毀。這起空難雖然沒有造成任何地面傷亡,但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等40人全部遇難。 為了紀念40位罹難者,賓夕法尼亞州在墜機現場建立了「聯合航空93號航班國家紀念館」,於2015年9月10日正式開放。紀念館設計簡樸且具象徵意義,包括以大理石的紀念牆,更於2018年建立起一座「聲音之塔」(Tower of Voices)。聲音之塔高達28公尺,是一個巨大的音樂裝置,內部懸掛40個風鈴鐘,以紀念40位罹難者。每個風鈴都有獨特的頻率與音調,並且能夠相互共振。當風吹拂時,高塔會發出不同的和音,喚起人們對這片土地所經歷的傷痛回憶,也為罹難者創造出生動的聲音紀念。   賓夕法尼亞州聯合航空93號航班紀念館的「聲音之塔」/(Photo by   123 Chroma Pixels, flickr, CC BY-SA) 紀念館的訪客中心也規劃了常設展,詳細紀錄了93號航班的故事,內容包含航班路線、機上的座位表、乘客和機組人員的遺物、照片、信件和錄音,具體呈現出93號航班的乘客和機組人員如何聯合起來阻止恐怖攻擊。紀念館也舉辦導覽活動,幫助大眾銘記這些故事,並與受難人員的家屬保持密切聯繫,每年的9月11日會舉辦紀念活動,並於該紀念館的頻道直播。 圖8:從紀念館可以遠眺墜機的田野,玻璃上寫著「一片平凡的田野,永遠的榮譽之地」(Photo by   Peter Miller, flickr, CC BY-NC)   這三個911事件紀念館與紀念碑均設立在事件發生的原址上並紀念逝者。在展示手法上, 911國家紀念館透過大量遺物、遺構與數位裝置,讓觀眾感受事件的真實性;五角大廈紀念碑則透過設計邀請參觀者在長椅上靜坐沉思,營造出一種貼近罹難者的親密氛圍。93號航班紀念館則通過聲音裝置,提供動態而富有詩意的紀念形式,並以常設展補充事件脈絡。這些不同的紀念方式,共同豐富了對911事件的理解和情感連結。 為了讓觀眾深入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響,這些機構也透過各種教育活動,包括書寫、分享或是創作,讓故事得以繼續傳承。911國家紀念博物館定期舉辦教育活動,邀請學生設計自己心目中的911紀念館,或是製作紀念蠟燭並在911紀念活動中點燃。此外,也推出為兒童設計的「911紀念藝術推車」(9/11 Memorial Art Cart),提供多種互動和自主探索活動,包括拓印紀念牆上的名字,以及提供媒材進行創意寫作和繪畫,幫助兒童了解紀念館的象徵意義。聯合航空93號航班紀念館則推出「寫下來記住(Write to Remember)」線上活動。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寫作計畫,由老師引導學生閱讀93號航班罹難者的故事,並且寫下他們對這段歷史的想法,讓這段創傷歷史得以被轉化並傳承。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9/11
聆聽傷痕的故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
聆聽傷痕的故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
作者:陳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在佈滿魚塭與鹽田的北門地區,「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靜靜座落聚落之中。抵達園區後,首先會步入「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這是一棟由磚瓦、木材、小花圃構成的平房,時不時能聽見左鄰右舍的聲響,在陽光照射下散發恬靜的生活氛圍,很難令人聯想到此處曾是重要的烏腳病治療機構。入口處看板述說著設館目的:記憶疾病所帶來之傷痛,也紀念為醫療付出的醫者。 紀念館前身為王金河醫師成立的「金河診所」,入口處設置說明看板,供觀眾了解此館定位。(王詩婷 攝影)   西南沿海的黑色傷痕 1950年代,臺南、嘉義沿海一帶流行一種疾病:患者會四肢冰冷、發麻、觸痛、局部發紅,隨著疼痛加劇而出現壞疽,嚴重者因患部壞死而需截肢,甚至失去生命。由於壞疽會使患部變黑、萎縮、乾燥硬化如木炭,並像「蛇」般蔓延,因此被稱為「烏焦蛇」(oo-ta-tsuâ),也就是「烏腳病」。   展覽中展示因烏腳病爆發而集體遷村之報導。(陳安 攝影)   事實上,烏腳病是飲用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1950年代開始在臺南、嘉義沿海一帶爆發,其中嘉義布袋、義竹和臺南北門、學甲最為嚴重。身為北門人的王金河醫師於日本留學返鄉後,1944年成立「金河診所」,開始投入烏腳病的診療與研究。隨著烏腳病的根治與絕跡,2003年王醫師將診所捐出,於此成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並與鄰近和烏腳病醫療史相關空間一同構成「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以多元的展示再現烏腳病醫療史與疾病經驗。   園區由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嶼免費診所、手工場、王金河醫師故居、北門嶼教會、牧師館等空間組成。(王詩婷 攝影)   再現無私的醫者形象: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由王金河及其親友籌設的「財團法人王金河文化藝術基金會」營運,保留了大量行醫與生活的痕跡。導覽員熱情地解說館舍沿革,使觀眾在入館前先了解疾病背景與醫師概況。走入館內,右側「導覽區」為過去王家的居家和室,此處播放影片,勾勒出王醫師的生平。昔日的候診室則佈置成「見證區」,觀眾可以坐在舊時的候診長椅上,透過牆面上的口述與照片,想像王醫師盡心盡力照顧患者的情境。   見證區中呈現不同見證者的照片與口述,道出王醫師的行動與奉獻。(王詩婷 攝影)   紀念館內也保留了王金河醫師的工作環境。觀眾能從「診療室」辦公桌後方豐富的醫學書籍,感受到他對烏腳病治療的投入。根據導覽員的分享,當患者人數眾多時,王醫師會騰出自家的和室房供患者在此休息、打點滴,可見王家對於病患的付出。   診所內雖掛著收費標準看板,但導覽員提及過去許多患者常受金錢所困而無法就醫,因此王醫師經常無償治病。(陳安 攝影)   接著,從診療室轉身進入「標本陳列室」。這個略顯狹窄的空間是昔日替烏腳病患者截肢的手術室,保留了木製手術臺、醫療車、手術燈等簡易醫療設備,呈現當時醫療資源的匱乏。展場以展板強調,過去醫生就是以這些簡陋的設備每天為患者動手術,牆上張貼王醫師的話語:「其實我沒有權利替你決定,其實我應該親身承擔這種痛苦」,凸顯醫師面對病人的同理心與不捨。   導覽員說明,早年漢人社會重視全屍保留,因此患者不會輕易捐贈斷肢。診所能獲得這些標本相當不容易。(王詩婷 攝影)   此處也展示患部截肢標本。浸泡在福馬林中的腳部與手部雖已變白,但依舊能見壞疽發黑的狀況。觀看這些標本時,除了能仔細觀察患部,彷彿也能感知患者的創傷,以此紀念斷肢的捐贈者。再往前走則會進入放滿藥品罐與診療紀錄的「藥劑室」,櫃子中每一份檔案皆為生命的見證。   藥劑室的櫃子與抽屜改作展櫃,其中可見患者診斷說明書等檔案。(王詩婷 攝影)   整體來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復原了金河診所的空間與陳設,再現早年烏腳病的治療狀況,並且凸顯王金河醫師的理念、行動與無私奉獻的精神。然而,由於館內設置的說明牌不多,許多背景脈絡皆需由導覽員補充才得以了解。 醫療史背後的多元觀點與人文關懷:手工場 從紀念館後門走出,可進入另一個展示空間-手工場。此處為1963年王醫師與妻子毛碧梅女士成立的「烏腳病病患手工藝訓生產中心」,由毛碧梅帶領烏腳患者產銷藺草工藝品,幫助患者自力更生,如今則展示由成大歷史系學生製作的「藺一種織事-烏腳病醫/療特展」。   展覽透過照片及訂單檔案呈現當時藺草工藝品的銷售盛況。(王詩婷 攝影)   與還原昔日診所空間的紀念館不同,手工場僅保留建物結構,空曠的長型空間四周環繞展板,運用文字、照片、報紙檔案等元素,從地方疾病史談起,逐步呈現王金河醫師與芥菜種會對西南沿海地區醫療資源的投注。 展間中央重現了手工場的工作場景,展示藺草工藝的編織器具,也以文獻與地圖呈現產銷管道與銷售機制,體現患者以藺草工藝謀生、找回生活重心的歷程。展覽以「我們都是一家人」作結,描繪患者與醫師、教會共同療傷、生活、工作,宛如家庭般的氛圍,使疾病敘事不再僅停留在醫療觀點,也回到人與人交織的情感。   展場設置一模擬看片箱互動裝置,將王醫師對於患者的攝影記錄製為成像紙,觀眾可抽換不同成像紙放入看片燈箱,看到不同患者的生活樣貌,及說明其患病、診療、病變等狀況的文字。(王詩婷 攝影)   過去患者製作藺草工藝品的器具。(陳安 攝影)   相較紀念館聚焦於王醫師的奉獻,手工場則較全面地述說烏腳病醫療史,並且呈現醫療現場的多元觀點,尤其凸顯患者的創傷、生活狀態與互動,使患者的樣態更加清晰。同時也展出長年照護患者、統籌手工場作業的毛碧梅女士之相關紀錄,肯定其於烏腳病醫療史中的角色與付出。 如果想深入了解整體園區及烏腳病相關醫療空間,觀眾可以洽詢導覽員一窺「北門嶼免費診所」與「王金河醫師故居」。「北門嶼免費診所」為王醫師與美籍宣教士孫理蓮於1960年創建,內部還原了當年的診所環境,通過可升降的手術臺等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展現了地方醫療的演進與教會的援助。「王金河醫師故居」則從不同檔案展示呈現其成長軌跡與醫學貢獻。從人物、物件到空間,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的疾病展示蘊含著傷痕、痛苦、奉獻等多種經歷與情感,並非僅停留在醫學病理的介紹,也帶來更多人性的視角,使觀眾可從不同面向了解疾病的創傷與群像經驗。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8/30
歷史正在行動中! 威爾斯聖法根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更新
歷史正在行動中! 威爾斯聖法根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更新
作者:應元宜(藝文工作者、倫敦聖馬丁學院敘事環境碩士生) 歷史博物館應該要展示些什麼?如何回應其獨特的歷史脈絡與民族身份?這些問題在威爾斯(Welse,威爾斯語Cymru)顯得尤為重要。威爾斯位於不列顛島的西部,隸屬於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自1536年與英格蘭正式合併以來,便處於在英格蘭統治之下,導致威爾斯語曾一度面臨消失的危機。然而威爾斯不僅地貌、文化、語言皆與英格蘭有所不同,今日也設有自己的議會。在這樣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歷史博物館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該如何敘述自身的歷史呢? 位於首府卡地夫(Cardiff)的聖法根國家歷史博物館(St Fagans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威爾斯語Sain Ffagan Amgueddfa Werin Cymru),有別於常見的編年式展覽敘事,在策畫常設展時,選擇以點狀的形式來敘述威爾斯的歷史,也相當重視公眾的參與,期望博物館能開啟公共討論,促進威爾斯朝向公平正義的社會邁進。   聖法根為英國首座露天博物館,保存了包含常民住家、教堂、商店、旅館等不同時期的歷史建築。(聖法根國家歷史博物館提供)   從建築保存到文化行動 聖法根於1948 年開館,當時參考瑞典的斯堪森(Skansen)露天博物館,將威爾斯各地的歷史建築遷移重建至園區內,成為保存和展示威爾斯大眾的日常生活與文化的民俗博物館。如今園區佔地逾100英畝,保存有超過40餘棟不同時期、不同功能的歷史建築。每個建築內都有工作人員或志工,向遊客介紹建築的由來、特點與原主人的故事。   聖法根園區占地廣闊,營造宛如威爾斯各地鄉村縮影的景致,多數建築都可以入內參觀,了解不同時期常民生活的情況。(應元宜 攝影)   2018 年,聖法根完成了為期六年的「創造歷史(History Making)」專案。這項計畫不僅建立新展覽空間,策展人Sioned Hughes 和Elen Philips更致力將聖法根打造成「行動主義博物館」(activist museum)。其核心理念是將博物館的角色從「為社區服務」轉為「與社區合作」,讓民眾不只被動地參觀展覽,而能主動的參與策展與建設工作。此外,博物館也推出許多新計畫,包括舉辦學徒計劃,提供民眾技能學習管道與工作機會;經營口述歷史培訓與收藏中心,讓弱勢群體的歷史能進入國家口述歷史檔案庫中;更嘗試讓歷史建築成為對阿茲海默症患者友善的空間等。 再現日常:威爾斯的歷史、文化與生活 聖法根的新常設展包含「生活是…」(Life Is…)、「威爾斯是…」(Wales Is…)等兩個展間,更規劃了複合式空間「互動工作坊」(Gweithdy ,威爾斯語工作坊之意),觀眾可以品嚐咖啡,藉由以「材質」為切入點的展覽認識威爾斯過去至現在的工藝,包含金屬鑄造、木雕、編織、陶藝等,也有機會在假日工作坊中動手體驗這些傳統技藝。   互動工作坊內的展覽以材質分區展示,展櫃旁多設有互動區鼓勵觀眾動手摸摸看。(聖法根國家歷史博物館提供) 新常設展「生活是…」以物件呈現威爾斯橫跨千個世代以來,日常生活的變化。(應元宜 攝影)   「生活是…」展間以威爾斯的日常生活為主軸,呈現服飾、飲食、工作、娛樂、寢室與殯喪等主題的文物與故事。展場中最龐大也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是娛樂區的露營拖車(caravan),係Dodds家族捐贈給聖法根的。1950年代Dodds家族訂製了這台拖車,當時的價值等同於一間小型房屋。展覽搭配豐富的老照片和回憶紀錄文字,讓觀眾可以一窺50年代中產階級的假日娛樂型態。展間中大量的照片、引言不僅為靜態展品注入生命力,也讓不同階級、職業、文化背景的居民,能直接為自己的經驗發聲。 策展過程中,聖法根主動走入在地社群中,邀請民眾投票表決選件,參與文案撰寫等工作,最後由策展人與設計師,將民眾的想法轉化為如今展覽的樣貌。展場中眾多影片,則是由參與口述歷史教學工作坊的青年負責採訪製作的。展覽呈現了威爾斯20世紀近代生活史,生動展示不同族群的日常樣貌。稍嫌可惜的是展間英文標題使用現在式動詞(Life is…),卻較少展示21世紀以後的變遷與當代生活物件,讓觀眾不易對當代發展與未來趨勢有更進一步的想像。 新常設展「生活是…?」以大量物件配合照片拼貼與文案說明牌,介紹威爾斯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應元宜攝) 1950年代Dodds家族花費六百英鎊訂製的夏日露營拖車,包含房間、小廚房、遮陽棚等設備,一直使用到2009年後捐贈給聖法根為止。(應元宜 攝影) 展間內說明牌引用民眾的話語、老照片等,讓民眾有機會用自己的話語說故事。(應元宜 攝影)   「威爾斯是...」展間以簡約的白色設計,宏觀地討論威爾斯的特性,並依據主題分為「音樂的」(musical)、「建立於信仰之上」(built on faith)、「獨立的」(independent)、甚至「並不總是受歡迎」(not always welcoming)等站點。策展人認為,對每個威爾斯人來說,對「威爾斯是...」的探問都有不同答案,因此展覽從不同主題切入,呈現某一個時間節點、某個片段或某群人記憶中的威爾斯。 「威爾斯是...?」以展櫃與白色立架等結構打造一個個獨立的主題空間,從各個面向討論威爾斯的過去與未來。(應元宜 攝影)   展示並不避諱敏感的當代政治議題。在「威爾斯是獨立的」站點中,聖法根以「設置威爾斯國會」公投切入,邀請觀眾思考民主投票與身份認同等議題。除了呈現1979年與1997年的兩次公投結果,也引導觀眾反思20年間公投結果的演變。同時,展覽也審視公投的通過標準與年齡規範,並探討與2016英國脫歐公投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民主的空間:以展示開啟當代議題的討論 展間中,最顯眼的莫過於色彩繽紛的便利貼。每個站點幾乎都設互動區塊,邀請民眾在便利貼中寫下自己的意見。問題包括「脫歐會讓威爾斯變更好嗎?」等是非題,也有「觀眾穿著傳統服飾參與球賽是壞事嗎?這些『傳統』服飾到底有多真實?」等開放式提問,並且以留言板的形式邀請民眾對重要社會事件表達意見,或為礦災事故受難者留言弔念。 展間內可見大量繽紛的便利貼,由字跡可見留言者各年齡層都有,工作人員表示因數量龐大,他們需要不時整理。(應元宜 攝影) 觀眾可在便利貼上發表自己對地方語言保存、英國脫歐等議題的看法。(應元宜 攝影)   站點式的設計,打開了威爾斯歷史敘述的廣度,雖然對不熟悉威爾斯歷史的訪客來說,這種設計可能難以清楚地認識威爾斯與英格蘭之間漫長而複雜的歷史糾葛。然而展示從眾多不同角度切入威爾斯的歷史,宛如一個個小點連結成眾多的線,生動地呈現威爾斯的歷史文化特色。筆者在參觀過程中,遇到學校、威爾斯代表球隊等不同團體來館內參觀。球隊經理更告訴筆者,由於球員來自不同背景,隊員主動要求來參訪聖法根,藉此認識其他隊友的文化。 而今日的「威爾斯是…」也沒有停下腳步,持續將「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社會運動、疫情等重大事件更新到展示之中。作為威爾斯備受歡迎的露天式博物館,聖法根試圖透過公眾參與,轉變為不斷「行動的」博物館。   「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社會運動展示是2020年後新增的區塊。(應元宜 攝影)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8/23
用藝術點亮心靈:博物館作為社會關懷空間
用藝術點亮心靈:博物館作為社會關懷空間
作者:朱宇昂、顏玥(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研究生) 2023年,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FMH)以「心理健康是普世人權(Mental health is a universal human right)」為主題慶祝世界心理健康日,強調每個人皆有權獲得心理衛生保健,並應尊重精障者的人權和福祉。近年,越來越多博物館嘗試為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提供包容性環境,增加社會互動機會。   博物館作為一種「處方」 英國近年嘗試以在地社群網絡支持國民的心理健康。英國國民保健署提出「促進福祉的五個步驟」(5 Steps to Mental Wellbeing),認為透過與他人建立連結、活動身體、學習新技能、付出、活在當下等方式,可以改善心理健康並獲得幸福感。在此框架之下,2019年國民保健署推出社會處方箋計畫(Social Prescribing),使人們與社區服務及團體活動產生連結,滿足社會和情感需求,以醫療以外的資源緩解心理壓力。目前,社會處方箋的服務對象逐漸擴及於弱勢群體、身心障礙者、高齡者和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 高齡者的療癒之旅!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 社會處方箋計畫已成為英格蘭國家衛生政策的重要一環,而博物館也是當中重要的「處方」之一,可透過其豐富的藏品資源和獨特的建築環境,以歷史、文化和藝術等媒介,提供可信賴的空間和創意體驗。英國全國博物館健康與福祉聯盟(Culture, Health and Wellbeing Alliance)認為,博物館應成為支持個人和社區健康與福祉的重要機構,促進包容性、教育和合作。近年,不少博物館主導長期社區關懷計畫,以下將介紹索爾茲伯里博物館(Salisbury Museum)的「Well-City Salisbury」計畫和霍爾本博物館(The Holburne Museum)的「Pathway to Wellbeing」計畫,了解博物館如何以藝術點亮心靈。   參與、共創、學習:索爾茲伯里博物館 Well- City Salisbury 計畫 索爾茲伯里博物館成立於17世紀,是一座位於英國南威爾斯的一級古蹟建築,藏品包括擁有數千年歷史的銅器及英國最大的隕石。2021年7月,博物館加入了由國家彩票社區基金支持的Well-City Salisbury計畫,旨在透過藝術、遺產、景觀與社區之間的聯繫,為有心理健康需求的社區成員提供幫助。 該計劃由索爾茲伯里博物館、地區醫院的Artcare機構、威塞克斯考古學(Wessex archaeology)以及威爾特郡創意公司(Wiltshire Creative)等四個機構共同執行,與當地藝術家和創意從業者合作,為具有中低程度心理健康需求的成年人(20歲以上)和年輕人(14-19歲)提供創意課程。報名方式可由主治醫生、第三方組織、社區工作者或學校推薦,也可由參與者親自報名。每年參與者可以報名兩門課,課程為期8週,主題涵蓋版畫、紡織品、創意寫作、地圖製作、攝影等。每門課程最多12人,以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支持並培養歸屬感。 索爾茲伯里博物館目前開設兩門課程:「英式威尼斯」課程利用博物館在當地中世紀排水溝中發現的藏品作為創作靈感,探索複合媒材藝術。而「幸福創意寫作」課程則從博物館的歷史收藏品找尋靈感,在作家 Jayne Woodhouse 帶領下,書寫從愛好到時尚,從家庭到自然等一系列主題。透過不同的寫作與練習方式,參與者逐步建立信心,並參與團隊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幸福創意寫作」課程包括一系列激發和提高創意寫作技能的活動,特別是通過仔細檢查博物館的物品進行描述,學員每週都會以團隊模式進行討論並共同解決問題。(© “Well-City Salisbury”計畫) 透過與不同機構的合作,Well-City Salisbury 計畫打造豐富多元的課程,並以藝術改善生活,填補生活中的空白,使參與者得到支持與安全感。 由藝術促進心靈健康:霍爾本博物館 “Pathways to Wellbeing Program” 位於英國巴斯的霍爾本博物館成立於1882年,由威廉・霍爾本爵士(Sir William Holburne)創建,以「透過藝術改變生活(Changing Lives through Art)」為願景,期望讓過去的藝術與當代實踐對話。其館藏包括16、17世紀的意大利和荷蘭繪畫、銀器、雕塑、家具、瓷器及國際知名的藝術品,是當地重要的公共藝術館。 2016年4月,該館啟動「幸福之路(Pathways to Wellbeing)」計劃,支持面對精神健康問題、無家可歸、失業和社交孤立的人。參與者可以透過家庭醫生、其他支援者或者致力於支援無家者和康復人士的社區組織推薦,亦歡迎民眾自薦參與。博物館與其他文化機構合作,策劃與當地文化遺產相關的活動和創意藝術計畫,讓平常不會參觀博物館、或無法參加付費課程的弱勢族群參與,在專業導師領導下一同學習、創作,建立互相支持和理解的社群。 學員在課堂上學習肖像畫。(© Holburne Museum, 2016) 計畫包括四個小組:Fresh Art@ 課程支持正在進行心理復康的學員,提供為期12週的藝術課程,由經驗豐富的藝術與健康工作者帶領學員探索藏品,並透過藝術回應。其次是全年運作的Gardener’s Lodge藝術小組,學員和藝術家以博物館為創作基地,在館藏、建築和展覽之中尋找靈感,學習繪畫、陶瓷和手工藝品製作等技能。 Gardener’s Lodge藝術小組成員製作的瓷匙(Porcelain spoons)在“A Spoon Full of Kindness”展覽中展出。(© Holburne Museum, 2021) IMAGE同儕主導小組(IMAGE: Peer-Led Group)由曾參與Gardener’s Lodge的成員組成,定期舉行雙週會議。成員在探索藝術技能的同時,也扮演博物館健康工作的倡導者,向觀眾和社區民眾分享心理健康和福祉的益處。最後,Discover Museums則是志工培訓課程,幫助希望擔任志工的弱勢成年人(尤其長期失業者)在博物館中建立自信、增進知識和技能。每間合作博物館提供最多5個名額,由資深志工擔任導師,以一對一的方式教授,鼓勵學員感受藏品,並予以回應。課程結束時,參與者會在晚會中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 霍爾本博物館、課程參與者和藝術家於2022年共同舉辦‘People Make Museums’展覽,呈現「Pathways to Wellbeing」 創意社群中每位參與者對活動的回應和經驗。(© Holburne Museum, 2022)   三年間,小組成員定期參與創作工作坊和培訓,最終與館方一同策劃 《博物館對我為何重要(Why Museums Matter to Me)》展覽,展示學習成果和心得。根據霍爾本博物館發表的成果報告書,執行團隊透過個案訪談、量表等資料進行評估,發現80%參與者認為參與活動後精神福祉有所改善,90%參與者在參與計劃後感到孤獨感減輕。目前,Pathways to Wellbeing計畫仍然穩定運作,也擴展目標對象,歡迎年輕人群體及新手母親參與。 學員在「Pathways to Wellbeing Up-Late」晚間活動中製作紙飾。(© Holburne Museum, 2024)   博物館不僅僅是展示、收藏的場所,更能為多元群體提供支持性的環境。索爾茲伯里博物館與霍爾本博物館都以自身的歷史與文化內涵,激發參與者的創造力和自我表達能力,也增加與社會互動的機會。當博物館積極參與社區事務,不僅能對社區帶來實質影響,也讓博物館轉化成具有推動文化轉變、提升健康福祉的社會變革者。   (責任編輯:黃淥)
2024/08/16

推薦關鍵主題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