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聆聽傷痕的故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
聆聽傷痕的故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
作者:陳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在佈滿魚塭與鹽田的北門地區,「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靜靜座落聚落之中。抵達園區後,首先會步入「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這是一棟由磚瓦、木材、小花圃構成的平房,時不時能聽見左鄰右舍的聲響,在陽光照射下散發恬靜的生活氛圍,很難令人聯想到此處曾是重要的烏腳病治療機構。入口處看板述說著設館目的:記憶疾病所帶來之傷痛,也紀念為醫療付出的醫者。 紀念館前身為王金河醫師成立的「金河診所」,入口處設置說明看板,供觀眾了解此館定位。(王詩婷 攝影)   西南沿海的黑色傷痕 1950年代,臺南、嘉義沿海一帶流行一種疾病:患者會四肢冰冷、發麻、觸痛、局部發紅,隨著疼痛加劇而出現壞疽,嚴重者因患部壞死而需截肢,甚至失去生命。由於壞疽會使患部變黑、萎縮、乾燥硬化如木炭,並像「蛇」般蔓延,因此被稱為「烏焦蛇」(oo-ta-tsuâ),也就是「烏腳病」。   展覽中展示因烏腳病爆發而集體遷村之報導。(陳安 攝影)   事實上,烏腳病是飲用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1950年代開始在臺南、嘉義沿海一帶爆發,其中嘉義布袋、義竹和臺南北門、學甲最為嚴重。身為北門人的王金河醫師於日本留學返鄉後,1944年成立「金河診所」,開始投入烏腳病的診療與研究。隨著烏腳病的根治與絕跡,2003年王醫師將診所捐出,於此成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並與鄰近和烏腳病醫療史相關空間一同構成「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以多元的展示再現烏腳病醫療史與疾病經驗。   園區由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嶼免費診所、手工場、王金河醫師故居、北門嶼教會、牧師館等空間組成。(王詩婷 攝影)   再現無私的醫者形象: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由王金河及其親友籌設的「財團法人王金河文化藝術基金會」營運,保留了大量行醫與生活的痕跡。導覽員熱情地解說館舍沿革,使觀眾在入館前先了解疾病背景與醫師概況。走入館內,右側「導覽區」為過去王家的居家和室,此處播放影片,勾勒出王醫師的生平。昔日的候診室則佈置成「見證區」,觀眾可以坐在舊時的候診長椅上,透過牆面上的口述與照片,想像王醫師盡心盡力照顧患者的情境。   見證區中呈現不同見證者的照片與口述,道出王醫師的行動與奉獻。(王詩婷 攝影)   紀念館內也保留了王金河醫師的工作環境。觀眾能從「診療室」辦公桌後方豐富的醫學書籍,感受到他對烏腳病治療的投入。根據導覽員的分享,當患者人數眾多時,王醫師會騰出自家的和室房供患者在此休息、打點滴,可見王家對於病患的付出。   診所內雖掛著收費標準看板,但導覽員提及過去許多患者常受金錢所困而無法就醫,因此王醫師經常無償治病。(陳安 攝影)   接著,從診療室轉身進入「標本陳列室」。這個略顯狹窄的空間是昔日替烏腳病患者截肢的手術室,保留了木製手術臺、醫療車、手術燈等簡易醫療設備,呈現當時醫療資源的匱乏。展場以展板強調,過去醫生就是以這些簡陋的設備每天為患者動手術,牆上張貼王醫師的話語:「其實我沒有權利替你決定,其實我應該親身承擔這種痛苦」,凸顯醫師面對病人的同理心與不捨。   導覽員說明,早年漢人社會重視全屍保留,因此患者不會輕易捐贈斷肢。診所能獲得這些標本相當不容易。(王詩婷 攝影)   此處也展示患部截肢標本。浸泡在福馬林中的腳部與手部雖已變白,但依舊能見壞疽發黑的狀況。觀看這些標本時,除了能仔細觀察患部,彷彿也能感知患者的創傷,以此紀念斷肢的捐贈者。再往前走則會進入放滿藥品罐與診療紀錄的「藥劑室」,櫃子中每一份檔案皆為生命的見證。   藥劑室的櫃子與抽屜改作展櫃,其中可見患者診斷說明書等檔案。(王詩婷 攝影)   整體來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復原了金河診所的空間與陳設,再現早年烏腳病的治療狀況,並且凸顯王金河醫師的理念、行動與無私奉獻的精神。然而,由於館內設置的說明牌不多,許多背景脈絡皆需由導覽員補充才得以了解。 醫療史背後的多元觀點與人文關懷:手工場 從紀念館後門走出,可進入另一個展示空間-手工場。此處為1963年王醫師與妻子毛碧梅女士成立的「烏腳病病患手工藝訓生產中心」,由毛碧梅帶領烏腳患者產銷藺草工藝品,幫助患者自力更生,如今則展示由成大歷史系學生製作的「藺一種織事-烏腳病醫/療特展」。   展覽透過照片及訂單檔案呈現當時藺草工藝品的銷售盛況。(王詩婷 攝影)   與還原昔日診所空間的紀念館不同,手工場僅保留建物結構,空曠的長型空間四周環繞展板,運用文字、照片、報紙檔案等元素,從地方疾病史談起,逐步呈現王金河醫師與芥菜種會對西南沿海地區醫療資源的投注。 展間中央重現了手工場的工作場景,展示藺草工藝的編織器具,也以文獻與地圖呈現產銷管道與銷售機制,體現患者以藺草工藝謀生、找回生活重心的歷程。展覽以「我們都是一家人」作結,描繪患者與醫師、教會共同療傷、生活、工作,宛如家庭般的氛圍,使疾病敘事不再僅停留在醫療觀點,也回到人與人交織的情感。   展場設置一模擬看片箱互動裝置,將王醫師對於患者的攝影記錄製為成像紙,觀眾可抽換不同成像紙放入看片燈箱,看到不同患者的生活樣貌,及說明其患病、診療、病變等狀況的文字。(王詩婷 攝影)   過去患者製作藺草工藝品的器具。(陳安 攝影)   相較紀念館聚焦於王醫師的奉獻,手工場則較全面地述說烏腳病醫療史,並且呈現醫療現場的多元觀點,尤其凸顯患者的創傷、生活狀態與互動,使患者的樣態更加清晰。同時也展出長年照護患者、統籌手工場作業的毛碧梅女士之相關紀錄,肯定其於烏腳病醫療史中的角色與付出。 如果想深入了解整體園區及烏腳病相關醫療空間,觀眾可以洽詢導覽員一窺「北門嶼免費診所」與「王金河醫師故居」。「北門嶼免費診所」為王醫師與美籍宣教士孫理蓮於1960年創建,內部還原了當年的診所環境,通過可升降的手術臺等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展現了地方醫療的演進與教會的援助。「王金河醫師故居」則從不同檔案展示呈現其成長軌跡與醫學貢獻。從人物、物件到空間,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的疾病展示蘊含著傷痕、痛苦、奉獻等多種經歷與情感,並非僅停留在醫學病理的介紹,也帶來更多人性的視角,使觀眾可從不同面向了解疾病的創傷與群像經驗。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8/30
跨越時空的任務: 廣島「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
跨越時空的任務: 廣島「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
作者:葉景妤(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生)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了一枚名為 「小男孩」的原子彈,造成居民大量傷亡。原爆不僅摧毀廣島的建築和基礎設施,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傷痕,影響了當地人民的身心健康及社會結構,成為深刻的集體記憶。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距離原子彈爆炸事件已將近八十年,見證歷史的倖存者也逐漸凋零。根據2023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數據,全國直接經歷原爆的受害者人數已降至6萬多人,平均年齡高達85歲。 原子彈爆炸後建築物幾乎被夷為平地。(圖片提供: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 拍攝者:US Army。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社會對於原爆歷史的記憶漸漸淡去(註1),對於歷史和記憶的保存極具急迫性。廣島和平文化基金會(財団法人広島平和文化センター)積極思考除了保留原爆文物和遺址之外,如何在在一切消逝之前盡力確保倖存者們的經歷、記憶與感受,而能與未來的世代產生共鳴。(註2)   「我在去學校的路上看到一朵蘑菇雲」。這是原子彈爆炸倖存者植田榮子(Eiko Ueda)女士所畫的原爆記憶,當時她年僅10歲。(圖片提供: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 作者:植田榮子(Eiko Ueda)。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2012年,廣島和平文化基金會與廣島市政府開始推動「原子彈記憶傳承者計畫」,希望將原爆倖存者的經歷及追求和平的思想傳承下去。儘管許多倖存者以回憶錄和紀錄片等形式留下他們的經驗,但是這些資料往往被視為枯燥的歷史文獻,缺乏原爆倖存者獨特的觀點和情感表達。「原子彈記憶傳承者計畫」希望傳承倖存者對和平的價值觀,以及對原爆的恐懼與驚嚇等情感經驗。這種表達方式不僅僅停留在事實陳述的層面,更強調以具感受性的方式呈現歷史記憶,富有倖存者具備的道德和情感影響力。   跨世代的交流:原子彈爆記憶傳承者計畫執行方式 「原子彈記憶傳承者計畫」藉由人與人直接傳承經驗的方式,全面而深刻地呈現倖存者的故事,引發社會對於和平與反戰概念的深層思考。計畫的參與者分為兩類,一為親身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的「見證人」,另一類則為未經歷過原子彈爆炸事件,但對此有濃厚興趣的「傳承者」。 「見證人」由廣島市政府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傳承者」的培訓時間則約兩年,必須聆聽講座認識原子彈爆炸的真實情況,並且參與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的交流會,以及接受口語表達訓練的課程。接著,傳承者與見證人會倆倆配對,組成小組,每月聚會一至二次,進行更深入的經驗交流與分享,以傳承見證人的經歷。 培訓期間,為了確保參與者擁有完備的知識,參與者可以免費進入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參觀,並會拿到藏品目錄作為參考資料。傳承者必須撰寫講稿,並由廣島市政府和平推進科協助核實原子彈相關歷史知識,而見證人則會校對原子彈爆炸經歷的相關內容。最後通過口語訓練以及模擬演講,才能成為正式的傳承者。 原爆創傷的凝視與再現: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常設展 記憶的轉化: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成果 根據官方的統計,截至2024年4月此計畫共培訓了226位「傳承者」,其中最年輕的今年20歲。他們擔任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原子彈經驗傳承講座」的講師,每日舉行一場英語講座和三場日語講座,時長大約60分鐘,內容涵蓋原爆倖存者的個人經歷、對和平的渴望、原子彈爆炸的現實狀況,以及戰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原子彈危害的概述,以及原子彈對人體的影響等。     (左):為了正確地傳承原爆倖存的經歷,並提升國內外人士的和平意識,舉辦了由原爆倖存者主講的講座。(右):傳承者們在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進行演講,談論、傳達原爆倖存者的經歷及對和平的感受。(圖片提供: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   2018年起,日本其他地區也可以線上申請「原子彈爆炸經驗見證者」或「原子彈經驗傳承者」講座,紀念館會分派完成培訓的講者至該地區演講,使得「希望原子彈爆炸事件不要再次發生」的理念傳播到日本各地,且講座費用由國立廣島原子彈死難者和平紀念館全額負擔。見證者及傳承者也曾遠赴海外分享,例如2019年到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和科芬特里(Coventry),結合當地當時正在進行的反核活動,舉辦傳承者講座,並與當地社區及政府人員針對和平理念深度交流與對話。 見證者至熊本縣菊池女子高等學校,分享、傳達自己身為原爆倖存者的經歷及對和平的感受。(圖片提供:國立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紀念館)   傳承歷史的人:參與者的反饋 原子彈爆炸記憶傳承者計畫已執行12年,在這期間多位見證者相繼去世,計劃成為展示倖存者深刻情感和回憶的橋梁,保存了無法通過照片或個人物品體現的情感,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生動呈現,對理解過去的苦難有深遠影響。 然而,每位傳承者都會思索「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我們,如何能夠作為接班人,傳遞倖存者的記憶?」第一代傳承者青木圭子分享,她透過閱讀大量書籍和聽取倖存者的故事作為傳遞記憶的知識基礎,也參與和平紀念儀式,設想若自己經歷了原爆該怎麼辦?透過這些做法,「原爆不再只是遙遠過去發生的與自己無關的事件。」此外,28歲的年輕傳承者藤澤千夏認為:「儘管我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但我可以用與現代年輕人相同的視角與他們對話。」通過跨越時代的文字和語言,這些故事代代相傳,與下一代產生共鳴,達到深刻的教育效果。 傳承者努力將自己融入倖存者的處境,確保這些記憶不會消逝,成為對和平的提醒。透過集體記憶的保存,紀念館將原爆的殘存記憶聚合,使散佈在個人歷史中的痕跡,由零散的「點」組成完整的「面」,使我們更接近原爆發生當日的真相,這正是發掘個人經歷的迫切原因。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根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015年的調查,有百分之三十的廣島居民無法確切提及原子彈爆炸的具體時間,顯示出歷史事件在人們心中逐漸淡忘。 註釋2:廣島和平文化基金會為日本的公益法人團體,經營「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及「廣島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紀念館」,旨在傳達原子彈爆炸的事實,以及和平、合作的理念。
2024/08/06
聽見沈默的聲響: 從泰國德拜事件展覽探問和平博物館的可能性
聽見沈默的聲響: 從泰國德拜事件展覽探問和平博物館的可能性
作者:Patporn Phoothong(泰國獨立研究者) 翻譯:黃淥(博物之島執行編輯) 那是齋月的一個平日。2004年10月25日清晨,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泰國南部德拜區(Tak Bai)警察局前,要求釋放六名被拘留超過一週的村莊保安人員。傍晚時分,司令部下令以武力驅散示威者,警察發射高壓水炮,並使用催淚瓦斯,導致七人死亡,十四名警官受傷。鎮壓告一段落後,警方命令示威者脫掉上衣,反綁雙手,並將1370名男子堆疊在卡車上,從陶公府(Narathiwat)德拜區運送到北大年(Pattani)的印卡塔營地。經過約6小時漫長而痛苦的車程,當卡車抵達時已有77人死亡,另有1人在醫院去世。屍檢報告的死因是「缺乏食物和水、胸部壓迫窒息以及急性腎衰竭。」這個事件被稱為「德拜大屠殺」,是泰國南部邊境近20年來最嚴重的暴力事件之一。 德拜事件地圖。抗爭群眾從右下的德拜區警察局被運送至左上方的印卡塔營地,造成77人死亡。部分往生者被安葬至中間的德洛曼諾清真寺公墓。(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泰國深南地區的暴力衝突 泰國南部與馬來西亞邊境接壤的耶拉(Yala)、北大年、陶公以及部分宋卡(Songkhla)地區被稱為深南(Deep South)地區,有近八成的人口是馬來穆斯林,與佛教徒佔多數的泰國其他地區形成鮮明對比。由於泰國政府長期壓制當地的馬來文化和宗教,導致當地分離主義團體與泰國軍隊之間的對峙。自2004年以來,衝突不斷加劇,多個分離主義團體因為主張自治權、反對部隊侵犯人權,也不滿政策對當地文化的威脅,而與泰國安全部隊對抗。儘管政府嘗試發展該地區的經濟並進行和談,但軍事化手段始終無法解決當地人在意的身份認同、不平等和強迫同化等問題。 過去二十年來,衝突造成約7547人死亡,14028人受傷,將近7000名兒童被安置在收容所及孤兒院。其中約有1000名孤兒因被認為與分離主義團體有關聯,而無法獲得政府支持,甚至面臨逮捕、起訴和DNA測試。 關於「和平博物館」的探問 我們是否能夠在持續的衝突之中建構一座和平博物館?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會如何運用和平博物館的概念?一座博物館是否能夠促進和平呢?根據筆者的研究,深南地區的人們認為,和平博物館是有用的,然而他們並不樂見自己的經歷在當地展示,因為這可能會延續痛苦的記憶,且流於封閉的交流。相對地,他們希望將博物館設置在衝突區域之外,成為直接與軍隊、政府和深南地區外的群眾交流的工具,從而促進同理與和解。 在深南地區,許多推動和平工作的人都認同博物館是發展和平教育的重要工具,因為它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歷史敘述和觀點。2020年,我和一群學者及和平工作者共同創立了「深南博物館及檔案倡議計劃」(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備註1),探索以實體博物館推動和解的可能性。由於2004年發生的德拜大屠殺事件的法律追訴時效將於2024年10月25日到期,為了推進相關法律程序,我們選擇此事件作為首次的博物館展示主題。德拜事件涉及國家暴力與國安問題,使得在泰國境內募款相當困難,泰國缺乏完善的博物館和檔案館制度,也讓財政工作變得複雜。幸好,日本笹川和平基金會的贊助補足了計畫初期的資金缺口。 然而,取得泰國官方文件並不容易,德拜事件的相關資料更是不對外公開,成為研究的重大考驗。此外,與受害者家屬的聯繫也相當困難。自事件發生以來,17年間許多人因為個人安全考量,或對這段記憶感到恥辱和痛苦,因此保持緘默,甚至早已搬離深南地區。當我們邀請家屬分享個人經歷和記憶時,建立信任關係成為我們長期的挑戰。田野調查就如同找尋17年前的足跡,證據零碎而分散,每位受訪者的記憶破碎且不一致。 策展團隊訪談受害者家屬,揭開物件背後的故事。圖中木門上的痕跡,是德拜事件後士兵搜查時留下的印記。對這個家庭與失去孩子的母親而言,是痛苦不堪的提醒。(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由於新冠疫情,團隊無法前往泰國深南地區,只能依賴當地的田野調查員採集口述歷史。田野調查員從初期就開始參與計畫,她有效地與受害者家屬和社區建立信任,成功接觸到超過20個受害者家庭,並且收集了他們的故事,以及保存了17年、與受害者相關的珍貴物件。 讓遺物說話 個人經歷和記憶,尤其是普通民眾的經歷和記憶,常被視為不重要的、脆弱的、缺乏可信度的。我們的挑戰是將這些經歷、記憶和普通物品——比如衣物、鈔票、食譜和鳥籠等——轉化為超越個人層面的表徵,以此描繪國家暴力,並以敘事呈現公共的集體事件,而非孤立的個人故事。展覽在不直接呈現暴力的情況下討論暴力,避免構築悲傷的敘事,致力於呈現事實,讓觀眾能與自我、與彼此展開對話。   策展團隊展出許多受難者的物件與故事。(左)受難者Aduha的父親為他保存了一張學生照和一張軍方檔案中的亡者照片,以此確認他曾經擁有的生命。(右)Baba Mae保留了事發當天埋葬亡者時穿的長衫,如今他已不再穿它。(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受害者家屬與研究團隊分享故事和物件,共同參與了策展工作。我們重視每一則敘述,因此選擇展示所有物件,並使用當事人的措辭,以簡單而直接的方式讓觀眾了解當事人面對不公時的痛苦和沮喪、對安全的恐懼和擔憂、生活的掙扎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渴望。另一方面,過於繁複的資訊可能會阻礙觀眾理解事件和人們的經歷。因此,我們努力讓展示精煉,確保關鍵主題突出,引發深層的反思和聯繫。這種方法讓展覽充分傳達了受害者家庭的集體創傷和復原力,同時保有他們個人經歷的完整性。 「聽見沈默:2004年德拜事件」展場,觀眾仔細閱讀故事。(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首次展覽「聽見沈默:2004年德拜事件」於2023年3月開幕。儘管是一個僅有14件物品的小型展覽,仍廣受公眾和媒體關注。隨後,展覽巡迴至各大學和藝術畫廊。最新的展覽「永不磨滅的記憶:2004年德拜事件」於2024年3月3日至7月31日在曼谷的西林汶人類學中心舉行。 重返深南地區 深南博物館及檔案倡議計劃收到一群在德拜事件中失去丈夫的婦女的建議,將展覽帶回該地區,使得當地人——尤其年輕世代能夠了解德拜事件,並認識她們所愛的人作為善良丈夫、父親、兄弟和朋友的尊嚴。因此,策展團隊將展覽帶回德拜事件的發生地——陶公府,並於2023年10月起在當地的德拉帕爾畫廊(De La' Pare Art Gallery)展出。 德拉帕爾畫廊展場(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我們也舉辦了工作坊,讓觀眾有機會與展示物件的提供者交流,聆聽他們的故事和觀點。這不僅使我們獲得了寶貴的回饋,也加深了民眾對「和平博物館」的理解。工作坊結束後,受害者家屬提供了更多的故事和物件,並且促成了我們與其他受害者家庭的聯繫。 策展團隊將展覽帶回深南地區,讓當地的年輕世代認識這段歷史。(提供: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和平博物館究竟可以做些什麼?在「德拜2004」展覽中,它成為受害者和倖存者發聲的平台,並且鼓勵觀眾批評政府對人權的侵犯,反思泰國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有罪不罰文化。最重要的是,它讓國家暴力體現在亡者與那些繼續活著的人的經歷、記憶和故事之中。這種做法不僅保存了歷史真相,同時促進了對話和反思,使和平博物館成為解決和理解衝突的重要工具。 (執行編輯:黃淥) 備註: 備註1: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 Initiative Email : museumdeepsouth@gmail.com
2024/07/02
給下一場天災的備忘錄: 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與岩手海嘯紀念館展示分析
給下一場天災的備忘錄: 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與岩手海嘯紀念館展示分析
作者:許擎(國立臺灣博物館計畫助理) 2024年元旦,日本能登半島發生地震與海嘯災情,不禁令人想起東日本大震災,又或喚醒臺灣人對921大地震的記憶。天災從未離我們遠去,在重大災害議題中,博物館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呢? 「三陸海岸」面朝太平洋,自日本東北青森縣、岩手縣綿延至宮城縣,是具有海蝕平台、谷灣和沙灘等複雜地形的美麗海岸。自古以來,由於親潮和黑潮在此交匯,形成世界級的漁場。三陸海岸因海而豐饒,卻也因海而受創,2011年3月11日下午,東日本大震災(臺灣通稱311大地震)導致巨大災害,由於宮城縣至岩手縣的海灣狹窄而推高了海平面,引發超過10公尺高的巨大海嘯,三陸海岸沿岸城鎮受到重創、近乎全毀(註1)。本文將討論「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與「岩手海嘯紀念館」這兩間館舍,如何透過展示與教育活動傳承這場嚴重天災的記憶,並且提高民眾的防災意識。 在遺構之中傳承震災記憶 氣仙沼市位於日本宮城縣東北端,臨三陸海岸。東日本大震災造成氣仙沼市1,200多人死亡,15,000餘棟房屋受損,至今210多人仍下落不明(註2)。2019年3月,「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開館,該館部分建築為歷經東日本大震災的「向洋高中」遺構,館長芳賀一郎則是該校的退休教師。向洋高中緊鄰海濱,地震當時校園內約有250名學生、教師和工作人員,由於靈活且迅速的疏散,沒有任何一人在震災中喪生,如此成功的防災經驗吸引了各地的教育旅行團和參觀者前來取經。「傳承館」作為震災的「視覺證據」,持續提醒世人天災的可怖,也傳承地震記憶與防災意識,期待將氣仙沼市打造成為「海嘯零死亡率城市」。   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開發許多文創商品,如紀錄個人資訊及緊急連絡方式、防災準備用品建議與緊急救傷步驟的手巾等(許擎攝影)   展示分為「震災傳承館」與「震災遺址」兩大區域,並以「震災傳承館」作為起點。首先,觀眾可在「影像劇院」觀看地震、海嘯、火災的紀錄影片,透過視覺與聽覺帶來的震撼,將震災的記憶與災情銘記腦海之中,搭配走廊牆面展示的災害攝影紀實,直接感受災害的恐怖。   「震災遺址」展區保存了受海嘯侵襲的向洋高中遺構(許擎攝影)   第二展區「震災遺址」完整保存了「向洋高中校舍」被海嘯襲擊後的遺構。觀眾穿過散落滿地的課本、書櫃、桌椅,自一樓拾級而上,經過三樓「海嘯沖來的車輛」、四樓「海嘯到達處」,抵達頂樓的「最終避難處」。寧靜的遺構空間裡,殘破不堪、人去樓空的教室宛如海嘯留下的疤痕,與牆上充滿活力的青春校園照片形成強烈對比。   今昔對比:廢校的向洋高中教室現況與過去充滿青春氣息的校園照片(許擎攝影)   穿越南北校舍及室外空間後,將抵達「震災傳承館」的最後展區,此處播放罹難者家屬災後的訪談影片。觀眾可以看見為了實現與罹難妻子約定而帶著照片四處旅行的丈夫、失去丈夫與女兒後獨自扶養兒子的母親、畢業前夕因海嘯來襲失去同學的畢業生代表。影片不僅傳達出海嘯的恐怖,也讓觀眾感受災後人類如何懷抱著傷痕與希望,努力繼續活下去。 該館可預約參加由志願者和當地國高中生帶領的故事導覽。而每個月的11號是東日本大震災的「月忌日」,若適逢週日則會舉行「人人都是講故事的人」的故事導覽,並鼓勵每個聽故事的人都成為「講故事的人」,把有關震災的記憶和故事盡可能傳承給更多的人。該館不僅透過展示,也希望透過教育活動達到生命經驗和防災意識的「傳承」。   參觀完畢,提供觀者寫下祝福與感受的便利貼展示牆(許擎攝影)   給未來的備忘錄:傳播防災知識與歷史 相較於「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以展示凸顯情感與傷痛的回憶,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的「岩手海嘯紀念館」更強調災害知識、資訊與技術的傳遞。該館成立於2019年9月,希望將東日本大震災海嘯帶來的教訓分享給世人,也配備多國語言的導覽,將知識分享給外國訪客。   「探究歷史」展區側寫(許擎攝影) 展示分為「探究歷史」、「了解事實」、「學取教訓」、「共同推進復興」四個展區,以及播放岩手縣的東日本大震災紀錄影像的「導覽劇場」。「探究歷史」展區以歷史與科學的視角,說明海嘯的成因、速度與破壞力,並呈現日本史上的重大地震與海嘯事件,反思如何與自然共存。「了解事實」展區則聚焦於「東日本大震災」,展示受災害侵襲的照片與實物,以及受災戶的心聲紀錄。   「了解事實」展區內展示當時受海嘯襲擊的消防團車輛(許擎攝影)   「學取教訓」展區則還原當時指揮救災的「國土交通省東北地方整備局災害對策室」會議現場,解析人們採取的逃難策略與救助行動,分享應對災害的過程;「共同推進復興」展示災後積極向前邁進的災區樣貌,並對來自海內外的眾多援助表達感激。當館累積豐富的知識與展示材料,也提供特展展品與展示海報出借服務,供官方或民間機構申請借展,強化該館傳遞防災知識的機能,期望更多民眾瞭解大自然所造成的災害及建立正確的防災觀念。   面向岩手海嘯紀念館、供民眾獻花致哀的追悼廣場(許擎攝影)   岩手海嘯紀念館坐落於「高田松原海嘯復興祈念公園」內,入口以中軸對稱的空間設計呈現強烈的紀念氛圍。參觀完館內展示後可前往戶外園區,經過通往海岸的中軸道路,便會抵達供民眾獻花致意的「追悼廣場」。紀念館周圍還有許多重要的地標與象徵,包括象徵堅毅精神的「奇蹟一棵松」、保存遺構的「氣仙中學」以及災後復育松樹的「防潮林」。 紀念館以室內展示「呈現過去」,室外廣場則轉換成「追悼、紀念過去」的場域,再移步至「現在」復育中的防潮林,隨著展示、環境與場景的變換,觀眾的參觀經驗在空間上逐漸海闊天空、在時間軸上則逐步邁向未來。   岩手海嘯紀念館入口(許擎攝影)  岩手海嘯紀念館門口延伸至海岸線的中軸對稱設計呈現強烈的紀念氛圍(許擎攝影)   紀念博物館的意義 博物館可以作為發展「黑暗觀光」的一種方式(註3)。東日本大震災後,日本透過觀光活動幫助受到重創的東北地區福島、宮城、岩手等地從災後復原,稱之為「重建旅遊」,景點之中也包含許多傳承震災記憶的博物館與資料館。這些機構以物件或文字典藏歷史傷痛與教訓,並向社會大眾展示,既是三陸海岸重建旅遊的關鍵基地,也是復興當地經濟的重要角色。「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及「岩手海嘯紀念館」不僅悼念逝者,更將經驗傳承給活著的人們,希望大眾不要輕視地震及海嘯的破壞力、培養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   岩手海嘯紀念館旁廢校的氣仙中學遺構亦被保留,並有標示當年海嘯高度的指示牌(許擎攝影) 責任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依據宮城復興之旅網站,宮城縣內死亡人數達10,569名、失蹤1,215名,約占全日本受災總數的五成。 註釋2:依據氣仙沼市役所2023年8月31日官方資料,直接死1,109人、関連死111人、行方不明者214人)。 註釋3:黑暗觀光亦稱黑色旅遊,意指參訪曾經發生災難、死亡、屠殺等黑暗事件地點的旅遊活動。
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