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未來挑戰:文化衝突、AI浪潮、氣候變遷與孤獨危機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美國博物館界在關心哪些未來議題?AAM的博物館未來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 CFM)每年發表年度預測報告《趨勢觀察》(TrendWatch),探索博物館在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挑戰下的角色及應對策略。
2024年初《趨勢觀察》以主題「應對變幻莫測的未來」(Navigating a Volatile Future)徵集博物館從業人員、學者投稿,並於同年10月底舉辦第二屆博物館未來高峰會(Future of Museums Summit)線上會議,依據其中的四大子題分別舉行專題演講和會議。
第二屆的博物館未來高峰會,以2024年的《趨勢觀察》預測報告內容展開討論議題。(Courtesy of 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主題一:文化戰爭2.0(Culture Wars 2.0)
「文化戰爭」泛指各群體秉持不同信念而導致的文化衝突,主題包括種族、性別、年齡、宗教、政治等議題。其中起源於1960年代反歧視立法運動的「多元、公平與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DEI)議題,在2020年被推至高峰【註釋1】。
近年來,開始出現反對DEI的浪潮,認為其獨厚特定族群,可能隱含潛在的不平等。因此對特定議題有堅定立場的博物館,也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會議邀請非營利組織「更多共同點」(More in Common )執行長兼創辦人Mathieu Lefevre探討如何解構和阻止目前兩極化的社會現象,以及博物館如何發揮關鍵作用。其他四場會議則著重於討論博物館如何因應文化戰爭的現況,並運用社群媒體或其他策略傳遞真相與真實資訊,持續實踐博物館價值。
2024年博物館未來高峰會的四位受邀講者。(Courtesy of 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主題二:人工智能青春期(AI Adolescence)
隨著科技發展,「AI」逐漸滲透至我們的日常生活,博物館界也開始討論如何善用AI,以及使用時具有什麼潛在風險或優勢?受邀講者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首席數位官Sree Sreenivasan指出AI趨勢將影響每個行業、需要密切關注和學習使用人工智能,同時也要留心其可能會出現的錯誤。
而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托萊多藝術博物館(Toledo Museum of Art)和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等館舍分享他們的AI實踐經驗,以及關於政策、趨勢和用途的看法或擔憂。此外,也有發表者們分享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贊助的人工智能素養會議(AI Literacy Conference)之相關內容,著重介紹博物館如何以人為中心結合人工智能來服務社區。
【博物之島專文】AI時代的普羅米修斯之火:2023博物館開放授權與AI應用國際論壇紀實
主題三:未來脫碳(Decarbonizing the Future)
在氣候變遷成為重要議題,博物館永續發展和減碳的方法與行動被大量討論的同時,身為心理學專家和美國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主要作者的Susan Clayton博士指出,氣候變遷也會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並探討博物館如何透過展示傳遞可靠資訊、創造具支持性的環境來促進參與者的心理健康。
其他會議主題則包含如何計算展品的碳足跡,及美加地區各類博物館或環境保護團體如何透過展示和活動推動有意義的減碳和氣候行動,例如,芝加哥環境保護隊(Chicago Conservation Corps)分享他們接觸社區領袖,進而激發地方行動力量來推動環境永續發展的方法。
【博物之島新訊】想想永續發展,從大英博物館捐贈爭議看英國博物館的多元綠色行動!
主題四:對抗孤獨危機(Combating the Loneliness Crisis)
一份由美國衛生局局長Dr. Vivek Murthy在2023年發表的報告指出,美國正面臨「孤獨感」流行的危機。在45歲以上成年人中,感到孤獨的人群比例約有三分之一;而在18至24歲的年輕人中,這一比例高達80%。《Project UnLonely》作者Jeremy Nobel醫學博士從公共衛生角度來剖析孤獨危機,並提供博物館相關見解與策略。其他會議中多個館舍分享實作案例,如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Charlotte, North Carolina)的貝希特勒現代藝術博物(Bechtler Museum of Modern Art)連結醫療保健服務者(healthcare providers)和保險公司,提供保險可承保的博物館處方計畫,促進社區參與以提升居民心理健康。
【博物之島新訊】感受藝術的療癒力量:洛杉磯蓋蒂博物館的正念之旅
整體而言,會議中四大主題反映出美國社會當前面臨的重大議題。其中可見具有在地特色的專案,或是由專家提供對應的想法和參考策略。因此,無論身處何地,博物館如何緊跟議題脈動,並為觀眾提供多元資源與行動,都是使其能夠有效地發揮社會影響力的關鍵所在。
【註釋1】2020年5月名為喬治・弗洛伊德 (George Floyd)的黑人男子在白人警察的暴力執法下喪命,該事件引發「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浪潮,並進一步促使DEI議題在企業界、教育界等領域獲得關注,推動雇用相關職位或修改規定等改革。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