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挖掘犯罪檔案中的地方故事!英國西米德蘭茲警察博物館的多元體驗
挖掘犯罪檔案中的地方故事!英國西米德蘭茲警察博物館的多元體驗
作者:王欣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碩士) 坐落於英國伯明翰市中心、聖喬治廣場附近的西米德蘭茲警察博物館(West Midlands Police Museum),是一座以當地兩百多年警務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最早由警探 Charlie Elworthy 發起倡議,獲得警隊同仁支持後,開始積極地保存警隊檔案與文物。1990年代,博物館最初設立於斯帕克希爾(Sparkhill)警局,隨著該建築被出售,新址則搬遷至伯明翰市中心鋼屋巷(Steelhouse Lane)的維多利亞時代拘留所,並於2022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註釋1】 該館目前擁有逾四千件收藏,多數是文件檔案。以伯明翰、柯文垂(Coventry)、德里(Dudley)、沃爾薩爾(Walsall Borough)、伍爾弗漢普頓(Wolverhampton)等地的警務資料為主。館方也邀請當地居民,透過其收藏1850-1930年代的囚犯紀錄追溯家譜,挖掘不為人知的家族故事。   博物館建築前身為拘留所,自1891年啟用,主要用於羈押在市中心被補或自西米德蘭茲郡移送至此,等待赴伯明翰法院出庭的犯人,直至2016年結束使用。(王欣翮 攝影) 「超過百萬名囚犯和數千名工作人員在此待過,如果牆壁能說話,他們就會講述這些充斥著犯罪和懲罰、勇氣與無畏,悲劇和絕望的故事⋯⋯警探和工作人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此監守這些人,但是牆壁不能說話,所以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透過展示和文件為其訴說。」——引自西米德蘭茲警察博物館 博物館以「為拘留所訴說故事」為展覽策略,維持拘留所既有的格局和空間特色,包含狹窄牢房、金屬廊道和貫穿三層樓的螺旋樓梯,也增加電梯和樓梯方便觀眾移動,亦改善燈光服務視弱觀眾。展覽並無具體的參觀路線,依展示敘事大致可分為三條主要軸線:拘留所歷史、警務技術的變遷,以及警察社群故事,三者交織錯落於三層樓,為觀眾保留了開放性探索的可能。   觀眾可走入狹小的牢房,體驗囚禁生活,犯罪故事則以報紙頭條的形式展示在地面上。(王欣翮 攝影) 展陳方式以文字展版結合照片、檔案為主,僅有少部分展間輔以物件說明。例如,在介紹當地著名幫派,也是熱播影集的故事原型——浴血黑幫(Peaky Blinders)犯罪歷史時,便以整冊犯罪檔案紀錄與其標誌性扁帽呈現;或以早期的警用腳踏車和摩托車,說明警用交通工具變遷。   左圖:浴血黑幫的標誌性扁帽。右圖:浴血黑幫犯罪檔案。(王欣翮 攝影) 拘留所歷史展區呈現罪犯故事與人權觀念的轉變,如何促使監所逐漸改善飲食和醫療條件。而警務技術變遷展區則回顧指紋與攝影技術的發展對刑偵的影響。然而,最讓人動容、感受到館方熱情所在之處,無非是警察社群的故事。 該館並非僅關注英雄事蹟,除了依序列名、殉職原因的紀錄外,也可在展間中發現他們奮勇守護家鄉的小故事。館方以走道空間的年表訴說警務系統變遷,以及重大犯罪事件。其中亦特別標明首位女性與少數族裔警察的任職年份與其生平,使得我們得以看見警察發展史中的「關鍵少數」。伯明翰警察局局長David Thompson表示,希望人們能夠藉由博物館來了解當地的警察歷史,特別是開創時代的女性、黑人與亞裔警官,同時從歷史中理解過去未能盡善盡美的地方,並從中學習教訓。 館方也十分重視與當地社群間的連結。如博物館成立前,館方便與曾犯下殺人罪的浴血黑幫後代Elaine Myles取得聯繫,透過其祖父的相關犯罪紀錄,一同揭開被隱藏的家族故事;或是邀請當地第一位印度裔警官的後代分享當年少數族裔警員的工作處境與挑戰。此外,館內設計了多種互動裝置,無論是較為傳統的警察制服裝扮體驗,或是在牢房監視孔內設置囚犯影片,模擬監視視角,使觀眾可以從多元的體驗認識警員的工作日常。   觀眾可體驗穿著警察制服的樂趣。(王欣翮 攝影) 兒童教育活動教材「捕鼠器行動」。(王欣翮 攝影) 在教育推廣方面,該館除了提供常規的團體導覽與主題講座外,亦舉辦沉浸式導覽體驗活動「特雷佛・阿斯佩爾謀殺案」(The Murder of Trevor Aspel),結合戲劇與歷史元素,邀請觀眾化身為1980年代偵探,透過與多位演員互動,親身體驗審訊、追查謀殺案的過程;而「拘留所之鬼」(Ghosts at the Lock Up)導覽,則將當地靈異傳說、超自然謎案與建築歷史結合,導覽體驗皆需於官網事先預約。 值得關注的是,該館設計成信封的兒童教育活動教材「捕鼠器行動」(Operation Mousetrap),以尋找拘留所吉祥物小鼠為故事主軸,邀請兒童擔任探員,透過信件中的多重任務,包含字謎解碼、拼圖與歷史知識問答,引導兒童觀眾挖掘隱於展覽四處的線索。孩童們難掩興奮地在博物館裡四處張望、呼喚同伴、家人一同尋找犯人的聲音此起彼落,打破傳統軍警歷史館舍的嚴肅形象,續寫拘留所的故事。 【註釋1】博物館在2018年時獲得國家彩票遺產基金(National Lottery Heritage Fund)贊助963,300英鎊,將這筆經費用於重新將拘留所打造成博物館,並培養志工團隊。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12/07
在綠意中訴說城市傷痕:探索波蘭「華沙起義」戶外展示的治癒之旅
在綠意中訴說城市傷痕:探索波蘭「華沙起義」戶外展示的治癒之旅
作者:林蔓娟(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地景建築師) 位於華沙市中心的波蘭華沙起義紀念園區,為紀念1944年波蘭地下軍與挺身而出的華沙市民,對納粹發動的華沙起義(Warsaw Uprising)【註釋1】而建立,包含紀念館與戶外紀念空間。自2004年創館以來,該館藉多元的策展方式,使華沙起義的意義深植市民心中。 適逢華沙起義80週年,該館以特展形式呈現80件個人物品(Tangible 80 remarkable objects from the Warsaw Rising) ,帶領觀眾重回起義,訴說起義軍以及當時華沙市民的故事,同時喚起繁複交織的感受與記憶。除了館內的靜態展覽,館方也運用許多戶外空間,揭開隱於城市中的歷史傷痕。   觀者在展廳裡的不同情緒間穿梭,體會事件當時複雜的情感狀態。(林蔓娟 攝影) 二戰期間,華沙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城市建築成為廢墟。今日的華沙起義紀念園區座落在Wola區,過去曾被納粹血腥屠城,企圖以暴行嚇阻其他納粹佔領區的反抗意志。 園區內也策劃一個由歷史照片構成的戶外展區「華沙自由的色彩1944」(The Colour of Freedom Warsaw 1944)。展覽沿著園區邊界展開,在肅穆牆後延綿成一條線性的花園。可見大理石紀念牆上銘刻著抵抗者的名字,而紀念牆背後掛著重新上色的歷史照片,象徵在抵抗邊界的反面,嚮往自由的心同夏末花草繁茂,透過玫瑰叢的縫隙,我們與歷史對視。 牆面展示的黑白照片由參與華沙起義的士兵拍攝,並於2014年由館方重新剪輯、上色,編輯為一部關於華沙起義的紀錄片,定格了抵抗的日常,進而拉近當代與歷史事件的距離。 八十年光陰流轉,昔日的戰火廢墟已蛻變成現代化的都會區。從園區望去,寧靜的花園與周遭的繁華形成強烈對比。這座城市不僅重建了磚瓦,更在歷史傷痕上重建了安身的精神花園,見證著波蘭人民從灰燼中重生的堅韌。園區轉化為一個讓市民能夠自然地梳理歷史創傷、思索當代意義的公共場域。展現了在記憶與療癒之間,在過去與現在之間,一種平衡的共處之道。   紀念碑牆刻有近11,000名在起義中犧牲的戰士姓名。(林蔓娟 攝影) 此外,自波蘭華沙舊城區延著維斯瓦河(Vistula)東岸向南約六公里,近期完成整治的華沙起義地景紀念園區(The Warsaw Uprising Mound Park),每年會舉行紀念儀式外,平時也是華沙居民日常休閒的場所。   戰後殘破的城市深植於歷經戰時的市民心中,這段重建的過程透過地景紀念園區,剩餘的殘壁破瓦作為歷史的見證。(林蔓娟 攝影) 地景園區內設有多處戶外常設展,結合戰後存留的斷垣殘壁,強調華沙起義事件後的城市重建歷程。戰後華沙80–90%的建築遭毀,在工廠尚未復工、人力不足、清理費用可觀的前提下,再利用被炸毀的磚瓦作為重建城市的材料是當時唯一的選擇,而篩選後不能再使用的殘骸,則被堆棄至郊區,積年累月成為一座土丘。 直到1960年代中期,這座土丘不再接受城市的廢棄物,植被開始悄然生長,這片棄置的山丘轉變為動植物的棲息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成原生物種的樂園。園區設計保留了戰後被棄置的磚瓦以及在此生長的動植物,以不干涉生態系統、讓自然恣意演替為設計理念 (forth nature)。 展覽主要運用鐵網固定碎石瓦礫形成展牆,並輔以檔案、攝影照片、地圖為展示內容。例如,內容提及女性在重建工作中的重要性,由於上戰場的軍人多為男性,倖存者在戰後回到家鄉需要數個月的時間,因此第一時間投入戰後重建的多為女性,展覽中許多影像可見她們辛勤勞作、投入城市重建工作的身影。   廢棄的殘磚破瓦再製成建材為當時最有效的重建方法,也能從影像中看見女性在戰後重建的關鍵角色。(林蔓娟攝影) 地景園區將觀眾的視角從沉重的歷史中引導至現代的華沙,重新編織城市空間的今昔對話。在戰後乘載著創傷的黑暗地景上,試圖開闢一條與歷史傷痕共處、反思的嶄新路徑:既不迴避過往的黑暗,也不被悲劇敘事所囿限。   山丘腳下,戶外展覽空間利用破碎的磚瓦重新組構成展覽空間,展示著戰後的城市景象與重建城市的過程。(林蔓娟 攝影) 園區結合現地豐富的原生物種,通過解說牌,指引觀眾沿著路徑了解這個曾被棄置的山丘如何成為動植物的理想棲息地。(林蔓娟 攝影) 隨著親身經歷過華沙起義的見證者逐漸殞落,對於生處在當代且未經歷戰爭的年輕世代而言,如何對華沙起義產生共感,並對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保有認同,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紀念園區結合自然、斷垣殘壁的展示手法,對當代的華沙市民而言,並非僅是追憶過去,更是一種療癒歷史傷痕的日常對話。   2024年為華沙起義80週年,結合自然的展覽空間,也為來訪致意的居民提供豐富的活動選擇。(林蔓娟 攝影) 【註釋1】華沙起義(1944年8月1日至10月2日)是波蘭地下軍為重獲國家主權,於二戰末期發動的一場反抗納粹德軍的武裝行動。起義持續63天,最終因德軍鎮壓和蘇軍按兵不動而宣告失敗,造成約20萬平民傷亡,這場悲劇成為波蘭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徵。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12/05
「今天、一年、一生」—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常設展間的沉浸敘事
「今天、一年、一生」—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常設展間的沉浸敘事
作者:林軒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 助理研究員)、高郁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 專案助理)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的生活都是如此度過的,未來也會如此。——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   座落於景福宮側、緊鄰著韓屋聚落,民俗博物館以「韓國人的今天」、「韓國人的一年」以及「韓國人的一生」三大展廳,呈現「韓民族的生活文化」。在2018年至2023年間,館方以「多媒體體驗民俗」為宗旨,逐步在展示更新中融入文化科技,帶給觀眾沉浸、互動與敘事交織的豐富感官體驗。   座落於景福宮側的民俗博物館,建築以仿帝王祭祀場域的天壇形制呈現。(林軒毅 攝影)   再現時間的節奏:科技編織的歲時印記 「韓國人的今天」展區於2023年重新開幕,一改原先「韓國人的一天」凍結於傳統民俗的視角,以「今天」連結著過去與未來,強調民俗文化發展是由無數個當下積累而成,大眾身為K-Culture的消費者與製造者,是共同形塑風靡全球K-Culture能動性的角色。   「The K Zone」互動區,觀眾一面沉浸於K-Pop、K-Drama、K-文學等當代文化的蓬勃發展,一面也可以聆聽其他觀眾的想法。(高郁媗 攝影) 「韓國人的一年」則以24節氣串起韓國豐富的常民生活,展廳內強調多媒體應用的「靈活性」,打破博物館以往定點設置多媒體的模式,轉而採用更貼合展廳空間,具延續性的大面積投影、燈光、音效和旁白故事,使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走過四季。物件展示亦結合虛與實,如在模型旁投影動畫,讓觀眾身歷其境認識各節氣代表性物件的人文內涵。   「韓國人的一年」展出的「花煎」是由糯米與時節花朵所製的圓型煎餅,節慶食物的展示常以模型搭配製作影片呈現,別出心裁的逐格動畫投影,還原花煎的製作過程。(李文媛 攝影)   聚焦人與活動,虛實共舞的生活場景 「韓國人的一年」展廳所搭建的古早韓屋房舍、庭院及水井等實體場景,由牆面及天花板設置投影機,投影韓屋四周及地面,結合自然環境聲響變化,讓觀眾走過春櫻、夏雨、落葉與飄雪,水井內也巧妙地投影月色、水波、魚游,使觀眾體會韓屋所見的自然景緻。 此外,韓屋內也設置透明投影板,不時映照出古裝人物在夏日傍晚緣廊浣衣,冬夜在書房欣賞翻閱字畫等場景,空間搭配活動的聲響,帶領觀眾走進結合時令變化的韓屋日常,凝結在既往復又前進的生活節奏中。   由慶州陽東村直送傳統韓屋,搭配在當地實拍的四季風景,讓觀眾感受韓屋生活的四季。(高郁媗 攝影) 韓屋可實際體驗傳統家屋、認識家居陳設與觸摸建材,也是拍照留念的最佳地點,亦可搭配景福宮附近穿著傳統韓服的觀光體驗。展廳處處結合科技與實體物件,表現出自然淡雅的生活情境;並應用投影展現傳統活動過程,更凸顯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特質。 「韓國人的一生」則講述著貫穿人們一生的經歷:出生、上學、就業、成家、信仰到老去過程中儀式性的故事。除了展示舊常設展中高麗時代貴族使用的珍品,在更新後也加入近現代常民物件,使觀眾可以從熟悉的物件中產生共鳴、拉近距離感,亦搭配多處互動遊戲,吸引觀眾的興趣。   呈現韓國傳統祭祀中,供品陳列的繁瑣細節。(林軒毅 攝影) 左圖:出生單元裡,擺放當代胎教所用的莫札特黑膠唱片,與早期的搖籃形成鮮明對比。右圖:除以科技輔助呈現文物的使用情境外,民俗博物館亦藉由通用設計促進友善平權,為視障團體與學生提供認識物件的多元媒介。(高郁媗 攝影)   穿梭在虛實快慢之間的科技對話 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常設展採用投影技術及聲光音效,嘗試滿足跨世代觀眾的多感官體驗。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方法有利於展示場景和內容的動態更新,使得館方能夠更具彈性且快速地呈現常民生活情境的變遷。該館擺脫科技只是輔助工具的傳統觀念,在數位化時代下,使得科技應用也能潤物細無聲。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11/29
與高齡藝術家同行,香港「學藝再玩」計畫體驗日常創作的多元可能
與高齡藝術家同行,香港「學藝再玩」計畫體驗日常創作的多元可能
作者: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高齡者前半生貢獻社會,退休後除了醫療支援,其社交及情緒需求亦不容忽視。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區服務部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贊助下,完成了為期三年的「學藝再玩」藝術計畫,邀請13 組本地藝術家進駐 14 個高齡服務單位,以長期駐點形式帶領社區長者進行五感創作體驗。 藝術家會根據長者身心狀況安排活動,激勵他們自主創作、表達自我,如撕紙、陶藝、水墨、複合媒材、身體律動等。計畫共計有1000多位長者參與,其中約有170 位完成為期12週的創齡藝術課程。過程累積創作的500 多件作品則於不同階段在各區日間中心及院舍展示,期間由長者擔任導覽員及工作坊導師,引導觀眾走進他們的創作世界。 團隊在2024年11月9至25日期間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舉辦《創意高齡匯展》呈現計畫成果,並結合導覽、工作坊及論壇,邀請產學界及公眾一同探討高齡者社會工作與藝術實踐。 儘管過程面臨諸多挑戰,例如部分單位社工反映計畫產生額外工作量,對藝術不感興趣的社工而言倍感吃力;而駐點藝術家也指出行政限制與協作磨合影響執行效果。然而,大多數的社工和藝術家也透過實踐過程不斷地調整,逐漸增加對計畫的認同感。 值得關注的是,許多參與長者表示計畫不僅幫助他們培養對藝術創作的興趣,也增加了他們與社區的連結、減少孤獨感,並帶來多面向的身心變化。如生理層面上,動手作及身體律動有助於長者的手眼協調,延緩生理機能退化;心理層面上,藝術可作為表達情感的媒介,幫助長者釋放內心的感受;社交層面上,長者能從小組互動的交流中彼此聆聽、獲得共鳴,並藉展覽連結社區、與親友分享成果,進而獲得成就感。民眾也可藉由展覽及工作坊了解創意老化概念,改變對高齡者缺乏創造力與學習力的刻板印象。   藝術家帶領長者運用顏料及日常物品進行創作,並在桌布上滾動作畫,跳脫傳統的作畫方式,讓他們能夠體驗刺激多感官的創作模式。(陳瑋彤 攝影) 與傳統的才藝班不同,藝術家作為陪伴創作的協作者(facilitator),並非只傳授創作技巧,更強調「創作無對錯之分」,鼓勵沒有藝術背景的長者大膽嘗試,克服對創作的恐懼。例如,藝術家鄧國騫邀請長者到茶樓飲茶、吃點心,並與他們一起在餐廳的大桌布上即興創作。此類活動的主題貼近長者生活記憶,也更能引發情感共鳴:年輕時回憶、喜愛的食物、動植物和身體狀況等皆是他們的靈感來源。創作過程使用簡易材料,如以軟膠墊、印台製作版畫,使有興趣的長者回家後也能繼續創作。部分具有創作經驗的長者,還能夠將新的創意思維與編織、中國書畫和素描等形式相結合,展現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   淑貞以畫作、文字結合複合媒材裝置,表達膝蓋痛症所造成的不適感,作品以可搖動的篩網與鈕扣所發出的磨擦聲,象徵著關節的疼痛與磨損。(陳瑋彤 攝影)   展場分為一樓中庭、一樓展廳及地庫展廳,共三個空間,並劃分為十四個單元。策展人梁展峰表示,由於作品數量繁多且形式各異,展覽採用靈活、具彈性的方式進行展示,並提供手套讓觀眾可以親自翻閱畫冊,拉近與作品間的距離,看見長者們的創作絮語。   現居於古洞鄉村的花婆婆,受其賣花的經歷啟發,以大量色彩斑斕的花鳥圖畫為主題進行創作。(陳瑋彤 攝影) 退休漁民阿有畫滿400多條魚的畫冊。(陳瑋彤 攝影)   展場也運用高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醫療輔具進行展示,如護理床、輪椅及助行架等,使觀眾重新想像高齡創作者的生活面貌與創作能量。此外,展覽閱讀角陳列著聚焦高齡生活專題的書籍,提供觀眾深入了解實踐創齡生活的多元方法,包含來自台灣的《安可人生》雜誌,以及「學藝再玩」藝術家所編寫的創作教案。 展覽尾聲,以捲簾式展版呈現,往上拉便可看見團隊對香港創意高齡實踐的發展與期盼。該展結合藝術課程陪伴高齡者探索創作的活力與想像,為觀眾提供認識高齡者的新視角,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創作與生活的多元可能。   在輪椅及助行架上放置木板,擺放陶瓷餐具作品,巧妙地將長者的日常物品與藝術創作相結合,提供觀眾思索高齡生活的新視角。(陳瑋彤 攝影)   捲簾式展版邀請觀眾動手揭開長者的內心故事和創作能量。此外,也其中也蘊含著藝術家和社工對計畫的期許:持續嘗試新方法,陪伴長者探索創作的好奇心與行動力。(陳瑋彤 攝影)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11/28
感受藝術的療癒力量:洛杉磯蓋蒂博物館的正念之旅
感受藝術的療癒力量:洛杉磯蓋蒂博物館的正念之旅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019年統計全球約有9.7億人罹患心理障礙,尤其焦慮和憂鬱最為普遍;至2023年約有2.8億人患有憂鬱症。並呼籲各國需應優先考量如何促進心理健康和預防心理疾病,同時加強社區服務網的建設。 近年許多博物館也開始嘗試與不同領域的機構合作、開創新方法,關注如何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空間與參觀體驗。如美國博物館聯盟所擬的「博物館、健康與保健綱要」(Museum, Health, and Wellness Compendium),列出博物館在醫療保健領域的十個重要面向【註釋1】,其中也包含「心理健康支持」(Mental health support)。   博物館如何促進心理健康? 位於聖莫妮卡山脈、可以俯視洛杉磯全景的蓋蒂博物館(Getty Museum)於2016年起定期舉辦「博物館中的正念」系列活動(Mindfulness in the Museum),將教育活動結合「正念冥想」。 活動主題聚焦館內特色典藏,涵蓋畫作、雕塑或戶外花園的自然景觀,每個主題皆有其獨特的引導內容。例如,以梵谷的《鳶尾花》為主題,過程引導參與者覺察身體感知與思緒的變化,想像自己如同畫中搖曳的鳶尾花,感受腳下溫暖的泥土、皮膚接觸到的和煦空氣等,藉此探索與藝術品間的深層連結,發現平時容易忽略的作品細節,開啟不同於以往的藝術體驗方式。許多參與者表示,正念活動與以往的參觀經驗截然不同。甚至有觀眾向館員提到,參與該活動使他緩解了喪夫之痛。 蓋蒂藝廊教育家Lilit Sadoyan運用梵谷的《鳶尾花》作品帶領「藝術影響」計畫實習生進行正念練習。(© 2022 J. Paul Getty Trust)   療癒時刻,正念活動的五個影響 2022年舉辦的「藝術影響」計畫(Art Impact)則邀請12名高中實習生,連續八個週六到館參加以正念冥想為引導的藝術探索活動。計畫結束後的評估顯示,實習生獲得了五個明顯收穫: 好奇心增加(Increased curiosity) 注意力改善(Improved focus) 在壓力或困難時期進行正念練習(Mindfulness practices in times of stress or difficult) 對新體驗更加開放(More open to new experiences) 藝術創作實踐的正向轉變(Positive shifts in artmaking practice) 此外,該館也為對正念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舉辦「博物館中的正念」會議(Mindfulness in the Museum Convening),邀請館員分享將藝術與正念活動結合的策略和案例。 【影片】「藝術影響」計畫   博物館正念會議後,館方邀請聲音治療師Sara Blowers在中央花園裡帶領一場聲頻浴。其中使用鑼和缽形成共鳴音,有助於重置神經系統到休息和消化模式、減輕疼痛,並帶領聽眾進入冥想狀態。(© 2022 J. Paul Getty Trust Photo: Cassia Davis)   心情之旅:探索藝術與情緒的自助導覽 蓋蒂博物館接著將正念概念延伸到館內的自助導覽系統中,於2023年在Getty Guide APP中新增「心情之旅」(Mood Journey),其中包含五個不同的遊覽內容:「平靜與安寧」(Calm and Serene)、「連結和愛」(Connected and Loving)、「憂鬱和渴望」(Melancholy and Wistful)、「創意和靈感」(Creative and Inspired)以及「冒險和勇敢」(Adventurous and Brave)。 不僅讓觀眾能夠從心靈療癒的角度自由探索,更將藝術詮釋權交還給觀眾,引導他們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觀照自身情緒。館方發現,融入情緒主題的導覽內容能夠鼓勵觀眾深入談論日常生活較少觸及的話題;觀眾也認為這樣的體驗別具意義。   觀眾使用手機聽語音導覽時同時欣賞藝術作品。有趣的發現是,夫妻觀眾是最熱衷於體驗「心情之旅」的群體之一。(© 2022 J. Paul Getty Trust. Photo: Cassia Davis) Getty Guide APP的「心情之旅」中,觀眾可透過旋轉圓環圖形選擇情緒,並在接續的導覽站點中提供相應的引導資訊和提示。(© J. Paul Getty Trust) 心理健康已然成為當代不容忽視的議題,蓋蒂博物館的正念系列活動也成為促進社區居民與觀眾心理健康的重要資源,使得博物館在重視感官體驗與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成為心靈療癒與陪伴的所在。 【註釋1】博物館在醫療保健領域已做出重大貢獻的十個面向,筆者歸類後可見在特定人群或疾病方面有「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Alzheimer's and dementia)、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心理健康支持(Mental health support)、軍人與退伍軍人健康(Military and veteran health)、視力障礙(Visual impairment)」;公共衛生或醫療合作方面有「疾病預防(Disease prevention)、健康素養(Health literacy)、醫院延伸(Hospital outreach)、醫療訓練(Medical training)、營養與健康(Nutrition and wellness)」。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11/12
「聲」歷其境的展覽樂章,韓國Audeum音響博物館的聽覺之旅
「聲」歷其境的展覽樂章,韓國Audeum音響博物館的聽覺之旅
作者:李寶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藝文工作者) 位於韓國首爾清溪山附近的Audeum音響博物館於2024年6月開幕,其名稱巧妙地融合了「Audio」(音響)與「Museum」(博物館)兩個詞彙,是一座專門展示音響設備與聲音的博物館。該館不僅展示音響的歷史,更著重於讓觀眾體驗聲音的魅力,透過精心設計的聆賞空間與導覽,帶領觀眾展開一場由聽覺引導的感官旅程。   深度聆聽,打造多元感官的音樂體驗 Audeum創辦人鄭夢進(Chung Mong-Jin)認為最好的聲音如同自然聲,無論反覆聆聽多少次,也不易產生疲乏,此理念在該館建築師隈研吾的設計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如博物館外觀運用不規則排列的鋁管,模擬宛若森林光影流動的視覺效果;並設計了如同山谷流水的樓梯通往入口,營造出自然流動的意象。 內部空間選用從阿拉斯加運來的扁柏樹,除了散發出濃郁香氣,更為展廳營造出柔和且溫暖的氛圍,增添觀眾的視覺與嗅覺體驗。展廳木質建材的使用不僅具備視覺美感,更經過精密的聲學計算,確保聲音能夠溫和地回響。而大廳空間則選用了柔軟的織物作為吸音材料,為黑膠唱片和音響設備創造理想的播放環境。寬敞的展廳空間使聲音環繞四周,帶來沉浸式的聆賞體驗。 在這座博物館中,視覺、嗅覺與聽覺交織在一起,為觀眾帶來一場全方位的感官饗宴。隈研吾表示,希望Audeum能夠成為新時代的療癒空間,單靠視覺無法完全獲得的療癒,透過聽覺體驗幫助觀眾紓解日常壓力。   博物館建築外觀以不規則排列的鋁管模擬森林光影,呈現自然流動的視覺效果,呼應館方重視聲音自然性的理念。(李寶蘭 攝影) 音響技術的演進深植於電影產業的崛起。圖右側展示的是早期電影院使用的黑色揚聲器,左側則是較晚期,具有設計感的家用揚聲器,展現音響設計的重大變革。(李寶蘭 攝影)   走近聲音科技的時光長廊 博物館設有七個常設展和兩個特展空間,涵蓋橫跨150年自1877年愛迪生發明留聲機以來的音響發展史,圍繞聲音技術發展的各類物件,包含商用、家用和專業級的音響設備,以及音樂盒、西部電器(Western Electric)的揚聲器、現代化錄音設備、黑膠唱片等,完整呈現了聲音技術的演進。 特別的是,館內的音樂盒展區,陳列著各式音樂鐘錶、精緻的鳥鳴盒、自動演奏鋼琴,以及投幣式音樂盒等珍貴展品。觀眾可在導覽員的指導下親自操作部分充滿巧思的機械裝置,感受聆聽之外的獨特音樂互動。   音樂盒展廳展示著充滿個性的音樂鐘錶、鳥鳴盒、自動演奏鋼琴、投幣式音樂盒等。(李寶蘭 攝影) 博物館大廳後側收藏了逾十萬張黑膠唱片,部分為捐贈所得。(李寶蘭 攝影) Audeum採用預約制參觀方式,每場次限制參觀人數,並由專業導覽人員帶領進行90分鐘的參觀。每間展廳會依據不同日期安排特定的音響設備演示,搭配播放與該設備特性相契合的音樂作品。雖然參觀過程受限於導覽員指導的被動性,但隨著音樂響起,展廳燈光逐漸變暗,觀眾被鼓勵閉上眼睛,專注感受外部音樂與內心的共鳴。   第二展廳,觀眾能夠比較聆聽同一首歌曲《致克洛莉絲》(À Chloris)在1930至1940年代美、德兩國不同電影音響系統的播放效果。圖中牆面採用扁柏木,為觀眾營造最佳的聲音體驗空間。(李寶蘭 攝影) 展廳中完整保存1930年代為小型劇院用設計的西部電器16-A、16-B劇院音響系統,透過其標誌性的金屬號角揚聲器,重現了早期劇院的聲音特色。(李寶蘭 攝影) 此外,館方也舉辦系列講座「使用 Mirrophonic 欣賞古典音樂」,結合專業指揮家與不同類型的樂章,邀請觀眾一同透過劇院聲音系統Mirrophonic深入理解音樂故事。 Audeum不僅展示聲音科技的演進,更透過多重感官體驗傳遞音樂力量,帶領觀眾探索聲音、空間與人的深層連結,無疑是一場心靈饗宴。使每位觀眾得以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風景。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11/12
品味百年香氣的發展印記: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啡常好日子!」特展
品味百年香氣的發展印記: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啡常好日子!」特展
作者:李文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研究助理) 「上班,必須先喝咖啡。吃完午飯,一定要喝咖啡。與人見面時也會一起喝咖啡。我經常喝咖啡。」──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啡常好日子!」特展 位於首爾、與景福宮相連的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National Folk Museum of Korea)於2024年推出「啡常好日子!」特展(WHAT A Brew-TiFUL Day!展期至2024年11月10日),打破民俗博物館的「傳統」印象。展覽主要包含兩個單元:「Daily Life x Coffee」、「Connect ∞ Coffee」藉由摩登的議題呈現韓國超過百年的咖啡文化,讓人們以不同的角度看待日常。 進入展廳,映入眼簾的互動裝置詢問觀眾:「今天你想來杯什麼樣的咖啡?」,彷彿走進咖啡廳準備點餐,觀眾可選擇喜好咖啡,也能從中了解當日其他觀眾的口味偏好。並可親自挑選一張咖啡音樂小卡。   展廳入口處的「Today’s Coffee」互動裝置,記錄當日觀眾的咖啡心情,如 8月30日有2,549人點餐,第一名是美式咖啡。(李文媛攝影) 音樂小卡會搭配一首與咖啡相關的歌曲歌詞,展現咖啡在流行文化的發展。(李文媛攝影)   展覽導言引用韓國國民營養統計數據,韓國人喜歡的食物中,咖啡僅次泡菜排名第二,第三名是白飯,咖啡從何時開始深入韓國人的生活呢? 展覽透過文物陳列呈現不同時代的韓國,是哪些人喝咖啡、喝什麼咖啡、在哪喝,以及為什麼喝;從上流階級到大眾,從皇宮、茶室到咖啡館,帶領觀眾看見咖啡文化的發展歷程。 1860年駐韓的法國傳教士多次請求寄送咖啡等生活物資。而到了19世紀末的朝鮮王朝,報紙上已有英文咖啡廣告,但主要的客群是外國傳教士或商人。從大韓帝國宮廷菜單可以發現,當時皇室已供應咖啡和冰淇淋;而在1920年代,來到殖民地旅遊的日本遊客則喜歡購買「人蔘咖啡」當作紀念品。隨著咖啡文化逐漸普及,至1930年代,咖啡館和茶室也成為藝術家和摩登男女們的聚集地,聽黑膠、喝咖啡已是作家們筆下的日常。   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藏1913年的宮廷午餐菜單,記錄皇室開始供應咖啡和冰淇淋。(李文媛攝影) 朝鮮人蔘園製「人蔘咖啡」。(李文媛攝影) 二戰後,駐韓美軍將士兵的「C配給糧」(C-ration)販售給首爾市民,其中苦味驚人的即溶咖啡是許多韓國人對咖啡的初次印象。1970年韓國開始生產即溶咖啡,並陸續引入自動販賣機與罐裝咖啡,使咖啡更易取得。 隨著1947年咖啡店在首爾開幕,發展至1968年全國已有逾五千家。咖啡館成為上班族提神、學生文藝聚會與抗爭集會藏身的所在。1990年代,茶室型態咖啡店逐漸被明亮開放的新式咖啡店取代。1999年,梨花女子大學前開設韓國首間星巴克開業,外帶美式咖啡成為年輕人及上班族的新風尚。 走出時間長河,展覽第二單元「Connect ∞ Coffee」探問人們如何藉由咖啡交誼與聯繫。其中展區「我們花多少時間喝一杯咖啡?」長櫃陳列著精緻的咖啡瓷杯、捏扁的紙杯、即溶咖啡包、罐裝咖啡以及冰美式外帶杯,彷彿那杯咖啡所凝聚的時光也深藏在我們心中。 展覽也藉由多媒體裝置與物件,講述更多人們與咖啡之間的共享記憶。如1990年代,戀人們會借用咖啡廳的電話回覆B.B. Call的留言;安裝在咖啡廳裡的真空管電視,則吸引人們一齊為世界盃歡呼。   展區「花多少時間喝一杯咖啡?」聚焦大眾與咖啡的記憶。(李文媛 攝影) 老照片、B.B. Call、黑膠,講述著人們在咖啡館中的記憶。(李文媛 攝影) 此外,觀眾可與四位咖啡專家面對面,聆聽他們講述咖啡與韓國的故事。如專欄作家沈載範(Shim Jae-beom)介紹韓國咖啡的特色及在世界的地位,全球首款混合奶、糖的即溶咖啡正是由韓國開發。   觀眾可與咖啡專家面對面,聆聽他們講述咖啡與韓國的故事。(李文媛 攝影)   展覽尾聲,館方邀請觀眾以貼紙票選喝咖啡及前往咖啡館的原因,觀眾多表示因習慣而喝咖啡、為了和人們相聚而來到咖啡館。如同展覽結語「咖啡的意義不那麼輕巧,也不顯得沉重,也許這就是我們喝咖啡的原因。」 離開之前,邀請觀眾回想自己為什麼喝咖啡、為什麼去咖啡館。(李文媛 攝影)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11/11
沙漠中的能源綠洲:杜拜DEWA能源創新中心的科技展示
沙漠中的能源綠洲:杜拜DEWA能源創新中心的科技展示
作者:林家妤 Sharkie Lin(獨立工作者) 杜拜電力與水務局的能源創新中心(Dubai Electricity and Water Authority, DEWA Sustainability & Innovation Centre)座落於全世界最大的單一太陽能公園——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太陽能園區(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 Solar Park)內,不僅是杜拜能源政策的重要設施,更是展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潔淨能源(Clean Energy)【註釋1】發展的教育場所。   從沙漠到綠洲:杜拜的能源轉型 DEWA能源創新中心於2020年落成,建築獲得美國綠建築協會LEED最高級的白金認證。這座聳立於沙漠中的新地標,是該國推動潔淨能源和智慧技術的場域,同時也是推動「杜拜潔淨能源戰略2050」(Dubai Clean Energy Strategy 2050)與「杜拜淨零排放戰略2050」(Dubai Net Zero Carbon Emissions Strategy 2050)【註釋2】的關鍵設施。 該館大門上方寫著「The Future Starts Here」,彰顯了其前瞻性的發展定位。步入寬敞明亮的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該館旋轉建築模型,搭配具有科技感的透明螢幕,呈現園區的基本資訊。不僅吸引參觀者的目光,也巧妙地傳達了中心的核心理念。   大廳展示DEWA創新中心建築模型與園區資訊之透明螢幕,配合後方轉動的建築模型呈現不同的資訊。(林家妤 攝影) DEWA中心一樓主要聚焦於杜拜從傳統能源到現代綠色科技的轉型過程。展廳內詳細展示了太陽能、氫能及智慧監控系統如何協同運作,形成綜合性的能源方案,以支持杜拜實現淨零排放的宏大目標。   展示呈現DEWA能源發展的關鍵里程碑。(林恩如 攝影) 展廳中可見館方透過時間軸呈現自1950年代能源發展至今能的重要里程碑【註釋3】。觀眾可透過設置於前方的多媒體裝置,以視覺化的方式認識杜拜各區域電力和水務系統的發展進程。 而在廣袤園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聳的太陽能塔,其亮光在數公里外便清晰可見。建築周圍分佈著許多拋物線反光板,它們的作用是將陽光集中到太陽能塔頂。透過高塔中的熔鹽儲熱技術,可將溫度提升至攝氏1,000度,驅動渦輪機發電。即使在日落後,仍能持續供電15小時,充分利用了沙漠的廣闊空間,實現了高效的能源轉換。   透過模型則可清晰看見園區內的太陽能塔與物線反光板分佈。(林家妤 攝影)   元宇宙VR體驗:在虛擬世界中飛越杜拜沙漠 值得關注的是,館內引進了各種科技體驗裝置,期望透過科技展示讓觀眾親身感受未來能源世界的獨特樣貌。如在元宇宙VR體驗中,透過沉浸式的虛擬現實環境,將觀眾帶入一個虛擬世界,觀眾可免於沙漠的炎熱高溫,即可探索這座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園區。在虛擬旅程中,主要由園區的機器人吉祥物Nibras擔任嚮導,引導觀眾了解杜拜太陽能技術六期的發展歷程。   觀眾正在體驗元宇宙VR導覽,探索太陽能園區。(林家妤 攝影)   光影中的能源未來:全息投影與無人機秀 此外,該館結合全息投影與無人機表演的展演也提供給觀眾獨特的博物館體驗。放映室中以全息投影技術(Hologram) 播映影片,內容跨越時空:從恆星能源的誕生講述到杜拜未來發展的願景。影片尾聲,一支無人機隊突然從地板開口飛起,以自動變換的優雅隊形環繞投影幕前方的空間。無人機隊形配合螢幕中的銀河系,如同點點星光,這場精彩的無人機表演持續數分鐘,展現了DEWA創新中心充分運用先進科技帶給觀眾新鮮體驗。   室內無人機隊在全息投影背景下進行精彩的飛行展演。(林家妤 攝影) DEWA能源創新中心不僅展示當前該國的綠能技術,更運用科技成為引導觀眾思考未來科技應用與發展的重要媒介。藉由各類型互動展品,生動呈現如何利用創新科技實現能源永續發展,推動社會邁向零碳排放的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館方紀念品店別具匠心,販售如太陽能行動電源與防災小物,將永續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未來也將推出自駕車導覽,帶領觀眾探索園區內的能源裝置,將複雜的能源概念轉化為生動有趣的體驗,激發大眾對永續未來的想像和參與。 【註釋1】潔淨能源指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等。與傳統化石燃料相比,這些能源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極少。 【註釋2】「杜拜潔淨能源戰略2050」目標在2050年前使潔淨能源佔比達75%;「淨零碳排放戰略2050」則規劃在能源、交通等領域達成碳中和,展現杜拜對永續發展的承諾。 【註釋3】1950年代是杜拜電力與水務基礎設施的初步建設階段。隨著城市規模擴張,1960至1970年代進入基礎建設的加速期,DEWA持續擴展電力和水務網絡,並著重提升供應效率。1980年代開始技術升級,同時將永續發展納入營運方針。1990年代,杜拜在能源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11/11
如果我們在夢境間邂逅彼此——2024 貧窮人的台北《 白日夢遊》
如果我們在夢境間邂逅彼此——2024 貧窮人的台北《 白日夢遊》
作者:曾美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向貧窮者學習聯盟【註釋1】歷經兩年規劃,2024年第七屆貧窮人的台北《白日夢遊》(展期至2024年11月14日),多達19個NGO組織參展。展覽區域包含主展區「剝皮寮歷史街區」、衛星展區「小紅厝月經博物館」、萬華南機場二期整宅「一碼村」,選址與城市發展歷史緊密關聯。 「在討論『貧窮』時,不單單是字面上的涵義,而是在物質上、精神上、以及關係的匱乏和排除。」——引自議題展間展版文字,伊甸活泉之家組長  蘇莉淳撰寫。 《白日夢遊》展以「夢的探索」形式連結多樣貧窮經驗。來到遊客諮詢中心旁的主展區「夢裡,我成為了一個OO」【註釋2】可見無家盟《艋舺公園的夢》以公園日常殘影的展示立牌,引導觀眾化身為公園裡的動植物,以新視角觀察芸芸眾生。   無家盟《艋舺公園的夢》,展示公園日常景像殘影展示立牌,後方四面展覽掛旗,呈現街頭對無家者的多重意義:「重生之地、陪伴、比家更像家的地方、掙扎與希望」。(曾美端 攝影)   自我探索與療癒,精神貧窮的自救之路? 主展區向右走可到達逆境兒少的展間,向左則是聚焦性工作者、女性無家者及母職勞動等女性議題展區——包含酒與妹仔的日常《女體/目錄》,珍珠家園《桃樂絲們的冒險旅程》、蝸牛小姐《破殼而出》、社區實踐《郁郁青青》,深入因工作被衡量價值的女性,渴望被理解的內心。 酒與妹仔的日常《女體/目錄 Barbie sale》拍立得照片牆,右側是女孩們日常心聲,左側以商品目錄形式紀錄上班前完妝的臉龐與身體;桌面有14位公關的個人資訊,競標小卡留言互動引發對將女性物化為商品進行競價的反思。(曾美端 攝影) 蝸牛小姐由關注無家者議題的學生組成,《破殼而出》運用縫製成枕頭展版進行展示。(陳佳利 攝影)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關注女性成為無家者前的多樣經驗——她們曾是照顧者、負擔家務勞動的母親、承受家庭暴力的妻子,或是在失去摯愛的空間中感到窒息的女兒與女人。 例如,父親逝世的戴比42,以及無力照顧生病同居人的小梨,因離家者社群的陪伴而得以支撐生活;受夠無止盡家務勞動與家庭暴力的阿蓮選擇離開後,從電影與閱讀的興趣中找回了自我。社區實踐《郁郁青青Before Mom, After Girl》結合觸覺、嗅覺的藝術創作,陪伴脆弱家庭的社區媽媽們探尋成為母親前的自己。   感受,經驗者們渴望被理解的情緒反應 沿著康定路方向前進,來到「美夢、惡夢、未竟之夢」主題展區,入口代表「美夢」的《美夢之海》,展示貧窮經驗者們的創作,且不特別標註作者身分。往左則是「惡夢」展區,為興隆會所《界痕・伴行・穿越》以戲劇意象元素及道具,呈現精神疾病經驗者被社會排除與遭受霸凌的經驗;往右可見芒草心《在重回房間之後》,是無家者們依喜好佈置的房間,以4位主人翁故事討論無家可歸者的租屋經驗,喚起觀眾租屋時考量空間與收納的記憶。 而在離家來到公共街頭後,女性無家者所面臨的困境突顯對於隱私空間的需求。例如,碗粿其實喜好維持整潔,但是在街頭不方便盥洗,且曾遭遇性騷擾。恢復租屋生活之後,碗粿總算有屬於個人的私密空間,仍期盼未來可以擁有更安穩的家。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在重回房間之後 After Wandering》,呈現無家者擁有私人居住空間,重拾個人的興趣,也存放過往街頭經驗的痕跡;此為碗粿的房間,以行李袋、盥洗用品勾勒出女性無家者的困境。(曾美端 攝影)   跨越夢境的邊界,找尋連結自身經驗的歸屬 從「美夢、惡夢、未竟之夢」主題展區出來,對面是「不同時間的夢」主題展區,展出致力於保存精神疾病經驗文化的伊甸活泉之家《現實疊加布》,意味著法文「Déjà Vu」(現實似曾相識)。此展區以引夢、入夢的儀式,結合引夢蝶、仙女夢婆、夢婆糖等意象,將過去的惡夢與當前面臨的現實轉化為美夢。例如,經驗者透過表演與現場聽眾合唱、互動,使音樂穿透展區邊界,與周圍的觀眾共享樂聲。而展區中另外兩個作品《美夢之海》、《界痕・伴行・穿越》,則以柔色透光紗布簾幕區隔、模糊空間的界線。   伊甸活泉之家《現實疊加布》,臨近展間出口所播放的音樂,是活泉之家會員思蓉的作曲與鋼琴演奏,展期間也有「仙女夢婆LIVE演出」場次。(陳佳利 攝影) 此外,位在廣州街的夢想城鄉《夢河》,進一步邀請觀眾進入被光影圍繞的柔軟空間,感受經驗者創作中的思緒與想像。展覽運用錯落於不同空間的展區,帶領觀眾穿梭於城市與夢境之間,無論是「美夢、惡夢、未竟之夢」或是「不同時間的夢」,皆呈現跨越邊界、產生連結的可能性,使不同經驗者能夠感同深受彼此的經驗,並在這場白日夢遊中找到生命的歸屬。 夢想城鄉《夢河 Time Flows》,展場內飄逸著垂掛的透光簾幕,柔和色彩的大型簾幕也出現在其他展間,宛若流動的柔軟邊界。(曾美端 攝影) 【註釋1】關於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與歷屆《貧窮人的台北》展覽及倡議活動,參考貧窮人的台北 - 人生百味 【註釋2】「夢裡,我成為了一個OO」, OO可能是身分——無家者、精神疾病經驗者、脆弱家庭、酒店公關、逆境兒少、母親;OO可能是症狀——如伊甸活泉之家所提出「帶著OO過生活」,參考伊甸活泉之家「帶著OO過生活」——貧北-現實疊加布展覽圖說 。   展覽資訊 日期|2024/10/15 ~ 11/14(週一休館) ・主展區:剝皮寮歷史街區 地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 173 巷 37 號 開展時間:每週二~四 10:00 - 18:00,每週五~日 10:00 - 20:00(週一公休) ・衛星展區:一碼 IMMA 地址:108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334號B1 開展時間:每週三~日 13:00 - 20:00 ・衛星展區:小紅厝月經博物館 地址:103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335巷40號 開展時間:每週五~日 11:00 - 18:00 時間|週二~四 10:00-18:00、週五~日 10:00-20:30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11/10
揭開白宮歷史的多元面貌,華盛頓人民之家博物館的互動體驗
揭開白宮歷史的多元面貌,華盛頓人民之家博物館的互動體驗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今天是美國大選日!究竟誰將入主白宮呢?在選舉結果揭曉後,有間博物館會隨之更新展示內容。歡迎大家來到位於華盛頓特區、離白宮僅一街之隔的「人民之家」博物館(The People’s House),一窺白宮的神秘面貌。 1790年,美國國會選擇在華盛頓特區建造總統官邸。由詹姆斯・霍本設計的白宮建築於1800年正式落成,並成為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的住所。1814年,白宮在英美戰爭中被英軍燒毀,隨後重建,並於1817年重新啟用。隨著時間推移,白宮經歷多次擴建和改造,逐漸演變成現今的樣貌。 致力於講述白宮歷史的「人民之家」博物館於2024年9月23日正式開幕,由白宮歷史協會設立並營運。【註釋1】由於白宮並未開放一般民眾參觀,除非透過選區民意代表協助申請,每年僅有春、秋兩季的花園開放日得以入內參觀。因此,白宮歷史協會特別設立了「人民之家」博物館,使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這個具代表性的政府場所。並以生動活潑的科技展示,呈現白宮故事。   沉浸式體驗,走進總統的日常生活 館方在設計上強調身歷其境的體驗。如白宮房間裝置呈現內部系列空間,搭配動畫展示每個重要的歷史瞬間,並以投影呈現當時人們的活動。其中, 1814年白宮大火的場景,觀眾可見窗戶上火焰升起,感受當時的緊張情境。 展廳「行動中的白宮」(The White House in Action),觀眾可坐在館方特別打造的餐席裝置體驗外交晚宴,欣賞表演、參與貴賓入席與總統入場的盛況。此外,該館最具代表性的橢圓形辦公室,則復刻現任總統拜登的辦公室裝飾佈置,帶領觀眾親身體驗總統的辦公日常。大選後則將隨新任總統調整展示,體現該館別出心裁、與時俱進的設計巧思。   白宮房間裝置呈現各個重要歷史時刻,可透過前方互動螢幕了解每個白宮房間的功能。(何慕凡 攝影) 空間結合宴席餐桌、沉浸式展示親身體驗外交餐會。(何慕凡 攝影) 復刻拜登總統辦公室場景。(何慕凡 攝影)   穿越歷史,參與決策的瞬間! 館方利用數位科技連結觀眾參與,凸顯「人民之家」向公眾開放的理念。如觀眾可參與內閣會議場景,在林肯總統的戰略會議中親自投票,決定歷史的重要瞬間,幫助他判斷是否支援桑特堡(Fort Sumter),進而影響南北戰爭的發生。 除了情境展示,人民之家也透過數位互動讓觀眾理解總統的生活趣聞。展覽設有還原自白宮劇院空間的場景,其中每張座椅各有不同的選項,觀眾入座後可回答許多趣味問題,例如,唯一在白宮舉行結婚的是哪位總統?第一位在白宮飼養寵物狗的總統是誰?   林肯總統的戰略會議(何慕凡 攝影)   聽見白宮幕後人物的聲音 「人民之家」不僅展示權力的象徵,也揭示鮮為人知的白宮員工故事。例如,「人民之聲畫廊」展區(People’s Voices Gallery),觀眾可與白宮工作人員的數位肖像進行互動,認識這群協助白宮日常運行的歷史見證者,包含協助空間佈置的策展人或白宮首位女性廚師等。 更重要的是,館方也呈現歷史上長期被忽視的人物故事。在「物件裡的故事」展區(Stories in Objects),透過觸摸展櫃上的建築器具模型,觀眾可進一步從影片中了解早期建造白宮,被奴役的工匠與勞工的貢獻與處境。 該展區展出許多日常物件,並輔以問題呈現,結合觸摸物件連結相關的影片資訊引導觀眾主動探索。其中也加入許多有趣的物件故事,如以「誰切了這塊起司」為題發問,講述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森收到一塊 1,400 磅的起司故事。【註釋2】   白宮的工作人員肖像畫,可自由與他們互動對話。(何慕凡 攝影) 觸摸物件連動影片,講述建造白宮的被奴役勞動者的故事。(何慕凡 攝影) 「人民之家」以獨特視角結合互動科技呈現白宮歷史。在象徵權力的所在,使我們不僅看見權威的光輝,更見證宏偉歷史背後,平凡人物的奉獻與犧牲。展覽既向過去致敬,也為未來帶來啟示,邀請觀眾挖掘隱於其中的多元面貌,思索民主發展的種種挑戰。 【註釋1】白宮歷史協會是由總統夫人賈桂琳・甘迺迪(Jacqueline Kennedy)於1961年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旨在探索與發掘白宮的歷史。 【註釋2】1835年,紐約州農民送給傑克森總統一塊直徑4英尺、重1,400磅的巨型切達起司,以表達對他民主理念的支持。這塊「民主大起司」放在白宮接待廳,散發強烈氣味長達兩年。1837年傑克森總統卸任前夕,邀請民眾進入白宮分享這塊起司。這個故事成為美國民主參與的特殊象徵,展現「人民的白宮」理念。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