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末日求生術:倫敦無家者博物館開幕展以街頭智慧推動社會變革
末日求生術:倫敦無家者博物館開幕展以街頭智慧推動社會變革
作者:林盈君(英國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碩士、藝術顧問) 近年英國因為住房危機、脫歐對就業市場的衝擊以及生活成本提高等壓力,當地無家者的問題逐年升高。據Big Issue的調查,以英格蘭為例,在2023年秋季的某個晚上各地有3,898人露宿街頭【註釋1】。 倫敦「無家者博物館」(Museum of Homelessness, MoH)於2015年由潔西和麥特(Jess and Matt Turtle)聯手創立,靈感源自於他們的經歷以及與無家者社群的深厚聯繫。【註釋2】 2017年,該館在Tate Modern首次亮相,藉由「國情:關於無家者問題的交流」一系列展覽和活動,探討無家者問題的深層原因。歷經數年的臨時營運,MoH在地方議會以及遺產樂透基金(Heritage Lottery Fund)等機構的支持下,2023年落腳於倫敦芬斯伯里公園(Finsbury Park)的公園管理人小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活動空間。   MoH建築,芬斯伯里公園曾是工人階級的休憩場所,也見證了婦女參政運動等抗爭活動,與弱勢群體歷史密不可分,使得芬斯伯里公園成為無家者博物館的理想場所。(林盈君 攝影)   該館首場展覽「如何在末日中生存」(How to Survive the Apocalypse)打破普遍的觀展模式,採取高度互動的形式,將展示物件結合表演者分享、展示無家者的生存技巧和智慧,邀請觀眾思考:如何應對街頭生活的挑戰。 展覽分為多個環節,包含環境導覽、互動展演、多媒體欣賞等,參觀者需提前預約。左圖:參觀前可先享用志工提供的茶點,並由工作人員講述參訪流程。/右圖:由無家者和志工共同打造的社區花園和菜圃,並計劃日後為因無家可歸而逝去的人們建立一座紀念碑。(林盈君 攝影)   該展覽並沒有提供既定的展版、物件說明牌,展示空間則設計如小型舞台,堆砌的木箱環繞空間四周,表演者會拿起存放於木製箱子中的各類物件,並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訴說隱於平凡物件後的生命故事,揭示無家者的生存日常點滴,包含千瘡百孔的手推車、黑色大塑膠袋外套、帶著汗味的彩色護腕等。 例如,「弗列德的手推車」曾經陪伴流浪街頭的弗列德無數日子,讓他可以帶著家當四處遷徙,並在新冠疫情期間,成為協助運送物資的工具。手推車上可見許多磨擦和修補的痕跡,看得出來曾歷經多次「起死回生」。或是,平時我們拿來裝垃圾的大型黑色塑膠袋,在無家者眼中卻成為絕佳的防風雨外套。   左圖:表演者以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講述手杖主人的故事,除了協助行走,也是危險四伏的街頭生活的防身利器。/右圖:表演者分享如何將黑色垃圾袋改造成遮風避雨的外套。(林盈君 攝影)   多媒體元素的運用進一步加強了展覽敘事的深度和感染力,如展覽放映MoH與「暴動電台」(Riot FM Collective)合作的影片,內容剖析英國近代史中社會不平等和無家者問題的成因。每個展演環節間,工作人員會發放印有:「對任何事提出疑問」、「分享資源」、「重寫未來」等標語的緞帶別針。提醒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行動為社會做出改變。   在展覽空間中一同觀賞MoH與暴動電台共同製作的影片。(林盈君 攝影) 此外,MoH也為無家者提供法律諮詢、心理輔導和藝術工作坊等服務。創辦人主持的Podcast「MoH Deep Dive」,每個月會討論與無家者相關的政治和時事議題報導。同時也與其他社運團體、醫學單位、藝術家、記者等組成「垂死無家者計畫聯盟」(Dying Homeless Project Coalition),調查並公布無家者的死亡數據,除了紀念這些被社會遺忘的人們,並以此推動政府部門在社會安置和衛生醫療等政策做出變革。 如同該館宗旨即是透過展示無家者的個人物品和故事,提升公眾對無家者的認識,打破刻板印象,同時推動具體政策改變,為無家者提供實質的幫助。MoH的存在重新定義了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它積極介入政府制訂政策的過程,並與地方團體共享、共作,打造一個兼具同理、陪伴的支持系統。除了是一間博物館,更是社會變革的行動者。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創造了一個屬於所有人的空間。 【註釋1】Big Issue官網,引自:Homelessness facts and statistics: The numbers you need to know in 2024 ,原文:An estimated 3,898 people were counted as sleeping rough across England on a single night in autumn 2023.  【註釋2】潔西深受父親過去在倫敦流浪街頭的經歷影響,她的父親曾得到「西蒙社區」(Simon Community)的幫助,並在重建生活後,與同伴們共同創立了慈善機構「沃利奇」(The Wallich)協助更多無家者。這段家庭歷史啟發了潔西,讓她決心以藝術和社會行動改變無家者的命運。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30
踏上博物館追星之旅!V&A「泰勒絲歌譜尋蹤」展示
踏上博物館追星之旅!V&A「泰勒絲歌譜尋蹤」展示
作者:莊婷雅(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觀眾服務組員、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碩士) 今年夏天,倫敦 V&A掀起一陣泰勒絲(Taylor Swift)追星風潮。無論是青少年族群,或是祖父母帶著家裡的小歌迷都爭相前來,使得博物館成為Swifties(泰勒絲粉絲暱稱)間最熱門的打卡地點。 「泰勒絲歌譜尋蹤」免費展示(Taylor Swift | Songbook Trail)(展期至2024年09月08日)由V&A劇場表演部門策展人Kate Bailey與英國劇場設計師Tom Piper共同策劃。不同於去年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泰勒絲:說故事的人」(Taylor Swift: Storyteller)特展將展品集中至同一空間展出的做法,V&A選擇將展品錯落於廣大的常設展廳內,並以泰勒絲的幸運數字「13」譜出13個章節站點,每個站點主題發想自泰勒絲的專輯、歌曲,帶著觀眾穿梭四個樓層。展覽連結泰勒絲個人收藏的16套演出服飾、樂器、經典造型配件,使觀眾能夠親身感受流行音樂天后出道至今,音樂生涯中每個重要時刻。   第7站「Chapter Taylor Swift」以泰勒絲鄉村音樂生涯為主題,將其鄉村風格表演服飾、吉他與常設展十八世紀威爾斯鄉村風景壁畫相互輝映。(© V&A Press Office) 偌大拉斐爾展廳中的第6站「Chapter 1989」,在兩旁館藏拉斐爾畫稿人物視線匯集處,架高展出泰勒絲兩套演唱會表演服飾,帶領觀眾以觀賞演唱會的視角,體驗模擬演唱會空間的盛會。(© V&A Press Office)   當代流行歌手與百年藝術設計博物館會擦出什麼火花呢?館方將歌手服裝造型展示與館藏,及維多利亞式建築空間展開對話,嘗試以全長1.5公里的展示動線,聚焦藝術、歷史及文學的角度,探索、挖掘泰勒絲豐富的創作能量。 例如,第3站「Chapter Speak Now」除了陳列精美服飾與樂器,也在十八世紀建造的諾福克音樂廳(The Norfolk House Music Room)【註釋3】中播放泰勒絲專輯《Speak Now》的經典歌曲,更凸顯音樂與藝術創作跨越時空的融合,也為觀眾提供在音樂廳聆賞音樂的獨特饗宴。   第3站「Chapter Speak Now」展示結合服飾與音樂,為觀眾提供豐富的感官體驗。(©V&A Press Office )   展覽也關注泰勒絲所遭遇的輿論詆毀,以英國展廳內的紀念石雕與第2站「Chapter reputation」服裝造型不約而同呈現蛇的意象,透過巴夏(Bashaw)石雕作品《the faithful friend of man》中象徵人類忠實朋友的紐芬蘭犬壓制陰險敵人的「蛇」,呈現泰勒絲對謠言的態度與反擊。 而第9站「Chapter folklore」則還原歌曲《folklore》音樂錄影帶中的最後一幕,將羊毛衫陳列於鋼琴椅上,彷彿泰勒絲剛離開,而鋼琴上的苔蘚則隨著展期時間流逝逐漸枯黃,宛如展廳內透納與康斯坦伯風景繪畫中的一角。   左圖:第2站「Chapter reputation 」(© V&A Press Office);右圖: 巴夏紀念石雕《 the faithful friend of man》。(©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第9站「Chapter folklore」。(© V&A Press Office.)   值得注意的是,第5站「Chapter Fearless」佈置於佛羅倫斯詩歌唱台上,結合表演服飾,還原歌曲《Love Story》以茱麗葉的陽台為藍本所設計的演唱現場,其後方則延續泰勒絲與粉絲們獨特的互動方式「彩蛋」(Easter Eggs)【註釋1】將館藏的古老文學書籍作為傳遞神秘線索的符碼,邀請Swifties一同解謎泰勒絲的秘密訊息。 另一方面,展覽的各個站點也可見熱情的粉絲們與工作人員交換粉絲串珠手環,也是Swifties建立友誼和聯繫的一種獨特粉絲文化。如同為「天后」特展(DIVA,展期2023年06月24日至2024年4月10日)策展人之一Kate Bailey所言「天后常常是被單向崇拜的,但泰勒絲與歌迷們創造出多向的對話。」V&A也透過隱喻與象徵設計出獨特的互動巧思,為觀眾留下美好的追星回憶。   第5站「Chapter Fearless」。(© V&A Press Office) 交換串珠手環,Swifties在演唱會現場、排隊時或粉絲聚會中互相展示自製手環,解釋串珠字詞含義,並選擇喜歡的進行交換,有時還會交換聯絡方式。(莊婷雅 攝影) 「泰勒絲歌譜尋蹤」六週共迎來六十四萬人次參觀,創下V&A史無前例的單週入館人數及賣店百萬英鎊營收紀錄。展出期間適逢泰勒絲時代巡演在倫敦舉行,不但使歌迷們能從獨特的角度認識這位流行音樂天后,更讓無法參與演唱會的歌迷也能一睹偶像風采。如同策展人敘述:「我們希望這條穿越博物館、如劇場般的展示路線能激發觀眾們的好奇心,讓觀眾更了解這位音樂人、她的創意以及V&A館藏。」【註釋2】也回應V&A的重要精神「展現創意的能量」。 【博物之島新訊】賞握時尚的吸引力!揭開V&A特展行銷的4個關鍵步驟   【註釋1】「Easter Eggs」為泰勒絲與粉絲的獨特互動模式,透過將線索暗藏於歌曲、舞台、音樂錄影帶中,邀請粉絲參與解謎,猜測未來的創作規劃或理解歌曲的深層含義,以此促進粉絲的討論與情感聯繫。 【註釋2】 原文:“We hope this theatrical trail across the museum will inspire curious visitors to discover more about the performer, her creativity and V&A objects.“ 【註釋3】V&A的諾福克音樂廳,空間中的壁飾與天花板於1938年拆除自諾福克公爵的倫敦聯排別墅。該別墅由第奧建築師馬修·布雷廷厄姆(Matthew Brettingham,1699-1769 年)於1748 年至1752 年間為第九代諾福克公爵愛德華·霍華德(Edward Howard,9th Duke of Norfol)建造。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27
讓自然成為藝術與科學的老師 —— 阿姆斯特丹 Artis Groote Museum 自然史博物館
讓自然成為藝術與科學的老師 —— 阿姆斯特丹 Artis Groote Museum 自然史博物館
作者:林蔓娟 (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地景建築師) 「這裡曾是個寂靜的展廳,自然被囚禁於玻璃之後。如今,這座博物館化身為一面鏡子,邀請我們反思自我。」 —— Artis Groote Museum   坐落於阿姆斯特丹動物園園區內, Artis 自然史博物館(Artis Groote Museum)【註釋1】是阿姆斯特丹市的第一座博物館。二戰後,該館因故閉館長達75年,並於2022年重新開放。歷經科技、氣候和社會的巨大變革,人類也逐漸摒棄了居高臨下的態度看待萬物。 然而,展覽如何呈現更具多元動態、友善包容的自然歷史呢?   展區「視角決定一切」從科學繪圖、實驗數據與科學攝影等,對自然世界的觀察紀錄,呈現人類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和構建世界觀的過程。(林蔓娟 攝影) 【影片】ARTIS-Groote博物館入圍歐洲2024年度博物館獎(EMYA)館方介紹影片   打開自然知識對話框:展廳中的十萬個為什麼?! 踏上修繕後的雙翼蝶型樓梯,一個巨大的問號裝置映入眼簾,嘗試喚醒觀眾的好奇心,邀請他們展開一場探索自然的旅程。繼續前行,展廳向東西兩側展開,東側以生物為中心,闡述自然系統的運作方式,以及人類與自然萬物的聯繫;西側則以人類為焦點,透過多元主題探討人類如何觀察、體驗並影響世界,如未來食物、製圖學與世界觀的建立、環境氣味如何激發回憶與感受等。   展廳中巨型「問號」藝術裝置,帶領觀眾探尋自然知識。(林蔓娟 攝影) 有別於傳統科學博物館著重標本陳列的展示方式,Artis 自然史博物館為觀眾敞開玻璃展示櫃,形塑更具互動性的展示空間。同時以系列開放問題設計展版內容,引導觀眾思考科技發展所面臨的倫理議題,包含「可以毆打機器人嗎?」、「製造可食用的人肉?」、「我們該使用基因設計客製化嬰兒嗎?」。 此外,館方也提供結合展示主題發想的「每日工作坊」(meet-ups),邀請館員以小型講座的形式,與觀眾一同討論展廳中的各類議題。   展廳內四處可見不再侷限於玻璃櫥窗內的標本,並結合情境描述和問題設計的展版,使得觀眾可以透過更立體動態的展示空間,思考人類與自然、科技間的複雜關係。(Artis Groote Museum 提供)   啟發思考,結合多元感官互動與敘事的沉浸式體驗 展覽巧妙利用多媒體以及多感官體驗設計,為觀眾提供學習自然知識的新視點。例如,將動物標本與插畫投影結合,靈活呈現生物死亡後,其軀體將分解為其他生物的維生元素;透過觸控裝置偵測觀眾的心跳,並以此對比不同生物的心跳速度;或是氣味體驗廊道,藉由嗅覺刺激,帶領觀眾認識不同氣味如何發揮作用,喚起情緒與回憶;以及聲音裝置,使觀眾能感受不同氣候環境下的獨特聲響。   館藏動物標本結合繪圖動畫投影與雕塑裝置,講述生物死亡後其軀體將分解成植物的養分,生命間相互牽連的生態循環。(林蔓娟 攝影) 人類骨骼演化互動裝置,使觀眾學習不同脊椎動物行走的方式,理解人類骨骼留下了哪些生活習慣的線索,並如何演化、留存至今。(Artis Groote Museum 提供) 氣味體驗廊道,可聞到下過雨的草地、陳年的木板香、或是剛泡好的薄荷茶等氣味,這類氣味並未特別標註名稱,觀者可在感受味道的過程中,自行連結與這些氣味的回憶與情緒。(林蔓娟 攝影) 生物皮膚體驗區,觀眾可穿上多種皮膚服飾,如大象厚皮、細胞薄膜等,認識皮膚的保護機制不僅是防禦,更是與外界聯繫的橋樑。(Artis Groote Museum 提供)   結語:人類與自然的共生、共存 Artis自然史博物館嘗試運用多樣化的展示方式,為觀眾提供認識自然知識的新取徑,並積極地將「人類征服自然」轉化為「與自然共生、共存,並向自然學習」的謙卑態度。如同其名稱「ARTIS」,來自於拉丁文「Natura Artis Magistra」,意為「自然是藝術與科學的老師」,也確立了館方對「人類世」時代的願景:唯有對自然的深刻理解與關懷,方能促進人類更具包容性的自我認同。值得關注的是,Artis園區結合動物園、微生物博物館與自然史博物館,不僅訴說著自然與科學的故事,更展現人類向自然學習,與其共生、共存的重要精神。   【博物之島新訊】探訪看不見的微觀世界!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註釋1】Groote Museum 荷蘭語直譯為「大博物館」。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20
跨越筆墨的藝術對話,橫山書藝館「美術館裡的『書』」特展
跨越筆墨的藝術對話,橫山書藝館「美術館裡的『書』」特展
作者:許芮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橫山書法藝術館於2021年開館,是全臺第一座以書法藝術為主題的公立美術館。座落於桃園青埔的埤塘旁,書藝館的建築融合在地原生地景,將埤塘比做磨硯之水;而建築靈感源自於書法篆刻的山形硯石,硯台與墨池相互輝映,有著書藝館與埤塘共存之意。 書藝館於2024年7月6日推出「美術館裡的『書』:韓國現當代書藝展」(展期至2024年10月21日止),該展與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MMCA)合作,匯集95件展品,呈現韓國二十世紀以來的書藝發展歷程。   由河畔觀望書藝館,錯落有致的館舍猶如不同形狀的硯石。(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展覽主要分為四大主題,包含「書如其人:韓國近現代第一代書法家」、「再談書藝:現代書法的實驗與突破」、「以書繪畫,以畫寫書」、「融入設計,擁抱日常」。 展覽以「書如其人」破題,討論韓國第一代書法家在經歷日殖時期、二戰和韓國光復的洗禮後,是如何在保有書法核心價值的前提下,將其轉化為藝術形式,進而推動「書法的現代化」。其中,書法現代化的關鍵人物孫在馨主張以「書藝」(서예)取代日殖時期使用的「書道」(서도)一詞,由此帶出韓國思考現當代書法藝術的濫觴。   孫在馨作品《李忠武公碧波津戰捷碑拓本》,使用漢字篆、隸書來書寫韓文書體。(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除了展出書藝作品,展覽內還有巨型LED螢幕播放著不同書藝作品與韓文音樂,為靜態的書藝展示增添多樣化的感官體驗。(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當書法逐漸發展藝術特質,更加重視文字形象的表現時,我們如何重新定義書法?展區「再談書藝」聚焦抽象概念的書藝作品。並藉由韓國第二、三代書藝家的作品,探討書藝與現代藝術碰撞下所激盪的火花,進而引入展區「以書繪畫,以畫寫書」的討論,更詳細地探討書藝家如何把書法特有的線質、節奏、氣勢等元素,融入現代藝術的概念,並在不同媒材上呈現書藝精神,來回應「書法的現代化」。   現代書法強調「觀看的書法」而非「閱讀的書法」,因此更聚焦於整體藝術形式的表達,圖為黃皙捧作品《群馬》,他在展開的紙箱上描繪「馬」的象形符號。(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展覽將書藝作品結合雕塑作品錯落陳設,藉由相互對比,不只凸顯文字線條的張力,也襯托受書藝影響立體雕塑的抽象特徵。圖為金鍾瑛的書法作品《根道核藝》,與雕塑作品《作品58-4》(左前)、《作品65-2》(右前)。(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展覽尾聲以「融入設計,擁抱日常」做結,指出1990年之後,隨著印刷字體的普及,毛筆的筆觸逐漸從傳統書寫,過渡到日常生活的情感表達,形成獨特的品味風格元素。同時,電腦字體也為韓文書法提供不同的發展方向,呼應了前面展區的提問:書法存在於日常生活中。   李尚炫作品《開花》使用韓紙創作,把韓文「花」(꽃)一字意境轉化為設計燈具。(許芮禘 攝影)   「美術館裡的『書』」特展是書藝館首次與外國館舍合作的展覽。通過呈現韓國現當代書藝家對自身民族意識的探索,以及他們在「書法」與「藝術」間的思辨與創新。嘗試引導觀眾反思:是否存在著尚待我們發掘、探索,專屬於臺灣的獨特書法藝術? 本次跨國交流除了特展之外,書藝館還舉辦「亞洲『書』藝術:現代與當代的交匯」國際論壇,邀請參展書藝家與觀眾分享自身創作歷程。除此之外,2025年度「橫山書法藝術館展覽徵件」(徵件至9月30日)正在進行中,觀眾可透過展覽、創作提案,結合計畫課程與討論,策劃一檔屬於自己的書藝展!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20
我的土地,我的歸屬:澳洲國立博物館推出原住民藝術展「歸屬」
我的土地,我的歸屬:澳洲國立博物館推出原住民藝術展「歸屬」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近年原住民族藝術在當代藝術界的能見度日益提升,此一趨勢在威尼斯雙年展等重要國際藝術活動中尤為明顯。如2022年北歐館全由薩米族(Sámi)藝術家展出;今年雙年展主題「處處是外人」(Foreigners Everywhere)也高度重視原住民族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澳洲館展出原住民族藝術家阿奇·摩爾(Archie Moore)的手繪家譜作品,並榮獲國家館金獅獎。「國際展最佳藝術家金獅獎」則頒給了紐西蘭的毛利藝術家團隊「Mataaho Collective」。這些成就標誌著原住民族藝術在國際舞台獲得榮耀的歷史性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館與原住民族藝術家也發展出多元的合作模式,並持續為部落、大眾提供認識彼此的多樣取徑。位於澳洲首都坎培拉(Canberra)的澳洲國立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自2022 年起,與原住民族藝術中心聯盟(Indigenous Art Centre Alliance,簡稱IACA)展開緊密合作,通過典藏與展覽計畫支持當地的原住民族藝術家,迄今為止,該館已購藏超過400件作品。 此外,IACA長年為昆士蘭遠北區和托雷斯海峽的原住民族藝術中心提供實質的資源與支持。這些協助不僅促進它們與其他機構的交流,還包含培訓、推廣等課程活動。機構間的長年合作成果,便促成「歸屬」特展(展期至2025年3月25日)。此展覽分為三期呈現,目前正於澳洲國立博物館展出最後一期。三期展覽計畫進行期間,共有百餘名藝術家參與,透過IACA舉辦的多場工作坊,他們嘗試以新的材料和技術進行創作,並從中探索「歸屬」的意義。   澳洲國立博物館與原住民藝術中心聯盟合作推出展覽「歸屬」,圖為由Wei’ Num Arts創作的攝影作品。(圖片提供: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如「歸屬」第一期展覽展出了來自霍普谷(Hopetoun)、亞拉巴(Yarrabah)、莫莉亞島(Moorea)和莫寧頓島(Mornington Island)29 名藝術家的120 件作品。這一期展覽聚焦「藝術實踐帶來的自由」,展現藝術家如何從自身與環境間的切身經驗汲取創作靈感、進行創作。   澳洲國立博物館與原住民藝術中心聯盟合作推出展覽「歸屬」,圖為由Wei’ Num Arts創作的攝影作品。(圖片提供: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歸屬」第三期展覽(也是最後一期)展示來自遠北昆士蘭(Queensland)和托雷斯海峽(Torres Strait)的原住民族藝術家作品,共有39 位藝術家參與,他們分別來自莫斯曼峽谷(Mossman Gorge)的「Yalanji Arts」、韋帕(Weipa )的「Wei'Num Arts」、蓬普拉歐(Pormpuraaw) 的「蓬普拉歐藝術文化中心」和烏加爾烏加爾(Wujal Wujal) 的「Bana Yirriji藝術中心」──這些藝術中心橫跨廣闊的地理區域,從珊瑚礁到熱帶雨林,涵蓋約克角(Cape York)和托雷斯海峽群島的兩岸。這期展覽完整地呈現了昆士蘭遠北地區的「藝術之旅」,帶領觀眾漫遊於海洋、部落、島嶼,並與部落生態、日常相遇。   蓬普拉歐藝術文化中心長期關注當地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育,運用海洋回收材料進行創作,致力於傳承當地傳統圖騰與故事。其中,合作藝術家所創作的燈光藝術是「歸屬」展的亮點之一。(圖片提供: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來自烏加爾烏加爾的「Bana Yirriji藝術中心」長期關注當地巴馬族(Bama)傳統繪畫創作,包含人體彩繪、部落紋飾等。圖為Anne Nunn繪畫創作《Kunjuri II》(Shield II)。(圖片提供:Bana Yirriji Art Centre /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展覽作品不僅述說原住民族的祖先故事,也呈現傳統與當代生活的融合。同時,透過各個藝術中心對土地、部落,多元且深刻的關照與視角,深入探討殖民歷史、宗教和旅遊業對昆士蘭遠北地區鄉鎮的影響。 每件作品皆反映了原住民族藝術家豐富的生命經驗,將傳統知識、語言、文化與藝術表達巧妙地交織在一起。透過他們獨特的藝術語彙,向我們展示了記憶和過去如何塑造出現在的世界。該展不僅展示具多元動態、特質的原住民族藝術,更描繪了一種生活方式──屬於遠北地區;緊繫著過去與未來的歸宿。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14
Archaeology at Your Doorstep: Hualien Archaeological Museum Conveys Prehistoric Culture Through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Archaeology at Your Doorstep: Hualien Archaeological Museum Conveys Prehistoric Culture Through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Author: Yeh, Chia-Yu (Freelancer) & Kuo, Kuan-Ting (Museum Associate Curator,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Translator: Hsieh, Chia Chun (Executive Editor, Museum Islan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s this building the Fengtian Market or the Hualien Archaeological Museum? The Hualien Archaeological Museum, opened in 2021, is housed in a building that was formerly the Fengtian Market. Located near Taiwan's largest prehistoric jade workshop in the ‘Fengtian area,’ the museum's core mission is to collect and preserve Hualien's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The museum's sign hangs above the entrance, while the original stone inscription "Shoufeng Township Public Productive Enterprises Fengtian Market (built-in 1986)" remains embedded in the wall, symbolizing the coexistence of antiquity and modernity in the context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and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Currently, the museum's permanent exhibition of unearthed artifacts and open storage display area caters to visitors of all ages and diverse backgrounds.   Experiencing the Archaeologist's Treasure Hunt The permanent exhibi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Exploring the World of Archaeology, Seeing Through the Prehistory of Hualien, and Inspiration from the Past. The first section is designed to resemble an archaeologist's study, featuring a blackboard that introduces various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Hualien. There is also an interactive projection on a desk displaying artifacts, records, and gloves to provoke the curiosity of visitors. Visitors can activate interactive displays by touching replicas of frog-shaped jade ornaments and glass beads【Note 1】. Such simul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flipping through an archaeologist's field notes allows them to gradually understand the details of the artifacts' use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Additionally, a giant golden hourglass in the exhibit serves as a symbol of the race against time i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 archaeologist's studio in the "Exploring the World of Archaeology" section. (Photo by Kuo, Kuan-Ting) The exhibition uses an hourglass installation to illustrate the race against time in archaeology and the urgency of artifact preservation. (Photo by Yeh, Chia-Yu)   The next area replicates an archaeologist's workspace, with stacked wooden boxes filled with labeled stones. The process of site discovery and field survey is explained through illustrations, and various tools like theodolites, measuring tapes, shovels, and dustpans are showcased. The audio guide offers a lighthearted approach, describing how everyday object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excavation tools—such as toothbrushes used for cleaning sand and dust from artifacts. It also encourages visitor participation and close observation by posing the question, "What archaeological tools are not displayed here?"   The exhibition area resembles an archaeologist's workspace, where visitors of all ages can "try on" archaeologist attire in front of mirrors. (Photos by Kuo, Kuan -Ting)   Reflecting on Prehistoric Objects: What Should We Leave Behind For Our Descendents? The "Seeing Through the Prehistory of Hualien" section focuses on artifacts, shedding light on survival strategies across differ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and eras through site distributions and prehistoric life zones. One of the highlights is the sidewall of the Huakangshan Site 【Note 2】, which has accumulated over nearly 4,000 years and has been relocated to the exhibition space. Visitors can engage in the immersive experience of archaeologists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 remains of various cultural layers within excavation pits. The exhibition features simple illustrations and acrylic human models to demonstrate how objects were used, drawing a connection to modern life. For instance, the exhibition describes how the ancient stone-pile cooking method is reminiscent of today's "hot stone pot," enabling visitors’ imagination and relating to prehistoric life.   The "Seeing Through the Prehistory of Hualien" section focuses on artifacts, featuring a replica of the Huakangshan Site archaeological scene with interactive displays. The Huakangshan Site sidewall is visible in the left background. (Photo by Kuo, Kuan-Ting)   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Past" section showca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cientific testing in modern archaeology. Interactive displays demonstrate how archaeologists use Raman spectroscopy to analyze pottery origins and determine the age and gender of human remains. The exhibition concludes with a thought-provoking "Future Archaeological Site" filled with modern garbage, encouraging visitors to reflect on our legacy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discover and interpret.   The exhibition's conclusion offers visitors a chance to reflect on 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artifacts. (Photo by Kuo, Kuan-Ting)   Archaeology as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The museum provides audio guid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including Mandarin, Taiwanese, Hakka, English, Amis, and Truku, to ensure linguistic inclusivity. The "Pottery and Jade Storytelling - Open Storage Archaeological Artifact Collection Exhibition" is a rare example of an open archaeological artifact storage facility in Taiwan. The museum's first floor features a child-friendly archaeological sandbox experience area, complemented by educators and worksheets. The museum also regularly organizes archaeological experience teams to promote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Overall, the Hualien Archaeological Museum effectively promotes archaeology and public accessibility through interactive games, multilingual guides, and engaging exhibition designs. It has become a crucial hub for narrating Hualien County's prehistoric culture.    The museum's open storage display uses transparent glass to showcase its collection. (Photo by Kuo, Kuan-Ting) The museum features a family-friendly archaeological sandbox experience area, complemented by educational staff and worksheets to convey archaeological knowledge to visitors of all ages. The bottom image shows the museum's "Jade Encounter"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kit, which actively promotes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Photos by Kuo, Kuan-Ting) 【Note 1】The full name of the frog-shaped jade ornament is "Huakangshan Culture Frog-Shaped Jade Ornament," belonging to the late Neolithic Huakangshan Culture (circa 2800-2300 years ago). With its lustrous jade quality, it is designated as a national treasure and is currently housed i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Note 2】A sidewall refers to the vertical cross-section of a test pit during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 English Editor: Cheung, Billy Chi-Yiu (M.A.,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eum Studies, TNUA) ❚ Executive Editor: Hsieh, Chia-Chun  
2024/09/09
重返少男/少女的青春記事:臺北市立文獻館「轉大人了沒?」特展
重返少男/少女的青春記事:臺北市立文獻館「轉大人了沒?」特展
作者:林琮穎(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 謬思設計師) 對正值青春年華的青少年,「轉大人」不僅僅是生理上的發育,更要面對心理與社會的轉變,不同時空背景下的青少年們,可能有著相似的煩惱。臺北市立文獻館「轉大人了沒?」特展(展期至2024年10月13日)結合大量的文獻文物、場景營造、情境漫畫,敘說1950至1970年代臺灣青年男女的心境小劇場。   青春練習曲:追愛、求職、當兵、聯考 經過民國初期的動盪,1950年代中期,社會逐步穩定,並朝向自由、民主的現代思潮發展,隨之而來,正是當時年輕人面對長大成人的困擾,展覽聚焦「追愛、求職、當兵、聯考」四大青春煩惱。 首先「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描繪了自由戀愛風行的背景下,交友、戀愛與婚姻上面臨的各種挑戰;接著「苦女的願望」訴說女性協助家計、支持家中男性升學,被迫投入工作的艱難處境;而「一試定江山」則呈現自1954年推動大專聯招制度,莘莘學子面對高壓的升學壓力,以及當時「唯有讀書高」的主流價值觀;最後「我『役』定要成功」記述著男性共同的兵役回憶,似乎唯有走過這條訓練之路,少年才得以蛻變為成熟的男人。   「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展區,圖左以「愛情相談室」翻板裝置節錄年輕人對愛情煩惱的投書及回覆。(林琮穎 攝影) 「我『役』定要成功」展區,圖左展出兵役期間的書信與照片,圖右則重現役男宿舍「摺豆腐干」的情境。(林琮穎 攝影)   看見文獻、文物中的青春心事 年輕人如何吐露自己的煩悶心事?在沒有社群媒體能即時發文、討論的年代,報章雜誌的信箱專欄成為當時年輕人訴說煩惱的重要管道。展覽展出包括《愛情青紅灯》信箱專欄、《華曼書簡》、《成功嶺上》的投書,呈現來自年輕人對於交友、工作、升學、兵役等「人生疑難雜症」的困擾與心境。 同時,展覽也透過大量的書籍、照片、新聞等文獻文物,如愛情雜誌小說、女工工作的照片紀錄、參考書與作業簿、役男的書信與日記等,帶領觀眾一窺陪伴他們成長的獨特印記。   「苦女的願望」展區以照片牆呈現女性們在各類廠房工作的模樣、於工廠的紀念留影,一探女工努力打拚的青春人生。(林琮穎 攝影) 「苦女的願望」展區設計人生相談室翻板裝置,其中數個翻板即呈現當時對不同工作類型的求職要求與指南,另外也節錄自《華曼書簡》、《蘭夫人信箱》等文獻中年輕人對求職與人生的苦惱及迷惘。(林琮穎 攝影)   走進少男/少女的青春煩惱情境小劇場! 除了文物展示外,展覽特別針對每個煩惱主題繪製情境漫畫,在簡短對話情境中,以趣味的視覺設計傳達出當時年輕人的酸甜苦辣。 展覽也以物件與老照片等元素營造情境展示,包含約會聖地復古咖啡廳、小型裁縫工廠、役男宿舍及大專聯招會場,讓觀眾能在相映的時空中,認識青年男女的煩惱心事。   「苦女的願望」展區透過裁縫與熨燙機具與材料、櫃架等物件,並以當時裁縫工作的照片紀錄為背景,營造裁縫工廠的場景。(林琮穎 攝影) 「一試定江山」展區中擺放了許多桌椅、寫下考試時間的黑板,營造考場氛圍,書桌用以陳列試卷、准考證等相關文獻檔案。(林琮穎 攝影)   「轉大人了沒?」特展重現距今約半世紀前的青春煩惱,到了2000年代末,饒舌歌手蛋堡《少年維持著煩惱》一曲訴說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深深影響成長的憂愁。如今,這些感受與思緒可能因為社會價值觀的變化而有所差異,但他們從未消失,也使得多元世代的觀眾,能夠在展覽體驗中與彼此的回憶、經驗交會。   「轉大人了沒?」特展 時間|2024年07月25日-10月13日 10:00-17:00(週一休館) 地點|西本願寺樹心會館(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2號)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07
探索友善近用的多元色彩!香港藝術館兒童教育展
探索友善近用的多元色彩!香港藝術館兒童教育展
作者: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香港藝術館於2024年2月推出兒童教育展「細世界明日樂園」(展期至2025年1月1日)。展覽邀請兒童參與策展,同時關注身心障礙觀眾之需求,嘗試打造更具多元友善的藝術觀賞空間。其中,展覽題目出自經典粵語兒歌《世界真細小》,寓意在有限空間發揮無限想像。 展覽分為三個展區:「大世界尋寶天地」、「池塘派對及安心森林」與「眾樂樂器」。展區運用色彩豐富的童趣設計,結合循環運作的聲光效果,包含音樂及鳥語蟬鳴,營造童話森林般的氛圍。 該展內容聚焦動物主題,引導兒童觀眾在展品中尋找各種動物形象,延伸對生物多樣性議題的關注。如展覽透過思考同一物種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徵意義,推廣族群文化的共融;或是通過每種動物的特點,傳達同理心以及對多元特質的尊重與包容。   展區「大世界尋寶天地」中的觸摸式圖文展版,帶領兒童觀眾探索展品中的動植物種類,連結生物多樣性議題。(陳瑋彤 攝影) 展區「池塘派對及安心森林」由手動單軌車裝置及樹洞閱讀角組成;單軌車所繞行的「派對帽小夥伴」則為館方與學生合作策展之成果,其中部分作品由視障學生製作。(陳瑋彤 攝影)   在合作策展上,館方選擇與三所本地學校合作【註釋1】,邀請60位學生參與藝術家工作坊,透過實地踏查自然環境,觀察香港的動植物與昆蟲,從生態中認識「多元與共存」。並將踏查結果結合館方藏品,引導參與學生發想/製作專屬自己的「派對帽小夥伴」。系列活動的作品成果,則成為錯落於展區各處的可觸摸展品。   藝術家與學生在貝澳海灘考察水牛生態的影像紀錄。(陳瑋彤 攝影)   值得關注的是,展覽除了使用「觸感地圖」、簡易圖文設計,以及設置無障礙通道,更與非營利組織Beyond Vision Projects合作「感.觸:多感官藝術計劃」,提供點字、觸感導覽手冊與口述錄音導覽,協助視障及聽障觀眾參觀展覽。在觸感導覽手冊的設計上,則以虛構生物角色故事對應藏品,包含鸚鵡航機、派對小兔、青蛙和蚊蟲,以獨特且活潑的角度,帶領觀眾感受藝術。   展覽觸感平面圖。(陳瑋彤 攝影) 觸感導覽手冊。(陳瑋彤 攝影) 此外,展覽亦提供兒童學習資源,如「HKMoA字母卡」及「跟著畫家找找看」,藉此引導兒童觀察作品色彩、線條、形狀、創作形式及空間關係,認識館藏中不同年代、風格的作品,以趣味的學習方式認識藝術知識,同時培養專注、審美、探索、理解與表達等能力。 「細世界明日樂園」教育展結合兒童參與,融入博物館友善平權之精神。使得觀眾能在展覽中親近藝術,同時學習同理及多元包容。館方將兒童展示與教育活動結合特殊學習需求(SEN,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的設計,使展覽成為共享與交流的友善空間。 【註釋1】位處鄉郊的八鄉中心小學、招收大量非華語學生的杯澳公立學校、為視障學生而設的心光學校。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9/04
祝福你有很多魚!與港口部落阿美族探尋海洋的永續發展
祝福你有很多魚!與港口部落阿美族探尋海洋的永續發展
作者:鄧皓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2024年凱達格蘭文化館「祝福你有很多魚」特展(展期至2024年9月22日),展覽名稱來自海岸阿美語「adihay ko foting」,意指「(捕獲)很多魚」的期許與問候,同時也象徵著生態平衡、自然共生等精神。隨著環境的改變,豐收景象日漸式微,也連帶影響了部落海洋知識的傳承。 然而,我們如何延續「很多魚」的文化精神呢?展覽以花蓮縣豐濱鄉Makota'ay港口部落為主,分為三個展區:「我家前面是海洋」、「我們傳承的是永續」與「在海邊的生活」,以回應「很多魚」的實踐與意義。   「在海邊的生活」區域打造港口部落日常場景,提供多種資料形式邀請觀眾深入了解展覽內容。(鄧皓勻 攝影)   海洋文化如何在部落世代間流動? 「我家前面是海洋」展區透過族人的作品,連結港口部落的傳統文化,以及對海洋資源的態度與反思。影像作品《阿美族的燜燒鍋》是當地Cepo’藝術中心【註釋1】舉辦兒童動畫營的系列成果之一。部落兒童在引導之下,自主完成了田野調查、腳本發想、動畫偶與場景的製作、動畫的拍攝與配音。從傾聽、實踐到轉化,以孩子們的視角保存了部落耆老的智慧。   作品《阿美族的燜燒鍋》反映世代傳承、學習部落文化與生態間的平衡。(圖片來源:截自影片《阿美族的燜燒鍋_中文配音版》) 【影片】影像作品《阿美族的燜燒鍋》   此外,展覽也可見部落如何以祭儀傳承對生態保育的思考。如Apo’陳昭興與王亭婷《海是要祭續Misacepo'》以空無漁獲的海祭祭台為核心,象徵遭受破壞的海洋生態與失傳的部落傳統。作品從港口部落的重要祭儀——「海祭」(Milaedis)出發,呈現青年階級向耆老學習傳統漁法和製作漁具,同時從過程中理解、傳承與自然共生的精神,引導觀眾反思文化可能隨環境變化而消逝的未來。 作品《海是要祭續Misacepo'》除了呈現族人使用傳統非破壞性漁法的紀錄片與自製漁具之外,也運用告示牌呼籲大眾對文化與環境的尊重。(鄧皓勻 攝影)   反思,傳統文化與當代保育政策的衝突與共存 「我們傳承的是永續」展區以硨磲貝、高山鯝魚等生物標本帶出多個案例,討論部落文化與環境保育法規間的衝突,以及與研究單位、政府部門合作的可能性,帶領觀眾反思傳統文化與保育政策的平衡與挑戰。 例如,2022年海洋保育署欲將「硨磲貝」列為保育類。其中,長期推動硨磲貝守護行動的港口部落族人陳杰敏,通過與族人進行溝通,化解「保育就是禁止」的誤解,並與海保署合作,引入調查資源,成立巡守隊維護海岸環境。而在達悟族近年復興失傳多年的貝灰文化中,「硨磲貝」是不可或缺的燒製材料。儘管族人依循傳統在特定時節採集硨磲貝,並非是其數量減少的主因,但相關法規的實施卻可能阻礙傳統文化的復興,影響原住民族自主權。   館方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借展的硨磲貝殼標本,以及館內典藏撒奇萊雅族人自製的漁荃,具有「抓大魚放小魚」永續設計概念。(鄧皓勻 攝影)   「祝福你有很多魚」代表著豐收的祝願、海洋共生的文化傳統,也可以理解為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從家庭、部落、外部社群到政府單位,皆用不同方式面對海洋資源枯竭的環境議題。展覽提倡各方攜手合作,在相互瞭解之下找到平衡,共同面向海洋保育的目標。 【註釋1】Cepo’者播藝術中心由王力之於港口部落成立,透過藝術家駐村,為部落帶來多樣的藝術資源,也長期致力於部落文化研究和教育活動。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8/31
走進藝術遊樂園!臺南市蕭壠文化園區體驗藝術的多元想像
走進藝術遊樂園!臺南市蕭壠文化園區體驗藝術的多元想像
作者:林育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座落於臺南市佳里區的蕭壠文化園區,是由舊糖廠建築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間,包含藝陣館及西拉雅平埔文化館、藝術家駐村空間,兒童藝術特展空間與圖書館等。 園區關注當地陣頭、西拉雅文化,例如「雲端香路.數位陣法:陣頭和他們的產地」常設展規劃系列藝陣文化體驗活動「蕭壠藝陣月—囝仔 ê 陣頭藝術祭」。同時,也與國內外藝術家合作,透過多元主題、動靜皆具的特展與活動,為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及親子觀眾,提供共享藝術的豐富體驗。   蕭壠文化園區將舊糖廠建築群改造為文化空間,並提供多樣化的主題展覽與活動,是適合家庭觀眾走訪的好去處。(林育如 攝影) 常設展「雲端香路.數位陣法:陣頭和他們的產地」,將藝陣元素結合互動展示,帶領觀者探索臺南地區獨特的傳統民俗文化。(林育如 攝影)   其中,互動探索館特展「藝術健身房-一起練出文化力」(展期至2024年09月29日),匈牙利藝術家湯明煦(Tamas Szvet)系列作品發想自健身器材,使觀眾宛如進入健身房,在其中體驗打籃球、乒乓球、舉啞鈴等運動樂趣,透過肢體運動、舒展、玩耍,認識藝術。   「藝術健身房」特展中的領獎台。(林育如 攝影)   另一方面,也有較為靜態的兒童藝術展覽,如「藏在星空的秘密基地——寧芮潔創作展」(展期至2024年10月15日)則聚焦油畫、雕塑等作品,結合童趣的故事與想像,引導兒童們進入藝術家的奇幻世界,探問企鵝跟人類能不能和獅子做朋友?   「藏在星空中的秘密基地」特展。(林育如 攝影) 特展空間中隨處可見走出作品的小動物身影,藝術家也利用園區中的廢棄樹木枝幹與枯葉進行創作。(林育如 攝影)   此外,園區也設有適合幼兒活動的兒童遊戲室,可提前至官網預約。空間繪滿由藝術家林佳勳、何宇森共同創作的大型壁畫,象徵兒童即將在草地、海洋、森林之間與街頭怪獸「蝸牛人」開啟的未知冒險。 遊戲室提供軟抱枕、木馬、學習圖版等觸摸教具,也設置許多以數字、線條、圖形、角色模擬等設計的設施,如迷你廚房、舞臺空間,使孩童可透過道具裝扮、遊戲與多元感官探索,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   遊戲區中的「蝸牛人」壁畫,以及迷你廚房、微型舞臺設施。(林育如 攝影) 遊戲室沙池提供許多輔助玩具,利用沙子的可塑性,使兒童在想像的世界中馳騁,自由地建造堡壘或基地。(林育如 攝影) 蕭壠文化園區透過多元的展覽與活動,打造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空間,成為家庭與各年齡層觀眾探索藝術、體驗文化的好所在,使每位觀眾都能在此開啟屬於自己的藝術探索之旅。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