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博物之島 RSS訂閱https://museums.moc.gov.tw/文化部-博物之島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c953cf5d-674c-4831-9953-023acc31cda8荷蘭國家海事博物館揭開黃金時代的黑暗篇章,航向多元觀點的海洋歷史 作者:林蔓娟 (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地景建築師) 在荷蘭國家海事博物館北岸碼頭上,停泊著氣派滂薄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號」(VOC Ship Amsterdam)複製船,它曾為該國黃金時代爭霸世界的輝煌象徵。然而,在近年的解殖民的語境之下,海事博物館該以何種姿態面對過去掠奪而來的輝煌?又如何以多元的視角建構海洋與人的關係?   該館主要的展示空間,左為荷蘭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號複製船,右為荷蘭國家海事博物館。(林蔓娟 攝影) 航向新詮釋,從阿姆斯特丹號開始 船上隨風飄揚的旗幟是航海時代,辨別敵我、展現權力最直接的方式。自1990年代重新復刻阿姆斯特丹號後,船上仍掛著荷蘭東印度公司旗。然而,這面旗幟代表荷蘭航海的風光歷史,同時也是殖民歷史的見證。 因此,2022年該館委託藝術團體Sites of Memory 以「解碼大西洋世界」特展(Decoding the Atlantic World)重新省思長年來以西方視角出發的海洋歷史,為觀眾揭開大西洋沿岸曾被荷蘭殖民國家的抵抗故事。而該展中重新設計的海洋信號旗,則取代原先的旗幟被掛在船頭,象徵正視殖民歷史的反思,作為該館詮釋轉型的開端,並將該船空間作為常設展的一部分。   阿姆斯特丹號掛著由藝術團體Sites of Memory創作的信號旗,取代荷蘭東印度公司旗,象徵對殖民歷史的反省與見證。(林蔓娟 攝影) 【影片】Sites of Memory 「解碼大西洋世界」特展 常設展聚焦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貿易所帶來負面影響,強調貿易與戰爭之間難以分割的依存關係。展板可見海洋貿易輝煌歷史與隱於其背後的困難歷史相映呈現,藉雙重觀點帶領觀眾重新省思、認識國家歷史。 值得注意的是,館方也將困難歷史帶入為學生提供的「阿姆斯特丹號」線上展覽,並輔以導覽影片、動畫、互動遊戲、問題等設計為不同年級講述殖民歷史,引導學生以當代觀點思索奴隸貿易的暴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的統治手段是否正當等。   阿姆斯特丹號複製船的存在曾備受爭議,展覽以留言條邀請觀眾一同思索該船對他們的意義與感受。(林蔓娟 攝影) 食物與鯨魚?海洋歷史的新取徑 此外,該館也透過特展為觀眾提供認識海洋歷史的新途徑,例如,「深食熟慮」特展(Food for Thought)以攝影、紀錄片揭開超市包裝上沒有透露的食物資訊,呈現糧食系統與海洋運輸間的緊密關係、生產製造的勞力剝削與食物浪費。   「深食熟慮」特展聚焦食物的生產、運輸與其造成的勞動剝削與浪費。(© Twycer, 荷蘭國家海事博物館 提供) 展覽可見荷蘭每年出口食物的統計,或站在體重計上,計算自己的體重是多少磅的美國牛肉;也與「慢食青年網絡」(Slow Food Youth Network)合作研究食物鏈,帶領觀眾透過插圖圖表認識常見於歐洲餐桌上的洋蔥、番茄、起司等食物背後的隱形旅程。   展覽與「慢食青年網絡」合作的食物鏈插圖圖表。(林蔓娟 攝影) 而兒童展覽「鯨魚的傳說」(The Tale of Whale )則以永續發展的角度,以「鯨魚」帶領兒童深入認識捕鯨業的發展、棲地污染的危機等課題。並藉由「鯨魚在哪裡」教育活動,讓兒童扮演守護鯨魚的小研究員,思考如何避免獵捕、環境污染,保護鯨魚的挑戰。   「鯨魚的傳說」特展講述捕鯨業與棲地污染對鯨魚的傷害。(© Twycer, 荷蘭國家海事博物館 提供) 與海洋的親密相遇,從行動開始! 除了多元面向的海洋歷史展示,館方也積極的透過行動傳遞永續價值,如配合世界清潔日舉辦回收海、陸環境的塑膠活動,號召大眾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或是於暑假期間舉辦「塑膠釣魚」邀請觀眾搭乘塑膠鯨魚帆船,在博物館周圍捕撈塑膠、保護運河!   執行編輯:謝佳均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2fd26b26-e512-4e99-be94-0209ede2e711震後重生:日本南三陸311紀念館開幕 作者:劉怡辰(自由作者) 位於日本宮城縣的南三陸311紀念館(南三陸311メモリアル),於今年(2022)10月開幕。座落於311大地震海嘯重災區,紀念館由知名建築師隈研吾操刀設計,採用南三陸杉木材建構,成為具有在地性的記憶載體。 館內透過文獻圖表、影像紀錄的展示形式,呈現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後,當地遭受海嘯嚴重侵害、高達800多人罹難(包含失蹤人數)的心碎過程,結合當事者口述歷史與多位藝術家創作,再現災害記憶以及在地居民的災後生活樣貌,讓觀眾感受創傷記憶之餘,更直視個人生命之於大自然力的脆弱,並探尋未來的災害因應之道。 館內透過文獻及影像的展示形式,呈現南三陸地區的受災情況與創傷記憶,帶領觀眾從中思考人類生命與大自然的關係。影片中的受訪者包含當年倖存的學校師生、協助震災救援的消防署職員等。(南三陸町 提供)   常設展中,以日本攝影師浅田政志與法國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的作品作為亮點之一。浅田政志自2013年秋天至2021年夏天,與南三陸町居民共同討論並執行《當南三陸同在一起》(みんなで南三陸)攝影計畫,透過影像記錄災後居民們相互支持、帶著笑容積極生活的身影。浅田政志提到:「不管是在哪件作品的攝影現場,都能充分感受到居民們『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重建在震災中失去的家園』的強烈意志」。 日本攝影師浅田政志的攝影作品《當南三陸同在一起》(みんなで南三陸),除了展示於館內之外,也被製作為紙本刊物,供觀眾於遊客中心閱覽。(劉怡辰 攝影)   另外,長期關注「生與死」及個體生命尊嚴議題的法國當代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於實際走訪災區後,深受眼前慘烈的景象觸發,為緬懷消逝的生命,並思考人類、自然與時間的關係,他於2020年春天完成了結合實體物件與燈光裝置的《Memorial》設計圖。遺憾他在2021年逝世,作品卻尚未完工,因此轉由南三陸町邀請長年協助他進行製作與策展的Eva Albarran工作室,合力依照遺留的設計圖完成Christian Boltanski此生最後一件創作。透過藝術的轉化,讓震災記憶不被埋沒於過去,而能作為當代議題,再次觀看與討論。 法國當代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生前最後一件創作《Memorial》,立基於自身走訪311災區的記憶,帶領觀眾思考生命的議題。(南三陸町 提供)   不僅陳列展示,南三陸311紀念館也進一步結合教育推廣計畫,與觀眾一起思考如何應對未來災害的發生。透過每日定時討論會的形式,搭配沈浸式影片播映,呈現311震災實際景象以及當事者經驗描述,讓觀眾在館員引導下,從自身居住環境可能面臨的自然災害出發,描述已知的避難計畫,並延伸討論其他替代方案,以減少災害強度超乎預想而使防災訓練失效的緊急情況。 此外,館方也舉辦「防災工作坊」,以「學校」及「家庭」的視角出發,與民眾討論未來可行的避難方式,從中思考在自然災害中求生的方式,達到防災教育、災難管理的目的。 教育推廣計畫中,館方以沈浸式影片帶領觀眾進入災害情境,並由館員帶領觀眾討論日常防災的多種可能性。(南三陸町 提供) 參加教育推廣計畫的觀眾,將獲得館方製作的「防災手冊」。內文包含東日本大震災相關資料以及防災知識,供觀眾活用於日常生活的防災行動當中。(劉怡辰 攝影)   南三陸311紀念館的設立,不僅止於災難紀錄與悼念,而是將館舍作為公共開放的對話平台。結合周邊南三陸町震災復興祈念公園以及海景,位置毗鄰南三陸三三(さんさん)商店街,具有振興地方觀光的意義,透過藝術家、在地居民、訪客的共同參與,將創傷記憶轉化為積極面對未來的契機。 南三陸町震災復興祈念公園中,保留了受海嘯侵害後的防災對策廳(防災対策庁舎)建築遺跡。從建築鋼結構彎曲、變形的損壞方向,到訪者可以深刻感受311大地震的海嘯破壞力。(劉怡辰 攝影) 2017年落成的南三陸三三商店街(さんさん商店街),亦由建築師隈研吾採用南三陸杉木材設計而成,作為在地商家匯集的基地。以三三(さんさん)命名,期望商店街有如燦陽(サンサンと輝く太陽)般為地方帶來笑容與力量。(劉怡辰 攝影)   執行編輯:郭冠廷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8e843079-fef9-43c1-b0eb-01832573e66a如夢的世界:柯律格談佛洛伊德的「中國蒐藏」 作者:楊育睿(英國約克大學藝術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與中國,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由藝術史與漢學家柯律格(Craig Clunas)與倫敦佛洛伊德博物館合作策劃,「佛洛伊德與中國」(Freud and China)特展從藝術史的視角出發,重新詮釋了科學家收藏的「中國文物」,也體現了在傳記博物館類型中,難得一見的科學與藝術史跨領域對話。 柯律格與倫敦佛洛伊德博物館合作策畫的「佛洛伊德與中國」展覽空間設計。(Credit: Freud & China exhibition room ©Freud Museum London. Photo Karolina Heller) * * * 「佛洛伊德與中國」特展YouTube介紹影片 * * *   位於倫敦的佛洛伊德博物館,以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最後故居為人所知。佛洛伊德在二戰期間,偕同家人逃離納粹取得控制的奧地利,最終抵達英國。而後,他便持續在此進行診療與研究,直至去世。 佛洛伊德的工作室是該博物館最吸睛的焦點,陳列沿用於維也納舊居的傢俱、他所收藏的書籍、圖繪、古玩,以及會見診療個案的躺椅,這個由科學家親手打造的空間,鉅細靡遺地演繹著佛洛伊德的思想世界。特別是引人入勝的大量古董收藏,具東方色彩的陶瓷、玉器、織物,與古代埃及、希臘與羅馬風格物件,為此空間增添了一種夢境般的氛圍。 佛洛伊德在倫敦故居的藏書與異文化物件收藏。(楊育睿 攝影) 佛洛伊德工作室擺設中,包含家具、地毯和文物收藏,呈現了大量異文化視覺元素。(楊育睿 攝影)   佛洛伊德經常將精神分析科學與考古學聯想在一起。在《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中,他提及這些異文化物件與那些「陳舊蒙灰的諸神」如何幫助他進行精神分析工作[註1],即使這些物件也包含仿製品,但他似乎不特別在意。他隨心所欲地布置珍奇櫃、改變物件陳列的排列組合,創造他在精神領域中所尋求的「如夢的世界」[註2]。 佛洛伊德的「中國萌公仔」蒐藏,很有條理卻也很隨機地與其他埃及、希臘古文明收藏穿插擺置在一起。(楊育睿 攝影)   在「佛洛伊德與中國」特展室中,策展人柯律格進一步透過分析佛洛伊德收藏的「中國」物件,探討當時歐洲古物與藝術市場的潮流,以及對「東方」文化的特定想像與迷思。該展示提到,佛洛伊德收藏的中國塑像大多是女性。隨著此類收藏的增加,他在後期關於女性的研究中,重新強調了前戀母期對女性心理學的重要性[註3]。特展也詮釋了佛洛伊德對中國玉器的興趣,並提及他「對成年禮、社會及宗教儀式,進行了廣泛的精神分析研究」[註4]。此外,佛洛伊德為寵物犬們命名刻意表現的「中國風情」,也是該展的亮點之一[註5]。 陳列佛洛伊德的玉器收藏展示櫃一隅,呈現出精神分析學家言行如一地隨機。(楊育睿 攝影) 佛洛伊德收藏的女性中國塑像。(©Freud Museum London. Photo Karolina Heller)   在佛洛伊德的日記中,他的寵物犬譯名「寫法並不固定」且「用字五花八門」[註6]。這一點印證了佛洛伊德對中文的描述:「我僅在各種隱喻中取得我想要訊息,如同那些發生在夢中的種種不確定性一般。」[註7]。佛洛伊德將夢境放置在日常秩序的對立面加以解讀,這改變了經驗日常物件的方式。而這些除去文化脈絡的東方物件,對他而言即是由隨機的隱喻所構成的「如夢的世界」。 佛洛伊德與寵物犬們,牠們的命名刻意表現出「中國風情」,呈現佛洛伊德的喜好。(Credit: Freud & China Image 14 © Freud Museum London) 註釋1:Text for display ‘A Treasure Trove of Antiquity: Sigmund Freud’s Study’ at the Freud Museum London. See on 15 May 2022. 註釋2:Letter from Sigmund Freud to Marha Bernays, 10th October 1885. Display text at the Freud Museum London. See on 15 May 2022. 註釋3:Text titled ‘Freud, China and Feminine’ in the exhibition ‘Freud and China’ at the Freud Museum London. See on 15 May 2022. 註釋4:Text titled ‘Freud and Jade’ in the exhibition ‘Freud and China’ at the Freud Museum London. See on 15 May 2022. 註釋5:Text titled ‘Freud and his ‘Chinese’ dogs’ in the exhibition ‘Freud and China’ at the Freud Museum London. See on 15 May 2022. 註釋6:Ibid. 註釋7:Sigmund Freud, translated by Joan Riviere.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22). 195.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f62ff918-7b7a-4bd2-8962-01702a3c058b為什麼故事對孩子的學習很重要?撰文: 王惇蕙 (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故事,是人們最常使用的溝通方式:繪本、舞蹈、圖像、音樂等,都是故事呈現於世人眼前的方式。過往許多學者指出,故事深刻影響著孩子的文化理解、性別角色。閱讀故事,促進孩子發展讀寫能力,也傳遞了信念 (beliefs)、價值 (values)、態度(attitudes)、社會規範(social norms)。 故事「如何」形塑孩子對真實世界的認知?Peggy Albers 提出3點: 傳遞性別觀點 研究指出,孩子在5歲前會發展出性別、種族等認同,5歲前讀的故事,裡面的文字、圖像,都將影響他們對性別的觀點,並且難以改變。Albers接續這個研究,以3年級的孩子為對象,用6週的時間閱讀和討論不同故事中男性、女性的角色,請孩子把今日兩性實際狀況填入、重新書寫- 比方說,女性可以出外遊玩或工作等。接著,讓女生和男生分別猜測並畫出彼此有興趣的事情,結果仍不脫性別刻板印象- 男生認為,女生想當住在城堡的公主,等待騎著龍的男性搭救;女生認為,男生喜歡在戶外活動,適合當運動家、冒險家等。 採取實際行動 故事可以影響孩子對世界各地人、事、物的觀點,也可以讓孩子採取行動,造成改變。Kathy Short曾讓200個5年級的孩子閱讀有關人權的書籍,深受感動的孩子們,即使小小年紀,亦開始思考如何為社區、學校帶來改變。 令他們深受激勵的故事,是兒童人權鬥士 Iqbal Masih 的真實生命經驗(他在12歲遇害身亡)。孩子透過故事,思考人權迫害、缺糧飢荒等議題,並創造了社區小農田,提供當地食物銀行使用。 建構跨文化視角 今日,世界多元性透過各種形式的媒體,融入人們的生活。當孩子閱讀其他國家孩子的故事,如 Iqbal Masih,他們會從中獲得新的觀點,也能連結當地脈絡思考。 故事可以影響孩子對世界各地人、事、物的觀點,也可以讓孩子採取行動,造成改變。Photo by anwar siak (via flickr; CC BY 2.0) 在臺灣,許多博物館、美術館皆以出版品傳達相關知識,讓孩子對藝術家、藏品等有所認識,或藉出版品傳遞價值,如近年國家人權博物館所提「人權繪本建議書單」- 面對較為陌生的人權議題,繪本可為孩子的媒介,引發後續思考和行動。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d4cc5889-c744-4bf7-98b0-001771b0032d國際海事博物館協會 ICMM撰文: 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國際海事博物館協會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ritime Museum, ICMM) 是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附屬組織,集合了世界各地200多位海事博物館專業人員,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國際會議,透過研討會、座談和實地考察,就海事博物館有效運作方式及相關研究成果切磋砥礪。ICMM制定了船舶記錄保存準則及水下考古指南,並為不同規模的博物館會員提供船舶和船隻保護技術、館藏或人員交換、借展、規劃、研究、教育、公關和供應品採購等專業協助,亦致力促進公眾的海洋保護意識。 ICMM創立於1973年,係當時美國神秘海港博物館 (Mystic Seaport Museum) 館長Waldo Johnston及英國格林威治的國家航海博物館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NMM Greenwich) 館長Dr. Basil Greenhill共同發起,ICMM現任主席Stephen White亦為神祕海港博物館執行長。ICMM首次亞洲會議在2015年於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行,以「瀚海寰聯」(Connections) 為題,探索東西方的海事文化,藉由開啟跨文化對話促進跨地區的館際交流與合作。 2019年第十九屆國際海事博物館協會會議將於9月15日至2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及芬蘭的Mariehamn兩地舉行,主題為「讓船開得更快」(Making the Boat Go Faster),海事博物館尋求保持社會相關性、永續成功經營,並提高效率的創新方法。會議短篇論文徵稿至3月1日,邀請各地海事博物館分享所面對的挑戰、應對方法及正在進行的新計畫。 建造於1903,今泊於芬蘭瑪麗港 (Mariehamn, Åland) 的古帆船 Pommern, 為當地海事博物館的博物館船 (圖片來源)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b35b61bb-813d-478e-b007-01be5fb1072e克利夫蘭美術館的轉型:以公眾參與共築包容與多元的未來 撰文:王惇蕙 (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博物館如何落實「多元性 (Diversity)」和「包容性 (Inclusion)」呢?你、我、他對於這個議題有各自的見解與期待。 2018年9月10日在NPQ發表的文章 (A Museum’s Transformation: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Goes Deep for Inclusion) 指出,克利夫蘭美術館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CMA) 在2017年用了9個月的時間,辦了100多場的會議,和超過400位住在克利夫蘭的民眾,討論「對我而言,多元性、包容性是什麼?」「博物館怎麼落實多元性、包容性?」百款人百款建議,讓克利夫蘭美術館蒐集到許多的好點子,並把成果化成可具體實踐的內容,出版19頁的報告(For The Benefit of All: The CMA’s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Plan)。在報告中,克利夫蘭美術館從藝術 (Art)、空間 (Place)、觀眾 (Audience)、資源 (Resource)、組織文化 (Organizational Culture) 等五大面向,討論能提供觀眾哪些有感的多元性、包容性博物館經驗,舉例如下:  藝術 (Art):結合藝術和時下流行的議題、事件,拓展博物館服務範疇,讓博物館與觀眾有更強的連結。  空間 (Place):透過社群團體合作、參與方式,改善博物館戶外空間的使用條件,讓觀眾都可以享受與使用。  觀眾 (Audience):首次來訪或是非常態性來訪的觀眾,將發展有效益的行銷手段,讓他們有機會成為博物館常客。  資源 (Resource):和不同的供應商合作,提供觀眾更多的選擇。  組織文化 (Organizational Culture):成立多功能、跨部門的團隊,監督與建議博物館多元性、包容性的實踐。 自許成為「博物館的大咖」,克利夫蘭美術館系統性地蒐集觀眾的需求,把「博物館如何完成大眾許下的多元性、包容性願望?」執行步驟、未來願景都寫成了白紙黑字。就博物館觀眾的立場來看,當然希望這不只是文宣,而是和博物館的約定,期盼這些內容一一實踐,共築「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