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全站搜尋

館所 搜尋結果 : 0 筆

活動 搜尋結果 : 74 筆

桃園光影文化館|主題影展【I'M WHO I AM】
主題影展【I'M WHO I AM】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婚專法,此舉也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就在同婚專法即將邁入第三個年頭之際,社會大眾對LGBTQ族群的關注與理解依然需要再加把勁,特別是面對你我身邊常見的「跨性別者」。尤其近年來性別自由和(繼續閱讀...)
性別平權講座
活動名稱:性別平權講座 對象:一般民眾 費用:免費 時間:10/12(五)1400~1600 地點:1展廳視聽室 講題:動物方程式-破除性別刻板印象與反霸凌 講師:江映帆/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講師 講座內容: 從出生那一刻起,性別與刻板印象的影響無所不在 (繼續閱讀...)
日茁-工藝生活美學展(陶藝)
本展以110年苗栗分館工藝推廣班課程,共計六個班別之學員,展出將近60組件之學習成果,分別為金工工坊:金屬加工-首飾設計製作班;漆藝工坊:漆藝研習班(春季及秋季班) ;陶藝工坊:夏日植感-陶藝基礎成型育成班;染織育成中心:藍染蠟染研習班、藍染縫染研習班。學員在工藝講師120個小時的課程中,學習技藝,(繼續閱讀...)
我們很好也美好─107年文化平權影片欣賞:國際跨性別日
時間:10月11日下午2時至4時 地點:中正紀念堂1樓演藝廳 《日常對話》(88分) 「幾個簡單的提問,開啟的將是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才能面對的對話。」身為紀錄片導演,拍攝看似平常的日常對話,緩緩述說跟著法師母親牽亡魂的童年、家暴的父親,及對於母愛缺席的疑惑,並詰問情感疏離的母親,相對母親(繼續閱讀...)
藝想號-兒童繪本區108年5-6月閱讀延伸活動
  國立臺灣美術館藝想號-兒童繪本區 108年5-6月閱讀延伸活動 壹、前言 繪本具有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特性,使用繪本來帶動閱讀,培養親子共讀的閱讀習慣成為一種趨勢。國立臺灣美術館試圖從美感學習的觀點推動繪本閱讀,藝想號-兒童繪本區108年5-6月規劃的活動,分成常態性、(繼續閱讀...)
平權繪本有藝思:6月故事導賞
以本區館藏圖書介紹不同障別、性別及多元文化的故事,引導親子更多元認識、體驗、同理、接受並協助身心障礙及多元族群大小朋友。 1.指導單位:文化部 2.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3.活動日期:111年6月11(六)、18(六)、25 (六) 4.活動對象:親子 5.活動人數(繼續閱讀...)
花蓮縣南區藝術家聯展
花蓮縣文化局為均衡南北藝術資源及落實藝文平權,繼9月美術館辦理之《花蓮縣南區藝術家聯展》後,特別南下至玉里鎮「璞石藝術館」辦理花蓮南區藝術家聯展,由本縣瑞穗鄉、玉里鎮及富里鄉等3地9位藝術家,超過50幅作品展出,目的在彰顯花蓮南區藝術家藝術精湛作品,帶給鄉親近睹當地藝術家大集合的真實面貌。(繼續閱讀...)
藝想號-兒童繪本區108年2月10日(大年初六) 水仙與薔薇的秘密花園兒童劇
水仙與薔薇的秘密花園兒童劇 壹、前言 繪本具有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特性,使用繪本來帶動閱讀,培養親子共讀的閱讀習慣成為一種趨勢。國立臺灣美術館試圖從美感學習的觀點推動繪本閱讀,藝想號-兒童繪本區於108年2月10日大年初六特別規劃兒童劇,結合「花之禮讚—四大美術館聯合大展」以展覽內容改(繼續閱讀...)
110年友善平權推廣系列(免費參加)
本系列含講座、紀錄片放映,有關介紹及報名為講座,不含紀錄片放映。免費活動,提供公務人員學習時數,歡迎報名參加,也接受現場報名。 講座一: 時間:5月22日(星期六)14:30-17:00 地點:1展廳視聽室 講題/講者:我們與障礙的距離/胡川安(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繼續閱讀...)
Cooking Mommy:東南亞料理小教室
 國立臺灣博物館近年來持續推動文化平權,關懷新住民族群的文化參與,本次活動規劃在東南亞傳統節慶的特殊日子,邀請新住民服務大使與社會大眾分享「家鄉」風味。活動以菲律賓、泰國及印尼等三國飲食分享為主,將透過新住民進行料理示範,即東南亞在地飲食,同時,讓社會大眾從飲食出發,理解文化差異,進而包容尊重彼此。(繼續閱讀...)

公告事項 搜尋結果 : 24 筆

超越彩虹的光譜: 博物館如何實踐LGBTQIA+平等與可見性 (來源 : 專文)
作者:林玟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長期以來,博物館傾向於風險迴避,鮮少涉入社會爭議的討論。在許多以異性戀結構框架為主流的社會中,常將談論LGBTQIA+平等視為禁忌,而博物館在性別和性取向多元遭受排斥的背景下,隨處可見以異性戀、順性別、健全身體等為基礎的(繼續閱讀...)
歧視仍未終結?游擊隊女孩40週年特展 (來源 : 新訊)
作者:郭冠廷(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知名女權主義藝術團體游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正於紐約下東區Hannah Traore Gallery舉辦商業展覽「歧視之國:游擊隊女孩談偏見、金錢與藝術(Discrimi-NATION: Guerrilla Girls o(繼續閱讀...)
在明星的光環下: 博物館與名人的跨界行銷新趨勢 (來源 : 專文)
作者 : 林盈君(英國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碩士、藝術顧問) 近年來,博物館與藝術機構愈發頻繁地與名人合作,讓具有群眾魅力的各界名流進行形象代言、語音導覽、甚至成為「客座策展人」,不僅促進了藝術與流行文化的深度融合,也成為博物館吸引多元觀眾、提升影響力的重要途徑。然而,名人合作背後牽涉(繼續閱讀...)
島嶼博物館,香港「西貢海藝術節」與居民一同訴說地方故事 (來源 : 新訊)
作者: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香港以其急速的都會節奏著稱,眾多博物館及大型藝文空間亦多座落於市中心。然而,當地的地質與生態多樣性,碩果僅存的鄉村歷史無疑也是值得保存與推廣的重要資產。為了讓更多本地及海外旅客能夠深入探索,同時體驗新界村落【註釋1】的文化內(繼續閱讀...)
「今天、一年、一生」—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常設展間的沉浸敘事 (來源 : 新訊)
作者:林軒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 助理研究員)、高郁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 專案助理)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的生活都是如此度過的,未來也會如此。——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   座落於景福宮側、緊(繼續閱讀...)
傾聽需求: 熊本市現代美術館打造友善親近藝術的市民客廳 (來源 : 專文)
作者:陳佳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陳幸均 (策展人、前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總監) 位於熊本市中心的熊本城,歷經2016年大地震後修復重生,是許多遊客來到日本九州必訪的景點之一,也是九州的精神象徵;附近的百貨商業大樓三樓透明的落地窗上幾個簡潔的英文字:CAMK (Co(繼續閱讀...)
探索友善近用的多元色彩!香港藝術館兒童教育展 (來源 : 新訊)
作者: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香港藝術館於2024年2月推出兒童教育展「細世界明日樂園」(展期至2025年1月1日)。展覽邀請兒童參與策展,同時關注身心障礙觀眾之需求,嘗試打造更具多元友善的藝術觀賞空間。其中,展覽題目出自經典粵語兒歌《世界真細小》,寓意(繼續閱讀...)
典藏庫裡的YES or NO!?愛爾蘭國家博物館「終止妊娠」公投蒐藏行動 (來源 : 新訊)
作者:林亭吟(輔仁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近二十年「快速回應蒐藏」在博物館界興起,諸如社會運動、氣候危機、疫情等時事議題的相關物件,都能藉此進入博物館空間,也是當代博物館積極回應社會的一種方法。 「終止妊娠」──俗名「墮胎」──是近幾年世界多地都面臨的爭議性議題。許多國家都曾就(繼續閱讀...)
朝向文化平權前進! 赫胥宏美術館暨雕塑公園的DEAI委員會 (來源 : 專文)
作者:詹話字(台北當代藝術館研究組組長、2023年傅爾布萊特研究訪問學人) 當代博物館不僅是「典藏物件」的機構,更重視參觀體驗與服務的多元性,以期實踐社會共融與文化近用的理念。美國博物館界重視多元、平等、近用、共融(DEAI,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繼續閱讀...)
出櫃的國家公園!紐約石牆國家紀念公園推廣多元性別教育 (來源 : 新訊)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有別於普遍印象中的國家公園多以保護自然生態為主題,美國的國家公園管理署(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在2016年新成立的石牆國家紀念公園(Stonewall National Monument(繼續閱讀...)
:::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客服電話:(02)8712-3000 (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6:00)

網站更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