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親近博物館的好日子!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親近博物館的好日子!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作者:陳又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你知道博物館也有專屬節日嗎?每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自1977年由國際博物館協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COM)舉辦至今,今(2023)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定為「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關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三項指標:全球性的健康與福祉(Global Health and Well-being)、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和陸域生態(Life on Land)。本文將依據年度主題,介紹臺灣各地博物館相關活動資訊:   把健康福祉放在心上 博物館如何關注大眾的健康福祉?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合作推出「行艸學—好好呼吸的植感提案」,結合生活中的花草植物,設計多感官體驗系列活動,希望讓忙碌的現代人親近自然、好好放鬆;臺北518國際博物館日則串連臺北市小型文化館舍,以「五感體驗工作坊」療癒你我身心;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仲夏夜之愛》多元性別戲劇表演和《大自然中也有LGBT?》主題導覽,積極促進大眾認識性別光譜的多樣性,為多元性別族群的身心健康發聲。 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合作推出「行艸學—好好呼吸的植感提案」,結合生活中的花草植物,設計多感官體驗系列活動,希望讓忙碌的現代人親近自然、好好放鬆。(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國立臺灣文學館配合518國際博物館日,推出「自遊字在」系列活動,圖為宣傳海報。(國立臺灣文學館 提供)   此外,高雄市立美術館邀請新住民講者舉辦「美術館Dàng一Dàng:朗讀‧你的聲音」,聚焦新住民文化平權的重要性;國立臺灣博物館也以「臺博X教育廣播電臺_卷軸皮影戲工作坊」介紹印尼的爪哇偶戲表演藝術,鼓勵大眾學習並尊重多元文化。國立臺灣文學館則推出「追風者」司法廉能桌遊,參與者可透過遊戲,瞭解司法廉政的意義所在。善用多元活動,當代博物館持續向大眾傳達身心健康觀念,並讓參與者暸解不同觀點與價值。   一起為「氣候行動」做出貢獻 面對氣候變遷危機和環境永續議題,博物館藉由與其他機構合作,促使大眾共同行動。國立臺灣文學館「2023故事聯合國:每個國家都來講故事」與多國辦事處聯手,透過繪本說故事,向孩子們分享各國為永續發展的努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親子二手市集合作舉辦「小樹市集in臺南」,觀眾可以在親近臺灣文化歷史同時,享受購買二手物品的樂趣! 而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下簡稱故宮南院)「木作多寶格工作坊」讓觀眾不只親手製作環保實用的收納品,也能深入體驗展品魅力;而國立臺灣美術館推出「與自然對話─永續未來的想像」工作坊,觀眾可以在參展後,透過藝術創作省思生態議題,為地球共同努力。國立臺灣博物館更推出「鯨奇石光跡」、「古生物代言人現場導覽」等多檔活動,觀眾能透過化石與古蹟,省思生物圈與氣候變遷的關係,並藉由「彎腰農夫市集」,參與小農與NGO組織的永續環境理念。 國立臺灣博物館配合518國際博物館日,推出「Let's Go Green 一起綠動」系列活動,圖為宣傳海報。(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保護「陸域生態」,人人有責 博物館可透過展示、教育和研究等方式,宣傳陸域生態系統永續的急迫性,並提高「喪失生物多樣性之嚴重性」的警覺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便與國立臺灣美術館聯手,推出「藝遊蔚徑。博覽群芳-科博館X國美館城市走讀」,經由實地導覽,促使觀眾認識連接兩館之間的臺中綠園道。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也藉由「歷史公園導覽」,結合歷史人文故事與水域綠地生態,提供觀眾豐富的踏查體驗。國立臺灣博物館則以「腦丁代言人—尋找樟小弟」與「田園藝術家—小瓢」活動,讓大眾認識植物與昆蟲在生態裡的重要角色。 走讀之外,還能怎麼貼近大自然呢?高雄市立美術館藉由「來去踅美術館-聽故事,看展覽:種子下土後……」新住民親子體驗活動,期待讓兒童認識種子的成長過程;國立歷史博物館結合植物園與植物繪畫藏品,以「花現自己」與「花植going on?與植物藝起玩X剪植好療癒」活動讓觀眾體驗植物之美;故宮南部則透過「精奧入微靈巧深敏-歷代花鳥畫賞析」講座,分析歷代自然主題畫的風格,讓我們一起從典藏品出發,走向與自然永續共存的未來。 國立臺灣美術館「Keep Gong:藝術永續」城市走讀活動,將帶領參加者認識典藏品中的植物與鳥類。(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不只好玩,還有眾多好康! 許多博物館在5月18日當天能免費參觀,參與期間也有許多好康活動,更多資訊可見博物館官方網站,或關注文化部博物之島「518國際博物館日」網站彙整。期許你我透過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貼近社會議題之餘,重視並共創美好未來生活。   2023年國內博物館518活動資訊表(雲端連結) *活動資訊請以博物館官方網站公告為主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5/18
閒步昔日時光—新芳春茶行「日日大稻埕:大稻埕歷史照片特展」
閒步昔日時光—新芳春茶行「日日大稻埕:大稻埕歷史照片特展」
作者:戴秉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臺北民生西路上佇立著一幢歷史悠久的建築,黃色面磚與檜木門扉相互映照,門上題有「芳尋顧渚」、「春採蒙山」二句聯對,它是新芳春茶行,臺北市少數保存狀況良好的住商混合洋樓[註1],自1934年落成後,見證長達70年臺灣茶葉發展史的興衰。 新芳春茶行採閩南式三進建築形式,結合住商兩種不同機能,現今轉為博物館營運使用,目前正展出《日日大稻埕:大稻埕歷史照片特展》(2023/4/12-8/31),展覽與《彩繪李火增》及《看見李火增》系列書籍作家王佐榮合作,以日治時期著名攝影師李火增[註2]攝影,與後期經考證歷史色彩所完成的數位上色彩繪照片為定錨點,重返1935至1945年間大稻埕的繁榮景象。 《日日大稻埕:大稻埕歷史照片特展》於今年四月正式開展,以攝影家李火增所拍攝,與後期彩繪上色照片為特展主軸,呈現1935至1945年間大稻埕的風貌。(戴秉儒 攝影)   時代復返:李火增鏡頭中的社會百態 本次特展分為「踅街(se̍h-ke)」、「厝邊日常」和「摩登浪潮」三個部分,除了呈現當時大稻埕地區富裕人家參與文化活動的景況,更多將視野轉向一般市井小民的生活態樣。 在「踅街」展區中,策展團隊建成圓環蓄水池,並以釣魚線懸吊方式[註3]展示攝影作品,創造環繞式的參觀路線。(新芳春茶行策展團隊 提供) 「踅街」展區呈現李火增在街頭捕捉的影像,藉由遠近景的交錯展示方式,讓觀者在觀看作品時,視覺處於不斷移轉的狀態。(新芳春茶行策展團隊 提供)   第一展區「踅街」入口,一座由S磚與TR磚組成的圓環蓄水池映入眼簾,邀請觀眾閒步穿梭在照片之間,創造猶如「踅街」的移動經驗。展區也藉由遠景(大稻埕周圍環境與街景概況),與近景(以攤販為拍攝主體,呈現職人鮮明且立體之樣貌)的交錯,讓觀眾的視覺體驗處於時而移轉、時而暫留的狀態。 此次特展之「厝邊日常」展區規劃於二樓二進位置,與原先王家生活常設展共同展出。(新芳春茶行策展團隊 提供)   「厝邊日常」展區則以五幅黑白原件、五幅彩繪上色照片為主軸,呈現李火增對於當時大稻埕周圍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捕捉。透過李火增的鏡頭,可以管窺戰時日本政府對臺灣人民的影響。例如:皇民化運動下,街頭出現縫製「千人針」的場景和奉公會宣導活動等。除此之外,也展出相對輕鬆的日常切片,如孩童嬉戲、新人迎娶、慶典佳節等照片。藉由便攜的35釐米相機,李火增善於捕捉瞬時性的當下,展現其細膩與觀察入微的一面。 策展團隊特別於「摩登浪潮」展區右側規劃彩繪新芳春彩繪區,邀請觀者繪製出心目中新芳春茶行的樣貌。(新芳春茶行策展團隊 提供)   最後「摩登浪潮」展區,旋即將視角轉向富裕人家的文化活動,舉凡酒館裡的杯酒言歡、「珈琲店」女給[註4]的工作特寫、攝影愛好者進行的「出張寫真」(即現今的外拍文化)皆是李火增攝獵的主題。他善用鏡頭的光學特性(視覺壓縮、變形與景深效果),除了更貼近被攝者外,也在照片中塑造一種劇場般的氛圍。   歷史照片中的潛影與顯影 李火增善於捕捉1930至1940年代市井小民及士紳階級的日常風景,對臺灣攝影史及臺北城區的歷史構築,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照片呈現的街道巷弄、建築與人物互動,彷彿在展場內繫上一條條隱形的線,不斷召喚觀眾進行一趟穿越歷史的復返之旅。 李火增《食堂過客/往来の人々》。(王佐榮 授權提供) 李火增《新舊對照》。(王佐榮 授權提供)   然而,筆者觀看展場照片時,除了觀察日治時期西化思潮的引入,也發掘權力與規訓所刻下的痕跡。如《新舊對照》照片內,日本當局透過生活新舊劃分的標語文宣,隱性地對臺灣人民進行風俗教化,以摒除舊慣、崇尚文明與進步為目標。這些「殖民現代性」的細節,如同底片拍攝完、尚未沖洗前感光乳劑上的「潛影」,需經過觀者不斷進行顯影,使銀粒子堆砌成清晰可見的影像,讓歷史照片中每一個細節得以被照亮。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新芳春茶行一、二樓為茶葉外銷與產製空間(包含撿茶、風選、焙籠與儲藏等),三樓為王家日常生活起居空間,於2005年經臺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2009年指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由興富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長達四年的古蹟修復工程,最終在2015年修復完成,並於隔年正式對外開放。 註釋2:李火增(1912-1975),出生於臺北市繁榮的建成町(現今天水路一帶),父親李金恭經營中藥行與藥材買賣事業有成,家事相當顯赫。然李火增並未繼續中藥行事業,而是醉心於攝影,時常帶著萊卡相機走訪大街小巷,捕捉日治時期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是臺灣攝影史和臺北城區的歷史建構中十分重要的瑰寶。 註釋3:新芳春茶行受文資相關法令規範,無法採以釘牆方式展示作品,因此策展團隊在二樓特展空間上方木圓桁間添加訂製的木板,並以釣魚線懸掛方式展示。 註釋 4:日治時期的珈琲店(カフェー),不僅提供咖啡,也提供各式洋酒及下酒菜,而店內陪伴顧客的女性服務生稱之為「女給」。在珈琲店消費的顧客非僅只是滿足口腹之慾,大多是沉浸在女給為核心所塑造的曖昧氛圍裡。  
2023/05/12
尋回熒熒流星: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日治時期新劇運動」特展
尋回熒熒流星: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日治時期新劇運動」特展
作者:葉家妤(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執行編輯)、林琮穎(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計畫助理) 「與劇本內容不符,注意!中止!」戲演到一半,演員卻被警察強行帶走檢束,臺下眾聲喧嘩,只留下舞臺「文化向上,破除迷信」四個字……這是日治時期「新劇」的上演場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流星般的10年:臺灣新劇浪潮 新劇亦稱文化劇,相對歌仔戲等傳統戲劇(舊劇),於日治時期(約1921年)由留學生從日本、中國引介回臺,依照劇團性質不同,除了單純發揚表演藝術外,也有著推廣新文化、政治宣傳、公益募款等使命。然而新劇活躍時期僅限於1920年代,宛如流星劃過夜空,絢爛而短暫。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新時代大登臺:日治時期新劇運動浪潮」特展(2023/8/13止),透過新劇劇場揭開序幕,整體展示採用多樣手法,試圖吸引觀眾認識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展覽開頭為模擬新劇劇場之動畫劇場與情境展示。(葉家妤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從鱸鰻頭的拘留室到博物館: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光榮翻身   直觀互動設計,拼湊新劇歷史片段 「日治時期新劇運動浪潮」特展共分4大單元[註1],描述新劇發展流變、與舊劇的衝突,以及新劇的演出場域、劇團與劇本內容。走入展場,舞臺上播放的新劇《黃金塔》迎面而來,反抗社會階級、資本主義的劇碼,鼓動臺下觀眾抗議社會不公,卻也遭到臨監警察強迫終止演出。第一展間透過動畫劇場與現場情境展示,使不熟悉新劇的觀眾快速進入情境,認識新劇在臺歷史。 當新劇遇上舊劇,誰的「吸粉力」較強?第二展間闡述作為劇團演出匯聚地的大稻埕,以及新/舊劇間的衝突。新劇雖以啟蒙大眾、推翻舊文化為目的,然而娛樂性終究敵不過歌仔戲等舊劇。此區特別設計「吸粉力裝置」,觀眾可移動代表新劇的磁力握柄,嘗試吸引木箱內代表看戲觀眾的鋼珠,然而傾斜的木箱,使大部分鋼珠仍會回流至箱子底部的舊劇舞臺,以簡易手動裝置讓觀眾感受新劇難以親近庶民的無力感。 「大稻埕的新舊文化衝突」單元的吸粉力裝置。(葉家妤 攝影)   第三展間則介紹當時的新劇劇團與著名劇本,重頭戲為邀請知名演員陳竹昇分飾多角,以閩南語為觀眾帶來5部劇本讀劇演出。聆聽讀劇的話筒下方,也節錄劇本內容,觀眾可自行選擇貼近新劇劇本文學的方式。 展場呈現各類型的劇本,提供觀眾聆聽讀劇或閱讀內容。(葉家妤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認識各劇團與劇本後,你覺得自己適合進入哪個劇團呢?第四展間設計為大地遊戲,以劇團成員信念形成的多樣派別為主題,觀眾將化身完成基礎教育的少年,面對新文化運動浪潮,步步選擇自己的人生,最終找到與自身理念相似的劇團。   接近尾聲的大地遊戲,觀眾可跟隨二選一的答案移動,最終能瞭解自身理念與適合的劇團,包括:公益救濟派、社區營造派、藝術先鋒派、政治宣傳派等劇團。(葉家妤 攝影)   展覽最後引導觀眾走進厚生演劇會1943年演出《閹雞》[註2]的重要場景,該劇為了振興遭打壓的新劇文化,奮力一鳴。然而仍因皇民化運動,劇中台語歌曲被迫改為愛國歌曲,劇團也在政府抵制、無法獲得庶民喜愛的打擊中劃下句點。 《閹雞》新劇造景,同時播放由台南人劇團重演的現代版本。(葉家妤 攝影)   從「看戲」到「登臺」,體現新劇青年理念 綜觀「日治時期新劇運動浪潮」特展,觀眾起初如同舞臺下欣賞新劇的市井小民,伴隨參觀逐步瞭解新劇文化後,最終找尋自己適合的劇團,並進入《閹雞》場景,宛如成為登臺演員,經由角色轉換,體驗一趟在臺新劇文化。當前博物館展覽多以科技互動吸引觀眾,然而,本展搭配低科技的手動、聆聽、大地遊戲等裝置,或更能促進觀眾學習經驗,並聚焦展覽內涵。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依展場配置及展覽手冊,展覽可細分為13個子題,依序為:臺灣新劇的興起與發展、受日本與中國影響而興起的臺灣新劇、當新劇遇到舊劇、臺灣新文化運動的「別動隊」-新劇運動、新浪潮來襲@大稻埕、大稻埕-臺北新劇的起源地、大稻埕的新舊文化衝突、新劇的團體與劇本、劇本創作、劇團是相同信念者之集合、穿越!我的新劇人生、尾聲、結語。 註釋2:《閹雞》以女性角度書寫劇本,全劇圍繞在一間商標為閹雞的中藥行,展開一段興衰故事,本劇在皇民化運動中不畏政府,由合唱隊在幕間吟誦〈丟丟銅〉等臺灣民謠做為串場,被視為突破重圍、最後演出的新劇,期待當時臺灣人民能在殖民體制下喚醒自我的文化認同。其精神性在新文化運動潮流裡不言而喻。
2023/05/08
社會設計,百年之道!荷蘭建築與設計博物館特展
社會設計,百年之道!荷蘭建築與設計博物館特展
作者:吳昀慶(阿姆斯特丹研究院都市分析、設計及工程學程研究生) 鹿特丹的建築與設計博物館(Het Nieuwe Instituut),可謂荷蘭建築設計軟實力的基地。 位在鹿特丹博物館公園(Museumpark),該博物館毗鄰以「開放式典藏庫」知名的范伯寧恩典藏庫(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蒐藏了19世紀以來荷蘭建築及工業設計等領域的檔案及藏品,是建築及都市規劃檔案的重要儲放空間和研究機構,並長年向公眾推出展覽。現正展出「設計中的社會:荷蘭百年獨特生活之道(Designing the Social: 100 years of idiosyncratic living in the Netherlands)」特展(至2024年7月),探討荷蘭社會性設計的百年發展。 位於建築與設計博物館內,由Sabine Marcelis設計的研究中心。(© Het Nieuwe Instituut, Photo Johannes Schwartz) 「設計中的社會:荷蘭百年獨特生活之道(Designing the social: 100 years of idiosyncratic living in the Netherlands)」展覽空間。(吳昀慶 攝影)   荷式設計,與社會議題息息相關 「設計中的社會」特展主張,設計不僅僅是追求美學的行為,它更積極與社會進行互動、產生關係。展覽論述認為早在「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概念出現以前,荷蘭設計早已與社會脈動息息相關。本次特展有9個子展間,內容包含最小居住單元、女性主義、佔屋運動等廣泛主題,都強調社會與設計之間密不可分、千絲萬縷的連結。百年來,「荷式設計」透過與積極社會互動,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行動者。 走入「最小居住單元(The Minimum Dwelling)」展間,觀眾可以看到1920年代以來,荷蘭建築師如何藉由縝密歸納、再現常民生活的模式,精心佈局建築及室內設計,期望提供一個在物質上最簡約、卻保障生活品質的居住環境。這是為了回應1920至1930年代,瀰漫於荷蘭社會的不平等、貧困及都市住房短缺問題。「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間中,設計出人人可負擔的現代住宅?」,為改革社會問題,促使設計師們探尋新式建材與建築技術,並嘗試標準化的建築流程[註1]。呼應當時理念,本展間精巧設計了一個收納櫃,其中裝滿當年的文件、照片及手稿,並輔以紀錄片,介紹最節約設計的挑戰及發展故事。   「最小居住單元設計」展間,建築師為改善勞工的居住品質,模擬勞動階級家庭的24小時生活作息表,搭配室內空間、家具的統一設計,嘗試摸索出最為節約、但具有生活品質的「最小居住單元」。(吳昀慶 攝影)   「女性主義設計策略(Feminist Design Strategies)」展間佈置,則充滿了行動主義的張力,將大量的行動標語、歷史文獻與影像毫不保留呈現於觀眾眼前。荷蘭第二波女性主義浪潮[註2](1968~1989)使社會中的性別少數,認知到個人與政治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許多建築及空間規劃的女性從業人員,開始反思荷蘭現代建築的設計精神,雖固有深厚的社會平等理念,卻仍囿於傳統的性別分工框架。例如,住宅設計著重於提升家務勞動者的效率,方便「家庭主婦」擁有更多育兒及佈置家庭空間的時間。 【博物之島新訊】追求平等,不遺餘力!芬蘭設計博物館特展「為每個人設計」   在此浪潮下,台夫特理工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的女性研究小組、女性住宅建造基金會(Stichting Vrouwen Bouwen Wonen, 英譯:Women Building Housing)等專業性及民間組織應運而生,透過結盟及持續對話,喚起人們對更平等、安全的建築及都市空間營造之關注,進而影響政策制定。建築教育的性別比例因此有所反轉,促使更多非男性專業者進入建築設計產業當中。「女性主義設計策略」展間佈置充滿行動主義的張力。(吳昀慶 攝影) 建築師Zaha Hadid(前排左二), Beth Gali(前排左四), Laura Thermes(前排左五),講師Susanne Komossa(前排左三),女性研究者Anna Vos(前排右一)在課程設計會議當中,1987年。台夫特理工學院收藏。(吳昀慶 攝影)   此外,展覽中也不乏LGBTQI+議題的回顧。從阿姆斯特丹同志紀念碑(Homomonument Amsterdam)的位址設計圖,可發現其三角形的意象,這源於納粹德國時期對同性戀者的迫害,當時同志被要求戴上粉紅色三角形標籤進行標示,並被送入集中營。設計者參與了重新定義(reclaming)三角形的行動,如今粉紅色三角形已成為LGBTQI+族群自我識別的標誌。 【博物之島專文】我們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上): 台北當代藝術館特展「作為酷兒」以同志史為發聲主體 【博物之島專文】我們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下):柏林同志博物館特展「酷兒之家」爭取彩虹遍地的未來 同志紀念碑(Homomonument)平面計劃圖。荷蘭建築與設計研究所收藏。設計師Karin Daan選擇讓三角形各別指向別具意義的位置:水壩廣場上紀念二戰的國家紀念碑、安妮之家,以及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LGBTQI+中心COC。(吳昀慶 攝影)   以設計轉化議題!建築設計需要社會長期培養及支持 荷蘭作為建築設計輸出大國之一,對多元歷史與議題的討論,加上蒐藏、研究、再利用及展示建築及空間規劃文件,成為其積累設計能量的重要養分。除了在國內策劃相關建築展覽,荷蘭外交單位也積極協助宣傳建築文化,顯示荷蘭推廣國家建築設計的宏願。綜上所述,今日荷式設計的成功,並非單靠橫空出世的大師級人物,而是一點一滴社會變革之下的成果。建築設計不僅是塑造良好生活空間或美學風格,更能體現一個社會看待生活的樣貌及哲學。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5/05
A therapeutic trip for elders: “Museum on Prescription” Practical guide by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A therapeutic trip for elders: “Museum on Prescription” Practical guide by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Author: Pei-Ting, Cheng (Postgraduate, Arts Management and Cultural Policy, NTUA) Translator: Chi-Yiu Billy, Cheung (Postgradua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eum Studies, TNUA) *Photographs in this article is authorized by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Social Prescribing, which is prevalent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is a medical prescription that combines music, art and other cultural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mental health, it offers comprehensive caring services and supports through the cluster of the medical institution and local community. As a part of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museums are capable for therapy with its abundant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relaxing atmosphere. Hence, the concept of “Museum on Prescription” was brought into application. Museum on Prescription are now used at the prevention and early-staged treatment of Dementia. With a customized prescription, the elderly and their caretaker will be able to visit museums or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at a lower cost, or even for free. Museum on Prescription benefits in delaying cognitive declination and vitalizing the memories of the elderly, while relieving the pressure of their caretakers.   Application: “Museum on Prescription” in the NTM As a response to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global trend, Taiwan has been developing its own Museum on Prescription in the recent years. National Taiwan Museum (NTM) signed a MOU with Taipei City Hospital in 2019, carrying out the Museum on Prescription service to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NTM hopes to stimulate the senses of the elderly for a therapeutic purpose,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exhibits. A visit to the permanent exhibition “Discovering Taiwan”of NTM, vitalizing the sense of elderly through interactive tour. “Market Tours: The Biology of Food” was an education program for elderly with Dementia, inviting the elderly with their caretakers to visit a market-themed exhibition.   As the pioneer in developing Museum on Prescription in Taiwan, NTM had organized two educational events on Dementia: “Market Tours: The Biology of Food” and “A relaxing trip: heartwarming sock dolls”. “Market Tours: The Biology of Food” constructed a traditional market in our collective memory with theatrical setup, inviting elderly with Dementia and their caretaker to explore through interactive games. “A relaxing trip: heartwarming sock dolls” wa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a visit to the NTM permanent exhibition “Discovering Taiwan” and art workshop, vitalizing the senses of the elderly through the interesting tour and the handmade dolls workshop. Apart from the one-off activities, NTM will also launch a ten-week education program for elderly, in order to offer caring service and therapy through the long-term activities. As for the volunteers, who is the frontliner of a museum, trainings on enhancing Dementia related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ng skills were designed and provided by the NTM. There are over 70 volunteers and docent taking shift in the NTM, offering their services to the elderly and their caretakers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museum experience.   Joining hands: experience inheritance of the practical guid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Museum on Prescription with the Taipei City Hospital, NTM shared the information they collected and their experience with the public in the “Museum Prescription: A Practical Guide”. Six Principles on organizing educational program for elderly were conducte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scholars, museum officers, elderly with Dementia and the caretakers. The followings are the steps that the guide suggested: Decide who will be participating and what is the core value of the program Set up a suitable theme and select the artifacts accordingly Adjust the method of execution of the program according to the participants Role-setting and training Carry out the program Summative Evaluation   Despite the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were conducted, NTM emphasize that multiple patterns should be considered on designing and practice. Inventory and precise target should be made before planning a program, in order to design a suitable Museum on Prescrip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ty of the museum. As our society is aging, elderly issues are crucial topic which museums have to face. NTM integrated the context of Museum on Prescription in exoteric language with the retrospective of their experience on carrying out the program. Principles for designing, theme-setting and exhibition were summarized, laying groundwork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useum on Prescription on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in Taiwan.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despite the Museum on Prescription are commonly used on the caring services and supports for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it can also be used in aiding the therapy on chronic disease and mental illness, as therapeu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seums.
2023/05/03
博物館是你的身心OK繃!一起走入健康高齡未來
博物館是你的身心OK繃!一起走入健康高齡未來
作者:廖俊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碩士生) 近年來,「關心您的健康」不再是醫療院所的專用標語,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將「全球的健康與福祉(Global Health and Wellbeing)」列為核心主題之一,顯示博物館致力於成為療癒身心的好選擇。以下從國內外展覽案例出發,看見博物館在身心健康與高齡議題中發揮的影響力及可能性。   生命終始,自有時:臺南市美術館《時間眾像》 臺南市美術館當期特展《時間眾像:給每個人的歲月景觀》(2023/2/18-2023/5/28)以「高齡議題」為策展主軸,延續館方近年對高齡者和失智症患者的關注[註1],透過三個子題「名為回春的河」、「在時間裡交會」、「誰的時間?」,邀請觀眾反思生命經驗與生死議題。 走入「名為回春的河」展間,可見一系列由高齡障礙者創作的繪畫作品,不僅落實文化平權,也讓觀眾透過藝術家的細膩觀察與奔放筆觸,重新理解世界,體會生命在不同階段與狀態的獨特美學;「誰的時間?」展間,黃俞綾《Aging》攝影作品則以微觀尺度拍攝枯萎凋零的花,提醒觀眾老年作為一個生命階段「也有其美麗之處」,打破大眾對年老的負面觀感。 藤野公一擅長以樸素、單一的色彩填滿畫紙,透過簡單的形狀和色彩描繪日常物,作品活潑生動、流露童趣。(藤野公一,〈達摩〉,2001,紙、墨汁、水彩,91 × 119公分。廖俊凱 攝影) 黃俞綾《Aging》攝影系列直觀拍攝凋萎花卉,促使觀眾反思每個生命階段的獨特之美。(黃俞綾,《Aging》,2012,攝影組12件、藝術微噴、水晶裱褙。廖俊凱 攝影)   設計你我的老年生活!倫敦設計博物館特展 你希望獨立、快樂地面對老年生活嗎?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和老年設計院(the Design Age Institute)共同策劃《設計我們的未來(Designing for Out Future Selves)》特展,共提出十個設計方案,包含長輩照護監控系統(Intellage)、按摩器(Tides)、大衣(Coaroon Coat)等,均根據老年和特殊需求長者進行發想,期望透過設計,協力應對高齡社會衝擊。 具有簡練外觀的「Hamlyn Walker」助步器,以滿足所有年齡層需要為訴求,提高日常泛用性之餘也減少資源浪費,可說是兼具美觀和實用性的案例之一;「Home Office workspace」則因應疫情與高齡化對工作型態的影響,提出室內設計模型,設計者試圖建構一個專為居家辦公的空間,其內能滿足日常辦公所需的一切機能,也更為高齡族群著想,幫助觀眾想像未來的世界。 老年設計院(the Design Age Institute)與漢姆林設計院(Helen Hamlyn Centre for Design)合作舉辦助步器設計比賽,由工業設計師麥克.斯特蘭茨(Michael Strantz)設計的「Hamlyn Walker」贏得比賽。輕巧的設計結合滑板車、平衡板的概念,大大提升便利性,使長者更便於攜帶與收納。(Hamlyn Walker, Michael Strantz) 由Paul Jones, Chris Brown和Adam Cosheril共同創作,結合建築師、數位設計師、家具設計師三個領域的專業,針對近年居家辦公比例上升,重新思考「居家」與「工作」場域該如何有效結合,同時也重視高齡使用者的權益。(Home Office workspace by Paul Jones, Chris Brown and Adam Cosheril. Exhibition photography by Andy Stagg @studiostagg)   邁向健康高齡,你的心靈也很重要 心理疾病被污名化、避而不談的現象,長期存在社會之中。明尼蘇達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 of Minnesota)特別策劃《心理健康:心靈很重要(Mental Health: Mind Matters)》移動式展覽(traveling exhibition),由館方提供展覽設計、技術協助、維護與佈撤展等服務,藉由租借模式與不同機構協作、擴大展覽的受眾與影響力。   《心理健康:心靈很重要》展覽入口,以及說明腦部和心理疾病關聯性的互動式體驗。(© Science Museum of Minnesota)   特展共有四個主題,開門見山即打破社會對心理疾病的偏見與誤解;接著透過呈現不同時代的價值觀和互動式遊戲,使觀眾體驗心理疾病的治療流程,在翻轉身分的過程中建立同理心,從心理疾病患者的視角看世界;第三主題則強調「情感表達」,引導觀眾經由肢體語言、藝術創作、寫作等方式抒發情感,促進心理健康;最後展覽特別說明「求助的重要性」,提供觀眾可尋求心理協助的管道,也教育觀眾如何當一個良善的幫助者,有效應對他人求助。 特展藉由回顧過去心理疾病的治療環境,使觀眾翻轉身分、建立同理心。(© Science Museum of Minnesota)   從上述案例,顯示如今博物館不僅成為一個療癒場所,更肩負去污名化、常識宣導的責任,對大眾與地方社群發出關懷,成為你我身心的OK繃!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臺南市美術館自2019年起,與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簽署合作備忘錄,以辦理推廣活動及共享學術資源等方式,期盼能對高年長者與失智症患者帶來良好效益。
2023/04/28
立基在地的全民參與及共創: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園!
立基在地的全民參與及共創: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園!
作者:楊晴雯(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研究發展組助理研究員)、林琮穎(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計畫助理) 座落於鶯歌,由姚仁喜建築師操刀設計的新北市美術館(下簡稱新美館),經歷數年籌備,於2023年4月迎來了第一階段開放。 呼應當前美術館轉型風潮,新美館以全民美術館為宗旨,期待成為一個串聯社會,提供全民學習的場域,跳脫以往充滿距離感的藝術殿堂形象,轉而強調人人皆可親近、欣賞藝術。   為開館做準備!籌備處培養潛在觀眾群 籌備期間,新美館以各式研究、展演、推廣活動,積極與在地居民及潛在觀眾建立關係。如去年推出的情境式問卷,將前置型觀眾調查轉化為問答互動,試圖了解民眾對美術館的想像,並勾勒觀眾群像,為開館後的營運策略提供參照。 此外,館方也建置藝術行動巴士,至新北市多地巡迴,讓民眾不需要進到美術館,即可認識典藏、體驗藝術。而2021年展開的「穿越新北」計畫,規劃講座、走讀、工作坊等活動,梳理及探討新北市的藝術史、生態、文化產業等議題,引領大眾以多元視角認識地方性,今年也將以「複調城市」為題,和在地的多樣人文地貌開展對話。 ARTGOGO藝術行動巴士去年巡迴鶯歌陶瓷博物館,吸引許多親子遊客上車體驗。(楊晴雯 攝影) 2023年即將啟動的「穿越新北—複調城市」主視覺。(新北市美術館 授權) 2023穿越新北──複調城市 YouTube影片   如何參與及共創?開園系列展演活動 相比都市中心的美術館,新美館擁有近10公頃的園區,首波開園活動立基於腹地廣袤的優勢,規劃一系列展覽、市集、導覽、小旅行、實境解謎等,可見新美館利用多樣途徑觸及大眾的企圖。 在一樓藝術街坊區域,由數十位跨域創作者以「做圓 Making Circle」為主題推動藝術實驗。其中,德國藝術家Karina Smigla-Bobinski的作品〈ADA〉,鼓勵觀眾進入純白空間,與裝設300枝炭筆的巨大透明塑膠球互動。筆者觀察,有許多親子投入其中,當空間中圖案越趨繁複,參與者也正與藝術家共同創作。 〈ADA〉作品為注滿氦氣的大型透明塑膠氣球,外層裝置有300根炭筆,觀眾可以進入展間與塑膠球互動,繪製出不同的線條樣貌。(新北市美術館 授權) 【博物之島新訊】來創作實驗場「洞」一動!臺灣兒童藝術基地盛大開幕   圓頂藝術空間的「新朋友New Friends」展覽,則強調沉浸式的多感官體驗。如揉合藝術與科技的作品〈ID〉,觀眾可將繪製作品掃描,上傳至由新北市特色地景與觀眾創作共築而成的虛擬投影城市,並與之產生互動。 寬敞園區也設有多件公共藝術作品,例如:由多位藝術家採集鶯歌、三峽地區的產業、地景、風土元素,並以聲音形式創作〈聲紋〉。觀眾可漫步園區,尋找7處〈聲紋〉點位並掃描QR code,以聆聽去構築對周遭地域與景物的認識。 「新朋友」展覽中的沉浸式互動作品〈ID〉融入多處新北文化地標,觀眾可以將畫紙上的作品掃描並投影至互動牆上,並與之互動。(新北市美術館 授權) 〈聲紋〉創作團隊之一的回看工作室藝術家Yannick Dauby正在收錄聲音。〈聲紋〉邀請聽者探索新美館園區周遭乃至自身居住環境的地方紋理。(新北市美術館 授權)   面對在地與全民,新美館的挑戰與展望 在第二波美術館浪潮下成立的新美館,雖主要館舍軟硬體仍在籌建階段,正式開園後即吸引大批人潮。但新美館如何將其轉化為將來的觀眾群?開館後,館方又會在地方扮演何種角色?如何以新北市為核心,建構與串聯全臺的藝術網絡,並與國際連結呢?新美館的成立為新北市帶來了嶄新可能性,期許未來新美館能如其使命所述「成為結合新北市相關藝術文化、自然生態與地方產業特色的北臺灣重要藝文地標。」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4/26
串連機構,一起為地球努力!加拿大氣候正義博物館聯盟的使命
串連機構,一起為地球努力!加拿大氣候正義博物館聯盟的使命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身處氣候不斷加速變遷的棘手時代,博物館如何為地球伸出援手、盡一份力?這是目前全球博物館界最為重視的議題。加拿大的「氣候正義博物館聯盟」(Coalition of Museums for Climate Justice,以下簡稱CMCJ),透過串連博物館,邀請各地館舍彼此交流,分享如何倡導永續精神。 CMCJ的創始人為獨立學者Robert R. Janes,他擁有超過40年的博物館界工作經歷,致力於藉由連結與倡導,提升博物館的社會責任、促進成為人類未來做出改變的重要機構。CMCJ的組織重要宗旨包含4點: 協助博物館界建立回應氣候變遷議題的意識(Help build internal awareness of climate change responses within the museum community) 支援博物館加強民眾對氣候變遷的意識與調適之道(Support museums in strengthening public awareness and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動員博物館作為氣候變遷公共對話的參與者與倡議者(Mobilize museums as participants and activists in public discourse on climate change) 提供博物館以身作則的工具和資源(Empower museums to lead by example by providing tools and resources to do so) 加拿大「氣候正義博物館聯盟」以串連博物館的方式,致力於倡導環保理念與永續精神。圖為該機構的官方網站主視覺。(Coalition of Museums for Climate Justice, accessed 18 March 2023, https://cmcj.ca/.)   除了創始人,CMCJ顧問團皆是業界倡導永續(Sustainability)精神的指標人物,如來自溫哥華博物館(Museum of Vancouver)的Viviane Gosselin、蒙特婁當代藝術館(Musée d’art contemporain de Montréal)的Marie-Claude Mongeon,以及蒙特婁魁北克大學(Université du Québec à Montréal)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Jennifer Carter等人。他們致力於與機構互相連結,促進多方的交流,CMCJ與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氣候變遷團隊和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Tate)的訪談對話,皆是極為重要的案例觀察。 CMCJ的顧問團成員瑪麗-克洛德·蒙容在2021年與英國泰特美術館對話,詳談泰特在提倡環保意識的計畫,以及博物館在氣候危機時代所扮演的角色。(’’In Conversation with the Tate’’, Coalition of Museums for Climate Justice, accessed 18 March 2023, https://cmcj.ca/.)   另一方面,CMCJ在2022年5月宣布與安大略省西方大學(Western University)的永續策展中心(the Centre for Sustainable Curating)合作,推出長達一年的研究計畫「分享知識與環保意識」(Sharing Knowledge with Environmental Awareness)。該中心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動低碳的展覽和創作,鼓勵學生針對廢物污染和氣候危機進行研究。 「在藝術領域內,我們能如何以具有環保意識的方式回應創作?」以這個問題為出發點,研究項目以郵件訪談、線上會議、講座和展覽等多種方式,邀請文化界的學者、藝術家、博物館界專家、修復師和學生,前來分享如何在展覽與藝術製作上,減少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s),導入永續經營的觀念。 永續策展中心—YouTube影片   當前的氣候變化是如此緊迫,尤其對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造成具壓倒性的影響。博物館究竟該如何幫助大眾,提升對環境危機的認識?上述概念在近年陸續伴隨展演活動,可見於不同的博物館中,成為博物館除了典藏、研究、展示與教育之外的重要使命。從研究、知識到實務上的交流,CMCJ致力於將機構連結,在不斷交流和對話之下,一同為改善氣候危機做出實質上的努力。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4/22
從觀光大使到政治特務?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實地走訪
從觀光大使到政治特務?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實地走訪
作者:庸人(香港自由作者) 耗資巨額打造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香港故宮),在2022年7月2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館舍座落於西九文化區西端,共6層的多層式建築內涵大量展示及休閒空間,目前設有七個常設展。值得一提的是,館方從北京故宮博物院外借914件文物,當中有166件屬於「國寶級」的一級文物,聲勢十分浩大。   故宮文化的想像與詮釋 香港故宮建築參考北京紫禁城的中軸特色,以三個中庭貫穿並連接所有樓層,內部裝潢則揉合了中國式傳統與現代簡約風格。常設展與特展廳分佈於1至5樓;地下樓層則為兒童教育用途的「故宮學堂」。 館內雖為簡約的空間設計,但仍可以看見紫禁城建築元素,如畫面中的拱門。(作者 攝影)   七個常設展之中,開首的「紫禁萬象——建築、典藏與文化傳承」展開宗明義,說明此館以建築、文物及故宮博物院構成的「故宮文化」。緊隨其後的「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將文物詮釋為時間的載體,呈現皇室在紫禁城的一天生活,例如展覽起初即展示皇帝起床後所使用的百鳥朝鳳圖臉盆,而後也隨著帝王每日會使用到的物件一一陳列。琳琅滿目的文物,以緊密的形式擺放是此展的展示設計重點之一,產生視覺上的震撼,如同告訴觀眾香港故宮有著多不勝數的文物。 「紫禁萬象」展區中以紫禁城中的家具為題的組合式展品,當中包括「雕雲龍紋寶座」,令觀眾甫進入展間就會留下深刻印象。(作者 攝影)   另一方面,香港故宮也嘗試讓文物與當代設計師、觀眾產生跨域及跨時空對話。展覽穿插多元多媒體裝置,讓觀眾在觀看之餘,也有一定程度的參與,例如透過觸碰式螢幕設計屬於自己的陶瓷;或在「紫禁一日」展區中,利用「清代照相館」裝置透過照片合成的技術,讓觀眾成為古代肖像畫中的主角。 與當代設計的交流上,展區「器惟求新-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透過文物解讀歷朝原代的設計思維,再以劇場形式播放「又一山人」(黃炳培)等當代著名設計師,發表故宮文物設計理念想法的訪談影片。「同賞共樂-穿越香港蒐藏史」展區則介紹了香港的收藏家對故宮博物院的貢獻,並以此帶出香港公共及私立博物館的發展史。 最後,「古今無界-故宮文化的再詮釋」展區中未展出任何故宮文物,而是希望透過故宮文化為創作靈感的當代裝置藝術,引起觀眾對故宮的「再想像」。漫步館中,近千件珍貴文物分佈在七個常設展中,雖然令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但各展區之間的連結性較為不足,觀眾可能會在繁多的文物中迷失,顯示了未來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同賞共樂」中展示的,由香港收藏家購回的故宮文物之一。(作者 攝影) 「古今無界」展區,由吳子昆創作的《物化》將故宮文物的色彩及歷史背景抽走,再透過光影效果讓觀眾重新觀看及思考文物的意義。(作者 攝影)   觀光大使與政治特務? 香港故宮開幕日期選在7月2日,即香港主權移交紀念日的一天之後,或多或少顯示館方作為中華文物保管者及繼承者的身份,香港故宮館長吳志華亦在與《香港商報》的專訪中明言,館舍未來的營運方向在於如何善用故宮資源讓青年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希望進一步以香港故宮為中心建構「大灣區文化生活圈」,可見香港故宮實際上肩負着促進中港融合的任務。 兼具觀光大使和政治特務的身份,香港故宮就有如香港的縮影——成為中國向世界宣傳國際形象的窗口,以及向香港人推廣中國文化,其複雜性不言而喻。儘管如此,在開館之初,香港故宮仍然吸引了不少人流前往參觀,故宮文物的珍稀性以及西九文化區的整體觀光配套,都令其成為市民和遊客的好去處。然而,香港故宮在肩負政治宣傳與觀光的雙重任務前提下,是否真的可以發揮博物館應有的功能?皆待日後步步揭曉。
2023/04/17
漫步彩虹之上:丹麥奧胡斯藝術博物館「裝置藝術」放大絕!
漫步彩虹之上:丹麥奧胡斯藝術博物館「裝置藝術」放大絕!
作者:羅苡瑄(旅居歐洲之平面設計師) 對於「裝置藝術」,你有什麼想像?是臺北101前的LOVE雕塑作品、重返瀨戶內海直島的草間彌生巨型圓點大南瓜,或法國藝術家杜象名為《噴泉》的小便斗?丹麥奧胡斯藝術博物館(ARoS Aarhus Kunstmuseum,下簡稱ARoS美術館)挑戰大眾對裝置藝術的認知,讓觀眾親身「走入」各種型態的裝置藝術之中,用五感顛覆想像! 超過160年歷史,並於2004年重新開幕的丹麥奧胡斯藝術博物館(ARoS Aarhus Kunstmuseum),由丹麥SHL建築事務所設計全新館舍。(© ARoS Aarhus Kunstmuseum)   不可錯過!米其林旅行指南二星推薦 位於丹麥日德蘭半島東邊的奧胡斯(Århus),是丹麥第二大城市和主要的港口,ARoS美術館成立於1859年,引用奧爾胡斯市的古丹麥語名字Áros為名。2004年4月該館重新開幕,由丹麥建築師Schmidt、Hammer、Lassen共同創立之SHL建築事務設計,共10層樓高、總建築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是現今北歐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 ARoS美術館主要收藏丹麥黃金時期[註1]至今之藝術作品,平均每兩年籌劃一次企劃展覽,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展演、講座。除此之外,館方也勇於突破傳統作法,典藏創新型式的藝術作品,如2001年收購的澳洲超寫實雕塑家Ron Mueck巨大作品《男孩(Boy)》、加拿大聲音藝術家Janet Cardiff、Georges Bures Miller的《怪異之道(Something Strange This Way)》。ARoS美術館將自我定位為國際專業領航者之一,除了博物館藝文活動、亦擁有獨立出版社,每年超過50萬名觀眾蒞臨參訪,並榮獲米其林旅遊指南二星級推薦。 澳洲超寫實雕塑家Ron Mueck的巨大作品《男孩(Boy)》。(© ARoS Aarhus Kunstmuseum)   走上彩虹?長達150公尺的高空彩色走廊 2011年,知名丹麥暨冰島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在ARoS美術館屋頂完成巨型藝術裝置《你的彩虹全景(Your rainbow panorama)》。斥資6000萬丹麥克朗(台幣26億)打造一座由各色玻璃建成、長達150公尺、寬約3公尺、總直徑52公尺的巨型圓弧彩虹步道。搭配夜晚的燈光設計,在城市中閃閃發光。 當觀眾行走在作品內部,360度漸變的彩色玻璃中可欣賞不同城市風景,產生虛實模糊的奇幻空間感受。(© ARoS Aarhus Kunstmuseum)   當觀眾在50公尺高空360度欣賞市景,漸變的色彩玻璃帶來獨特的氣氛與視野,就像是各自獨立的宇宙;行走其中彷彿模糊了內部與外部的空間,讓人疑惑這究竟是身處於一個巨型裝置藝術、亦或建築的一部分?如此衝突且不確定的微妙感受,正是藝術家的目的之一。   房間=獨立世界:裝置藝術常設展 在ARoS美術館地下一樓(Level 0)「裝置藝術常設展(Installation art)」,黑暗狹長的走廊上,每一扇門後均為一個獨立的世界。館方特別邀請多位藝術家設計獨立空間,將房間打造成觀眾可透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親身體驗藝術家想傳達的每個故事。 Janet Cardiff與Georges Bures Miller的作品《暴雨之房(Storm Room)》,將空間模擬佈置成日本廢棄的牙醫診所,看似空曠靜謐,走入其中卻發現日光燈閃爍不止、狂風暴雨與雷鳴在耳邊作響,產生令人壓迫的感受。若多走兩步來到另一個空間,Pipilotti Rist作品《鄰居家黎明時分(Dawn Hours in the Neighbour’s House)》則呈現截然不同的氛圍。這裡看似是美國鄉間民房,觀眾可以坐在鬆軟沙發上端詳房內物品、注視電視的畫面、欣賞窗外日出,搭配耳邊傳來美式民謠,彷彿正悠然自在的在鄰居家作客,忘卻自己其實身處於美術館之中。 作品《暴雨之房(Storm Room)》房間佈置為日本廢棄牙醫診所,透過閃爍的光線和暴風雨聲,讓觀眾感受其中詭譎氛圍。(Photo by 羅苡瑄)   其中,最具代表性作品為Michael Elmgreen和Ingar Dragset的《為時已晚(Too Late)》。這個房間完美復刻了一場已經結束的派對,觀眾彷彿遲到的友人,匆匆趕到時發現鏡球已被丟棄在地,最後一首歌曲沒有靈魂的重複播放。房間中佈滿派對發生的細節,從霓虹燈酒吧、DJ台、迷幻鏡子,以及殘餘空杯、破酒瓶與裝滿煙頭的煙灰缸,曲終人散的景象讓觀眾不禁猜想:「我錯過了什麼?這場派對究竟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呢?」。這項作品表達包容與排斥、幽默與憂鬱之間的複雜情緒,看似諷刺的景象背後,隱藏著對當代文化的批判審視,現代社會過度消費的慶祝型態以及人類對融入社會的渴望,值得你我省思。 Michael Elmgreen和Ingar Dragset的《為時已晚(Too Late)》,空間打造如同散場的派對,酒吧、DJ台、空杯子、破酒瓶、還有裝滿煙頭的煙灰缸等細節滿滿,引人深思。(Photo by 羅苡瑄) 《為時已晚(Too Late )》打造了一場已經結束的派對,每一個觀眾都是遲來的嘉賓,體驗已錯過派對的悵然情緒。(Photo by 羅苡瑄)   如今藝術擁有多種型態,「裝置藝術」也不再侷限立體作品,從讓人行走其中的巨型裝置,到沈浸式體驗的獨立空間,丹麥ARoS美術館用創新手法挑戰觀眾印象,讓藝術體驗有更多元的可能性!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丹麥黃金時期主要於19世紀上半,當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雖然遭受多個國家危難(皇宮大火、戰爭侵襲、國家破產),但藝術在德國浪漫主義的催化下,丹麥進入了全新的文化藝術創造力鼎盛時期。
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