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探秘書中仙境!大英圖書館奇幻作品特展
探秘書中仙境!大英圖書館奇幻作品特展
作者:應元宜(藝文工作者、倫敦聖馬丁學院敘事環境碩士生) 愛麗絲夢遊仙境、小飛俠彼得潘、哈利波特、納尼爾傳奇到魔戒,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奇幻故事,陪伴著一代代人成長,也深深影響了流行文化。但這些故事是怎麼誕生的呢?2023年底,大英圖書館推出「奇幻:想像的國度」特展(Fantasy: Realms of Imagination),帶領觀眾從文學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些熟悉的作品,也揭開故事背後的奇幻世界與歷史淵源。   展區「童話與民間傳說」,以童話故事中常見的森林空間帶領觀眾深入奇境。森林不僅作為故事中現實與幻想世界的過度,也象徵意識與潛意識的分界。(謝佳均 攝影) 「奇幻」故事之所以廣受喜愛,在於它創造全新的世界觀,處處充滿著不可思議,並成為讀者可以盡情釋放想像力、短暫逃脫現實世界的所在。 然而,今日的奇幻故事並不是無中生有,該展便是從影響奇幻故事發展的重要根源——童話、民間故事、戰爭史詩(Epics)或追尋旅程(Quests)四種文學類型出發,透過展覽呈現各文化中的民俗故事,或是數千年前的史詩作品,是如何持續影響今日創作者,構成我們今日喜愛的小說、影集或電玩。   俄羅斯插畫家Ivan Bilibin創作的芭芭雅嘎畫像(Baba Yaga),源自斯拉夫民族傳說專吃小孩的邪惡女妖。該角色也是今日眾多流行作品中的反派原型之一。(應元宜 攝影) 這些故事也隨著當代社會的改變,被不同的作家改編與重構。例如,描述特洛伊戰爭的著名史詩《伊里亞德》,是影響西方文學的重要作品,但過去這些重要作品,都是以男性視角所撰寫的男性英雄故事,再由男性譯者傳遞到其他語言文化圈。今日我們可以看到女性作家,透過女性角色的視角重述該故事,賦予經典作品新的樣貌,也提供讀者咀嚼與反思經典故事的新途徑。 另一方面,展覽也透過世代新舊作品的共同陳列,以及作家訪談,向觀眾展示同個故事在不同文化脈絡的再現的差異。其中對於亞洲觀眾而言,最有感的對比故事就屬《西遊記》和漫畫《七龍珠》。   該展並排呈現書籍、默劇版本的《綠野仙蹤》與前傳音樂劇《女巫前傳》(Wicked),使觀者思考故事在不同媒介中的變化。(謝佳均 攝影) 除了作品在時代與意識形態中的改變,傳遞故事的媒體也影響著敘事手法。例如,由J·R·R·托爾金創作的《魔戒》作為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奇幻小說,就曾被改編為電視、電影、舞台劇、電玩等不同形式。 該展也展出1955年BBC將《魔戒》改編為廣播劇時,含有托爾金註記的劇本手稿。托爾金認為相較於一般廣播據以音效、對話等呈現戲劇性的故事,《魔戒》較適合以旁白的方式朗讀文句,搭配少量戲劇性音聲呈現。儘管當初的廣播劇沒有留存至今,我們依然可以透過手稿想像當初在改編之際,作者與廣播製作人之間,是如何為了不同載體上故事的敘事與呈現,而絞盡腦汁。   《魔戒》配圖水彩原畫、托爾金手稿與2001-03電影版中使用的魔杖道具。(©Justine Trickett,大英博物館 提供) 該展的另一部分則以奇幻作品的「世界觀」為主題,藉由眾多作品和創作手稿,展示現代奇幻作品中常見的怪奇生物、城鎮、入口(Portal)設計等元素。例如,納尼亞傳奇的衣櫃、哈利波特的9又4/3月台,都是經典的入口設定,帶領讀者進入想像的國度。 展覽尾聲,則聚焦當代奇幻作品社群,不僅僅是由作者、讀者兩方單向關係構成,讀者們的回饋、評論與同人創作,在網路世代形成巨大的影響力。角色扮演、同人販售會、線上社群等活動,也豐富了奇幻作品圈的樣貌。未來的奇幻作品會走到哪裡?讀者在今日也可以成為創作者,以任何形式描寫自己的奇幻世界!   為角色扮演(Cosplay)與實境角色扮演遊戲(LARP)戲所設計的服裝,也是當代奇幻作品社群重要的活動。(謝佳均 攝影) 展覽也呈現當代奇幻書迷對於Cosplay的感受與態度。(謝佳均 攝影)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2/11
森美術館對於環境危機的探問!「我們的生態:生活在地球上」特展
森美術館對於環境危機的探問!「我們的生態:生活在地球上」特展
  作者:王欣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碩士) 聳立在六本木繁華高樓頂層的森美術館,於2023年邁入20週年。該館該以何種議題回應過去二十年,並對未來提出想像呢?該館團隊從「教育」與「生態」兩大關心議題出發,在上半年推出「世界課堂:透過學科了解當代藝術(WORLD CLASSROOM:Contemporary Art through School Subjects)」,並於下半年由館內策展人 Martin Germann 與椿玲子合作策劃「我們的生態:生活在地球上」一展。  Nina Canell作品《肌肉記憶》。(王欣翮 攝影) 「我們的生態」副標直指「當代藝術該如何應對環境危機?」,該展分成四個章節,共計邀請三十四位藝術家參與。在第一章節「萬物相繫」(A全ては繋がっている),策展團隊先是從 Nina Canell 以北海道年廢棄200噸以上的扇貝殼為靈感的作品《肌肉記憶》(Muscle Memory)起始,藝術家將大量扇貝殼鋪設於展場,邀請觀眾行走於上,以奇觀帶起觀眾對於展覽的想像,並且點出人類如何在複雜的生態系與環境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章節回顧日本當代藝術在社會運動中扮演的角色,圖為中谷芙二子拍攝水俁病的紀錄片。(王欣翮 攝影) 而第二章節「回歸大地」(土に還る)中則是與客座策展人Bert Winther-Tamaki合作,回頭關注1950-1980年代日本當代藝術如何在環境運動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策展團隊藉由前述兩個章節指出:儘管環境危機已經是全球問題,但危機的根源仍是來自於各個工業化國家的在地問題,並藉此進入第三章節「大加速」(大いなる加速),談論人類蓬勃經濟活動背後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最終章「未來就在我們之中」(未来は私たちの中にある)則提出正面思考,從藝術家如 Agnes Denes 的麥田計畫與再現 Jef Geys 的「藥草網絡」(Quadra Medicinale)計畫等案例,提出藝術家改變世界的嘗試。不過對森美術館團隊來說,他們不單只是希望藉由藝術作品或是展覽論述來影響觀眾,更是希望藉由重新打造新型態的策展模式,提出一個藝術作品與展覽製作的新想像。  Kate Newby 作品《 Fire!!!!!!! 》利用當地環境垃圾作為創作材料。(森美術館 提供) 策展團隊先是將實體作品的運輸控制在最低限度的碳排放,取而代之的則是邀請藝術家思索更具永續發展性質的創作方式,包括前述的瑞典藝術家 Nina Canell 作品所使用的貝殼未來將會成為製作水泥的材料,或者紐西蘭藝術家 Kate Newby則 以在森美術館與愛馬仕藝術空間 Le Forum周遭採集的回收垃圾重塑成新作品。 策展團隊強調未來藝術的生態並非單純是運輸藝術品到各地展示,而是以藝術家帶起整個文化網絡的建立與運作,透過藝術家深入當地田調,創造出與在地脈絡緊密扣合的作品。   新建的展牆維持著粗糙的狀態。(森美術館 提供) 另一方面,有鑒於傳統的展覽製作過程往往消耗大量的木作、壓克力殼、框等一次性物件,該館團隊則試圖降低材料浪費。首先他們回收使用上一檔展覽的部分展牆,並且刻意不為新建展牆補土和上漆,團隊亦在牆面上貼著告示牌,有意識地提醒觀眾注意這是美術館為了減少資源消耗所做的嘗試。再者,森美術館也利用其母集團的資源,邀請其餘建材廠商開發100%可回收石膏牆面,並不吝惜地在展場中為贊助商大打廣告,將產業合作納入當代藝術展覽製作的一環。 該展以實際的展示方法思考當代藝術如何去面對過往隱而不談的資源浪費問題,然其製作方式是否真能落實在日後的展覽中?或是如同煙火綻放,只能由我們持續關注日後森美術館的展覽方能知曉。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2/05
開箱!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的收藏與展示
開箱!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的收藏與展示
作者:歐陽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你是否注意過學校裡的博物館?17世紀早期至今,歐美不乏以學院購買或受贈收藏為基礎成立於大學內的博物館。臺灣的國立臺灣大學,也將其自臺北帝國大學時期開始累積的收藏,依學門與科系劃分出不同類型的博物館。 2007年以「臺大博物館群」整合各館,至今仍有新館舍與臺大總博物館正在進行籌設。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國立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皆於2022年將系所收藏的標本和文物規劃為博物館展出,然而,兩館則又呈現各自相異的風貌。 【博物之島專文】人類演化研究早期先驅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演化博物館 微觀標本背後的故事,臺師大生命科學博物館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曾開設博物學課程,當時的標本與設備於1946年由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接收,以此發展博物系。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後,1961年更名為生物學系,2003年轉型為生命科學系。臺師大生命科學博物館的主要收藏便是來自臺北高校與博物系時期。 目前該館主要分為兩個展間,展廳前半部展出臺北高校時期的植物標本與顯微鏡。展架上裱框的蠟葉標本反映當時收藏品的來源:教師個人研究與教學的成果、學生課程間的採集訓練、向標本製造商購買的教具。一旁以古舊設計的四層櫥櫃,陳列日治時期至戰後的顯微鏡;並且在牆面設置桌椅,仿照舊時仰賴窗戶的自然光操作顯微鏡的環境。   臺師大生命科學博物館刻意以懷舊風格展櫃陳列日治時期到戰後的器材。(歐陽德 攝影) 展廳後半部則展出動物標本以及教學設備。包括脊椎動物為主的骨骼與剝製標本,以及罐裝的浸液標本,儘管無法觀察到標本的製作年份,但能從標籤發現其中許多製作於日治時期。切片機、計紋鼓、幻燈片機等器材,則代表了戰後博物系時期學科的發展。   展架中央為臺北高校時期留下的赤蠵龜標本。桌上的玻片櫃與乾燥機還貼有戰後時期「美援」的標籤。(歐陽德 攝影) 臺師大生命科學博物館展示的儀器設備側寫科系歷史,例如,切片機代表1950年代生物顯微技術課程的發展。(歐陽德 攝影)   學院收藏進行式:興大自然史博物館 而國立中興大學的前身也可溯自日治時期,但是興大自然史博物館的收藏主要來自1956年植物學系與1994年動物學系的成立,以及2002年兩者合併為生命科學系後累積至今的標本,並以近年的收藏持續寫下學院發展的軌跡。 該館主要的展覽空間以淺色格狀展櫃構成,此外範圍還包含展間外的系館迴廊與展示櫥窗。靠近入口處展示乾燥、浸製、包埋等方式製作的植物標本,一側的展台則有甲殼類、貝類標本以及生物化石,其餘空間也展示鳥獸標本。 展覽的尾端牆面,規劃部分區域作為換展的空間,不久前為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註釋1]借展的水鳥主題標本。該展也展出許多醒目的特殊標本,皆與系所師生曾投入的計畫相關,更記錄著學院的研究歷程。例如,黿、大王魷魚、亞洲象、馬來鱷、以及懸掛於展間外的領航鯨。   興大自然史博物館,圖中左側為委託標本師製作的馬來長吻鱷皮革,右方為系上教師協助製作的亞洲象之象鼻標本。(歐陽德 攝影) 【博物之島新訊】還我星空:史密森國家自然史博物館 反思,收藏自然之外 大學自然史博物館被期待能發揮詮釋生物多樣性,以及倡議生態教育等功能,但是從展出的文物、儀器設備甚至標本能發現,在自然史之外,學院收藏也是學術史與機構史的紀實。 不過,歐美許多大學自然史博物館曾歷經由學院內部研究部門,轉變為如同公立博物館面向社會教育功能的過程。與其相比,上述臺灣案例的規模與機制接近附屬於科系之下,由動物與植物標本室轉化而成的展覽室;雖然將觀眾由科學社群擴展到民眾,但目前仍少有機會舉辦常態展外的教育活動,也是未來大學自然史博物館值得發展的面向。   [註釋1]:原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23年隨農委會改制農業部而改名。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2/04
博物館也有專屬購物節?「博物館商店週日」邀您一起來Shopping!
博物館也有專屬購物節?「博物館商店週日」邀您一起來Shopping!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作者) 我們在黑色星期五、38女王節、百貨週年慶時多能以特殊優惠買到心儀物品,各類商店也能趁機造勢提高銷售成績,博物館商店也可以這樣行銷嗎? 行銷一起來!專屬博物館的購物節 美國博物館商店協會(Museum Store Association)在2017年推出「博物館商店週日」活動(Museum Store Sunday),鼓勵博物館商店會員在感恩節連假的周日,共同推出特色商品與優惠活動。甚而連結在地特色商家,向大眾宣傳博物館商店,並鼓勵觀眾透過購買博物館商品,成為心儀博物館的贊助人。 如同匹茲堡卡內基博物館(Carnegie Museums of Pittsburgh)〔註釋1〕的零售業務總經理Lori Brazos女士分享,該館在2017年加入「博物館商店週日」活動,成功凝聚當地十三家博物館。例如,以當地藝文活動為主的「匹茲堡護照」(Pittsburgh Passport)合作,共同推廣特色商品與活動。當地有些館舍負責設計護照,有些館舍則提供媒體資源,在各家博物館行銷資源通力合作下,一起達成銷售增長的目標。 根據美國博物館協會提供數據顯示「博物館商店週日」有五種可讓博物館受益的方式:1.增加收入、2.吸引新的觀眾、3.吸引媒體報導而提高知名度、4.鼓勵消費者有目的性的購物、5.因線上商店獲得額外的知名度 。   「博物館商店週日」Logo,訴求可透過購買博物館商品成為贊助人。(Credit: Museum Store Sunday) 【博物之島新訊】賞握時尚的吸引力!揭開V&A特展行銷的4個關鍵步驟 推動商品概念與時俱進,促進會員多元討論與學習 「博物館商店週日」活動從第一年有450多家博物館商店參與,到去年第七屆活動,已經超過2,100家博物館商店共襄盛舉,這些博物館商店不僅限於全美五十州,更廣布全球五大洲、25個國家。 除了參與會員更加踴躍之外,博物館商品的概念也是持續更新,像是2023年的「博物館商店週日」活動加入了永續購物(sustainable shopping)的概念,提倡使用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可回收或可生物降解的材料等。 美國博物館商店協會,除了推廣「博物館商店週日」活動之外,廣納博物館從業人員與各類商品供應商為會員,並固定舉辦線上研討會、前瞻會議凝聚會員,促進博物館與供應商合作。也將多年研討會與會議的成果製成線上數位學習資源,提供會員學習關於行銷策略、社群媒體經營、商標版權、博物館與供應商如何合作、非營利銷售等多元議題。   2023年「博物館商店週日」活動照。(Credit: Museum Store Sunday) 結語:打動未來觀眾的行銷術! 「博物館商店週日」為普羅大眾提供節慶式購物途徑的新選項,也成為博物館接觸到新觀眾群的一大觸角。該活動凝聚千家博物館商店的行銷動能,更透過官網建立的搜尋商店平台,讓各家線上商店可持續接觸與經營觀眾,或許是臺灣博物館看待博物館商店/商品的另一角度。   〔註釋1〕:匹茲堡卡內基博物館旗下管理卡內基藝術博物館(Carnegie Museum of Art), 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卡內基科學中心(Carnegie Science Center), and 安迪沃荷博物館(The Andy Warhol Museum)等四座博物館,皆位於美國賓州(Pennsylvania)著名城市匹茲堡(Pittsburgh)。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2/01
城市就是博物館,社區就是展間:Floating Museum如何打破機構圍籬?
城市就是博物館,社區就是展間:Floating Museum如何打破機構圍籬?
作者:謝宇婷(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博物館、偉人塑像這類主題,通常給人嚴肅沉重的印象,但芝加哥藝術團體Floating Museum透過別具創意的公眾活動,將歷史議題帶到芝加哥的各個社區展開討論,使藝術成為民眾參與對話與思辨的媒介。 Floating Museum 作品介紹 Floating Museum由藝術家Faheem Majeed 與Jeremiah Hulsebos-Spofford於2007年發起,而後加入建築師Andrew Schachman與詩人Avery R Young。該團隊致力於「將芝加哥這座城市轉化成博物館」,使藝術與公共歷史的討論不止步於機構的圍牆之中,而是能發生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團體名稱源於Majeed跟Hulsebos-Spofford兩人的異想天開,若將紀念具非裔血統並且被認為是最早的芝加哥開拓者-杜薩布爾(Jean Baptiste Pointe du Sable)的博物館建築模型(也就是杜薩布爾博物館,Du Sable Black History Museum and Education Center)〔註釋1〕,從其於芝加哥南岸貧困社區的現址帶到北邊的富裕市區,會引發什麼樣的對話?   航行於芝加哥河的作品《河流集會》(River Assembly),2017年。(Floating Museum  提供) 2017年夏天,團隊將作品《河流集會》(River Assembly)打造成一艘「博物館船」,並調整原先的構想,載著以杜薩布爾為原型的大型發泡棉雕像,沿著芝加哥河航行。整艘船體更以1830年代至1980年代在芝加哥河(Chicago River)運送貨物和原材料的工業筏為藍本,致敬當地以河運發展加工業的城市歷史。 團隊也邀請當地藝術家與學生參訪「博物館船」並展示創作作品的方式回應參觀的經驗與感受。隨著「博物館船」航行到不同河段,團隊也舉辦系列表演藝術與放映活動,讓芝加哥河畔成為公眾交流、同樂與對話的平台。   芝加哥捷運綠線《城市移動聚會》,2018-2019年。(Floating Museum  提供) 對於Floating Museum而言,「漂浮」是一種介入空間、產生對話的方式,並不只是物理上的「移動」,而是串連起各區域的網路與人群的橋樑。2019年,團隊則將游擊式公共藝術參與轉向芝加哥的捷運系統(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簡稱CTA)。藉由與CTA、芝加哥公園管理處合作,他們將CTA重新命名為「Cultural Transit Assembly」(移動的文化聚會),並與40位藝術家、12個組織合作,在捷運車廂上放置標語、詩以及來自不同族群的肖像作品,或是邀請樂手在車廂演唱。 【博物之島新訊】盡在不言中:一場無障礙當代藝術的展示實驗   團隊沿捷運路線放置作品,讓乘客在車廂行經高架橋路段時,遠遠便能看到大型裝置,對於城市地景產生嶄新感受。這系列活動也以聯通芝加哥最貧困的西南區域的捷運綠線為主,這項實踐不僅創造日常通勤中的驚喜,也藉此活化芝加哥較缺乏資源的社區。   作品「城市移動聚會」於車廂中的音樂表演,2018-2019年。(Floating Museum  提供) 另一方面,團隊也將可移動的充氣裝置安裝在各個公共空間,藉此嘗試觸發大眾進行討論,如作品《開拓者們》(Founders)邀請民眾思辨:相比於南達科他州總統雕像山(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上如今飽受蓄奴、種族滅絕等歷史爭議的四位開國元勳-喬治華盛頓、湯瑪斯傑佛遜、亞伯拉罕林肯、西奧多羅斯福,誰才是美國的開拓者?   作品「開拓者們」,2018年。(Floating Museum  提供) 團隊並與芝加哥當地兩位具有原住民族與多重族裔背景的藝術家Chris Pappan以及Monica Rickert-Bolter合作,分別以杜薩布爾、杜薩布爾原住民族妻子Kitihawa、芝加哥首位非裔市長Harold Washington以及一位象徵未來的男孩,打造一個四面人臉雕塑,呈現具多元族群的美國開拓史。 Floating Museum《開拓者們》   團隊認為,歷史上對於杜薩布爾這位被認為最早移居至芝加哥的開拓者所知甚少,更別提他的妻子,但若非他娶了原住民族的太太,他也不會有資格與當地原住民族交易土地。由於杜薩布爾與其妻子皆未留下肖像資料,作品僅能以當代原住民族人像為模板,因此,這個充氣紀念碑在概念與實質上皆充滿想像,也使得討論具有許多可能性。 【博物之島專文】水都記得: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自原民角度「回看」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該團隊也與當地許多博物館建立夥伴關係,近期也受邀擔任2023年芝加哥建築雙年展的策展團隊,串連芝加哥各個社群,以「這是一次彩排」(This is a Rehearsal)為主題,展演對於城市與建築的自我宣示。 對於他們而言,每一次活動或展出的重點是「引發對話」,如同共同創辦人Faheem Majeed所言Floating Museum的實踐並不是要對抗現有的機構,而是在既有框架之上建立新的對話可能。 註釋: 〔註釋1〕DuSable Black History Museum and Education Center,創立於1961年的私人博物館,也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私人非裔美國人博物館,歷經數次更名,前身是Ebony Museum of Negro History and Art,後更名以紀念Jean Baptiste Pointe du Sable對芝加哥的貢獻。 〔註釋2〕原文:“It is not about a countermodel, it is about an additional model that can help what’s already existing.”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1/26
議事場所的嶄新身分!臺南市二二八紀念館暨中西區圖書館
議事場所的嶄新身分!臺南市二二八紀念館暨中西區圖書館
作者:林琮穎(自由作者) 在臺南市湯德章紀念公園(舊稱民生綠園)圓環周遭,古蹟與歷史建築林立,其中位於國立臺灣文學館一側的建築,正是市定古蹟原臺南州會,今日則以「臺南市二二八紀念館暨中西區圖書館」的嶄新身分擁抱大眾。 原臺南州會的建築於1936年落成完工,當時為地方的議事場所,亦曾為臺南市議會使用,並於2003年被指定公告為市定古蹟原臺南州會。時至2018年,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啟動古蹟修復與再利用工程,於2022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 原臺南州會臨湯德章大道的建築立面,上頭有日治時期建築常見的圓形牛眼窗。(林琮穎 攝影) 見證地方政治與民主發展的場所 1930年代,臺灣的地方自治與人民政治結社的概念逐漸萌芽,臺灣的地方議會制度隨之開展,各地州廳開始紛紛設立州會作為地方議事機關。 同時,臺南州的行政業務長期處於擴張狀態,供州會使用的會議空間不足,因此選擇在州廳一旁興建此棟附屬建築〔註釋1〕,滿足州會獨立的辦公與會議硬體需求。且因當時的州會議長是由州知事(地方最高首長)兼任,在州廳與州會的建築之間,更架設空中步廊供通行,可見兩棟建築使用上的緊密關係。   三樓閱讀區,保留臺南市議會舊議場的議事桌、座椅、議員名單與出席板等,讓人一窺當時的議事場景。(林琮穎 攝影) 值得一提的是,此處在二二八事件爆發時,成為「二二八處理委員會臺南市分會」會議地點,更是重要的民主人權場址〔註釋2〕。因而此建築修復再利用時,也被賦予「臺南市二二八紀念館」的新身分。 該館目前於一、二樓空間推出「正義與勇氣:臺南二二八與民主人權歷史」常設展,敘說臺南地區在二二八事件前後的變動,並串聯臺南地區與臺灣各地追求自由民主人權的相關事件。特別的是,相比臺灣其他二二八紀念館以較大篇幅梳理事件始末與各事件,此展覽更聚焦於個人經歷與境遇。   「正義與勇氣」常設展聚焦湯德章、王育霖、吳新榮、謝瑞仁、沈乃霖、高俊明、林茂生的個人故事。 二樓展區設置「今日的鏡子」呈現臺灣人權相關事件,期望觀眾瞭解當前的自由成果皆是過去人們的衝撞與努力而來。(林琮穎 攝影) 【博物之島新訊】閒步昔日時光—新芳春茶行「日日大稻埕:大稻埕歷史照片特展」 面對社區大眾的知識公共性 這棟建築的另一項重要身分,則是向社區與公眾開放的「中西區圖書館」,並規劃為圖書區、閱覽區,以及兒童區、樂齡暨報刊區等多樣空間,成為更具多元需求的重要場域。而在考量古蹟空間原有風貌與建築載重問題,三樓的開架閱覽區設計約120公分的矮書架,進而兼顧原有議事廳空間的開闊感。   透過圍繞建築體四周的廊道與低矮書架,兼顧民眾閱讀的需求,及建築原有議事空間的開闊感。(林琮穎 攝影) 古蹟修復時保存建築原有的八角樓空間,並在二樓規劃兒童書區,及在三樓規劃樂齡暨報刊區。(林琮穎 攝影) 【博物之島新訊】蘋果成為搶救古蹟推手?華盛頓歷史中心暨卡內基圖書館的重生故事 目前該館二樓也以「新光榮照相館」及傳統相片沖洗技術為主題,策劃「新光榮:老相館.營業中」常設展,還原傳統相館的各式空間與文物,呈現「到相館照相」的回憶與懷舊情感。 該館透過古蹟修復再利用途徑,兼容博物館與圖書館的功能,持續實踐此建築的公共價值,使得大眾能夠重新認識古蹟及其背後的歷史。   「新光榮:老相館.營業中」常設展,原比例重現相館的騎樓、接待區、化妝區、攝影棚等空間。   〔註釋1〕1935年(昭和10年)6月展開三層樓的「州廳舍會議室新築工事」,於1936年4月落成完工。 〔註釋2〕1947年3月11日,臺灣南部防衛司令部(即為國民黨軍隊)進入臺南市參議會,時任參議長的黃百祿、多位參議員與辦公人員、治安組長湯德章、記者楊熾昌等50多人皆遭捕押。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1/24
沉浸式體驗殖民時代與原住民族生活!蘭里堡史蹟館講加拿大立國前故事
沉浸式體驗殖民時代與原住民族生活!蘭里堡史蹟館講加拿大立國前故事
作者:黃憶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管理碩士、加拿大資深媒體工作者) 提到史蹟館或博物館,給人印象總是靜態展示古文物居多,但在位於加拿大溫哥華區的蘭里堡(Fort Langley),還保存了活生生的歷史遺址,並講述加拿大西岸殖民時代和北美原住民族間的故事。在這裡,你會遇到200年前移民至此的加拿大人後裔,以及自始至終居住於保留區內的原住民族。 蘭里堡被稱為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起源地,曾是哈德遜灣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的毛皮貿易站。作為大英帝國貿易路線的一部分,在十九世紀吸引以毛皮和漁獲換取商品的原住民族居住。哈德遜灣公司為鞏固其地位,鼓勵男性下屬與原住民族女性通婚;並在淘金熱推動下,該地人口從約150人增加到3萬人,也在建立49度緯線作為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邊界發揮了關鍵作用。   蘭里堡館由加拿大國家公園管理局維護,入口以壁畫和地圖描述了大致的地理環境及歐美貿易網絡。(黃憶欣 攝影) 蘭里堡國家史蹟館(Fort Langley National Historic Site)於1923年被定為國家歷史遺址,其重要性正是因為說明了整個卑詩省的發跡史,甚至是加拿大經濟命脈的來源。 在政策考量下,該館展覽重心轉為關注原住民族議題,且希望透過「沉浸式體驗」,讓下一代學習珍惜多元文化,尊崇或保護原住民族文化,成為近兩年來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因此,在各展館中有更高比例的原住民族歷史文物出現,與原住民族導覽人員進駐。   原本的紀念品區商店改設置為原住民族主題影音展示區。(黃憶欣 攝影) 【博物之島新訊】找回名字的力量!美國蘇烏達瓦阿基博物館回應部落的聲音與文物歸還的實踐   該館有24個參訪點,雖然僅存一幢最原始建築,但修復後的堡壘以及周遭環境,都讓人彷如置身200年前。該館主要的「劇場」與重點展示屋內,均由身著古裝的導覽人員解說當年村民和原住民族如何「討生活」,包括木桶和繩索的製作、食物的準備、毛皮和衣物的交易、淘金,以及真正的鐵匠在你面前鍛造各式斧頭和刀具;你可以直接觸摸各種動物的毛皮,了解郊狼、狐狸和水貂皮如何換來紡織品。 館內介紹說明,當哈德遜灣公司前去蘭里堡尋求毛皮時,昆特蘭(Kwantlen)原住民族酋長則勸說貿易商也接受鮭魚和蔓越莓,於是鹽漬鮭魚被運往夏威夷,蔓越莓被輸出到加州。由於這些「新產品」的儲存和運輸難度提高,需使用木桶出口貨物來因應。木桶製造促使蘭里堡農場僱用更多原住民族工人,成為實現當地經濟轉型的關鍵因素。   以毛皮交換毯子的貿易讓蘭里堡成為卑詩發跡地。(黃憶欣 攝影) 訪客可以一一觸摸各種毛皮,也藉此了解當地原住民族的獵物有哪些。(黃憶欣 攝影) 1858年蘭里堡成為淘金重鎮,由於擔心美國在這個資源豐富的地區插旗,英國立刻在當年委任總督道格拉斯(James Douglas),並宣布此地為其殖民地。 館內值得一訪的便是總督道格拉斯在此宣誓就職的「大宅」(Big House),以及「僕人宿舍」(Servants’ Quarters),屋內的家具和陳設皆為百多年前的真實物件,每個房間也呈現當時的日常點滴,高階主管和平民如何不同,以及加拿大家庭的一般活動,例如,原住民族和移民間技術融合的紡織機。   大宅內的餐廳。(黃憶欣 攝影) 僕人宿舍內的陳設,可見紡織工具。(黃憶欣 攝影) 訪客可以在大宅內穿上古裝「打卡」,甚至效仿當年總督道格拉斯宣示。另一方面,也有體驗「討生活」的環節,例如,廚房區以互動教學,讓訪客了解當時村民吃些甚麼,如何生火,如何敲擊製作捕魚工具,以及戶外淘金站,認識掏金的過程,實際操作下來會發現古時生活不容易。 【博物之島新訊】拉近我們與書的距離,荷蘭圖書之家博物館手抄和活版印刷體驗活動   目前「大宅」頂層有「我是西米亞莫,我是洪水倖存者」特展(Che' Semiahmah-Sen, Che' Shesh Whe Weleq-sen Si'am),講述西米亞莫原住民族的故事,關注其口述歷史,以及他們在卑詩省低陸平原的地位。訪客可以看到雪松籃、珊瑚礁網遺址和避暑聚落的立體模型等文物,展至2024年4月6日止。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1/19
揭開智慧手機的驚奇之旅!史密森尼自然史博物館的手機展覽
揭開智慧手機的驚奇之旅!史密森尼自然史博物館的手機展覽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走進位於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國立自然史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可見阿法南方古猿「露西」拿著手機自拍的雕像突兀地站立於館內展區中,搭配展示牌「你會與誰分享自拍照呢?」藉此吸引觀眾前往參觀「手機:不可見的連結 」特展(Cellphone: Unseen Connections)展覽也透過數位裝置、流行圖像的運用,使觀眾透過互動探索的方式,深入了解手機科技的歷史演進,以及它對當代社會的深遠影響。 【博物之島新訊】還我星空:史密森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熄燈」特展   透過流行元素,探索手機背後的議題 展覽由手機的製作原料出發,呈現手機原材料的來源與使用。再來,則講述手機的發展歷史,包含美國無線網路的鋪設、5G技術發展等,並且討論手機的回收及環保議題。展示文字透過問句或引言的論述方式,引導觀眾思考。例如,展示標題以「What did you use?」以及「What will you create?」來分隔手機發明前後的世界。 展覽也運用大量的流行圖像,藉由大眾較為熟悉的元素吸引觀眾的眼球,並以此呈現手機所引發的嚴肅議題。例如,展覽中可見幾幅大型以手機為議題的漫畫,標題為「手機對你的生活有多大影響呢?」(How much does your cellphone influence your life),漫畫內容則講述手機可能帶來的暴力或心理焦慮問題。   展區以巨型漫畫、簡短文字呈現手機的各項議題。(何慕凡 攝影) 展區以美式漫畫風探討「科技焦慮」問題。(何慕凡 攝影)   結合手機元素的多媒體互動體驗 整個展覽最令人驚喜的就是充滿互動性的多媒體展示設計,例如,在展覽入口可見以手機作為外型設計的大型螢幕,觀眾可以在這些巨型手機螢幕前看到自己的臉變成可愛的Emoji表情圖案。 另一方面,展覽也扣合不同展區主題設計多媒體互動遊戲,例如,透過遊戲讓觀眾化身成手機修復師,體驗修復手機的過程;或是以手機為主題的大富翁遊戲。觀眾留言板也設計成宛如同通訊軟體的介面,使觀眾透過問題思索手機使用的方式與經驗,也能夠藉由QR code看到其他觀眾的想法。 【博物之島新訊】Hands On, Minds On! 新加坡科學中心的敘事性互動學習   展覽入口的四台大型手機互動裝置。(何慕凡 攝影) 展覽中的大富翁遊戲互動裝置。(何慕凡 攝影) 展區中的觀眾留言裝置,邀請觀眾回覆自己對手機使用的看法。(何慕凡 攝影) 【博物之島新訊】穿越歷史的虛擬之旅: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戰利品:十則故事」特展結合VR挖掘掠奪物件背後的故事 微觀手機世界,探索手機的發展與影響 整個展區不僅著重於多媒體裝置的使用,也運用大量地物件展示,講述手機如何影響人類物質生活?除了在手機原料區展出不同的礦石、手機主機晶片。並透過物件討論自手機發明之後,有哪些過去時常使用的物件已被取代,並成為手機功能的一部分,例如,打字機、計算機、雜誌甚至是鈔票等等。   展區中講述手機發明前的物件,如何被日益發展的手機功能逐漸取代。(何慕凡 攝影) 另一方面,展覽也講述手機如何促使文化習俗、生活習慣的改變?例如,各式花樣的手機殼成為展現個人品味的裝飾。或是展示紙紮手機,呈現手機的出現對傳統紙紮文化的影響。 儘管手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扣,但大眾往往不了解這些科技工具背後複雜的歷史及影響。透過該展的數位體驗以及物件展示,也為觀眾揭開手機與社會互動的深層思考。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1/17
日本箱根寶物殿「曾我兄弟與箱根信仰」特展,揭開蘆之湖畔的復仇故事
日本箱根寶物殿「曾我兄弟與箱根信仰」特展,揭開蘆之湖畔的復仇故事
 作者:王欣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碩士) 位於蘆之湖畔的箱根神社,近年以優美的風景與所屬的湖上鳥居一躍成為社群名勝,但早在社群媒體爆紅前,箱根神社就以其超過千年的歷史,以及名人們的虔誠信仰在日本聞名。建於1907年的「寶物殿」便是為了保存和展示神社的珍貴文物所建,並在2007年時改為如今所見的三層樓水泥建築。 二樓常設展空間。(王欣翮 攝影) 圖2:三樓特別企劃展間。(王欣翮 攝影)   箱根神社寶物殿規劃二樓為常設展,三樓則是特別企劃展。常設展以箱根神社的歷史為主軸,從創社的萬卷上人坐像起頭,徐徐道來箱根神社的發展。為彰顯神社的堅定信仰,寶物殿常設展特別展示由信眾奉納的珍稀名物,例如,南宋建窯白瓷洞簫,以及鎌倉時代罕見的大型鐵鑄湯釜等,也展出歌川貞秀的〈東海道箱根山中〉、歌川廣重〈豆州箱根權現〉等江戶時代浮世繪。   二樓常設展展出之湯釜。(王欣翮 攝影)   箱根神社可追溯自757年,彼時在箱根山修行的萬券上人,結合神道教、佛教與當地山岳信仰,以箱根大神為主神建造神社。隨著平安時代箱根地區道路開通,箱根大神逐漸成為關東地區守護神,除了來往的旅客經常向其祈禱旅途平安外,更在日後逐漸成為武將們的信仰中心。 而在箱根神社的忠實信眾中,最富盛名者即為鎌倉幕府首任征夷大將軍源頼朝。2023年箱根寶物殿的特別企劃展「曾我兄弟830年祭特別公開:曾我兄弟與箱根信仰」,即是以箱根神社為故事背景,源頼朝為重要配角而發展出來的故事。 曾我兄弟復仇事件、元祿赤穗事件與伊賀越復仇事件是日本三大復仇故事,除了文藝小說外,也發展成歌舞伎、能劇與人形淨琉璃等版本,深受江戶人所追捧,更是浮世繪重要題材。該特展的首面展牆,便輸出歌川國貞、歌川廣重、三代豐國等藝術家以《曾我物語》為主題所作之浮世繪,輔以文字說明鎌倉時代建久四年(1193)5月28日的那場駭人聽聞的復仇案到底是如何發生。   曾我兄弟像。(王欣翮 攝影)   曾我兄弟出生於伊豆國的豪門,然而年幼時的家族內鬥,父親被堂伯刺殺,母親也改嫁至曾我家,這是為何日後兩兄弟被稱為「曾我兄弟」。爾後,成人的弟弟於箱根神社出家,此時他們的堂伯已為源賴朝之心腹,一次當堂伯隨源賴朝赴箱根神社參拜時,弟弟認出仇人,便與哥哥商議復仇計畫。最終,曾我兄弟趁源賴朝在富士山一帶狩獵之際手刃家族仇人,儘管復仇成功,兄弟也因此赴義。 當地建起曾我神社,除了參拜,也會舉辦儀式撫慰曾我兄弟的亡魂。(王欣翮 攝影) 展覽現場展出曾我兄弟像,以及兩兄弟復仇時所用的太刀(傳為原藏於箱根神社,而兄弟獲賜復仇,並在兩人臨終後被送回神社),結合浮世繪與繪卷展示曾我兄弟復仇故事的來龍去脈。此外,展覽亦從後續於箱根發展出的曾我兄弟信仰著手,連接到神社與周遭場域。   曾我兄弟繪馬。(王欣翮 攝影)   相傳兄弟過世後,民眾不僅受兩人手足之情感動,更將對於幕府創立過程中失勢方的同情投射於曾我兄弟,曾我兄弟的故事因此與箱根大神結合,上升成御靈信仰,成為當地居民祭祀與供養的對象。箱根神社境內還建起曾我神社,每年五月循例舉辦祭祀儀式安撫曾我兄弟之靈。展覽最後並以後續電影、戲劇與文學對於曾我兄弟的文化熱潮做為結尾,展出前述浮世繪版畫原作,以及大型繪馬作為展覽收束。 整體而言,箱根寶物殿的特展僅是以線性時序呈現人物故事,但以如此簡單地方式,佐以詳細的文字說明,使遊客得以理解箱根神社的歷史,以及圍繞著神社的因緣和文化祭儀。當遊客安安靜靜地走完展覽,也能對箱根神社與在地信仰有不同面向的理解。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1/12
賞握時尚的吸引力!揭開V&A特展行銷的4個關鍵步驟
賞握時尚的吸引力!揭開V&A特展行銷的4個關鍵步驟
作者:郭怡汝(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博士生) V&A作為世界知名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不只積極舉辦時尚展覽,更以洞察受眾需求的行銷策略,一再寫下英國時尚特展門票快速售罄的佳績。 透過V&A現任高階行銷經理Emma Zeitlyn 的座談分享,探索V&A如何藉由行銷策略推廣2023年的兩大時尚特展:「天后」(DIVA)特展與「嘉柏麗爾・香奈兒・時尚宣言」回顧展(Gabrielle Chanel. Fashion Manifesto)。 法國知名時裝設計師香奈兒女士回顧展「嘉柏麗爾・香奈兒・時尚宣言」,開幕吸引許多民眾前往觀看。(郭怡汝 攝影)   第1步:理解受眾,制定策略的關鍵 「策略開發」階段的目標是找尋激發受眾好奇心的錨點,藉此制定行銷策略,吸引觀眾關注展覽。透過館內的受眾洞察報告(Audience Insights),搭配展覽目標及資訊,建立出一套行銷策略架構。Zeitlyn分析,參訪V&A的觀眾主要分布在41-50歲的年齡層,這成為制定行銷策略的首要考量。以「天后」特展為例,該展探討「DIVA」一詞的歷史演變,包含19至20世紀的初代天后,以及當代流行巨星如瑪丹娜、碧昂絲、艾爾頓・強等。因此,「天后」特展的目標客群明確定位為45歲以上,喜歡學習和對歷史感興趣的觀眾。 「天后」(DIVA)特展展區。(©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第2步:透過多元管道吸引目標觀眾目光 「創意發展」階段V&A則會與外部的創意設計團隊和媒體代理商合作,確保彼此都理解行銷目標、受眾、關鍵訊息,與博物館的品牌聲音、特性和視覺識別,才會推出主視覺與涵蓋不同管道的宣傳計畫。 例如,DIVA特展設計三款主視覺海報,配合不同管道的宣傳,藉以吸引不同類型觀眾的目光。如皇家國家劇院外的廣告使用成熟女歌手的剪影海報,而英國暢銷的LGBTQ+《態度》雜誌(Attitude)則以成熟男性的剪影海報作為內頁宣傳。 「天后」(DIVA)特展三款主視覺海報。(郭怡汝 攝影)   第3步:結合社群媒體與潮流議題,擴展話題性 除了深入分析觀眾的吸引力,擴展展覽話題性也是重要關鍵。在開展前兩個月團隊積極與時尚領域的KOL、名人及媒體合作,將展覽資訊推廣至更廣泛的社交媒體受眾,提高展覽能見度。這時屬於「行銷活動推出」階段,展場照片、特色展品、專題演講、海報旗幟等接力推出,營造觀眾的期待感,炒熱展覽話題度。 例如,「嘉柏麗爾・香奈兒。時尚宣言」特展,開展前夕邀請了香奈兒的品牌大使、知名歌手與演員參觀,透過明星增加展覽曝光度,並刺激門票銷量,使得開展不到一週,門票即全數售罄。 「嘉柏麗爾・香奈兒・時尚宣言」特展邀請明星參觀 第4步:搜集與分析數據,即時調整行銷方針 展覽開幕並不是行銷活動的結束,而是持續修正策略的開始。在「行銷活動維持」階段V&A會分析展覽問卷、社群媒體的洞察報告,與廣告投放的成效等各項數據,瞭解觀眾的行為與反應,進一步調整策略。 例如, V&A團隊發現青年觀眾偏好頭戴式耳機來聆聽音樂,於是特別為「天后」特展建立Spotify的播放清單,其歌曲皆來自該展提及的歌手。同時,也在TikTok平台發布觀眾穿戴頭戴式耳機,並聆聽此播放清單參觀的宣傳短片。將以視覺觀賞展覽的印象,轉變為聽、視覺相輔的音樂饗宴,也成功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參觀展覽。 另一方面,V&A也善用「使用者生成內容」行銷,鼓勵觀眾在社群媒體上發布與展覽有關的內容〔註釋1〕。不同於以hashtag分享的作法,行銷團隊選擇在中庭花園擺放大型的DIVA字樣造景,以便觀眾將拍攝造景的照片分享到社群媒體,讓「天后」特展能在社群媒體持續維持熱度,並獲得更多關注。 V&A中庭花園的DIVA特展大型字樣造景。(郭怡汝 攝影) V&A的行銷策略展現對受眾的深刻理解與敏銳洞察,以數據為決策基礎,搭配滾動式調整,確保行銷過程皆能遵循展覽的核心價值,保持對展覽的深刻理解。 然而,博物館行銷也應注意文化差異和地方特色,需貼近當地觀眾的興趣和價值觀,提供文化體驗而非單純的商業廣告行銷。更重要的是傳遞文化的價值與展覽的知識,鼓勵更多遊客、贊助人和公眾參與。   〔註釋1〕:使用者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是指使用者、消費者在社群媒體等網路平台上發布、創造與產品、品牌等有關的原創內容,可以包含任何形式,例如:圖像、短影音、貼文、評價等。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