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全民科學家總動員?!洛杉磯縣自然史博物館「社區科學」專案結合社區力量進行研究
全民科學家總動員?!洛杉磯縣自然史博物館「社區科學」專案結合社區力量進行研究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美國洛杉磯縣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s of Los Angeles County, NHMLAC)推動「社區科學專案」(Community Science Program),其中之一的「城市自然挑戰」活動(City Nature Challenge)自2016年起於洛杉磯發起,邀請民眾一同記錄在地物種,至今已發展成為全球性活動。 參與社區科學的簡單三步驟! 「社區科學」(Community Science)延伸自「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一詞,接續大眾參與科學研究的核心概念外,更擴大包容各身分種族的居民,以及強調社區對於生態永續性或其他學科探究的重要。 而NHMLAC在汲取專家、社區居民等意見後,於2017年正式將「公民科學」專案名稱改為「社區科學」專案,持續號召民眾參與各類自然科學計畫。參與的方式主要可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發現野生生物(Discover Wildlife),不管是在學校、自家後院,或是鄰里間都可進行觀察。 第二步:記錄所看到的內容(Record What You See),拍照記錄觀察到的動植物,以及何時何地找到的。 第三步:分享發現(Share What You Find),可將發現紀錄寄給NHMLAC或是在社群媒體上加上「#NatureinLA」標籤,或運用「iNaturalist」手機軟體上傳觀察結果。 簡易方便的方法不僅降低民眾參與的門檻,並且NHMLAC藉由設定觀察主題,像是蝙蝠、蜥蜴、蜘蛛、松鼠、蝸牛,或古生物化石等,透過民眾的回饋,持續掌握本土或非本土物種的分布情況,甚至發現新物種!   運用iNaturalist應用軟體拍照記錄當地物種。(Courtesy of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of Los Angeles County) 結合社區參與擴展科學教育活動 NHMLAC並非唯一一所在美國推動社區科學的博物館,但它透過大型社區科學計畫擴大該館的社會影響力。例如,該館在2016年推出兩個大型計劃——「超級計畫」(Super Project)和「城市自然挑戰」(City Nature Challenge)。 「超級計畫」每年一期,由博物館與自主報名的固定參與者合作,來自不同城市社區的參與者運用在地優勢,協助科學家在高度城市化、大多為私人土地的場域中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而「城市自然挑戰」則是NHMLAC與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一同發起。每年四月底透過友誼賽性質的四天競賽活動,比較哪個城市的參賽組織能取得最多物種的觀察紀錄。 活動成果從2016年的一千多位參與者觀察到兩千五百多個物種,至2023年已累積有六萬六千多人參與且記錄超過五萬七千個物種。「城市自然挑戰」官網可見歷年參與數據和地圖之外,更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教育工具包(Education Toolkit),提供社區帶領者或教師多種的自然觀察方案。   大人、小孩一起參與社區科學活動。(Courtesy of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of Los Angeles County) 從社區到全球,發展博物館科學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而NHMLAC有趣的「城市自然挑戰」活動,逐年擴大其影響力到全球城市,如臺灣從2019年起共襄盛舉,截至去年已有十個城市參與盛會。今年的「城市自然挑戰」則於4月26日至29日間開始募集拍攝野生動植物照片。 該館的社區科學專案激起社區動能,不僅解決科學家研究洛杉磯城市生態的瓶頸,也為擴展科學類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提供了更多元的途徑。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30
在博物館跑!跳!碰!與Young V&A一同探索創造力的多元想像
在博物館跑!跳!碰!與Young V&A一同探索創造力的多元想像
作者:謝佳均(文化部國內外資訊專區執行編輯) 歷時三年大規模整修,位於東倫敦的Young V&A於2023年7月開幕。該館前身為V&A兒童博物館(V&A Museum of Childhood),而重新命名為Young V&A,則代表其由關注童年記憶的懷舊情懷,轉變為重視兒童、年輕人和家庭體驗與想像的學習空間。 新常設展包含三個展廳:「玩耍」(Play)、「想像」(Image)、「設計」(Design),並以多元的視角、互動式體驗,帶領觀眾重新認識遊戲世界,探索創造力的無限可能。 不只是玩耍!認識玩具的多元面向 不同於普遍工藝設計展覽以功能、類型區分物件的展示手法,Young V&A常設展強調兒童與玩具間的互動經驗與記憶,並連結隱於玩具背後的故事與當代議題。例如,巴基斯坦裔遊戲設計師Balagamwala的桌遊「媒妁之言」(Arranged!),透過遊戲視角探索傳統包辦婚姻對於年輕女性的限制與影響。   「媒妁之言」桌遊,玩家在遊戲中需避開媒婆Rishata阿姨,以防她將你嫁給不合適的對象。(謝佳均 攝影) 「可創造的世界」芭比,跳脫娃娃普遍預先設定角色性別,並以問題引導兒童們思索玩具的經驗與感受。(謝佳均 攝影) 此外,展廳也藉顏色、字母等面向帶領兒童探索物件,如「玩耍」展廳可見以英文字母順序呈現展品,並加入詩歌、雙關語等促進兒童口語技能的發展;或以顏色分類展品,使他們可以從色彩的角度觀察、認識物件。   以英文字母順序陳列物件,鼓勵兒童在空間中大聲朗誦,並附上手語字母符號,提供兒童們學習比劃。(謝佳均 攝影) 「玩耍」展間以七彩顏色為主題陳列展品的展櫃。(謝佳均 攝影) 在遊戲的互動中探索自我與世界 Young V&A本次更新強調透過互動探索想像力的可能性,因此在展覽中特別設置許多互動裝置與體驗空間。例如,「想像」展廳的舞台空間,兒童可以在其中角色扮演、歌唱、說故事,並不定期的舉辦演出與朗讀會,鼓勵孩子們表達自我。   「想像」展廳中的舞台空間。(© Luke Hayes, Young V&A 提供)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數位產品逐漸成為當代兒童不可或缺的遊戲夥伴。展覽不僅呈現熱門電玩,並邀請遊戲設計師,為觀眾講述如何構思與製作遊戲。有趣的是,觀眾可以在常設展中拿起搖桿,體驗電玩遊戲。例如,將以探索世界、採集資源的互動遊戲Minecraft場景轉換成該館建築,帶領觀眾穿越遊戲視角中的Young V&A。   以Young V&A建築空間設計的遊戲Minecraft。(© Luke Hayes, Young V&A 提供) 反思創造力,設計帶來的改變與意義 「設計」展廳則以青少年的視角出發,關注設計如何改變世界。展區可見許多青少年的設計案例,以及青少年工作坊成果。例如,展廳中的掛布為青少年與藝術家合作,以植物作為染色材料製作掛布,思索如何回收衣物,促進更環保的時尚觀念,同時展現當代青少年們思考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的歷程。 展覽也帶領觀眾反思設計的意義,不僅僅是透過物質提供美好生活的願景,如以子題「設計賦予我們聲音」(Design gives us a voice),透過抗議或倡議活動時常出現的海報、標語、傳單,回顧平面設計如何傳達資訊、表達訴求。 V&A工作坊與青少年們共同製作的植物染掛布,反思環境永續議題。(謝佳均 攝影) 環保團體「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行動插圖,解說組織抗議活動的文宣製作過程。(謝佳均 攝影) 另一方面,該館是一個對家庭觀眾十分友善的博物館,除了為歡迎「帶嬰兒探訪」設置的嬰兒車停車空間,也為幼童到青少年舉辦多元的教育活動。像是三樓設置的「開放工作室」,是大人小孩可一同動手創作與休息的空間,並不定期邀請藝術家或設計師舉辦主題工作坊。 目前該館展出「日本:從神話到漫畫」特展(Japan: Myths to Manga),展期至2024年9月8日,帶領觀眾探索自然與民俗如何影響日本藝術的發展。在3月底舉行今年度第一個遊戲日(Game Day),邀請觀眾一同設計自己的紙牌遊戲、探索紙板海洋等。   左圖為開放工作室過去活動的作品(謝佳均 攝影);右圖為館內的「開放工作室」空間(© Luke Hayes, Young V&A 提供)。
2024/03/29
挖掘鮮為人知的偉人故事!林肯總統小屋「悲傷與喪子的思考」特展
挖掘鮮為人知的偉人故事!林肯總統小屋「悲傷與喪子的思考」特展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你是否參觀過偉人紀念館呢?是否對於強調英雄濾鏡的偉人歷史故事感到無趣? 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林肯總統小屋(President Lincoln's Cottage)原為林肯總統的家園,也是其思考軍事戰略、國家政策的重要場所,《解放奴隸宣言》即是於此撰寫。該館於2008年向公眾開放,並致力於為觀眾呈現具多元視角的林肯總統故事。   園區中全尺寸的林肯總統銅像。相形之下,可見其身高十分修長。(林肯總統小屋 提供) 2020年,身兼執行長的策展人卡莉·霍金斯 (Callie Hawkins ),以「悲傷與喪子的思考」特展(Reflections on Grief and Child Loss),揭開隱於偉大政治家背後的故事。林肯夫婦共育有四個孩子,其中三名早夭,僅有長子活到成年。林肯為喪子之痛罹患憂鬱症,而其妻子瑪麗更在三子夭折後精神崩潰,被送進精神病院療養。 該展以七個主題呈現林肯一家遭遇失去孩子的傷懷,包含「林肯一家」、「我們的故事」、「儀式」、「期望」、「地點」、「記憶」、「改變」,也邀請九個曾歷經喪子的家庭分享其記憶與感受,連結其所經歷的心靈困境,以同理心認識歷史。 展覽開頭便指出世界上有孤兒、鰥夫及寡婦,卻無一詞彙用來定義喪子的父母,這些父母被期望能快速克服悲傷,繼續堅強地生活下去。而這些在無奈中噤聲的創痛,造成我們缺乏對這類經驗的理解。   展覽中的一牆。它詳細紀錄九個家庭失去十二位孩子的故事。(何慕凡 攝影) 這項小型的特展,基本上是以照片、書信、訪談紀錄、物件等所營造的空間,回顧一段段喪子的故事,例如,阿什莉的麻袋,是一位母親在被迫分離前交給她九歲女兒的物品,其後代將這個失落的家庭故事繡於麻袋上,呈現十九世紀被奴役的父母,在孩童夭折或被迫販賣孩童時的悲慘常態。 錯落於展間現代父母的喪子記憶,則以訪談紀錄或故事的形式呈現,與林肯夫婦的經歷相映對照,觀眾可藉這些經歷理解父母們如何面對失去孩子的創傷,又如何療癒。   林肯一家與當代家庭的喪子記憶與感受。(陳佳利 攝影) 左為阿什莉的麻袋,呈現家族的困難歷史記憶;右為林肯總統寫給妻子瑪麗密友的紙條,詢問是否能前來探望因喪子而極度絕望的瑪麗。(何慕凡 攝影) 展覽尾聲,聚焦於面對喪子該如何尋求幫助的議題。觀眾可直接拿取或線上下載《如何幫助悲傷的人》的字條(To help someone who grieves),帶領我們理解如何陪伴、修復悲傷、梳理情緒、分享經驗。 展廳中央的柳樹裝置是觀眾與本特展的聯結。現場提供葉片形留言條,觀眾可寫上自己的感受或悼念所愛之人,將紙條掛在柳樹裝置上,一同分享或緬懷往事。觀眾也可至展覽網頁上捐款,獲得雷射雕刻文字的葉片留言條,也可掛在展場的柳樹裝置,或自行留作紀念。   展覽中的白色柳樹裝置。葉片狀的留言條,有數百觀眾回應的傷痛經驗。(林肯總統小屋 提供 ) 同樣曾歷經喪子之痛的策展人霍金斯認為,我們對於歷史人物、事發地點的描述,往往傾向於勝利與成功的正面論述,而忽略其歷經的悲劇與困境。然而,從這些負面經驗觀眾得以窺見偉人們更具人情味的感性面向,也為具有相似經歷的觀眾提供反思與慰藉的空間。 另一方面,林肯總統小屋也重視人權教育的推廣,例如,自2011年開始每年舉行的「學生反對奴隸制」青年教育計畫(Students Opposing Slavery),邀請國際青年參與為期一週的營隊,延續林肯總統反對奴隸制的倡議與行動,提昇青年對現代勞工與人口販運議題的認識。該計畫受到美國博物館協會的肯定,在2016年獲得該協會的卓越計畫設計獎(AAM EdCom)。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23
見證記憶的傷痕與力量,葡萄牙阿爾朱比抵抗與自由博物館
見證記憶的傷痕與力量,葡萄牙阿爾朱比抵抗與自由博物館
作者:吳昀慶(阿姆斯特丹研究院都會分析、設計及工程碩士生) 「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 原文出自小說《里斯本夜車》主角的墓誌銘,故事描繪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當地青年推翻薩拉查(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長達48年的獨裁統治。這句話也曾出現於2014年太陽花學運,被作為抗議口號,噴漆在立法院的牆上。 雖然葡萄牙這個遙遠的歐洲國家對許多台灣人可能相對陌生,但其在二戰前後所經歷的獨裁統治、社會監控及充斥在大街小巷的秘密警察,與臺灣在白色恐怖時代下肅殺與壓抑的社會氛圍十分相似。   2015年開幕的抵抗與自由博物館,由政治監獄改建。(吳昀慶 攝影)。 座落於里斯本主教座堂對街的阿爾朱比抵抗與自由博物館(Museu do Aljube-Resistência e Liberdade)【註釋1】,其建築於1932到1968年間薩拉查獨裁政府時期,為關押與刑求政治犯的監牢。該館於2015年開幕,致力於透過這座「不義遺址」反思獨裁政府近半世紀的壓迫,及紀念捍衛民主的行動者們。 常設展中以大量地檔案及照片,回顧獨裁政府的興衰,也通過復刻反抗者的秘密報社,呈現民間的抵抗情形。或以公開國家統計資料的形式,揭示為鎮壓異議人士,而成立秘密警察單位「國家安全警備總署」的神秘面紗。   以照片、檔案密集地呈現葡萄牙將近半世紀的威權歷史。(吳昀慶 攝影) 復刻反抗者的秘密報社。(阿爾朱比抵抗與自由博物館 提供) 圖片左側將「康乃馨革名」照片中的地點對應到里斯本地圖,右側則以康乃馨紀念牆緬懷參與革命的行動者們。(阿爾朱比抵抗與自由博物館 提供) 展覽也設計體驗空間,使觀眾親身感受受難者在酷刑中的精神折磨。例如,觀眾可於「抽屜牢房」體驗獨自關押在棺木大小般空間的煎熬。而無預警播放刺耳的電話鈴聲,則讓人體會在牢房中不知刑求何時來臨的焦躁。 另外,也以圖像使觀眾理解刑求對受難者產生的負面影響,包含:幻覺、焦慮、窒息、腦震盪、骨折、失去意識視覺及聽覺、頭腦萎縮、口吃、精神分裂、社交關係障礙等。 用以刑求的抽屜牢房體驗空間。(阿爾朱比抵抗與自由博物館 提供) 右方插圖說明刑求對身體的影響,左方展版則詳細紀錄刑求類型,包含,電擊、隔離、威脅與羞辱,中心的圓柱則引用受難者口述材料呈現其刑求的記憶。(阿爾朱比抵抗與自由博物館 提供) 另一方面,館方對於受難者記憶的重視,也體現在其線上檔案中心,其中包含倖存者的訪談影片紀錄,及為犧牲的受難者建立線上資料庫,詳細記錄他們的故事。 同時,也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例如,可向館方申請小型巡迴展覽,或是免費的歷史線上互動教育網站:「事物的社會生活」以物件的記憶認識獨裁統治時期的生活與記憶;「自由不是一場測驗」則以遊戲的方式探索葡萄牙爭取民主自由的歷史進程,若能正確回答所有問題則可以獲得免費參觀博物館的機會!   常設展尾聲,以受難者照片、姓名紀念在抗爭中犧牲的人們。(阿爾朱比抵抗與自由博物館 提供) 館方為紀念「康乃馨革命」五十週年,將推出「永遠的4月25日!」特展,同時,在開展前舉辦「革命就在街頭!」遊行活動,邀請民眾一同走訪影響革命發生的重要地點。 【註釋1】「阿爾朱比」(Aljube)一詞,源於八世紀穆斯林統治里斯本時期所使用的阿拉伯文,意為無水之井、地牢。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21
打開多元的公眾參與方式!國立歷史博物館更新開幕
打開多元的公眾參與方式!國立歷史博物館更新開幕
作者:黃淥、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歷經五年的整建,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24年2月21日重新開幕。本次更新不僅在空間上除舊佈新,該館更重新挖掘自身歷史,以常設展與其首次執行的公共藝術計畫嘗試敞開歷史的詮釋權,而新加入的兒童創意共學空間也為史博館注入了活潑精神與活力! 公共藝術計畫邀請大眾一同想想歷史! 不同於以往印象中以雕塑或裝置為主的公共藝術作品,史博館「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以公眾參與的方式,為公共藝術呈現更具多元觀點的想像。 計畫邀請三位藝術家進行創作,例如,藝術家張紋瑄作品《倒數第二個箱子》與「中華文物箱」對話,與參與者共同思索文物歷史的可能性,再以劇場和展示方式提供觀眾重新定義、理解文物的新視角。   張紋瑄作品《倒數第二個箱子》,帶領觀眾反思歷史文物的古今意涵,重新定義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新穎的嘗試也體現在作品的媒材上,例如,藝術家雪克的錄像裝置作品《誰在寫歷史》透過「雪克青少年共創工作坊」與12名高中生一同製作電影,過程包含劇本寫作、電影拍攝等,以電影展開探索自我與記憶的旅程。 而藝術家劉千瑋回收再利用矗立在史博館庭園的「還我河山」石碑,並以其搭配廢棄建材打造的公共座椅製成作品《懷舊是危險的嗎—還我河山》。並轉化其代表戰後反共意識的意涵——「還我河山」何嘗不是一種對自然保護的叩問?為觀眾營造一個新的對話空間。   雪克作品《誰在寫歷史》,與高中生透過電影對話記憶,反思歷史。(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劉千瑋作品《懷舊是危險的嗎—還我河山》。(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兒童創意共學空間:探索時間的樂園 另一方面,位於B1的兒童創意共學空間也是本次更新的焦點,該區展覽以歷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時間」為主題,包含八個為不同年齡層設計的單元:「古文物新表情」、「城南這一天」或是「在這裡的時光」等,帶領兒童探索日、月、四季等,從互動展示中體驗時間感知、認識時序。展區也設置親子共學閱讀區,使大小朋友能夠在空間中一齊探索學習。   適合9-12歲的「四季的節慶」以物件香氣,帶領兒童感受台灣不同族群的慶典、四季變化。(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親子共學閱讀區。(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相遇在歷史中不同面向的「史博館」 史博館是國民政府遷台後建立的第一個國立博物館,也是臺灣近現代藝術運動的重要推手。三樓常設展廳以「在這裡,與大家相遇」為名,含有觀眾與藝術書畫「大家」相遇,史博館也與來訪的「大家」相遇的雙關意義,邀請觀眾一同回顧歷史中的「史博館」。 例如,其重要的「中華文物箱」計畫【註釋1】,呈現史博館參與文化外交政策的角色。或是以藝術作品連結史博館與觀眾記憶,如藝術家涂維政以「我家有珍貴物件」活動,透過工作坊、網路徵集及訪談的方式製作作品《鑑古知來》,使民眾物件進入史博館,成為另類的公眾參與方式。   以「中華文物箱」計畫與相關工作人員訪談影片,回顧史博館的重要歷史。(謝佳均 攝影) 藝術家涂維政作品《鑑古知來》,展示民眾所提供的物件。(謝佳均 攝影) 而位於五樓的「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特展(展期至2024年7月28日)則藉由「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卸下的建築材料,微觀其建築構造的精湛工藝,挖掘隱身於於建造痕跡中的故事,回顧史博館的重要里程碑。 史博館至5月17日前皆為優待票40元,兒童創意共學空間無需購票,每日共有4場次。想更瞭解臺灣近現代美術史嗎?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參觀!   「雕築史跡」特展,透過建築材料、結構認識史博館建築演變史及建築工藝。(謝佳均 攝影) 【註釋1】史博館受政府委託,製作歷代中華文物仿製品,並將展品分類裝箱,輸出海外,在任何大小場地均可舉辦中華文物展。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15
漫遊藝術的異議空間,溫哥華Polygon美術館展示關注多元社會議題
漫遊藝術的異議空間,溫哥華Polygon美術館展示關注多元社會議題
作者:黃憶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管理碩士、加拿大資深媒體工作者) 提到加拿大西海岸的當代藝術,首先進入多數人腦海中的可能是溫哥華美術館(VAG)。然而,長久以來受限於歷史建築,令其難以靈活應對多樣化的作品;反觀位於北溫哥華的Polygon美術館,它與溫哥華市中心隔海對望,坐擁銜接海天區域的關鍵地點,具備適應社會變革的靈活條件。   Polygon美術館外觀。其建築設計與在地的港口工業巧妙連結,跳脫以舊建築作為藝術替代空間的刻板印象。(黃憶欣 攝影) Polygon美術館的前身為圖像美術館(Presentation House Gallery),曾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非營利攝影美術館。直至2014年,得力於開發商Polygon Homes和以該集團創辦人為名的藝術基金會Audain Foundation的捐款,從而改建為嶄新的地標型建築,並於2017年向公眾開放。 更新後展覽空間擴大為 25,000平方呎,該館得以擴展原先只以攝影為主的展覽方向,並不再受到場地限制而廣納多元媒材,新生代藝術家有機會更大膽提案。展覽主題推陳出新,例如,女性議題、原住民族、環保、非裔和次文化等,毋須在古典或現代間徘徊。沒有太多歷史包袱, Polygon美術館也以全方位的視角,將視覺藝術轉化為與觀眾對話議題的錨點。    剛落幕的展覽「來自誹謗的烙印」( 黃憶欣 攝影) 以「來自誹謗的烙印」(From Slander’s Brand)特展為例【註釋1】,受邀的三位藝術家透過藝術作品回應「難以言喻的事件」,分別以不同的視覺技法探討自身所觀察、經驗的時代變革與創傷。 其中,伊朗藝術家漢娜·達拉比(Hannah Darabi)的作品《 恩赫拉布街,透過書籍進行的革命,伊朗 1979-1983》( Enghelab Street, a Revolution Through Books, Iran 1979-1983),以紀實攝影、雜誌、檔案,回顧伊朗從言論自由到宗教獨裁的轉變,並重新檢視革命者與政府間的關係。 漢娜·達拉比的作品,探討伊斯蘭革命。(黃憶欣 攝影 ) 而以大型圖書紀錄伊拉克戰史的瑞秋·赫杜里(Rachel Khedoori),以《無題-伊拉克圖書計畫,2008至2010 》(Untitled - Iraq Book Project 2008 to 2010 )將 2003 年 3 月 18 日伊拉克戰爭開始後,連續六年相關的新聞報導製成大型書籍,呈現大眾在不同時間與地點對戰爭的看法,然而這類困難歷史事件背後的影響實難以完整紀錄。 溫哥華藝術家羅恩·泰拉達(Ron Terada)則著眼於網路新聞資訊氾濫帶來的恐慌,作品名稱《TL; DR》來自網路用語「too long; didn’t read」縮寫,隱含嘲諷現代人無意識吸收網路資訊的弔詭。作品蒐集美國地區的新聞頭條做成警世標語,如Covid-19 lockdown、Black Lives Matter等,以巨型的新聞字體遍佈展間,象徵具有新聞權威的聲音。 該館將社會議題透過視覺藝術的形式帶入大眾的視野中,作品於同一展間各自獨與對話,或互相見證、互相批判,引起觀者提問或反思,既是歷史,也是藝術。   桌面擺放七十本厚重的書籍是瑞秋·赫杜里的作品,觀者可坐下翻閱。牆面則是羅恩·泰拉達的作品,以新聞標題做成警語。(黃憶欣 攝影) 值得注意的是,Polygon美術館亦十分重視觀眾與美術館的互動。該館於每個月第一個週三舉行「在畫廊見我」(Meet Me at the Gallery)為高齡觀眾提供導覽、工作坊。而每個月的第一個週末是「孩子優先」(Kids First)以特展為5-12歲設計的導覽,以及藝術創作體驗活動等,嘗試拉近社區與當代藝術的距離。 其新特展「天鵝絨恐怖主義:暴動小貓的俄羅斯」 (Velvet Terrorism: Pussy Riot’s Russia)定於2024年3月22日開幕。該展屬於加拿大西部重要攝影節「捕捉攝影節」(Capture Photography Festival)展覽計畫之一,紀錄俄羅斯藝術團體「暴動小貓」以行為藝術挑釁俄羅斯政府日益獨裁的反動與倡議。 藝術團體暴動小貓的「龐克祈禱」活動。背景是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2012 年。(© Mitya Aleshkovsky, Polygon美術館 提供) 【註釋1】「來自誹謗的烙印」(From Slander’s Brand)主題取自「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的墓誌銘,紀錄他由於批判而被流放的片段:「出生於多里安,逃離誹謗的烙印,在圖里亞建立新的家鄉」(A Dorian born, who fled from Slander's brand/ And made in Thuria his new native land.)。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14
探索博物館中的怪奇物語!在英國「疾病至死亡博物館」體驗黑暗過去
探索博物館中的怪奇物語!在英國「疾病至死亡博物館」體驗黑暗過去
作者:應元宜(藝文工作者、倫敦聖馬丁學院敘事環境碩士生) 【內容警告:部分照片含有些許血腥內容】 「準備好迎接…難聞的氣味、噁心的血腥、一點魔法以及大量的科學發現」(Prepare yourselves for……bad smells, gross gore, a bit of magic and a lot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 疾病至死亡博物館 英格蘭切斯特(Chester)古城區南邊的疾病至死亡博物館(Sick to Death, StD),於2021年Covid-19疫情後開幕,是英國首座以流行疾病、死亡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強調互動、五感體驗的展覽,已吸引眾多親子家庭造訪。然而,這座博物館究竟如何向兒童介紹疾病、死亡與醫療史呢? 該館設立在切斯特一個閒置的老教堂內,從走上大門階梯開始, StD即以漆黑厚重的金屬門及幽暗的燈光迎接觀眾,也為觀展體驗增添幾分詭譎與神秘的色彩。 入場前觀眾須先觀看一段影片,右方大門才會打開,才能走入中世紀的世界開始參觀。(應元宜 攝影) 走進「診療巷」展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中世紀時期幽暗的街道,逐項講述黑死病(the Black Death)的傳播與其造成的傷害。黑死病是人類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14世紀出現於西西里後,隨著貿易路線而擴散至歐亞大陸各地區。 該展區的展版被藏於四處,觀眾穿梭於街道之時,透過逐一揭開展版、窺視展示物件來挖掘黑死病橫行的黑暗過去。觀眾可拿著UV光筆在展間探照,找出肉眼不可見、以螢光顏料標示的細菌病原,例如血痕、髒污等痕跡,藉此強化觀眾與展示的互動,也幫助孩童想像病菌的傳播路徑。   「診療巷」展區(Diagnosis Alley,與哈利波特斜角巷Diagon Alley近乎諧音)以黑死病期間街區為主題,使用UV光筆可以看到螢光顏料的痕跡,等待觀眾的探索。(應元宜 攝影) StD的每個展間各展出不同類型的醫學知識,帶領觀眾認識中世紀街區背後的歷史脈絡與環境。從解剖、「體液說」醫學理論、外科手術等,一步步認識英國的醫療與健康體系的發展歷程與知識建構。 可能會讓觀眾吃一驚的是,而在現代醫院與診所提供的專業治療興起前,過去的理髮店(Barber)曾有診療功能,除了修剪頭髮,也提供如拔牙、放血等外科手術的服務。該館將這些服務設計成有趣的廣告傳單,貼在展間四處,使觀眾在參觀過程中理解診療場所的發展與改變。 【博物之島專文】探索人體小宇宙: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常設展」展示更新 模擬解剖室的展區。展區一角以水果重量比喻人體各個器官的重量。你知道人的肝臟重約1.5公斤,約等於一顆小西瓜嗎?(應元宜 攝影) 展場內以實體模型展出大量外科手術的場所與過程,圖為過去使用的外科診療椅與刀具,左後方牆上貼滿理髮廳提供的服務項目廣告單。(應元宜 攝影) StD作為一座針對親子家庭而設計的博物館,結合大量流行文化,討論飲食、藥物的相關議題,及其歷史與當代的影響。例如,使用哈利波特「魔藥水」的製作和傳說,討論西方醫學史上藥水的使用與演變。或是玩弄英國家喻戶曉的科幻劇「超時空奇俠」(Doctor Who)的設定,在展區內創造「時空廁所」來介紹排泄與健康的關係。   展覽尾聲結合當代流行文化,以著名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討論西方藥水的使用與演變。(應元宜 攝影) 該館展場設計於教堂內,觀眾直到展覽尾聲才能看到挑高的屋頂,及屋頂上方的死神,象徵著人類與死亡持續的對抗。(疾病與死亡博物館 提供) StD有如一處密室逃脫的遊戲場域,順著路線走到最後,才能看到整棟建築的中世紀風格,以及富含特色的屋頂樑柱。光線和色彩從幽暗逐漸變成明亮、繽紛,呼應人類從中世紀至今,在一次次跟疾病奮鬥的過程中,逐漸拼湊、理解與發展醫學知識。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09
新加坡土生文化館探索Peranakan的多元融合與碰撞!
新加坡土生文化館探索Peranakan的多元融合與碰撞!
作者:吳妙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土生」(Peranakan)一詞,源自於馬來語的「anak」(孩子),其延申含義是「在本地出生的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為娘惹。在十九世紀海峽殖民時期(Straits Settlements)【註釋1】,自中國移動至東南亞的男性,與當地女子結婚的後代被稱爲土生華人(Peranakan Chinese),而印度穆斯林與馬來人的後代稱為「Jawi Peranakan」、印度教徒與馬來人的後代則稱「Chitty Peranakan」。 歷經近四年的翻修工程與常設展更新,新加坡土生文化館(Peranakan Museum)於2023年2月17日重新開幕。本次常設展更新保留部分過往的展品,並增加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時裝和手工藝品。而展覽最大的變化則是不僅聚焦土生華人,也加入其他土生族群,呈現更多元動態的土生文化。 【博物之島新訊】走進新加坡峇峇屋—人人能親近的土生華人文資保存現場 常設展共分爲三個主題進行展示:「起源」(Origins)、「家」(Home)和「風尚」(Fashion),藉此探討土生文化的多元文化與認同。 一樓展廳「起源」以「何為土生文化?」為主軸,該展區以多樣的互動性裝置帶領觀衆瞭解土生文化的發展。例如,加入當代不同土生族群的個人訪談影片,透過他們對其族群認同的感受與觀點,認識更具多元特質的土生文化。此外,也特別設計符合兒童身高的互動螢幕裝置,創造更友善兒童的體驗空間。  結合土生文化生活的互動裝置,可探索傳統土生文化餐館、商店等。(吳妙玲 攝影) 左圖為常設展特別設計高度符合兒童的互動裝置螢幕,右圖為錯落於展區中為兒童講述物件的說明牌。(吳妙玲 攝影) 觀眾藉當代不同土生族群的個人故事認識土生文化。(吳妙玲 攝影) 融合豐富族群的土生文化也體現在日常之中,二樓展廳以「家」為主題,透過家具及瓷器等物件,討論多元文化碰撞下的土生飲食及生活習俗。 該展區拆除原本的廚房展示區,以土生華人傳統的長桌宴(tok panjang)呈現融合馬來西亞、中國、歐洲的特殊宴會餐桌,並展示來自不同姓氏家族所特製的精美餐具。此區也新增製作土生菜餚主題影片,使觀眾瞭解不同土生族群的飲食與烹飪方式。   長桌宴呈現土生華人具多元族群特色的飲食文化。(新加坡土生文化館 提供) 土生族群傳統菜餚製作影片。(吳妙玲 攝影) 三樓展廳則以「風尚」展出土生織品與配飾,使觀眾得以從時尚的面向窺見土生社會的內裡,例如,以蠟染製作的巴迪布(Batik),認識東南亞傳統布料如何結合中國紋樣、或是伴隨著土生社群的壯大而增加對布料需求而發展的多元設計等。 當代土生服裝,呈現歷經數世紀的土生時尚演變。(吳妙玲 攝影) 而本次更新則加入結合當代創新形式的女性服裝與配飾,呈現更具時間動態、多元融合的土生風尚發展脈動。也在三樓空間設置探索區,並結合「季節著色紙」使兒童透過著色認識豐富的土生圖像。 探索區與主題著色紙與當地藝術團體Ripple Root合作。(吳妙玲 攝影) 文化館也以分齡的方式推出適合不同年齡層兒童與青少年的導覽及教育資源,例如,結合問題與展覽的「anak anak 兒童手冊」。或與新加坡華人協會合作推出「遇見土生」(Meet the Peranakan)教育活動,提供觀眾認識、體驗土生文化的多元管道! 【註釋1】海峽殖民地是大英帝國於1826年至1946年間對於麻六甲海峽週邊及鄰近地區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08
看見心智障礙藝術家的創作之聲!南美館「藝術是自由の力量」特展
看見心智障礙藝術家的創作之聲!南美館「藝術是自由の力量」特展
作者:翁仲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藝術是自由的力量」特展(アートは自由の力),由臺南市美術館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合作,邀請臺、日共13間社福機構與特殊學校,總計50位藝術家展出繪畫、織品、陶瓷等作品(展期2024.2.2-5.19)。期盼透過臺日心智障礙藝術家作品的交錯展示,呼應藝術得以跨越世俗籓籬的自由魅力,拉近觀眾與心智障礙文化的距離,使觀眾透過「藝術」的語言與心智障礙者對話。 該展分為三個展區「直球似的穿心引力」、「無限趨近於抽象」以及「更多可能?」,且有別以往的選件標準,策展人強調作品背後的創作動機,未必是想傳達豐沛或複雜的情感,或許僅是單純想徜徉於藝術的表達自由,因此更著重關注作品所傳達的視覺張力與創造力。 【博物之島專文】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展區「直球似的穿心引力」,主要呈現用色飽滿且具視覺衝擊的創作或書法,亦包含本次日本由河田江美子所寫的書法作品,也是本次展覽的主標題。而展區「無限趨近於抽象」則透過以幾何線條、抽象色塊為主的創作說明藝術家豐沛的精神。兩個展區展出多幅運用飽滿的色彩、直率的筆徑勾勒出的畫作,猶如用線條與色彩衝撞著觀眾的心靈,更顯示著藝術家不為世俗認同而創作,純粹地享受著藝術所帶來的自由快意。   展區「直球似的穿心引力」展示線條及用色飽滿的作品(臺南市美術館 提供) 日本藝術家和田江美子的書法作品,也是本次展覽主題「藝術是自由的力量」。(翁仲彣 攝影) 展區尾聲「更多可能?」則預示無限的靈感與障礙者永不停歇的創造力。例如,高掛於展場入口中央的梭織作品,是日本宮崎縣智能障礙服務機構「はばたき」(振翅高飛)成員丸山咲女士的與機構夥伴合作完成的作品;其中,部分的線材是取自其他布料,並經由藝術家們的巧手重新綁在一起成為完整的線。正因如此,明顯的線頭與手工的痕跡,反倒為作品添加幾分人情味與亮點。   服務機構「はばたき」藝術家丸山咲與機構成員合作完成織梭織品創作。(翁仲彣 攝影) 而在展示手法上,該展則將臺、日籍的作品交錯併呈,嘗試打破國籍、文化、語言的框架,刻意將臺日主題相似、手法相近的作品並列,讓觀眾感受作品之間微妙的異同,透過觀看產生對話。   展場中手法相近的作品,吸引觀眾反覆細看相似與相異之處。左圖為日本大杉和夫作品《謎》;右圖為臺灣王韶華作品《雪人》。 (翁仲彣 攝影) 另一方面,該館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合作推出該展的易讀手冊,提供更友善的觀展體驗,透過藝術搭建觀眾與多元文化對話的橋樑,使展覽能夠更具包容性。該展也結合多元教育活動,如專題演講、共融創作工作坊以及臺、日身心障礙藝術推廣實務工作者交流論壇,拉近觀眾對於對障礙者特質、障礙者參與藝術經驗以及文化平權與共融藝術議題的認識。 【博物之島專文】擁抱多元觀眾的博物館資源箱,「Boom!」看史博館如何施展寶盒魔法   展覽易讀手冊內頁,可現場免費索取或線上下載。(臺南市美術館 提供)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2/29
丹佛美術館以藝術創意活動打造熟齡友善的學習樂園!
丹佛美術館以藝術創意活動打造熟齡友善的學習樂園!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六十歲以上成年人約有14%患有精神障礙,其中孤獨和社會孤立是兩大影響心理健康的危險因素。臺灣2025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在每五個人就有一位年滿六十五歲的社會環境下,博物館界該如何因應? 貼近年長者的需要,從認識「衰老」開始! 位於科羅拉多州(Colorado State)的丹佛美術館(Denver Art Museum, DAM),為順應該州躍居全美第二位五十五歲以上居民成長最為迅速的現況,自2010年起與政府部門合作,開始探索五十五歲以上觀眾的需求,以及美術館如何服務熟齡觀眾。 該館在2013年公布的研究報告優先指出,影響博物館如何設計年長者活動具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第一種是常見的傳統觀點,偏重如何改善衰老的缺點,並認為機構的作用在於幫助年長者對抗衰老所帶來的記憶力或認知退化或延緩疾病發生等活動;另一種當代觀點,則將衰老視為人類發展的正常過程,重視如何發揮熟齡者的優勢,因此活動設計多為促進學習興趣、藝術欣賞、社會參與、跨代交流或家庭貢獻等。 兩種觀點的活動設計多受惠於美國知名老年心理健康研究先驅Gene Cohen醫生提出的「創意熟齡」(creative aging)的概念,其研究成果表明:只要大腦持續從事有挑戰性的新活動,便能在任何年齡創造新的細胞,而年長者參與藝術活動可以降低疾病和受傷的發生率。其概念在2006年提出後,至今也在美國逐漸形成了針對55歲以上成年人的創意熟齡運動(creative aging movement)【註釋1】。而DAM研究報告更建議博物館若想吸引一般熟齡觀眾,需從貼近當代觀點的「熟齡友善」(age-friendly)角度切入。   創意熟齡會議活動之一。(Images © and courtesy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提升幸福感,設計多元藝術創意活動 DAM歷經多年探索與研究,將熟齡友善的訴求,結合提升幸福(well-being)的五大行為:連結(connect)、行動(be active)、察覺(take notice)、持續學習(keep learning)、給予(give),進而架構出活動設計的指標,並於2019年起推動常態的創意熟齡專案。 其藝術創意活動計畫包括「博物館咖啡」(Museum Café)、「手邊藝術」(Art at Hand)、「社區展示」(Community Showcases)、「感官花園」(Sensory Garden)等,運用美術館館藏與空間,引發年長觀眾的學習動機,深化博物館的社區參與,至今已服務超過七千位熟齡與高齡觀眾。在2023年《美術館與健康熟齡:創意熟齡工具箱》中皆可看到每個活動的幸福行為指標提升與積極正面的回饋。   「手邊藝術」學習盒有四種不同主題,圖為「黏土連接」結合原住民族傳統陶藝,使觀眾能製作屬於自己的陶罐。(Images © and courtesy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手邊藝術」學習盒中的創作活動。(Images © and courtesy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影片】:「手邊藝術」學習盒 DAM同時推動季度創意熟齡論壇(Creative Aging Forum)、年度創意熟齡會議(Creative Aging Convening),針對創意熟齡議題有興趣者,或邀請醫療保健、老年住宅、年長者服務等組織,透過研討會、小組討論、案例研究等形式,串聯社區力量。另一方面,該館也以「藝術與關於」計畫(Art&About)提供專為阿茲海默症患者設計的藝術導覽活動,並於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四舉行。   2023年創意熟齡會議,投影片強調的重要觀點:「年長者(包含我們自己)都是完整的、聰明的、有創意力和善於社交的人!」破除社會對熟齡或高齡群體的偏見。(Images © and courtesy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臺灣博物館界亦趨重視高齡觀眾,但如何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或許博物館不僅可提供熟齡者終生學習、藝術創造、人際交往的據點,或是串連社區資源、提高長照動能,更可成為打破年齡歧視、引領社會更健康看待衰老議題的倡議場域,一起迎接未來超高齡社會的美好願景。 【註釋1】:創意熟齡運動(creative aging movement)詳細資料,請參考「Lifetime Arts」〈什麼是創意熟齡?〉一文。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