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格拉斯哥婦女圖書館 : #MeToo時代的博物館
格拉斯哥婦女圖書館 : #MeToo時代的博物館
撰文: 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格拉斯哥婦女圖書館 (Glasgow Women’s Library, 以下簡稱GWL) 是英國目前唯一的女性歷史博物館,該館除了提供圖書借閱,更廣泛典藏歷史物件、當代藝術品及文獻,從女性參政運動 (Suffrage) 紀念品、1930年代的服裝製作圖樣,到1970年代蘇格蘭婦女解放 (Scottish Women’s Liberation) 通訊,其檔案館及博物館的豐富收藏被英國官方認定為別具歷史意義的藏品。GWL除了作為過往政治運動的文獻庫外,亦主動處理如仇恨、犯罪、教派主義 (sectaranism) 及性別歧視等影響當今女性生活的問題。 格拉斯哥婦女圖書館收藏反女性參政權 (anti-suffragette) 明信片-「如果你有一個嘮叨的妻子,買一個這種專利堵嘴器。」   女權主義藝術團體 Women in Profile 於1991年設立「格拉斯哥婦女圖書館」,草創時附設於一間小商店,該組織在1990年「歐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 節慶期間成立,為表達反對以白人男性為主導的格拉斯哥文化。GWL的特別之處在於,最初十年幾乎完全以眾籌方式營運,從未獲政府撥款或商業機構的資助,故沒有受薪館員。在缺乏典藏預算的情況下,早期藏品多由民眾捐贈。直至2013年遷入格拉斯哥東區預定為永久館址的現址,並於2015年以140萬英鎊的翻新建築,同年獲得蘇格蘭博物館畫廊協會的認證。 2016年慶祝成立25週年,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和活動後,GWL開始受到廣泛關注。2017年更舉辦當代藝術展覽,委託英國女性主義攝影藝術家Linder Sterling進行系列創作。 GWL以平等、多元及包容性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作為組織治理以至館藏方向的三大指導原則,鼓勵其他文化組織檢視其政策。在蘇格蘭政府及歐洲社會基金 (European Social Fund) 的支持下,GWL去年發起了一項名為「平等進展」(Equality in Progress) 的倡議,為15個合作夥伴提供培訓,包括蘇格蘭博物館畫廊和愛丁堡國際圖書節,並舉辦專業會議,發表學術研究報告。 憑著高瞻遠矚的使命、發展計畫及收藏策略,GWL入圍英國國家藝術基金會2018年年度博物館獎 (Art Fund- Museum of the Year)。此獎被譽為全球最大的博物館獎,是英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為表揚境內博物館及藝術館的創新和卓越成就而設立,每年選出一所博物館頒發100,000英鎊之獎金,進入決選者則可獲10,000英鎊。雖然獎項最終由泰特聖艾夫斯美術館 (Tate St Ives) 奪得,是次國家級的提名也是對GWL多年來工作成果的莫大肯定,足見基層博物館也可以採取勇敢立場,在全球議題上發聲,為爭取女性平權作出貢獻。 GWL由一個草根的計畫,至今發展成為屢獲殊榮的女性研究資源寶庫,吸引了著名的學者和藝術家,它的功能遠超越圖書館。故此,創辦人兼終身學習及創意發展經理Adele Patrick表示,該館正考慮重新命名,以彰顯其跨越地區的定位。 穆斯林婦女讀書會於格拉斯哥婦女圖書館   格拉斯哥婦女圖書館不定期舉辦的夜間活動「她鄉」(Herland)   國內博物館在相關議題上亦有所耕耘。婦女救援基金會於2016年成立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收錄了臺灣59位「慰安婦」阿嬤們經過苦難淬煉後的生命故事,在當代女性人權議題展示及婦女培力方面擔當重要角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曾於2012年推動「臺灣女人性別專案」,項目包括《臺灣女子.非常好》特展、建置「臺灣女人」專題網站及出版《台灣好說;台灣女人影像紀錄》專書,藉由呈現臺灣女性在不同時期身處身體文化、婚姻與家庭、日常生活、風俗文化、教育、工作、女性創作及婦女運動等領域中的形象,增進各界了解臺灣女性歷史的多元面貌,並促進社會大眾尊重性別平權。博物館透過研究、展覽、教育推廣活動,提高民眾對當代女性人權的關注,宣揚自由、人權、平等等核心價值。 (左起) 滿妹、秀妹和小桃阿嬤於婦女救援基金會工作坊合影 (2008.9)/ 圖片來源: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婦女救援基金會        
2018/11/13
一卡皮箱博物館送到家
一卡皮箱博物館送到家
撰文: 陳德如 新北市文化局去年 (2017) 起啟動之「行動博物館」打破博物館疆界,將展覽內容濃縮在一只收納箱,把博物館的精華典蔵打包前進至學校、社區,令博物館所守護與推廣的知識更加貼近民眾。此計畫獲得財團法人公共關係基金會今年度 (2018) 政府傳播獎類的優異獎,與中央研究院的科普傳播平台「研之有物」並列。 「行動博物館」不僅濃縮、打包博物館展示內容,亦運用影音科技與特別設計的活動增加體驗之豐富性。以坪林茶業博物館推出的「打開鍊茶師的神祕多寶格」為例,有如微形博物館的「珍奇櫃」內展示有十款附說明的臺灣各地代表性茶葉,供民眾觀察、觸摸、嗅聞,近距離認識各種不同的茶葉;亦運用擴增實境 (AR) 技術介紹四款茶湯,小型茶具等實物展示搭配圖文說明,供觀眾學習其功能與泡茶方法。其它加入此計畫的博物館還有十三行博物館、鶯歌陶瓷博物館、淡水古蹟博物館、黃金博物館等,藉由小巧的展示與有趣的體驗活動突破場域之限制,讓民眾更加親近博物館,培養大眾對博物館的興趣,進而走進博物館。   有如微形博物館的茶博「珍奇櫃」內展示有十款附說明的臺灣各地代表性茶葉  結合AR技術與簡易文字說明,民眾可透過手機互動欣賞茶的湯色之美 小型茶具等實物展示搭配圖文說明,供觀眾學習其功能與泡茶方法 「行動博物館」突破了一般對於博物館慣性之想像,離開硬體時代、大建設之思維,以更富能動性、也更加有彈性、活化的方式落實文化為公共財,應為大眾所近用之理想,讓博物館與其觀眾之相遇不再局限、拘泥於場域的界限,以更多元的方式走進民眾的生活。不論是作為館內展覽的前導廣告,或是作為撤展後之重組再利用,亦或是博物館本身之變體與延伸,都是值得期待的發展方向。
2018/11/13
市民共寫地方文化館內涵  桃園推「市民學藝員」
市民共寫地方文化館內涵 桃園推「市民學藝員」
撰文: 陳品倩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2015年博物館法立法通過後,文化部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中提出我國文化館舍的分類原則,以「博物館的專業性層次」與「地方社區性層次」做為主要分類面向,劃分出四大象限。而地方文化館被置於第四象限的分類中,被定位為「地方性」及「(地方)生態博物館/社區文化設施」,鼓勵以地方文化特色為主題,去中心化的賦權,引入地方表演團隊或文史學協會、社區組織參與,共同重建地方集體記憶。然而地方的集體記憶應包含哪些內涵?又應該由誰來詮釋地方的歷史?對於以呈現地方文化內涵為主體的方文化館,地方居民是否擁有地方文化再現的話語權呢? 文化部文化館舍分類原則 (資料來源︰文化部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計畫行政院核定本 P.54)   桃園自105年起推動「桃園市民學藝員」制度,借用日本「學藝員」的名稱,但是以市民為主體,成立跨館舍的市民學藝員培訓平台。透過公開招募、專業課程、館舍實習或專題實作等為期半年的課程,給予「市民學藝員」資格認定,期望以此賦權市民,由市民來主動詮釋地方歷史、記憶,培養未來投入文化館舍營運工作者及藝文參與的人口。 至今桃園市民學藝員已招募至第二屆,並於107年7至9月間展出第二屆市民學藝員專題任務成果,包含新屋稻米故事館的「逗米食光fun假趣系列活動」、中平路事館「戀戀老街區,情繫六椰屋」特展及「藝起!作繪來中平」巷弄彩繪計畫等,皆以市民的視角,呈現出市民記憶中的地方情感及印象。 Silverman認為博物館應該提供觀眾自己詮釋物件意義的機會,並鼓勵觀眾參與、產生自己的意義。由市民所建構的地方歷史,或許沒有專家學者論述的宏闊,卻有情感、記憶面上的真實性,而這不就是地方文化館動人之所在嗎? 第二屆「桃園市民學藝員」培訓授證典禮,共計39位學員取得授證(攝/陳品倩)   第二屆市民學藝員專題任務-中平路事館「戀戀老街區,情繫六椰屋」特展(攝/陳品倩)   第二屆市民學藝員專題任務-新屋稻米故事館的「逗米時光fun假趣系列活動」中的童玩體驗活動(攝/陳品倩)       參考資料:  Silverman, Lois .1993. Making Meaning Together: Lessons from the Field American History, The Journal of Museum Education, 18(3): 7-11. 文化部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計畫行政院核定本(104/12/30)。   ♦本篇新訊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2018/11/13
西野嘉章訪台 以「行動博物館」探討博物館的永續經營之道
西野嘉章訪台 以「行動博物館」探討博物館的永續經營之道
撰文:田偲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館裡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Intermediathaque分館館長西野嘉章近日訪台,特於7月2日 (2018) 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以「行動博物館」為題,與大家分享近年來如何將行動博物館理念落實於博物館經營上。 行動博物館不只是單純讓典藏品跨出博物館場域,而是對許多大型場館的現況提出反思,思考如何改善固定經費負擔大、組織僵化、資源集中不利風險分散等困境。行動博物館將典藏品視為流動的資產,以再利用、再循環、再設計的最低限度資源,發展跨領域且多面向的活用可能性,既為博物館留下有形或無形的財產,更將公共財傳遞給無法或不知享有博物館資源的民眾。 行動博物館除了強調上述概念,還必須確保整體計畫有明確的中長期規劃、收支平衡,而非如煙火般一閃即逝。物件與空間的應用也必須具備彈性和有機性,有一群可進行展示替換的單元群,讓策展和研究工作可以不斷循環。除了各館發展各自的永續經營策略,西野館長還建議,館與館之間應該放下本位主義與競爭心態,以公共性為依歸,建立多館結盟機制,重新盤整各館欠缺和擁有的資源,以合作分工的方式推動博物館事業的共生共榮。 行動博物館將典藏品視為流動的資產,以再利用、再循環、再設計的最低限度資源,將公共財傳遞給無法或不知享有博物館資源的民眾。
2018/10/11
博物館藏品註銷出售之爭議
博物館藏品註銷出售之爭議
撰文:謝文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博物館藏品註銷一直是個頗具爭議的議題。近來美國伯克郡博物館(Berkshire Museum) 出售其館藏畫作的事件在博物館界引發激烈討論,主因是該館決定將出售藏品的收入用於博物館的營運而非蒐藏。此舉遭到美國博物館聯盟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AAM) 及美術館館長協會 (Association of Art Museum Directors) 的譴責,因為它違反了美國博物館聯盟所認定的博物館倫理-「註銷出售藏品所獲之收益應按照博物館既有的標準規範使用,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用於購置新的蒐藏及維護蒐藏以外之用途。」 儘管理想如此,實際上許多博物館與伯克郡博物館相似,皆因面臨財務困難而不得不選擇長久以來被視為禁忌的做法:犧牲幾件蒐藏品來拯救整個博物館。這引起另一派意見的討論:博物館是否在任何營運狀況下都要盡力保護蒐藏?如果博物館因財務問題倒閉,又有誰能維護這些蒐藏?還有一些意見則認為應趁此機會重新檢視博物館註銷藏品的規範,尤其關於所得收入應該如何運用,才不致違反大眾對於博物館的信任。 保存與維護蒐藏品是早期博物館最重要的使命,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大眾對於博物館的需求逐漸轉變,博物館的角色漸趨多元,因此博物館管理者往往發現蒐藏與經營方向產生落差,需要以藏品註銷來淘汰不適合的藏品以提升博物館的蒐藏合理性。在此背景下,許多相關的討論、研究及倫理規範等應運而生,目前博物館界已有透過藏品註銷加強蒐藏管理的普遍共識,但關於實際的做法仍有很多爭議存在。 較保守的一派認為博物館應遵守現有藏品註銷的相關倫理規範,以避免開啟變賣館藏彌補財政漏洞的風氣。「如果註銷藏品的收入被用於不同用途,那麼博物館的蒐藏庫就淪為了一個隨時可以領用的現金庫。」Cinnamon Catlin-Legutko說。而另一派意見則保持開放態度,認為應以博物館整體營運為主要考量。Ruth Taylor提出:「博物館的存在是為了未知的未來去保存維護蒐藏嗎?還是應該為了已知的現有觀眾社群服務?最簡單的回答是『都是』,但事實上這兩種概念往往是互相衝突的。」 以上兩派意見對於藏品註銷分別持保守與開放看法,但仍一致指向最關鍵的問題-「如何運用註銷藏品所獲之收益?」目前雖沒有明確答案,但博物館的公共價值與社會責任應是最首要的考量,因此藏品註銷的規範應以公眾利益為主要考量,而非物件本身。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