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在博物館遇見碧昂絲與德羅克拉瓦
在博物館遇見碧昂絲與德羅克拉瓦
撰文: 陳德如 根據最新出爐的統計顯示,2018年羅浮宮的訪客數創下新高紀錄,超越了2012年的九百多萬,來到一千多萬,比起2017年的八百多萬有百分之廿五的增幅。在全世界博物館訪客數的排行榜上,羅浮宮長據龍頭。雖然2015年11月巴黎恐攻重挫當地觀光,令2016年訪客數銳減,卻仍難以被其它館所超越。根據2018年的報導與最近的統計數字,羅浮宮仍是當今最熱門的博物館。 2018年羅浮宮最具話題的事件當屬美國著名流行歌手碧昂絲與Jay-Z在羅浮宮拍攝新作MV 'APES**T - THE CARTERS',以知名畫作為場景表現音樂作品,這支影片不僅為羅浮宮帶來熱烈的議題討論- 關於有色人種藝術家如何重新定義及介入白人中心的博物館場域;亦成為羅浮宮新的導覽主題- 距影片上線不到一個月,羅浮宮便推出90分鐘長的主題導覽,介紹在影片中出現的包括「蒙娜麗莎」、「拿破崙加冕」等十七件作品。 除了流行文化帶來的效益,2018年與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合辦的德羅克拉瓦大展在羅浮宮亦創下單日五千多、總展期54萬參訪人次的紀錄,這位十九世紀浪漫主義先鋒畫家的作品回顧展目前是羅浮宮有史以來最多人次參觀的一檔展覽,其中計有兩萬五千多名觀眾受惠於每個月固定免票日措施。 德羅克拉瓦 (Eugène Delacroix 1798-1863) 代表作〈自由領導人民〉(1830),藏於羅浮宮。 羅浮宮百分之七十五的訪客來自海外,美國與中國居多。低於三十歲的訪客占總過半,低於十八歲的觀眾則將近五分之一,觀眾年齡層分布相當年輕。接續原來的每月第一週週日免票政策,2019年將以每月第一週的週末夜為固定免票時段,結合其針對年輕人的免票辦法、學校團體參訪及教育推廣計畫,持續為羅浮宮開拓新的觀眾源。
2019/01/22
英國與臺灣年輕人參訪文化資產的現況
英國與臺灣年輕人參訪文化資產的現況
撰文: 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 配合2018文化資產日(Heritage Day 2018),獨立研究機構OnePoll受Ecclesiastical Insurance之託,調查英國18至30歲年輕人參觀文化資產的習慣。本份調查指稱的文化資產,分別為博物館(museums)、藝廊(galleries)、劇院(theatres)、莊園(stately homes)、城堡(castles),其中博物館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文化資產,但仍有近五分之一從未造訪博物館,其中男性比例為26%,女性為16%。  調查指出兩個現象:其一,讓年輕人對文化資產卻步的理由,「很無趣」、「難以到達」、「票價高」佔據前三名。其二,如果孩提時期有參觀過文化資產,成人後較有再次到訪的意願。以博物館為例,60%的受訪者童年時期有參觀博物館的經驗,成年後每年至少到訪博物館1次;而童年時期沒有參訪過博物館的受訪者,69%成年後也從未造訪。  Ecclesiastical Insurance文化資產部門主管Faith Kitchen表示,許多文化資產嘗試以多元、新穎的活動,服務既有的年輕觀眾;但目前更需要處理的議題是如何讓「非觀眾」的年輕人參與文化資產的事務。本份調查也提出了幾個激勵年輕人參訪文化資產的方式,前三項分別為:便宜票價、多樣體驗、手作活動。其他如提供更多食物和飲品的服務、更具彈性的開放時間、互動性活動、運用科技等。  負責泰德不列顛(Tate Britain)夜間美術館活動(Tate’s monthly late-night events)的策展人Liat Rosenthal指出,讓年輕人進入決策過程,也能鼓勵他們到訪博物館。她認為,博物館可以作為一個平台,讓年輕人產出多樣化的內容;博物館也可以作為一個支援,提供資源、專業知識等協助。  在臺灣,文化部亦針對各類文化參與進行統計,其中最趨近本文的年齡區間細分為15至19歲、20至29歲。根據2016年文化統計,15至19歲最常參與的是圖書館(68.5%),博物館/美術館次之(50.9%);20至29歲最常參與的是百貨公司/賣場/書店/餐廳等營業場所附設之展演空間(58.2%),圖書館次之(54.3%),第三才是博物館/美術館(51.7%)。在博物館/美術館的類別部分,兩個年齡區間最喜歡的都是美術館。   在復原場景中,年輕觀眾聆聽語音導覽,了解展品和歷史(攝影/ 王惇蕙)  
2019/01/17
美國博物館聯盟《趨勢觀察 2018:情景版》
美國博物館聯盟《趨勢觀察 2018:情景版》
撰文: 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美國博物館聯盟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AAM) 轄下的博物館未來中心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自2012年每年發表《趨勢觀察》 (TrendsWatch),預測影響博物館發展的趨勢,並提供相關案例及建議,幫助博物館因應未來及防患未然,以實現永續經營的目的。 根據《趨勢觀察 2018:情景版》推斷,2024年的美國社會有四種可能出現的情景: 光明的未來 — 理想主義者與實用主義者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可持續的世界 美國的社會共融度提高、歧異減少、社會及經濟更公平。機器人、人工智慧 (AI) 和大數據提高了許多行業的生產力,網路隱私更得保障。多感官技術普及化,廣泛應用於教育、醫學、工作場所及流行娛樂等範疇。在科技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年代,人們更珍視面對面的真實社交互動。基礎教育逐漸擺脫標準化的傳統,新的教育模式強調創造力、協作、社商能力、跨領域思考,體驗式及探究為本的教學成為主流。   社會分裂的未來 — 地下社運分子將持續為公平、隱私、經濟改革奮鬥 收入不平等、民族主義及政仇恨的擴散,政黨陷入無法和解的極端,政府、非營利組織、研究人員和倡導團體失去人民的信任。稅基縮小使公共教育質素下降,富裕家庭將孩子送到私立學校或聘請家教,教育變得既不普及亦不公開。新科技大規模地取代人力、隱私成為奢侈品、氣候變遷應驗目前最壞的推測,以上種種危機將令美國社會更加分裂。   新的平衡 — 現今世界的加強版 美國人口比目前更多樣化,人口老化加劇;經濟階級差距繼續增加;數位內容的消費量保持上升;公共教育運作模式與上世紀相似;交通更安全、實惠、便利;社會服務、藝術及文化的資金來源持續從政府趨向私人;氣候變遷逐漸重塑環境。   失控時代 — 如同抽到鬼牌般低機率卻影響重大、打亂原有周詳計畫的情景 近期美國許多城市和州已取消博物館捐贈的免稅獎勵,導致不少慈善家轉為資助健康及教育事業。面對博物館失去身為非營利組織的優勢,除重新檢視並加強宣導其公共價值主張,以挽回大眾支持外;亦須探討轉為其他經營模式的可行性,包括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及財團法人,從而制定更具企業精神的財務規劃。   《趨勢觀察》歷年主題 2017 同理心、刑事司法改革、人工智慧、移民和難民、敏捷設計 2016 人力 3.0、延伸人類能力光譜 (近用設計與認同)、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身份認同與再現的鬥爭、幸福 2015 開放資料、道德消費主義、客製化、海平面上升、可穿戴裝置、慢文化 2014 社會企業精神、多感官體驗、大數據、隱私、共享經濟、機器人 2013 慈善事業趨勢、3D列印、微資格認證、IoT技術 (Internet of things)、斷離數位世界經驗、都市重生計畫 (urban renaissance) 2012 群眾協作、非營利組織面對的威脅、移動、快閃式體驗、替代資金、創意樂齡、擴增實境 (AR)、教育新時代
2019/01/06
科技X博物館:洛杉磯郡立美術館3D夏夜派對
科技X博物館:洛杉磯郡立美術館3D夏夜派對
撰文:劉宣欣 位於美國洛杉磯威爾希爾大道的洛杉磯郡立美術館 (LACMA) 於2018年8月25日週六的晚上舉行3D夏夜派對活動。活動從晚上8點進行到午夜,以電子音樂結合獨特視覺技術,使3D效果體現於展覽之外,觸及大眾生活圈。 派對的舉辦靈感源自美術館當期展覽 3D Double Vision,這是北美地區第一個以3D角度探究藝術品的展覽,展品年代溯及19世紀30年代的幾何圖形作品、50年代恐怖片、到RealD好萊塢大片的3D電影場景等等。這些3D藝術品刺激觀眾的雙眼感受,讓平時大腦處理平面影像接收的過程更趨複雜,也使觀眾能有更多面向的觀展體驗,置身虛實之間。以藝術家 Peggy Weil 於1976年所創作 3D Wallpaper 為例,此是一系列以粉紅色為基調的網版印刷作品,今年的展覽上,作者重新創作,利用數位技術輸出,使圖形增為四色,創造視覺立體感,讓觀眾更能感同身受。 今年派對的策展人,知名DJ Dublab全力將夜生活元素融入現場表演,舉凡DJ裝置、視覺和聽覺等等,都充分頌揚3D Double Vision展所帶來的效應和改變;派對上,Dublab將透過播放各種類型音樂,營造交錯的時空感,如環境音樂類型代表樂團 Visible Cloaks,其特色在於把各種不同的傳統民族元素融入自己的音樂,就像是個大拼盤,總讓人有種似是而非的感覺,呼應到本次3D Double Vision特展的主旨。 順應廣泛的音樂潮流影響,LACMA也與Daisy Studio攜手合作,在威爾希爾大道至美術館的中央廣場的樓梯,沿階播放影片和影像,這裡是進入派對的必經之路,觀眾可點擊投影便會顯示3D藝術的表現手法,在此透過互動裝置,了解3D科技與藝術的發展沿革。 科技除了帶給我們日趨便利的生活外,也漸漸在博物館應用上展露其用途,讓經典的平面影像多了另一個欣賞的角度,國內的博物館展覽也有越來越多類似的表現手法,無論是用3D技術、數位化、擴增實境 (AR) 或虛擬實境 (VR) 等等,無非是想增加作品和觀眾的互動,加深作品在觀眾心中的印象,增加觀眾造訪博物館的誘因,期許這樣嶄新的體驗文化能讓枯燥的藝術品貼近民心,使藝術落實生活之間,讓博物館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殿堂,而是極富教育意義且能洗滌人心的場域。  
2019/01/01
保留運動之後 重構記憶中的樂生
保留運動之後 重構記憶中的樂生
撰文:林琮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至今已十餘年,雖然保存運動的結果不盡理想,許多建築物都因捷運工程而被拆除。但青年樂生聯盟仍持續努力,除了定期打掃王字型大樓外,並爭取到為部分建築物加上鋼構保護,減緩歷史建築物毀損。樂生聯盟的訪調小組也利用目前已無院民居住的大屯舍,籌劃「病行:醫路樂生」樂生文物故事展,此展覽目前採預約制,參訪者須共同佈展才能參觀,鼓勵觀眾「動手做」展覽。   目前許多歷史建築物的屋頂雖已嚴重毀壞,青年樂生聯盟仍積極爭取為部分建築物加上鋼構保護,減緩其毀損(葉家妤攝)   觀眾們協助成員佈展(葉家妤攝) 展覽分「入院那一天」、「在角落跟病魔掙扎的人」、「疾病檢驗」、「病史.院史.生活史」、「婚戀育兒」、「策展歷程」等六個展區。這些都是樂生青年透過口述訪談,紀錄與展現院民生命故事的多元性,讓觀眾了解院民與漢生病共處的樣貌。其中婚戀育兒展區,觀眾還可以看到過去院民談戀愛偷偷生下兒女,擔心被強制隔離,而將孩子藏在特製挑高床底下的設計。在參觀過程中,巧遇幾位在附近走動的院民,成員也邀請他們透過展覽的照片聊起過去的生活記憶。 展覽一隅—花費大筆費用挑高床底下的設計,院民只為藏匿兒女(陳佳利攝) 其中一位院民茆萬枝阿伯,帶著參訪者觀看他繪製的樂生院區建築平面圖,以及他引以為傲的木造建築模型。樂青聯盟成員黃祿則指著一張剪報,分享茆阿伯曾帶著裝上輪子的行政大樓模型,一同為保留運動發聲。參訪者看見這些壯觀的模型,以及茆阿伯樂觀開朗的分享,也藉此想像已被拆除的建築情景,更感受到院民如何透過不同的方式,保留、重構及分享記憶中的樂生。   茆萬枝阿伯正在分享他的建築模型(葉家妤攝)
2018/12/24
未來博物館典藏的社會影響力: 英國博物館協會《典藏 2030》調查
未來博物館典藏的社會影響力: 英國博物館協會《典藏 2030》調查
撰文: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英國博物館協會 (Museums Association, 以下簡稱MA) 自2018年3月開啟 《典藏 2030》(Collections 2030) 調查計畫,旨在了解英國博物館館藏的現況,找出博物館應如何有策略地管理及使用其館藏,並需要哪些政策和文化變革來實現公共利益。該研究以MA博物館專題小組的調查結果為基礎,在舉行一系列工作坊後,發佈了線上討論文件。   調查內容如下: 1. 博物館應該優先考慮何樣類型的收藏,以期未來十年實現公共利益? 2. 承上題,資助者及政策制定者可如何支持上述典藏領域? 3. 博物館如何藉助其典藏賦權公眾與社群?在您的博物館可如何推展? 4. 博物館須作出什麼改變才能令其典藏發揮社會影響力? 5. 在短期工作計畫的時代,博物館可如何充分利用它們的藏品? 6. 在未來十年內,須採取哪些方法進行典藏去殖民化?在您的博物館可如何推展? 7. 如何實現當代典藏內部和外部參與的最佳平衡? 8. 博物館如何在資金緊縮的時代持續收藏? 9. 如何讓博物館在典藏方面更敢於冒險?在您的博物館可如何推展? 10. 在未來十年內,博物館可如何提高對自身藏品的知識? 11. 如何賦予博物館工作人員基於道德理由註銷藏品之權限? 12. 博物館如何證明其非展示館藏之公益性?   © Museums Association (圖源)    Alistair Brown指出,未來典藏須因應的重要趨勢包括:透明度、責任承擔和民主化,對應《典藏2030》的三大主軸: 1. 賦權的典藏 (The Empowering Collection) ・博物館並非中立,可藉典藏述說賦權的故事、推行去殖民計畫,激勵公眾採取行動,並使人們瞭解與其志業相關的事實。 ・物件應該是對話的核心——展覽是為了讓人與人透過物件產生聯繫。 2. 具當代意義的典藏 (The Relevant Collection) ・博物館可收集以數位媒體的作品,並以數位工具記錄口述歷史。 ・當代典藏應超越展示,為此博物館必須敢於冒險。走出象牙塔,發掘藏品的趣味。 ・新的典藏發展政策從傳統領域,轉變為引發對在地人、當代議題的討論或反思。 3. 動態的典藏 (The Dynamic Collection) ・策展人的工作不再圍繞百科全書,反之我們向群眾募集,彼此學習、分享知識。 ・許多博物館—特別是那些建立了數十年甚或幾個世紀、擁有龐大典藏的博物館,並未完全了解自身的典藏。 ・博物館須更積極倡導藏品的價值,以說服公眾其典藏之合理性。 
2018/12/23
博物館如何面對困難歷史和人權議題
博物館如何面對困難歷史和人權議題
撰文: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現代博物館所面對的公共議題越來越多樣和更具挑戰性,如何呈現困難的歷史和人權議題正考驗著博物館的社會責任。 現於利物浦 Hope 大學任教,同時也擔任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 (FIHRM) 主席的英國學者 David Fleming 於2018年10月訪台,針對博物館與城市發展、公共參與、人權議題等進行兩場公開演講。他談到博物館在面對商業活動的操守、身處社交媒體時代注意力之競爭、典藏品之註銷、經費減縮、志工任用、環境污染與可持續發展、對多元宗教、性別、種族等保持尊重等各種挑戰,而在親近多元的群眾的同時,博物館亦須堅持專業與倫理,以免隨波逐流。在博物館面對困難記憶議題上,Fleming 教授以克羅埃西亞的Zagreb、烏克蘭的基輔 (Kiev)、俄羅斯的莫斯科、喬治亞共和國的第比利斯 (Tbilisi)、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 (Belfast)、波士尼亞的塞拉耶佛 (Sarajevo)、巴西的聖保羅 (San Paulo) 與台北等案例,說明各地博物館處理困難歷史的方式。他持續關注台灣博物館界推動人權的工作,並期盼台灣成為亞太地區伸張人權的楷模。 另外在博物館、城市發展與公眾參與議題上,Fleming 教授則是藉英國的赫爾 (Hull)、新堡 (Newcastle upon Tyne) 及利物浦等案例,如何透過博物館引領觀眾從居民經驗視角重新認識城市的歷史。 為了實踐公義,博物館必須勇於力排眾議,作為文化機構,當代博物館已經無法在社會爭議中獨善其身,假裝人類的生活只需要單純欣賞美或保持好奇心,而必須擔負起社會責任,透過文化活動推動弱勢群體的賦權、提供發聲的平台。 烏克蘭大饑荒 (Holodomor) 受害者紀念館,以子彈殼代表死者人數。 相關資訊: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2018.10.17)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2018/10/26【博物館、城市發展與公眾參與專題講座】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2018.9.18)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承辦、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協辦:2018/10/25-26【2018第八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 記憶所繫之博物館:再現、傳承與遺忘】 2018第八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 【記憶所繫之博物館:再現、傳承與遺忘】網站、Facebook 延伸閱讀: MuseumNext (2016)  In Conversation With David Fleming, Museum Director Balkan Transitional Justice (2016.7.22) Aleksandra Tolj, Sarajevo Museum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Opens   ♦本篇圖片感謝 David Fleming 教授提供 ♦本篇新訊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2018/12/08
「在博物館看見城市,在城市看見博物館」:2018「博物館與城市」國際論壇
「在博物館看見城市,在城市看見博物館」:2018「博物館與城市」國際論壇
撰文:紅韋任(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生) 臺南市美術館與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旗下的博物館學委員會亞太分會 (ICOFOM ASPAC) 2018年11月3-4日共同主辦「博物館與城市」國際論壇,邀集來自各國專家學者一同討論博物館與城市的關係。 在博物館看見城市:回歸市民與公眾 將「市民」拉回博物館是全世界博物館都在努力的目標,且對象應盡可能擴及到全民 (Museum for all)。ICOM倫理委員會前主席 Martin R. Schärer 提到跨媒體的敘事活動,讓市民共同創作策展以避免權威式的展覽敘事。臺藝大賴瑛瑛教授也提到國臺博近年曾開放場地提供各國移工及新住民在博物館辦理藝文活動,展現了博物館此公共空間讓不同人相遇、交流進而調和族群關係的媒介作用,也將觀看的視角從主流階級轉移到弱勢族群身上。 在城市看見博物館:都市再生的新手法 ICOM馬來西亞秘書長Janet TEE Siew Mooi 提到吉隆坡2020年的城市願景便相當看重馬來西亞吉隆坡國家博物館在市中心都市再生的角色,期盼博物館在資本主義開發浪潮下能積極維護城市文化與都市景觀。 韓國的新首爾工藝博物館則是由首爾一所私立女中重新改造為博物館的案例,作為首爾城市再生計畫的一環。這兩個案例顯示博物館被期待的角色從一個單純的文化載體,逐漸轉向復興城市文化經濟與形象再造的能動者。 我們該如何重新定義博物館與城市的關係?仍須秉持著開放的態度和觀點去仔細查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讓城市與博物館能夠相互映照。
2018/12/06
老東西 新觀點: 倫敦V&A博物館的LGBTQ 主題導覽
老東西 新觀點: 倫敦V&A博物館的LGBTQ 主題導覽
撰文: 陳德如 倫敦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簡稱 V&A博物館) 自2015年開始每個月定期舉辦免費的多元性向/別 (普稱LGBTQ*) 主題導覽,自推出至2017年3月間已累積逾1,500參加人次。2017年2月館方更與線上媒體合作,將導覽過程錄製上線,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參加數位版近50分鐘的完整導覽,不到一個月該影片便得到11,000的觀看數。 如同 Alice Procter 所推出的「不舒服藝術導覽團」帶領觀眾重新以殖民史的角度認識藝術,這些有別於傳統敍事模式的主題導覽,以其特殊視角重新完整了藏品的故事。 除了讓社會大眾認識藝術史的LGBTQ面向,LGBTQ主題導覽也讓LGBTQ觀眾在新的敍事裡找到認同和參與感。V&A博物館推出的LGBTQ導覽極受歡迎,根據Erica Eisen近期參與後的觀察報導,這個獲多獎肯定的導覽行程同時段的參加人數可多達四組人馬。除了固定場次,V&A也接受客製預約,由於每位導覽人員提供的視角與行程主題有別,回訪參加的觀眾仍可體驗到不同的導覽內容。自2013年起便在V&A擔任志工大使的Dan Vo 表示,LGBTQ主題導覽的核心思想即多元與共融,終極目標是為社會上所有的人創造安全的生存空間。自承是受到大英博物館出版的〈同志小史〉所啟發,Dan Vo 認為在V&A這樣的大型博物館舉辦LGBTQ主題導覽是對LGBTQ+ 觀眾的致意與提醒,即: 在V&A博物館裡,LGBTQ+ 等多元身分是被接受、歡迎、尊重、讚頌的。 劍橋大學的四間博物館亦將於近期推出LGBTQ+主題導覽。   *LGBTQ 是女同、男同、雙性戀、跨性別者、酷兒 (Queer) 等英文字首之縮寫,LGBTQ+ 可視為其衍生變體,用來涵括更多元的可能性。   V&A館藏Samson Slaying a Philistine, 此件石雕為梅第奇家族成員委託雕塑家Giambologna 為佛羅倫斯的一座噴泉而作,後來獻給了西班牙國王,1623年輾轉成為英王查理一世的禮物,英王將之轉贈予親信- 白金漢大公 George Villiers- 有許多史家相信 Villers 是詹姆士一世- 即查理一世之父的同性戀人  (圖片來自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SA 3.0; GFDL)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米開朗基羅生前留下逾300首寫給同性的情詩,然其姪孫在1623年出版這些詩作時卻改變了詩中的受詞性別,一直到1878年 John Addington Symonds 的英譯版才還原詩裡的受詞性別。V&A博物館藏有三件不同作者的大衛像翻模,米開朗基羅版的原件 (如圖) 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美術學院 (攝影: Rico Heil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2018/12/02
從數位掃描和IP回望博物館文物的當代蛻變
從數位掃描和IP回望博物館文物的當代蛻變
撰文:黃紫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文化科技發展聯盟成立宗旨為推動文化科技、促進產業間交流,設立有文化資產、影視音以及時尚跨域等三組。透過定期講座,培育文化科技人才,也藉此媒合人才,令產業間對話、互為瞭解。2018年9月27日的「文化科技講堂」邀請到固態記憶及光點吉樹公司,介紹3D圖像建模技術與文化內容應用。 數位掃描是博物館及文化資產組織關注的焦點,固態記憶公司執行長李柏廷提到技術有相當多種類,每一種掃描方式有其優缺點,可使用的範圍相當廣,靜態文物、文化資產、城市和人物皆可。如 CyArk 使用數位掃描留下文化資產建築的資料,後來成為火災後重建建築的重要依據。他表示器物3D建模需使用多臺相機環繞360度角拍攝大量的照片,得到立體、貼圖和材質三項資料,利用光學原理和電腦運算建立不同材質的數位備份。以國立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為例,塔剎與塔身相隔兩地,經數位掃描塔身內外並3D列印,觀眾戴上AR擴充實境智慧眼鏡就能看見一體的文物在虛擬世界復原。 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拍攝數位掃描現場(圖片提供: 固態記憶Solid Memory) 如何挖掘文物既有的故事並發展動漫IP,光點吉樹動畫公司劉育樹導演相信以傳統文化為土壤,將故事應用到角色與典藏,文物與動漫產業結合是一條可行的方向。想要發展IP必須從故事的源頭培養起,分鏡美術、故事跟編劇是動漫的基礎。他提到進行中的「新創世神話墨世曙光」動畫,人物取材自中國神話傳說,台灣的場景—美而美早餐店、電子花車等,並融入漫威英雄風格,吸引了國外買家投資。他提到拍攝故宮「國寶星遊記」時,在玻璃櫃外紀錄文物正面影像,加上想像背面的模樣,再用傳統木雕雕刻出文物整體,運用美術突出文物的特點,配上嘻哈歌曲,文物活生生動起來了。從紙本出版到數位都有良好的發展,他認為唯有如此從根扎起,並訓練說好故事和實拍的能力。當科技發展成熟,搭配動漫產生多元的應用,跨界合作可行性相當高。  國寶星遊記(圖片提供: 光點吉樹公司) 博物館被認為屬於「觀看」的場所,博物館正視視覺傳達運用科技發展視覺經驗並高度回應觀眾的參觀需求。由於科技耗費不貲,大型國家博物館身先士卒發展視覺科技和跨界合作,從數位掃描技術體現典藏研究正朝向發展建立數位數據,同時研究結果轉化後連結上觀眾和有興趣的潛在研究者。展演一端則是虛擬動畫結合實體文物,文物原有價值在當代產生動態且多樣性融合。台灣具備發展文化與科技結合的實力,博物館辨識自己的定位及發展方向,將會是決定引進科技與程度的關鍵。 
201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