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跨國、跨界、跨文化的策展實踐-「南洋味.家鄉味特展」
跨國、跨界、跨文化的策展實踐-「南洋味.家鄉味特展」
作者:袁緒文 (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2017年國立臺灣博物館策展團隊和移民工社群共同策畫「南洋味.家鄉味特展」,經臺博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019年來到巡展的第三站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每一站皆吸引到許多移民工社群朋友前往參觀。 臺博館在2015年底已累計了約有近40人的新住民加入團隊,除了作為與東南亞文化溝通的橋梁,亦與館內團隊腦力激盪,發想了以東南亞飲食中的香草、香料、常用食材、新住民的個人故事與食譜作為切入角度的特展。2015年中開始向館內的新住民夥伴進行訪談與紀錄。東南亞幅員廣大,族群多元,以爪哇島為例,飲食文化與族群可細分東、西、中爪哇等不同,各區對食用植物的使用、語言稱呼皆有不同。有了與印尼社群訪談的經驗,工作團隊開啟與越南社群的訪談,亦發現南北越在語言使用、植物分布等不同,陸續進行的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社群訪談也不斷打開策展團隊的視野。 展覽入口可見大幅的東南亞區域圖,標誌南洋風土與生產地景 學界曾有聲音表示「東南亞移民工無法代表完整的母國文化,因他們並未受過專業學術訓練」。筆者卻以為,這代表著研究人員更應善待/珍惜每一位移民工(東南亞區域的文化主體者)帶來的「拼圖」,透過以友誼與信任為前提的深度接觸與訪談,得到真實且有情感溫度的研究資料。透過與移民工社群合作,不只讓移民工社群更有社會參與感,也讓本館的策展團隊拋棄既有的頑固「臺灣視角」,增加跨國境的廣度,上了一堂扎實的「跨國、跨界、跨文化的策展實踐」的課程。 展間內部:香料聞香體驗與香料研磨工具展示櫃 (攝影/ 袁緒文)  
2019/05/09
與口述影像互動  人權教育與觀眾交流新可能
與口述影像互動 人權教育與觀眾交流新可能
撰文/攝影: 陳佳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隸屬於南加州大學 (USC) 的 Shoah基金會,致力於蒐集尤太大屠殺倖存者口述證言,希望透過口述證言發展同理心、理解與相互尊重。有感於倖存者逐漸凋零,自2010年起,基金會開始應用360度攝影及語音辨識等技術,錄製口述證言影片,讓觀眾感覺倖存者彷彿親臨現場般,接受各種提問並回答,大大地拓展了人權教育的潛能,受到世界各地人權博物館與紀念館的重視。 Kori Street博士於蒙特婁尤太大屠殺博物館教師研習營中分享互動口述影像 USC Shoah基金會的視覺影像資料庫 (Visual History Archive) 典藏了65個國家、以43種語言錄製的55,000筆口述證言。除了尤太大屠殺之外,該基金會近年來也拓展到其它大屠殺的口述證言採集工作,如以英文及Kinyarwanda語, 採集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的口述證言。2014年,更與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合作,以中文錄製南京大屠殺的口述證言。任職於基金會的Kori Street博士指出,經過反覆測試,倖存者的回答可以達到98%的正確度,但根據筆者於2018年間,參加由蒙特婁尤太大屠殺博物館舉辦之教師研習營互動口述工作坊經驗,發現提問如果太冗長,或者英語發音並非電腦所熟悉的口音,都會影響回答的準確度。另外,錄製互動影像,除了需要倖存者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配合外,製作費用也相當昂貴。 以互動口述影像取代傳統倖存者親臨現場面對面和學生交流,是否會有相似的教學效果?該基金會進行了評量研究,將共同參訪的學生團體分為兩組,一組學生與倖存者本人互動,而另一組學生則與其錄製的影片互動,並評量其知識的獲得、批判性思考及發展同理心等三項指標。研究發現兩組學生的學習成效相似,甚至與電腦影像互動的學生因為倖存者本人不在場,而更能大膽地提出批判性問題,開拓交流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USC Shoah基金會網站 陳佳利,2018。博物館人權教育之師資培育:教師參與人權研習營之經驗與需求之研究,台灣人權學刊,4(4):55-83。   ♦本篇新訊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2019/05/07
賦權的典藏:博物館典藏未來策略建議
賦權的典藏:博物館典藏未來策略建議
撰文: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英國博物館協會(MA)發表《賦權的典藏》(Empowering Collections)報告,思考未來十年博物館管理及使用典藏的策略。報告爲2018年《典藏 2030》調查計畫之成果,MA以「賦權的典藏」、「具當代意義的典藏」及「動態的典藏」爲主軸展開公開諮詢,過去一年收集了來自英國博物館界、學術界、贊助者和社區團體,共1000多份意見。報告析述當今博物館面臨的挑戰、追求的目標和實踐案例研究,並探討可如何透過政策和文化革新,使典藏能持續在未來社會扮演關鍵角色。 報告針對博物館、贊助者及公部門單位提出以下建議: 博物館 推動以使用者為導向的典藏方式 建立互相協調的內部結構,以確保所有員工都有機會共享典藏與社區相關的專業知識 促進典藏工作團隊組成之多樣化 主動思考典藏去殖民化 重新詮釋過時的展示 與社區合作進行策略性典藏 用館藏吸引線上觀衆 參與學科專家網絡及非博物館網絡 提高博物館線上藏品的透明度與可及性 探索典藏原生數位資源的可能性 尋求共享典藏庫房方案   贊助者 推動以使用為導向的典藏方式 促進典藏工作團隊組成之多樣化 允許長期典藏計畫,以深化影響及避免知識流失 重新詮釋過時的展示 使策略性的當代典藏計畫能夠推展 支持學科專家網絡及非博物館網絡 資助包含公眾參與的典藏合理化創新計畫 提高博物館館藏線上資訊的透明度和可及性 啓動共享典藏庫房方案   公部門單位 提倡典藏工作的革新文化,如靈活化的行業標準 促進典藏工作團隊組成之多樣化 起草並推廣爲博物館專業人員而設的非殖民化指引 進一步研究以了解公眾對公共典藏的期望 提供針對線上觀眾的館藏策展相關指引 提供博物館藏品合理化的改進培訓 訂立博物館界通用的原生數位資源典藏指引 協調學科專家網絡
2019/04/29
生活裡的美角 踏出校園的美感教育
生活裡的美角 踏出校園的美感教育
撰文:陳沛欣(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敘事空間碩士) 教育部自103年起推行的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到今年已邁入第二期的五年計畫(108年-112年)。為了推廣美感教育,四月份除了舉辦「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2.0」成果展外,並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對美有感的政策制定者、建築師、策展人、校長、老師、博物館,一起討論美感的培育以及在空間、策展、及軟體內容的實踐:從國家政策的制定到地方政府自主的計畫執行;延伸至學校硬體空間的規劃與設計;以及在學校與博物館的學習場域中,課程軟體的計畫與執行。 美感教育計畫招募全臺各地美感教師參與,超過五年的期間內便生產了超過700個課程案例。除了學校,更延伸到生活場域中,博物館作為巨大的知識與美的載體,如何以親民的方式,邀請觀眾進入到美與知識搭構的世界,則成為現今博物館、美術館重點思考與探索的方向。 日本21_21 Design Sight 美術館策展人之一佐藤卓以超乎意料的日常所見,如:一碗牛丼、一貫壽司、一盒便當等,作為經驗的媒介,讓孩子們在展覽中體驗「觀察」、「思考」、「創作」,培養具有「設計心智」(Design minds)的視野。 《Water》展中引導出關於一碗牛丼背後所隱藏的水用量,是2000公升 。圖片來源:wiki 就算是一貫壽司,米粒的數量、整體的尺寸,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圖片來源:pixabay 丹麥設計博物館以一張椅子為起點,勾勒出20世紀丹麥設計逐步邁向成為成功國際品牌的故事。椅子作為生活中與人類關係最緊密的傢具之一,它碰觸人類的身體部位,並反映在扶手、椅腳、座椅以及靠背上,同時也乘載了最當下的設計文化。丹麥設計博物館也提供了為五歲以上不同族群與年齡層的公眾參與設計課程與工作坊,連結展覽內容與工作坊,如實際測繪一張丹麥設計的椅子,大眾在「動手做」的過程中,透過身體的參與、觀察,也一併打包了設計思考的能力。 丹麥博物館裡的椅子展《THE DANISH CHAIR AN INTERNATIONAL AFFAIR》。圖:Helen Ilus [CC BY-SA 4.0] 回到台灣,去年重新盛大開幕的北美館,在兒童藝術中心開幕展《建築的70%》中,將展間打造成虛擬建築師事務所與建築工地,在建築師的工作現場,小觀眾們擔任建築師,拿著筷子比劃堆疊出北美館的結構,又化身建築工人,經驗了建築物從構想到建造完成,從抽象概念到具體成形的歷程,而這棟被完成的建築物,不是其他,而是我們身在其中的北美館。 北美館簡單的的結構造型,孩子們用筷子便可以輕鬆堆疊出來。圖:翁維德 (Wei-Te Wong) [CC BY-SA 2.0] 「美感」即「生活」,現階段美感教育在教學前線課程規劃時,這些日常生活裡的大小事,都是唾手可得的教具,生活環境成為學習媒介,美感教育的同時也汲取在地的養份,從生活中感覺美,並再應用於日常。700多個還在不斷累積的課程案例,不僅顯示了計畫豐碩的成果,更呈現了在地區、年齡層、操作的構面等,有內容多元開發的可能性,也暗示了其發生的場域可以不只是在學校,並作為其他社會場域在參與美感教育的參考案例。  
2019/04/25
透過藝術治療 在博物館裡發現自我
透過藝術治療 在博物館裡發現自我
撰文: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過去,在博物館接受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並不常見。然而,愈來愈多藝術心理治療師(art psychotherapists)於療程中使用博物館/藝廊資源,他們相信無論年齡大小,人們皆能藉由藝術、文字表達情感與經歷。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藝術心理治療師,以往多在醫院或門診中心看診;近期嘗試以心理/精神疾病(mental health difficulties)患者團體為對象,在博物館中進行藝術心理治療,探索此舉對病情是否有益。選擇博物館的理由,奠基於以往的研究成果:人們可以在博物館物件中「看到自己」,對物件的反應也被視為「了解自己」的方式,例如物件可能會喚起個人強烈的情感,物件也可能引發過去或當下的經驗等。此外,博物館並非正式的診療空間,可以讓患者感到與他人、當地的連結,也能讓患者比較不因心理/精神疾病而被隔絕。 人們可以在博物館物件中「看到自己」,對物件的反應也被視為「了解自己」的方式 (圖片來源: Pixabay) 這是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首次將博物館物件作為成人藝術心理治療的服務嘗試:初期先以7個18至25歲的成人為受試者,在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兩個博物館進行18週活動,每堂為90分鐘。成員探索博物館中的展覽並使用各類媒材創作,起初會給予明確任務(例如,找3個物件象徵過去、現在、未來),隨著參與時間與經驗累積,成員逐漸增加與自身連結的博物館物件;每堂課結束前,以團體方式討論分享。 研究指出,由博物館展覽、物件激發的創作,能有效地協助患者自我探索(self-exploration);即使患者未從中創作,與博物館物件相遇的過程,也能完成自我反映/思(self-reflection),獲得治療成效;也有一些患者表示,博物館展覽令人愉悅,刺激創意與創作的能力。
2019/04/18
以事實說明真相 #Day Of Facts  美國博物館發起的社群媒體行動
以事實說明真相 #Day Of Facts 美國博物館發起的社群媒體行動
撰文:王雅璇 (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2017年2月17日由兩位博物館專家Mara Kurlandsky和Alli Hartley,在社群媒體發起「事實之日」(Day of Facts) 行動,包括美國和其他13個國家,約有270個博物館、圖書館、科學中心等文化機構共同參與,此行動透過使用「#DayofFacts」標籤在Twitter、Facebook等社群媒體上分享重要與客觀的事實,關心移民、難民、媒體素養、LGBTQ與氣候變遷等重要社會議題,向公眾保證它們仍是值得公眾信任的知識來源。 此項活動源於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 風波*,這些參與的公共機構希望喚起社會深刻自省,倡議人們應基於證據、事實、邏輯推理來定義客觀真相,而非僅憑情緒性的感知。美國The Newberry Library聲明:「文化機構應致力讓事實和可驗證訊息在另類事實時代呈現全新的價值」,華盛頓郵報訪問發起人之一Alli Hartley,她說:「我們以事實說明當前真相」,一語道出社群媒體時代,真實宛如戰場,博物館若自我期許非為凍結於時空的機構,則必須找回行動的可能性,秉持傳遞真實的使命,發揮社會影響力。 相關議題的討論熱度持續增溫,著名線上辭典Dictionary.com選出「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 為2018年年度選字,並另外強調「錯誤資訊」與「假資訊」(disinformation) 間的差異。假資訊是「故意誤導或具偏見的訊息;操縱敘事;政治宣傳」;錯誤資訊則為人們不知不覺中誤傳的錯誤訊息。然無論是否有意傳播,錯誤或虛假訊息經誤信並傳播,便形成造謠。各社群媒體上每一個體皆具備分享訊息的能力,非線性、廣大、快速的水平連結傳播力挑戰觀者的自覺與洞察力。 美國The Field Museum拍攝短片響應#DayOfFacts,片尾結語道:「這裡(博物館)永遠歡迎事實,也歡迎你。」單座博物館也許難以改變世界,但每座博物館都能建造一個溝通的領域,進而促進理性公民社會,古老又忠誠於真實物件的博物館不僅提供單純的知識,也歡迎觀眾共同思考與關愛世界。 *「另類事實」一詞起因於美國總統就職典禮風波,前白宮新聞秘書長Sean Spicer聲稱美國總統川普的就職典禮為「史上最多觀眾見證的就職典禮」,但這項說法與當日的市區交通、空拍照片與影片等數據不符,川普的顧問 Kellyanne Conway之後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節目上受訪,主持人Chuck Todd提問為何白宮新聞秘書會說出一個謊言,Conway則辯護Spicer是提供一個「另類事實」而非謊言,爾後此用詞迅速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熱潮。詳NBC 2017年1月22日節目內容。
2019/04/12
培養兒童觀眾與小藝術家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舉辦兒童藝術導覽團
培養兒童觀眾與小藝術家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舉辦兒童藝術導覽團
撰文:林怡瑄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第一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2019年1月17至20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展出全球共90間頂尖畫廊的藝術作品,作品形式包含平面繪畫、雕塑、攝影、錄像、裝置藝術、參與式藝術等,呈現方式多元。主辦單位並與「Little Art 天才巧克力幼兒塗鴉空間」合作舉辦兒童藝術導覽團,希望拉近藝術作品與小朋友的距離,或能讓孩子愛上創作,覺得藝術是件有趣的事。 當代藝術作品關注社會脈動和反應生活狀態,兼具啟發性及趣味性,導覽團以設計問答帶領兒童用不同的視角觀看詮釋藝術作品,並安排賞析精選作品,參加的小朋友可以發下的手札寫下作品觀察紀錄與作畫。活動時間為45分鐘,每場有人數限制,循針對兒童規劃的動線進行。 藝博會可讓兒童能夠學習、欣賞各個來自全世界的藝術作品,但兒童參與的時間長度不宜超過一小時。筆者觀察比較現場參加導覽團與未參加的兒童,前者多表現興奮與好奇,對藝術感興趣之餘亦能自制而不躁動,未參加的兒童則容易失去耐性,多呈現較負面的情緒狀態。藝術博覽會最大目的在於提供收藏家欣賞與購藏藝術作品的空間,作品擺設高度不是針對兒童設計,休息區長椅亦顯不足,此外,挑高的金屬鋼架、強烈的燈光照明、熙熙攘攘的人群、大量的資訊和刺激,都對兒童造成負荷。 主辦單位相信兒童在參觀藝博會後,會對於藝術創作、日常經驗有更多啟發和想像。然而這樣的理想除了藉助像導覽團這樣的活動,亦須有整體性兒童友善的規劃才能達到。 更多資訊: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ARTouch (2019.1.22) 【2019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專題 聯合國兒童基金 兒童友善城市倡議行動 首圖來源   ♦本篇新訊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2019/04/10
打開博物館大門,開拓多元觀眾群:Open Up Museums
打開博物館大門,開拓多元觀眾群:Open Up Museums
撰文: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打開博物館」 (Open Up Museums) 為英國一項倡議博物館對社會開放之計畫,由獨立博物館協會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Museums, AIM) 成員,藝文領域策略顧問Julie Aldridge、Mel Larsen與Pam Jarvis於2017年發起,並在英格蘭藝術委員會、國家彩券襲產基金、英國博物館協會、蘇格蘭博物館與畫廊、北愛爾蘭國家博物館及威爾斯政府的合作下推動。專案旨在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指引,幫助博物館思考如何提高其適應能力,強化與潛在觀眾的關連性、增加訪客數量、實現組織使命。 無可否認,當今博物館仍然由知識分子及文化特權階級所主導, 博物館觀眾與非觀眾之間的差距有待彌合。正視問題是推動改變的第一步:此專案協助博物館管理者了解為什麼在博物館中,貧困家庭者、身心障礙者、黑人、亞洲人及少數民族(black, Asian, and minority ethnic,簡稱BAME)的聲音難以被聽見,從而思考如果讓博物館真正成為「為所有人而設的場所」。 為此,Open Up用英語及威爾斯語編製四種線上手冊並提供12家博物館推行組織變革的經驗故事,以啟發其他博物館將社會共融/文化平權的討論化為行動。研究案例之一,布魯克蘭博物館 (Brooklands Museum) 館長Tamalie Newbery指出,擴大觀眾群既可增加參觀人次以鞏固財政,亦能使博物館緊貼社會變遷,成為社區的核心,從而達至可持續經營。 要破除博物館參與的藩籬,涉及到組織整體的改變,需要館長從上而下有力領導,亦要從下而上,找出館內同仁的共同願景。打造「開放的博物館」沒有標準流程,它不僅止於個別計畫的執行,也不只是公關行銷組和推廣教育組的任務,而是必須反覆嘗試、不斷與時俱進的過程。
2019/04/07
Let’s Play! 到大溪玩遊戲- 李騰芳古宅
Let’s Play! 到大溪玩遊戲- 李騰芳古宅
撰文:張文采 政府推動地方博物館發展已近二十個年頭,日趨成熟的文化生態及民眾美學意識,孕育出許多富含地方特色的優秀博物館及文化機構。位於桃園大溪的李騰芳古宅為國定古蹟,又稱「李金興古厝」。李家先祖於清乾隆年間來臺開墾,家業鼎盛且熱心仕紳事務,商號「金興」。家族於1860年興建李家大厝,族人李騰芳於1865年中舉人,該建築除具有傳統三合院結合四合院的形制外,亦展現傳家精神與傳統漢學思想的舉人宅第觀。古宅前後歷經多次的修建,2017年始正式對外開放,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管理,並將在2019年3月推出開館展,將主題訂為「古宅好生活—新嫁娘的挑戰」,從古蹟建築、傳家故事到大溪風土各方面,希望帶給觀眾有別以往的古蹟觀看模式。 李騰芳古宅作為大溪博物館群的一份子,目前定位為「兒童遊戲小學堂」。展覽摺頁中的闖關活動,將帶領觀眾回到1950年,位於月眉農田裡的李家即將迎娶媳婦,參與者將化身為新娘的好朋友,一起進行新嫁娘的挑戰。觀眾也可以在現場租借學習遊戲背包—「新嫁娘的尋寶袋」,情境中觀眾將變裝成為李家的孩子,在大喜之日因偷吃湯圓而展開一連串的故事與任務。展覽將帶領觀眾重回1950年,在遊戲中學習各種知識,透過解決問題,認識到不同時空背景下的風俗民情。 「古宅好生活-新嫁娘的挑戰」展覽活動摺頁(圖片提供/臺灣古厝再生協會) 「新嫁娘的尋寶袋」繪本,藉由尋寶遊戲帶領觀眾認識傳統婚嫁習俗(圖片提供/臺灣古厝再生協會 也是文創有限公司)   古宅為了推廣並融合在地文化,曾舉辦大大小小的地方特色活動,例如《月眉古宅小旅行》透過手作、生態導覽、健行等,讓參與者了解李家傳統祭祀並串連整個月眉地區的文化景點。配合2019年的全新展覽,古宅將陸續推出《一齣大溪》、《燈籠宴》等相關活動,藉由戲劇表演、燈籠製作、品嘗客家手路菜等體驗,觀眾可瞭解大溪歷史、地方人物及故事,感受古早時期的大宅夜間生活,與古蹟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作連結。 《月眉古宅小旅行》(圖片提供/臺灣古厝再生協會) 《一齣大溪》戲劇表演(圖片提供/臺灣古厝再生協會) 《燈籠宴》手作燈籠並品嘗客家手路菜(圖片提供/臺灣古厝再生協會) 《燈籠宴》手作燈籠並品嘗客家手路菜(圖片提供/臺灣古厝再生協會)
2019/04/01
重新定義博物館!ICOM徵集
重新定義博物館!ICOM徵集
撰文者: 劉宣欣 (東吳大學翻譯研究所 碩士生)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簡稱ICOM)考慮全球博物館面臨新時代的挑戰,有不同的願景與責任。無論是博物館實踐的原則、政策、方法皆有新的轉變,因此ICOM邀請其會員和相關領域人士,重新定義博物館,為博物館注入新概念。 ICOM期待提案者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風格內容形式不拘,但期望新定義能符合以下原則。 保存博物館的核心精神 即使當今用語可能有所不同,博物館的基本功能,如收集、保存、記錄、研究、展示,或是以其他方式傳達文化遺產及收藏品,仍為定義博物館的根本及獨特之處。   明晰定義博物館存在的目的 對於博物館在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中所肩負的責任,如永續經營、道德倫理及文化挑戰等等,皆須在定義中明確闡釋。   對以下議題有所關照: -對當今危急的自然議題具有敏感度,積極發展並實施永續的做法。 -關注文化遺產並全面關心社會不平等及財富不均的狀況 -瞭解並尊重各種不同的世界觀、環境條件、傳統,將這些脈絡納入考量,去理解各地博物館不同的工作處境與脈絡。   涵括博物館以下角色: -博物館致力成為有意義的社會聚合場所、開放且多樣化的學習和交流平台。 -博物館作為專家角色將承諾與其社區協作,共同承擔責任。 -博物館對於獲得的物質、財務、社會各項資源將保持透明的運作並盡到守護之責。   ICOM目前已發表來自世界各地的1百多個提案,持續徵稿至2019年5月20日。 2019年9月京都總年會將公布博物館的新定義。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