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進入後人類的生命儀式,威尼斯海關現代藝術館皮耶.玉格個展
進入後人類的生命儀式,威尼斯海關現代藝術館皮耶.玉格個展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在黑暗中,一名裸身女子朝著我們站立的方向走來,她的臉孔是無形的,五官如黑洞一般,充滿對於她所處世界的困惑。身為觀者的我們被邀請進入那異地,不禁試問:她是誰?她來自哪裡?她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 受到皮諾私人美術館(Pinault Collection)的邀請,法國藝術家皮耶・玉格(Pierre Huyghe)於今年三月起在威尼斯海關現代藝術館(Punta della Dogana)呈現大型個展「閾限」(Liminal),此展延續玉格長期以來在創作中對於人類與非人類關係的探索。   展覽以同名作品《閾限》拉開序幕。影像中的女子是對人體形態模擬的結果,穿梭在現實與非現實的世界中。藝術家特別選擇從高挑的天花板延伸到地面的大型頻幕來播放這件錄像作品,觀者的視角在相對的比例下顯得渺小,仿佛我們是影像中世界的小型生物,窺看著一切的動與靜。 皮耶・玉格,《閾限》,2024年,即時模擬、聲音、感應器。(Courtesy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Marian Goodman Gallery, Hauser & Wirth, Esther Schipper, and TARO NASU) 皮耶・玉格,《閾限》,2024年,即時模擬、聲音、感應器。(Courtesy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Marian Goodman Gallery, Hauser & Wirth, Esther Schipper, and TARO NASU)   另一展間則放映著玉格於2014年創作的錄像作品《人類面具》(Human Mask)。在該作中,玉格捕捉了一隻戴著人類面具的猴子,祂在日本福島的一間閒置餐廳中徘徊。同樣沒有露出真正的臉龐,這隻猴子獨自在空間中,如機器人一般做著重複的動作,時而激動;時而靜寂。 皮耶・玉格,《人類面具》,2014年,彩色影像、聲音,19 分鐘。(Courtesy Pinault Collection)   玉格的經典水族箱作品《晝夜節律困境》(Circadian Dilemma)在隔壁展間展出,其中獨居的是來自墨西哥的盲眼魚(Mexican tetra),這種魚在大約 150萬年前被洪水衝入洞穴,因而逐漸失去視力。雖然看不見,此魚種並非毫無感知的,牠對周遭世界的認識是透過身體力行的。此外,這種魚的生理時鐘與其他魚種不同,它們的晝夜節律增加,不跟隨地球自轉的24小時,這也是作品的水族箱被設置為兩個晝夜節律的原因。如同不具臉孔的女子和戴著面具的猴子,盲眼魚是用另一種形式活著。 《卡瑪塔》(Camata)則是一部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一部影像作品,展示了一台機器圍繞沙漠而發現的未埋葬骨骼,兩者皆沒有實質生命,但在「缺乏身體的靈魂」與「缺乏靈魂的身體」的狀態下進行的神秘儀式。 皮耶・玉格個展「閾限」(Liminal)於威尼斯海關現代藝術館(Punta della Dogana)展覽現場。圖中作品由左至右分別為《深淵位面》(Abyssal Plane)和《晝夜節律困境》。(Ph. Ola Rindal © Palazzo Grassi, Pinault Collection) 皮耶・玉格,《卡瑪塔》,2024年,由機器學習驅動的機器人技術、自導電影、由人工智慧即時剪輯、聲音、感應器。(Courtesy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Marian Goodman Gallery, Hauser & Wirth, Esther Schipper, and TARO NASU)   對玉格而言,這項展覽的始與終即是一場儀式,他透過作品所召喚的是對於存在的貼身經驗,探索的是我們如何從所謂的「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c)抽離出來。玉格的影像作品中所呈現的皆非人類的生物,它們在這場儀式中證明了其存有,如藝術家對自身角色在創作中的描述:「定義他者」。玉格同時藉由其創作拋出對於人本身的提問:在基因操縱和人工智慧能夠累積比人類大腦更多知識的時代,是什麼造就了人,但又同時毀掉了人? 「閾限」所要講述的不是一個理論,而是提問,而此展所帶來的不只是視覺上的觀看,更藉由展出作品中各種的「動態」──影像的交織、聲音的穿梭、水與氣體的流動,以及各種介於人與非人型態生物的幻化,召喚觀者身體中的某種體驗性的感知,使得身為觀者的我們,都在他所創造的「後人類」之地中摸索、神遊。走出展場前,我在那高速播映的連環影像中看到了似人非人的鏡像縮影,離的比尋常還要遠。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6/07
英國約維克維京中心穿越考古遺址的多元體驗
英國約維克維京中心穿越考古遺址的多元體驗
作者:應元宜(藝文工作者、倫敦聖馬丁學院敘事環境碩士生) 今日提到「沉浸式」展覽體驗,聯想到的多半是新媒體藝術,以視覺動態搭配音效,在展間或封閉式劇場內呈現的展示型態。英國約克的約維克維京中心(Jorvik Viking Centre, JVC)選擇將沉浸體驗與文物展間分開,以類主題樂園的手法,將觀眾拉進考古世界中。 【影片】約克維京中心 維京時代是歐洲各地歷史的重要組成之一,1976年至1981年期間,約克考古信託的考古學家們發掘了埋藏在約克市中心銅門地區,約一千年前的維京人王國「約維克」(Jorvik)的遺跡。今日的約維克維京中心,便是建於當時的考古基地上。 JVC在2017年完成更新,共有三個展區:考古基地展示區、沉浸式維京復原區、與考古研究成果展示區。從入口開始,該中心就利用牆壁上的地層標示、工作人員的服飾與道具等,帶領觀眾走進千年前的維京文化考古遺址。 JVC展間建於地下,遊客由入口走下樓梯,可以透過玻璃地板看到遺址,並透過數位互動裝置、身著維京服裝的工作人員的口頭介紹,認識考古團隊與工作流程。(應元宜 攝影)   不同於多數博物館讓觀眾自由移動、參觀,JVC以「體驗設計」(Experience Design)的概念,策畫單向的參觀動線,讓三個展區共構成系列的參觀體驗。這樣的設計除了凸顯各區特色,有效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也良好地平衡娛樂與教育的目的。 不過此種做法也有缺點,如多數觀眾進入第一展間後就會順著人龍排隊,等著搭乘體驗車,因此,真正完整參觀完聚焦現地遺址區域的人並不多,也有些人進到第二展區才發現無法回頭參觀,略為可惜。   10世紀的維京部落生活景況究竟是什麼樣子呢?相信對多數民眾來說,就算看到遺址與發掘成果,還是難以想像。因此,JVC的第二展區,便設計了時光之旅(Time Warp),以實景模型、纜車搭配語音導覽的形式,讓觀眾實際穿越由銅門遺址(Coppergate)發掘結果重建而成的維京城市,並且不只看到、聽到當時生活的場景,還能聞到各種複雜的氣味,其難聞的程度可說是展覽體驗的最大亮點。 時光之旅讓觀眾乘坐軌道車,進入960年的約維克,全程約16分鐘,每個位置都配有個人小螢幕和喇叭,會在各場景顯示對應的考古文物說明,也可選擇不同的語言。(應元宜 攝影)   而第三展區則陳列考古發掘文物與研究成果等,為觀眾揭開重建維京城市的依據。例如,場景中的婦女,便是透過骨骼掃描、研究後模擬而成;生活場景中人們吃的食物、使用的器具、配戴的首飾、動畫中採用的語言等。使觀眾在身歷其境體驗維京日常後,能夠與靜態的文物知識拉近距離。 第三展區以主題展示考古文物,讓觀眾在穿過重建場景後,可以仔細檢視時光之旅中提到的文物。(應元宜 攝影) 維京文化特色之一,便是透過海上貿易與掠奪建立財富。如遺址中發掘的絲綢、貝類等,顯示當地的貿易網絡包含中亞、地中海東岸和紅海等地,故時光之旅中也可以聽見古阿拉伯文。(應元宜 攝影) 文物展間以數位互動搭配展示骨骼,讓觀眾可以直接轉動3D數位掃描檔案,了解所有細節。   此外,展場內的服務人員也身兼數職,除了引導觀眾、觀察展場內情況,也會向觀眾介紹展品細節,或演示如何製作錢幣等,提供觀眾與維京文化最「直接」的接觸。 對於維京文化感興趣的觀眾,也可於每年2月參加「約維克維京節」(Jorvik Viking Festival),該活動會以戲劇呈現維京人登陸、侵略的場景,並包含單帆長船競賽、活把遊行等體驗。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6/01
臺文館「群星閃耀」特展以互動體驗穿越現代主義文學世界
臺文館「群星閃耀」特展以互動體驗穿越現代主義文學世界
作者:陳威儒(文字工作者、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學士) 國立臺灣文學館與美國在臺協會高雄分處合辦,於2023年12月推出「群星閃耀—美國及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特展,展覽匯聚來自美國和臺灣的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並以導覽APP、影音及多媒體互動裝置等方式,帶領觀眾探索這個引人入勝的文學世界。 本次特展以三位為大眾所熟知的美國現代主義文學泰斗-海明威、福克納與費茲傑羅,帶領觀眾從他們洞徹社會的筆觸,認識美國現代文學的特質與發展。更連結至1960年代美國在臺新聞處,將現代主義文學名著譯介至臺灣的新文學思潮,也使得臺灣文學孕育出獨具本土風格的現代文學創作。 展覽以八個展區呈現美國與臺灣的現代主義文學作品,包含「何謂現代主義?」、「戰爭的年代:希望幻滅與信仰喪失」、「現代主義思潮:三大家文學風格」、「經典美國:從好萊塢到文學桂冠」、「美國文學在臺灣」、「美新處《文學雜誌》、《現代文學》」、「創意寫作般的始祖:愛荷華寫作班」、「用西方的技巧˙,說自己的故事」。   展區「經典美國:從好萊塢到文學桂冠」中的書籍螢幕投影設計,呈現費茲傑羅與海明威筆下的時代盛景。(國立臺灣文學博物館、Play Design Lab 玩味創研 提供) 什麼是現代主義呢?現代主義運動於二十世紀初在歐洲燃起火種,隨後於世界各地綻放、迅速擴散開來。其發展橫跨不同藝術領域,就「現代主義文學」而言,後世認為此類型的作品,反映並刻畫19世紀下半葉至一次大戰後1920年代社會急遽變革的種種現象。 此外,現代主義文學核心特徵之一,體現在其多樣化的寫作風格,更見於對語言形式的大膽嘗試。藉此作家能夠更深入、直接的呈現內心獨白、意識流與情感洞見。例如,展區「戰爭的年代:希望幻滅與信仰喪失」可見展覽結合現代主義的表現精神,運用切光、明暗交錯,象徵該寫作風格關注心靈的跌宕起伏。   展覽前半段著眼於費茲傑羅、福克納、海明威三位美國現代主義文學作家,以他們的生命經驗探索其筆下動盪多鎖的時代縮影,如何形塑現代主義文學的獨特風貌。如該展陳列許多帳目、手稿,使我們可一探彼時的經濟狀況;護照、工作證等文件,則揭示文學作家旅遊或工作的移動軌跡,甚至可見作品銷情未如預期的作家,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前往好萊塢從事編劇賺取生計的境遇。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除了陳列豐富的書籍與檔案,也透過互動裝置連結作家故事。其中「海明威的世界文學足跡」互動裝置,觀眾可提「筆」在地圖上移動,並在螢幕前聆賞海明威穿梭古巴、西班牙、巴黎、義大利、肯亞等地的遊歷故事,相關影片也能夠在臺文館的YouTube頻道觀賞。 「海明威的世界文學足跡」互動裝置。(國立臺灣文學博物館、Play Design Lab 玩味創研 提供) 【影片】國立臺灣文學館海明威的世界文學足跡:古巴   同時,展區也設置兩台與海明威使用年代及型號相同的「打字機」,結合投影裝置,呈現其與費茲傑羅的書信往來。或是以聲音認識作家的創作思路,如節錄福克納演講片段的「聽聲裝置」,主題包含寫作、族群等,觀眾可搭配壓克力活動展版,閱讀轉錄文字。 打字機結合投影呈現海明威與費茲傑羅的書信往來,以此回顧兩個作家間的情誼(國立臺灣文學博物館、Play Design Lab 玩味創研 提供)  福克納演講片段的「聽聲裝置」。(陳威儒 攝影)   另一方面,展覽也聚焦現代主義與美國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其如何持續啟發臺灣作家培育、寫作與出版環境的演進軌跡。戰後美援時期,引入西方現代主義的翻譯作品,也使得臺灣在這個影響下,孕育出許多具有本土特色的「現代主義作品」,呈現如都市議題、人性掙扎、社會變遷帶來的疏離陌生感受等主題。 二戰後美援的特殊時空,為臺灣引入許多現代主義思潮重要著作,也成為臺灣讀者習仿的對象。(國立臺灣文學博物館、Play Design Lab 玩味創研 提供)   展覽尾聲,結合詩籤儀式設計的互動裝置「現代主義之書」(The Book of Modernism),邀請觀眾心中默想所思並觸碰書籍裝置,螢幕畫面則會出現飄散的字體,漸漸組成節錄自美國、臺灣現代主義作品的名句,邀請觀眾以趣味的方式體驗文學作品的寓意。 「現代主義之書」互動裝置,邀請觀眾以觸碰生成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佳句。(國立臺灣文學博物館、Play Design Lab 玩味創研 提供)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5/28
大火後的重建之路:巴西國家博物館獲大量化石捐贈
大火後的重建之路:巴西國家博物館獲大量化石捐贈
編譯報導:郭冠廷(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巴西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Brazil)2018年因一場電氣大火,摧毀了大部分的建築與高達近九成的典藏品。近期,館方收到1,100多件包含動植物化石的大量捐贈,部分為稀有恐龍化石,令人振奮不已。 巴西國家博物館建於1808年,曾是葡萄牙王室住所。1818年,葡萄牙國王約翰六世(João VI)將其改建為自然史和人類學博物館,1822年巴西第一任皇帝佩德羅一世(Pedro I of Brazil)曾在此簽署巴西獨立令,結束葡萄牙殖民歷史。該館以人類學、古生物學、考古學及民族學等典藏為主,知名館藏包含18世紀的巨大隕石,以及美洲現存最古老的女性頭骨化石「露西亞(Luzia)」,這件逾萬年歷史的珍貴典藏一度在大火中受損,所幸目前已經修復完成。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重建之路仍在進行當中。圖為火災前的博物館外觀,園區大草地曾是當地居民的熱門休閒地點。(來源:Halley Pacheco de Oliveira, CC BY-SA 3.0) 2018年9月2日夜間,由於電氣短路引起的熊熊大火,燒毀了這座擁有200年歷史的博物館,並毀壞約2000萬件寶貴文物,震驚全國。巴西政府在2016年里約奧運等重大建設項目上花費巨額,卻以緊縮名義大幅削減文化和教育支出,造成博物館資金嚴重不足,並因缺乏有效消防系統,以至於火災發生時無法及時搶救,導致館舍與典藏品嚴重受損。許多批評者認為火災是可以避免的,並於災後走上街頭抗議。 本次化石捐贈來自瑞士裔德國收藏家Burkhard Pohl,他是化石和寶石開採公司 Interprospekt Group 的創始人,這些珍貴標本來自巴西東北部的阿拉里佩盆地(Araripe Basin) 【註釋1】,其中包含兩件未經研究的翼龍頭骨(Pterosaur skull)、兩件缺乏研究記載的恐龍化石,以及罕見的四腳蛇骨骼(Tetrapodophis skeleton,屬名在希臘文意指四腳的蛇)––其被認為是蜥蜴演化至蛇的過渡物種,伴隨研究發展,究竟是蜥蜴還是蛇仍受到學界熱烈討論。   巴西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Brazil)近期收到大量化石捐贈,圖為捐贈之一的翼龍頭骨(Pterosaur skull)化石。(巴西國家博物館 提供) 捐贈化石中包含罕見的四腳蛇(Tetrapodophis skeleton)骨骼。(巴西國家博物館 提供) 自2022年巴西獨立200週年至今,館方已進行第一階段的災害修復工程。現任館長Alexander W.A. Kellner表示,博物館目前已擁有約8,500件典藏品,並預計於2026年重新開幕,屆時目標是典藏近萬件藏品。 如今,部分捐贈典藏品也涉及文物返還議題,例如,2022年由英國皇家植物園(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提供19世紀從亞馬遜收集的文物;以及2023年丹麥國家博物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Denmark)宣布將歸還一件圖皮南巴斗篷(Tupinambá mantle),這件罕見的原住民族紅羽毛斗篷自17世紀以來一直保存在歐洲。 整體而言,巴西國家博物館正持續與政府、國內外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討論,期待透過捐贈或長期貸款採購新的典藏,揭示館方的重建之路正逐漸步上軌道。 【註釋1】阿拉里佩盆地(Araripe Basin)是一個橫跨巴西各州、面積達 8,000 平方公里的裂谷,含有白堊紀早期(Early Cretaceous period)的沉積歷史,因此以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殘骸而聞名。
2024/05/25
走進行為藝術之母的創作視界,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回顧大展
走進行為藝術之母的創作視界,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回顧大展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2024年初,素有「行為藝術之母」之稱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結束個展「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後,於3月中將此展移師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成為其首次在荷蘭舉辦的大型個展,完整呈現她創作生涯的作品脈絡與人生轉折。展覽也透過現場展演作品,使得觀眾能夠體驗行為藝術的創作世界。 感受/參與行為藝術展演的儀式感 該展位在美術館地下一樓,觀眾在走下樓梯前,會發現作品《Counting the Rice》的桌椅就在設置於美術館一樓的角落,此作品開放觀眾穿上白衣、戴起耳罩,以自己舒服但靜默的方式數算或排列桌上的白米粒及黑扁豆,成為行為藝術作品的表演者之一。走向展間,迎面而來的,是閃亮刺眼的《Portal》,佈滿晶體的雕塑引人前往通過,也暗示觀眾進入阿布拉莫維奇的內心世界。   展覽邀請觀眾體驗行為藝術作品《Counting the Rice》。(王幸慈 攝影)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展覽入口與作品《Portal》。(© Peter Tijhuis,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提供) 由於該展覽的性質為回顧展,展示架構主要以藝術家的創作年代做為區分。觀眾不難察覺藝術家的早期作品以挑戰身體極限與探討人性為兩大主線,前者包含喊叫、互撞軀體、互摑耳光等作品;後者則有著名的《Rhythm》系列、《Role Exchange》、《Communist Body - Capitalist Body》等作品。 寬敞的展場以巨幅的投影播放早期表演的紀錄,搭配牆上的黑白照片,觀眾將阿布拉莫維奇在1970年代的經典之作盡收眼底,體會作品中釋放出的能量。例如,以錄像回顧其激進的身體互動作品之一《Rhythm 0》,錄像前的桌子也復刻創作所使用的物件。該作品邀請觀眾任意使用桌上,可能「帶來疼痛或歡愉」的物件於阿布拉莫維奇的身體上,錄像則紀錄觀眾在展演中逐漸脫序的行為,以及阿布拉莫維奇的身心變化,藉此探討人性與恐懼。   阿布拉莫維奇早期作品以錄像、攝影檔案呈現,關注身體極限,創作中可見包含喊叫、回憶、互撞軀體、互摑耳光、口對口呼吸等行為。(© Peter Tijhuis,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回顧作品《Rhythm 0》的錄像紀錄與物件,錄像呈現觀眾任意將物件施用於阿布拉莫維奇身上的失序變化,包括在身體上塗鴉、釘上圖釘、剪去她的衣服等等。(王幸慈 攝影) 相較於前半部以錄像、攝影為主的展間,後半部的作品呈現則以大型的裝置與雕塑等立體作品為主。例如,講述家族歷史的《Balkan Baroque》、承載阿布拉莫維奇各種善惡表情的巨大十字架《Four Crosses》等等,可以說是在作品中充分看見宗教與儀式感的創作符號,將藝術家目前致力於冥想與傳承「阿布拉莫維奇方法」(Abramović Method)意志的訊息,傳達給觀眾。   作品《Balkan Baroque》的錄像與裝置。(王幸慈 攝影) 作品《Four Crosses》與地上的雕塑《Bed for Dead Spirits》。(王幸慈 攝影) 是藝術家,還是精神領袖? 該展四件由表演者進行現場展演的作品,分別是《Art Must Be Beautiful, Artist Must Be Beautiful》、《Imponderabilia》(與烏雷共同創作)、《Luminosity》和《The House with the Ocean View》,使得觀者可以親身體驗,並成為創作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展覽資訊特別強調表演者皆受過「阿布拉莫維奇方法」訓練,並請觀眾尊重表演者的隱私,不得在演出期間拍攝。而所謂的「阿布拉莫維奇方法」,來自藝術家近年來創辦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學院(Marina Abramović Institute),融合其自創的儀式、淨化和治療方式,體現在生活和表演之中。表演者遵循阿布拉莫維奇的思想,進行時恍若修行,禁言不動,也使得觀眾在買門票之餘,須另外負擔展演的附加費用。   現場重演的作品《Imponderabilia》,觀眾可於展間中穿越站立於門框兩側的兩位表演者,親身體驗行為藝術的創作過程。(© Peter Tijhuis,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提供) 美術館與藝術家、時尚名流、品牌、KOL合作主題展覽是普遍的合作模式之一,然而,如何平衡行銷宣傳與教育推廣也值得我們關注。如本次特展在美術館商店裡可見與展覽並無關係的阿布拉莫維奇學院卡牌;而展場裡作為裝置作品的水晶,卻成為藝術家推廣自創養生品牌的媒介。此一現象,也使我們反思這類展覽的目的究竟是拉近觀眾與藝術距離的橋樑,還是為藝術家、名人宣傳個人理念的商業廣告。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5/21
聚焦韓國光州大屠殺——由全日大樓改建的518紀念文化館
聚焦韓國光州大屠殺——由全日大樓改建的518紀念文化館
作者:Maria del Pilar Alvarez(阿根廷聖薩爾瓦多大學教授、阿根廷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研究員)/ E-mail:mdelpilar.alvarez@usal.edu.ar 譯者:張致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1980年5月18日南韓戒嚴期間,手握軍權的陸軍中將全斗煥下令以武力鎮壓,光州及全羅道民眾自發組織的民主抗爭活動,造成大量平民及學生的傷亡,該事件也被稱為光州大屠殺(The Gwangju Massacre),在南韓的民主化進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自1990年代以來,「光州市」已成為市民心中的「記憶之城」(city of memory)。在朝鮮半島上,再也找不到其他城市,擁有如此大量,專門紀念遭受獨裁政權壓迫與暴力的受害者紀念碑和博物館。而在光州市眾多的紀念場所中,屬518紀念公園最為知名。 2017年南韓政府推行積極紀念政策後,國家科學調查研究所在全日大樓(Jeonil Building)中確定了245處子彈痕跡。該建築曾為光州事件期間大量抗議人士躲避軍方的空間,卻有許多人於此不幸喪生。 全日大樓所在的江南路在1980年代是抗議者、市民和軍方之間激烈衝突的中心地帶,如今這裡商店、餐廳和咖啡店林立。該建築歷經四年的復修,便更名為「全日大樓245」(Jeonil Building 245),並作為歷史教育場所向公眾開放。對於不熟悉韓語的人來說,途經幾個紀念場所的518號城市巴士是他們的最佳旅遊選擇,行車路線中的景點亦包含「全日大樓245」。   518紀念文化館入口。(Maria del Pilar Alvarez 攝影) 518紀念文化館位於全日大樓的9樓和10樓。從位於10樓的入口進入館內,觀眾可見提供免費導覽預約服務的資訊櫃臺。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導覽員是光州事件的倖存者。 該館導覽從一個子彈模型裝置開始,當觀眾穿過寬敞且昏暗的走廊時,可見設置於天花板的彈道模型裝置從頭頂略過,提醒我們這座建築物是光州事件的見證者。一旁的螢幕則播放著紀錄光州事件的黑白影片,畫面中直升機朝向觀眾開火,營造出極度可怕及不安的氛圍。 接著,展間被自然光照亮,天花板附近可見數十個彈孔。彈孔旁擺放著説明牌,闡明光州事件發生的過程,及屠殺背後的主事者,使觀眾對這段歷史有更深入的理解。   牆上的彈孔表明該建築物曾於光州事件(1980年5月18日)中遭到直升機掃射。(Maria del Pilar Alvarez 攝影) 該展覽透過遊戲、檔案照片和相關文件講述歷史,藉此平衡歷史記憶和真實性的再現,使觀者能夠全面且客觀地認識這段歷史。 例如,在巨型螢幕投影室中,館方以3D投影模擬軍用直升機從遠處對建築物發動攻擊的場景,畫面中士兵們以M16步槍掃射,子彈直接飛向觀者,彷彿置身於火線中。儘管聽起來十分觸目驚心,但模擬的目的並非單純為了營造恐怖體驗,更重要的是,引導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反思不人道的過去。   展覽結合3D投影和互動遊戲,使觀眾可體驗到衝突中的壓迫感。(Maria del Pilar Alvarez 攝影) 而進入「扭曲的歷史」(distorted history)展間,觀眾會發現設立於其中的四扇門,每扇門分別代表著一種暴力行為及其所隱含的爭議性議題。觀眾必須打開門,理解事件真相是如何被加害者扭曲。藉此不僅揭示媒體如何操縱資訊,也揭開過去同謀的加害者如何試圖在已民主化的南韓,持續顛倒大眾對歷史暴力、創傷記憶的認知。因此,這個展覽的重要之處不僅止於其所傳遞的歷史觀點,也在於其激發大眾對光州事件的關注與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導覽以不同觀點的目擊者證詞作為結尾,包含在光州事件中喪失至親的家庭、傷者、媒體記者、醫院工作人員和戒嚴部隊成員等。透過他們的話語,也為觀眾勾勒出更具體的「光州事件」,加深了名為「真相之聲」(Voices of Truth)的展覽體驗。   展覽通過門上的問題,促使觀眾對事件進行反思。(Maria del Pilar Alvarez 攝影) 該展屬於常設展,並提供中文、日文和英文說明牌。建議到訪韓國時,可在行程中安排到「全日大樓245」參訪。不過也請注意,從首爾到光州的旅程大約需要一天的時間;而南韓有兩個名為光州(Gwangju)的城市,也可能造成遊客混淆。 不過,幾乎每個韓國人都熟悉1980年的光州事件及其發生地點,他們通常會很樂意為我們指路。
2024/05/17
急徵行動派的你!臺北文學季「編輯招募中」特展
急徵行動派的你!臺北文學季「編輯招募中」特展
作者:林琮穎(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 謬思設計師) 雜誌,作為一種定期發行的出版物,即使面臨資訊科技與閱聽習慣的巨變,仍致力成為社會發聲的載體、議題喧譁的論壇、甚至是時代鐫刻的印記,而在其身後,處處可見編輯者的意識與思維。 2024年臺北文學季「編輯招募中:觀點、技術與對話」特展(展期至05月26日),引領觀眾以編輯者的視野,以四個展區「選」、「巡」、「解」、「喧」,回望五種不同時期的雜誌、解析雜誌編輯的技術、並試著思索如何創造一份屬於當代的雜誌。 鑒往知來,找尋你的編輯本色 身為一位雜誌編輯者,你認為自己所屬的角色為何?是轉譯新文藝的破風手、尋根文化的田野行動家、見證社會現實的倡議者、另翼的邊緣游擊陣線、抑或是攪動異性戀父權的先聲? 展覽首先邀請觀眾參與「選|編輯格」的測驗,雖似性格測驗遊戲,但實質上觀眾得到的測驗結果,更隱含著編輯者關注的課題與思維策略,藉此協助觀眾在觀展的過程中,摸索自身的編輯本色。   第一展區「選|編輯格」邀請觀眾由自身的工作狀態出發,獲得一個適合自己的編輯性格,觀眾更能在帶走一張空白名片,在接續的展區中完成製作。(臺北文學季 提供) 接著,能在「巡|議視潮」展區穿梭巡禮五本開創性的雜誌,不論是引入電影與劇場實驗浪潮的《劇場》、擔任傳統文化腹肚(pak-tóo)【註釋1】的《漢聲》、投身關注社會邊緣的《人間》、創臺灣酷兒論述肇始的《島嶼邊緣》、或擴大性別議題討論的《騷動》等,皆是在各自時空脈絡下倡議重要社會藝文議題的要角。   觀眾能在「巡|議視潮」展區認識五份雜誌的理念與實踐後,選擇一個自己適合的編輯本色印章,蓋在稍早取得的名片上。(臺北文學季 提供) 跨時代的對話/跨領域的想像 而「解|雜誌術」展區,則帶領觀眾一窺雜誌的工作流程,並跟隨五位資深編輯工作者【註釋2】的觀點,以Q&A形式解析雜誌的特色與其時代意義。 特別的是,他們更以當代視角向年輕世代引介這些雜誌,並向欲延伸上述刊物精神的編輯工作者喊話,期望能善用現今的新媒體資源無畏嘗試。   「解|雜誌術」展區邀請五位當代資深編輯工作者,以當代視角解析五本雜誌的觀點與技術,開展跨時代對話,碰撞新的思想火花。(臺北文學季 提供) 展覽尾聲,邀請六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藝文工作者,分享他們對於一本理想刊物的創刊號提案,如蒐羅社群媒體對於新發音樂專輯的評論留言、在社群媒體的有限注意力與複雜公共議題間拉扯、或是探詢各領域代表人物鍾愛的漫畫,各式富含創意的提案,期待激發觀眾對於雜誌主題的想像。   「喧|當代聲」展區影像播放著六位不同領域的KOL分享自身的理想刊物提案,一旁則展示以他們理念出發,設計出的雜誌創刊號封面。(臺北文學季 提供) 採取行動!創造一本屬於自己的刊物 正如展覽標題,在這段編輯招募的訓練過程中,一再強調觀眾的參與及行動。在最後的「喧|當代聲」展區,更邀請觀眾依循自己的編輯本色,構思刊物名稱、創刊號主題、發刊詞,並為雜誌封面進行設計,創造一本屬於自己的刊物,並在提案牆上分享作品,一同在當代發聲!   「喧|當代聲」展區最後邀請創作自己的理想刊物提案,並在提案牆上分享你的雜誌想像,也能看看他人的辦刊想法。(林琮穎 攝影) 【註釋1】作為深入溯源本土文化的《漢聲》雜誌,京劇大師俞大綱曾給予雜誌團隊一段期許:「如果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象徵身體部位的頭與腳,《漢聲》就是文化的腹肚(pak-tóo)作爲其之間的橋梁」。 【註釋2】五位資深編輯工作者分別為:影像與攝影史研究者陳佳琦、《地味手帖》主編董淨瑋、《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何榮幸、《The Affairs週刊編集》總編輯李取中、女人迷前總編輯張婉昀等。 執行編輯:謝佳均 「編輯招募中:觀點、技術與對話」特展 時間|2024年05月04日-05月26日 10:00-17:30(週一休館)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5-35、37、39號)  
2024/05/15
最不耀眼的吉光片羽,最真摯的生命碎語——「貧窮人的台北:轉運站」特展
最不耀眼的吉光片羽,最真摯的生命碎語——「貧窮人的台北:轉運站」特展
作者:翁仲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蔡武勳(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 「貧窮人的台北:轉運站」特展2024年4月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展期至6月16日),為「貧窮人的台北行動計畫」自2017年發起至今,首次走進美術館的展覽。 「轉運站」擁有雙重意涵:轉運站為公共運輸交匯處,每一次轉乘皆是具目的性的移動;「轉運」同時也為坊間民俗所提出之概念,倡導付出行動、改變以提昇運勢。——引自展覽簡介 該展匯聚NGO組織、社福團體、藝術家,與貧窮經驗者,以藝術創作的形式,將他們平凡卻動人的生命故事帶進美術館。並以三個展區:「無名的城市」、「聲名狼籍者的生活」與「另一座島」,呈現結合繪畫、文字、嗅覺等作品,拉近觀眾與貧窮經驗者的距離,促進大眾與他們的交流對話,並看見不同視角的台北故事。 拉近距離的橋樑,聽見相似情感的城市心聲 為營造不受貧窮標籤所污名化的空間,展覽不刻意強調創作者的身分或現況。而是讓貧窮經驗者透過經歷喚起觀眾相似的情感連結,在共通的經驗上認識彼此。 例如,作品《什麼風把你吹來的》蒐集多位貧窮經驗者的台北印象,並將他們的想法,陳列在象徵時代縫隙的木製展架上。每張長條透卡可窺見擠簇在台北討生活的人們,大聲呼喚著內心感悟,包含辛苦、厭惡,或仍飽含希望與轉機的心情。而展區中的留言牆也以相同設計,邀請觀眾留下對台北印象的「心聲碎語」。   人生百味、劉于瑄、劉怡萱、李翊綺、李昀庭作品《什麼風把你吹來的》,可見貧窮經驗者的台北印象及生活感悟。(翁仲彣 攝影) 展覽留言牆邀請觀眾在長條透卡留下「我覺得台北是⋯⋯」的印象。(翁仲彣 攝影) 看見在城市角落不曾缺席、也不曾出席的人們 展覽也以多元視角呈現不同族群的貧窮經驗者及隱性歧視等議題。如由族人在展場空間中,以竹子、木板、帆布搭建的工寮農舍(taluan),內部充滿生活感的擺設也是族人們寫實的生活軌跡。 而裡頭放映的生活紀錄片、照片與共作遷移地圖,則由藝術家唐佐欣和南靖部落族人共同創作,使觀眾可以走進都市原住民的生活,認識他們背後的遷移歷史與族群文化如何在台北深根。   作品《家有兩個名字》,復刻工寮農舍空間。(翁仲彣 攝影) 而戶外前庭展出一張布滿密集扶手的長凳,則為藝術家張羽儀的作品,透過誇張的手法,控訴過去在公園長凳中央增設扶手,意圖阻止無家者橫躺的設計,揭露社會的隱性歧視。而這種刻意排除特定族群的公共設施規劃,也映示著主流社會長期默許「排窮」、「厭貧」的橫行,帶領我們重新省思社會長期對貧窮者的偏見與不友善。 如同策展人朱剛勇提及,其曾訪問一位夜宿台北車站外的無家者,為何流浪至此?對方反問「台北車站曾經是我蓋的,為什麼我不能住這裡?」也赤裸揭示城市對貧窮群體的漠視與隔離。諷刺的是,為城市美好光景鋪建一塊塊磚頭的人們,卻往往無法享受城市發展的繁榮成果,甚至不能走進他們熟悉的建築物。   張羽儀《友善的椅子》計畫,諷刺隱含歧視性的公共設施設計。(翁仲彣 攝影) 創作是療癒、認識你我的旅程 展覽尾聲,展示學員/經驗者平日在單位所累積的創作,也是他們回應生活、療癒、認識自己的過程。如作品《郁郁青青》邀請脆弱家庭母親,在創作中暫時卸下母職,透過陶偶及調香製作的過程,整理思緒、傾聽自己的需求。 另一方面,展區中央地面展示著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學員以人體輪廓為界所製作的大幅作品《身體的度假小島》,在過程中引導他們暫時放下現實生活,以創作表達對未來生活的期許;而牆面上則由學員歷年課程的畫作組成,輔以錯落於作品間的手寫文字,紀錄著他們的生命旅途,生生不息。   作品《郁郁青青》由社區實踐協會與藝術家黃妙貞、張璞共同創作,邀請觀眾聞嗅,結合陶藝、香氛的作品。(翁仲彣 攝影)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5/12
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 為了教育與研究的博物館
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 為了教育與研究的博物館
編譯報導:黃淥、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為了教育與研究的博物館」(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強調博物館在提供學習體驗與促進知識理解面向的重要性。無論是藝術、歷史或是科學博故館,其研究和教育都是我們探索知識和加深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徑。 邀請人們重新思考教育,想像一個知識共享超越障礙、創新與傳統結合的未來。透過博物館所提供的豐富資源,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具同理心和包容的世界。國際博物館協會也提供博物館日工具包,匯集各地的博物館日創意活動,鼓勵博物館將活動放上全球地圖!   【活動地圖code】:邀請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將518國際博物館日登錄於活動地圖。(國際博物館協會 提供) 亞太地區博物館518活動快報 配合國際博物館日,臺灣各大博物館也推出當日免費參觀、優惠及活動。例如,臺史博推出「5感樂遊臺史博」系列活動,在5月18日至19日邀請民眾參觀典藏庫導覽,也舉行「戲遊時光:小人物說歷史」導覽活動,帶領觀眾認識館方的教育及研究成果。 臺史博於5月18日至26日間,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包含香料工作坊、音樂會、講座等。(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而科博館將在5月18至19日舉行「學樂探索在科博」系列活動,帶領大小朋友透過遊戲闖關、講座分享等探索博物館中的自然科學奧秘,部分活動需事先上網報名。   史前館康樂本館除了免票參觀,也舉行「進入書書果實世界」書攤市集。(書書果實 提供) 史前館康樂本館則與晃晃書店合作,於5月18至19日舉行「進入書書果實世界」書攤市集,搭配講座、表演、參觀活動,邀請大家悠遊史前與書海世界!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各館所活動清單(滾動式更新) 日本福岡縣舉辦「博物館週」,共有18間博物館一齊推出免票及導覽活動。(福岡縣經濟觀光文化局文化祭振興部文化振興課 提供) 另一方面,適逢日本大阪民族學博物館成立五十週年,將在5月19日於此舉辦「國際博物館日研討會 」,由館長吉田憲司以該館的歷史與經驗出發,分享博物館如何成為學習與研究的重要場域,也邀請學者專家分享與生態、地方記憶相關的主題。 福岡縣舉辦「博物館週」,共有18間館舍響應,推出免票參觀、特別導覽等活動。如九州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則舉辦「城市與博物館:創造共學的場域」研討會,分享該館推動「城市學藝員」的成果,並且討論科技如何促成人、城市和博物館之間的連結。 岩手県立博物館,則於世界博物館日當天推出典藏庫導覽活動,邀請觀眾在館員的引導下,一窺難得一見的庫房。 【日本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日相關活動   韓國各地博物館配合博物館週推出導覽活動。 此外,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也配合國際博物館日舉行博物館週,於韓國各地推出六個博物館參觀活動。如國立慶州博物館推出「在無屋頂博物館中探索新羅」走讀活動,由館長崔善周帶領觀眾,探索當地的東宮、月池等文化遺產,讓整個城市都成為博物館。 而「漫步光州 藝術徒步」活動,則邀請觀眾邊行走於無等山國立公園步道,邊參觀其周圍的德揚藝術博物館(De Young Art Museum)與義齋美術館(Uijae Museum of Korean Art),並由策展人及藝術家進行導覽。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相關活動,把握機會,一同透過參與活動領略博物館教育及研究成果的精彩! 【韓國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日相關活動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5/03
出櫃的國家公園!紐約石牆國家紀念公園推廣多元性別教育
出櫃的國家公園!紐約石牆國家紀念公園推廣多元性別教育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有別於普遍印象中的國家公園多以保護自然生態為主題,美國的國家公園管理署(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在2016年新成立的石牆國家紀念公園(Stonewall National Monument park, 以下簡稱石牆公園),不僅守護著美國同性戀運動著名地點「石牆旅社」(Stonewall Inn)及其周邊,並推廣LGBTQ+平權教育。   石牆公園圍欄上插滿象徵多元性別的彩虹旗。(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曼哈頓鬧區裡的城市綠洲 石牆公園位於紐約曼哈頓,距離著名景點帝國大廈開車不到6分鐘,在熱鬧的市區中,一個三角洲式的克里斯多福公園(Christopher Park)是主要的區域,對面的石牆旅社是知名的同性戀酒吧,並因為1969年的「石牆起義」運動(Stonewall Uprising)在多元性別文化發展的長流中留下關鍵性歷史印記。   地圖中的紅色區域為石牆公園主要定址的克里斯多福公園,綠色範圍則是該公園邊界,與2000年起即認定為石牆國家歷史地標(Stonewall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的範圍相同。(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紐約同志運動史:從禁酒令到「石牆起義」 美國在1933年廢除禁酒令後,妥協的作法是允許各州在維護社會安全的前提下核發酒類許可證,雖然各州對於防範騷亂的定義不同,但大多把招待妓女、同性戀、多元性癖好者的酒吧視為騷亂的源頭,如紐約發放、管理酒類許可的州執照機構(State Licensing Agency)在1959年宣布吊銷所有「妓女與同性戀光顧」的酒吧執照,因而導致紐約同性戀酒吧關閉或轉為地下,此規定將同性戀聚集視同擾亂社會秩序,在1950和1960年代也引起同性戀組織反抗。   1966年同性戀權利組織馬塔欣協會(the Mattachine Society)成員們發起「小酌」行動(sip-in),以出櫃行為來抗議當時禁止酒吧服務已知或疑似同性戀者的法規,並對拒絕服務的酒吧提起訴訟。(Photo by Fred W. McDarrah/Getty Images) 當時如星火般反抗活動,在1969年6月28日凌晨終於燃起更大的群體行動,多元性別者面對警察在凌晨突襲臨檢石牆旅社時,有別於往常地逃散,奮起反抗警察的暴力逮捕行動。事件經媒體發酵後,為期六天的石牆起義凝聚了數千人進行抗議行動。 石牆公園官方網站提到在石牆起義時美國大約有50到60個同性戀團體,在一年後已成長到1500個團體。至今多個國家都會於每年6月份慶祝的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也是為了延續起義精神,持續為多元性別平權而努力。 擁抱歷史與多元性別教育的據點 石牆公園成為美國唯一與多元性別議題有關的國家公園,從2016年成立以來,不僅每年參與紐約的驕傲月遊行,他們利用網路和有限的實體空間(公園圍欄)展示歷史照片,也曾舉辦「我們是石牆藝術節」(We are Stonewall Arts Festival),號召民眾參與多元性別議題的藝術創作。 教育推廣方面,在日常提供石牆歷史和LGBTQ +議題的教學導覽活動,並在網站上分享石牆歷史相關的影片,以及羅列性別議題相關的各類參考資料,其中還有為不同年齡層兒童設計的石牆起義運動教材。   公園管理員(Park Ranger)正在石牆公園進行教學活動。(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配合「跨性別哀悼日」(Transgender Day of Remembrance)公園圍欄展示因暴力而喪生的跨性別者照片,鼓勵大眾記住他們的名字,反思跨性別者所面臨的誤解、暴力與醫療等問題。(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22年起石牆公園與致力於提高大眾認識和支持LGBTQ+社群的非營利組織Pride Live合作籌備「石牆紀念公園遊客中心」(Stonewall National Monument Visitor Center),將於今年6月28日開幕,也是石牆起義55周年。遊客中心將整合現為私人營業酒吧的石牆旅社,同時繼續傳遞石牆歷史。 【影片】石牆國家紀念遊客中心介紹   今年5月恰逢臺灣同志婚姻合法化5周年,或許除了民間組織外,各類文教機構也應積極致力於推動大眾認識多元性別、弭平認知差異,進而降低誤解,增加對話。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