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國際海事博物館協會 ICMM
國際海事博物館協會 ICMM
撰文: 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國際海事博物館協會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ritime Museum, ICMM) 是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附屬組織,集合了世界各地200多位海事博物館專業人員,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國際會議,透過研討會、座談和實地考察,就海事博物館有效運作方式及相關研究成果切磋砥礪。ICMM制定了船舶記錄保存準則及水下考古指南,並為不同規模的博物館會員提供船舶和船隻保護技術、館藏或人員交換、借展、規劃、研究、教育、公關和供應品採購等專業協助,亦致力促進公眾的海洋保護意識。 ICMM創立於1973年,係當時美國神秘海港博物館 (Mystic Seaport Museum) 館長Waldo Johnston及英國格林威治的國家航海博物館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NMM Greenwich) 館長Dr. Basil Greenhill共同發起,ICMM現任主席Stephen White亦為神祕海港博物館執行長。ICMM首次亞洲會議在2015年於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行,以「瀚海寰聯」(Connections) 為題,探索東西方的海事文化,藉由開啟跨文化對話促進跨地區的館際交流與合作。 2019年第十九屆國際海事博物館協會會議將於9月15日至2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及芬蘭的Mariehamn兩地舉行,主題為「讓船開得更快」(Making the Boat Go Faster),海事博物館尋求保持社會相關性、永續成功經營,並提高效率的創新方法。會議短篇論文徵稿至3月1日,邀請各地海事博物館分享所面對的挑戰、應對方法及正在進行的新計畫。 建造於1903,今泊於芬蘭瑪麗港 (Mariehamn, Åland) 的古帆船 Pommern, 為當地海事博物館的博物館船 (圖片來源)
2019/07/24
動手做!國際兒童友善博物館聯盟 (Hands On!)
動手做!國際兒童友善博物館聯盟 (Hands On!)
撰文: 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附屬於ICOM的國際兒童友善博物館聯盟- Hands O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ldren in Museums* 是一個非營利的博物館網絡,由一群熱心推廣兒童友善博物館的歐洲博物館館長於2014年創立,其總部設於奧地利格拉茨 (Graz),成員由40個國家約120名博物館專業人士組成。Hands On! 以成為全球兒童友善博物館之倡導者及資源提供者,致力推動專業知識的共享,希望使博物館及科學中心成為友善兒童的場所,同時促進兒童博物館領域走向專業化。此外,亦關注博物館展覽設計、活動規劃、財務及人事管理等方面之可持續發展,定期收集兒童相關之博物館統計數據及提供獎補助資訊。 Hands On! 相信博物館能在學校或家庭教育以外,為孩子們提供寶貴的學習經驗,在鼓勵好奇心、激發想像力、培養創意及非正式的終身學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鼓勵兒童教育方面表現優秀的館所,Hands On! 與歐洲博物館學院共同設立博物館獎-Children in Museums Award,2018年得主為新加坡國家畫廊吉寶美術教育中心。該館2017年以「夢想與故事」為題舉辦首屆《兒童雙年展》,中心設有藝術玩樂區 (Art Playscape)、開發導覽及工作坊等互動參與節目,滿足幼兒童、青少年及家庭觀眾的學習需求。 2019年10月Hands On! 第十二屆雙年會將於德國法蘭克福的兒童博物館- Junges Museum Frankurt 舉行,主題為「全面共融!博物館作為為所有孩子而設的場所」(All inclusive! Museums as places for ALL children)。會議聚焦博物館作為社會包容空間的角色,將討論如何滿足不同受眾的特定需求,並探討兒童博物館如何利用館藏傳授文化遺產的知識,以及數位學習帶動之創新教育形式。本屆增設 HO!學生獎,選出兩位30歲以下的青年學人,提供會議門票、交通津貼及發表機會。 Hands On! 第12屆雙年會主題為「全面共融!博物館作為為所有孩子而設的場所」   *Hands On! 前身為1998年創立的歐洲兒童博物館聯盟 (Hands On! Europe Association of Children Museums),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機構推出專為兒童設計的計畫、設立親子教育專區,2014年 Hands On! 易名為 Hands O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ldren in Museums 以涵納所有為兒童著眼著力的博物館。
2019/07/24
新加坡政府結合民間基金會 重金購藏古沈船文物展現文化強國雄心
新加坡政府結合民間基金會 重金購藏古沈船文物展現文化強國雄心
撰文: 陳佳汝 (關鍵評論專欄,前破報記者) 由邱德拔遺產基金會2005年慷慨捐贈新加坡政府的一批唐代沉船文物,蒐藏展示於「亞洲文明博物館」,除了展現政府聯手民間基金會購藏古文物的決心,也透過文物回溯海上貿易史,重構新加坡從古至今作為全球貿易的樞紐。 創建於1993年,於2003年遷至新加坡河岸邊的亞洲文明博物館,是專門探索亞洲藝術傳統的博物館,展示重點為亞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歷史連繫。2015年,新加坡建國五十周年更新常設展後,博物館的「貿易和思想交流」(Trade and the Exchange of Ideas) 展館,透過唐代沉船展,講述了新加坡做為全球貿易樞紐的悠久歷史。「唐代沉船」展的文物,是由新加坡首富、英商渣打銀行最大股東的邱德拔遺產基金會,以三千萬美金全數蒐購,並捐贈予新加坡政府;基金會深信應與更多民眾分享其富饒且值得驕傲的貿易史,而這批唐代沉船文物,證明了新加坡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是國際貿易的樞紐,並作為中國與中東的重要轉運點。 這艘沉船推估製造於中東,將中東生產的玻璃與香料運往中國進行貿易,並載著絲綢與瓷器返航;比起著名的絲路,海路將其貿易路線從中亞擴至東南亞海域。1998年,於新加坡東南方約600公里,印尼勿里洞島附近的爪哇海域發現這艘唐代沉船,為數超過六萬件的瓷器,其中5萬7500件來自湖南的長沙窯,於公元618年至907間年生產,也是亞洲文明館「唐代沉船」展之主要展品。其特色為以綠色和褐色釉面創造出鮮明的風格,多為幾何抽象圖案,在爪哇、馬來半島、越南、柬埔寨和泰國都曾發現長沙窯瓷器,可見當時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貿易已有相當的發展,且中國瓷器是國際貿易上相當受歡迎的商品。 充滿幾何與海浪圖形的瓷器 亞洲文明館在博物館建築中庭中展出這批瓷器,讓自然光流洩於展場中,創造半戶外空間的感受,部分瓷器則以波浪的方式展出,並搭配仿製當年的沉船模型,以創意手法展現海上貿易的蓬勃,也說明了人們對於舶來品的喜好消費是自古皆然,而海上貿易的作用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互通有無,更多時候也促進不同地區藝術與文化的交流;而邱德拔遺產基金會重金蒐購與捐贈,展現新加坡政府與民間共同打造文化強國的雄心與企圖,也提供世人一個了解古代海上貿易史的物質見證。 自然採光的瓷器展示 波浪造型的瓷器展示 與沉船模型共同展出的瓷器
2019/07/24
「好好遊戲」,史前館為臺東遊戲地景提願景
「好好遊戲」,史前館為臺東遊戲地景提願景
撰文: 陳德如 為了激發台東的在地家長對遊戲空間的想像,也為喚起民眾對孩童遊戲權利、探索需求之重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於2018年7月9日舉行的「好好遊戲:遊戲的重要性與遊戲空間的多元樣貌」講座活動,邀請到「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簡稱「特公盟」) 召集人林亞玫以及關注城市空間的線上書寫計畫「眼底城事」創辦人之一陳懿欣,與臺東市民共同關注並擘劃史前館未來的戶外遊戲空間,領頭打造臺東的遊戲地景。 史前館位於主建築後方之戶外遊戲區即將拆除,未來將配合中央「文化台灣」政策,於館內增設南島主題廳、兒童廳,並建造全新的戶外遊戲空間,計劃以結合自然資源之創意遊具來取代目前的罐頭遊具設施。館長李玉芬表示將朝具有南島主題意象、並符合兒童環境探索需求的遊戲地景為目標進行,室內將增設針對兒童探索教育主題之常設廳,戶外將結合地景花園作整體之規劃。林亞致則表示,可從「史前人怎麼玩」作發想,規劃具有史前文化特色的遊戲場。這座專屬台東、充滿史前與南島主題特色的遊戲探索中心預計於兩年後完工。 「特公盟」召集人林亞玫自2015年起倡議遊戲場的翻轉計畫,拒絕罐頭遊具,以社區居民與專業設計者共同參與的方式,帶領並促使台北市一連串遊戲場的「新浪潮」。如今史前館將這股翻轉浪潮引介到台東,不僅帶頭進行城市遊戲地景之改造/ 打造,也是以更主動積極的方式去親近、關心、參與市民的遊憩需求,於史前館亦可說相當切題,將結合史前文化之探索主題,把南島意象等原屬於建築體內部的博物館內容帶入市民與小小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藉由提供更多元、有趣的遊戲設施,博物館可創造更多與其觀眾相遇的可能性。
2019/07/24
博物館締造可持續的未來 由展示綠化做起
博物館締造可持續的未來 由展示綠化做起
撰文: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當代博物館面對極端氣候變遷環境,主要以策畫永續發展主題特展或是在展示製作時納入3R策略 (Reduce, Reuse, Recycle- 減用、重覆使用、循環再造) 為因應。延續這樣的關懷,英國博物館2018年重新展開全球展示綠化調查。故宮以今年2018年6月辦理的「第四屆博物館藏品管理與應用工作坊」呼應倡議,鼓勵臺灣的博物館同仁參與,藉此與國際分享臺灣綠化展示的執行經驗。 2008年英國博物館永續展示協會與時任泰德現代藝術館展覽協調員 Stephen Mellor 先生共同發起「展示綠化調查」,邀請館所填寫網路問卷,共有13個國家85個館所參與填答,2018年這份線上調查重新啟動。故宮呼應此次調查,分別於北、中、南、東共舉行四個場次的工作坊,由登錄保存處副研究員鄭邦彥介紹說明,另邀請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助理研究員林慧芬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巡迴展的經驗,說明透過展示構件再利用等方式作為實現綠化的策略,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郭昭翎則介紹臺博館特展應用3R策略所作之展示設計。 博物館因應各自的條件特性,所要考量的面向極廣,除了妥善保護展品、美學上的堅持、符合展覽主題等需求,還有時間、人手、經費、政府法令、資源等條件限制。為邁向可持續的未來,必須訂定長遠可行的策略,並透過地區及國際層面的館際交流集思廣益,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即於2018年9月11日宣布建立以完成永續目標為使命的工作小組,足見永續思維的展示設計將是博物館的未來趨勢之一。 為了節省用紙,工作坊採用QR code發放報名、手冊、問卷等資料。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8年透過推出新版會員證響應環保,改採入會後一次發卡,每年度寄發年度雷射貼紙。   *Sustainability 多譯為「永續」,為行文流暢同時便利讀者理解,本文亦延用此譯,「可持續性」實較貼近原意。    
2019/07/24
整個德國都是包浩斯博物館
整個德國都是包浩斯博物館
撰文: 陳沛欣 (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敘事空間碩士/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2019年,為包浩斯創立100週年,威瑪、德紹與柏林三地包浩斯博物館,組成「包浩斯聯盟」(Bauhaus Association),將總部設在包浩斯發源地威瑪,聯手全國各地十幾個城市的包浩斯相關機構社群,舉辦為期一年的百年包浩斯馬拉松慶祝活動。 百年包浩斯開幕國際藝術節選在柏林展開,從1月16日至24日舉辦為期8天,作為世界各地慶祝百年包浩斯的起跑活動。節目內容回應包浩斯學校第一代校長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 對於全人藝術與設計創作教育的理念, 如「藝術、身體、服裝(Kunst, Figur, Kostum)」影像展,展出奧斯卡·史萊莫(Oskar Schlemmer) 的包浩斯劇場「芭蕾三重奏 (The triadic Ballet)」中所設計的道具服裝以及舞蹈表演詮釋包浩斯精神;還另有由巴伐利亞芭蕾舞團 (Bayerisches Staatsballett)和德國藝術學院 (Academy of the Arts) 合作複刻「芭蕾三重奏」,21世紀的觀眾將可親眼目睹一世紀前的包浩斯學校重要的劇場實驗。藝術節另有音樂會、劇場、工作坊等,邀請觀眾開啟包浩斯的現代大門。 包浩斯的劇場空間訓練課綱 (攝影/陳沛欣) 德紹時期包浩斯的身體劇場練習 (攝影/陳沛欣) 于此同時,循著包浩斯的流浪旅程,在威瑪、德紹、柏林都有包浩斯博物館新建與整修工程如火如荼進行中,而百年包浩斯的重點活動之一,便是威瑪與德紹的包浩斯博物館開幕。 威瑪包浩斯博物館 (Bauhaus Museum Weimar)將于葛羅培斯成立包浩斯正好一百年的四月份開幕,象徵包浩斯傳奇的延續。並與同時完成整修工程的新威瑪博物館 (Neues Museum Weimar) -德國第一間博物館,聯合作為威瑪現代主義中心,串聯威瑪其他三幢1920年代的現代建築,包含1923年為了包浩斯展覽會而蓋的號角屋(Haus Am Horn);威瑪市立美術工藝學校的校長亨利·范·德費爾德(Henry van de Velde)故居-高場房 (Haus Hohe Pappeln);由范·德費爾做室內設計的尼采故居(Nietzsche Archive)。整個威瑪小鎮,儼然成為包浩斯起源的索引地圖,在按圖索驥親身體驗過後,探索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是如何在現代主義與包浩斯的影響下成形。 威瑪包浩斯博物館工地圍欄 (攝影/陳沛欣) 威瑪包浩斯博物館原在Weimar Theaterplatz 劇院廣場內,廣場內佇立著歌德與席勒雕像(攝影/陳沛欣) 號角屋 (攝/ sailko@wikimedia, CC BY-SA 3.0) 亨利·范·德費爾德故居-高場房 (攝/ CTHOE@wikimedia, CC BY-SA 3.0) 尼采故居 (攝/ David Wen Riccardi-Zhu@wikimedia, CC BY 2.5) 德紹包浩斯博物館將于9月接力開幕。利用4萬多件展品講述位在德紹的包浩斯作為一所設計學校的故事:當德紹包浩斯將自己的目標放在實用生活的工業文化時,在此所生產出來的設計,如:字體、傢俱、紡織品、壁紙與建築,如何建構出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日常。 同期間還有現代主義三年展(Triennale of Modernism),連續三個週末依序在威瑪、德紹與柏林,串聯起三個包浩斯重要城市,強調現代主義跨越地域的聯結。 其他尚有群起響應的慶祝計劃,如由當代藝術中心SAVVY Contemporary發起「Spinning Triangles」計劃,將位於德紹由葛羅培斯設計的經典包浩斯校舍縮小並化身為包浩斯巴士,猶如行動中的設計學校,遊歷世界並舉辦系列 活動,從德紹出發,經過柏林、剛果的金夏沙,並於10月抵達香港。
2019/07/24
反省與再生:面對水俣病的博物館實踐
反省與再生:面對水俣病的博物館實踐
撰文: 林琮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面對工業汙染造成的水俣病事件,博物館在提倡社會正義上扮演何種角色?又能為社會變遷帶來何種貢獻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在2018年11月29日邀請任職於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民博)人類文明誌研究部的平井京之介教授,分享博物館觸及水俣病議題時的多種實踐可能。 首先平井教授說明水俣市(Minamata)是日本九州熊本縣的一個漁村,約在1956年爆發了一種因為村民食用有機水銀污染的海產而引起的疾病,稱為水俣病,而後證實水俣病源於當地窒素工廠所排出的廢水,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這起公害事件導致受害者面臨各方嚴重歧視,因為得到水俣病的人多數為經濟弱勢的漁民,而此工廠則為水俣市的經濟命脈,政府甚至一度漠視受害者的要求。 接著平井教授介紹當地如何透過博物館實踐回應此課題。在當地,主要有水俣市政府於1993年成立的水俣病資料館,以及為受害者發聲的NGO相思社於1988年成立的水俣病歷史考證館。他近一步比較兩個博物館的展覽,市立的資料館透過科學專家與官方觀點的論述,作為唯一正確的歷史描述,而受害者被視為被動的客體,展覽聚焦於水俣市如何克服難關,並將水俣病視為過去的歷史。而考證館作為相思社社會運動的重要手段,強調對工廠與政府的控訴,並著重於受害者的經驗與記憶,展現其主體性,並結合社區與環境再生,試圖翻轉水俣市與市民的污名化現況。 最後,平井教授分享在考證館中具有生態博物館概念的水俣市導覽旅行,其中除了與受害者、相思社成員交流,參觀許多受害者所在的漁村,更透過欣賞水俣市的風景,參與捕魚、烹飪、肥皂製作、垃圾分類等體驗活動,以及參觀環境友善的工廠,使外地民眾有更多與水俣市民相遇,並直接與受害者對話的機會。相思社希望觀眾能了解水俣病與大眾生活直接相關,進而反省自身的生活型態與價值觀。另一方面,2016年,市立資料館也展開更新計畫,邀請受害者與援助者,平井教授也參與其中,在新的展覽中新增了受害者經驗及哀悼空間等,並嘗試平衡過去的觀點。透過日本的案例,我們得知水俣市居民如何透過博物館與相關活動,記取歷史教訓,持續翻轉水俣市民的污名,同時找尋人與環境和諧相處之道。 相思社舉辦之水俣市導覽旅行活動(平井京之介提供)
2019/07/24
許觀眾一個活靈活現的體驗- 科技工具與劇場技術之博物館應用
許觀眾一個活靈活現的體驗- 科技工具與劇場技術之博物館應用
撰文/攝影: 陳沛欣 (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敘事空間碩士/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現今為了豐富展覽內容,許多博物館與展陳空間無不推陳出新,AR(擴增實境)與VR(虛擬實境)的科技也已大量運用在各式展陳空間與博物館中。如位在西班牙巴賽隆納由Gaudi Antonio建築師所設計的的巴特羅公寓(Casa Batlló),入內參觀時,須先領取影音導覽裝置,循著導覽的指引進入高地腦袋裡的建築世界,透過螢幕,聖喬治屠龍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地上演在高地的建築空間中:龍骨造型盤伏梯間的扶手蠕動不安;天窗立體浮動化身海龜優游在空間之中;觀眾在此不只用身體去經驗高地的建築空間,更透過手中的導覽裝置,進入建築師所創造並隱藏在實體空間的故事情節之中。 龍骨造型的扶手 烏龜殼花樣的天窗 龍骨意象的空間 透過玻璃望向天井空間有如進入水底世界 龍背造型的屋頂 除了高科技的運用,低技術的使用劇場元素,同樣可以為觀眾帶來不同的博物館體驗。倫敦自然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近日推出了以青年達爾文為主角的偶戲「The Wider Earth」,將館內臨近達爾文中心 (Darwin Centre)的Jerwood Gallery搖身一變為300多席的小劇場,在戲中除了達爾文外,還有七隻全尺寸的戲偶參與演出,邀請觀眾一同與22歲的達爾文登上「小獵犬號」(HMS Beagle)航行到世界的另一端,並探尋史上最重要的發現其背後扣人心弦的故事。觀眾在劇場內一同與達爾文經歷了航海歷程外,還能參與館方規劃相關導覽活動「Behind-the-Scenes Tour: Spirit Collection」,邀請觀眾參觀珍藏于達爾文中心數量多達2200萬種的標本,其中並包含由達爾文親手採集長達8.62米的大烏賊。 不論是科技的運用或是劇場的呈現,皆是以多元媒體為載具,邀請觀眾親身進入到故事裡的時空之中,展覽主題的敘事強度在觀眾身體經驗的過程中被強化,其所能帶予觀眾的已超越以往知識性說明牌所能給予的內容,以及豐富的觀展經驗。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大廳 (CC BY-SA 3.0)
2019/07/24
2018:博物館的道德挑戰年
2018:博物館的道德挑戰年
撰文: 路耘 回顧2018年博物館界發生的重要大事,除了不幸的巴西國家博物館大火外,文物返還、#MeToo 運動、資金來源等道德爭議,皆促使各國政府與博物館正視並採取行動。 法國總統馬克宏於2017年在布吉納法索發表演說時,以「歐洲殖民罪行」討論文物返還的可能性。承諾將在五年內暫時移置或永久歸還屬於非洲國家的典藏,自此開始與貝南共和國(Benin)總統共同委任專家進行評估。2018年11月公佈此項評估報告,此舉動在歐洲博物館引起漣漪效應,因其多數異國珍稀藏品或疑似非法取得,或來自殖民擴張時期的掠奪,皆有正當性之疑慮。 倫敦的 V&A 博物館在2018年也加入文物返還的討論,館長Tristam Hunt對V&A來自衣索比亞的館藏提出了另一種形式的歸還,建議將文物所有權歸還衣索比亞,但請衣索比亞同意將文物長期借展V&A。 除了文物返還議題,博物館的贊助資金來源亦受檢視。2017年媒體揭露V&A重要贊助者之一Sackler家族支系的藥廠製造高成癮性鴉片類藥物OxyContin,反處方藥成癮團體PAIN (Prescription Addiction Intervention Now) 除了要求這些素具名聲的文化贊助者將財富投入美國止痛藥成癮問題之防治,亦呼籲所有博物館拒絕這些來源的捐助。 位於海德公園的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一隅 (Giogo@wikimedia, CC BY-SA 4.0),此一歷史建物增建案由建築師Zaha Hadid負責。大西洋兩岸接受Sackler家族捐助的藝術及教育機構不計其數,在倫敦除了V&A與蛇形藝廊,泰德美術館、倫敦博物館、國家畫廊、國家劇院、莎士比亞球形劇場、Kew Gardens 等都有以Sackler為名的廳廊。 2018年的 #MeToo 行動除了讓相關人辭職與停職處分,隨著性騷擾或不當行為之指控大量發生,展覽內容亦受影響,博物館界開始覺醒或檢討該如何詮釋具爭議背景的男性藝術家- 如畢卡索及席勒的作品。藝術界行動團體「游擊女孩」(Guerilla Girls)直指問題的癥結在大家相信「藝術凌駕於一切」。 游擊女孩以藝術家Chuck Close為素材的2018年新作-「三種博物館說明牌的書寫方式」,Copyright © Guerrilla Girls, 圖片來源 Courtesy guerrillagirls.com 2018的代表數字是:兩千萬。這是具兩百年歷史的巴西國家博物館跨11,000年歷史的館藏件數,因巴西政府的忽視,該館成為十年來該國連續數起文化機構火災之一以及近期最慘痛的犧牲者,估計近九成館藏付之一炬。雖然館員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來自全球各地的修復資源全力搶救僅存文物,2019年元旦即將上任的極右翼準總統Bolsonaro 卻質疑將納稅人的錢投入此舉的意義,其參選時甚至提出要解散或合併文化部的主張。 「博物館最糟糕的作為就是塞住耳朵,並希望煩惱消失無蹤。」這句話出自紐約的性博物館 (Museum of Sex) 策展顧問Maggie Mustard之言。面對#MeToo浪潮,多數館所選擇取消展出爭議性作者的作品,而Mustard在處理2018年遭其合作對象控訴的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展覽時,選擇將荒木受指控的內容與被攝者的故事加入展覽說明。無論何種做法,這句話都值得博物館在各種議題上作為警鐘。
2019/07/24
為博物館的座椅發聲!4個博物館配置座椅的好理由
為博物館的座椅發聲!4個博物館配置座椅的好理由
王惇蕙 (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近來流傳「久坐的危害不亞於吸菸」的說法,「久坐」這件事一般也不為博物館所樂見。人們往往可以在博物館的大廳、通道找到座椅,卻很難在博物館展場找到可以坐下來的地方。任職於展示設計公司Luci Creative 的 David Whitemyer 認為「坐」能讓觀眾的博物館經驗更為美好,他提出了4個博物館應該在展場配置座椅的理由: 讓身心靈「慢下來」 因參觀博物館而產生的疲勞確實可預見,觀眾在數小時的站立、行走、思考後,身心靈需要緩和。在展場中提供更多座椅,不只讓觀眾舒緩身體的疲憊,也鼓勵他們放慢腳步:停下、觀看、思索。   把座椅納入展覽「規劃」範疇 1975年,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推出「請坐計畫 」(Please be seated),讓座椅成為博物館中美感與實用兼具的物件。作者認為各類型的博物館都可將座椅納入新展覽的規劃中,並同時配合展覽中的材質使用、工務配置等。更好的狀況是,在展覽設計之初,座椅就能和顏色、燈光等展覽設計得到同等程度的關注。   鼓勵觀眾「社交」 連鎖咖啡廳打造的環境與氛圍,鼓勵人們在此處理接案工作、非正式會面等。博物館可參考此經驗,讓觀眾毫無壓力地使用博物館設施;或是以座椅打造「社交空間」,讓參觀民眾、尤其是會員在博物館可擁有如航空公司貴賓室般的尊榮感受。   掌握「近用性」原則 近用性是博物館將座椅排除於展間外的原因之一;就算有座椅,也是具有靠背、扶手,符合ADA規定的樣式。作者提供ADA 903規章和史密森機構(Smithsonian Institution)關於公共座椅的準則,讓博物館在座椅的規劃上,既符合近用性原則,也能在館內、館外提供足量座椅予觀眾使用。   關於座椅的議題隨著友善平權的趨勢,逐漸受博物館重視。臺灣也有博物館(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奇美博物館等)提供或配置輕便的折疊式座椅,目前使用的觀眾以樂齡與特殊需求者居多,然而David Whitemyer提出的四大理由,其實也是小朋友、年輕人等多元觀眾需要使用座椅的原因。期盼未來人人皆可「坐」在臺灣的博物館,享受博物館的舒適氛圍,創造博物館的美好經驗。 曼徹斯特Whitworth Art Gallery大廳一隅:座椅 (左方摺凳) 如同導覽摺頁和地圖,是人人可取用的配備(辛治寧/攝) 曼徹斯特Whitworth Art Gallery大廳一隅:以「創意學習」為主的藝術野餐籃(Art Hampers),鼓勵觀眾帶入展場使用,一旁也不忘提供自由取用的座椅(辛治寧/攝)
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