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2019全國博物館論壇中區登場,原住民族博物館與專業人員進用引熱議
2019全國博物館論壇中區登場,原住民族博物館與專業人員進用引熱議
文|博物之島編輯部 未來的博物館長什麼樣子?文化部為使博物館成為具體落實文化公民權的途徑之一,並因應台灣獨特之發展趨勢,從法規及制度等面向給予博物館更多協助,舉辦「2019全國博物館論壇」,中區論壇23日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登場,論壇議程依據四項政策主軸進行,包括「文化/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公眾參與及當代視野」、「專業發展與科技應用」、「組織發展與制度法規」,邀請大眾共同思考21世紀博物館的發展。   發揮生態博物館精神,不一定要蓋新館 在「文化/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場次,與會者建議博物館應藉由展覽、教育活動等活潑方式將多樣性的概念主流化,並可運用生態博物館之精神,從日常生活中體現社會永續發展的目標,不必然要蓋新的館舍。   共構在地知識,關照更大範圍的社群 在「公眾參與及當代視野」場次,主持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林崇熙館長說明13種博物館與社會互動的方式,現場討論則提出博物館、地方文化館及社區營造之間應有更多的協作,俾共構在地知識,持續創造對話與凝聚社會共識,關照更大範圍的社群。   強化專業人員進用,提供資源整合平台 另在「專業發展與科技應用」場次,與會者提出應強化專業人員進用、中介組織在跨領域整合及專業人才培育等功能,並透過館校合開研究所等制度,讓實務界之需求能與相關養成教育更有效的對接。另也建議政府部門提供資源整合平台,以利妥善執行文物修復或典藏研究等高度專業工作。   關注原住民族博物館、大學博物館之發展 最後在「組織發展與制度法規」場次,現場十分關心原住民族博物館之發展,對館所籌建、人才培育、與部落關係建立,乃至典藏等問題上多有討論。也提及應在博物館整體發展策略下,重新討論如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組織定位、館所整合等課題。另建議更積極推動擁有豐富知識、專業人員及物件之大學成立大學博物館,以發揮大學的社會責任。 陳登欽主任秘書與4位主持人綜合回應   接續的兩場次分區論壇,將於12月7日(東區)及12月22日(北區)舉辦,歡迎對博物館政策有興趣之從業人員、一般民眾及公民團體踴躍參加,一起討論對於博物館的建議與期待。  
2019/11/29
在白宮旁訴說自身故事:華盛頓巴勒斯坦人民博物館
在白宮旁訴說自身故事:華盛頓巴勒斯坦人民博物館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超過半世紀的衝突,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極度傾向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使情勢愈趨緊張,白宮不僅在前年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更承認戈蘭高地歸以色列,讓以巴關係跌至谷底。 以巴衝突從19世紀末種下衝突種子,在1897年第一次猶太復國會議後,掀起猶太人回歸故土浪潮。1920、30年代,大批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與當地人衝突不斷,而在以色列於1948年獨立建國後,兩國之間勢同水火,至今仍然劍拔弩張。以巴的世紀仇恨具深遠根源,包含宗教、文化和民族因素,而歐美大國的干預更是推波助瀾。 就在今年6月白宮宣布以經濟掛帥的新以巴和平計畫,在計畫宣布的前一週,巴勒斯坦人民博物館(Museum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MPP))悄悄地在華盛頓特區盛大開幕。創辦人Bshara Nassar視該館為「災難日」(Nakba Day)紀念館,悼念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獨立後,幾十萬被迫趕出家園而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 常設展聚焦巴勒斯坦文化、日常生活與反抗運動文獻。(來源:Museum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然而,這座博物館並非紀實地回溯歷史,而是從藝術與文化角度,帶領觀眾了解巴勒斯坦的故事。館內常設展聚焦巴勒斯坦文化、日常生活與人民的抵抗記錄,展出文獻如以色列成立前人們的舊護照或照片,以及學生團體的抗議海報等。特展「重新想像未來」(Re-Imagining A Future)邀請10位巴勒斯坦裔的當代藝術家,展出他們近年的藝術創作,回首過去之際也望向未來,期望以藝術的方式做出最喧囂的抵抗。   特展「重新想像未來」(Re-Imagining A Future)邀請十位巴勒斯坦裔的當代藝術家,展出他們近年的藝術創作。(來源:Museum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在美國講述巴勒斯坦的故事有多難?事實上建館之路走得並不容易。這座博物館早在2015年成立,僅以「移動博物館」的概念運行,期間在美國50多處辦過展覽。館長Bshara Nassar生於巴勒斯坦伯利恆(Bethlehem),在2011年搬到華盛頓後,開始以行動支持母國的文化歷史,他表示:「在華盛頓,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聽到巴勒斯坦的聲音。長久以來,我們的故事是被人訴說的,而那些說故事的人在我們身上強加了太多負面的刻板印象。」 這座博物館是繼美國巴勒斯坦博物館(Palestine Museum US,2018年成立),第二座蒐藏與展示巴勒斯坦文化與歷史的機構。相對於前者座落於康乃狄克州,巴勒斯坦人民博物館的設址點掀起眾多議論:在美國政治中心設立巴勒斯坦博物館,是否真能改變現狀?巴勒斯坦聚落多分布在俄亥俄州與紐澤西,館方為何選擇華盛頓特區?就此,當地中東機構的藝術文化總監Lyne Sneige給予正面回應:「在這裡將巴勒斯坦的故事介紹給當地觀眾是非常重要的事,不僅是歷史還有人與其文化。我們的命運操控在這個城市的許多人手中。現在是時候開始為自身命運努力,寫下我們自己的歷史。」  
2019/11/28
讓植物說出古蹟的故事:台南321巷藝術聚落的實驗與實踐
讓植物說出古蹟的故事:台南321巷藝術聚落的實驗與實踐
作者:連子儀(南台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台南市公園路321巷藝術聚落,除了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也保有動植物的多樣性。此區原為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後為成大教授宿舍,藝術家郭柏川的故居座落於此。2003年5月13日台南市公告為市立古蹟,2012年由國防部收回、台南市政府代管,2013年3月23日「321巷藝術聚落」正式對外開放。在修復再利用計畫與資金尚未到位前,由台南市文化局推出兩年一期、一共三期的「321巷藝術進駐計畫」,徵募藝文團體協管空間,直到2018年底結束。目前,多數進駐團隊已搬離,部分則在修復工程啟動前繼續協管。計畫執行期間,空間再利用多樣性的實驗和實踐,累積了豐富可供參考的經驗和模式。 過去文化資產的保存,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源是保存重點,相對來說,自然資源作為記憶載體,及其對過往生活的意義,卻不是那麼受到重視。在藝術進駐計畫實施期間,進駐321巷37號的藝文工作團隊「版條線,花園」,在自然資源的保存與再利用上,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此棟宿舍在團隊進駐前,是成大教授方源一家生活的空間,進駐團隊於空間再利用的過程中,有意識地保留了過去的生活記憶,也細心地為院內有故事的植栽掛上解說牌。在過去務實且資源不豐的年代,住戶大多喜歡在院內種植果樹,無論是入菜或自食,在當時皆是很實際的選擇。37號一戶內便有桑葚、酪梨和西印度櫻桃等可供食用的果樹。其中,前院的酪梨和西印度櫻桃,是由前住戶方媽媽所種植,進駐團隊除了為樹掛上解說牌外,在果實熟成的季節,更邀請餐飲業的好友就地取材,教授酪梨莎莎醬、西印度櫻桃和桑葚果醬的製作。將區內的自然資源融入空間再利用的生活日常,保存記憶外,也傳承了過去宿舍簡約生活、自栽自食的精神。 前住戶方媽媽栽植的西印度櫻桃樹,進駐團隊特地掛上解說牌(連子儀 攝影)   現學現吃的西印度櫻桃果醬(「版條線,花園」提供)   至今,方家的成員,包括方媽媽、在國外工作的女兒等,都曾回訪這個充滿家庭回憶的居所,方家女兒亦將回訪老屋的心情記錄在臉書粉絲團上。37號藝術進駐團隊的協管與實踐,是321巷藝術聚落透過區域文化與自然資源,延續不同時空的生活記憶上,細膩且可供參考的案例。
2019/11/27
行動派博物館正夯!無家可歸博物館為流浪者發聲
行動派博物館正夯!無家可歸博物館為流浪者發聲
作者:林玟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博物館行動主義(Museum Activism)挑戰博物館機構對於環境、社會與人權等議題的無為,主張博物館不應在世界面臨各種危機時隱形而不去介入,強調博物館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致力發揮社會影響力。 雖然國際間許多博物館學者與組織,極力呼籲博物館與世界保持關聯性,仍可見大多數的博物館維持一慣謹言慎行的立場,害怕對「敏感」議題表態。例如近日新聞指出,英國埃及裔小說家Ahdaf Soueif辭去大英博物館董事會的董事一職,以抗議該博物館在贊助、外包和文物歸還等議題上的立場。她提到:「我的辭職不是在抗議單一事件,而是博物館對於許多關鍵議題不為所動的累積性回應……當世界陷入了氣候變遷、惡性與不斷擴大的不平等、殖民主義遺毒、民主、公民權和人權問題。在所有這些問題之上,博物館需要採取明確的道德立場。」 大英博物館接受英國石油公司(BP)的贊助,受到許多抗議。(林玟伶 攝影)   大英博物館在文物歸還議題上備受爭議。(來源:Nicole Baster on Unsplash)   的確,博物館作為社會大眾高度信賴的機構,如何更積極地讓底層、被壓迫、弱勢的聲音被聽見?博物館又可以用什麼方式實踐行動主義?在英國有一間沒有實體建築的博物館,來看它怎麼展現博物館行動主義的力量。無家可歸博物館(Museum of Homelessness)創立於2017年,核心價值為開放、自我意識、同理心、尊重、不斷提問與充滿熱情,雖然沒有實體的館址,卻善用夥伴關係與各種文化組織、博物館合作,藉由研究、活動與展覽等形式,收集與分享流浪者的歷史、文化和故事,挑戰當代社會對於流浪者的刻板印象。   博物館透過各種機會倡議無家可歸的社會議題,並以「改變理論」(Theory of Change)作為實踐框架,包含:個人賦權、機構影響力、大眾意識與教育。例如「這個東西很重要」(This Stuff Matters)檔案展,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從近7千件檔案文件,挖掘歷史記錄、新聞、地圖與攝影作品,述說有關住宅正義與流浪者的故事,藉此鼓勵觀眾反思當今社會的現況,希望改變個人思維,並採取行動。另外,「這個噪音很重要」(This Noise Matters)則是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請經歷無家可歸經驗的朋友分享個人故事,並請他們錄製一段代表日常生活的聲音,而博物館也將這些聲音做為博物館的收藏。從這些具體實踐中,我們看到未來博物館朝向行動主義的趨勢,博物館利用研究、收藏、展示與教育的功能,設身處地地回應當代議題,勇於為弱勢發聲。
2019/11/22
想像你家就是一座博物館,英國凱勒姆島的地方創生之道
想像你家就是一座博物館,英國凱勒姆島的地方創生之道
作者/攝影:李兆翔(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2019年第13屆城市規劃獎(Urbanism Awards)1的最佳社區營造獎項,由雪菲爾的凱勒姆島博物館(Kelham Island Museum)所在的社區擊敗倫敦與曼徹斯特獲得,脫穎而出的關鍵在於,凱勒姆島博物館維繫舊時代產業的同時,也促成跨世代新興產業的開創。博物館周邊保存區的劃設,為在地社區帶來充足的公共開放空間,昔日的引水道則成為親水河岸與綠美化園地。   凱勒姆島位於英格蘭中部,以不列顛群島凱爾特神話女神命名的頓河(River Don),流經雪菲爾北側,12世紀初,由於磨坊水車的搭建,逐漸於頓河南岸延伸成一座人工島,直到17世紀才命名為凱勒姆島。在工業革命時代,雪菲爾以鋼鐵工業和精緻餐具製造聞名,凱勒姆島鑄鐵廠一度鼎盛。1883年建造紐約布魯克林大橋的鋼材就是來自於此。19世紀末,凱勒姆島轉型成發電廠,持續運作至1930年代閉廠後閒置,該地一度淪為貧民區。電廠原址在1982年成立凱勒姆島博物館,作為雪菲爾工業博物館信託(Sheffield Industrial Museums Trust)轄下的三座博物館之一2,該島成為英國首批工業遺產保存區。進入1990年代,在地方當局積極介入下,凱勒姆島的環境得以改善,受保護而留下的傳統中小型製造業和工坊,也帶來文化創意產業和藝術家進駐的契機。 19世紀的貝塞麥煉鋼轉爐(Bessemer converter),獲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工程遺產獎   2000年凱勒姆島社區聯盟(Kelham Island Community Alliance)成立,與博物館信託建立夥伴關係,以「良善生活」為訴求,在兼顧環境保護和社會包容的前提下,結合農夫市集、藝術創新、文化路徑、社造培力等實踐方案,追求與商業開發之間共同利益的公約數。凱勒姆島博物館的成立,刺激各界正視該地文化資產和地理位置的獨特性。昔日的工業基地紛紛被河岸住宅、藝廊、當代藝術、獨立音樂、手釀啤酒坊,咖啡館和餐館等取代,以雪菲爾酒吧地圖與工業遺產路徑3為例,分別為當地創造夜間經濟和國際觀光的外溢效應。 舊有廠房再利用為商辦空間   凱勒姆島地方振興,以獨特工業遺產和建築空間再利用為基礎,以博物館保留既有風貌,並引進當代藝文產業與生活消費緊密扣連。在相互協作之下,推進該地的工業遺產價值彰顯和創意生產動能發揮,整合傳統與創新經濟的需求,為博物館與社區奠定永續發展的共同基礎。     註釋: 1. 城市規劃獎(Urbanism Awards)自2007年起,由英國都市規劃學院(The Academy of Urbanism)頒發,是英國繼伯明罕珠寶區(Jewellery Quarter, Birmingham),第二處獲獎的工業遺產聚落。 2. 另外兩座博物館為動態保存的16世紀「牧羊人刀具車床工坊」(Shepherd Wheel Workshop);18世紀金屬加工廠遺跡「阿比戴爾工業村」(Abbeydale Industrial Hamlet)。 3. 凱勒姆島博物館是「歐洲工業遺產路徑」(European Route of Industrial Heritage)的重要錨點。
2019/11/20
東南亞博物館新知:前進東南亞考古國際研討會現場
東南亞博物館新知:前進東南亞考古國際研討會現場
  作者:Siriwat Pokrajen(SEAMEO SPAFA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考古及美術區域中心) 編譯:田偲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SEAMEO SPAFA東南亞考古國際研討會」(SEAMEO SPAF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y, SPAFACON)每三年於曼谷舉辦,是分享考古研究知識、激發文資保存與推廣新知的重要平台。每年,博物館營運、東南亞文物捍衛都是重要的主題。 主辦機構是「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考古及美術區域中心」(Southeast Asian Ministers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 Regional Centre for Archaeology and Fine Arts, 簡稱SEAMEO SPAFA),自1970年代成立以來,致力於三大旗艦計畫,分別為針對考古的「促進東南亞考古學」(Advancing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y)、針對美術的「神聖宇宙」(Sacred Universe),以及針對文資保存的「熱帶裡的保存」(Conservation in the Tropics)。SEAMEO SPAFA長期與博物館專業人士合作,從建立博物館的區域網絡,到推廣機構內部研究,再到加強典藏管理的專業知識,例如:銅器、陶器、水下考古出土物、傳統手工藝及有機材料的文資保存培訓,是東南亞文資保存領域首屈一指的區域組織。 3場主題講座、8國報告,以及約150篇論文,討論東南亞考古發現、博物館管理與文資保存議題。   第三屆SEAMEO SPAFA於2019年6月17至21日舉辦,博物館相關研究多發表於兩場次:「東南亞的殖民文化資產:目前的研究、保存及管理」及「文化資產管理之法規政策:倫理及文物返還觀點」,其中博物館去殖民化、用反洗錢措施捍衛文化資產的議題,特別值得關注。 保留殖民文化資產的價值—我們該保留哪些價值?   東南亞過去多為西方的殖民地,留下許多殖民文化資產。Annissa M. Gultom(拉斯海瑪國家博物館館長兼博物館經理)詳述印尼殖民史,對於保存殖民文化資產的價值提出尖銳的問題,並批評荷蘭的美術館內,殖民主義的呈現多經過篩選,抹去暴力鎮壓的痕跡,而且展覽中仍存在種族歧視的元素。這啟發我們進一步討論,過去的殖民國與殖民地如何處理殖民文資?博物館及典藏去殖民化的意義是什麼?博物館如何幫助殖民國彌補過去,也幫助殖民地療傷? 革新作法:以反洗錢及反資恐捍衛東南亞文化資產   文化資產的國際法規因其軟法性質(soft law nature),多無法律約束力而成效不彰。有鑑於文資非法販運橫行,Natali Pearson(澳洲雪梨大學東南亞中心)建議「將文化資產販運列為洗錢前置犯罪」、「要求古物商及拍賣行擔任申報單位」及「借鏡其他販運類型(毒品、菸草、人口及野生動植物)的方法、指標及弱點」,更有效處理文資的非法交易,尤其是水下文化資產。 其中還包括在地考古發現、水下博物館、女性展覽論述等發表,讓博物館專業人士得以藉由討論交流彼此的經驗,展現東南亞博物館的包羅萬象及蓬勃發展。
2019/11/15
想當臥底特務嗎?新開幕的國際間諜博物館一次滿足你
想當臥底特務嗎?新開幕的國際間諜博物館一次滿足你
作者:張乃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生) 間諜片是很多人挑片的首選,舉凡007、不可能的任務、神鬼認證、無間道等經典,再到近來膾炙人口的金牌特務。電影中特務的秘密武器總是令人驚奇連連,劇情往往令觀眾屏氣凝神、冷汗直流。這樣的體驗,現在不只出現在電影裡,平凡人也能在博物館經歷特務的一天! 有鑒於世界潮流的變動,美國國際間諜博物館(International Spy Museum)於華盛頓特區的新館在近期開幕,造價1.62億美元,由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建築事務所建造,外型以玻璃帷幕搭配紅、黑配色相當引人注目,頂樓更藏有一流的特區景觀,可以看到華盛頓紀念碑和國會大廈。 簡報中心(briefing center)可以設定無線射頻辨識(RFID)系統,在參觀博物館的常設展時,追蹤並測試你的間諜技能,在參觀結束時提供全面匯報。(來源:Sam Kittn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Spy Museum) 觀眾可以體驗CIA分析師追捕賓拉登時使用的練習系統。分析師會挖掘理論漏洞、挑戰結論、權衡證據,提供給決策者參考。(來源:Sam Kittn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Spy Museum)   觀眾進館後可以選擇臥底身分,並獲得一張ID卡,在展覽中執行任務。館舍擁有約1萬件典藏,其中7千件來自情報歷史學家H. Keith Melton將近45年來的個人收藏。從喬治華盛頓在1777年創立美國間諜系統的文件、特務雨傘槍,到暗殺蘇聯流亡者的冰鎬等,透過文物、檔案及國際知名事件的視角,讓觀眾知道情報戰的搜集和傳播如何進行。博物館的展示設計運用大量的科技輔助與觀眾互動,像是偽裝自己的容貌、測謊等電影常出現的場景,在體驗間諜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了解情報的運用如何牽一髮動全身,導致截然不同的後果。 實際用於暗殺的攀冰斧,手柄仍然可見血指紋。(來源:Erik Sharar)   這是一張全臉乳膠面罩,因應追捕恐怖分子秘密任務所做,美國海豹部隊用它在危險領域甩開監視。它又稱作「五秒面具」,可以讓人在五秒內戴上。(來源:Courtesy of the International Spy Museum)   除了本文介紹的國際間諜博物館,紐約時代廣場附近還有一間「間諜空間」(Spyspace);德國柏林間諜博物館(Spy Museum Berlin)也在2015年成立;2019年7月倫敦的科學博物館也展出「最高機密:從暗號到網路安全」(Top Secret: From Ciphers to Cyber Security)展覽,可以看出各國博物館開始在間諜議題上諜對諜,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展覽和館舍可以解密這些神秘任務,讓我們更貼近歷史事件的原貌。   對了,最後提醒!這篇文章在你閱讀完5秒後,將會自動銷毀。
2019/11/13
空總妖氣都市:動用五感體驗台灣妖怪的當代撒野
空總妖氣都市:動用五感體驗台灣妖怪的當代撒野
作者/攝影:劉庭妤(自由作者) 日前在空總圖書館、A棟宿舍展出的「妖氣都市」,由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舉辦,展期由7/5~9/15,結合台灣妖怪文學、當代藝術、動漫插畫、表演藝術,以及虛擬實境遊戲科技等跨領域文本,建構出當代新興妖怪民族誌。 展區由作家巴代的小說《巫旅》破題,結合音樂工作者李凌子的聲音作品、藝術家許自貴的妖怪造像,以及建築師鄭乘騏設計的斜坡木檯,形成景象磅礡的震撼開場。 藝術家許自貴的造像作品,配合著八聲道環繞聲音作品、斜坡木檯,表現人獸交融的妖怪形象,妖氣淋漓。   接著,我們可以從改編自小說家甘耀明作品的〈水鬼學校〉,以及使用VR技術的裝置作品〈全能元神宮改造王〉、〈恐怖廟宇〉中,思考空間文本如何賦予文學文本新的詮釋。〈妖市蜃樓〉、〈妖怪森林外傳〉,以及〈印象中的角落〉闡述妖與人在虛擬和實體空間的存在/缺席。改編自作家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的展間,則透過紀錄片、照片等其他文本的相互指涉,調度出了新的人類學想像。   「妖氣都市」串連4組文學作者及團隊、8組藝術及建築團隊、6組插畫家、6組聲音藝術團隊、和6隊VR/AR科技團隊,讓觀者不再侷限於單一媒材的閱讀形式,而需動用五感,在軀體內外現出妖形,遊走在妖與人的真實與虛構之間,探究妖怪、也探究人性。 改編自甘耀明《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小說作品,倒反的水中教室散發詭譎氣息,彷彿電影場景,觀者遊走其間體驗到文學文本之外的異樣感受。
2019/11/08
虛擬的女孩博物館:來自各方的合作創用,為不同時空的女孩勇敢倡議
虛擬的女孩博物館:來自各方的合作創用,為不同時空的女孩勇敢倡議
作者:王惇蕙 (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藝術史學家Ashley E. Remer於2009年創立的女孩博物館(Girl Museum),顛覆博物館「必須有實體空間與實際藏品」的既定傳統。以服務人群為目的,女孩博物館和個人、組織、社群合作,研究、詮釋開放取向藏品(open access collections),為不同時空的女孩與女孩經驗而努力。 10年來,完全虛擬(entirely virtual)的女孩博物館產製超過32檔展覽與合作計畫。其以「議題」、「歷史上的重要時刻」為展覽主軸,並以創用CC為內容(creative commons),強化一般博物館忽略的敘事內容(如口述與社群歷史、公眾論述等)。例如,2017年推出的52樣物品的故事(52 Objects)正是回應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看得到的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透過52樣物品線上展示,考究世界史上女性的缺席,並以更廣闊的範疇呈現女性的日常、活動、問題。 女孩博物館以數位呈現(digital presence)倡議理念之際,更將多元性(diversity)、共融性/文化平權(inclusion)、近用/可及性(accessibility)納入,讓觀眾參與討論,進而反思不同文化過去到現在對待女孩的方式,讓女孩博物館成為勇於批判的場域!
2019/11/06
誰的博物館?館員在哪裡?區域博物館的人才培育課題
誰的博物館?館員在哪裡?區域博物館的人才培育課題
作者:賴維鈞(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OM-ICR現任副主席) 數量龐大的區域博物館,每每看到熱情保存在地文化資產的社區及人們,以成立博物館作為一種手段,希望博物館成為地域振興的主要工具,但各地區域博物館的結構都不太相同,需要什麼樣的專業人才?成為一個熱烈討論的議題。 2018年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國際人才培訓委員會(ICR/ICTOP)聯合年會中,日本學者對於日本學藝員培訓制度的發展有著同樣的擔憂,近十年就業的比例都在10%以下,開設課程的大學有減少的趨勢。另外也有紐西蘭的同仁指出,進入博物館後必須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紐西蘭毛利人同仁則指出,對於嚴格的博物館策展訓練與規範,心裡既感激卻又覺得綁手綁腳。 2018年ICR/ICTOP聯合年會在紐西蘭奧克蘭與威靈頓舉行(賴維鈞提供)   台灣的經驗有多種發展途徑及模式:一種是宜蘭縣博物館家族,由呂理政老師擘畫,號召地方人士成立願景團隊,守護家鄉一起成長。另一種是由文化部地方文化館計畫展開的,各層次輔導團專業培力計畫。最新發展有:桃園市文化局黃蘭利科長發起的「桃園市民學藝員」專業培訓制度、王新衡教授在嘉義市執行的「嘉義市博物館市民研究員」、桃園市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陳倩慧館長推動的「街角博物館共學行動」、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實施的「研究及文物保存維護專業人力培訓」等。 第2屆桃園市民學藝員培訓課程(陳品倩提供)   這些人才培訓計畫與傳統博物館學的人才培訓模式有明顯不同,基本上都循著「公民參與」、「社區培力」的原則與精神,試圖補充區域博物館的實務所需。關於目前國內各自發展而出的人才培訓課程,儘管培訓的角度與人才需求目的或有不同,但對於熱心的社區人士、黃金人口、著迷於地方文史收藏的民眾而言,無非是提供了直接參與博物館運作的管道。熱情是最重要的基礎,並透過各種專業訓練與實踐過程,補充了博物館經營所需的各種專業人力。整體成效還需要有效度的事後檢驗,但無論如何,社區及人民參與本身已極具意義。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