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來場北愛爾蘭《冰與火之歌》巡禮—博物館結合影視觀光成為新顯學
來場北愛爾蘭《冰與火之歌》巡禮—博物館結合影視觀光成為新顯學
作者:張議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在2019年4月終於迎來第八季完結篇,這部以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系列為基礎改編的奇幻史詩劇,結合中古歷史劇與奇幻冒險的元素,透過七大王國與九大家族間的愛恨權謀,將人性刻畫地入木三分,是目前全球討論度最高的影集之一,也是有史以來單一戲劇類獲得最多艾美獎的作品。現在就讓我們一探這虛構的奇幻故事如何與博物館結合,發揮影視觀光的神奇魔力!   愛爾蘭旅遊局以及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阿爾斯特博物館」(Ulster Museum)看準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龐大的影迷效應與觀光商機,與HBO合作,透過文物刺繡展、巡迴全球的道具展、大型鐵王座的尋寶活動帶動話題熱度,更開放位於北愛爾蘭的拍攝片場,如位在瓦德城堡(Castle Ward)的「第一道防線」臨冬城(Winterfell)、座落於瑪格爾摩(Magheramorne)的黑城堡、「奔流城圍攻戰役」的柯比特(Corbet)湖畔等,邀請影迷到當地來場聖地巡禮,深度體驗北愛爾蘭的人文風景。在推出該合作計畫的一年內,吸引了超過十三萬人次入館參觀。 瓦德城堡(Castle Ward)是臨冬城的取景地(Photo by K. Mitch Hodge on Unsplash)   這樣的構想來自HBO授權與銷售副總裁Jeff Peters,以及同為主題策展人的Robin Stapley。Jeff Peters表示:「我們很興奮能向觀眾開放拍攝場景,這不僅拉近影迷與我們的距離,更是好好表揚我們辛勤製作道具、勘查場景的幕後人員的盛大展演!我們等不及讓大家深刻的感受北愛爾蘭的美麗文化。」對博物館方而言,因文創機構的營運邏輯與博物館存在著差異,在合作上可能面臨諸多風險,幸運的是,在這次的合作案中,雙方找到了彼此的共同點,像是熱情、創新思維、共同驅動力等,順利克服了溝通與合作上的挑戰。   將影視與觀光結合的文創案例在全球已成為顯學,由於觀光為一種符號產業,阿爾斯特博物館與片商、織品工廠合作,將影集的道具和物件搬到觀眾眼前,讓影迷帶著劇中的想像踏入博物館及各大拍攝景點一探究竟。透過影劇作品的虛擬性(virtuality)與觀光的俱身(embodiment)相結合,這些被館方「製作」出來的展品與景點,經由符號化的過程進到遊客的心中。影集成為博物館、旅遊局及遊客之間的中介嚮導,例如本次在博物館中展出的冰與火之歌壁畫刺繡,搭配影集中氣勢磅礡的配樂,對影迷而言是一種觀光實踐,彷彿是在博物館與他們所喜愛的角色久別重逢,也讓當地的文化遺產在劇情的催化之下,重新賦予生命力與建構詮釋的視角,這種身歷其境的體驗是影視觀光的魔力所在! 鄧路斯城堡(Dunluce Castle)是葛雷喬伊家族(House Greyjoy)派克城(Pyke)的取景地(Photo by K. Mitch Hodge on Unsplash)
2020/01/02
突破外交逆境 台灣館展現四大實踐成果
突破外交逆境 台灣館展現四大實踐成果
作者:程元(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執行秘書) 台灣因非聯合國會員國且外交處境特殊,故無法直接以台灣名義參與ICOM會員國或者成立ICOM台灣委員會,因此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成為台灣博物館界推展國際的重要管道。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1990年成立,自2004年文建會(現改制為文化部)多與學會攜手合作,每三年一次共同率領台灣團前往參加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以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代表台灣博物館界,成為與ICOM聯繫之窗口,突破政治疆域的束縛。 台灣館開幕儀式,理事長蕭宗煌(右5)及國際貴賓一起合影。背景為藝術家林惺嶽的畫作。(田偲妤攝影)   回顧本會積極參與ICOM會議10多年來,鼓勵台灣博物館界專家學者擔任ICOM理事。在此積極耕耘之下,本屆共有12位台灣學者分别擔任多個專業委員會的理事,更包含兩位亞太分會主席(ICOFOM-AP與FIHRM-AP)及兩位國際委員會秘書長(MPR與NATHIST)。期待各專委發揮其影響力,實踐台灣博物館與國際交流合作計畫,增進專業與創新。   本屆大會主辦國日本,長年與台灣交流,本會理事長蕭宗煌多與日本博物館、美術館有合作經驗,雙方本著友好關係使得台灣主展場及活動都能圓滿舉辦。今年在文化部、教育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全台公私立館所共同指導協力下,以國際展覽規格打造台灣主展場「博物之島」(Taiwan: A Living Museum)回應大會主題「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在翠綠山巒環繞的展場設計中,展現台灣博物館社群在「永續環境」、「人權與正義」、「友善平權與文化平權」及「社群與公眾參與」四大主題的實踐成果。不僅成功吸引各國專業人士前來交流互動,展場創意設計更獲得ICOM博物館專業人員的一致好評,成為本次京都大會展位群最亮眼的新星。 台灣館暨故宮館開幕活動吸引眾多人潮(程元攝影)   台灣館以各博物館的影像、出版品和互動裝置,呈現台灣博物館界近年的動態。圖為人權與正義展區,介紹台灣在婦女權益、人權教育、歷史創傷與轉型正義上的成果。(田偲妤攝影)  
2019/12/27
區域博物館驚豔!活絡的日本社區與生態博物館網絡
區域博物館驚豔!活絡的日本社區與生態博物館網絡
作者∕攝影:賴維鈞(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OM ICR副主席2019-2022) 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Regional Museums; 簡稱ICR)2019京都年會主題為「區域博物館促進文化及自然資產的可持續性利用」(Regional museums encouraging sustainable use of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主要執行單位為大阪吹田市立博物館,館方特地連結了大阪市及茨城縣的城市教育理事會、大阪索托佐藤佛寺、日本小博物館網絡、日本生態博物館社群、國際博物館人才培訓委員會(ICTOP)、北海道大日豐川區域博物館推動平台,以及許多小博物館同仁和志工共同促成。 本次台灣總共有11篇口頭及1篇海報發表,踴躍情形超越以往,數量與地主國日本相當。宜蘭蘭陽博物館陳碧琳館長分享博物館參與中元搶孤的文化祭儀過程;北藝大張婉真教授分析了北投生態博物館學;輔大博物館所林玟伶助理教授介紹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南台科大的連子儀助理教授分享321藝術村的保存經驗;台史博的陳怡菁分享了台江在地學習的案例;屏東客家園區主任與劉鎮輝教授介紹該園區的生態博物館操作經驗等。這次發表廣泛且多元地介紹台灣區域博物館的發展現況,啟發各國與會者前來交流與讚嘆。 此次ICR的會外會由大阪平野町博物館(Hirano Machigurumi Museum)主辦,以「請感受平野町博物館的微風!」為題,分享平野町如何觸發居民文化保存意識,發展社區參與並成功塑造在地光榮感。除了分享自身推動的案例,整天的活動都由該館自行籌資與推廣、安排志工導覽、準備社區風味的午晚餐,並策畫了富有傳統色彩的文化活動、現代管弦樂團演奏。 大阪平野町博物館的發表「請感受平野町博物館的微風!」   此次大會也在稻盛紀念會館,安排許多日本區域博物館的展示與文化體驗攤位,從博物館文創商品的設計行銷,可以感受到區域博物館的活力。台灣推動地方博物館計畫已久,很期待不久的將來能有機會與他們一起交流共學,結成一個更寬廣的亞洲小博物館網絡。 日本區域博物館與文創商品展位。圖為今年7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百舌鳥・古市古墳群」攤位。
2019/12/25
美術館怎麼跟企業合作?從空間應用轉向策展思維
美術館怎麼跟企業合作?從空間應用轉向策展思維
作者∕攝影:張吏爵(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生) 藝術文化與企業組織的合作,能起到扶持藝文發展、資源整合應用及提升附加價值等效益,有合作契機的二者,卻時常因文化與經濟價值的觀念落差,落入二元對立的窠臼。如何搭建彼此的溝通橋樑,達到互利雙贏的局面?了解雙方需求的藝文中介者扮演關鍵角色。 擁有豐富藝文資源的美術館,如能培養文化輸出與營運策略,將具備藝企合作中介者的潛力。東京六本木的森美術館在6/20-10/27期間展出塩田千春個展,同時不遠處的銀座GINZA SIX商場大廳也可見到塩田千春的大型裝置藝術,是美術館與商場藝企合作的著名案例。森美術館長期為GINZA SIX監製藝術展示,2017年的開館首展為草間彌生,2018年為法國藝術家丹尼爾.布倫(Daniel Buren),今年則搭配森美術館的展覽,展出塩田千春的新作。 森美術館「塩田千春個展:靈魂顫動」   GINZA SIX以巧妙融合藝術展示與商業空間著稱,整棟商場以淡暖色作為前調,大廳散布世界各國的精品旗艦店,中央天井出現六艘由鋼架、毛氈和繩索組成的黑船,被無數白線或高或低的懸吊著,這正是塩田千春的新作〈六艘船〉。從一樓上到六樓的過程中,你可以從各個角度盡情觀賞這件巨型創作。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希望GINZA SIX在「藝術與商業空間的平衡與加乘效果也能受到矚目」,因此將美術館的展示設計導入商業空間,既達到藝文推廣與商場風格營造的目的,更讓民眾在生活中接觸藝術,模糊了美術館與商業空間的場域界線。   美術館與商場看似在場域屬性上相互矛盾,近年來在本質上卻愈發相似,一樣需滿足觀眾休憩、餐飲與購物的慾望,或是進行一場藝文饗宴,可見在資源流動上是相互交融的,能共同創造文化與經濟價值。博物館、美術館與企業的合作應從空間應用轉向策展思維,思考我們要展示什麼樣的內容?是否有實力轉換為大眾可消費或近用的文化體驗,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森美術館「塩田千春個展:靈魂顫動」
2019/12/18
追求言行一致!行動派的博物館教育
追求言行一致!行動派的博物館教育
作者:謝文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國際博物館協會的教育與文化行動委員會(ICOM-CECA, Committee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al Action)今年以「博物館教育的角色:支持自我與社會」(Roles of Museum Education: Supporting Self and Society)為主題,於9月2日至4日的ICOM京都大會共舉辦12場專題講座及實務案例發表。 隨著社會變遷,博物館教育的角色與功能漸趨多元。除了傳遞知識外,博物館教育還有哪些可能性?推廣地球永續發展、促進大眾健康福祉、提倡社會正義、推動社會包容與文化平權等議題在會中被大量討論,並有許多博物館分享自身的案例。Juliette Fritsch博士介紹丹麥自然史博物館在籌建新館的過程中,重新思考自然史館是否能作為「行動派的博物館」(Activist Museum),針對不平等、不正義、環境危機等問題有所作為,甚至推動社會運動。為促進地球永續,他們以身作則,不販售∕提供一次性塑膠產品、在所有活動僅供應素食餐點、計算碳足跡並制定補償方案。「言行一致」(Practice what you preach)是他們的信念,透過實際行動,教育大眾關心社會議題。   丹麥自然史博物館副館長Juliette Fritsch提出「行動派博物館」的反思(謝文馨攝影)   博物館教育人員的角色定位也被重新檢視。CECA前主席Colette Defrusne Tassé博士在專題講座「什麼是文化行動」(What is Cultural Action)中指出,「博物館教育」的面向非常廣,可透過展覽及各項活動實現,但是目前多數博物館教育人員卻只關注狹義的教育活動(如講座、工作坊、導覽解說等事件型的活動)而忽略了展覽。教育人員擁有的專業,包含熟知觀眾如何學習,以及博物館資源如何在觀眾的學習過程中產生意義,對於展覽策劃非常重要。不少博物館已將教育人員納入策展團隊中,透過他們的專業,使展覽更貼近觀眾,達到教育功能。 CECA前主席Colette Defrusne Tassé博士探討博物館教育功能及教育人員的角色(謝文馨攝影)   除了正式會議外,CECA在9月5日安排參訪和歌山的地區博物館,透過實地走訪促進與會者與當地博物館彼此觀摩交流。其中和歌山縣立博物館與當地中學密切合作發展教育活動。和歌山職業高中的學生3D列印技術複製文物,供博物館的視障觀眾以觸摸方式認識文物。印南中學的學生則透過博物館研究人員的協助,將學校所在地區的災難史料轉譯成現代用語,並製成傳單、影片向當地居民介紹「災害的記憶」。   和歌山職業高中的學生展示以3D列印複製文物的技術(嚴中佑攝影)   四天會議中,來自全球各地的博物館教育者不藏私地分享經驗,產生良好的互動與意見交換。雖然許多創新作法仍具爭議,但所有人一致認同的便是:博物館教育的角色的確隨社會變遷有了變化,而CECA提供一個絕佳的平台讓大家參與討論,共同探討未來方向。  
2019/12/13
博物館的文物可以摸嗎?倫敦博物館讓你觸摸城市的歷史
博物館的文物可以摸嗎?倫敦博物館讓你觸摸城市的歷史
作者∕攝影:江篠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國立清華大學專任助理) 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位於英國倫敦市的巴比肯地區(Barbican),博物館的宗旨是希望讓人們了解並欣賞倫敦的文化遺產和歷史,並藉此增加倫敦人對自身多元文化的認同。博物館的展覽內容以倫敦的城市歷史為主,常設展按照年代區分為九個展區,從史前時代一直到21世紀的現代,是倫敦市民或遊客理解倫敦歷史的好去處,也是學校參訪的熱門景點之一。   倫敦博物館提供各級學校多樣化的互動教學課程(Interactive Session),且皆依據英格蘭國家課綱內容進行規劃,這些課程依其形式分為在館內進行的課程、到校服務課程、主題教學資源包、線上教學資源等。大多數可免費申請,僅少數與其他團體合作的課程需要收費,學校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年級、科目及歷史時期等選項去尋找適合的課程。 以皮影戲的方式跟學生說一段史前時代的故事   互動教學課程的內容非常多元,課程常以角色扮演、戲劇表演、分組討論、文物持拿活動的方式演出,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課程變得生動有趣。其中文物持拿活動(Object Handling)是倫敦博物館重要的教學元素,文物持拿是指博物館方將真實或複製文物拿出來提供給大眾學子進行觀察、觸摸等活動,筆者於2018年前往倫敦博物館與其工作人員進行訪談,他們表示文物持拿活動的重要性在於:   無論對大人還是小孩來說,觸摸真品都是一件很特別的事。例如我們在館藏中有個漂亮的羅馬時代陶罐,上面還留有製作者的指紋,當人們拿起這項文物並碰觸指紋時,就像是把手伸進歷史一樣,與當初製造陶罐的人有一樣的感受,這樣的經驗是無可取代的。   互動教學課程中常以文物持拿作為主軸,讓學生進行觀察或討論。例如先以說故事或戲劇表演,讓學生理解在某段歷史中發生的事,再提供相關的文物讓學生觀察,並要求學生討論與文物相關的問題,例如: 這項物品的原料是什麼? 這項物品的用途是什麼? 這項物品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有什麼現代物品的功能跟它一樣呢? 文物持拿活動中所使用的文物   透過這樣的討論過程能讓學生了解文物在過去及當代的使用,比起直接跟學生講解文物的相關資訊,更能學習調查與提問的能力。不僅如此,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會在特定時間帶著文物到展場中,說明每項文物的來龍去脈,讓一般觀眾也有機會與文物面對面,觀察甚至觸摸真實文物,走進並感受觸摸倫敦的千年歷史。 展場中進行的文物持拿活動
2019/12/11
2019全國博物館論壇東部登場,關注科技應用、職涯發展、社會資源納入
2019全國博物館論壇東部登場,關注科技應用、職涯發展、社會資源納入
文|博物之島編輯部 為支持博物館發揮文化保存及環境保護,並關注、回應當代社會議題之價值,同時提供觀眾更優質的服務,文化部致力於推動博物館專業成長,促進博物館相關產業升級及跨域整合科技應用。7日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2019全國博物館論壇」東區論壇,邀請博物館、地方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地方政府、公民團體及社會大眾一同討論,如何藉由博物館的平台角色引動社會對話,促進各種群體相互認識、尊重,期待21世紀臺灣的博物館,能更貼近人民的需求,充分反映這塊土地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交織的面貌。   數位化時代,博物館體現民主、多元、永續理念   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表示,國際及臺灣的博物館皆面臨少子化、高齡化、人口集中都市、新移民等情形。數位化時代來臨,博物館應體現民主、文化多元、環保、文化平權、公民權及永續等核心價值。文化部期望持續與公眾激盪、討論,和大家一起勾勒未來博物館的樣貌,並以臺灣經驗與國際對話。 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致詞   科技應用讓博物館成為社會的客廳   在科技應用方面,與會者建議,博物館可透過教育,讓科學成為文化的一部分,發揮「揭露問題、呈現事實、社會溝通」的任務,使民眾易於理解多元文化和環境生態保護。另應以博物館的內容為主體,思考如何運用科技做為敘事的工具,以深化民眾對事物的理解,擴大民眾接近博物館的方式,使博物館成為社會的客廳,提供更好的文化治理效率及創新服務。   人力職涯發展、社會資源納入應更有彈性   本場次論壇在人力職涯發展和社會資源爭取上多有建言,認為博物館應有更多的彈性空間。博物館、地方文化館的工作人員,長期投注熱情記錄周遭歷史故事,讓更多人看見生活中有價值的事物,在職涯發展上,建議建立相應的培育及升遷機制,以利研究人員進行深入的田野調查、累積博物館內容。尤其目前工作現場多為臨時人力職位,對於專業人才的留任相對不易。另有與會者建議,從制度面改善現行金字塔形的研究人員晉升體系,並鼓勵同仁積極學習新知。另外,針對博物館廣納社會資源的方式,可考量研擬公立博物館納入公益勸募條例所定之勸募團體,讓館所能在相關法規的規範下,主動爭取民間企業支持。   右起文化部文化資源司洪世芳司長、國立臺東大學生命科學系劉炯錫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林崇熙館長、中國科技大學互動娛樂設計系施登騰助理教授及議題委員海端鄉公所機要秘書馬田AMUR共同討論。   12月22日還有最後一場次的博物館分區論壇(北區),將在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衛大樓101講堂(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7號)舉行,歡迎對博物館政策有興趣之從業人員、一般民眾及公民團體踴躍參加。
2019/12/09
博物館如何訴說困難歷史?來自日本及其殖民與佔領國家的聲音
博物館如何訴說困難歷史?來自日本及其殖民與佔領國家的聲音
作者:陳佳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博物館如何呈現殖民與戰爭記憶?殖民與被殖民者又如何反思這個議題?2019年ICOM京都大會中的ICMEMO與FIRMH聯合會議*,主題為「博物館如何呈現難以述說:來自前日本殖民地的聲音」(How Museums Say the Unfathomable: Voices from Former Colonial Territories of Imperial Japan),旨在反思博物館如何探討日本殖民與戰爭罪,共有日本、台灣及中國的五篇論文發表,呈現不同國家再現與反思這個課題的不同視角與觀點。   首先,劉茹介紹中國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如何透過場景重建、展示檔案照片及文物,呈現日本於二戰期間在哈爾濱進行的人體實驗及相關罪證,強烈控訴的展覽手法,表達中國對日本戰爭罪的觀點。來自台灣的林佳逸則分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如何透過志工參與,訪談台灣人戰爭時期記憶,以及筆者針對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及阿嬤家的個案研究。與中國不同,筆者認為台灣受到親日氛圍影響,對日本殖民與戰爭罪的呈現較為簡短客觀,並將展示重點放在台灣知識分子的和平請願,以及前台籍慰安婦如何轉換創傷成為推動人權的力量。 731陳列館序廳標語(劉茹提供)   731陳列館第三展廳—人體實驗(劉茹提供)   另外,也有兩篇日本的論文發表。Kaori Akiyama討論沖繩和平紀念資料館及姬百合和平紀念館如何以受難者為主體,展示二戰期間沖繩戰役的受難者群像及口述證言。兼清順子分享每年八月立命館大學舉辦的亞洲學生營隊(Asian Community Leadership Seminar),邀請日本、韓國及台灣的大學生,共同參觀立命館大學世界和平博物館,了解日本二戰經驗並討論相關議題。研究發現各國的大學生能夠理性和平地對話,並提出發人深省的問題,包括展覽應該要加入對殖民地的影響,說明為何日本會走向戰爭的道路?為何日本無法阻止長崎原爆?以及加入受難者的聲音,這也成為博物館未來更新常設展的重要參考。 立命館大學世界和平博物館展廳(兼清順子提供)   日本、韓國及台灣的大學生齊聚立命館大學,了解日本二戰經驗並討論相關議題(兼清順子提供)   與會人士也針對受難者證言的真實性、如何呈現受壓抑的記憶、觀眾反應與年輕人經驗等提出問題。關於證言真實性問題在學術界已有許多討論,但與會者也認同尊重受難者感受的重要性。劉茹觀察日本人參觀731陳列館的反應,多為不敢相信(unbelievable)。與年輕人交流上,兼清順子認為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發聲很重要,而學生也提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見解,例如,有韓國學生提出當代日本年輕人對殖民與戰爭應負責任,但不需要覺得罪惡感,因為他們並非發動戰爭的世代;雖然如此,她也發現參與營隊的日本學生有逐年下降的狀況,反應現今日本人不太回顧這段歷史。要如何促進國際間理性和平的交流與對話?台灣的博物館如何更完整地呈現日本殖民對台灣社會的多重影響,並為受壓迫者發聲?如前台籍老兵及抗日原住民的遭遇及歷史,讓博物館不只呈現難以敘說的歷史與創傷,也應該積極透過教育活動,促進不同世代與族群間的對話與記憶傳承。
2019/12/06
古美術館變身動物園 親子觀眾學習的好去處
古美術館變身動物園 親子觀眾學習的好去處
作者:郭冠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今年夏天,台灣與日本的博物館,不約而同以動物為主題吸引親子觀眾,透過小朋友喜愛的動物主題及代言人,使博物館成為兒童容易親近及學習藝術與生態知識的場域。   動物對兒童的吸引力,很早就為美術館所注意,並用來吸引兒童觀眾。英國V&A博物館十年前就透過「給五歲以下兒童的引導動物」(Agent Animal for Under 5s)學習包的設計,應用展覽地圖引導學齡前兒童尋找展廳中有動物圖像的畫作或雕刻,並藉由學習包的按鈕,聆聽各種過動物叫聲,以聽覺輔助視覺,讓幼兒也能輕鬆親近古典藝術。 英國V&A博物館以動物為主題的幼兒學習包(陳佳利 攝影) 1895年創館、以典藏佛教藝術聞名的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除了展出館藏佛教雕像的奈良佛像館本館之外,新建的東新館於2019年暑假,為了吸引親子觀眾,規劃了「歡欣雀躍的美術畫廊 神佛世界的動物園」特展,展出雕刻或繪有動物的佛教藝術品,透過活潑可愛的學習單及幾個簡單的問題,例如「猜一猜!在十二神將立像頭上坐著,兩手抱膝的動物,是以下哪一個?」引導觀眾仔細觀察神佛世界中的動物。最後,也可以將參觀心得畫下來,於博物館入口處展出,成功吸引許多家庭觀眾與學校團體參觀,讓佛教藝術變得活潑有趣。 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神佛世界的動物園特展學習單(陳佳利 攝影)   此外,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夏推出的「故宮動物園」特展,首度與台北市立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高雄壽山動物園及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跨域合作,展示結合中國書畫與動物標本,讓生態知識具備了人文溫度。特展透過並列展示動物主題書畫和真實動物照片、標本、語音,以及利用大象與河馬糞便製作的「點糞成金」再生紙,讓觀眾除了欣賞畫作,更得以近距離觀察動物標本、聆聽動物聲音、觸摸大象毛皮並嗅聞便便紙,在觀賞藝術之餘,也加入觸覺、聽覺與嗅覺的學習體驗。展覽解說牌更以可愛的動物造型作為引導,成功增加觀眾注意力和連結度,帶領觀眾悠遊古今動物世界。 並陳動物主題創作與實體生物標本、動物聲音提供多重學習體驗(郭冠廷 攝影)   展覽搭配生物標本傳遞生態知識與動物保育概念(郭冠廷 攝影)   藉由展場學習單的易讀地圖和小問題,不同年齡層的觀眾能自由選擇三大主題參觀路線,與個人喜愛的動物相會。參觀後,還可將學習單依指示摺成動物造型,成為富含個人參觀經驗的紀念品。
20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