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奧地利與日本建交150周年展—看古典維也納如何華麗轉身新時代
奧地利與日本建交150周年展—看古典維也納如何華麗轉身新時代
作者:廖凰玎(臺灣文化法學會秘書長) 為了紀念日本與奧地利建交150週年,兩國共同策劃了「維也納通往現代化之路」(Vienna on the Path to Modernism)特展,目前巡迴至大阪國立國際美術館,在此座現代感十足的博物館地底,以豐富的展品訴說著現代化從思想、文化藝術到日常生活,如何在維也納發生全面性的影響。 大阪國立國際美術館,由建築師César Pelli(2014)設計,象徵竹子的生命力和現代美術的成長。入口設在地下一樓,展覽室則設在地下2-3樓(田偲妤攝)   展覽劃分成四個單元來呈現主題「現代化之路」。第一單元「啟蒙時代的維也納」,利用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Empire)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Maria Theresia)和她的兒子皇帝約瑟夫二世(Emperor Joseph II)的肖像畫作,帶出啟蒙主義(Enlightenment)思想影響下,1740年代的社會改革運動。在展示設計上,身穿鎧甲、體型高大、氣宇軒昂的成年約瑟夫二世,緊鄰著前一幅年幼時和母親同畫的約瑟夫二世,兩幅畫對映出啟蒙思想從幼苗逐漸成長的意象,後面各項展品以此逐漸開展。 霍夫堡皇宮,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宮,今日是奧地利總統官邸所在地(蕭宗煌攝)   第二單元「畢德麥雅時期(Biedermeier Era)的維也納」,呈現快速都市化與政治壓迫下,新興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逐漸取代傳統貴族品味,私人領域、日常生活與功能導向成為社會新主流。此區大量展示功能導向的日用品,例如:公事包、椅子、銀杯、剃鬍子臉盆、梳妝用品、燭台、茶壺等,搭配畫作《在維也納人家裡的舒伯特晚會》(A Schubert Evening in a Viennese Home),描繪當時興盛的家庭音樂會樣貌。展示上的巧思不少,以舒伯特的眼鏡為例,款式材質和畫作上舒伯特所戴的眼鏡相同,可以引領觀者仔細觀賞畫作。 第三單元「環城大道(Ringstrasse)時代的維也納」,呈現新建築設計所彰顯的現代化,舊城牆遭拆除,新建築沿著環城大道(Ringstrasse)一層又一層地襯砌著,維也納邁向現代都市規劃之路。建築師瓦格納(Otto Wagner)設計的維也納都市景觀影響至今,此次共展出35件設計藍圖與模型,包括:美術學院、鐵路休息處、河川治理工程、博物館、銀行、教堂等。該展還特別與大日本印刷公司(Dai Nippon Printing)合作,應用新科技將19世紀精緻都市模型轉化為錄像作品,再現都市規劃輝煌地轉變歷程。   斯泰因霍夫教堂(Kirche am Steinhof),建築師瓦格納設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藝術運動風格教堂之一(Photo by Dguendel on Wikimedia Commons)     第四單元「1900年代的維也納」,則展現維也納在藝文領域上的新突破。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維也納獨特的裝飾文化蓬勃發展,反映在建築、繪畫和設計上。一件件都市設計藍圖與模型強調都市的新功能,電車、地鐵等公共交通的新發展。在繪畫和設計領域,一群年輕藝術家在1897年成立「維也納分離派」(Viennese Secessionists Group),成員包括擅長以裝飾性技法呈現奢靡頹廢風格的克林姆(Gustav Klimt)、席勒(Egon Schiele)等,維也納藝術在他們的帶領下進入黃金時期。 維也納分離派會館,興建於1897年,分離派指一批從歷史悠久的藝術機構分離出來的反叛藝術家,其格言寫在會館入口的上方:獻給每個時代屬於他們自己的藝術,獻給藝術屬於他們的自由(吳淑英攝)   特展展出克林姆《艾蜜莉・芙洛格肖像》(Portrait of Emilie Floge)(1902)Wien Museum典藏(田偲妤攝)   該展以豐富的文物、影像與藝術創作,揭示啟蒙主義、畢德麥雅時期、現代都市規劃、新型態藝術風潮對維也納的影響。這些多元的微觀歷史拼湊成全體觀點,帶領觀眾逐步走過「現代性」(Modernity)的歷史長河。 今日的維也納市容,古典與現代交融其間(吳淑英攝)  
2020/03/11
走進新加坡峇峇屋—人人能親近的土生華人文資保存現場
走進新加坡峇峇屋—人人能親近的土生華人文資保存現場
作者:袁緒文(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研究助理) 照片提供:Olivia Kwok for NUS Baba House 2018年,筆者透過新加坡駐臺北辦事處牽線,認識新加坡的土生華人(Peranakan)後裔Peter Lee先生,他是蠟染織布藝術收藏家,曾多次於歐洲及日本展示蠟染藝術藏品,並同時擔任「峇峇屋」(Baba House)的策展人。 峇峇屋的捐贈者陳金蕊(Agnes Tan Kim Lwi)女士,對於這棟建築的捐贈與修復懷有兩項使命:支持新加坡的歷史與文資保存教育,並用以紀念她的父親陳禎祿(Tan Cheng Lock)先生。陳禎祿也稱為敦拿督斯理陳禎祿爵士(Tun Dato Sri* Sir Tan Cheng Lock,1883-1960),是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創始人及第一任總會長,其家族來自中國福建漳州。1771年開始,陳氏家族即居住在馬六甲,以海洋商業貿易為主要家族企業。在陳禎祿的積極爭取下,奠定馬來西亞聯邦統一前後的華人與其他族群的平等權利。 峇峇屋最早是由來自中國的黃氏家族兄弟所建造,黃敏(Wee Bin)是這棟古老房子的最初擁有者,其家族有五代人曾居住於此。陳禎祿家族出於對土生華人文化資產的珍視而買下這棟房子,並捐贈給新加坡國立大學作為土生華人文化保存的重要基地。 峇峇屋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修復,開放以預約導覽方式參觀。在新加坡的新年期間,華人的房舍都會掛上紅色彩布,迎接新年的到來。(袁緒文攝影) 峇峇屋二樓主臥室的房間,有中式桌椅和西式櫥櫃。靠近窗邊的圓桌上有個小盒子,用來裝嚼食檳榔所需的配料。而此處的地板上有兩個約20X10公分的長方形窺視孔,供主人隨時打開窺看正廳內外的訪客。(照片提供:Olivia Kwok for NUS Baba House)   當年在新加坡的這類型房屋是以立面的寬度計算稅收,因此通常立面較窄,但內部的深度較長。這樣的房屋形式都會有天井並至少二到三層樓,達到自然通風與採光良好的效果。峇峇屋的一、二樓是建築原本高度,一樓屋簷上的吉祥動物裝飾是用「剪黏」技術製作。第三層樓是後來因主人需求而新建,經過修復後轉變為展示修復過程的展場,展出原始的木門、燈與屋瓦碎片。循著樓梯往上走,可在三樓看見古蹟修復團隊將二樓原本的屋頂以線條重現在天井的牆面上。 內部展示呈現當時華人在南洋接觸到的各種文化集合。像是西式的飾品物件,來自當年海上貿易所購買或收受的西式陶瓷、黑膠唱盤播放機、喇叭花造型音響與野生動物標本。同時,到處可見華人文化形象與繁體字撰寫的家訓與匾額。 峇峇屋二樓通往主臥室的通道,可見西式櫥櫃、喇叭花造型音響和黑膠唱盤播放機。四處可見華人繁體字撰寫的家訓與匾額。(照片提供:Olivia Kwok for NUS Baba House)   傳統的土生華人廚房,必備灶君的擺置與祭拜,爐具融合中西樣式。左邊可見製作粿的工具(Mould for Kue)。(照片提供:Olivia Kwok for NUS Baba House) 在廚房展示區域,除了華人烹飪常用的鍋碗與食材,現場更展出一碗「印尼黑果」(Buah Keluak)料理,在新加坡的土生華人習慣將印尼黑果連殼一起與雞肉煮炒,而在印尼則是將果肉挖出後磨成泥煮湯。 著名的娘惹料理:黑果百家雞(Ayam Buah Keluak)。筆者在臺灣僅認識由印尼人介紹的黑果使用方式,這次到新加坡才真正見識到這道料理。(袁緒文攝影)   人人能親近的文資保存與展示 峇峇屋的修復並非為了誇大或浪漫化土生華人的故事,而是希望真實呈現早期華人與馬來族群的混血文化、生活樣貌與歷史記憶。這裡的古蹟保存及策展理念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與自身相關的歷史記憶與連結」。   註釋: *Tun Dato Sri:中文為「敦拿督斯理」,這三個字分別代表馬來社會位階最高的貴族、商人、教育家,或政治方面有巨大貢獻的社會人士。  
2020/03/06
博物館如何為全人排除障礙?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
博物館如何為全人排除障礙?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
作者:陳又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照片: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授權 台灣自2014年將國際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簡稱CRPD)引進作為國內施行法,社會因而更加意識到身障者文化參與權與可及性服務的重要性。在文化部的支持下,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了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這個活動並有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口述影像發展協會、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等單位協辦,參與者來自全球12國,包括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新加坡等。 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開場照片,全體拿著大會棒子合影。 為期五天的活動包括:口述影像工作坊、文化近用障礙意識工作坊、專題座談、論文發表與圓桌交流會議,並參訪國美館「家・屋—全人文化近用展示體驗區」。貫徹這些活動的核心概念是「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前者指的是近用性服務應同時考慮到各類族群的需要;後者指的是讓各族群都能感到自在並與他人和諧交流相處。美國甘迺迪中心的Betty Siegel提到「障礙」會隨著人的生活經歷與環境而改變,過去我們傾向採取將「個體」視為有問題的「醫療模式」,現在則主張是「社會」造成個體的障礙,而社會與文化機構應調整軟硬體環境以因應不同個體的需求,例如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不只思考不同觀眾的需求,甚至也為導盲犬設立專屬的廁所。 參加工作坊的學員戴上眼罩進場體驗黑暗。所有人入場後,學員將取下眼罩,以沉浸的方式,在全黑的空間裡感受視障者的感官世界,體會視障者的溝通特性與需求。   俄羅斯普希金美術館的Evgeniya Kisekeva則提出一個有趣的思辨問題:「針對特定障礙者提供服務,是否構成歧視?」事實上,所謂的「近用性」是盡可能提供擁有多樣的選擇,讓人們可以彈性視自身的需要,自由並自在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服務方案。 較為特別的是此次大會設有圓桌會議,共有12個來自台灣各地的基金會、博物館、工作室等,分享各自的文化近用理念與方案,如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為視損者提供的親子舞劇、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的「鄉土生活館無障礙專區」,以及國立臺灣文學館的友善多元社群學習資源箱等。 圓桌會議,國立臺灣文學館分享多元社群學習資源箱。 Christena Gunther在工作坊中提到,芝加哥的文化近用環境在六年內已有相當大的進步,也注意到台灣的優勢在於,資訊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流通,她鼓勵各組織的經驗與資源要能串連起來,也認為透過這次的國際研討會:「台灣或許已經在改變的邊緣」。
2020/03/04
博物館學會三十週年 人權與博物館同步邁向新世紀
博物館學會三十週年 人權與博物館同步邁向新世紀
作者:翁郁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照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提供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成立於1990年,以促進臺灣博物館專業發展,扮演臺灣與國際博物館專業合作及學術交流平臺為宗旨。面對即將邁入三十週年,博物館學會於2019年12月21日舉行第15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理、監事選舉會議,同時邀請國家人權博物館陳俊宏館長針對「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的展望與願景」進行專題演講。 蕭宗煌理事長會務報告   陳館長表示,臺灣對內經歷人類史上最長的戒嚴時期;對外則面臨外交挫敗,退出聯合國,同時也退出國際人權體制。自2009年起,政府開始以制定兩公約施行法的方式,將國際重要人權兩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予以國內法化,成為我國法律的一部分並與國際人權發展接軌*。在此基礎下,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成立,象徵國家願意反省過去歷史的錯誤,希望透過理念實踐,能夠將過去的負債,轉化成未來民主與人權的資產。有鑑於臺灣人權工作在國際上之表現,在今年國際博物館協會京都大會(2019 ICOM Kyoto)中,正式宣布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以下簡稱FIHRM-AP)設於臺灣,並由國家人權博物館承擔秘書處工作,是繼2017年拉丁美洲分會後所成立的第二個分會。FIHRM-AP期盼達到以下四點:   1. 進行與其他國家轉型正義經驗的學習。 2. 規劃人權議題之展覽、課程及培訓。 3. 思考博物館如何與民間團體合作,共同為社會正義及人權做出貢獻,希望以此作為平臺進行更多串聯。 4. 打造國內與亞太地區的人權文化路徑,將相關議題博物館進行系統規劃,藉由藝術、展覽與相關活動的辦理,串起人權文化地景。   在具體實務運作上,為了有系統了解亞太地區人權議題與合作夥伴,目前啟動兩項調查研究:包含針對亞太地區人權相關議題之研究,強調在地經驗與路徑,以及對亞太地區長期為人權議題發聲之團體進行盤點。除此之外,國際交流方面,包含德國史塔西檔案局的學術訪問團,與美國寬容博物館的移展合作,也將辦理綠島人權藝術季,邀請東亞及東南亞作家透過文學進行交流對話。陳館長於演講最後表示,希望FIHRM-AP的成立,能如顯微鏡般,對於人權相關議題進行細微的探索,同時也能像望遠鏡般,使大眾看見更多國際人權事務。 陳俊宏館長「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的展望與願景」專題演講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致力於博物館專業發展相關議題之研究,在邁入三十週年之際,FIHRM-AP的成立不僅是臺灣在人權議題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期許能在國際綻放人權的花朵,同時也期盼博物館學會能討論更多人權與博物館相關議題,繼續邁向下個三十年。 註釋: *目前國內法化五個國際人權公約,包含:《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兒童權利公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2020/02/28
如何觀看東南亞當代藝術?從打破國界迷思做起
如何觀看東南亞當代藝術?從打破國界迷思做起
作者:袁緒文(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研究助理) 近年來,越來越多博物館、美術館開始關注東南亞議題,與東南亞藝術家合作策展,促成臺灣觀眾對於東南亞歷史文化的認識與交流,例如2019年5月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的「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特展。然而,我們在觀看東南亞當代藝術時,應該有什麼先備知識?要避免什麼先入為主的觀念?本文將從臺灣與東南亞的近代淵源談起,分析東南亞區域的歷史與外交發展,逐步引導我們思考切入觀看東南亞當代藝術的路徑。 高美館太陽雨特展入口作品,菲律賓藝術家Felix Bacolor〈暴風雨天氣〉(Stormy Weather)。因應東南亞典型的暴雨氣候,菲律賓原住民就地取材製作風鈴,作為天氣預測的警報器。(袁緒文攝影)   日治時期進入臺灣的東南亞研究 1940年二戰期間,日本透過南方作戰計畫,陸續驅逐在東南亞的歐洲殖民者,逐步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日本以強大的軍事力量進入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婆羅洲及印尼爪哇島,大批臺籍日本兵也被送往當地投入戰場。國立臺灣博物館第一任館長暨植物學家川上龍彌更早於1911年6月即進入東南亞進行植物採集。在採集的空檔,他也蒐集了很多爪哇島的面具與皮影戲偶,讓後進的研究人員一探日本對東南亞從自然生態到文化、歷史、藝術渴望全盤認識的歷程。 專家入庫房檢視皮影戲偶典藏。由左至右分別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亞太中心陳聖元執行秘書、南藝大民族音樂學研究所蔡宗德所長、臺博館袁緒文研究助理、臺博館李子寧副研究員。(袁緒文提供) 1980年代:在東南亞近代發展中缺席的臺灣 二戰後,臺灣經歷長達38年的戒嚴,全面管控國內的語言、藝文與思想。相對於此,同時期的東南亞各國,籠罩在民族自決的獨立氛圍下,當代藝術有著強大的表現力。2019年高美館「太陽雨」特展引用新加坡藝術史家薩巴帕迪(T. K. Sabapathy)的論述,他針對二戰結束後東南亞各國紛紛獨立及藝術生產的狀況分析道:「1960年代到70年代新成立的國家之間,確實出現關注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動向。其中最能代表新興國家、企圖彰顯地區卓越性,或者世界定位的野心,主要展現在外交事業上。」 森美術館太陽雨特展入口作品,泰國藝術家阿比查邦、賽勒斯〈太陽雨〉(Sunshower)。泰國神聖象徵的巨象,漂浮在清醒與睡夢之間,隱喻東南亞發展與傳統的落差、歷史與文化的曖昧性。(田偲妤攝影)   從數百年前開始,東南亞各國經歷了殖民、戰後獨立、外交與內政問題,終在1967年成立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ASEAN),主要是對應冷戰時期的國際局勢,處理越南、寮國與柬埔寨等國的共產主義往東南亞蔓延的問題。東協透過區域國家聯盟的機制,讓1980年代的東南亞各國積極爭取與歐美平起平坐,進而交流與商業互動的可能,讓世界再次認識多元豐富的東南亞文化。透過東協,東南亞自己作為主體,不再依賴聯合國及前殖民國的協助。當然,1987年才解嚴的臺灣,在這段東南亞發展聯盟的過程中,可說是缺席的。   我們如何觀看東南亞當代藝術? 在東南亞當代藝術中,國界不是觀看藝術的界線,而是各國境內多元族群從上千年前至現代的移動、流轉、融合、抗拒所交織出的光譜,這是觀看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基本觀念。東南亞橫跨印度洋及太平洋,自古即為往來歐亞非的必經之地,作為世界的十字路口,不同語言、文化、宗教、風俗習慣等進到這裡火熱碰撞,包括1世紀前後傳入的印度教、大乘佛教與上座部佛教,13世紀傳入的伊斯蘭教,14世紀貿易風帶來的華人船艦,15世紀末隨著船堅炮利而來的基督教與歐洲殖民者等。不僅使東南亞各地人種的組成越趨複雜,也在節慶習俗、建築景觀、服飾上展現繽紛多元的面貌。歷史上每個進入此區域的多元族群與宗教文化,為東南亞藝術培養深厚的藝術土壤。 菲律賓藝術家曼紐耶.歐康波(Manuel Ocampo)〈天堂對萬物開放〉(Paradise Open to All)。將神聖符號搭配各種噁心與血腥的圖樣,表現神聖高貴與骯髒低下共存的當代社會現象。(袁緒文攝影)   在臺灣生長的我們,如何與東南亞當代藝術對話?或許我們要先從上千年的東南亞歷史閱讀起,才能有認識當代東南亞的先備知識。當代東南亞快速的經濟與區域聯盟發展,其實是扎根在深刻多元的歷史與藝術沃土中。其次,東南亞帶著相互接納的跨文化能力與高度自信,正在當代藝術的舞台上散發強大能量。我們應該屏除自我設限的世界觀,敞開心胸去認識相異於傳統臺灣教育中的東南亞,讓壁壘分明的國族邊界消失,激盪出有創意的互動方式,更自在地擁抱並尊重彼此的不同。
2020/02/26
從前從前有座嘉斯碧城堡,歡迎進門聽聽它的故事
從前從前有座嘉斯碧城堡,歡迎進門聽聽它的故事
作者:劉宣欣(澳洲西雪梨大學口筆譯所碩士生) 照片:Elsa Rodrigues主席提供 *本文編譯自國際歷史建物博物館委員會(ICOM-DEMHIST) Elsa Rodrigues主席訪台演講稿 故居型博物館的挑戰 博物館以諸多形式帶著我們乘坐時光機回首過去,「故居」(House Museums)正是其中一種博物館,顧名思義是前人的住所,而這樣類型的博物館,往往最難和觀眾產生共鳴,因為故居型博物館蘊含歷史、文化、建築、社會、藝術、科技及政治等多種元素,參訪時觀眾究竟能和此空間產生多少交流?許多空間基於保護而受管制,觀眾只能在封鎖線外探頭探腦,怎麼能如臨其境?如何讓觀眾感受舊時空間與現時氛圍交織融合,體會一個家的緊密情感及往日的點點滴滴?是故居型博物館不斷思索的議題。   比利時嘉斯碧城堡—讓城堡以第一人稱與觀眾對話 針對上述議題,國際歷史建物博物館委員會(ICOM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Historic House Museums;簡稱DEMHIST)Elsa Rodrigues主席在訪台演講中舉出諸多案例,其中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非比利時嘉斯碧城堡(Gaasbeek Castle)莫屬。嘉斯碧城堡座落於布魯塞爾郊區,館方長年致力於拓展客群,館長Luc Vanackere實踐「場域特定藝術」(site-specific art)的理念,建立與觀眾的對話空間,希望將觀眾的個人經驗結合博物館體驗,對城堡的歷史能有與眾不同的認識。 比利時嘉斯碧城堡(Gaasbeek Castle)(來源Wikipedia)   場域特定藝術落實在「從前從前...有座城堡」特展之中,「如果說故事的人是這座城堡本身,那它會以什麼樣的面貌呈現給觀眾?」「它會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呢?」策展方抽離自我主觀意識,以城堡本體作為第一人稱,向觀眾介紹嘉斯碧城堡自1240年創建以來歷經的風霜,更以三位對地方貢獻非凡的卓越人物Lamoral、Paul Arconati、Marie-Louise-Jeanne Peyra,作為承接過去和現在的媒介,藉由這些歷史人物親口述說城堡的演進,增添博物館體驗的趣味性、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策展方認為,將博物館的詮釋權交予觀眾更有意義,觀眾可以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出發,對作品有各式解讀,因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視角,從中獲得意外的驚喜。 烏托邦之夢(Utopian Dreaming)場域特定藝術 我的慾望之塔(The Tower of My Desire)場域特定藝術   緊身褡的矛盾輿情,舊有文化融入現代思維 接著,Rodrigues主席分享嘉斯碧城堡探討緊身褡的案例。緊身褡是舊時歐洲女性的典型服飾、流行指標,用來形塑女子的曼妙身材。有人將緊身褡視為外表、社經地位、年輕與否的崇高象徵,也有女性認為緊身褡是對女性身體的侮辱。面對這些矛盾的輿情,嘉斯碧城堡忠於傾聽的精神,希望收集觀眾的想法,找到過去和現在的平衡點。試想:假設今天仍需穿著緊身褡,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呢?接著讓觀眾嘗試穿著改良後的現代緊身褡,以拉鍊取代蕾絲,將舊有文化融入現代思維,經由個人的詮釋,擦出千變萬化的火花。 觀眾藉由試穿緊身褡,體驗傳統文化並產生自己的想法。   緊身褡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親身體驗後,觀眾會有一套自己的見解。然而,文化的流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文化以各種形式存在於你我之間,唯有深入了解,方能品嚐箇中滋味。
2020/02/21
OMM土耳其現代藝術博物館—歐洲與東方藝術交融碰撞的新舞台
OMM土耳其現代藝術博物館—歐洲與東方藝術交融碰撞的新舞台
作者∕攝影:謝至恩(土耳其文化評論者) Odunpazarı現代藝術博物館(Odunpazarı Modern Museum,以下簡稱OMM)由身兼世界百大企業家、藝術收藏家、建築師Erol Tabanca出資設立,今年9月在安那托利亞高原區城市埃斯基謝希爾(Eskişehir)開幕。建築設計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團隊操刀,建築造型巧妙融入鄂圖曼傳統建築最重要的元素「木材」,在四周皆是百年木造建築群的環境之中顯得調性相同又特別搶眼。OMM的館址是走入歷史的木材市場,木條箱子的設計在在提醒觀眾此地的歷史意義,但現代風的建築卻又透露,OMM不僅止於保存當地的集體回憶,更有前瞻性的使命。 OMM土耳其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木箱造型外觀   全館中心是一座木製天井,懸臂式的架構營造輕快明亮的感受,陽光穿透的線條簡潔又富流動性。   土耳其藝術界在全球藝術市場的角色 自九零年代起,土耳其的政治體與自由經濟的改變,帶動了藝術市場的繁榮。九零末伊斯坦堡雙年展(Istanbul Biennial)設立,接著2004年伊斯坦堡現代藝術館(Istanbul Museum of Modern Art)、2006年伊斯坦堡當代藝術節(Contemporary Istanbul Festival)、2013年國際藝術節(Art International)紛紛成立。全球化的藝術活動帶給土耳其藝術市場強大的衝擊,同時也將國內的藝術活動曝光於全球市場,藝術家與美術館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將土耳其藝術有計畫地推向國際。作品的身價水漲船高,以至於倫敦蘇富比將土耳其藝術特別提點出來,設立當代阿拉伯、伊朗與土耳其藝術部門(Department of Contemporary Arab, Iranian & Turkish Art),成為一個有前景的新興市場。 OMM的角色在目前土耳其藝術市場蓬勃時期,有延續三十年穩健紮實的藝術活動之潛力,也是私立館所中最具話題性的一館。創辦人Tabanca活躍在各類型的藝術領域,長年支持土耳其藝術家。新開幕的OMM讓本地藝術家有了硬體品質更上層樓、知名度更高的展場,打開國際視聽將如虎添翼。     已故的土耳其社會寫實派畫家Nuri İyem,表現手法深受古羅馬藝術影響。人物的臉部線條形式源自土耳其拜占庭教堂壁畫遺跡,但其繪畫主題皆是土耳其高原上的農村生活。   土耳其藝術提供的新視野 蘇富比的土耳其藝術顧問Isabella Içöz表示,土耳其藝術之所以引起注目,除了成功的行銷,作品本身融合歐洲與中東的元素,相同的主題有著不同的詮釋角度和方法,作品風格看似非常西化,卻常常與西方期望不符。 以OMM的展品內容來說,有的以西方古典繪畫手法描述土耳其特有的主題,但也有作品使用的材料或創作方式帶有濃厚東方風,例如刺繡,完成的織錦展現印象主義風格。又或是以人類共同經驗為出發點(例如大自然或戰爭),純粹創作發明,無關種族文化。 如同土耳其總統在開幕時所言,OMM不僅是土耳其的新文化地標,更期望成為歐洲與東方藝術交融碰撞的新舞台。 田邊竹雲齋第四代的竹編織品,高達兩層樓的一年期展品是藝術家為該館量身創作。密織的竹條向上攀爬,象徵著不同元素結合,共同蛻變轉型。  
2020/02/19
一起創造屬於我們的文化遺產,荷蘭Imagine IC翻轉貧民窟刻板印象
一起創造屬於我們的文化遺產,荷蘭Imagine IC翻轉貧民窟刻板印象
作者:Danielle Kuijten(國際博物館典藏委員會ICOM-COMCOL主席) 譯者:沈婕縈 *本文整理自Danielle Kuijten主席的演講稿 Imagine IC是一個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東南區的地方創生組織,60年代都市的擴張迫使農民移入此區,許多新移民也陸續聚居於此,80、90年代的東南區一度被視為貧民窟,現在則是族群多元、次文化活躍的新潮區域。Imagine IC已在此深耕20年,創立成員發覺荷蘭的博物館典藏太過於白人觀點導向,因此在中央政府資金的挹注下,展開蒐集東南區第一代移民物件與故事的計畫,過程中不斷檢視怎麼填補歷史空缺?怎麼讓不同族群發聲?目前已發展成結合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和交流中心的綜合體,藉由與社區居民合作的工作坊、展覽、教育活動,致力於保存屬於「我們的」文化遺產。 2014年,Imagine IC展開一項長期計畫,稱為「Bijlmer Meer, Showcase of Southeast」,Bijlmer社區位於阿姆斯特丹東南區,此計畫從該社區出發,記錄屬於東南區的文化與記憶。在一個參與式的環境中,Imagine IC將數位原生典藏加上居民提供的資料,製作社區的3D檔案,為人們創造了行動的視野,成為建置展示櫥窗的材料。 將數位原生典藏加上居民提供的資料,製作社區的3D檔案,為人們創造了行動的視野,成為建置展示櫥窗的材料。   此外,每年會有六個蒐集軌跡在參與者提出的主題上發展,軌跡的設置以圓桌討論進行,人們針對一個主題分享他們的故事、情感和記憶,並經常帶來資料或物件以輔助說明,這些圓桌討論過程被拍攝成影片加入檔案中。對話並不僅限於圓桌討論,在許多不同的地點,也經常有團體或一對一的對話。這些新蒐集到的故事最終會融入檔案,其中有一些會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以2016年展覽「酷兒東南,看見與被看見」(Queering Southeast, See and to be Seen)為例,Imagine IC為了蒐集阿姆斯特丹東南區酷兒倡議運動的故事、物件和資料,邀請人們分享有關酷兒的個人故事,並進行許多一對一的對話與採訪;曾活躍於當地的人們也評估了酷兒倡議運動和酷兒解放的私人檔案。透過這些講故事的人,Imagine IC調查了東南區過去到現在如何為LGBTQ+社群提供安全的空間?多年來他們是如何被看見的?誰定義了這個族群的形象?曾經有什麼樣的解放運動?地方政治扮演什麼角色?希望以分享故事、記憶、情感和檔案的方式,讓LGBTQ+社群能在東南區廣大的敘事中具有能見度。 Imagine IC蒐集阿姆斯特丹東南區酷兒倡議運動的故事、物件和資料,邀請人們分享有關酷兒的個人故事,並進行一對一的對話與採訪,成果在展覽中呈現。   Imagine IC記錄與展示當代大都市的日常生活,並從這些記錄過程中提出論述。組織的工作宗旨在於認識今日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因為從今日生活就可以窺見明日社會,並創新關於「我們的」遺產概念和語料。對Imagine IC來說,蒐集是一種辨識、註釋和保存的集體過程,透過展覽、教育、辯論等計畫,對社區和遺產建構的概念提出省思。 2017年「Bijlmer空難計畫」特展,起因於25年前發生在當地的空難,居民透過自己的方式保存記憶, 帶來與空難相關的物件作為展品,包含:飛機殘骸、錄音帶、鑰匙圈等。希望藉由展覽讓全國了解空難對當地造成的重大衝擊。
2020/02/14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ICOM FIHRM 2020年會徵稿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ICOM FIHRM 2020年會徵稿
文字編譯:謝宇婷 年會期間:2020年10月14日至10月16日 徵稿截止日:2020年3月31日止 地點:英國利物浦國際奴役博物館   徵稿主題簡介「權力與聲音:帝國的回音」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簡稱FIHRM)為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附屬組織,2010年在英國國立利物浦博物館群(Museum of Liverpool, Liverpool Museums)國際奴役博物館(International Slavery Museum)倡議下成立,致力於開創國際的人權對話。因為無論博物館類型、不分規模大小,在面對困難、政治性的爭議主題時的挑戰總是類似的。 2020年10月,研討會即將在聯盟當初的創辦地國際奴役博物館舉辦。回顧過往十年,我們生活的世界如今正在經歷更加嚴重的歧視與偏見,過往的殖民遺緒持續剝奪許多人的基本權利,全球暖化的危機更是刻不容緩。博物館變得更加勇於行動,拒絕只當個被動的中立者。 本次十週年的大會徵稿主題為「權力與聲音:帝國的回音」(Power and Voices: Echoes of Empire)。希望在全球脈絡下,針對權力與聲音之間的關係討論。究竟,誰擁有分享故事的權力?而誰的聲音缺席、被壓抑或是遺忘了?沒有物質文化的族群聲音呢?博物館如何推廣平等與人權?如何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聲音,考量敘事與關係中聲音的多元性與包容性,並以創意的轉譯方式處理困難議題,是本屆研討會的重點。研討會的子題包含:   人權議題,包含現代奴役、移民與氣候變遷 去殖民、過去與現在的帝國遺緒 社會不平等與排斥 社群與公民參與 藝術與行動主義 博物館實踐:角色、責任與支持   研討會歡迎針對上述議題的投稿,投稿人可選擇偏好的發表形式:個案研究、小組辯論、創意工作坊、海報發表。投稿摘要需以英文撰寫,摘要審查通過的發表人無需再支付研討會報名費。部分場次會進行記錄,並於FIHRM網站上發布,而海報會拍照記錄並分享於FIHRM網站。   摘要徵稿日程 摘要(250-300字)需於2020年3月31日前寄予Francoise McClafferty(fihrm@liverpoolmuseums.org.uk)   關鍵字:審查、不平等、社會公義、衝突、歧視、管道、心理健康、創傷、支持、倡議、民主、權力、返還、倫理、數位方針、行動、行動主義、對話、共享的敘事、多元、偏見、特權、交織性、福祉 Key words: censorship, inequality, social justice, conflict, discrimination, access, mental health, trauma, support, campaigning, democracy, power, returns and repatriation; ethics, digital approaches, action, activism, dialogue, shared narratives, diversity, bias, privilege, intersectionality, well being
2020/02/12
積極面對挑戰的當代!2019博物館的當代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
積極面對挑戰的當代!2019博物館的當代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
作者:林琮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當代社會在面臨快速變遷的同時,博物館也正面對著多樣挑戰,究竟博物館社群該如何回應?又如何在社會中扮演積極角色?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於2019年10月17、18日共同主辦「2019博物館的當代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並徵得60餘篇的論文,共同針對當代博物館所面臨的多元課題,開展熱烈研討與交流。   博物館作為社會能動者,如何與社會積極對話?ICOM國際博物館典藏委員會(COMCOL)主席Danielle Kuijten帶領與會者探究博物館面對當代挑戰的實踐,包括多元族群的發聲權、相關社群的參與、面對當代的快速回應蒐藏、文物返還、去殖民化等,進而創造蒐藏與藏品的當代意義。 Danielle Kuijten主席分享Imagine IC組織開啟自身蒐藏與在地社群的新連結(劉德祥攝)   北京化工大學產品設計系博士張揚,雖然因故無法前來,仍錄製影片探討當代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策略,應朝向貼近大眾的生活化設計、突破固有常規的逆向思維設計、以及富含文化底蘊的符號化設計。主持人科工館蒐藏研究組林仲一主任也以實例補充符碼設計,使與會者共同思考產品設計中溝通與詮釋的重要性。 林仲一主任補充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符碼設計實例(劉德祥攝)   此外,國立澳洲博物館館長Mathew Trinca則以該館多項展示教育活動與總體計畫,分享如何回應21世紀中博物館的四大挑戰,包括在數位科技時代,當代博物館應適切運用科技,作為實體與虛擬混合的公共中心。在面臨來自教育、資訊、娛樂界的全球品牌競爭下,更需強調與其他機構的合作夥伴關係。在去殖民化運動與對抗社會不公義的課題中,博物館更應作為包容性的平台,促進公共對話。在全球暖化與環境變遷的挑戰上,不但應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更需關注本身營運的永續性。 Mathew Trinca館長分享該館與原住民共同合作推出的展覽(林琮穎攝)   除了專題演講外,此次研討會論文發表主題包括博物館之本質與社會功能、博物館展示、教育、蒐藏等傳統功能的當代挑戰、博物館管理與治理、博物館經濟與文創、文物保存維護等廣泛面向。透過專家學者與博物館從業人員的分享與交流,積攢博物館學術與實務上的能量,共同面對當代與未來的挑戰。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