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呱!汪!喵!博物館另類館員超萌來襲
呱!汪!喵!博物館另類館員超萌來襲
  作者: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當代博物館以「人」為核心,以連結生活的內容為基礎,透過有趣的展演鼓勵眾人參與。然而,除了人之外,也有一些「另類館員」以博物館為家、在博物館工作,成為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超萌話題!   呱呱!住在大都會屋頂的鴨鴨家族 2020年7月下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IG貼上大腹便便的母鴨照,引發熱議! 母鴨築巢的屋頂花園,平時為舉辦裝置藝術特展、民眾小酌的時髦空間,館員隨即通報相關部門,將母鴨與未出生的鴨寶寶舉家遷移至中央公園,更宜「鴨」居。 同一時間,大都會博物館邀請網友發揮創意,為此稀客命名。網友紛紛改寫各大藝術家名字,例如Quackson Pollock(抽象表現主義Jackson Pollock)、Friduck Kahlo(墨西哥女畫家Frida Kahlo)等,展現鴨風格的藝術氣息!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住著明星級的鴨鴨家族,擔任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活動主角。(田偲妤 攝影 ◤博物館開門|小編帶你看系列◢ 第三站‧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汪汪!狗狗的館藏守衛任務 2018年,波士頓美術館任用一名另類館員:威瑪犬Riley。美術館借重Riley靈敏的嗅覺,預防性防範館藏內的蟲害。以幕後工作為主的Riley,平日認真工作,偶爾才出現亮相,給觀眾一個驚喜!   喵喵!來海明威故居找幸運貓 以小說《老人與海》聞名全球的海明威,生平第一隻貓咪,是船長送的6趾貓Snow White(一般貓咪前腳5趾、後腳4趾)。航海業興盛的時期,認為6趾貓擅長捕鼠,適合船上生活,是水手眼中的幸運象徵。 據說,現在住在博物館的貓咪們,都是Snow White的後代,館方也依循海明威喜歡用名人為貓命名的傳統,持續服務這些貓主子!   你知道臺灣的博物館也有另類館員嗎?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有許多可愛的貓住民,5周年館慶登場的「木博喵」希望帶領觀眾用「喵」視角認識大溪。國家人權博物館是臺灣藍鵲的棲息地,育雛期間啄人事件頻傳,宣揚人權也不忘動物權的館員只能大聲疾呼「戴安全帽上班吧!」。這些另類館員,夾帶一股超萌魅力襲來,吸引觀眾用另類方式親近博物館。  
2021/02/12
與地球對話—倫敦科學博物館年度計畫關注氣候危機
與地球對話—倫敦科學博物館年度計畫關注氣候危機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全文圖片由倫敦科學博物館授權媒體報導使用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原定於2020年11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以下簡稱COP26)被迫延期至2021年11月。為了響應COP26,倫敦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於近期宣布2021年度重要計畫「氣候對話」(Climate Talks),該計畫由11項活動組成,包括展覽、廣播、電影放映與一系列的座談活動,引領專家與民眾一同關注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課題,探討什麼樣的創新策略能讓我們應對這最為迫切的危機。 「氣候對話」已於2021年1月揭開序幕,一系列的線上講座邀請了不同領域的講者,包括氣候科學家Hannah Fry、太空人Helen Sharman和Tim Peake、ClientEarth執行長James Thornton和氣候行動家Brian Eno,他們從不同角度深入討論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危機、燃料的未來、淨零碳排放與替代能源的新革命等議題。即將於3月底開幕的展覽「我們的未來星球」(Our Future Planet)同樣備受矚目,這是英國首個關於碳捕捉(Carbon capture)與碳封存(Carbon storage)的重要展覽。透過展覽,觀眾能了解一系列開發中的「除碳」方法,從保護自然生態的方案,例如保育古老的森林、保存泥炭沼澤或種植原生樹木,到化學和機械工法介紹,展覽將探討如何使用新技術減少大氣中的碳含量,以及如何儲存大容量的碳並用於日常產品中,應用範圍包含建築材料、牙膏,甚至伏特加酒,藉此達到減緩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等目的。 備受矚目的新展覽「我們的未來星球」是英國首個關於碳捕捉與封存的重要展覽,展期為 2021年3月31日至2022年9月4日。圖為展覽設計預覽圖。(© Science Museum Group)   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博物館早在2005年即成為第一個在屋頂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國家博物館,而自2011年以來,儘管總體博物館建築面積因此增加了24%,卻大幅減少了69%碳排放量,並從可再生能源中購買了大部分的電力。策展研究方面,氣候變遷早已成為博物館展覽策畫的重要主題,例如以廢棄物製成的藝術裝置展覽「解鎖洛夫洛克」(Unlocking Lovelock)、「廢棄物收藏」(The Rubbish Collection」和「哈囉宇宙」(Hello Universe」)等重要展覽,而館內關注氣候變遷科學的「大氣展廳」(Atmosphere)自2010年開幕至今已吸引500多萬人參訪,可說是英國博物館界透過公共計畫提高氣候維護意識的領導者。  倫敦科學博物館內,關注氣候變化科學的「大氣展廳」自2010年開幕至今已有超過500萬人參訪。(© Science Museum Group)   今年的「氣候對話」匯集了不同領域的專家,並在與曼徹斯特科學節(Manchester Science Festival)的合作下盛大開幕,計畫將為期11個月,並於COP26舉行前閉幕,期望能經由數月的活動匯聚更多民眾的聲音。經過了一場疫情,人類更該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如全球知名氣候經濟學家史登(Nicholas Stern)所言:「在度過新冠肺炎危機後,一種新的經濟成長方式可望形成,是一種永續的、有彈性的經濟,與自然界關係更密切和諧。這將是明年(2021年)COP26的挑戰和機會,我們必須善加利用這段時間。」
2021/02/08
探索礦山藝術季-藝術創作與綠野仙蹤的羈絆
探索礦山藝術季-藝術創作與綠野仙蹤的羈絆
  作者:許正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策劃之「礦山藝術季」地景藝術展(2020.10.29-11.30),隱身在祈堂老街之中,應用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在過去的文化遺址和舊有空間,進行藝術創作與社區設計,重新建立藝術、公共領域及社區參與的關係。 近幾年藝術季在全台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可惜許多案例都是失敗而終,礦山藝術季能否破除藝術季的死亡魔咒,催生新一波的在地能量呢?筆者認為博物館員、策展人及社區居民三者的互動為其中的成功關鍵。   因地方而生的藝術季 在展覽策劃期間,礦山藝術季的策展人選擇駐點瑞芳,與在地居民召開地景藝術社區討論會議,擬出藝術創作的發展方向,為礦山藝術季揭開了序幕。 在計畫中亦不忘與社區產生互動,例如「食」為使用在地食材,製作酥餃作為開幕伴手禮。「行」為藝術季開幕當天,策展人帶領在地人與藝術家近距離對話。「育」為舉辦一場兒童藝術創作工作坊,藝術季的指標就是地方孩子繪製的。「樂」為邀請身聲劇團指導社區媽媽舞蹈社,演出〈無所不擊〉及〈希望之翼〉舞作,並邀請在地女兒王佳蘭女士擔任開幕主持人,以地方口吻打開瑞芳學的話匣子。 地方學生繪製的礦山藝術季指標(許正賢 攝影)   藝術作品設置地點是由博物館員、策展人及在地居民約40人實地考察的結果,共同擇定12個設置地點。更訪談不同世代居民,透過宣傳影片傳播地方思維,並於線上平台公開徵選藝術創作。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林辰勳作品〈The Light〉,在線條、框架與燈光的營造下,讓原本只剩基座的舊金瓜石醫院重生。陳昱榮作品〈礦聲憶韻〉在廢棄防空洞內展出,洞內播放蒐集自金瓜石的日常聲音,搭配如鐘乳石的光影裝置,邀請觀眾於日常繁忙後,感受自然天籟之音。在地藝術家黃仲辰將自家屋頂的油毛氈轉化為作品〈掀開/背後/金與暗〉,原來金瓜石居民為因應潮濕風大氣候而發展出防水、防風的油毛氈屋頂。 林辰勳作品〈The Light〉再現舊金瓜石醫院 (許正賢 攝影) 陳昱榮作品〈礦聲憶韻〉傳遞屬於金瓜石的聲音(許正賢 攝影) 黃仲辰作品〈掀開/背後/金與暗〉以油毛氈屋頂訴說地方故事(許正賢 攝影)   從萌芽到茁壯,藝術季的培育長路 礦山藝術季不是只為文化觀光而生的藝術季,更多了點社會設計的人文維度,建立屬於金瓜石的綠野仙蹤。社區參與及脈絡建構為一條漫長的道路,如只由政府主導,易因管理者更替而暫停,或是經費缺乏而擱置。在礦山藝術季策劃的過程中,社區的能動性與參與性確實帶動藝術季的發展,從活動萌芽到成長茁壯並非易事,礦山藝術季的未來還需時間、空間與人力的持續培育。
2021/02/05
搶救美國博物館!AAM四大策略協助度過危機
搶救美國博物館!AAM四大策略協助度過危機
作者:林麗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國立故宮博物院科員) 擴散至全球的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各地博物館屢屢傳來閉館、減薪,甚至裁員的消息。為了能確實了解疫情對博物館的衝擊,美國博物館聯盟(簡稱AAM)分別在2020年6月與10月針對美國博物館的館長進行兩次調查。調查內容包含博物館財政情形、博物館公共服務,以及疫情減緩後再度開館的營運計畫等項目。   危急存亡之際,美國博物館的3大危機 綜觀兩次的調查結果,美國博物館主要面臨三大危機: 財務危機:僅有約30%博物館有足以支撐13個月以上的資金,有三分之一的博物館面臨永久閉館的危機。 裁員危機:約一半的博物館會進行裁員,其中以觀眾服務與零售部門的裁員人數最多(68%),其次為教育人員(40%),另還包括安全/維護人員(29%)及藏品管理員(26%)等。 營運危機:多數博物館堅信教育功能的重要性,轉而提供數位虛擬課程等線上教育活動。儘管如此,仍有超過60%博物館預計會刪減教育活動與公眾服務預算。 AAM主席暨執行長Laura Lott表示,由於多數博物館缺乏金融安全網(financial safety net)的支撐,因此面臨不知能否持續經營的財務困境。她還提到,如果沒有任何財務補助計畫,將會有上千座博物館永久閉館。   AAM推出營運指南,4大策略協助度過難關 為了協助博物館在疫情期間持續營運,AAM提供博物館營運指南,主要重點包含4大策略: 應變疫情策略:包含個人與機構如何尋求財政補助和支持、危機時期有效的領導方式、危機中如何管理博物館事業,以及重新開館的指南與計畫等項目。 短期與長期財務策略:包含指出財務結構性問題、如何申請政府紓困補助案、放寬基金會捐款用途及財務限制、多元募資方案,以及規劃長期財務策略等項目。 解決博物館人的困境:包含提供補助申請資訊、對雇主提出稅收抵減以減輕負擔、失業保險金申請說明、提供專業心理諮詢等項目。 博物館重新開館指引:AAM提供《博物館重新開館考量》(Consideration for Museum Reopening)指南,協助博物館規劃重新開館與防疫措施。 第二次調查報告於2020年10月公布後,美國疫情確診人數再次攀高,11月下旬達拉斯聯準會分行總裁卡普蘭(Robert Kaplan)公開表示,如果疫情繼續惡化且市場流動性下降,美國經濟可能再度陷入衰退。這些嚴峻考驗是讓美國博物館事業凋零?還是激發創新營運模式?有待持續觀察。 AAM主席暨執行長Laura Lott表示,如果沒有任何財務補助計畫,將會有上千座博物館永久閉館。(Photo by Anastasiia Chepinska on Unsplash)
2021/02/01
最水的博物館!葡萄牙水博物館帶你游走三百年水遺產
最水的博物館!葡萄牙水博物館帶你游走三百年水遺產
  作者:柯秀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感謝林志峰老師引介葡萄牙里斯本水博物館並提供圖片資料 位於歐陸南邊的伊比利半島旁、面臨大西洋的葡萄牙,是大航海時期帶領歐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推手。因受到北大西洋亞熱帶高壓鋒面的阻塞影響,使得極地鋒線無法到達伊比利亞半島,進而影響降雨量,導致人們長期飽受缺水之苦。早從古羅馬時代開始,里斯本即著手建設引水公共設施,直到18世紀國王約翰五世決定大興水利網絡,成為葡萄牙解決缺水危機的轉捩點。這項工程長達一百多年時間,現今里斯本當地著名的Águas Livres引水渡槽、Mãe d'Água das Amoreiras蓄水庫、Loreto集水廊道,與Barbadinhos蒸汽動力抽水站等,都是18與19世紀建造的水利工程歷史建物,見證了葡萄牙人克服乾旱的決心與水資源管理的智慧。 穿越Alcantara山谷上方的Águas Livres引水渡槽拱門,是18、19世紀建造的水利工程歷史建物。(來源:copyright©2005 Juntas, wikimedia.)   1993年,葡萄牙掀起了一場真正的供水和廢水衛生管理革命,政府開放水資源民營事業,由自來水公司EPAL取得資格,位於Barbadinhos蒸汽抽水站旁的水博物館,是EPAL重要的公共服務項目,該公司重新規畫博物館,並於2014年開幕。博物館毗鄰Águas Livres引水渡槽、地下集水廊道與兩個水庫,共同形成水資源歷史文化園區。很多傳統的企業型博物館,只專注在公司本身的歷史,然而EPAL水博物館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以水為主題,進行跨學科研究與知識推廣,包含歷史、科學、技術和永續資源相關議題,以及里斯本的供水、水文循環、城市水循環、水污染和水足跡等議題。 水博物館位於里斯本Barbadinhos蒸汽動力抽水站。(林志峰 攝影)   對很多人來說,博物館密集的知識量總讓人生畏,然而水博物館的常設展設計卻打破這種刻板印象。EPAL水博物館的教育推廣透過一系列的漫步和視覺體驗,栩栩如生呈現里斯本的供水歷史。博物館的觀眾以中小學生為主,為了讓觀眾即刻感受水道的魅力,展示空間與水道概念相通,以藍白兩色系為主,天花板鏡面反射、展示牆與展示台的透明壓克力,構築出「水」的通透潔淨意象,高挑潔白的展示牆,配置猶如鵝卵石的流線型展示檯,用以暗示水岸邊與礁石,觀眾移動的狀態如同水流,走走停停猶如水沿著溪流地形流動。 常設展廳的天花板是鏡面玻璃,拉大整體空間的視覺感,增添水流潔淨通透的意象。(林志峰 攝影)   展覽共分成三大主題,分別為地球上的水、供水歷史、水的基礎科學與工程技術。展示內容化繁為簡,把複雜的水資源知識用圖解與統計圖表呈現,適時地配合圖解擺設物件,例如水利設施工程所需要的工具、19世紀以來的水錶模型等。此外,每個桌檯的高度配合學生的身高做調整,設有數位互動裝置,激發觀眾探索深度知識的興趣。 用圖解與統計圖表輕巧簡潔地呈現水的複雜知識(林志峰 攝影) 在抽水站古老牆面上投影水渠網絡的發展歷史(林志峰 攝影)   為了喚醒公眾重視水文化資產(water heritage)及環保意識,館方以常設展為基礎,與來自歷史、環境和文化傳播等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合作,舉辦各類專業培訓、技能教學及學術研究等活動。例如,水博物館與健康博物館(the Health Museum)合作,策劃「葡萄牙800年醫療保健史」特展,帶領觀眾以各種視角認識里斯本的健康、供水和公共衛生歷史。
2021/01/29
沉寂歷史的她者之聲:義大利巴洛克女畫家阿爾泰米西婭倫敦首展
沉寂歷史的她者之聲:義大利巴洛克女畫家阿爾泰米西婭倫敦首展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全文圖片由倫敦國家美術館授權媒體使用 「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在1971年提出此試問,進而開啟一系列女性主義和藝術史論述的交鋒。直到今日,女藝術家已成為藝術機構最為聚焦的項目之一。倫敦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的女性藝術家作品在2,600餘件館藏中雖只佔了28件,但館方確實致力於此目標,如2019年將英國畫家布里奇特・萊利(Bridget Riley)畫作納入館藏,更收購17世紀巴洛克畫家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的作品〈亞歷山大聖加大肋納的自畫像〉(Self Portrait as 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特展則在2020年秋天盛大開幕。 倫敦國家美術館「阿爾泰米西婭」特展現場。右二畫作為館方所收購的作品《亞歷山大聖加大肋納的自畫像》。(©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16和17世紀義大利女畫家在這幾年持續發光發熱,歐洲各大美術館陸續收購她們的畫作並推出展覽。倫敦國家美術館的「阿爾泰米西婭」特展籌備多年,作品數量雖不算多,卻囊括了每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畫作,可謂十分完整的回顧展。展覽從其第一幅落筆簽名的繪畫開端,展示畫家如何師從父親奧拉齊奧・真蒂萊斯基(Orazio Gentileschi),並以17歲超齡之姿青出於藍。從初學到成熟的職業畫家,展覽以線性脈絡細緻地爬梳阿爾泰米西婭長達40多年的職業生涯。 在女性藝術家不易被接受的年代,阿爾泰米西婭卻是例外。她在世時便已贏得名望,贊助人包括英格蘭查理一世和西班牙腓力四世,更是第一位獲得佛羅倫斯藝術學院會員資格的女性。阿爾泰米西婭逝世後,其作品卻往往因繪畫技巧和主題的相似度,被歸類為卡拉瓦喬(Caravaggio)追隨者,藝術成就被埋沒了好幾世紀。直到1970年代,女權主義團體致力於重現被低估的女性藝術家,阿爾泰米西婭的畫作才再次引起藝術史學者關注。 阿爾泰米西婭的繪畫具戲劇性,光影的表現帶有強烈張力,她經常描繪聖經、神話和歷史中與女性有關的故事。以作品〈朱迪斯斬下赫羅弗尼斯的頭顱〉(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和〈蘇珊娜與長老們〉(Susanna and the Elders)為例,兩者皆取自聖經中的「她者」故事,阿爾泰米西婭曾多次在不同時期回溯兩項題材。在展覽中,分別繪於1612及1613年的〈朱迪斯斬下赫羅弗尼斯的頭顱〉被併置展出,雖為相同主題,但因不同年齡所承載的人生歷練而有不同的表現,畫家自我的心境轉變被繪入畫中。 倫敦國家美術館「阿爾泰米西婭」特展現場。圖中兩幅畫作主題取自聖經故事「朱迪斯斬下赫羅弗尼斯的頭顱」,左畫創作於1612-1613年,而右畫則創作於1613-1614年。(©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   除繪畫之外,展覽同時展出多件文獻,包括1611年阿爾泰米西婭在家中遭父親的畫家友人性侵,其父為捍衛家族聲譽提告的全案紀錄,以及她寫給情人的書信,這些珍貴文獻讓觀眾更貼近畫家的一生。 阿爾泰米西婭於1620年4月11日寫給情人Francesco Maria Maringhi的書信文獻。(Archivio Storico Frescobaldi, Florence © Photo courtesy of the owner)   在最後展間中,一幅阿爾泰米西婭自畫像格外撼動人心,畫中的她正在作畫,右手舉起畫筆,左手則緊握畫盤,眼神專注凝聚在面前的所繪之物,彷彿整個世界僅存在於畫布之中。如此具生命力的自畫像在那個時代並不尋常,更別說是出自女性畫家之手。畫作標題同樣發人省思:〈自畫像作為繪畫的寓言(La Pittura)〉。阿爾泰米西婭透過繪畫,發出在當時最為喧囂的她者之聲,如她給一名贊助人的信中自信地表示:「我將向你展示女人可以做的事」。 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自畫像作為繪畫的寓言(La Pittura)〉,1638-9,油彩、畫布,98.6 × 75.2公分。(Royal Collection Trust / HM The Queen (405551) Royal Collection Trust / ©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2019)
2021/01/25
博物館虛擬導覽是否符合觀眾的真實需求?
博物館虛擬導覽是否符合觀眾的真實需求?
作者:謝文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疫情期間,不少博物館紛紛推出線上虛擬導覽,讓觀眾在家也能安全舒適地逛博物館。不過,這些虛擬導覽真的符合觀眾的需求嗎? 不論是博物館的虛擬導覽或實體參觀,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滿足觀眾的需求。因此,與觀眾行為及動機相關的問題,如認知差異、學習的近用程度、通用設計原則等,皆是決定該導覽是否達到成效的關鍵。本文摘錄自Maria Chiara Ciaccheri的文章〈博物館虛擬導覽是否符合觀眾的真實需求?一份觀眾研究的評論與提示〉分享博物館建置虛擬導覽應考量的幾個面向。 新冠病毒疫情使全球博物館遭受劇烈影響(Image by Sumanley xulx from Pixabay)   一、確立目標 你希望觀眾學到藏品的重要知識嗎?你希望觀眾從中獲得樂趣嗎?你希望吸引新的觀眾嗎?設立明確的目標,並向觀眾說明,讓觀眾在期望與實際體驗之間得到平衡。 二、維持觀眾的參與度 缺乏互動與回饋的虛擬導覽,往往令人感到迷失方向。為了提升觀眾的參與,虛擬導覽的設計應該多加運用互動策略、給予不同的感官刺激,例如穿插音效、互動問答等。此外,也應針對不同觀眾的學習風格,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內容及方式。 三、創造「技能導向」的學習 虛擬博物館除了提供藏品本身的資訊,還可以更進一步分享觀賞藏品的技巧,讓觀眾日後實際造訪博物館時能學以致用。例如在Google Art上,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線上展出維梅爾作品〈倒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提供觀眾多視角且近距離觀賞畫作的導覽服務。此外,將藏品與當代議題或流行文化連結,亦有助提升博物館虛擬導覽的實用價值。 四、呼應觀眾的需求 發展虛擬導覽時,除了確保觀眾的基本需求被滿足,還應考量不同層次的需求。套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觀眾的需求如同金字塔,必須先滿足最底層的需求,再照顧更高層次的需求。博物館虛擬導覽的需求金字塔由下而上依序是:功能性(能發揮功能)、可靠性(能發揮良好的功能)、應用性(能輕易使用)、精通程度(能使觀眾在某件事情上進步)、創造性(能使觀眾展望新事物)。 五、幫助觀眾理解全貌 我們常只注意到部分內容而忽略理解全貌的重要性。有些虛擬導覽從預設的起始點開始,卻沒有提供整個導覽的架構或核心主軸,這就好像讀一本沒有目錄的書,令人感到迷惘。因此,一開始就提供虛擬博物館的地圖或虛擬導覽的簡介,讓觀眾看到全貌,將有助理解各單元內容。   虛擬博物館讓人們得以輕易接近博物館藏品,疫情期間閉關在家也能獲得學習、休閒、放鬆心情的機會。即使未來疫情結束,這些虛擬內容也能做為偏鄉教育的資源,是促進文化平權的一大助力。每個博物館的虛擬導覽各有訴求,也擁有不同的觀眾群,沒有絕對正確的作法,關鍵在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從觀眾的需求出發。雖然線上觀眾看似是虛擬的存在,但他們都是真實的個體,別忘了,人的基本需求始終不變。 博物館虛擬導覽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逛博物館」(Image by Julia M Cameron from Pexels)
2021/01/22
義大利博物館因疫情關閉,國家委員會超暖心打氣
義大利博物館因疫情關閉,國家委員會超暖心打氣
作者:葉庭君(義大利 Istituto Marangoni 策展管理碩士生) 2020年10月下旬,義大利面臨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才剛重新開放幾個月的博物館、美術館、劇院、古蹟等文化機構,配合政府頒布的總理令(DPCM),再度關起大門。 許多博物館專業人士與工作者對此感到沮喪,他們曾努力以安全為前提,逐步恢復館舍運作與展覽,更有許多單位積極地應用數位科技,嘗試在疫情期間繼續從事教育、文化生產,與當地社群維持基本的互動交流。舉例來說,位於佛羅倫斯(Florence)的著名景點聖母百花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為確保參觀者的安全,採用一套新的社交距離感測儀器(EGOpro Social Distancing),於入口處免費發放給參觀者穿戴在頸部。館方表示這是世界上首次在博物館脈絡下使用這樣的儀器,它能確保觀眾在參觀時最大的安全與舒適。參觀過程中,若與他人相距兩公尺以內,將會感受到感測器的震動與聲響,以科學的方法提醒觀眾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並於每次使用完畢後妥善消毒,提供下一位觀眾使用。 疫情期間,義大利著名景點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關閉,廣場上人煙稀少。(葉庭君 攝影)   面對眼前的挑戰,國際博物館協會-義大利國家委員會(ICOM Italia)肩負其任務及使命,透過官方網站與社群軟體向當地博物館與文化機構發聲:「博物館關閉,不是停止!」,說明博物館雖然必須暫時關閉,但不會停止發展,文化亦不會止步,並積極鼓勵博物館及相關文化機構提供關閉期間的動態及活動訊息,主動搭起與大眾的橋樑,建立一個蒐藏與分享博物館服務內容的平台。 義大利國家委員會理事長 Adele Maresca Compagna 更於公開信中呼籲:「請不要停止相信博物館的力量」,無論所處的環境與情況為何,ICOM 將陪伴與支持在地博物館專業社群發展,並建議於疫情期間,不應只是努力創造數位產出,更要專注於博物館內經常被忽視卻同樣重要的研究、檔案管理與維護功能,重新思考回歸「常態」須採取的行動與相應有效的組織結構。作為世界博物館社群的一份子,保持樂觀的態度與責任心,嘗試新的溝通取徑,使大眾認識博物館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與重要性,促進當代社會問題的資訊交流與討論,增進大眾對文化的包容與接觸。
2021/01/18
來自多重境域的舞動:當代舞蹈家麥克•克拉克倫敦回顧展
來自多重境域的舞動:當代舞蹈家麥克•克拉克倫敦回顧展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本文圖片由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媒體部門授權使用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re)於2020年10月初推出蘇格蘭舞蹈家麥克•克拉克(Michael Clark)的大型回顧展「麥克•克拉克:宇宙舞者」(Michael Clark: Cosmic Dancer),此展標誌克拉克與該中心合作的第15年,回顧了他的創作生涯,呈現他如何挑戰了傳統舞蹈的界限,將之置於跨領域的範疇,舞蹈、生活和藝術因而交會。 1962年出生於蘇格蘭,克拉克四歲時就開始舞蹈訓練。1975年,他進入倫敦皇家芭蕾舞學校,並於1979年加入芭蕾舞團「Rambert」。克拉克曾與摩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和約翰.凱吉(John Cage)一同參加暑期學校,深受兩人的前衛理念啟發。1982年,克拉克創作了他的第一部獨立作品,並在隔年成立舞蹈工作室「Michael Clark&Company」,當時的他年僅22歲。 屏幕播放麥克•克拉克的專訪影片。(© Tim Whitby/Getty Images)   這項展覽以非線性的展示動線作為佈局,整個一樓展區不受展牆的侷限,從天花板吊掛的多頻道螢幕播放著克拉克歷年來的舞蹈演出,每個螢幕不侷限於一件作品,而是輪流在不同屏幕上播放。這樣將展場與觀看動線開放,為的是賦予觀眾想像的空間,同時將之與克拉克本身的創作理念連結,呈現出流動如舞蹈的展示。其中,此展區展出具里程碑意義的作品《I am Curious, Orange》(1988),該作品質疑了宗派主義和保守主義,不僅代表了1980年代,更呈現了英國的社會與政治史。 麥克・克拉克與墮落樂團(The Fall)在沙德勒之井劇場合作演出《I am Curious, Orange》(© Richard Haughton) 從天花板吊掛的多頻道螢幕播放著克拉克歷年來的舞蹈演出,圖中屏幕播放的是作品《A Prune Twin》。(© Tim Whitby/Getty Images)   克拉克不僅為當代舞蹈的先驅,更是一個文化現象:在那個極度保守的柴契爾時代,克拉克挑戰了性別認同以及傳統價值觀,他將芭蕾舞納入當代舞蹈,同時注入龐克文化的元素,菁英文化與大眾文化因而交融。三十多年來,克拉克持續開拓舞蹈和視覺藝術的邊界,發展出一個跨領域的美學語言。克拉克特別欣賞挑戰性別界線和性領域的藝術家,時常與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合作。 為了呈現這些精彩的對話,二樓展區便以跨領域合作為題,展出其他領域創作者與克拉克合作的實例,展品包括傳奇表演藝術家、時裝設計師雷夫•波维瑞(Leigh Bowery)為克拉克製作的多套舞蹈服,以及知名藝術家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替克拉克製作的佈景設計,從盧卡斯擔任服裝暨佈景指導的克拉克舞劇《Before and After: the Fall》(2001)中,可見兩人擁有對性、肢體和手勢語言的共同興趣,並藉由創作來探索這些主題的可能性。 二樓展區以跨領域合作為題,圖為雷夫•波维瑞為克拉克設計的舞蹈服裝展廳。(© Tim Whitby/Getty Images) 莎拉•盧卡斯與克拉克合作的舞作《Before and After: the Fall》演出紀錄,此攝影作品為展出作品之一。(Photo: Andrea Stappert, © Sarah Lucas, courtesy Michael Clark Company and Sadie Coles HQ, London)   「我試著編出並非關於舞蹈的舞蹈,它們並非專屬舞者的藝術。」克拉克曾如此描述自己的創作。巴比肯藝術中心的這場展覽成功地體現克拉克的精神:奔放、多元、具生命力與舞動性。在封關中度過數月的觀眾,則嘗著難得能觀舞的滋味,在「非白立方」的空間下恣意地「舞動」。
2021/01/15
疫情對全球博物館產生哪些衝擊?ICOM調查報告揭露危機與轉機
疫情對全球博物館產生哪些衝擊?ICOM調查報告揭露危機與轉機
作者:藍敏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2020年,新冠肺炎影響全球文化機構,嚴重威脅博物館財務、館員與約聘僱的生計,即使博物館陸續重新開放,依舊存在許多限制,博物館正面臨大規模傳染病所帶來的衝擊。 為了解疫情對博物館產生哪些衝擊,國際博物館協會(簡稱ICOM)於2020年對全球博物館人進行兩次線上問卷調查。調查目的在於了解博物館面臨的難題與復原能力。第一次調查從4月7日到5月7日,第二次調查從9月8日到10月18日。調查項目包含:博物館、館員與自由工作者(台灣慣稱約聘僱)現況、預期經濟衝擊、數位活動與溝通、博物館安全與保存議題;第二次調查進一步探討博物館的財務困境與數位活動。 ICOM的兩次調查結果都指向博物館閉館潮、博物館人失業危機與數位轉型此三大難題,以下摘要兩次報告重點: 博物館閉館潮蔓延全球 5月份的調查結果顯示:受疫情影響最深的亞洲、非洲和阿拉伯國家,博物館關閉的比例高於其他地區。11月份報告更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列入重災區。 博物館人面臨失業危機 5月份報告指出,全職博物館員仍保有工作,然而14%受訪者表示機構內有人被臨時解僱,6%被解雇或沒有續約。11月份報告更指出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博物館館員被解雇或強制休假。自由工作者情況更加岌岌可危,5月有16.1%受訪者被臨時解僱,22.6%沒有續約;11月情況稍緩,但也有10.7%受訪者已被暫時解僱,16%未續約。 數位轉型帶給博物館一線生機 防疫的隔離措施讓博物館增加使用數位傳播,如果把社群媒體、線上展覽及教育活動一併計算,大約增加50%博物館使用數位設施。 過去博物館以典藏真品、強調現場體驗等特質,作為區別自身與其他文化機構的優勢,然而面對這次疫情,反而使得博物館原本的優勢轉為劣勢。11月份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7成的博物館人認為,博物館必須重新思考數位政策與整備數位環境,同時也有超過5成的受訪者認為,館員的數位素養與技能培訓相當重要(如下表)。 閉館之後,博物館會考慮採用哪些數位政策?(本表由作者翻譯與製做,資料源自ICOM 11月份報告,頁18)   台灣雖然免於疫情爆發危機,然而,博物館界同樣面臨參觀人數減少以及數位轉型等問題。如何發展因應疫情的轉型策略,重新關注博物館忽略的風險議題,是本世紀博物館營運管理最新的課題。 蓋提美術館在網路發起 #gettymuseumchallenge活動,吸引高齡社群的關注與參與。圖左是英國格拉斯哥美術館作品Lady in a Fur Wrap (CC BY-NC-ND 2.0),圖右是Joyce Cook的挑戰作品。線上活動可以引發全球關注,激發參與者靈感,並與親友同樂,在疫情期間讓人們持續享有博物館資源。(來源:Getty, IrisBlog, CC BY 4.0)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