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親子探索博物館的另類選擇!英國V&A博物館「學習背包」設計指南
親子探索博物館的另類選擇!英國V&A博物館「學習背包」設計指南
作者:謝文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學習背包在歐美各大博物館相當普遍,主要提供親子觀眾借用,透過背包中的教材引導觀眾探索博物館。由於沒有時間及地點限制,觀眾可依照興趣和步調自由參觀,也能在過程中一起觀察、討論,豐富親子共學體驗。 兒童在博物館的學習體驗越來越受到重視,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展覽及教育活動也隨之增加。(Image by anjanettew from Flickr)   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簡稱V&A博物館)自1990年代開始發展學習背包,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館方不藏私地將設計流程寫成一篇指南〈為博物館親子觀眾設計學習背包〉,以下是指南中的八項建議:   第一步:為什麼要發展學習背包? 確立目標並思考如何達成目標。例如:目標觀眾是誰?想介紹什麼主題和展品?所選的主題及展品是否適合目標觀眾? 第二步:估算發展學習背包的預算 從初期的規劃設計、背包製作(包含背包本身和教材,如地圖、手冊、複製文物等),到後續維護(如清潔、借用管理、汰換等)。此外,當今受疫情影響,應更謹慎維護衛生安全,因此背包的消毒工作也應納入預算考量。 第三步:選擇主題 主題和內容的選定取決於目標觀眾及展品特色。調查哪些展品最受歡迎?將展品包裝成有主題性/故事性的任務,並幫學習背包取個吸引人的名字,像是「探險家」、「偵探」等,除了有助觀眾了解背包內容,更可以創造參觀情境。 第四步:發展內容 選定目標觀眾、主題及展品後,即可開始發展內容。內容必須與展品有所連結、有趣且容易參與。此外,活動應有多樣的形式,以符合不同學習風格需求。常見的活動類型有:聽/說故事、文物觸摸、拼圖、觀察遊戲等。 第五步:設計 擬定活動內容後,接著需選擇呈現方式。背包及教材的外觀樣式、材質,除了美觀之外,也應考量耐用度、識別度等。另外,在背包裡放一張使用指引,介紹學習目標、參觀路線、活動內容(幾個關卡、哪些教材、建議活動時間)等,可讓使用者一目瞭然。 第六步:制定租借方式 制定借用規則,確保借還背包時清點內容物。為了避免背包未歸還的情形,可以抵押證件或押金。另外,在歸還時可以請觀眾填寫問卷,調查使用情形,供後續評量使用。 第七步:行銷推廣 除了透過各種媒體宣傳,也可以考慮策劃「蒐集徽章」活動,每完成一個學習背包任務便發給一個徽章,吸引觀眾持續回流。 第八步:評量 透過問卷調查了解使用者的學習成效及回饋、記錄不同主題背包的借用次數、借用時間長度等資訊,對於未來發展其他學習背包有參考價值。 V&A博物館提供觀眾借用的學習背包。(謝文馨 攝影)   實體教材 VS. 數位服務,該選哪個? 近年台灣博物館界積極推動友善兒童措施,推出實體教具箱與行動學習服務,實體教材能動手體驗、數位服務貼近年輕觀眾的使用習慣,兩者各有優勢,因此媒材的選擇仍要回歸思考「為什麼要發展學習背包?」雖然每間博物館訴求不同,但教育本質是一致的—呼應觀眾需求、創造有意義的學習體驗、啟發觀眾探索世界,皆是發展學習背包的發想方向。 國小學童拿著科博館的「探索背包」平板電腦在展場進行自主探索學習。(照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21/03/19
新常態下的檳城州立美術館,抗疫之餘不忘傳遞藝術的美好
新常態下的檳城州立美術館,抗疫之餘不忘傳遞藝術的美好
作者:林易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1965年開幕的檳城州立美術館(Penang State Art Gallery)原本與檳城博物館(Penang State Museum)座落在同一棟歷史建築—華蓋街檳城大英義學(Penang Free School)舊址,但由於空間不足,美術館於1994年遷址檳州人民大會堂的一樓及三樓,展出1965年至今的檳城現代、當代藝術品。隨著美術館的永久典藏品持續增加,近年來更接受藝術收藏家拿督陳志寬醫生餽贈432件作品,總價約170萬令吉(約987萬台幣)。自2017年開始,檳州博物館委員會與喬治市保存與發展機構斥資2千萬令吉(約1億台幣)增建與翻新華蓋街舊建築,期許為來訪觀眾提供更寬敞的美術館空間。 檳城州立美術館目前所在的檳州人民大會堂(來源:OZinOH, CC BY-NC 2.0)   檳城州立美術館配合馬來西亞政府在2020年5月因新冠肺炎實施的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MCO),為避免民眾無法欣賞展覽作品,而延長了2020年重要典藏特展的展期。此外,美術館也與檳城藝術協會在同年8月聯合舉辦名為「Beyond 2020」的短期特展。檳城藝術協會主席莊學騰在展覽開幕時表示:「這場展覽呈現的是藝術家的創意,以及共同擊退疫情的決心」。 除了籌劃展覽之外,美術館更推出15款口罩,以永久典藏圖像為設計靈感,讓民眾抗疫之餘也能感受藝術的美好。 檳城州立美術館以永久典藏圖像設計15款口罩(來源:Penang State Museum & Art Gallery)   就目前全球的趨勢而言,各地政府為了降低疫情對藝文工作者的影響,分別祭出不同的紓困措施,以實質的補助款或消費計畫,致力於協助藝文工作者走出這場嚴酷的寒冬。對此,檳城州政府不僅推出三階段的「檳州藝文援助配套」,更透過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執行「喬向新常態」計畫〔註〕。檳城州立美術館結合上述藝文紓困計畫,更憑藉自身力量,持續為社會帶來藝術與美好。   註釋: 「喬向新常態」計畫由檳城州政府撥款100萬令吉(約500萬台幣),交由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執行,分成三個項目:「支持本地商家」、「修建老厝」與「錄兩手:叫你拍video」。在「支持本地商家」項目中,通過審核的本地商家及文化與經濟生態圈成員,將在世遺組織的協助下進行數位營銷宣傳和數位轉型。而在「修建老厝」項目中,世遺組織將提供通過申請的業主或租戶1,500令吉(約8,600台幣),進行小型修繕與保養工程。此外,世遺組織透過「錄兩手:叫你拍video」邀請常駐檳城且以技藝、知識或相關服務為主要收入的文化遺產參與者,錄製影片分享技藝知識或製作工程,並提供補助。
2021/03/15
雲端上看展—倫敦V&A博物館「探索拉斐爾圖稿」線上展
雲端上看展—倫敦V&A博物館「探索拉斐爾圖稿」線上展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本文圖片由V&A博物館授權媒體使用 為了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簡稱V&A博物館)在2019年啟動「拉斐爾計畫」(Raphael Project)。館方原計畫於去年揭幕重新翻修後的拉斐爾展廳(Raphael Court),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展廳重新揭幕日期仍未定,便由線上展「探索拉斐爾圖稿」(Explore the Raphael Cartoons)率先開幕。 3D掃描儀紀錄圖稿表面細節的過程。(來源:© Gabriel Scarpa for Factum Foundation)   這項線上展的起源是V&A博物館與事實基金會(Factum Foundation)的數位修復計畫,重新「詮釋」了七幅為製作織毯所繪製的「圖稿」(Cartoons),成果直接於網上展示。這批拉斐爾圖稿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1515年:教宗李奧十世(Leo PP. X)委託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為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繪製十幅約5公尺長、3.5公尺高的巨型織毯,內容呈現聖彼得和聖保羅兩名使徒的生平,包括「捕魚神蹟」、「羅馬總督皈依」、「保羅雅典講道」、「耶穌給彼得鑰匙」、「亞拿尼亞之死」、「保羅在路司得城」和「治癒瘸子」等宗教故事。 拉斐爾圖稿中的「捕魚神蹟」作品,繪製於1515–1516年。(來源:©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Courtesy Royal Collection Trust /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2021)   為了製作這十幅織毯,拉斐爾事先描繪了同尺寸的圖稿,並以不透明水彩精細繪製而成。完成的圖稿被送至布魯塞爾的知名織毯作坊製作,並於1519年首次懸掛於西斯汀禮拜堂內。「拉斐爾圖稿」被畫家視為完整作品,在藝術史上的地位並不亞於正式於禮拜堂展出的織毯。 目前僅存的七幅圖稿在17世紀時由英國威爾斯親王(亦即後來的查理一世)帶到英國。自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便長期出借給V&A博物館,展示於拉斐爾展廳。 親見藝術品的真實感受仍無可比擬,但線上展提供了某些實體展無法達到的效果,例如拉斐爾圖稿上細小的筆觸記號,或是畫面上的細節,皆是觀眾站在巨幅畫作前難以看見的部分。線上觀展的使用者可透過三種不同模式看畫:看彩色圖稿(visible)、透過紅外線看炭筆底稿(infrared)和稿紙表面的質地(surface)。每張圖稿皆有專屬頁面,詳述其背後的聖經故事與含意,而圖稿上的白點則會跳出畫面細節的解析,以供詳閱。這項線上展對於圖稿的未來研究和維護至關重要,同時也讓世界各地電腦螢幕前的觀眾,得以前所未有地「細讀」這批具歷史意義的傑作。 「探索拉斐爾圖稿」線上展的互動範例,使用者可用三種不同模式看畫。(來源:©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Courtesy Royal Collection Trust /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2021)
2021/03/12
勇於迎接轉型挑戰!疫情下歐洲博物館的因應之道
勇於迎接轉型挑戰!疫情下歐洲博物館的因應之道
作者/攝影:何慕凡(國家人權博物館組員) 2020年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歐洲許多博物館的營運困難甚且閉館。歐洲博物館組織網絡(Network of European Museum Organisations,以下簡稱NEMO)分別在2020年3月24日至4月30日及10月30日至11月29日執行疫情對博物館的影響調查,調查範圍遍及48個國家,第一次調查的博物館總計1000間,第二次則調查600間,並分別於2020年5月及2021年1月公布調查報告。 NEMO兩次調查一致突顯了當下博物館所面臨的危機: 一、大規模閉館導致的營運危機 兩次調查都點出,多數的歐洲博物館處於閉館的狀態,第一次調查顯示,因觀光客的減少及閉館所致,平均每五家中有三家的博物館每週財務虧損約為2萬3百歐元(相當於新台幣67萬元);第二次調查顯示,75%受調查的博物館每週虧損從1千至3萬歐元不等(相當於新台幣3萬至99萬)。私立博物館體質更為脆弱,受票房市場的影響更為嚴重。 二、數位轉型下的工作挑戰 第一次調查歸結,多數博物館並未採取裁員手段作為因應方案,3成博物館轉向讓館員以自由工作者方式上班,工作重心調整為線上及社群媒體經營。8成博物館開始完善其數位化設備,以持續服務觀眾。在第二次調查中,93%博物館轉向發展數位化服務,但只有7%博物館針對數位化工作進用新員工,其他博物館大多由原來的館員執行。 梵蒂岡博物館曾在2020年短暫閉館88天,現已在防疫規範下重新開放,同時亦提供虛擬線上導覽。(何慕凡 攝影)   NEMO調查中也指出了因應困境的建議: 一、完善數位設置並開展未來替代財源 在第一次調查中,NEMO呼籲政府除了給予資金協助外,也需盡快協助博物館完善數位化的軟硬體設置。第二次的調查顯示,6成博物館雖有收到政府的財務資助,卻有一半以上的博物館並無替代財源的規劃,例如:轉化博物館專業作為開拓財源的知識內容等。 二、規劃數位化訓練與評量機制 兩次調查顯示,博物館數位專案多由現有的館員執行,且近8成的博物館已完成數位基礎建設,然而館員卻缺乏相關的數位知識及技能。此外,數位化或線上資源的評量機制也有待建置,包括統計及分析線上觀看流量等將是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   小結:為重新開館做努力 NEMO主張博物館是防疫期間的重要場域,在疫情下適時提供大眾慰藉心靈的資源,因此當前的博物館應朝向重新開館作努力。調查報告不僅呈現疫情下的博物館面臨困境,同時也展現博物館開展出的新可能。在閉館期間必須未雨綢繆規劃替代財源,結合數位化與線上資源開展博物館營運的多元發展。後疫情時代,博物館必須勇於迎接新一波的轉型挑戰。 圖為柏林博物館島的新博物館,目前所有柏林的博物館都閉館中,但仍透過虛擬展覽的方式進行展覽與講座,甚至使用Google與Instagram作為推廣工具。(何慕凡 攝影)
2021/03/10
博物館如何說一個好故事?掌握6個關鍵就對了!
博物館如何說一個好故事?掌握6個關鍵就對了!
作者: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說故事,是分享真實經驗最平易近人的方法。每個人在故事裡,多少能找到熟悉的自己,以此建立情感連結、感受不同視角,潛移默化地改變想法、促成行動。 說故事,是博物館引導社會改變的手段。聖克魯茲藝術與歷史博物館(Santa Cruz Museum of Art & History)曾是保留藝術與歷史的空間,現將藝術與歷史轉化為媒介,讓故事成為主軸,以此強化與社區的關係。該館甚至把說故事列在組織任務之中:說故事,是我們激發共同經驗與未知連結的手段。 說故事,是博物館以文本詮釋日常,帶領觀眾了解自身文化的方式。2019年起,文化部以「走讀臺灣」為主題,將文本與文化路徑結合,提供深度的閱讀體驗。例如,國立歷史博物館2020年為家庭觀眾規畫「別有風味:人情交織的城南小市場」走讀活動,帶著大小朋友在南門中繼市場,閱讀臺灣繪本《一家人的南門市場》了解市場的過去、聆聽大小老闆與市場的故事,最後在藝術教育老師的帶領下,以視覺、嗅覺、聽覺認識市場,解讀臺灣的日常。 南園粽子的鍾奶奶和小朋友分享自己和市場的故事(王惇蕙 提供) 大家一起來想想「如果能觸摸氣味,是什麼感覺呢?」(王惇蕙 提供)   說一個好的故事,能讓博物館成就很多事!溝通專家Anna Faherty女士提出6個說故事的關鍵: 「誰」的故事 博物館可以透過徵集物件與故事,搜集多樣經驗與生活,個人或多或少能於其中投射自身,創造與博物館的連結。   故事有什麼「觀點」 故事有主角、配角,不同觀點造就不同敘事方式,傳遞迥異的價值觀。   「阻礙」在所難免 主角遭遇阻礙、克服困難,是故事迷人之處;最能引發認同的,是人人都會遇到的情境,如愛、失去、痛楚。感同身受的緊張感,可驅使觀眾一探究竟。   「事件」的設定 一旦觀眾將自己投射其中,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與克服過程,是故事發展的重點。   「細節」的掌握 之所以描述細節,是為了讓觀眾沉浸於故事之中。博物館和檔管局是尋找歷史細節的絕佳地點,檔案能呈現個人生活、社會文化,甚至是經濟狀況、氣候環境等。   故事的「結局」 大致而言,主角以行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最終迎來結局。無論好壞,主角在過程中或多或少改變自己與周遭,而觀眾看著主角的成長,也能從中獲得收穫。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獨一無二,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動人之處,屬於公共資源的博物館,也有許多的故事等候發掘。故事該由誰來說、對誰說、怎麼說,都需精心安排,最終目標是吸引你我參與、有所收穫!
2021/03/05
2021年AAM《趨勢觀察》報告熱血出爐!危機時刻博物館如何成為一股力量
2021年AAM《趨勢觀察》報告熱血出爐!危機時刻博物館如何成為一股力量
文|藍敏菁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本文依據2021年AAM《趨勢觀察》報告摘譯報導 美國博物館聯盟(簡稱AAM)博物館未來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每年初公布的《趨勢觀察》(TrendsWatch)長期備受全球博物館界矚目,往常多是探討未來十年影響博物館的新興科技,然而2021年的報告與以往不同,聚焦在關注非營利的複雜網絡中,博物館如何成為一股力量,不僅支持自身走出疫情危機,也協助社會渡過難關,這有賴處理以下五項議題:   縮短差距:改善體制的財富與權力不平等 在美國,收入不平等與種族財富差距長期存在歷史文化當中,1%的美國人擁有全國1/3的財富;白人的財富約為非裔美國人的8倍。博物館長期從上述不公平的現況中受益,有義務以身作則、秉持社會正義的價值觀。因此,AAM成立「多樣性、公平、無障礙和包容性工作小組」(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 簡稱DEAI),率先從博物館領導階層的多元組成做起,試圖改變46%博物館董事會多為白人的現況。   數位覺醒:疫情存活與未來成功的關鍵技術 為了確保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博物館必須即刻提升效率(efficiency)與效能(effectiveness)。使用數位科技的好處在於,短期內,博物館能應用社群媒體持續服務觀眾;長期上,可以開發線上與線下活動,甚至還能擴展財務來源。因此,博物館應有將數位政策列為永續發展策略的自覺。   誰跟不上?在危機時刻關照弱勢團體 新冠疫情讓弱勢者的生活更加艱困,非裔美國人與原住民的死亡人數高於白人,多數因疫情而被裁員。博物館可以與政府、非營利組織與私人企業合作,建立臨時安全網、提供社會服務,例如無家可歸博物館在2020年夏季提供近9千份餐食給臨時居所與街頭上的弱勢者,確保社區居民不會孤獨面對疫情。此外,部分博物館從業者也受到疫情衝擊,遭遇減薪與裁員等窘境,博物館可從財務、法律、醫療與精神等方面協助他們。   疫情在校園:疫情如何重塑高等教育 過去十年來,高等教育因高學貸與就學率下降而面臨危機,新冠疫情讓情況加劇,學生入學時間延後,外國學生入學意願降低。然而危機也可能是轉機,大學博物館和美術館成為重塑高等教育的推手,在疫情期間可協助學校維持校園安全、支援線上教學,提供學生、研究員與教師需要的學習資源,並與其母機構維持良好穩定的財務關係,亦可對鄰近社區做出貢獻。   策略遠見:不確定時代的存活方式 新冠肺炎與變種病毒持續肆虐,森林大火、颶風、蝗災、種族主義也接連發生,人類生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變。面對不確定性與錯綜複雜的災難,博物館應具備「策略遠見」(strategic foresight),研擬具有風險管理思維的執行策略,協助博物館因應多災多難的世界。 博物館未來中心策略遠見副主席與創始館長Elizabeth Merritt在報告中提到:「博物館具有一股力量,可以將美國零散的教育、健康與經濟支援基礎建設凝聚在一起。」她也特別提醒博物館人,當你快被工作或負面資訊擊垮時,記得按下暫停鍵,讓自己休息後再出發。期許2021年AAM《趨勢觀察》報告能幫助博物館在艱難時刻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點!
2021/03/01
你有愛臺灣博物館卡了嗎?淺談博物館卡的案例與優勢
你有愛臺灣博物館卡了嗎?淺談博物館卡的案例與優勢
作者:黃寶霈(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生) 相較於國外為短期旅客所設計的博物館或觀光景點通行證,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於2019年底推出的愛臺灣博物館卡,是一張針對臺灣國民所設計、集結臺灣熱門博物館的暢遊卡,整合全臺9館(19園區)與26間聯盟館所,全臺9館可無限次免費參觀常設展,並享有特展及活動優惠,而聯盟館所則享有購票折扣,另有特約店家優惠福利。 這樣子以國家區域為單位的博物館卡並非新鮮事。早於1981年,荷蘭博物館協會就推出Museum kaart計畫,受到外國旅客的熱烈支持,如在2019年,便有930萬的博物館觀眾使用博物館卡,持卡者每人平均一年會運用6.7次。荷蘭Museum kaart的成功,成為其他國家紛紛仿效的典範,接續出現許多國家型的博物館卡,如瑞士Passeport Musée、土耳其MüzeKart+、芬蘭Museokortti、比利時museumPASSmusées等,皆是以暢遊年卡整合國內多數博物館參訪的例子,這些博物館卡的運行機制大同小異,且以「限本人使用,不得轉借」為一致規範。 六國博物館卡比較表(黃寶霈 繪製)   聯合多間國內館舍推行博物館卡,無非是期待能提升國民對文化資產的保護意識與行動,將文化知識落實於生活教育中。除能以「無限次數」的誘因吸引與提升觀眾至各館的重複到訪率外,也能強化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連結。對單一各館來說,能藉由造訪數據更加確認該館潛在觀眾的樣貌,以推出符合其需求的展覽與活動。從整合博物館的角度來看,這種合作搭售模式,有利於提升缺乏知名度或所在地較偏遠博物館的造訪機率,連帶促進觀眾至其他地區觀光消費的機會,由此便能從多數觀眾至各館的足跡,推想相關旅遊路線與計畫,結合知識美感教育與休閒遊憩。另一方面,對觀眾來說,能藉由查閱個人造訪記錄,更有系統地整頓參觀博物館的知識累積,獲得成就感與下一次的探索動力。 荷蘭博物館卡Museum Kaart(黃寶霈 攝影)   令人好奇的是,愛臺灣博物館卡是否有足夠誘因激發國民參觀博物館的意願?曾有新聞報導指出,該卡發行量不如預期樂觀,且參與的博物館與內容並不豐富,難吸引民眾使用。確實,以免費無限暢遊的館別數量來看,相比其他國家型博物館卡在納入如美術館、歷史建築等文化機構與景點,形成一個以博物館為首的大型文化網絡,僅9館的愛臺灣博物館卡對民眾的吸引度略低。此外,臺灣的博物館普遍票價較低,許多對國人或所處縣市的民眾亦有優待,可能又讓購卡的誘因更加不足。不過,若僅以量體大小或價格高低評估博物館卡所帶來的文化知識能量,這便落入偏頗觀點的圈套,我們還須考量博物館品質與其藏品所代表的文化底蘊才是。
2021/02/26
疫情下的博物館變革—英國黑郡生活博物館席捲TikTok平台
疫情下的博物館變革—英國黑郡生活博物館席捲TikTok平台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全文圖片由英國黑郡生活博物館授權使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歐美各地博物館自2020年3月起陸續因封關被迫閉館,不少博物館因此更加關注網路經營,致力在閉館期間也能持續與觀眾互動。在英國,黑郡生活博物館(Black Country Living Museum)在TikTok平台推出幽默又具教育性的影片,獲得博物館界的大力稱讚,更在年輕族群中引發了廣大迴響,大量觀眾留言表示開館後必定親訪博物館,可見其計畫的成功。截至本文撰寫日為止,博物館官方帳號已有超過545萬的追蹤者,成為TikTok上最受歡迎的英國博物館。 英國黑郡生活博物館是一座露天開放式博物館,整個園區以濃厚復古味的街道屋舍、商店工坊、工業區、採礦隧道和運河等,重現工業革命起源地城鎮。(圖片來源:@blackcountrymuseum)   這座位於英國達德利(Dudley)的博物館,以沉浸式體驗出名,走進露天開放式園區,時間彷彿回到1850年至1950年間的黑郡,濃厚復古味的街道、屋舍、商店、工業區和採礦隧道等,重現工業革命起源地城鎮。疫情期間,黑郡生活博物館延續他們的沉浸式精神,透過短片邀請觀眾一同踏上時光旅行,回到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女性角色的介紹、維多利亞時代的時尚穿搭秀,以及富濃厚黑郡口音的老爺爺道出走過人生低潮的故事等影片,皆是點擊率破百萬的熱門影片。館方以精心規劃的腳本加上專業的運鏡,結合一些當代的元素(例如流行音樂),在詼諧和輕鬆的口吻下訴說當地歷史,成功地打入年輕族群。 維多利亞時代的時尚穿搭秀,是黑郡生活博物館TikTok平台上最受歡迎的影片之一。(來源:@blackcountrymuseum tiktok) 富濃厚黑郡口音的老爺爺將時間拉回1920年代,道出自己走過人生低潮的故事。(來源:@blackcountrymuseum tiktok) 以日常物件走入歷史,這部短片帶領觀眾一窺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如何燒水煮飯。(來源:@blackcountrymuseum tiktok)   黑郡生活博物館的行銷經理Abby Bird是這項計畫的幕後推手,她本身便是TikTok的愛好者。Abby在受BBC專訪時表示,自己從沒想過這項計畫會如此成功,「我們的演員知道如何說故事,而博物館本身的復古和開放式魅力,更是讓我們影片能成功的元素。」關上大門的博物館,並不表示就此停止與觀眾互動,別出心裁的計畫能幫博物館走過疫情低潮,更能帶來新意。博物館營運總監Natasha Eden則表示,TikTok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與年輕觀眾進行有意義的互動,「作為一家博物館和慈善機構,我們的最基本目標是以引人入勝和親近大眾的方式來講述黑郡鎮的故事。」比起過往任何時刻,博物館親近大眾的任務,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現況下顯得更為重要。
2021/02/22
歡迎騎腳踏車來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防疫經驗與啟發
歡迎騎腳踏車來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防疫經驗與啟發
作者:朱安如(紐約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UNY藝術市場研究碩士、藝文工作者) 2020年8月,紐約市的大型博物館、美術館,在歷經近半年的完全閉館之後,重新開放。當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The Met;以下簡稱大都會)發佈新聞稿,提出兩項新政:線上預訂的定時入場票券,以及期間限定的代客泊腳踏車活動。現在,檢視過去這5個月的大都會經驗可以發現,由疫情引發的改變其實有其正面性,也可能為博物館的定位與待客之道,帶來更為長遠的影響。   網民敲碗加場!充滿活力的代客泊腳踏車活動 先從代客泊腳踏車說起。疫情大幅降低了紐約的大眾運輸系統搭乘率,尤其是大都會所在的曼哈頓,至今地鐵搭乘人數很少超過疫情前的五分之一。於是,博物館推出了「代客泊腳踏車」活動,在第五大道博物館建築旁的廣場上規劃專用區域,不但有工作人員迎接騎士訪客、協助泊車,前500名參與民眾還有小禮物相贈—大都會博物館的腳踏車反光片! 其實,博物館位於80街的停車場內,原本就設有可免費停放的腳踏車架。這項措施除了擴增腳踏車停放空間,更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推廣手法,執行上也頗受好評。比如活動時間,一開始是考量紐約的天氣狀況,設定從2020年8月29日到同年9月27日,消息一出,社群網站上便出現敲碗延長的留言,後來也的確延長到6週,贈品則在頭2週就發放一空。   預訂定時入場票吧!讓博物館為你做好準備 疫情前,大都會的參觀人數有高達70%為外地旅客,線上預訂的定時入場票,則是服務紐約州居民及紐約與鄰近州學生,這群人成為目前的主要訪客。在大都會任職將近28年的訪客服務部門主管Will Sullivan表示:「因為預約,參觀者會事先收到email,我們就可以透過email,和約莫90%的參觀民眾預先溝通,提醒他們館內的最新狀況,提供地圖或聲音導覽等。這個層面的改變很正向,讓我們能更完善地為參觀者做好準備,讓他們一踏入博物館,就可以充分享受這趟旅程,而不是進來大廳才開始搜集資訊。同時,預約參觀也讓我們能更好地掌握人流。」   疫情下的館員使命:一種療癒的力量 根據紐約州的防疫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只能接受四分之一的可容納人數,受惠於大都會佔地廣達560萬坪,一天可迎接2萬人。然而Sullivan指出,目前每天平均參觀人數只有3000至5000人,最高紀錄為8000人。不過,疫情也更突顯了漫遊於博物館,親眼見證人類歷史結晶的珍貴與力量,如Sullivan所說:「此時我更強烈地看見我的使命。除了談論旅遊業或疫情規範,我們提供這世界的,是更重要的,一種療癒的力量。」 從「將通勤方式受限的感受,轉化為帶有活力感」的代客泊腳踏車活動,到深刻體認博物館超越教育、觀光、社交等面向的「療癒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防疫經驗,不只是化危機為轉機,更揭示了後疫情時代博物館定位的可能趨勢。 館內供參訪者素描、休憩的椅子,也保持社交距離。(朱安如 攝影)
2021/02/19
日本新成立「文化財防災中心」,集結全國資源保護文化財
日本新成立「文化財防災中心」,集結全國資源保護文化財
作者:呂怡屏 2019年10月31日,日本沖繩縣首里城,這座琉球王國復原都城,慘遭祝融之災,這場火災不僅燒毀了有形的文化財,當地居民亦如同被帶走心靈支柱般失落。這起事件讓日本相關單位再次思考,如何從行政體制和實質行動上,提升保存文化財的效率,這也是促成2020年10月1日成立「文化財防災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火災前的首里城正殿(松岡明芳, CC BY-SA 4.0) 火災後的首里城(來源:Indiana jo, CC BY-SA 4.0)   日本的大規模文化財救援與保存事業,可追溯至1997年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後,以神戶大學為中心隨後推廣至全日本的「歷史資料網絡」。直至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發生之後,文化廳下轄的獨立行政法人國立文化財機構,設置「受災文化財等救援委員會」,並於2014年轉型為「文化財防災網絡」。 2020年新設的「文化財防災中心」是為了自頻繁發生的各種災害中保護文化財而設立,藉由多個組織與專家的協助,在平常施行防災措施,災害發生時能迅速且有效率地執行救援工作。因此,在組織架構方面,整合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奈良文化財研究所、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的防災業務。在現有的文化財相關組織網絡基礎上,促進各單位間的情報分享與連結合作。 地震後的熊本城(來源:Totti, CC BY-SA 4.0)   活動目標分為三個層次,其一、事前準備預防災害發生;其二、藉由正確的資訊收集、準確判斷後迅速行動,將災損降到最少;其三、妥善規劃救援體制,迅速馳援受災的文化財。 實際措施則分為五大項,第一、連結並建構各地域防災體制;第二、制定應對災害的指導方針;第三、訂定收藏庫、展示場的安全維護對策,以及開發針對受災文物的搶救和修復技術;第四、文化財防災觀念與知識推廣;第五、文化財防災相關資訊的收集與公開運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受保護的文化財指的是建造物、美術工藝品、民俗文化財,以及日本文化財保護法中記載的其他形式文化財。然而,非國家或地方指定卻對傳承地域歷史與文化有正面意義的文化財,掌握其所在位置也是防災準備中不可忽略的工作。再者,透過這項工作也能向市民介紹文化財防災概念,成為推動與市民協同合作的契機。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