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走進明日世界的互動關鍵!柏林未來館的科技體驗
走進明日世界的互動關鍵!柏林未來館的科技體驗
作者:林家妤 Sharkie Lin(博物館規劃與策展工作者) 柏林未來館(Futurium)於2019年9月開幕,位置鄰近國會大廈與中央車站,致力於透過互動裝置、虛擬實境體驗等科技運用方式,結合未來議題的討論,帶領觀眾思考「我們想要如何生活?」(How do we want to live ?)。 如柏林未來館大廳的「未來願望」裝置,觀眾可在互動螢幕上輸入自己的未來願望,發送後系統會分析內容,將其連結至數個不同的領域,使觀眾發現更多相關的議題,以及看見自己的願望融入更大的網絡中。   柏林未來館具未來感的外觀,該建築為BNB永續金質獎(BNB-Gold Status in sustainability)有史以來最高分的永續建築。(©David von Becker,柏林未來館 提供) 大廳的「未來願望」裝置。(林家妤 攝影)   常設展根據主題劃分三大展區,包含「人」、「自然」、「科技」。值得一提的是,館方以流動的展覽(Liquid Exhibition)概念進行策展,在三大主題不變的前提下,每年更新部分常設展內容,注入新穎的課題,以回應未來議題的流動性。 展覽中思考橫跨城市與鄉村的交通工具以及出行對於環境的影響。(林家妤 攝影) 2023年度主題為「民主進程中」(Democracy in Progress)。(©David von Becker,柏林未來館 提供)   開啟未來旅程的互動關鍵:RFID手環 而展覽又如何連結科技、創造互動呢?進入展區前,可在該館的Pepper機器人身旁取得參觀柏林未來館必備的RFID互動手環。該手環扮演著與展覽互動的重要橋樑。 例如,許多展品會伴隨著提問與選項,觀眾可以透過手環回應問題,進而在不同的價值觀中探索與選擇;也能透過互動手環蒐集感興趣的主題,打造個人化的觀展旅程。而手環的互動並非僅停留在展覽中,參觀結束後,可在官網輸入手環代碼,獲取相關資料帶回家閱讀。   展示提問裝置「如果你死後,會希望數位資料進行怎樣的處理?」觀眾可以手環感應選項、回應問題。(林家妤 攝影) 除了增加具觀眾個人觀點的展覽體驗外,RFID手環也可啟動展覽遊戲裝置。例如,「科技」展區的「未來10-20年人類如何去尋求醫療協助」互動裝置。觀眾在展牆旁的圓桌感應區取得遊戲登入資格後,玩家會進入故事,扮演具輕微基因缺陷的新生兒,隨著時間過去在不同成長階段選擇想要的醫療選項,最終將通往不同的未來結局,以趣味的互動遊戲引導觀眾認識、思考未來醫療議題。   遊戲剛開始時,出現三張行動卡片可以選擇,第一個是「我相信我的醫生判斷」,第二個是「利用AI分析」,第三個則是「選擇植入一個晶片到身體中」。機台下方有感應器偵測手部位置,玩家可以運用手勢選擇答案。(林恩如 攝影)   動手做!體驗科技的多元空間 館內地下室的「未來館實驗室」(Futurium Lab)是一個結合特展與開放工作室的空間,鼓勵觀眾動手體驗新興科技,並透過參與各種工作坊和實驗,從而深入了解未來可能的技術發展,思考科技對社會的影響。 其中,空間每週會針對不同年齡層的觀眾舉辦工作坊,帶領觀眾認識、討論博物館中所見展品的製作技術。空間中也提供許多工具,如雷射切割機、3D列印機及機器人系列組件等,使觀眾能夠親自製作、測試自己的創意方案,以及直接與他人交流討論。   未來實驗室工作坊空間。(©David von Becker,柏林未來館 提供) 此外,館方也發展一系列的未來卡牌(Future box),目前僅有德語版,每張卡片皆描述一個未來趨勢,讓教師在課堂中帶領7至10年級的學生一起討論不同的未來願景與想法。實體卡盒於博物館商店販售,電子檔則可在官網自行下載列印。 【影片】未來卡牌介紹 該館也於2020/2021年獲得博物館界Luigi Micheletti 大獎,評審團總結「每個國家都應該有自己的Futurium」。目前,全球有五座未來博物館,而像這樣可以讓大眾討論、思考甚至塑造未來的場域,近幾年來在國際間快速增加,不僅打破普遍對於博物館關注過去的印象,也啟發了我們對於人類未來與科技的更多想像與思考。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7/18
社區達人養成記!「香港時地人」計畫探索地方的新途徑
社區達人養成記!「香港時地人」計畫探索地方的新途徑
作者: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香港非政府組織「城市日記」致力於收集社區故事、推動地方永續發展。2020年至2024年間獲何鴻毅家族香港基金贊助推行「香港時地人」計畫,該計畫鼓勵參與者從個人感興趣的主題出發,探索社區周遭的地方紋理。 計畫提供多樣主題的課程,引導學員展開認識社區的多元方法。每季課程約為期半年,主題包含:敘事實踐工作坊、生態文學、文化研究、人文地理、建築空間、城市規劃等,以及配合講座主題的戶外考察。 目前該計畫已培育近百位來自各行各業的「社區達人」,學員年齡遍及大學生至退休人士。並在課程尾聲舉辦社區達人「畢業展」,展示他們的地方觀察成果。   計畫課程也會配合不同主題的社區踏查,帶領參與者探索社區的多元面貌,圖為2023年舉行的「尋找銅鑼灣異度空間」社區導賞。(學員鄺景樺 設計,城市日記 提供) 「畢業展」展出社區達人們的學習成果,圖為第三場畢業展「栽種自己的社區」。(城市日記 提供)   作為社區參與項目,計畫強調田野考察及實踐課程所學,學員須以小組及個人形式展示學習成果。例如,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規劃「社區旅行」,透過協力完成資料整理、路線制定及現場講解,從中探尋社區故事或歷史,並且掌握籌劃導賞團的流程安排。 而個人習作則可運用自身技能及興趣進行創作,包含:文字、攝影、影音、繪畫、裝置、觸感藝術及舉辦實體活動等。有不少學員以親友為訪談主角,也在過程中加深了彼此間的認識。例如,修讀生物系同時對動畫製作感興趣的張霈渝,以爸爸的釣魚心得製作影片《香港釣魚友》,透視城市發展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學員車婷插畫作品《走在荃灣行人天橋上的退休司機》局部,作品以生為計程車司機的父親視角出發,梳理荃灣近二十年的時空變化。(城市日記 提供) 學員李美儀作品《雀鳥聚居熱點@烏溪沙》局部,以插圖、錄音、觸感藝術呈現城市裡的生態觀察,記錄烏溪沙沙灘的雀鳥、植物。(城市日記 提供)   此外,也有學員鼓起勇氣,接觸陌生族群,從地方居民的感受重新認識社區的面貌,如《半天假》的作者楊芷瑜為星期天聚集在公園的外籍家庭看護工繪製肖像,過程中也透過交談紀錄、了解他們的故事。 或是作品《大步過橋去趁墟》深入居民對大埔行人天橋的使用觀感,研究公共設施的變遷等等。透過學員們不同形式的觀察、對話、創作,使得我們得以看見隱於日常的特殊視角,也豐富了我們對社區的認知與想像。除了實體展出,學員的個人習作同時收錄於「城市日記」官網專欄。 「香港時地人」計畫結合跨領域資源,開拓個人情感和社群議題的連結,不僅是一個學習平台,更是連接人與社區的橋樑。計畫匯聚了一群關心社區的行動者,懷著對社區參與的熱誠,打破職業和世代的隔閡,彼此交流地方記憶及未來期許,也為社區注入了別樣的活力。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7/16
設計與環境的永續對話:倫敦設計博物館的「未來展望台」計畫
設計與環境的永續對話:倫敦設計博物館的「未來展望台」計畫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2023年末,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正式開放聚焦在環境議題的常設展,呈現「未來展望台」(Future Observatory)國家研究計劃的成果【註釋1】。 展覽座落於設計博物館的二樓,此展間將持續地呈現英國的設計如何積極地應對氣候危機。開展後所展示的首要計畫來自六名/組設計師,包括「食事提案」(Cooking Sections)、「暗黑物質實驗室」(Dark Matter Labs)、鄧恩 & 雷比(Dunne & Raby)、「法貝爾未來」(Faber Futures)、茱莉亞·金(Julia King) 和 「建築環境中的生物技術中心」(The Hub for Biotechnology in thebuilt Environment),他們的設計理念和作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包含廢棄物、材料和建築的全新方法。 例如,社會藝術團體「食事提案」的「氣候食者」(Climavore)計畫,他們自2015年起開始關注氣候危機,並藉由藝術實踐來探討糧食生產從季節性到全年活動的轉變、支持新農業技術的景觀演變、大量加速生產對環境的嚴峻影響等相關議題。 熱浪、乾旱和污染等氣候變化意味著我們熟悉的糧食系統持續走向不穩定的狀態,「氣候食者」所推動的是氣候變遷下的新興飲食方法或循環系統,關注的是人們對食材起源、食物生產和消費過程的充分瞭解,進而從日常飲食中做出調整,擁抱更為靈活、適時且具氣候反思性的飲食方案。   在展覽中,該計劃展示了一幅壁畫,材料來自蘇格蘭的天空島(Isle of Skye)多家餐廳所回收來的貝殼,再經過重組合成後所製成,呈現貝殼做為低碳建築材料的潛力,並開發一種水磨石磁磚,致力將之與社區產業相結合,以提供天空島的新興就業來源。 「氣候食者」(Climavore)於展覽中呈現的由回收貝殼製成的壁畫。(圖片提供:倫敦設計博物館 © Felix Speller for the Design Museum)   而生醫設計團體「法貝爾未來」呈現的是一件絲綢夾克外套,說明他們如何從大自然中取材,以減少生產技術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設計方法學。自創立以來,該團體一直致力於研究天藍色鏈黴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這種土壤細菌能夠自然分泌一種可用於紡織品染色的顏料。展現大自然與時尚連結的成果,並透過紀錄製作過程的電影來述說這件夾克外套如何從大自然中孕生。 生醫設計團體「法貝爾未來」在展覽中所呈現的一件取自大自然材料所製成的絲綢夾克外套。(圖片提供:倫敦設計博物館 © Felix Speller for the Design Museum)   六月底,館方宣布將「太陽能」(Solar)議題加入「未來展望台」的展示,呈現四項探索太陽的熱與光的設計,提供關於太陽如何在氣候危機下塑造景觀和家園設計的新方法。 針對「未來展望台」項目,策展人喬治・卡夫卡(George Kafka)表示其重要性在於呈現英國持續在進行的研究,它們所看向的是與未來接軌的設計。在這個需要迫切正視氣候危機的時代,每個產業皆需將永續發展考慮進產品製作,倫敦博物館對於這項計畫的重視便展現了他們對此的積極態度,期望藉由這些具前瞻性的設計,帶領觀眾反思我們每日的所用與所居,盡身為地球人所需的責任。 「未來展望台」於六月底加入聚焦在「太陽能」(Solar)的展示,呈現四項探索太陽的熱與光的設計。圖二為由Jamie Gatty Irving所設計的家居溫室模型。(圖片提供:倫敦設計博物館 © Henry Mills for the Design Museum) 【註釋1】「未來展望台」(Future Observatory)是館方與英國研究與創新機構(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旗下的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的首次合作。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7/10
厭世代中的博物館溝通媒介,以故宮南院Threads為例
厭世代中的博物館溝通媒介,以故宮南院Threads為例
作者:羅楷盛(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 故宮南院主要經營3大社群媒體:Threads、Facebook與Instagram,三者同為母公司Meta旗下的社群軟體,卻各有不同的生態、用戶與操作方式。因此,博物館社群經營從專注單一平臺,轉變以多角形式推廣議題。其中,Threads於2023年中推出,並以其飛快的節奏與高互動性吸引大量使用者,成為時下熱門的社交平台之一。 artnet專文〈天哪!我不是實習生:惠特尼博物館如何通過古怪風格獲得Threads青睞〉指出,越來越多博物館使用怪誕、幽默風格的Threads貼文,為博物館注入更活潑的形象,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拓展新觀眾。然而,我們如何透過Threads,為館舍創造獨特的性格呢?   「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中的〈霖雨圖〉,由左至右:館方以Facebook發佈新聞稿、Instagram發佈文物介紹與限時動態、Threads發佈社群編輯觀展心得,依據平臺屬性發佈不同的內容,以不同的論述角度,吸引不同社群用戶對展覽/件產生興趣。(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Facebook、Instagram、Threads)   瞄準「厭世代」,暗藏人味的發文三要素 臺灣社會的多元與對話空間,使過往的社會標準受到挑戰。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厭世代普遍對未來感到迷茫與無力。厭世情緒在網路時代的放大下,更演變成了一種青年文化的符碼與自嘲式的幽默感,也成為社群媒體的溝通語彙之一。【註釋1】 在厭世當道的社群溝通模式之下,透過生活化的文案,連結大眾生活與生命記憶,使得收藏於博物館中的文物們走近大眾。而在社群策略的擬定中,仍須考量博物館期望於平臺中達到的目標為何?例如,品牌形象、拓展觀眾群、展覽宣傳等面向。故宮南院的Threads發文主要融入了三種要素,嘗試呈現更具人味的互動:   一、創造陪伴的日常對話:厭世代普遍的孤獨感,造就了為滿足陪伴需求而不斷推陳出新的社交平臺。概念運用至Threads經營中,瞄準青年世代喜愛的元素,並以廢文、日記、碎碎念、心情小語等輕鬆口吻的文案類型,創造如同與朋友閒談、分享的陪伴感。   以〈明宣宗畫花下貍奴圖〉搭配閒談般的文字,就如同社群上層出不窮的「曬寵物」發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Threads粉絲專頁) 在會考期間也即時就故宮文物成為考題報導發文,並在深夜以貼文關心、陪伴考生。(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Threads粉絲專頁)   二、成為在地的好厝邊:而Threads短文即時互動的特性,結合故宮南院的所在地:嘉義,搭配氣候、地址等鄰里平時的家常話題,拉近博物館與在地的距離,也加強南院的地標形象。   南院身為「嘉義居民」的親切Threads自我介紹。(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Threads粉絲專頁) 文案加入雨聲、及在地即時氣候,連結展品特色。(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Threads粉絲專頁)   三、結合生活的文化知識:此類型發文主要以當期展件為主,將文物詮釋或背景故事連結日常生活,並以問答、觀賞心得等文案,創造出更具人情味的文物知識與館所形象。   連結當代生活時常遇到的失眠議題,講述〈日本 雙獏牡丹紋被套〉的安眠功能。(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Threads粉絲專頁)   結語,與觀眾溝通的新視窗 隨著越來越多的臺灣博物館開始探索這片數位新疆域,一個更加多元、互動且富有創意的博物館社群時代,或許已悄然揭幕。 Threads作為較新的社交平台,提供了嘗試創新內容形式的機會,但也相當考驗社群編輯對文字與博物館內容的掌握。如何在快節奏的社群互動中,依然保持博物館內容的專業性和教育意義,深化公眾對文化遺產的理解與欣賞,也值得我們持續探索、學習。 【註釋1】厭世,可以理解為對社會感到失望、無力或憤怒等負面情緒。這些情緒的產生,往往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經濟發展、資源分配、政治或社會變革的徬徨與不適應等。在現代社會中,厭世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尤其在年輕世代中。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7/04
收費拉鋸戰!揭開英國私人美術館票價政策後的暗流湧動
收費拉鋸戰!揭開英國私人美術館票價政策後的暗流湧動
作者:林盈君(英國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碩士、藝術顧問) 近期台灣針對私人美術館入場收費過高的議題引發了廣泛討論。相較之下,英國在2001年工黨上台後,推行了國立博物館和美術館免費入場的政策。隨著社會及政經情勢的變化,英國也開始探討博物館重新收費、提高票價的可能性。 其中,英國許多私人美術館由慈善信託基金獨立管理,並可申請政府補助。在類型上,又可分為家族收藏、藝術家/藏家創立或私人企業收藏三類。他們積極開拓財源來支持營運,如商店、餐廳、住宿、活動場地租借等。門票上也有不同的折扣方案,或與其他藝文組織合作,持會員卡可以享受特殊折扣。 然而,由於英國政府補助緊縮、脫歐減少歐盟資金,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無論是國立還是私人藝文單位皆面臨經費短缺的困境。儘管許多博物館仍維持常設展免費,然特展價格不斷上漲,引發展覽「精英化」的批評。大部分私人美術館雖然收費,但參觀人數下降也連帶影響周邊收入。   英國私人美術館的票價。(資料提供:林盈君;博物之島編輯室 製圖 ) 位於諾福克郡的霍頓莊園(Houghton Hall)佔地廣大,儘管票價較高,但也有較大的空間與設施使觀眾盡情探索。如其收藏的藝術品散佈莊園每個角落,觀眾可在大自然中與藝術品互動。圖為莊園中地景藝術家理查・隆(Richard Long)的作品。(林盈君 攝影) 由藝術家/藏家創立的美術館收費各異,卻也能提供觀眾多樣化的體驗。圖為收藏家羅伯和妮基・威爾森(Robert and Nicky Wilson)創立的木星藝術園區,擁有許多戶外大型裝置藝術,如英國著名建築師和藝術家查爾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作品《生命細胞》(Cells of Life)。(林盈君 攝影)   透視票價背後藝文機構的困境 英國文化機構人員的薪資普遍不高【註釋1】,加之通貨膨脹增加生活成本壓力,許多藝文從業人員為了生計只能轉行。不少歐盟人士也因為不符合新的簽證規定而被迫離開英國。 如同《藝術新聞》資深藝評人Ben Lewis指出,許多博物館因資金不足,不得不接受具爭議公司的捐款,而低薪環境讓只有不愁吃穿的富人子弟願意從事藝術相關工作,使得職場階級更加明顯,無法呈現多元包容的環境。這些因素皆使英國藝文界陷入財政和人才的困境。 因此,收費爭議實際反映出文化機構平衡財政與文化推廣間的複雜拉鋸,如支持收費、調整票價的人士認為,收費可以增加博物館的收入,彌補政府資助的減少。不僅能幫助博物館維持營運,提升展覽質量和服務,並創造更好的薪資環境吸引人才。反對者則擔心,收費可能會減少參觀意願,進一步擴大文化資源近用的差距,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和學生群體。 而2023年英國獨立博物館協會(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Museums)發表的《博物館的定價政策及其影響研究》指出,實際上收費提高對館方與觀眾而言並未有太大的改變,影響觀眾參觀意願的主要因素還是館舍提供的服務,如優惠、特展等。但票價調升也確實有助於館方提升設施與服務的品質,吸引真正感興趣的觀眾;另一方面,觀眾也會更珍惜參觀過程,延長在館內停留的時間,進而增加在館內的消費機會。   結語:反思票價的意義與異議 儘管,高昂的票價可以為博物館帶來許多正面的影響,不過也可能導致失去拓展不同類型觀眾的機會,最終能否吸引觀眾購票參觀,進而成為常客,仍在於藏品、展覽和服務是否體現其應有價值。票價訂定需要綜合考量地區經濟現況和民眾收入水平、預估參觀人次和觀眾性質,以及參酌同領域館舍的收費標準。否則,無論門票定價為何,難免曲高和寡,反而失去了成立館舍的初衷。 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探討觀眾是否獲得與票價相應的體驗價值時,也應關注在幕後的從業人員是否得到相應的工作保障和合理報酬。這不僅關乎文化工作者的權益,也直接影響到館所能提供的服務品質和長期發展。 【註釋1】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英國平均薪資為稅前年薪34,000英鎊;而英國中階策展人薪資普遍落在稅前年薪27,000至34,000英鎊勉強靠近年薪平均線。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7/02
揭開紅燈櫥窗裡的秘密!性工作者博物館見證阿姆斯特丹性產業發展
揭開紅燈櫥窗裡的秘密!性工作者博物館見證阿姆斯特丹性產業發展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走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街道,常見成群的觀光客尋找前往性博物館或紅燈區的路標。不同於位在水壩廣場旁的性博物館(Sex Museum Amsterdam)以探討與「性」相關的歷史及文物的視覺呈現,身藏在紅燈區內的性工作者博物館(Red Light Secrets: Museum of Prostitution),則是以性工作者的工作場域作為展覽空間,述說阿姆斯特丹性產業的發展與現況。 大眾對於性產業的種種問題感到好奇,卻又難以尋找合適的對象深入了解,紅燈區如何運作、性工作者的工作環境、政府法令的推行與保障等等,即便本地人亦是一知半解。私人創辦的性工作者博物館於2014年開幕,並將性工作視為專業,藉由場館開誠佈公地討論荷蘭性產業的薪資結構、性工作者的職涯發展、日漸完善的警民安全網絡,搭配由性工作者以自身經歷訴說的語音導覽,一一揭開荷蘭性產業的神秘面紗。   館方對於性產業鍊中的不同職位與組成的說明。(王幸慈 攝影) 體驗性工作者的「凝視」與「被凝視」 館方以聳動的展示主題,吸引國際觀光客的目光,並善用自身空間的特性,使觀眾逐步理解性工作者的工作日常。這棟建築的前身為提供性服務的所在,博物館使用其中三層樓作為開放空間,保留屋內原有的狹長廊道與內部裝潢,包含性行業仲介者的辦公桌、性工作者工作室及攬客用的紅燈櫥窗等等。   舊日性行業仲介者的辦公桌一景,管理每位性工作者的上下班與接客狀況。(王幸慈 攝影)  性工作者服務的工作室一景。(王幸慈 攝影) 當觀眾走進博物館,上樓梯、通過房間與櫥窗時,猶如體驗買春客走過的路徑,人性凝視與窺淫的本能在空間中展露無疑,忍不住在路經各扇小窗戶時窺看鄰近建築的櫥窗,殊不知窗外女性挑逗的身影,正是博物館刻意投放給觀眾的錄像。 觀眾也可坐在面對大街與運河的櫥窗椅凳上,體驗性工作者的工作視野,感受與路人對視所產生的尷尬與不適感,藉此反思性工作者應得到的尊重與權益。   觀眾透過圓型小窗看見的「春色」,實質上是博物館投放的影像。(王幸慈 攝影) 互動問答,扭轉大眾對性產業的刻板想像 博物館將大眾對性產業的疑問,化為展牆上一張張文字說明牌,並依照問題類型,結合不同主題的展間呈現。觀眾可以語音導覽機感應說明牌裝置獲得解答。 而展場內的問答互動裝置,也幫助觀眾快速了解紅燈區的歷史,與性工作者在職場上面臨的種種情況,如自雇性工作者,承租紅燈櫥窗如何計費?性工作者遭遇客人暴力或脅迫服務的狀況,該向哪個單位求助?市政府如何控管紅燈區的營業範圍?     館方將大眾對性產業的常見問題列成互動說明牌,搭配相關的場景。此處為性工作者的置物櫃與更衣處。(王幸慈 攝影) 此外,展覽也回顧並紀念自二十世紀初以來,因工殞命的紅燈區女郎們。囿於當時有限的科技,以及大眾對性產業的歧視與刻板印象,過去性工作者的安危並不受重視,歷經多年的努力與抗爭,才促使市政府正視性工作者可能遭遇的暴力,保障、提倡性工作者的工作權益。   來自歐洲各地,最終在阿姆斯特丹工作生活的性工作者,在展牆上抒發她們對自身職業的看法。(王幸慈 攝影) 也可以在展牆、語音導覽、導覽手冊中看/聽見性工作者們的故事與認同,了解他們內心的酸甜苦辣,如被人蛇集團騙來荷蘭強迫服務的Anna(波蘭)述說「我想念我的家人,但我不知道我何時能再與他們說話」,或是在紅燈區執業超過十五年的Inga(俄羅斯)自認「我不是妓女,我是性治療師。」 展覽尾聲,博物館透過告解室與自白牆,不帶任何偏見與指責,邀請觀眾自由詮釋自己對性與性產業的看法,也可在該館臉書看到每週收集到的私密告白。   展覽尾聲,觀眾可匿名寫下自己對性的告解與秘密。(王幸慈 攝影) 近年阿姆斯特丹市政府預計進行老城區的都市規畫,欲將紅燈區轉移至南部的新情色中心(New Erotic Center),此變動也大幅影響性工作者的工作環境與型態,相關的抗議與協商也正在進行中。儘管目前尚未看到博物館對此議題的回應,然而,對於性議題較為含蓄的亞洲社會而言,博物館如何面對多元面向的性議題,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思考。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6/25
器形的無盡想像:坪林茶業博物館「器-天地人之器」特展
器形的無盡想像:坪林茶業博物館「器-天地人之器」特展
作者:歐陽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器」是什麼?什麼可以是「器」?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的「器-天地人之器」展示各種生物標本與茗飲用具,以自然物與人造物展開器的多方聯想。展覽除了呈現器的多元面貌,也展出來自其他機構和藏家的展品,使得收藏相對有限的地方館得以匯聚出處與類型迥異的器物。   自然之器:造形的奧秘和想像 坪林茶業博物館「器」特展以漢字「器」的解析破題,並以老、莊等思想家論器的言談說明器的觀念性。接著引用上古中國的傳說,如盤古身體化為自然萬物的故事,當作自然物可以為器的伏筆。另一方面,則描述歐洲珍奇屋文化將自然與人造物件分類擺放的景觀,為展覽揭開序幕。   特展主視覺與第一展區將自然標本與人造物件並陳,以珍奇屋式的展示意象呈現。(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 提供) 「器」特展大致分為三區,首先入眼滿屋的生物標本,這些生物的生理或生態自然形成獨特的空間構造。例如,植物的莢果、毬果、種子,哺乳動物的獸角、軟體動物的貝殼、甲殼動物的外骨骼、爬行動物的鱗與甲,又或者昆蟲留下的蛾繭、蟬蛻、蜂巢,以及各種鳥類的蛋和鳥巢。 從葫蘆等自然造形的發現與使用,到牛角杯、鸚鵡螺杯等自然物的加工,再到人類以植物纖維、或礦物和泥土創造器物,營造自然物到人工物的演變與想像。展覽更將種子、鳥蛋比作容納生命的器,甚至由器聯想宇宙與人體,以生物標本指出器的具體符碼和抽象意涵。   人造之器:茶器的前世今生 下個展區則直接以茶器為主題,引用後人繪製的唐陸羽《茶經》二十四器,以及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圖像呈現食茶器具的形制與功能。除了食茶步驟所需的多種器具,特展以小人偶裝置模擬不同時代製茶、飲茶的方式:由唐的煎茶法、宋的點茶法、明清的瀹茶法指出茶器的造形不但受到茗飲方式影響,更與製茶技術、文化品味、工藝發展相互作用。例如,宋時的點茶法為了方便注水、擊拂茶沫,使用擴口窄足的茶盞為飲茶器皿,又因為流行賞玩茶沫湯花的「鬥茶」而偏好使用黑釉茶器。   牆面的機械小人偶裝置分別模擬唐、宋、明清的製茶與飲茶方式。(歐陽德 攝影) 接著以現代臺灣受中國閩南、潮州影響的泡飲方式「工夫茶」器具為例,各種口形的茶杯、各式身形的茶壺,顯示茶器因應功能與品味形成造形、材質、尺寸的多樣性。與此平行的展區,簡述16世紀以來茶文化隨著茶葉與陶瓷器的海上貿易向歐洲傳播,並且發展為各地獨特的茶器與飲茶方式。例如,18世紀末的英國出現仿製東方青花紋飾的「青柳圖」瓷器,便是東西方茶文化交流產生的器物。   儘管都是泡飲工夫茶使用的茶壺形制,於同樣的文化、功能、材質下仍然有多樣的造形變化。(歐陽德 攝影)   器物收藏的聯想與連結 館方為了呈現器的多元面貌,向許多機構商借收藏。不少鳥類、爬蟲類與哺乳類標本來自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以及臺北市立動物園,例如,前者的鳥巢標本、後者的河口鱷和犰狳標本。水生動物大多來自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還有借自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的瓢罐和竹勺。 展覽與國立臺灣大學的多所博物館合作,包括動物博物館、植物標本館、昆蟲標本館都提供生物標本收藏作為本次展品。此外,更向台灣碗盤博物館、商店和私人收藏家借展茶器。 雖然「器」特展並置許多自然、文化脈絡與物件類緣差異大的展品,使得展覽單元間的關聯性更需要費心閱讀,但也因為坪林茶業博物館藉由特展連結各方機構的展品,使得地方文化館得以跨越收藏的限制呈現多樣的展覽主題。   形似鳥巢的草編器物「茶壽」(圖左)是保溫茶壺的用具,借展自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歐陽德 攝影)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6/21
揭開自由之都的悲傷記憶,荷蘭首座國家大屠殺博物館開幕
揭開自由之都的悲傷記憶,荷蘭首座國家大屠殺博物館開幕
作者:林蔓娟 (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地景建築師) 2024年3月荷蘭首座國家大屠殺博物館(Nationaal Holocaustmuseum)於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東側的尤太街區(Jodenbuurt)開幕,此時正值以巴衝突之際,以色列總統親臨開幕現場引發荷蘭社會的廣泛關注,及許多抗議人潮。即使開幕儀式因抗議活動蒙上些許陰影,卻不減館方試圖揭示歷史真相的初衷,並強調以阿衝突正凸顯了「及時辨識不義,並思考如何建構一個正義、民主且開放的社會」的急迫性【註釋1】。   荷蘭首座國家大屠殺博物館。(© Stefan Müller, 荷蘭國家大屠殺博物館 提供) 該館建築前身為教師訓練所,後院緊鄰的幼兒園,在二戰期間曾安置即將被遣送至集中營的尤太兒童。反抗組織利用後院的圍欄,設法將兒童偷運至此後,轉送往寄養家庭。如今,我們也可以在館內看見他們的身影。(荷蘭國家大屠殺博物館 提供)   聚焦受害者的個人故事 :連結記憶、見證歷史 常設展以十二個主題【註釋2】聚焦二戰期間荷蘭尤太人的遭遇,帶領觀者直視大屠殺的暴行,也見證戰後倖存者如何跨越瘡痍、重拾生機。 沿著展覽路線可見陳列受害者私人物件的展櫃,以此連結他們的哀傷記憶。例如,埃絲特的藍色六角星手鏈,訴說他們一家的家庭悲歌。在納粹入侵荷蘭後引發的一波自殺潮中,埃絲特一家決定一同自殺,年幼的生命戛然而止。然而,父母雅克與伊麗莎卻僥倖獲救。不幸的是,兩年後雅克不敵納粹壓迫,選擇在警察拘留室中自殺生亡。而埃絲特的手鏈則陪伴著伊麗莎,度過集中營的艱難歲月。 左:埃絲特的六角星手鏈;右:埃絲特母親伊麗莎允求安樂死的信件,其在戰後參與荷蘭尤太復國主義聯盟(NZAB)活動,然仍難以擺脫創傷。(林蔓娟 攝影)   此外,錯落於展區中倖存者的自敘短片集,以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描繪彼時的迫害現場,翻轉被一略概括的「尤太群體」,強調「受害者」身分外的個人特質,成為獨立且獨特的「我」,呈現更具人性、多元的生命故事。 受難者自述影片。(林蔓娟 攝影)   揭開隱於自由之都背後的黑暗歷史 展覽透過遍佈展牆的反尤太措施,揭示納粹藉頒布法令,營造歧視、隔離、驅逐尤太人是合法暴行的假象;或是由尤太檔案盒堆砌的牆面,訴說納粹假借提供社會資源之名,成立「尤太委員會」行監管、約束之實等種種虛與偽蛇。 並探究社會制度如何在無形中助長大屠殺,如荷蘭扎實的戶政系統與緊密的柱狀社會【註釋3】結構,加上有效率的制度與務實性格,皆為納粹創造控制尤太群體的有利條件。藉此帶領觀眾重新思考「加害者」未必僅是極端的邪惡:大眾自我思考的停滯、對權威的盲從和道德的混淆,也可能成為排尤行動的幫兇。 常設展牆面佈滿納粹於荷蘭頒布的反尤太政策法令。(林蔓娟 攝影) 尤太檔案盒,回顧納粹利用戶政註冊系統,掌握尤太社群的個人資料。(荷蘭國家大屠殺博物館 提供)   走出博物館,來到對街的荷蘭劇院(Hollandsche Schouwburg)大屠殺紀念空間,在二戰時此地也曾為尤太人關押地,現今已轉變為敞亮的空間,中間矗立著殘存的牆面及受難者紀念碑。沿著迴廊走,牆上的裝置播放著無數生還者的故事,不斷地提醒我們持續面對當處社會中的衝突與挑戰。 博物館對街荷蘭劇院的紀念空間。(林蔓娟 攝影) 【註釋1】館方聲明稿原文 “This horrific war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the Netherlands make our mission all the more urgent.” 【註釋2】展示主題包含:破碎的生命(Shattered life)、序幕(Prelude)、佔領(Occupation)、全面隔離(Complete isolation)、肇事者(Perpetrators)、屠殺的開始(The murder starts)、藏身(Hidden from view)、無路可返(No way back)、受困(Trapped)、謀殺(Murder)、終戰(End of the war)、走出陰影(Out of shadow)。 【註釋3】荷蘭柱狀社會以宗教和意識形態分為不同社群,被稱為「柱」(Pillars)。每個柱子都有自己的社區、學校、醫療設施、媒體等社會機構。不同柱之間很少交流和交融,通常保持獨立且自給自足。柱狀社會的用意在維持社會穩定,防止宗教衝突和社會分裂。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6/19
不一樣的主日學!華盛頓聖經博物館走進宗教經典的多元體驗
不一樣的主日學!華盛頓聖經博物館走進宗教經典的多元體驗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聖經對美國有著深遠的意義,並在其歷史與文化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新任美國總統的就職儀式也包含手按聖經宣誓的慣例。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聖經博物館(Museum of the Bible)則是我們能夠走進聖經世界的獨特例子。這座博物館於2017年開放,致力於展示和探索聖經歷史、文化和其影響力,由非營利組織「聖經基金會」(The Bible Foundation)所營運,是華盛頓特區中相對較年輕的博物館。   聖經博物館大門。(聖經博物館 提供) 聖經博物館由一間舊冷凍倉庫所改建而成,大門飾有兩片黃銅板,其靈感來自古騰堡活字印刷術,回應以活字印刷普及重要經典的歷史。進門後,大廳保留原建築火車進貨時的長廊空間,由此步入展區的地磚由黑色慢慢轉變為白色,則象徵從黑暗轉向光明。 聖經博物館一樓大廳。(聖經博物館 提供)   館內展出許多古代手稿、文物及藝術作品,並結合多媒體裝置設計,使觀眾透過多元視角深入了解聖經的演變與影響。常設展主要分為三個展區,包含「聖經影響力」(The Impact of the Bible)、「聖經故事」(The Stories of the Bible)和「聖經歷史」(The History of the Bible)。以及充滿童趣的兒童展區,讓兒童觀眾體驗聖經故事,如投擲魚跟麵包,認識五餅二魚的故事;或搭乘載有動物玩偶的小型諾亞方舟。 「聖經影響力」展區。(聖經博物館 提供) 「聖經歷史」展區,陳列聖經原卷及世界各地的聖經譯本。(聖經博物館 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館方也藉由新穎的科技技術,帶領觀眾走進這本古老的文本。例如,「聖經故事」展區運用大量的多媒體裝置,結合情境展示的聲光效果,帶領觀者認識聖經的表裏。透過將投影打在情境展示的場景上,呈現人們熟悉的亞當夏娃以及諾亞方舟等經典故事,也讓故事鮮活了起來。 「聖經故事」展區,以情境展示復刻一世紀的拿撒勒,體驗耶穌生活時代的日常。(聖經博物館 提供) 「聖經影響力」展區,館方統計大眾最常使用的聖經app數據資料,讓觀眾可透過裝置搜尋各國最常閱讀的聖經篇章或使用的關鍵字。(聖經博物館 提供)   此外,館內還有兩三種特殊的互動體驗展示,比如「華盛頓啟示錄」(Washington Revelations),在劇場空間內使用虛擬實境,帶領觀眾以模擬飛躍的方式,穿越華盛頓特區中與聖經有關的歷史景點,順道一覽城市中各大觀光聖地。 【影片】「華盛頓啟示錄」 而最新推出的「萬物歌唱」(All Creation Sings)沉浸式展示,靈感來自於詩篇第148章:天上地下都要來讚美耶和華。起初空間是普通的藝廊,隨後出現動態聲紋與無數星辰圖樣來回跳動,宛如浮身雲中的奇幻感受。內容也呈現與聖經、宗教相關的古代的畫作、雕刻以及電視影像等元素,帶領觀眾理解聖經在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 【影片】「萬物歌唱」沉浸式展示 館方也強調聖經的推廣與近用,關注現代人對於聖經內容的理解。如四樓展區有一位妥拉(Torahs),以古老的方式抄寫聖經,並歡迎觀眾透過大螢幕觀看他的書寫過程及提問。   另一方面,也推出針對國小到高中學生設計的線上K-12課程,例如,「革命性文字:古騰堡出版社」(Revolutionary Words: The Gutenberg Press)認識古騰堡印刷與當代印刷的差異;而「如果我有一把錘子」(If I Had a Hammer)則引導學習者思考,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宗教改革中,如果缺少將《95條論綱》釘在教會大門上的「錘子」,對現今的宗教發展會產生何種影響,又是否有其他工具能夠替代協助思想的傳播。 聖經博物館不僅是一個展示文物的場所,更以多元的體驗方式,帶領觀眾探索、理解聖經豐富的文化內涵。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6/14
在平行宇宙中沉思:「德國歷史的轉折點 1989–1848」特展
在平行宇宙中沉思:「德國歷史的轉折點 1989–1848」特展
作者:蔡振家(國立臺灣大學副教授) 近年來,「平行宇宙」的概念在電影和小說中廣為使用,這個理論假設,在多個獨立且並行的宇宙中,可能會發生不同的事件與結果。位於柏林的德國歷史博物館(German Historical Museum,德文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最近舉辦了「德國歷史的轉折點 1989–1848」特展(Turning Points in German History 1989–1848),運用平行宇宙的概念來探索歷史事件的偶然性與未實現的可能性。這種新穎的展覽方式,將歷史學習轉化為一個主動參與和深思的過程,極具啟發性。   德國歷史博物館建築外觀。(陳佳利 攝影)   這項展覽由德國歷史博物館與Alfred Landecker基金會共同策劃,展期自2022年12月9日至2026年1月11日。該展覽回顧了德國歷史上的14個關鍵時刻,探討以下的假設性問題:如果不是因為某些事故、失誤或其他因素阻止了另一種可能性的發生,歷史會有什麼不同的走向? 展場入口呈現此展覽的副標題「未選之路:歷史本可能如此不同」(Roads Not Taken. Or: Things Could Have Turned Out Differently)。(陳佳利 攝影)   展覽採用倒敘手法,首先呈現了1989年東德的和平革命。此處的展示牆採用光柵立體印刷(lenticular printing)技術,依據觀看角度的不同,呈現出迥異的歷史畫面。當觀眾站在展示牆右側時,可以看到柏林圍牆倒塌時群眾歡慶的場景;而站在展示牆左側時,則會看到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一名男子英勇站在坦克前的畫面。這樣的並置手法,不僅對比了兩個共產主義政權在相似時期作出的不同決策,也連接到現今的政治形勢,使觀眾感受到歷史事件與當下的密切關聯。 第一個展區比較了1989年發生於東德的和平革命與發生於北京的天安門事件。此處的展示牆依據觀看角度的不同,呈現出迥異的歷史畫面。(© David von Becker, 德國歷史博物館) 順著展覽動線,時間再倒轉數十年,展區中呈現了德國和韓國的政治分裂。1950年,北韓攻擊南韓,引發了韓戰;而在1948/49年的關鍵時期,東德與西德的對峙並未發展成軍事衝突,而是形成了冷戰。通過這些事件,展覽比較了東西方國家在相似時期作出的不同選擇。 接下來,展覽介紹了1944年7月一次刺殺希特勒的行動,該行動由德國軍官施陶芬貝格主導,計劃在希特勒參加會議時引爆炸彈。然而,由於以下幾個偶然因素,希特勒最終倖存。首先,當天異常炎熱,會議地點由混凝土堡壘改為木造的陸軍總部,這降低了爆炸的致命性;其次,希特勒在會議中的位置調整,使他遠離了爆炸中心。這些因素導致希特勒在爆炸中僅受輕傷。【註釋1】 這次失敗的刺殺行動,在歷史上成為了一個極具標誌性的事件,體現了歷史的偶然性。展板描述,這次刺殺行動如果成功,戰爭將能提早結束,士兵與平民的死亡人數將大幅減少;對於許多猶太人來說,戰爭的提前結束意味著早日脫離苦難,但不幸的是,當刺殺未遂時,大規模的滅絕行動已接近完成。作為對這次刺殺行動的評語,展場中以斗大的字呈現:「太遲了!」   在探討1944年7月刺殺希特勒未遂的展區附近,展示牆以巨大字體呈現德文 “ZU SPÄT!”,意即英文 “TOO LATE!”。這似乎在暗示,歷史轉折的機會稍縱即逝。(陳佳利 攝影) 時間再次倒轉,展覽帶領我們回到1929年至1936年間,德國納粹黨迅速崛起的時期。展區左側的文字資料和海報,呈現出當時的社會氛圍;展區右側的牆面則以更強烈的手法展示軍事主題,地板上還有希特勒激動演說的圖像,這樣的佈置有效提升了參觀時的沉浸感。   這個展區探討1929年至1936年間,德國納粹黨迅速崛起的時刻。(© David von Becker, 德國歷史博物館)   綜觀整個展覽,平行宇宙並非在觀眾腦中憑空出現,而是藉由跟其他國家之歷史事實的比較,以及展場空間、文物、多媒體的巧妙安排,讓歷史的轉折與立體感成為真切的體驗,同時,也增加了視角的豐富性與思考的深度。當觀眾在時間長河中溯源,停駐於歷史的關鍵時刻,想像歷史朝向另一個支流發展時,這種獨特且深刻的學習經驗,或許會影響他在未來所做出的抉擇。 【註釋1】關於此一刺殺行動,可參考2008年的電影《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Valkyrie)。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