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英國最早兒福機構&公共藝廊—倫敦育嬰堂博物館線上共享200年來的故事
英國最早兒福機構&公共藝廊—倫敦育嬰堂博物館線上共享200年來的故事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本文圖片由倫敦育嬰堂博物館(the Foundling Museum)授權使用 當新冠疫情開始大流行,倫敦育嬰堂博物館(the Foundling Museum)開始思考如何在封城期間與民眾對話,並持續與市區保持互動,「共享故事、共享聲音」(Shared Stories, Shared Voices)線上展便是過去一年所累積的成果。這項線上展覽以典藏品為出發點,透過一系列藝術家引領的工作坊,串連出各種故事與聲音,交織出這座博物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倫敦育嬰堂博物館,前身是英國首間兒童福利機構,也是首間公共藝廊。(Alan Stanton, CC BY-SA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育嬰堂博物館成立於2004年,前身為英國歷史上第一間專門為兒童設立的福利機構:育嬰堂(The Foundling Hospital),由慈善家托馬斯・科拉姆(Thomas Coram)於1739年創建。「Foundling」是當代英語較少見的詞彙,意思接近「孤兒」,然而這些嬰兒並非被遺棄,而是父母因各種因素(多為經濟困難)無法育兒而主動送至育嬰堂。「Hospital」則非一般定義的醫院,在這裡指「照料」。如字義所釋,育嬰堂專門收留並撫養弱勢家庭出生的兒童,提供長達10年的免費教育。至1954年關閉之前,育嬰堂曾收留過2.5萬名兒童。 倫敦育嬰堂博物館保存許多父母留給孩子的紀念物、育嬰堂相關主題畫作或文物,每件館藏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Shared Stories, Shared Voice participants, courtesy the Foundling Museum)   值得注意的是,育嬰堂博物館對英國社會的貢獻不僅是兒童福利,這裡更是英國歷史上第一間公共藝廊,這歸功於18世紀畫家威廉・霍加斯(William Hogarth)。霍加斯在當時英國藝文圈極具影響力,身為育嬰堂創建初期的支持者,他積極鼓勵同時代的頂尖藝術家捐贈藝術品給育嬰堂,並開創性地在院內建立對外開放的繪畫館(Picture Gallery),展示藝術作品並同時為育嬰堂籌款。到了今日,館方仍持續經營藝術項目,許多知名藝術家如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皆曾與育嬰堂博物館合作藝術計畫。 「共享故事、共享聲音」線上展從育嬰堂成員的故事出發,拉近大眾與典藏品的距離,參與者包括護理師、博物館志工、曾參與教育活動的實習生,以及在育嬰堂長大並受教育的畢業生,他們受邀選取其中一件館藏,藉此連結並訴說他們的故事。     以館藏的19世紀鐵床為例,喚起Ruth在育嬰堂的童年回憶,她透過Zoom工作坊訴說她的故事,時間似乎回到她入院的第一天,在被分發的床前許下未來的願望。 以館藏的19世紀鐵床為例,喚起許多曾在育嬰堂生活長者的童年回憶,圖為攝於1930年的文獻圖片。(courtesy Coram)   霍加斯的畫作《摩西被帶到法老的女兒面前》(Moses Brought Before Pharaoh’s Daughter)則是兩名博物館志工所選取的藏品。這幅畫創作於1746年,描繪了摩西將離開親生母親,交給法老女兒做為養子的故事。霍加斯將這幅畫捐給育嬰堂,可見他希望藉這段聖經故事,傳達機構的初衷和信念。 18世紀畫家威廉・霍加斯的畫作《摩西被帶到法老的女兒面前》為倫敦育嬰堂博物館的重要館藏之一。(courtesy Coram in the Care of the Foundling Museum)   「共享故事、共享聲音」線上展藉由精選典藏品,爬梳了280年的豐富歷史,納入整個育嬰堂大家庭成員的聲音,觸動人心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關懷、愛及藝術,如何建構出育嬰堂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2021/06/28
讓藝術品走遍全港吧!香港藝術館之友「我們的・藝術館」推廣活動
讓藝術品走遍全港吧!香港藝術館之友「我們的・藝術館」推廣活動
作者/攝影:黃漢鋒(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生)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AR擴增實境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元。近年,世界各地有不少博物館結合AR技術與觀眾做更深入的互動及溝通,在台灣也有不少例子。2020年,國立臺灣博物館結合AR室內定位導覽系統,引導觀眾觀賞化石展品,一窺滅絕古生物的原始面貌。2021年,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運用AR擴增實境的展示設計,將殷商動物文物的複製件,搭配3D動畫及旁白,講述文物的故事。多數博物館都是將AR技術應用於館內,以輔助展示導覽。 畫作《貴婦像》的AR展示效果(黃漢鋒 攝影)   香港藝術館之友,是致力於支持和推廣香港藝術館活動的非營利組織,為慶祝成立三十周年,推出「我們的.藝術館」推廣活動,將AR技術應用在香港街頭各處。2021年3月23日至5月23日期間,在全港18區的城市空間,超過370個室內及室外廣告牌、電子顯示屏幕和交通交匯處,展示香港藝術館100件藏品影像。市民可使用專屬AR應用程式「ArtForEveryone.hk」尋找十件增添AR效果的藝術品,參與「讓藝術品跳出畫框」的AR互動體驗。民眾可應用AR功能為劉國松畫作《動耶?靜耶?》中的夕陽更換顏色及移動,感受畫中顏色的漸次變化。此外,更與香港電訊商CSL合作舉辦「全港藝術捉印攝影比賽」,參加者只需掃描AR藏品影像,即可在藝術品上發揮創意、參加競賽。 AR應用程式與劉國松畫作《動耶?靜耶?》的影像互動(黃漢鋒 攝影)   香港藝術館之友主席利張錫齡女士表示:「這次活動體現我們一直致力推廣香港藝術館,以及提高市民對視覺藝術興趣的使命…活動不僅讓藝術拓展至藝術館以外、更貼近地方社區,亦能夠鼓勵大眾以別開生面的方式與藝術互動。」這次活動無疑為香港藝術館帶來良好的宣傳效益,相比傳統博物館較為靜態的展示,活動運用AR技術,以生動的方式讓藝術品「活起來」,引發大眾對藝術品的興趣。此外,這些走出館舍、呈現於廣告牌及電子顯示屏幕的藝術品影像,本質與日常所見的廣告宣傳無異,即使民眾不體驗AR互動,也可得知香港藝術館的消息,吸引大眾進館觀賞藝術品,是一個值得博物館從業人員參考的例子。 大樓外的LED廣告宣傳(黃漢鋒 攝影)
2021/06/25
媒體藝術該怎麼保存維護?「媒體藝術事務」提供國際通用經驗指南
媒體藝術該怎麼保存維護?「媒體藝術事務」提供國際通用經驗指南
作者:林子荃、陳禹先 當代藝術家常透過各類科技媒材進行創作,以錄像、電影、聲音及軟體驅動裝置呈現作品。然而,在數位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之際,藝術家使用的軟硬體技術在短短幾年間,可能無法再運作,或是格式不支援;抑或是某些複雜的裝置組件、設備的繁複安裝與操作步驟,容易造成因操作不當而使作品無法運作的狀況。常見到作品在展示期間因某個組件突然毀壞而無法持續展出,只能掛上作品維修的告示牌。上述總總原因使得媒體藝術作品相較其他的媒材作品,面臨更多元與難以預測的維護及保存困難,也成為目前各大美術館、博物館,乃至私人藏家極需面對與考量的課題之一。 針對此課題,2005年新藝術信託(New Art Trust)與三所夥伴博物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英國泰德美術館(Tate)共同發起「媒體藝術事務(Matters in Media Art)」跨國合作計畫,旨在結合各館所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協助媒體藝術作品的收藏和保存,建立相關實務工作的參考指南與工具,期望藉由網站建置進一步共享照護實踐方式。 德國北萊茵-西發利亞邦藝術收藏館(Kunstsammlung NRW)見習媒體修復師與實習生一同檢測作品運作狀況。(Photo credit: Nina Quabeck)   綜觀整個網站以四大項專業知識為主軸:入藏(Acquisition)、文件紀錄(Documentation)、借展(Loan)及數位保存(Digital Preservation),貫穿媒體藝術典藏保存的完整體系,並在每一知識項內提供下載相應的操作範本,讓博物館、美術館保存人員、藏家與藝術家等,都能將此平台內容作為實務上的參考指南。 入藏(Acquisition) 作品入藏的過程可切分成「入藏前置作業」、「入藏」、「入藏後置作業」三個階段。初期盡可能收集作品的詳細資料以更完善地了解作品,從中抓出相關費用開支及後續成本等,決定入藏後討論購入的細節、相關契約處理。後期則應為未來再展示做好準備。 文件紀錄(Documentation) 媒體藝術作品經常是由許多媒體、設備及物件組成,因此登載紀錄時需與不同部門、領域合作進行作品編目。內容除了入藏時所收集的資料外,更著重作品安裝文件、狀況紀錄,以便規劃作品後續的保存維護計畫。本項目也以數位錄像為範例,解說如何建立檢測工作站,並進行檔案檢視、品質控管及狀況紀錄等工作。 經由建置好的檢視工作站,進行盤式錄影帶(open-reel)的檢視與數位化工作。(林子荃 攝影)   借展(Loan) 借展與出借單位須留意作品展示規格與相關文件,因此,網站中提供預算清單、合約等範本供參考,協助完成借展所需的手續及必備文件。在雙方皆同意此筆借展後,需檢視作品本身及相關組件、設備狀況,以及作品的安裝說明文件是否完整且清晰,使作品能順利安裝後展示。 數位保存(Digital Preservation) 作品的數位檔案並非只存放於藝術家所提供的光碟或硬碟內,因此需有正確的數位檔案儲存知識,依據指引設計符合需求的數位檔案資料庫,確保作品檔案的安全性。 知名錄像藝術家白南準作品《凡爾賽宮噴泉》(Versailles Fountain),其大量使用映像管電視製作大型的雕塑造型作品。(林子荃 攝影)   「媒體藝術事務」中文網站已正式上線,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下的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執行,在國藝會2020年推出的國際交流超疫計畫補助下,經與國際「媒體藝術事務」團隊確認授權狀況後〔註〕,將英文網站知識內容進行系統性的中文化。期望藉著學術研究人士專業嚴謹的翻譯與審稿,引介國內對科技、媒體藝術有興趣的藏家、博物館、美術館了解國際通用的經驗方法。 註釋: 「媒體藝術事務(Matters in Media Art)」網站是採MIT授權條款,以及創用CC 4.0許可授權,開放分享使用、重製和傳播。MIT授權條款為軟體授權條款中被廣泛使用的一種,被授權人有權利用、複製、修改、合併、出版發行、散布、再授權和/或販售軟體及軟體的副本,以及授予被供應人同等權利。創用CC 4.0全稱為Creative Commons(姓名標示)4.0,使用者可以自由分享、修改,詳細可以見其網站說明。
2021/06/21
開啟新世界的鑰匙—臺北當代藝術館「憑證入場」特展揭開門票的秘密
開啟新世界的鑰匙—臺北當代藝術館「憑證入場」特展揭開門票的秘密
作者:林易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藝術作品大多數無法觸碰,而當它的門票擁有似乎可以觸碰到藝術品的想像(空間)時,此時它就像是一把鑰匙,進入這檔展覽的前奏。」策展人蔡胤勤如此定位當代館的門票。 當門票不再只是進入展覽空間的通行證,門票還能成為什麼?每一位觀眾在正式參觀展覽之前都必須購買或換取門票,而門票在使用過後多半被丟棄。不過這種現象在臺北當代藝術館(簡稱當代館)卻十分罕見,許多觀眾樂於收集當代館門票,甚至選擇多買一張全新的門票來收藏。當代館的門票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獲得眾多觀眾的青睞?或許在2021年5月4日至7月18日推出的《憑證入場》特展可以讓你一窺究竟。 為了慶祝創館20週年,當代館與獨立策展人蔡胤勤合作,在《憑證入場》特展中展出歷年的展覽門票,以及抽象化的門票製作過程。兩間展廳分別為「符號中介」和「機制生產」,以白色、暗紅色的燈光,加上黑色簡潔的牆面,營造兩種不同的氛圍。在「符號中介」展廳裡,如階梯般排列的PC透明板形成「虛」的空間,讓觀眾的視線隨著逐漸高升的透明板而起,再往另一個展間前進。強烈且純淨的白色燈光打在門票之上,形成凝聚觀眾視線的光束,吸引觀眾駐足欣賞這些儼然如藝術品般精緻的展覽門票。 「符號中介」展廳,如階梯般排列的PC透明板形成「虛」的空間,讓觀眾的視線隨著逐漸高升的透明板而起,再往另一個展間前進。(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這些門票依照其所具備的象徵意義被分成四類,即:「藝術物件」、「互動參與」、「多重感官」和「視覺平面」,體現了門票在形式與材質上所具備的多元性、設計師的思維模式,以及對藝術作品的仿擬。而貫穿兩個展間的圓弧拱門與當代館的入口形象相同,形成「製成品」與「製作過程」、「裡面」與「外面」之間的過渡。暗紅色的「機制生產」展示空間則宛如當代館紅磚瓦的內部空間,在紅光之下策展人與設計師的創意雲集之地,不同物件如長尺、裁紙機、訪談影片、打孔器等展示在高低起伏的展示臺上,形成「實」的空間,並與彼此產生對話,將門票的構思、加工、完成到使用的過程展現在觀眾眼前。而牆上展示的四張照片呈現的是4個錯落在當代館各處的製作場域,再現了門票的製作場景。 「機制生產」展廳,紅光照射下的展廳猶如當代館紅磚瓦的內部空間,營造出充滿創造力的空間。(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事實上,門票不僅是收入的來源,更可以是繼建築空間與展覽主視覺之後,首先為觀眾帶來體驗的資訊載體。「門票不是只是一張紙,是設計師想要透過藝術的想法與概念,使用自己的平面設計技術,使得形式與內容產生互為辯證的關係,(進而)成為獨立的藝術作品。此時觀眾來參與,把它當作一把鑰匙進到展覽裡,翻開這檔展覽。」策展人蔡胤勤解釋了門票、設計師與觀眾之間的關係。 當代館的設計師為了在每一場展覽為觀眾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經常反覆咀嚼策展人理念與展覽主題,並與教育推廣組再三討論,才在最後創造出獨特且不失趣味的門票作品。這些門票的造型獨特,在設計師的巧手之下充滿藝術性與遊戲性,像是《歡樂迷宮》特展與《穿越正義》特展的門票便是收錄了展覽內容的光碟,使得觀眾在回家之後仍可以再次重溫展覽。雖然門票是一種複數印刷物(multiple printed matter)但有趣的是,門票因具備編碼而產生了「限時限量」的效果,也一併提升其收藏價值。 當代館門票的設計獨樹一格,表現形式與媒材也非常豐富多元。圖中《穿越正義》特展以光碟作為其門票,而光碟的下方印製編號,使得每一張門票變成獨一無二的有價證券。(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我們就希望每一個展覽,每一個觀眾都可以有一個小禮物。這個小禮物可能是一個展覽的訊息,可以是透過門票,(讓)那一檔展覽的訊息得以被凝結住。把門票帶回去,看到門票就可以回想(那場展覽)。」首任副館長賴瑛瑛說到。當代館的門票對於觀眾來說,所承載的意義已超越原有的功能性,不再只是一張通行證,更可以被視為一件藝術品,一份當代館送給觀眾的「禮物」。這份禮物既可以當作遊歷的證明,更可以為觀眾保存他們在當代館所感受到的一絲感動。
2021/06/18
重啟博物館的試金石—荷蘭博物館結合快篩之限時開館活動
重啟博物館的試金石—荷蘭博物館結合快篩之限時開館活動
作者/攝影: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自2020年3月起,新冠疫情迫使荷蘭政府在極短時間內,下令博物館、藝文機構、劇院、電影院、圖書館等娛樂場所,停止向大眾開放。到了同年6月,政府因第一波疫情看似趨緩而逐步開放博物館,但暑假期間的第二波疫情再次爆發,短暫開放的博物館又再次閉館,直至今日。封城期間,藝文愛好者只能透過線上展覽和研討會,談論無法親臨現場觀看的作品;而靠門票收入營運的荷蘭博物館,則因政府每三週更新一次的防疫政策充滿不確定性,只能冒著風險繼續照原定計畫策劃展覽檔期,希冀展場空無一人的景況可以盡早結束。 2021年4月初,荷蘭政府提出逐步鬆綁防疫政策的目標,開始進行前導測試(pilot test):選擇特定的娛樂場所,在限定的日期開放,並限制入場人數,有意願前往的民眾需事前預約參觀時間及快篩時段,取得陰性的檢測報告後方得入館。政府推動此測試的目標,在於觀察民眾接受快篩的意願程度為何,以及如何在有效防疫與重回日常社交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參觀民眾檢測出的數據,也可作為政府日後推動新決策的參考。 台夫特王子博物館於4/23-4/25參與開館前導測試,當期特展為《景德鎮:一千年的瓷器》。(王幸慈 攝影)   此次前導測試時逢荷蘭的博物館週(4/19-4/25),政府指定17間分布在不同城市的中型博物館,在這一週內開放三天,限定持有博物館卡(Museumkaart)者進行線上預約。在博物館卡的官方網站上,有清楚的資訊引導民眾至預約快篩及進館時段的網頁,民眾在預約成功後,需另行下載此次參觀專用的Close App,綁定手機號碼、電子郵件及具名的博物館卡號。政府透過此App提醒時程,也在民眾做完快篩後傳送問卷,調查接受快篩的滿意度,以及日後是否願意在每次進入娛樂場所前接受檢測。快篩的結果會傳送至民眾的電子信箱,作為入館依據。 前導測試參觀博物館專用的Close App,功能包含門票預訂、快篩預約、交通資訊、問卷調查等。(王幸慈 翻拍)   以筆者這次參觀台夫特王子博物館(Museum Prinsenhof Delft)的經驗為例,入館時民眾需全程戴口罩,在櫃台同時出示快篩的陰性報告、Close App主頁、博物館卡。博物館員提供含防疫須知的展覽手冊之外,亦口頭提醒參觀動線為單向前進不得任意返回、需接受館員的方向指引、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每個展間依空間大小限制參觀人數、博物館商店不接受現金等注意事項。 台夫特王子博物館入口,以簡單易懂且明亮的黃色標示提醒防疫須知,包含出入口酒精消毒處、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展間參觀人數限制等。(王幸慈 攝影)   館內的參觀動線指引,除了地上的標示外,亦有多位館員站在通道間指引方向。(王幸慈 攝影)   總體而言,對於一向注重隱私的荷蘭民眾來說,本次活動需透過提供個資及數據,才能換得進館看展的機會,實屬不易。此外,較為可惜的是Close App只提供問卷調查和預約入館的證明,尚無整合快篩報告,民眾需另外留意,是否收到檢測完成的簡訊通知和檢測報告的電子郵件。在整體的操作上,對不擅於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士來說,便利性欠佳。 然而經筆者的觀察,發現現場的參觀民眾大多為年長者,意即他們克服了接受快篩的不適及使用數位工具的障礙,在館內亦嚴格遵守防疫規範,可見藝文愛好者對博物館開放的重視。而以最高標準執行防疫措施的博物館,終於盼來政府放寬出入娛樂場所的規定。由於荷蘭政府致力推廣民眾接種疫苗,考量目前疫苗的普及率及博物館的自我管理,荷蘭的博物館已於6月5日起重新開放。民眾已無須在進館前做快篩檢測,但入館參觀時,仍需遵守現有防疫措施。
2021/06/14
來自疫苗接種中心的詩歌—英國「一滴希望」詩歌創作展
來自疫苗接種中心的詩歌—英國「一滴希望」詩歌創作展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過去一年來,英國受到新冠疫情的強烈衝擊,自成功開發疫苗後便加速在全國實施接種,期望能盡快帶領人們通往隧道盡頭的曙光。作為著名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倫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中心」(Francis Crick Institute)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後便扛起重要的研究任務。除了致力於深入了解疾病的發展,該中心更在今年一月將內部的曼比藝廊(the Manby Gallery)轉變成疫苗接種中心,每天施打超過1千劑疫苗,期望生活能盡快恢復到「後日常」。 每名進入疫苗接種中心的民眾,皆獲邀分享過去一年來對生命的思考與心聲。經過數月的蒐集,這些明信片形成了一個回應疫情時況的檔案庫。(Credit: Lizzie Crouch)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中心與文化機構「城市中的詩人」(Poet in the City)合作,策劃了展覽《一滴希望:來自疫苗接種中心的詩歌》(A Drop of Hope: Poetry from a Vaccination Centre),透過大眾參與和12名駐館詩人的創作,道出一首首回應全球大流行現況的詩歌。疫苗接種中心的員工、志工和每位前來的民眾,皆會收到一張明信片,邀請他們匿名分享在疫情流行期間的心聲。明信片的蒐集是一個回應當下時代的檔案庫,而詩作則是其延伸,在曼比藝廊中以彩虹般的造型展示,彩虹為英國在大流行期間的「希望」象徵。所有來自大眾的聲音化為駐館詩人作品中的故事。 明信片的蒐集是一個回應當下時代的檔案庫,而詩作則是其延伸,自今年4月起於研究中心內的曼比藝廊展出。(Credit: Lizzie Crouch)   將一滴希望 注入恐懼與痛苦的苦海 你的一小滴 卻將苦海化為甜蜜的原味   這段詩句摘自英國南安普敦詩人納茲尼・艾哈邁德(Nazneen Ahmed)的詩作《東諾巴德》(Dhonnobad)(孟加拉語意為「我感謝你的善良並獻上祝福」)作為展覽的開幕詩作,傳達感激之意。「當我閱讀那些明信片時非常感動。我看到人們知道接種疫苗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更是為了保護他人。」索馬利亞裔的英國詩人蒙塔扎・梅里(Mottaza Mehri)的詩作《離別與前奏》(Of Partings & Preludes)則歌頌因疫情而與摯愛離別和重聚的珍貴片刻:   我們迷失在失去之中 卻在無菌的候診室相遇 在靜寂的診所和排隊的隊伍之中 醫護人員這個大家庭迎接我們 我們等待終將降臨的黎明 它的光線會灑落在我們臉上 溫暖肌膚,讓它高歌 索馬利亞裔的英國詩人蒙塔扎・梅里為駐館詩人之一,於中心官網發表詩作《離別與前奏》。(Credit: 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   《一滴希望:來自疫苗接種中心的詩歌》特展匯集了來自大眾的聲音,朗誦著過去一年來,人們對於生命和生活的反思,觸動人心。展覽將在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中心的曼比藝廊展出至6月,線上展覽將延續至8月,明信片的蒐集依然持續進行中。
2021/06/07
邊沁遺體搬新家—人體展示的禁忌與倫理
邊沁遺體搬新家—人體展示的禁忌與倫理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本文涉及生死議題,為教育目的而刊登人類遺骸影像,建議12歲以下孩童由成人陪同導讀,成年觀眾請自行斟酌閱讀。 6月6日,是功利主義學者傑瑞米・邊沁先生(Jeremy Bentham)的忌日,但你知道嗎?邊沁先生另一個著名的事蹟,是他的遺體與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的故事。 人類遺骸(human remains)是博物館典藏管理中最複雜、最具爭議的收藏類型,例如考古時期的人類骨骸、歷史時期的木乃伊、中世紀的怪奇人物收藏,在臺灣則有來自雲林的柯象木乃伊。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人們轉變對此類收藏的態度,開始討論人類遺骸在博物館中的保存與倫理問題。 在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提供的「博物館倫理守則」(ICOM Code of Ethics)中,將人類遺骸明定為文化上的敏感材料(culturally sensitive material),應該被謹慎且專業的保存,展示方式需尊重所屬社群或團體的意願,以符合人類尊嚴(human dignity)為宗旨。 世界考古大會(World Archaeological Congress)在1989年的弗米利恩協定(Vermillion Accord)中,明定了處理人體遺骸的守則,應在任何情況下,尊重往生者及其所屬社群的意願,並尊重該遺骸的科學研究價值。2006年通過的塔瑪基瑪卡勞協定(Tamaki Makau-rau Accord)則明示:任何人或組織在試圖展示與出版人體遺骸或物件時,應取得授權者或所屬社群的許可,滿足許可中的所有條件,而授權者有權隨時撤回許可。 愛爾蘭巨人查爾斯・伯恩之骨架展示樣貌(來源:Emőke Dénes,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類展示的負面案例之一是愛爾蘭巨人查爾斯・伯恩(Charles Byrne)的故事,伯恩擁有傲人的231公分身高,讓他活躍於18世紀的倫敦名流圈,其生前曾竭盡全力確保死後不被公開展示。可惜天不從人願,伯恩的遺體還是被醫生John Hunter製作成骨架,在亨特博物館(Hunterian Museum)展示長達兩個世紀,目前該館正在重新評估這副骨架的去向。 現存於倫敦大學學院的傑瑞米・邊沁先生的遺體,由邊沁本人於1832年5月30日命名為「主體」(Auto-Icon),並留下詳細的遺體處置遺囑,包括:遺體由醫生友人Thomas Southwood Smith處理,作為醫學科學研究之用,展示時必須穿著自己的黑西裝、拿著自己的手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肢體展現出在思考的日常模樣。可惜邊沁的頭顱防腐失敗,只好另找法國醫學模型藝術家Jacques Talrich以臘重製。 二戰後70年來,邊沁先生的遺體長期展示於倫敦大學學院Wilkins Building內,直到2020年搬遷至學生中心。(何慕凡 攝影)   邊沁先生的思想影響了倫敦大學學院的創辦人,其遺體於1850年由Smith醫師捐贈給倫敦大學學院,由下轄眾多博物館與典藏單位的UCL Culture管理,遵照其遺願展示遺體,並由法學院成立「邊沁專案」(Bentham Project)持續研究其思想理論。 邊沁先生的頭顱平時保存在特別訂製的木箱中,每年定期檢視其狀況。(何慕凡 攝影) 邊沁先生的頭顱,2017年首次在特展《身為人類意味著什麼?》展示,伴隨展出的還有倫敦大學學院收藏的邊沁手稿與戒指等生活用品。(何慕凡 攝影)   2020年,在倫敦大學學院Wilkins Building大廳被展示了70年後,邊沁先生的遺體搬了新家。院方將他移動到學生中心,以玻璃的櫃體取代原來的木櫃。當然,依照他的遺囑維持著坐姿,呈現在年輕學子眼前,引領更多人認識這位學術巨擘及其思想貢獻。 博物館在處理與展示人類遺骸時,必須以「尊重人性」為最高也最基本的指導原則,並考量往生者遺囑、親族意願、社會觀感,以及遺體本身的研究價值等倫理問題,讓每代人皆能以尊重、謙卑與正確認知的態度向先人學習。
2021/06/06
高齡者的療癒之旅!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
高齡者的療癒之旅!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
作者:鄭珮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本文圖片由國立臺灣博物館授權使用 盛行於歐美國家的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是一種結合音樂、藝術等活動的醫療處方。有別於傳統藥物治療的概念,社會處方箋從心理健康的預防與管理出發,透過醫療機構與在地組織的串連,提供患者全面性的照護支持服務。 博物館作為社會支援系統的一環,由於館舍豐富的文化資源及放鬆和緩的氛圍極具療癒潛能,博物館處方箋(museum on prescription)的概念因此應運而生。目前博物館處方箋多用於失智症患者的預防與早期治療,由醫師根據失智長者的情況開立處方箋,使長者與照護者可以較低或免費的價格進入博物館參觀或參加相關活動,不僅延緩長者衰退、活化記憶,也協助減輕照護者的壓力。   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博物館處方箋實踐 因應人口老化趨勢及國際脈動,臺灣近年也開始發展博物館處方箋。國立臺灣博物館(下稱臺博館)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在2019年簽署合作備忘錄,針對失智長者共同推行「博物館處方箋」服務,透過與館內藏品的互動,刺激長者的五感體驗,達到療癒身心之效。 作為國內發展博物館處方箋的先驅,臺博館於2019年舉辦了兩場失智症教育活動:參訪「來Say菜市場特展」和「紓壓小旅行—暖心襪娃」。「來Say菜市場特展」以劇場方式打造傳統記憶中的市場情境,邀請失智長者與照顧者一同透過遊戲探索的方式遊歷特展。「紓壓小旅行—暖心襪娃」活動則包含了參觀「發現臺灣」常設展和藝術創作工作坊,讓長者藉由生動有趣的導覽及手作襪子娃娃的課程活化感官體驗。除了一次性的活動外,未來臺博館也將結合館內不同園區,推出十週的高齡教育計畫,期許透過長期的活動參與落實陪伴、療癒之效。 安排長者參觀「發現臺灣」常設展,藉由生動有趣的導覽活化感官體驗。(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臺博館以「來Say菜市場特展」試辦失智症教育活動,邀請長者與照顧者用逛市場的方式遊歷展場。(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而對於館內提供第一線服務的志工,臺博館特別設計了增進失智症相關知能及溝通技巧的培訓課程,目前已有超過70位志工與導覽員輪流在館服務,希望為到訪的長者及照護者提供更細膩完善的博物館體驗。   攜手共進:實務手冊的經驗傳承 在與聯合醫院合作發展博物館處方箋的過程中,臺博館也不吝於將蒐集的背景資料和自身經驗彙整成實踐指南《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與大眾分享。透過與學者、博物館人員、失智長者及照護者的討論,歸結出了籌辦高齡教育活動的幾項準則,以下是手冊中建議的活動規劃步驟: 設定參與對象與活動核心價值 設立主題內容與選擇適合文物 依參與對象轉化活動執行方式 相關人員角色分配與教育訓練 教育活動施行 總結性評量 儘管歸納出活動規劃的準則與流程,臺博館也提醒活動的設計與實踐並非單一模式,在規劃活動前應先盤點館內資源並設定明確目標,才能根據館舍特點設計出合適的博物館處方箋。 面對人口老化的社會趨勢,樂齡議題已成為當今博物館需面對的重要課題,臺博館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綜整博物館處方箋的發展脈絡,並回顧自身的推動經驗歸結活動規劃、內涵及文物展示的推行準則,為臺灣高齡失智症患者的博物館處方箋應用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目前博物館處方箋較常見於高齡失智者的預防與支持,但因著博物館場域的療癒特性,博物館處方箋的服務對象其實並不侷限於此,對於慢性病、心理健康疾病者的身心舒緩也極具潛力。
2021/06/04
線上享受搖曳高歌的歡愉吧!Google推出電子音樂線上展
線上享受搖曳高歌的歡愉吧!Google推出電子音樂線上展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為了慶祝電子音樂豐富多樣的歷史,Google藝術與文化平台(Google Art & Culture)在今年3月推出《音樂、製造者和機器》(Music, Makers and Machines)線上展。該非營利的線上平台創立於2011年,旨在協助博物館將藏品數位化,合作對象超過2千間、來自全球70個不同國家的文化機構,定期在平台上推出不同主題的線上展覽。 橫跨電子音樂、文化和科技領域,《音樂、製造者和機器》線上展爬梳電子音樂的發展史,展出單位包括大穆格基金會(Big Moog Foundation/Moogseum)、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re)、黑人文化檔案館(Black Cultural Archives)、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芝加哥歷史博物館(Chicago History Museum)等超過50間文化機構,各自策劃主題頁,探索電子音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你是什麼樣的樂迷?」這項提問是展覽主頁面所拋出的首要問題,觀眾可自由選擇欲探索的主題,進入接下來的旅程,包括詳述機器和理論的「技術狂人」、介紹音樂家和歌曲的「為音樂而來」、關注夜店音樂文化的「置身夜店」和簡介電子音樂的「全然新手」。這項展覽所囊括的文獻資料鉅細靡遺地介紹電子音樂發展進程的重要脈絡,同時更透過AR擴增實境展出歷史上經典的合成器(Synthesizer),邀請觀眾在虛擬空間上自由操作與遊戲。 展覽完整爬梳電子音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觀眾可自問「你是什麼樣的樂迷?」開啟探索音樂的旅程,主題包括「技術狂人」、「為音樂而來」、「置身夜店」和「全然新手」。(Photo credit: Google Art & Culture) 電子音樂史上經典的合成器也是此展的焦點之一,觀眾可自由地觀看3D展品,或透過擴增實境去進行體驗。(Photo credit: Google Art & Culture)   電子音樂發展的關鍵人物主題頁為展覽焦點之一。身為電子音樂的先驅,蘇珊・希雅妮(Suzanne Ciani)的創作是20世紀最具標誌性的聲音之一,其作品曾6次獲葛萊美獎提名,許多經典商業音效都出自於她,其50年的職業生涯是電子音樂史上一段重要的樂章。希雅妮的主題頁由柏林樂器博物館(Museum of Musical Instruments)策劃,藉由各類文獻與影音資料,梳理這位作曲家的創作實踐。「我年輕時學到一件事,我們聽到的所有聲音都可以被分解為元素……我做過最抽象的聲音之一是海浪。我的音樂通常來自這種自然的聲音,海浪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是音樂的隱喻。」這段來自希雅妮的引言道出了創造電子音樂的初始點,觸動人心。   展覽同時關注黑人和LGBTQ人士對電子音樂發展的影響,包括90年代的柏林、底特律和芝加哥音樂場景,以及電子音樂如何影響嘻哈、爵士和龐克等音樂流派,皆是這項展覽的亮點。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展覽同時推出線上課程計畫,期望電子音樂能夠進入課堂或家庭教育。 耗費長達兩年策展時間,《音樂、製造者和機器》線上展的上線時間恰好遭逢全球新冠疫情肆虐,音樂會和夜店皆被迫閉門之際,以線上展的方式讓人回味置身舞池、搖曳高歌的歡愉,另人迫不及待想要加入這場線上的音樂盛宴。
2021/05/31
課堂外的歷史課—加拿大歷史博物館推出線上學習平台
課堂外的歷史課—加拿大歷史博物館推出線上學習平台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本文圖片由加拿大歷史博物館授權使用 自從新冠疫情在去年爆發後,許多國家為了抑止疫情而封城,學生也開始「在家上課」的模式。全球各地博物館亦紛紛將原先在館內實踐的教育活動轉為線上,提供教師和家長豐富且多元的教材,致力在博物館閉門期間持續發揮教育功能。 如何在家裡上一堂有趣的歷史課?加拿大歷史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賦予我們精彩的案例。坐落在魁北克省加蒂諾,位於渥太華河畔,加拿大歷史博物館以典藏、研究、保存和展示加拿大歷史和文化聞名。該館歷史可追溯至1856年,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公共機構之一,也是備受推崇的博物館學卓越中心,在加拿大和國際共享其在教育、歷史、考古學、民族學和文化研究方面的專業知識。 加拿大歷史博物館(Image by DEZALB from Pixabay)   加拿大歷史博物館的線上學習平台囊括了線上展覽、線上庫房、研究和資源中心及教師專區,提供不同使用者進行探索與學習。其中「教師專區」是針對3年級至12年級(等同台灣小學3年級至高中)所設計,提供家長和老師可應用的教學資源。館方與各主題的專家、策展人及全國各地的老師緊密合作,設計出基於博物館藏品所延伸的各種歷史教材,內容涉及加拿大身分、加拿大和世界、早期/古代社會、歷史思維技能、歐洲定居者、原住民歷史、原住民和歐洲的關係、民主、政府和政治,以及文化、符號和藝術傳達。 線上學習平台具備豐富的內容,涵蓋線上展覽、線上庫房、研究和資源中心及教師專區,提供不同使用者進行探索與學習。(Credit: the 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   不論是老師或家長,皆可自行探索欲作為教材的主題包,內容包括博物館文物、檔案文檔、音頻、影片內容及各式活動。每一項主題包皆附有兩種類型的活動包:「主題活動包」(Package Activities)和「物件活動包」(Object Activities),前者主供老師在課堂教學用,內容著重在使用歷史思維,以更全面的方法進行活動。後者則是較為簡短,約5到25分鐘的親子活動,分為「看」、「想」和「做」三種類型,鼓勵學生批判性地思考藏品。我們可以看到館方如何將沉重的歷史故事化,旨在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將加拿大歷史帶入教室或家中。 「聯邦的故事」為館方近期推出的活動包,以加拿大聯邦化的歷史為核心故事,內容囊括具歷史意義的文獻與藏品,從不同面向討論這段關鍵性的時刻。除了旗幟、文獻和照片等藏品,來自民間的聲音同樣是歷史敘事的參與者。一位佚名畫家在1849年繪製的政治漫畫《年輕的加拿大人對負責任的政府感到高興》(Young Canada Delighted with Responsible Government)為這項活動包的精選藏品之一,藏品資訊下附有各式教育活動與詳盡的歷史文本。「加拿大在圖中被詮釋為幼嬰。你認為畫家如此描繪是想傳達加拿大人民跟政府的什麼立場?」如此發人省思的提問,引領學生透過漫畫了解歷史事件,進而反思歷史大敘事的撰寫與傳誦。 「聯邦的故事」為館方近期推出的歷史活動包,內容囊括所有涉及加拿大聯邦化的藏品。圖為一幅佚名畫家在1849年所繪製的政治漫畫《年輕的加拿大人對負責任的政府感到高興》。(Credit: the 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   即使受到疫情影響,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仍然不變,線上藏品與教育專區的結合十分重要,如何結合兩者並成功策劃出具教育性又不失趣味性的教材,可說是現今博物館不可忽視的重要目標。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