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打開轉型正義之門:陳武鎮藝術創作展
打開轉型正義之門:陳武鎮藝術創作展
作者:胡鈞怡、黃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創傷的歷史該如何被敘說與再現?藝術是否可以成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和家屬的記憶載體,促進民眾對轉型正義的思考與討論呢?中正紀念堂自10月29日至12月19日,舉辦「回到判決的那一天–陳武鎮藝術創作展」,展出藝術家陳武鎮近二十年來的油畫、木雕代表作,以藝術承載臺灣白色恐怖時代的憂患,也對威權時代的獨裁者提出批判和撻伐。 陳武鎮的木雕與油畫作品,描繪了政治受難者、家屬、加害者的處境與經驗(策展團隊 提供) 陳武鎮的藝術創作,與他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身份密不可分。1969年,他因為在測驗卷上書寫「反中央,反對國民黨」八個字,被以《懲治叛亂條例》第七條判刑兩年,到臺東泰源監獄服刑。出獄後,陳武鎮持續受到情治單位的監控而無法自由創作,直到解嚴後,才逐漸從自己的受難經驗出發,也為素昧平生的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發聲。 陳武鎮的作品帶有強烈且鮮明的情感,呈現威權統治下,加害者基於自身恐懼,對受害者所展開的各種想像與扭曲,並展現白色恐怖中豐富飽滿的人物群相。他希望觀眾以個人、家庭的角度來欣賞作品:「各位也許會在隱隱約約之間,聽到許多受難者的母親,在黑暗的夜裡,獨自哭泣的聲音。」 陳武鎮以木雕作品表現人性的多樣性和扭曲,搭配聲音藝術家澎葉生收錄他吟誦的詩句,讓觀眾想像其不平則鳴的創作脈絡(策展團隊 提供) 本次展覽於威權象徵中心場域——中正紀念堂舉辦,由陳佳利與吳介祥擔任策展人,並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的研究生共同策劃。策展團隊希望藉由藝術家豐富的作品內涵與力道,搭配學生錄製的導覽解說,把臺灣威權時代的故事與情感刻入觀眾心中。 陳佳利認為,臺灣的白色恐怖展覽大多聚焦在受難者身上,陳武鎮的作品則持續反思加害體制,以藝術開展多重思考角度,能夠帶領觀眾思考白色恐怖下受害者、家屬、加害者與旁觀者的處境與經驗,深具人權教育內涵。吳介祥則表示,陳武鎮以創作賦予經歷白色恐怖的生命形貌,讓觀眾看到他們、感受他們、紀念他們,同時,藝術也為中正紀念堂提供一條積極卻不躁進的轉型路徑。 「判決書」系列油畫貼有政治案件判決書,象徵判決對人生的扭曲(策展團隊 提供) 陳武鎮於2000年政治檔案剛開放時,即取得判決書入畫,本展覽展出判決書檔案複製品,搭配說明使觀眾深入了解案件原委(策展團隊 提供)   本次策展獨特之處,在於設計兩份不同的摺頁,分別引導觀眾走入「歷史路線」與「藝術路線」——透過提問,引領觀眾探究白色恐怖歷史,例如:白色恐怖時期的司法人員,是否只能服從威權體制,而沒有其他選擇?藝術家又如何透過創作技法,呈現消失的受害者與其家人的處境?觀眾只要掃瞄摺頁上的QR code,則可以聆聽相關解說與人物故事。 展場提供「歷史路線」與「藝術路線」兩種不同摺頁與參觀路徑(策展團隊 提供)   最後,從過去回到臺灣轉型正義的當代,讓觀眾透過一紙判決書,來到呈現六個人物故事的小桌,深入體會白色恐怖對當事人所帶來的創傷與苦痛,引導觀眾透過重寫判決書,重新思考社會對於受難者應該展開的賠償與平反。 每個座位各展示一位政治受難者的生命軌跡,邀請觀眾認識受難者立體的生命面貌,進而發想轉型正義平反措施(策展團隊 提供)    延伸閱讀: 回到判決的那一天–陳武鎮藝術創作展粉絲專頁 觀看展覽「歷史路線」與「藝術路線」內容
2021/11/08
保持韌性,並肩前行!英國藝術基金會2021年度博物館獎項揭曉
保持韌性,並肩前行!英國藝術基金會2021年度博物館獎項揭曉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像由英國藝術基金會(Art Fund)、第一站點美術館(Firstsite)授權使用 英國藝術基金會(Art Fund)於9月21日揭曉2021年度博物館獎項,獲獎者是位於英格蘭埃塞克斯郡的「第一站點美術館」(Firstsite),可獲得獎金10萬英鎊(折合新台幣380多萬元)。其他四名入圍者則分別獲得1萬5千英鎊(折合新台幣57萬多元),包括北愛爾蘭「德里當代藝術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Derry)、英格蘭南約克郡「體驗巴恩斯利博物館」(Experience Barnsley)、英格蘭里茲鎮「薩克雷醫學博物館」(Thackray Museum of Medicine),以及蘇格蘭「時間跨度博物館」(Timespan)。 第一站點美術館,位於英格蘭埃塞克斯郡,為英國藝術基金會2021年度博物館首獎得主。(© Marc Atkins - Art Fund 2021-30)   英國藝術基金會是英國的國家藝術慈善機構,每年都會頒發「年度博物館獎項」表彰傑出的英國博物館。在各家博物館重新向大眾開放的時刻,2021年度獎項反映了整個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英國博物館的韌性和想像力,特別表揚過去一年來致力為社區服務並與社群建立連結的博物館,即使在閉館期間,也以非凡且創新的方式為社會做出貢獻。 第一站點美術館自2011年成立以來,便致力於展示多元的藝術文化,與當地藝術家建立了長期深厚的關係。在疫情大流行期間,該館迅速動員起來支援社區,不僅與當地慈善機構合作,提供物資給民眾,更在政府宣布第一次封城後幾天內,聯合50多位藝術家,釋出數款活動包(activity packs)供民眾下載,至今已有9萬2千多個家庭使用。此外,該館更組織了「偉大的藝術展」(The Great Big Art Exhibition),鼓勵民眾於封城期間在自家窗戶上展示自己的藝術作品,創建出一個全國性的「戶外展廳」。 第一站點美術館以積極參與地方社群出名,與當地藝術家建立了長期且深厚的關係。圖為特展「歡迎光臨埃塞克斯郡」(Welcome to Essex)一隅。(Photo by Anna Lukala) 防疫封城期間,第一站點美術館組織了「偉大的藝術展」,鼓勵民眾在自家窗戶上展示自己的藝術作品,此全國性戶外展廳的成果在解封後於館內展出。(Photo by Anna Lukala)   另一方面,第一站點美術館也響應「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ack Lives Matter),委託黑人藝術家艾莎・詹姆斯(Elsa James)製作平面作品「我們與你並肩在一起」(We Stand With You),鼓勵民眾下載後印出並展示在自家窗戶,更於美術館所在社區內舉辦「超級黑藝術節」(Super Black festival)宣揚黑人文化,傳達該館對此運動的無限支持。其他重要創舉還包括策劃「我的名字不是難民特展」(My name is not Refugee),以及由英國國民健保署(NHS)前線工作人員所參與的「生活的藝術特展」(Art for Life),幫助民眾了解新冠疫情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由英國國民健保署(NHS)前線工作人員參與的「生活的藝術」展覽入口。(Photo by Anna Lukala)   從第一站點美術館過去一年來所籌辦的展覽和延伸的社區活動來看,即使在最為艱困的閉館期間,該館依然積極地與時俱進,努力透過各種充滿活力的活動計畫,將美術館的社會責任落實至當地社群,更積極回應全球性的迫切議題與社會運動,在疫情期間傳遞溫暖與希望,獲頒年度博物館首獎可謂實至名歸。
2021/11/05
解密大自然的世紀檔案—從自然史標本探索環境變遷之謎
解密大自然的世紀檔案—從自然史標本探索環境變遷之謎
作者:謝文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的蒐藏庫裡,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的清點標本,進行一連串的檢查、數位檔案建置與包裝。這些標本即將搬新家了! 這項搬遷工程浩大,預計耗時五年,要將大約三分之一的館藏—2,700萬件標本,移至該館新成立的科學與數位化中心(Sicence and Digitisation Centre)。此中心位於牛津郡哈維爾科技園區(Harwell Campus, Oxfordshire),將在2026年啟用,除了保存實體標本,還將建置標本數位檔案,方便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取得資源。AI人工智慧、造影技術、基因組分析等最新科技也將引進,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多樣性與變異,對於研究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流失、新興疾病等全球性挑戰將有莫大幫助。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科學組主任Tim Littlewood博士說:「我們需要準確的大數據來了解地球變遷,為未來擬定政策提供資訊。這個新的中心,將使我們具備產出和處理大數據的能力。」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昆蟲蒐藏庫中,研究人員正在檢視標本。這些自然史蒐藏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材料。(Image by Laurence Livermore, CC BY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科學家在探討氣候變遷、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流失等議題時,往往因為欠缺長期資料而使研究受限,這時博物館裡的自然史標本就是極佳的研究素材。許多歷史悠久的博物館蒐藏了跨世紀的標本,而標本所蘊涵的豐富訊息,能幫助我們看到地球生物與生態環境的長時間變化。 自然史博物館定期採集並蒐藏同一物種的標本,可供科學家研究特定物種的長期演變。(Image by NHM Beetles and Bugs, CC BY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近年來,由於二氧化碳增加、海洋酸化,全球海洋中的貝類外殼變得越來越薄。然而,英國劍橋大學地球科學團隊的一項研究結果,卻與全球趨勢相反。他們分析1904至2016年間,在比利時沿海採集,蒐藏於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博物館(Royal Belgian Institute of Natural Sciences)的紫殼菜蛤(blue mussel,台灣俗稱淡菜)標本,發現牠們的殼越來越厚。研究團隊推測,這一百多年來,隨著當地環境變遷、掠食者增加,擁有較厚外殼的紫殼菜蛤比較容易躲過天敵的捕食,有更高的存活機會。 研究發現,紫殼菜蛤的外殼近百年來因環境變遷而越來越厚。(Image by Pallbo,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個出乎意料的發現,顯示氣候變遷可能會對生態造成非常複雜的影響,而這些細微的現象很難只靠全球氣候變遷模型或實驗室試驗來預測。透過長期蒐集的標本及相關資料,才能幫助我們更具體了解氣候變遷下的生態系變化。 博物館的自然史標本除了展示與教育功能,還在科學研究上扮演關鍵角色,讓我們看到地球的過去與現在,進而展望未來,是人類重要的知識寶庫。在當今地球面臨多項危機的時刻,自然史標本蒐藏及相關研究的價值更顯珍貴。
2021/11/01
如何在充斥枷鎖的空間訴說困難歷史?美國費城東州監獄博物館的大膽嘗試
如何在充斥枷鎖的空間訴說困難歷史?美國費城東州監獄博物館的大膽嘗試
作者/攝影: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監獄、集中營等為囚禁而生的空間,因不同的理由與時代背景而限制了人們的自由,後也在時代的演變下遭廢棄或轉型。在台灣有前身為景美看守所的國家人權博物館,以及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如何在充斥時代枷鎖的空間訴說困難歷史(difficult histories)?成為這類博物館所面臨的挑戰。位於美國費城的東州監獄(Eastern State Penitentiary)即做了許多新的嘗試。 東州監獄的前身是1776年落成的核桃街監獄(Walnut Street Jail)。後由班傑明.洛希(Benjamin Rush)博士成立了費城監獄救助協會,針對獄政提出改革,促成賓州政府在1822年至1836年間修建新形態的東州監獄。 1855年費城東州監獄手繪圖(何慕凡 攝影)   東州監獄是美國第一間以獨居房及放射型格局設計的監獄,目的在於獨立監禁犯人,減少其交流犯罪經驗的機會。牢房內的天窗是唯一的光線來源,又被稱為「上帝之眼」,牆壁上漆有聖經圖案,只允許聖經作為犯人的唯一讀物。監獄各棟之間並不相連,要回到中心才能再前往別棟牢房,外圍築起高聳的圍牆,營造孤立感。這樣的設計被稱為賓夕凡尼亞式監獄系統(Pennsylvania Prison System),成為19世紀監獄建築的典範,被世界上300餘間監獄所模仿。附帶一提,嘉義舊監獄也是採用同樣的放射型設計。 牢房內的上帝之眼(何慕凡 攝影)   1971年監獄關閉,後於1994年對外逐步開放,增加語音與線上導覽等服務,一年吸引超過1萬名遊客造訪。目前整座監獄是由非營利組織「東州監獄歷史遺跡會」(Eastern State Penitentiary Historic Site)所營運,刻意不做過多整修、保留歷史遺跡感(stand in ruin)。館方還推出多種現地體驗活動,例如「動手體驗歷史」(Hands-On History),可讓觀眾拿著牢房鑰匙,在監獄的不同地點進行每次約5分鐘的體驗,身歷其境地感受犯人的生活。此外,更利用監獄本身的氛圍,推出夜間參觀行程、舉辦萬聖節系列活動。 東州監獄內的獨立牢房與斑駁現況(何慕凡 攝影)   整個博物館除了展示近兩百年來所收容的犯人類型及功能轉變外,也展示犯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打美式足球、下象棋等,並透過展板上的繪圖稿、老照片、錄像等方式呈現犯人的口白。展覽內容也加入有趣的主題吸引觀眾注意,比如主題「這個曾是犯罪」(That was a crimes),列出過往因身為遊民、同性戀、協助及接受流產、違反禁酒令而入獄者,這些曾經的罪刑在當代社會已獲得平反。此外,還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穿插在展場中,如當年獄方為了改善犯人心情而飼養了一隻黑狗Pep,卻被謠傳是因為殺了一隻寵物貓而鋃鐺入獄。 館方邀請多位藝術家在空牢房中進行創作。圖為Cindy Stockton Moore的作品〈其他缺席者(Other Absences)〉,繪製了50位被受刑人殺害的受害者畫像,講述了受刑人以外的故事。(何慕凡 攝影)   監獄改造而成的博物館有許多的論述方式,既有受人權迫害而生的囚禁空間,也有針對獄政管理及犯人生活的敘事。不同於大肆整修的古蹟轉型博物館作法,東州監獄大膽地保留監獄現況,歡迎觀眾踏入陰暗斑駁的牢房,感受犯人、獄卒或受害者的身心狀態,與過往的歷史氛圍產生連結。
2021/10/29
讓孩子碰觸色彩體驗多元意涵!愛爾蘭美術館用壁畫傳遞兒童權利
讓孩子碰觸色彩體驗多元意涵!愛爾蘭美術館用壁畫傳遞兒童權利
作者/攝影:羅苡瑄(現居於愛爾蘭之平面設計師) 1992年,愛爾蘭簽署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UNCRC),承諾攜手保障全球兒童權利。兒童權利公約包含「生存權」、「保護權力」、「發展權」、「參與權」,內含41項詳細權利條約,主張父母與家庭有照護孩童的責任,國家也有協助其履行責任的義務。在簽署公約即將屆滿30週年之際,愛爾蘭格魯克斯曼美術館(The Lewis Glucksman Gallery)針對此兒童人權議題推出特展《觀點:在想像空間裡的兒童權利》(Viewpoints: Children’s Rights in Imaginary Spaces),由科克大學法學院師生策劃7大主題,並邀請7位愛爾蘭藝術家進行壁畫創作,主題分為「氣候與環境變遷」、「受教育權」、「家庭與身分認同」、「創意與遊戲」、「平權」、「移民與難民」、「被傾聽的資格」。 舉辦展覽的格魯克斯曼美術館,位於創校176年的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內,由O’Donnell + Tuomey建築事務所設計,於2005年完工,榮獲超過10項頂尖建築設計大獎,在綠能環保領域備受肯定,甚至獲評為此生必看的1001座世界建築之一。創新兼具環保的摩登建築如同在樹林間航行的船舶,以石灰岩、木頭、玻璃為建材,巧秒融入校園的自然景觀。觀眾可在舒適的空間欣賞展覽,也能從走廊的玻璃窗口俯瞰校園的綠地美景。 落成於2005年的格魯克斯曼美術館,被評選為此生必看的1001座世界建築。(Credit: Lewis Glucksman Gallery,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為此針對孩子的藝術展覽,館方屏棄使用畫框展示作品的常見做法,大膽邀請藝術家直接用油漆在館內牆面上繪製壁畫,讓孩童可以近距離觸碰每一塊色彩,甚至坐在巨幅壁畫前,跟著家人或親友一起想像、討論每一幅圖畫的含義。 館方屏棄使用畫框展示作品的常見做法,邀請藝術家直接在牆面上繪製壁畫,讓孩童可以近距離觸碰每塊色彩。每幅壁畫旁除了有深入淺出的作品說明,亦放有藝術家的其他繪本作品,供親子現場閱讀。(羅苡瑄 攝影)   例如詮釋主題「氣候與環境變遷」的壁畫,藝術家Chris Haughton使用多種高彩度色塊吸引孩童目光,畫面中有烏龜、獅子、羚羊等不同動物,露出哀傷的表情看著象徵時間流逝的沙漏。家長可以透過一來一往的問答,引導孩子們討論與了解,隨著時間流淌,不同的環境與氣候變遷對於動物與全世界舉足輕重的影響。 藝術家Chris Haughton作品〈氣候與環境變遷〉(羅苡瑄 攝影)   針對「移民與難民」的嚴肅議題,藝術家Chris Judge的壁畫中出現13位孩童,他們擁有不同膚色、不同髮型特徵、代表不同種族,卻穿著一樣的亮橘色救生衣,在缺乏家長的陪伴下,共同在動盪的大海上航行,象徵著國家政府有義務與援助組織合作,提供移民與難民孩童安心成長的環境。 藝術家Chris Judge作品〈移民與難民〉(羅苡瑄 攝影)   而在「平權」主題的壁畫中,藝術家Fatti Burke期許孩子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為每個角色譜出一段又一段的精彩故事:有做實驗想當科學家的女孩、熱愛打籃球的小弟、拿滑板的辮子頭小女生,還有玩愛爾蘭傳統運動板棍球(Hurling)的雀斑男孩,大家都開心地享受自己的嗜好,藉此提醒觀眾,每個孩子都有追求自身愛好與夢想的平等權利。 藝術家Fatti Burke作品〈平權〉(羅苡瑄 攝影)   「人權」如此艱深的議題,究竟該如何向孩子說明?格魯克斯曼美術館與科克大學法學院共同策劃的這檔展覽,藉由藝術家創作的7幅壁畫,深入淺出介紹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內涵,不僅吸引孩子的目光焦點,還能釋放所有觀眾的想像力,透過簡單的問答與互動,引導大家開始思考所謂「兒童權利」與自己還有世界的關聯性。
2021/10/25
重溫置身舞池的快感!蘇格蘭V&A鄧迪分館探索夜店設計文化
重溫置身舞池的快感!蘇格蘭V&A鄧迪分館探索夜店設計文化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像由蘇格蘭V&A鄧迪分館(V&A Dundee Museum)授權使用 夜店僅屬於年輕族群嗎?夜店只關乎音樂與酒精嗎?為了顛覆一般人對夜店文化的表面印象,蘇格蘭V&A鄧迪分館(V&A Dundee Museum)推出特展《夜狂熱:設計俱樂部文化》(Night Fever: Designing Club Culture)試圖向大眾揭開被視為次文化、反叛文化的夜店,是如何對設計與文化發展產生強烈的影響。 此展為英國首度完整探索夜店文化,爬梳了1960年代至今,從義大利、紐約、巴黎、曼徹斯特、倫敦、貝魯特到柏林夜店的設計變化。同時呈現來自愛丁堡、亞伯丁與格拉斯哥等地的傳奇夜店風貌,發掘蘇格蘭夜店文化與美國芝加哥、底特律及歐洲音樂之間緊密的聯繫。為了展現夜店文化的多元性,該展囊括影片、攝影、海報、傳單、時尚物件與重要文獻,搭配精心設計的燈光及音樂裝置,邀請觀眾重溫在舞池隨音樂搖擺的歡愉滋味。 展覽囊括影片、攝影、海報、傳單、時尚物件與重要文獻,爬梳了1960年代以來全球各地夜店的設計發展。(Courtesy of V&A Dundee Museum, Michael McGurk)   夜店是人們在夜晚遠離現實的場所,從紐約的「54號工作室」(Studio 54)到曼徹斯特的「莊園」(Haçienda),夜店一直以來是鼓勵實驗性與前衛設計的地方。義大利佛羅倫斯的「電子太空」(Space Electronic)是這項展覽的開端,這間於1969年開幕的夜店,由現代建築史上知名的前衛團體「Gruppo 9999」所打造,整體設計採用大眾傳播理論家馬素・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的電子媒體變革作為概念,再加入紐約當時知名夜店「電馬戲團」(The Electric Circus)的設計元素,搞怪地將洗衣機和舊冰箱製成家具,並在天花板上裝置懸掛的降落傘,將一間舊發動機維修店搖身一變成風格奇異的前衛夜店。 義大利佛羅倫斯「電子太空」夜店,文獻攝影,1971年。(Courtesy of V&A Dundee Museum, Carlo Caldini, © Gruppo 9999)   同樣為展覽焦點的「54號工作室」是紐約在1970年代最傳奇的夜店,它不僅是夜店室內設計的始祖之一,更是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最愛!夜店的前身是一座被遺棄的劇院,設計師利用場地現有的戲劇設備,創造可移動的舞台佈景和燈光,如此戲劇性的舞池環境,賦予夜店空間具動態性且炫目的新興樣貌。除了透過文獻與物件一窺夜店崛起和鼎盛時期的狂歡派對樣貌,展覽同時探索夜店的現在和未來,展出倫敦夜店「聲音部」(Ministry of Sound)於2015年的整修設計圖,呈現這間24小時營業,結合共享工作室、健身俱樂部、音樂發行與活動策劃事業的多功能聯合場所,如何將當代夜店文化推至多元且淋漓盡致的程度。 美國紐約「54號工作室」是1970年代最傳奇的夜店,當時的賓客包括當紅明星、名流和藝術家。(Courtesy of V&A Dundee Museum, © Bill Bernstein, David Hill Gallery, London)   隨著音樂的高低起伏,於舞池熱情搖擺,分享著夜晚狂歡的娛樂分子……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如此迷人的夜店景象是人們懷念的「日常」之一。對遭逢疫情期間三度封城、娛樂場所皆關閉的英國人來說,造訪這檔展覽是「重溫舞池」的難得機會。《夜狂熱:設計俱樂部文化》特展帶領觀眾重新認識夜店文化,歡迎在博物館中戴上耳機,再次隨著節奏搖擺起舞,期望能再次共享置身舞池的公共體驗。 除了文獻與物件的展示,展覽還特別設計燈光、佈景與音樂裝置,邀請觀眾戴上耳機,隨著音樂搖擺起舞!(Courtesy of V&A Dundee Museum, Michael McGurk)
2021/10/22
宣告閉館!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竟然更近了?
宣告閉館!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竟然更近了?
作者:羅楷盛(國立故宮博物院 助理研究員) 疫情來襲,博物館上線了嗎? 台灣於2021年5月19日宣布全國提升至三級警戒,為維護觀眾健康安全,博物館採取不定期閉館的營運模式,教育推廣活動也必須有所因應,暫停、延期等緊急措施成了藝文愛好者無可奈何的遺憾。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遂調整活動型態,推出線上導覽、線上講座、社群媒體單元節目等,在防疫期間突破限制,拉近觀眾與博物館之間的距離。   線上活動—更靈活的學習規劃 《遠方的戰爭—清宮銅版戰圖特展》展至2021年12月26日,展出戰圖與戰事相關文物,同時藉此軌跡引領觀眾反思史實。本展甫開展時,正值博物館防疫閉館期間,線上教育活動應運而生。「遠方的戰爭—深度導賞」活動分為特展線上導覽與線上講座,兩單元透過視訊會議軟體整合為單場活動,把展廳、演講廳帶到無遠弗屆的網路空間,突破實體座位與防疫容留人數規範,帶來的不僅是觸及群眾多元化,更為原受限於時間、空間或行動不便者,帶來更彈性的博物館體驗。 「遠方的戰爭—深度導賞」結合線上導覽與講座活動(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官方網站)   線上活動也增進觀眾的互動意願,觀眾在聆聽導覽與講座時,能透過聊天室功能提供回饋,研究人員可以在不打擾主講者演說的同時即時回應,突破在實體演講中常受到時間所壓縮的互動提問環節。此外,在網路世界中,使用者具有對自我身分揭露的自主權,使觀眾更願意暢所欲言,這些回饋也將成為觀眾研究的重要依據。 《遠方的戰爭—清宮銅版戰圖特展》線上導覽影片畫面。策展人:國立故宮博物院 王健宇 助理研究員(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臉書粉絲專頁)   單元式節目—陪伴觀眾共進午餐 單元式節目「悠悠哉哉讀書會」由朗讀《故宮文物月刊》文章出發,於平日午間在官方臉書粉絲專頁直播,陪伴觀眾度過午休片刻,之後更陸續推出展廳導覽、文物專題等特別節目。「悠哉」的態度成為亮點,重新詮釋研究成果,轉化艱澀藝術史,零碎時光也能成為博物館教育的好時機。 悠悠哉哉讀書會第5集「文徵明倣趙伯驌後赤壁賦」直播畫面。主持人:國立故宮博物院 賴國生 助理研究員(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臉書粉絲專頁)   觀眾體驗回饋—找到最契合的參與途徑 從上述案例中,彙整觀眾於社群留言區的即時回饋,得知博物館線上活動具有以下優點:便利彈性、增進文物近用。透過數位存檔,線上活動可以永久存在網路空間,民眾能透過影像重播在任何時段與地點參與活動。方便之餘,更能促進文物近用,各類文物因應其材質有不同的展出限制與規範,當展期結束或換展時,導覽影片能持續滿足民眾對展覽或文物的學習需求。此外,另有特別的發現,例如影片中的後製字幕,有利於不方便聆聽聲音時觀賞;活動規劃除傳統的知識型演講外,風格截然不同的趣味型文物影片,皆收到正向的觀眾回饋,可見線上活動的普及對觀眾而言是一大福音,在眾多的選擇中,每個人都能找到最契合的博物館參與途徑。 悠悠哉哉讀書會第4集「《樹:從信仰到抒情特展》線上導覽」直播畫面。主持人:國立故宮博物院 周奕妏 助理研究員、羅楷盛 助理研究員(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臉書粉絲專頁)   遠距博物館的多元啟發 博物館對遠距教育的重視,在普世生活型態的改變下,同時也刺激了對身障人士的換位思考。如英國博物館協會(Museums Association)於2021年8月6日發表的專文〈研究發現,新冠疫情改善身障人士的博物館參與度〉,討論疫情產生的遠距工作、線上對談與數位資源供給,除了提升觀眾身分的認同感,滿足身障人士的遠距工作需求,居家辦公的普及也受到博物館重視。在當代科技支持下,博物館教育將無遠弗屆,疫情帶來的或許不只是緊急應變,更將促使博物館平權走向下個里程碑。
2021/10/18
見證修復的力量!貝魯特大爆炸受損之古玻璃器皿將由大英博物館修復
見證修復的力量!貝魯特大爆炸受損之古玻璃器皿將由大英博物館修復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像由貝魯特美國大學考古博物館(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s Archaeological Museum)授權使用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今年7月宣布,在歐洲美術基金會(TEFAF)的資助下,將負責修復2020年黎巴嫩貝魯特(Beirut)大爆炸中受損的8件古代玻璃器皿。2020年8月4日,近3千噸存放在貝魯特港口的硝酸銨引發大爆炸,當地的博物館皆受到嚴重衝擊,不少歷史文物慘遭震碎,貝魯特美國大學考古博物館(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s Archaeological Museum)便是受災的博物館之一。 貝魯特美國大學考古博物館致力於研究並展示古羅馬、拜占庭和早期伊斯蘭帝國統治下的古代玻璃器皿。(Credit: the AUB Archaeological Museum)   貝魯特美國大學考古博物館致力於研究並展示古羅馬、拜占庭和早期伊斯蘭帝國統治下的古代玻璃器皿,該館距離爆炸地點僅約3.2公里,72件玻璃文物嚴重破損,僅有15件器皿有機會復原,而其中有8件適合送往大英博物館,由頂尖保存修復人員進行修復。其中,最古老的器皿可追溯至公元50至70年古羅馬帝國時期,由黎巴嫩當地生產的羅紋碗,其他則包括拜占庭時期的水壺、早期伊斯蘭帝國的燒瓶等。這批玻璃器皿呈現了黎巴嫩古代玻璃吹製技術的革命性發展,當時不同形式的玻璃器皿開始大量生產,成為一般家庭普遍使用的器具。 貝魯特美國大學考古博物館為2020年大爆炸案的受災博物館之一。在大英博物館與歐洲美術基金會的合作資助下,大英團隊將負責修復8件古代玻璃器皿。(Credit: the AUB Archaeological Museum)   本次大英博物館和歐洲藝術基金會的合作計畫,協助拼湊及修復這批破碎成數百個碎片的玻璃器皿。對修復團隊而言,這項工作並非只是將玻璃碎片重新黏回的簡單過程,還必須確保任何在玻璃上使用的物質不會造成間接損壞。修復過程還必須符合「可逆性原則」(reversibility),如此一來,若發現了另一塊碎片,修復人員便可將器皿重新拆開,又不會造成新的損壞。這樣極為複雜細緻的修復過程,起碼要花四個月的時間,屆時這批玻璃器皿將會在大英博物館展出,之後再送回貝魯特美國大學考古博物館。貝魯特古代玻璃器皿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將它們盡可能恢復原狀並回歸母國,是災後癒合和復原的有力象徵。 修復玻璃文物是極為複雜且細緻的工作,起碼要花四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大英博物館預計在修復完成後,將這批器皿以特展形式展出,最後送回原典藏館。(Credit: the AUB Archaeological Museum)
2021/10/15
揭開精心設計的巧思—奇美博物館攜手V&A帶你感受「蒂姆.沃克」的美妙事物
揭開精心設計的巧思—奇美博物館攜手V&A帶你感受「蒂姆.沃克」的美妙事物
作者:鄭珮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我認為攝影的意義在於觸動人心—我們熱愛攝影,因為那來自心靈真實的悸動。」這是攝影師蒂姆・沃克(Tim Walker)對其一生職志所下的註解。被譽為當代最富創造力的攝影師之一,沃克以其不仰仗電腦修圖、如夢似幻的超現實時尚攝影作品聞名,而這些華麗大膽的作品與幕後魔幻奇特的佈景,如今皆可在奇美博物館《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2021.7.31-2022.2.6)見到。 展覽的誕生源於2015年,沃克受英國V&A博物館邀請入館考察,並以館內典藏為靈感發展新系列作品,攜手策劃出這檔重量級展覽。該展在倫敦首展後陸續在世界各地巡迴,此次與奇美博物館的合作便是亞洲巡迴首站。 第一展區以長型的白盒子空間,展出沃克從業20多年來的重要攝影作品。(奇美博物館 提供)   本次特展劃分為兩大展區,展出蒂姆・沃克職業生涯近300件作品,除攝影、短片作品外,拍攝的道具佈景、激發創作的V&A館藏等皆在展覽中呈現。第一展區以長型的白盒子空間回顧沃克職業生涯的重要作品,沿著上方展牆滲下的乳白色裝飾為原先單調的展間創造生動與趣味感,而展區後方的神秘空間則以歐式居家風格佈置,展出沃克的人體攝影創作。第二展區分為十個單元,分別展出沃克於V&A藏品中獲取靈感的系列作品,如「光芒」單元的靈感來自16世紀彩繪玻璃窗的透亮色彩,「雲朵9」單元則展出在伍斯特郡草田中以南洋畫作及西洋棋為靈感的攝影作品。 第二展區「雲朵9」單元,呈現沃克以V&A典藏的南洋畫作及西洋棋為靈感的攝影作品。(奇美博物館 提供)   漫遊在攝影大師的思緒中—第一人稱說明道出創作歷程 有別於傳統博物館的說明牌,特展中的說明文字幾乎皆由蒂姆・沃克親自撰寫,「在我還小的時候,我會在花園裡佈置場景並拍照。我會想像出某個情景,然後想辦法做出場景、拍成照片;直到現在我還是這麼做。」、「尤其是透亮的紅色,讓我想起我的母親……對我而言,這個顏色代表回家。」以第一人稱視角道出創作歷程,使觀者彷彿進入攝影大師的思緒中漫遊。   一轉彎瞬間掉進異想世界—大量轉角、道具與佈景營造展間氛圍 此外,為完整呈現為數眾多的展品,館方巧妙地以大量轉角增加展示空間,並搭配主題、利用不同色彩創造出風格迥異的展間。如第二展區中粉嫩鄉村風格的「寶盒」單元,只需穿越一放置拍攝佈景的長廊,便進入螢光魔幻的「幼龍」單元,觀眾們往往一個轉彎就掉進另一個奇特的異想世界,而置放其中的巨大拍攝道具與真實佈景,更加強了展間的浪漫魔幻之感。 第二展區「幼龍」單元,以V&A收藏的鼻煙盒為靈感,拍攝時使用紫外光照明營造魔幻氛圍。(鄭珮庭 攝影)   靜態作品如何與觀眾互動?不容忽視的「聲音」元素 靜態的攝影作品該如何與觀眾互動、引人身歷其境?除採用攝影師的創作自述、設計風格奇幻的展間外,展廳中的「聲音」元素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配角。本次展覽入口搭配流動彩虹投影的神秘回聲堆疊起觀展的期待與儀式感,第一展間歡快的圓舞曲則使人聯想到攝影師天馬行空的綺想,而第二展間「珍藏與維護」單元則可聽見修復工具的碰撞聲音。展廳的聲音不僅回應沃克在拍攝現場播放音樂的習慣,也幫助觀眾切換心緒投入欣賞不同單元的創作。 第二展區「珍藏與維護」向博物館典藏研究人員致敬。左側展示櫃中保存時尚鬼才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2005年的春季系列晚禮服。(奇美博物館 提供)   「當你有了一台照相機,總會有一個理由讓你去某個地方冒險。」蒂姆・沃克將探索V&A館藏期間所觸動的情感化為作品,而展廳精心設計的各項巧思也讓人感受到影像創作的懾人力量。奇美博物館《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自策劃到引入,仰賴博物館工作人員與策展單位的溝通協作,無論是藏品的維護、展示還是空間的佈置規劃,呈現在觀者眼前的是一場超越現實的美妙冒險!
2021/10/11
整座城市都是我的博物館!德國奧爾登堡城市博物館閉館整修創新計畫
整座城市都是我的博物館!德國奧爾登堡城市博物館閉館整修創新計畫
作者:黃鈺娟(德國奧爾登堡大學博物館與展覽學系博士候選人) 奧爾登堡(Oldenburg;以下簡稱奧堡)是位於德國北方下薩克森州(Niedersachsen)擁有十五萬居民的大學城。2015年夏天,奧堡市長Jürgen Krogmann提出新城市博物館(Stadt Museum Oldenburg)計畫,希望可以透過博物館打造更開放、多元、包容的城市印象。改建計畫除了針對博物館外觀建築,也期待博物館能成為市民的對話空間。2016年計畫預算通過後,館內立即啟動「城市實驗室」(Stadtlabor),邀請公民共同發想對於新城市博物館的想像與期待。 執行改造計畫的過程中,剛好遇上世紀大疫情,但在全球停擺的2020年,博物館以找出新輪廓(neue Konturen)為主旨,舉辦的閉館前行「隱藏藝術計畫(The Hidden Art Project)」並未按下暫停鍵。該計畫串連在地「不知名」的藝術家們,以一連串的藝術行動,剖析並呼應疫情當下現況。計畫發起者之一Hauke Beck博士稱之為解析危機的藝術行動。除此之外,計畫裡另個引起筆者關注的是:博物館外牆突然消失的M字。有一天上街買菜經過博物館,發現外牆上「MUSEUM」字首的M字消失了,原來消失的老M也是藝術行動的一部分。1968年蓋的前棟展覽館即將拆除重建,原外牆上的鐵灰金屬製M字,在2020年底被拆下,換上充滿現代感且鮮黃粗體的新M字。館長Steffen Wiegmann博士表示:「拆下的M字並不會在瓦礫堆中消失,而會被博物館保留下來。」 消失的老M也是隱藏藝術計畫的一部分,拆下的M字將成為博物館的典藏。(Credit: Schriftzug Stadtmuseum mit fehlendem “M” © Stadtmuseum Oldenburg)   2021年3月,閉館整修計畫「博物館發現城市(Museum findet Stadt)」正式開始,館方將展覽及活動以不同樣貌,帶到在城裡各個角落與各種活動慶典中。6月12號至8月14號期間,博物館計畫辦公室座落在商店街招租中的店面裡,展示互動式市民意見表達展覽,以新城市博物館想像與期待為主軸,讓市民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將意見帶進改建計畫內。11月計畫辦公室預計移動到下一個市區的閒置空間,進行另個活動展示。 奧堡市中心商店街。橘色店面原為大型連鎖服飾店,因受疫情影響而結束營業,城市博物館計畫辦公室暫時落腳於此。(黃鈺娟 攝影)   「帶你的橘色物件來」是其中一站,展示版上提到:「橘色是博物館整修閉館期間的代表色,也是德國七〇年代的時代色,更是奧堡的城市色。」館方請市民帶來家裡是橘色,且對自己有意義的物件,並和物件主人簽立借展合約,用拍立得拍下物件影像,請物件主人在登錄卡寫上名字及簡單的描述。 互動式展覽「帶你的橘色物件來」。展架上有蒸蛋器、噴漆、文件夾等物件。(黃鈺娟 攝影)   「你的城市、你的博物館、你的希望」展覽互動站裡,市民則可以畫或寫下自己對城市、博物館的想像與願望。有民眾寫下:「希望可以更永續、更環保、更多元、更包容。」有小朋友寫下:「希望可以有更多給我玩的地方。」 博物館新典藏:往年會出現在十月慶典上的Mecki刺蝟和他的驢子。(黃鈺娟 攝影)   另個互動式展覽以意見投票呈現,邀請民眾從十個選項中,選出對城市博物館未來樣貌的願景,投票選出的前三名是:「希望是個充滿新奇的地方、是個既現代又歷史的地方、是個可以探索的地方。」除此之外,展覽的另一端展示著人形大小、名為Mecki的刺蝟和他的驢子。這兩隻動物人偶是博物館新入庫的物件,他們在五〇到九〇年代間,每年都會在十月城市慶典登場,在奧堡長大的人幾乎都在慶典上和他們合照過。城市博物館也藉此機會,募集當時的老照片。 展覽不只免費參觀,同時也是寵物友善空間。(黃鈺娟 攝影)   預計2024年5月重新開館的城市博物館,在閉館期間還會以更多不同的形式,持續活躍在城裡的每個角落,提醒大家找出和城市的連結,喚起那些屬於奧堡人的共同回憶,一起尋找老M的計畫持續進行中。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