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傾聽籠中鳥的生命之歌—美國西港當代藝術館呈現女權倡議者的奮鬥故事
傾聽籠中鳥的生命之歌—美國西港當代藝術館呈現女權倡議者的奮鬥故事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本文圖像由西港當代藝術館(MOCA Westport)授權使用 西港當代藝術館(MOCA Westport)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西港(Westport),歷經非營利單位、委員會、藝術中心等組織改造,最終於2019年正式開幕,期許引領各年齡層觀眾理解藝術並產生熱情。近期推出的《當籠中鳥歌唱時》(When Caged Birds Sing)人權教育特展(2021.10.29-2022.1.8),展出西港在地藝術家Ann Weiner創作的8件雕塑作品。 每件雕塑分別代表一位曾遭受虐待仍努力存活的女權倡議者,以及她們所關心的社會議題,包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Malala Yousafzai;完成變性手術並在影集「勁爆女子監獄」演出的Laverne Cox;烏干達戰亂倖存並倡導兒童權利的Grace Akallo;走出家暴並推動巴西相關立法的Maria da Penha Fernandes;創立沙漠之花基金會(The Desert Flower Foundation)以阻止索馬利亞割禮傳統的Waris Dirie;在家族榮譽處決陋習中存活並為巴基斯坦少女建立避難所的Mukhtar Ma’i;葉門童婚習俗受害者Nujood Ali,她的自傳影響了當地的童婚法律;與性交易加害者對簿公堂的Jhinna Pinchi,她成為抵制秘魯人口販賣的英雄。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Malala Yousafzai雕塑,關注教育平權議題。(Credit: MOCA Westport) 烏干達戰亂倖存並倡導兒童權利的Grace Akallo雕塑,關注童軍議題。(Credit: MOCA Westport) 透過凝視等身大的雕塑、觀察上頭與議題相關的物件,並閱讀展板上的人物自述與生命故事,觀眾得以獲知當今世界上仍有許多女性如同籠中鳥,淪為傳統習俗、社會環境與政權爭奪下的犧牲者。而展覽本身能夠觸動人心的地方在於,這些堅強女性存活下來後,回頭去幫助與自己有相同經歷的女性,並對其所處的地區、國家甚至世界產生改變的力量。 展覽開幕後不久,藝術家Ann Weiner不幸於2021年11月6日離世,8件雕塑作品成為西港當代藝術館的第一批永久典藏,並承諾每3至5年在其他博物館巡迴換展,持續發揮作品的影響力。展覽也與西港圖書館(Westport Library)合作,推出一系列與性別相關的人權主題書單,鼓勵觀眾延伸閱讀女權議題,在色紙上寫下故事、經驗或心得並折成紙鶴,思考還能為身邊的人、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 展覽也與西港圖書館合作,推出一系列與性別相關的人權主題書單,鼓勵觀眾延伸閱讀女權議題。(Credit: MOCA Westport)
2022/01/03
百年後塑膠只存在博物館?!「塑膠博物館2121」提出未來警訊與希望
百年後塑膠只存在博物館?!「塑膠博物館2121」提出未來警訊與希望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像由藝術與數位平台Curatours授權使用 讓我們闔上雙眼,試著想像100年後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內見到一次性塑膠,這樣的未來預言,我們現就能在「塑膠博物館2121」(Museum of Plastic 2121)預先看到。 塑膠博物館2121是一座虛擬博物館,其時空設定在100年後,一個塑膠被妥善使用與回收的未來,一個不再被人類脅迫的地球。此計畫獲得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創意委員會的支持,透過藝術、科學和數位科技來探討氣候變遷問題與解決之道。博物館特別選在2021年11月初在雲端上正式開幕,適逢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期間,邀請大眾並肩為氣候危機盡一份改變的心力。 藝術與數位平台「Curatours」為這項計畫的統籌,靈感來自「太陽朋克運動」(Solarpunk movement),致力於運用藝文運動來解決當代面臨的社會環境挑戰。Curatours與南非環保組織Greenpop Foundation、街頭藝術組織Baz-Art密切合作,後者又邀請多名藝術家與社區志工共同繪製壁畫,再與3D繪畫合併,勾勒出塑膠博物館2121的背景輪廓。觀眾可使用VR裝置或一般電腦設備,體驗通往美好未來的展示內容。   街頭藝術組織Baz-Art與多名藝術家、社區志工合作,共同繪製壁畫,並與其他3D繪畫合併,勾勒出塑膠博物館2121的背景輪廓。(Courtesy of Curators)   整座博物館共分為6間展廳,觀眾能從不同角度探索塑膠的發明歷史、科學原理、工業發展及對環境的影響。展廳涵蓋能令人沉浸其中的360度影片,互動式的3D物件和藝術裝置更是館內的亮點。以「環境」展廳為例,觀眾能藉由觀賞描繪企鵝和海洋的多彩壁畫,搭配互動式影音導覽,了解建立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延伸探討個人的選擇和行動,如何為未來帶來積極的改變。 整座博物館共分為6間展廳,觀眾能從不同角度深入探索塑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圖為解釋工業發展的展廳。(Courtesy of Curators) 博物館內的每間展廳皆強調360度的沉浸式體驗,讓觀眾體會個人行動如何為未來帶來積極的改變。圖中壁畫為Ellena Lourens的作品,上頭寫著:保護海洋、保護地球。(Courtesy of Curators) 觀眾同時能參與愛麗絲・貝爾博士(Dr. Alice Bell)的虛擬導覽。身為塑膠博物館2121的諮詢顧問,貝爾博士認為這項計畫十分令人興奮:「博物館不迴避當今的問題,將技術創新、社會運動和文化變革結合在一起。在解釋如何使用塑膠的故事時,博物館引導大眾深入了解整個塑料系統如何處於現代消費和化石燃料時代的核心,延伸至解決塑料污染以改善環境的可能性。」我們的世界正在燃燒!塑膠博物館2121要述說的不僅是一個希望,更是一個警訊。身為地球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使預言成真,明朗的未來就近在眼前。
2021/12/31
博物館學會會員大會圓滿成功!組織接軌國際、補助出席ICOM布拉格大會
博物館學會會員大會圓滿成功!組織接軌國際、補助出席ICOM布拉格大會
記者|郭冠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攝影|劉德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全台疫情趨緩且穩定控制,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經兩度展延終在2021年12月11日於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演藝廳召開第15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會中進行學會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投票、學會近年會務報告,並邀請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李乾朗理事長,以「穿梭古今:北門週邊歷史古蹟巡禮」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與實地走訪。 本次大會針對學會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進行表決,同意票數計有158名,近壓倒性全數同意,確定全案通過。此次修正案通過,一是新增「贊助會員」種類,即是體現學會期待更多跨域資源的整合及投入;二是明確理事暨監事選舉辦法之法源及組織法制確立,則是落實理事會及會務運作之健全與順行。最後,學會及博物館合作夥伴重視國際參與,使學會理事和監事任期,與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COM)任期同步,從2年延長為3年,學會12個專業委員會亦將策略整併接軌ICOM國際委員會,以利籌備國內博物館出席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和國際交流事務。 本次大會針對學會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進行表決,同意票數計有158名,近壓倒性全數同意,確定全案通過。(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提供)   學會蕭宗煌理事長於致詞鼓勵博物館相關從業人員、研究者和學生,踴躍投稿於2022年8月20日至8月28日舉辦之ICOM布拉格大會,並於會中表示,學會將盡力給予發表者差旅費等相關補助,詳細補助規劃請見學會官網後續公告。   蕭宗煌理事長致詞   面對已有30年歷史的學會,如何對外與國際密切接軌、對內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學會黃星達秘書長說明,學會持續努力朝向專業化、多元化、制度化邁進,除了訂定和更新相關規範,更透過資料檢證、檔案回溯和數位化建檔,系統性記錄學會發展歷程,同時導入會計系統制度,期待有利組織穩定發展。 黃星達秘書長報告   「古建築像DVD,可以播放很久!」李乾朗理事長的專題演講以北門為圓心,分享台北城的建設歷史,以及周邊古蹟深藏的豐厚故事。北門作為唯一「原汁原味」保留的木結構城門,上有太極八卦避邪,更留有守城士兵的打油詩,彷彿3D的歷史故事。李理事長笑道:「我常常在路上走,眼睛看到的是100年前!」   李乾朗理事長專題演講   下午參訪北門城區的行程,分為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與順益台灣美術館共兩條路線。北門輝映著冬陽,金光熠熠,見證全台博物館人齊聚的年度盛會,呈現百年來台北城的絕代風華,展望學會深耕在地、接軌國際的未來願景。 會後安排參訪北門城區,包含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順益台灣美術館等古蹟與歷史建築。(Credit: Ondřej Žváček, CC BY-SA 4.0)
2021/12/28
打開庫柏.休伊特的千年衣櫥—來場經典時尚結合互動科技的設計體驗
打開庫柏.休伊特的千年衣櫥—來場經典時尚結合互動科技的設計體驗
作者/攝影:杜盈億 Emily 座落在紐約中央公園旁的庫柏.休伊特國立設計博物館(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由實業家彼得.休伊特的孫女莎拉及伊利諾.休伊特創立於1897年,館藏橫跨三千年歷史的設計物件。博物館致力於應用新科技創造與訪客間的智慧互動,邀請訪客透過科技裝置親身體驗設計過程,是美國少數兼具歷史經典及現代時尚的設計博物館。 經過不斷的搬遷、轉移與裝修,博物館在1970年遷至鋼鐵大王卡內基生前居住的喬治時代風格建築,是第一座擁有鋼鐵結構及OTIS電梯的私人宅邸,其後更耗資約九千一百萬美金整修宅邸,創下博物館界巨額的裝修紀錄。宅邸前有一座優雅的庭院,供訪客喝杯咖啡享受曼哈頓少有的花園風情。 庫柏.休伊特國立設計博物館,前身為卡內基的宅邸,是曼哈頓鬧中取靜的花園秘境。(Photo by Emily Tu)   紀念已逝黑人設計師威力.史密斯(Willis Smith)的特展,展出其經典的街頭時裝設計。展覽空間攫取紐約街頭物件,復刻70、80年代史密斯商店及展示間風格,時裝作品旁有多個老式電視機播放著跨領域的作品片段,帶領訪客一覽史密斯如何藉著輕快的材質及簡潔的設計突破人與人在衣著上的界分,融合美國文化、時尚及前衛的演出,試圖將大眾從既定類別中解放,不再被刻板印象綑綁,實現沒有種族、階級、性別及性向界線的理想國。 《威力.史密斯:街頭時裝》特展(Photo by Emily Tu)   走上二樓,一個個精緻木質門框間可見主展覽聚焦35幅由印花設計師蘇西.露樂(Suzie Zuzek)繪製的水彩、水粉彩原始印花作品,靈感多來自神話生物、宇宙、花卉圖樣,自然明亮的色調及活潑的設計讓前第一夫人賈桂琳.甘迺迪及其他名流愛不釋手,成為上流圈的服飾標記。蘇西為知名時裝品牌莉莉.普立茲(Lilly Pulitzer)設計超過千種印花,她鮮活生動的印花設計為該品牌建立獨特的形象及內涵,但她生前並不廣為人知。有鑑於此,博物館特別策劃此展來紀念這位引領時代風騷的幕後生力軍。 《蘇西.露樂for莉莉.普立茲:塑造時尚品牌的印花設計》特展(Photo by Emily Tu)   博物館另一獨樹一幟之處,是不斷將新科技應用在訪客體驗上。館內有多個電子設計版,大約是一個撞球桌的大小,介面就像一艘太空船的操控系統,在一系列串流圖樣中,訪客可以點選想參考的檔案,選擇想設計的物件、材質,並開始自己的設計,該系統還可同時供多人產出設計圖。館內還有一處特別的智能情境設計室,會將訪客的印花設計投影在巨大營幕上,並存入設計智慧雲端庫內,激發公眾與設計的精彩對話。除了現場的互動裝置外,秉持推廣設計藝術的使命,博物館不斷更新線上資料庫供大眾瀏覽,也出借電子遙控筆讓訪客儲存喜歡的藝術品簡介資料,提供完整的線上與線下訪客體驗,成為很多博物館爭相效法的對象。 智慧設計桌,訪客可以選擇素材,產出並分享自己的設計作品。(Photo by Emily Tu)
2021/12/27
融合金山意象的奇幻之旅!歡迎光臨無限-塗鴉俱樂部
融合金山意象的奇幻之旅!歡迎光臨無限-塗鴉俱樂部
作者:許正賢(朱銘美術館研究部助理研究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朱銘美術館現正展出《無限-塗鴉俱樂部》特展(2021.2.12-2022.6.5),聚集9位不同年齡層的塗鴉創作者,不同於生在街頭、帶有叛逆DNA的隨筆塗鴉,選擇以黑白兩色進行細緻的創作,於室內長廊左右各45公尺牆面聯合展出。此次展覽名為「無限」,創作圍繞金、木、水、火、土、風、日、月、星九大生命元素,寄望在疫情下,我們的生活仍可維持無限生機。9位藝術家以現地創作方式攜手合作,原本是塗鴉大忌的「蓋圖(epigraph)」手法反而成為藝術家之間的交流語彙,在自己的作品當中,融合其他藝術家的創作,形成風格各異卻又彼此交疊對話的作品。 9位不同年齡層的塗鴉創作者,以黑白兩色的蓋圖技法,在45公尺牆面聯手創作。(田偲妤 攝影) 塗鴉創作工具包含不同粗細效果的噴頭與噴漆、塗鴉用筆、蛋殼貼紙等,皆在展覽中有詳細展示。(田偲妤 攝影)   塗鴉現身朱銘美術館的契機 以雕塑為主的朱銘美術館為何會展出塗鴉藝術?時間回到2018年,當年朱銘推出新作展《人間系列—芭蕾》,館方人員在安排展區的過程中,希望在「藝術長廊區」牆面也帶入舞蹈元素,就此開啟與塗鴉藝術家兼策展人Reach聯手的契機,有了《手舞足蹈─2018年藝術長廊創作展》的第一次合作,以三維概念於二維牆上展現舞蹈的律動感。 《手舞足蹈─2018年藝術長廊創作展》藝術家Reach以「貓爪」線條表現舞蹈的律動感(朱銘美術館 提供)   融合金山意象的奇幻之旅 在構思創作期間,多位藝術家選擇從金山當地尋找靈感。藝術家Seazk曾在新春期間旅居金山,將老鷹、魚隻、寺廟等屬於金山的意象轉化呈現在作品中,甚至還可從中發現在金山旅居期間與母親的LINE對話內容。有趣的是他與另一位藝術家Colasa相互合作,以蓋圖技法將「木」和「水」兩個互補的元素以黑白漸層交融呈現。 藝術家Seazk作品〈木〉將金山意象與旅居生活呈現其中(許正賢 攝影) 藝術家Colasa與Seazk作品〈水〉、〈木〉蓋圖創作,兩人的塗鴉彼此交疊互動。(田偲妤 攝影) 專屬圖騰與傳說神祇的對話 塗鴉中還可看到藝術家個人特色和主題之間的連結。藝術家兼策展人Reach的塗鴉特色是形似貓爪(Cat Paw)的圖騰,扣合著主題「日」進行創作,並與選擇「風」主題的藝術家Colasa合作,以點畫虛實呈現作品。藝術家Mr. Ogay的創作主題則是「金」,作品以傳說中的金神「蓐收」命名,呈現其人脈、虎爪、左耳有蛇、成兩條龍的形象。當中可見一名豐腴男子,是創作者的自我隱喻。 藝術家Reach作品〈日〉由知名的貓爪圖騰構成(許正賢 攝影) 藝術家Mr. Ogay作品〈蓐收〉以細緻的筆觸繪製傳說中的金神,跨坐在龍身上的是自己的化身。(田偲妤 攝影)   帶給親子觀眾源源不絕的想像力 朱銘美術館的開館理念是實踐藝術教育,特別配合《無限-塗鴉俱樂部》特展,在「ART多一點實驗室」讓兒童體驗塗鴉創作。不同於歐美塗鴉強勁的文化批判力道,本展內化出台灣在地特質,將生命元素、金山景物、日常生活、個人特徵與傳統意象融入創作當中,從現地創作到團體合作,呈現高難度的繪圖技法,引領台灣塗鴉藝術迎向新的洪流,帶給親子觀眾源源不絕的想像力。 特展《我的塗鴉秘密基地》歡迎小小孩在純白空間內任意塗鴉(田偲妤 攝影) 朱銘美術館園區設置許多塗鴉地點,並提供作畫工具,歡迎親子觀眾隨處發揮創意。(田偲妤 攝影)
2021/12/24
香港M+博物館開幕現場直擊!追求國際標準與政治迴避的吊詭
香港M+博物館開幕現場直擊!追求國際標準與政治迴避的吊詭
作者/攝影: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駐香港自由作者 期待與爭議中誕生的M+ M+是西九文化區「世界級」的視覺文化博物館,其定位與規模顯明政府推動香港成為「亞洲藝術之都」的野心。M+館舍由瑞士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設計,墨綠竹子狀陶瓦外牆、清水混凝土的低調外觀及內部的螺旋樓梯為其特色,向陽區域設有落地玻璃窗,使作品與隨時變化的風景產生互動。從2006年開始籌備,15年間歷經變更設計、多次管理層更換、以巨額公帑購置藏品及政治審查等爭議,終於在2021年11月11日正式開幕。全館目前開放6個專題展覽,共展出約1500件藏品。 中庭自然採光的斜型天井跨越三個樓層,提供觀看大型作品的不同視點。   百科全書式的藏示 M+開幕展以「百科全書式」的展示盡顯其藏品的多樣性。展間內沒有固定觀看動線,觀眾可隨意穿梭,卻易迷失於目不暇給的展品數量。展覽《香港:此地彼方》展出香港本土集體記憶,除了繪畫和攝影等藝術媒材,還包含港英殖民期間的政府文宣、海報設計、商業廣告及城市規劃檔案等文獻。 劉小康1997年亞太海報展「應回去,港回歸」和「終回來,港回歸」海報   展覽《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反映1972至2012年間中國藝術家的創作思維如何受社會現實、經濟發展、城鄉變遷等因素影響。藝術家曹斐便在〈人民城寨〉中,化身電腦遊戲角色「中國翠西」,在反烏托邦虛擬世界中與毛澤東、老子及策展人Hans Ulrich Obrist進行意識形態的對話。 曹斐〈人民城寨〉(RMB City, 2007-2011)錄像作品   展覽《個體。源流。表現》囊括李明維、蔡國強、謝德慶等著名華人藝術家作品,也展出世界各地1950年代至今具代表性的觀念藝術藏品。美藉韓裔藝術家Michael Joo的作品〈無題(5.1.14)〉在玻璃表面塗上酸性溶液,並裝上黑色把手,模仿防暴警察的盾牌,批判政府在公共領域動用軍事化手段的危險。 Michael Joo作品〈無題(5.1.14)〉   展覽《物件。空間。互動》呈現亞洲各地劃時代的建築模型、家具、電器發明、流行文化產品等。活躍於1960年代的英國前衛建築團體Archigram提出搭建太空艙式住宅和辦公室,使建築能靈活應對社會變化的構想,其新未來主義想像更在日本代謝派建築中加以實踐。當中也有較鮮為人知的跨界作品,如已故普立茲獎建築師Zaha Hadid設計的泡茶及咖啡用具。 Zaha Hadid設計的泡茶及咖啡用具   政治意味內容的差別處理 在後國安法語境下,官方表明藝術自由不可凌駕於法律之上,因此館方對政治敏感藏品有幾種處理方式: 不作實體展出,只在官網顯示基本資料:官網只見作品名稱、作者、地區、創作年份及藏品編號等資訊,未見圖像,如艾未未作品〈透視研究:天安門〉。 實體展出,官網僅顯示基本資料:近期移居台灣的香港藝術家黃國才,其作品〈漂流家室〉裝置(2009)及錄像(2010)分佈於兩個展間,但前者在官網上未見照片。 實體展出,說明牌避重就輕:說明牌對作品政治意味的處理傾向含糊,例如黃永砅作品〈大限(有效期1997年7月)〉的解說牌不提對97回歸大限的指涉。 官網仍保留敏感內容:2019年反送中運動時,M+員工曾高調提出政治訴求,如今「光復香港」已成禁語,在官網M+一篇討論香港電玩場景的對談中卻未被移除。 艾未未作品〈透視研究:天安門〉官網上未見圖像、亦未做實體展出,似有意迴避政治敏感藏品。(來源:M+博物館官網)   策展方解釋,展覽並沒有受到政治壓力而需調整展示內容,卻未見部分作品完整的創作理念,只能憑觀者意會箇中含義,國安法與自由表達空間的矛盾不言自明。   從西九文化區展望M+ M+透過購藏支持香港和中國藝術家的發展,未來將藉由獎項、委約創作和展覽來培育新秀。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則期許M+創造連繫人、物和空間的學習社群,啟發香港與國際觀眾。繼M+開幕後,2022年7月西九文化區更將迎接回歸中國的「驚喜禮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可預期西九將成為香港的新藝文地標。
2021/12/20
科技為展覽帶來的可能性!「海上佛教地圖集特展」以新媒體飽覽佛教之美
科技為展覽帶來的可能性!「海上佛教地圖集特展」以新媒體飽覽佛教之美
作者:黃漢鋒(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科技能為展覽帶來什麼可能性?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推出《海上佛教地圖集特展》,該展源自台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以新媒體技術探索海上絲綢之路如何促進佛教傳播與文化交流。策展團隊的考察工作歷經數年,足跡遍及七個國家,應用多種科技器材與技法呈現展覽,如十億畫素球形全景攝影、傳統底片及數位立體360度全景圖、3D模型攝影測量法、球形全景360度錄影拍攝法,以及環繞聲錄音技術等。 新媒體技術絕對是展覽的重點之一,早在1980年代,策展人之一的邵志飛教授已開始研究互動和沉浸式體驗,具有豐富的新媒體應用經驗,如1989年的「The Legible City」及1991年的「The Virtual Museum」,藉由開發不同的互動裝置,令社會文化活靈活現。 在本次展覽中,策展團隊透過iDome半球形投影技術,以1:1真實比例、360度球面圖像,呈現歷史悠久的佛教石窟。另外也展示印度、中國、泰國及台灣等地的佛教儀式和慶典,例如送灶神法會、春節上燈法會等,讓觀眾猶如親身體驗多個佛教儀式。 iDome半球形投影技術(黃漢鋒 攝影)   展覽的另一看點為環形劇場,將一系列360度全景影片,投影於直徑5公尺的圓形屏幕內。每段影片都是一段海路旅程,從印度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泰國、爪哇和中國。觀眾還可操作投影機,觀看感興趣的影像,參觀古代海路沿途的多座佛寺建築群。影片更配上7.1球形環繞聲,反映各地佛教民族音樂特色。此外,展覽亦設有全景圖像線性導軌,觀眾只需左右移動裝置,即可沿路線圖遊覽90座佛教名寺古剎的圖像。 環形劇場展示(黃漢鋒 攝影) 全景圖像線性導軌(黃漢鋒 攝影)   除了應用上述技術帶領觀眾遊覽各地佛教遺址,展覽也以科技展示佛像的藝術風格與工藝細節。策展團隊在田野調查期間,以攝影測量法掃描佛教雕塑,其後在一系列垂直LEC/LED屏幕展示高解析度且緩慢旋轉的佛像模型,當中包括「印度阿育王雄獅石柱」等重要文物。這些佛教文物十分珍貴,絕大多數不能運到外地展出。幸運的是,透過高解析掃描技術,觀眾得以在香港近距離欣賞這些珍寶。 實體文物與虛擬文物展示(黃漢鋒 攝影)   疫情期間,我們難以到國外旅遊,慶幸《海上佛教地圖集特展》為我們提供一個環遊東南亞佛教遺產的契機,同時觀賞新媒體藝術及香港各地借來的實體文物,了解佛教如何由印度傳至東南亞、中國與日本等地,與各地風俗民情結合、發展出多元璀璨的文化樣貌。
2021/12/17
當代藝術如何回應困難歷史?柏林舊國家畫廊展出集中營系列創作
當代藝術如何回應困難歷史?柏林舊國家畫廊展出集中營系列創作
作者:王乃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碩士班) 1876年成立的柏林舊國家畫廊(Alte Nationalgalerie)以展出十九世紀繪畫為主,今年則特別展出當代藝術特展《畫作的反思—葛哈・里希特比克瑙系列創作》。藝術家葛哈・里希特(Gerhard Richter)選擇四張於奧斯威辛—比克瑙(Auschwitz-Birkenau)集中營秘密拍攝的照片為創作基底,以抽象畫面呈現此沉重議題。納粹時期的大屠殺一直是二戰後被討論與反思的議題,此悲痛的歷史事件如何又能否以藝術形式表現,成為德國藝術界的辯論焦點。 葛哈・里希特(2014)〈比克瑙系列〉,油彩、畫布。(© Gerhard Richter Kunststiftung)   里希特拒絕以藝術美化歷史暴行,卻巧妙地以其特有的創作手法與佈展方式延展德國社會對這段歷史的反思。這四張集中營照片由一位囚禁者偷偷拍攝,記錄下進入毒氣室前,在樹叢中脫去衣服的婦女;以及進入毒氣室後,被謀殺的屍體。里希特使用一貫的繁複創作技巧,將攝影圖像印製於260 x 200公分的畫布上,先刷上顏料,再塗抹、擦洗或用刮板刮除,經過數次的渲染與疊加,製造出分層且破裂的表面,讓原畫面的恐懼與黑暗從若隱若現到難以辨識。透過朦朧的抽象畫面營造出憂鬱、沉思的情緒,在展示和不展示之間開闢了一個新興空間,一個讓藝術、美學與社會反思並存的區域。 此次特展除了展出四幅作品,還有原版四張照片的印刷品,以及一大片霧面灰玻璃鏡。玻璃鏡為里希特早期的創作,本次特將鏡面放置於作品對面、反射四幅作品,讓觀眾在觀賞作品的同時,也看見自己的樣貌,以進一步反思大屠殺歷史事件與自身的關聯。普魯士文化基金會(SPK)主席赫爾曼・帕辛格(Hermann Parzinger)評論道:「若少了德國歷史脈絡,里希特的作品是無法被理解的。他的作品提供了我們一條路徑來了解這動盪的二十世紀。」 比克瑙系列與原照片印刷品共同展出,以大片霧面灰玻璃鏡反射作品,也提醒觀眾反思大屠殺歷史與自身的關聯。(©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Nationalgalerie) 本次比克瑙系列特展為柏林國立博物館(Nationalgalerie of the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與里希特基金會(Gerhard Richter Kunststiftung)長期合作的開端。預計從2023年起,比克瑙系列和里希特的其他作品將收藏於柏林文化廣場(Kulturforum)的二十世紀大型展示空間中。
2021/12/13
監禁、邊緣、到返回日常-柏林魯梅爾斯堡露天博物館的負面遺產轉生術
監禁、邊緣、到返回日常-柏林魯梅爾斯堡露天博物館的負面遺產轉生術
作者/攝影:吳翊威(德國布蘭登堡工業大學襲產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魯梅爾斯堡紀念場所(Gedenkort Rummelsburg)位於柏林東邊的水岸市郊,擁有橫跨不同政權的百年監禁歷史,留給兩德統一後的人們一段不堪、或說是不義的暗黑歷史。1995年,在柏林都市擴張與住宅需求的壓力下,此處成為都市再發展的重點地區,開啟魯梅爾斯堡負面遺產的轉型之路。   背負暗黑過往的監禁場域 1879年10月,柏林市政府在此設置當時德國最大的現代化濟貧院(Arbeithaus),以類似軍營的空間設計,收容(更像是監禁)超過1600位妓女或無家可歸的「矯正對象(Korrigenden)」,迫使其投入汙水處理廠的勞動工作,過著所謂有秩序的正常生活。第三帝國時期,納粹延續使用此設施,並頒布法令定義「反社會人士(Asoziale)」,納入精神病患、同性戀等群體,導致營區人口暴增。數十名猶太囚犯更從此地被運到他處「安樂死」。二戰後,此處則被東德政權用作東柏林的中央男子監獄,監禁反社會人士、政治犯與反共產主義思想者。   負面遺產的改造與重生 兩德統一後,此地荒廢數年,直到1995年,隨著魯梅爾斯堡都市再發展計畫動工,才開始一連串的保存再利用改造工程,包括拆除圍牆,讓營區直接連結水岸帶狀開放空間,保存檢查哨站及圍牆遺跡,並在入口處設立三座與原本監獄圍牆同樣五公尺高,象徵帝國、納粹、東德三段監禁歷史的紀念碑牌。 監獄圍牆遺跡(吳翊威 攝影) 記錄帝國、納粹、東德三段歷史的碑牌(吳翊威 攝影) 營區內六棟三層樓高的監舍,在保留建築外觀的前提下,被大幅改造。牢房鐵窗拆除、加設陽台,監牢空間亦被打通,改為單元大小從43到132平方公尺不等、總共143間住宅公寓。洗衣房(Waschhaus)則成為諧音「浣熊(Waschbär)」的幼兒園,並設置社區活動中心,成為受歡迎的水岸第一排住宅社區。第一批入住的居民Katrin Bratke在接受柏林租戶協會的訪問時表示:「我們甚至沒注意到這裡以前是監獄!」 監舍的棟距經過改造,成為一樓住戶的後花園或停車場。原本具隔離感的戶外營區,蛻變成鄰里休憩的開放空間。(吳翊威 攝影) 與歷史共存,我家就是博物館 歷史再現的部分,則是在市府資助下,以露天博物館為構想,結合語音導覽APP,在營區開放空間設置21面展示牌,全年無休地展出各時期的監禁歷史,包括囚犯自傳、營區地圖、新舊比對照片等。此外,語音導覽APP還特別設計內容用詞簡單、搭配拼圖遊戲的功能,希望以好玩的方式讓孩童認識所在之處的歷史、日後能為外來訪客導覽。魯梅爾斯堡紀念場所從與社會隔絕的城市邊緣,經過功能轉變、空間改造、乃至博物館化,重新返回民眾的日常生活。在暗黑觀光俯首可拾的柏林,相較之下,這裡或許不夠「暗黑」,少了觀光客的凝視,卻更貼近民眾日常。 社區中央廣場可以閱讀展示牌上的歷史故事,居民坐在舊建築遺構上休憩聊天、孩童在一旁玩耍。博物館的公共性與社區的親密性,在此巧妙交會。(吳翊威 攝影)
2021/12/10
蘋果成為搶救古蹟推手?華盛頓歷史中心暨卡內基圖書館的重生故事
蘋果成為搶救古蹟推手?華盛頓歷史中心暨卡內基圖書館的重生故事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2019年5月11日,華盛頓歷史中心暨卡內基圖書館(DC History Center & Carnegie Library),連同進駐的蘋果分店一起正式開幕,是蘋果公司近年參與的古蹟修復與活化之成功案例之一。 座落於華府維農山廣場(Mount Vernon Square)的這棟建築,最初是由美國鋼鐵大亨安德魯・卡內基所捐獻建造的圖書館。卡內基幼年時家境貧窮,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又都要收費,難以獲得充足的學習資源,幸好有一位富商讓他使用自家的私人圖書館,讓這位鋼鐵巨人難忘恩情。1901年賣掉公司後,卡內基將其財富用於興建各城市的公立圖書館,總共在美國(包含夏威夷與波多黎各)建立了1689間公立圖書館,也在其他英語系國家建造了830間圖書館。 1900年建築藍圖(複製品),由美國國家檔案局(National Archives)製作。(何慕凡 攝影)   位於華盛頓的卡內基圖書館,由建築師艾伯特・羅斯(Albert Ross)於1903年建成,屬於新古典主義的學院派風格(Beaux-Arts),維持圖書館功能到1972年為止。1999年,華盛頓特區政府將該建築租給1894年成立的華盛頓歷史學會,租期長達99年。歷史學會募集2千萬美金將其改造為城市博物館,於2003年開放,但僅開放一年就關閉,因經費有限一直無所進展。 蘋果公司資助、恢復建築百年前樣貌的修復計畫。圖為修復完成的窗戶外觀,可讓自然光灑入大廳。(何慕凡 攝影)   直到2017年,蘋果針對該建築啟動了修復計畫,花費兩年、投入3千萬美金,盡力修復成100年前的樣子,比如拆除正門口加蓋的窗戶,讓自然光重新灑入一樓大廳。目前整棟建築正式列入華盛頓史蹟名錄(DC Inventory of Historic Sites)、美國《國家史蹟名錄》(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同時由蘋果分店、華盛頓歷史學會及基普林格研究型圖書館(Kiplinger Research Library)進駐。其中,歷史中心與圖書館由華盛頓歷史學會管理,研究及展示華盛頓的歷史故事。二樓展場則規劃為華盛頓歷史廳(DC Hall of History),包含展出歷史照片的「大合照(The Big Picture)」展廳。地下一樓原為停放自行車的拱形停車場,如今則改造成介紹卡內基圖書館歷史的展場。 華盛頓歷史廳內的年代表與歷史照片。華盛頓發展歷史(含歷年人口變遷)與美國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軸並列展示,兩相對照下顯示大歷史發展下華盛頓受到的影響。(何慕凡 攝影)   近年來,蘋果啟動古蹟修復資助與進駐計畫,尚包含2018年在巴黎開幕的香榭大道分店、今年5月在羅馬開幕的馬里尼奧利宮分店,以及6月在洛杉磯開幕的高塔劇院分店等。古蹟修復維運往往需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蘋果針對百年古蹟的修復及後續營運資助,或許可作為當代社會下古蹟再活化的另一選擇。 大理石外牆上的蘋果標誌,根據蘋果公司的說法,這是唯一與1903年建築落成時不一樣的地方。(何慕凡 攝影)
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