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博物館裡的實驗室!荷蘭NEMO科學博物館動手玩科學
博物館裡的實驗室!荷蘭NEMO科學博物館動手玩科學
作者:賴若欣 (荷蘭萊登大學考古學院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學碩士生) 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市中心舊港口區的NEMO科學博物館以其兒童友善的互動展覽著稱,致力於激發觀眾對科學的好奇心與創造力。館內以樓層區分五個展區,包含「現象」(Fenomena)、「科技」(Technium)、「元素」(Elementa)、「人類」(Humania)、「動力」(Energetica)。並結合錯落在館內各處的科學展演活動,引導大眾從互動體驗中發現科學的箇中趣味。   左:「太空科學」展區,邀請觀眾觸摸隕石,感受宇宙力量。/右:洪水互動裝置,以多媒體模擬水流,引導兒童觀察裝置的淹水情況,並動手堆沙包學習防災知識。(賴若欣 攝影)   互動展演,科學教育的多元形式 館內一樓設有一座大型的連鎖反應裝置(Chain Reaction),每日定時演出15分鐘的機關秀,並隨機徵選兒童觀眾啟動裝置,深受觀眾歡迎。此裝置整體貫穿三層樓,巧妙利用空間設計,使位於不同樓層的觀眾皆可一同參與展演。裝置由日常可見的物品組成,如垂降的可樂瓶、足球落體、旋轉的辦公椅,以趣味的互動方式說明生活裡俯拾即是科學原理。   貫穿不同樓層的連鎖反應機關裝置。(DigiDaan 攝影/NEMO科學博物館 提供) 位於二樓的表演廳亦有定期演出的科學實驗秀「魔術還是科學?」(Magic or Science?),主持人現場演示如何利用液態氮粉碎玫瑰花、乾冰製作空氣砲,以及電漿管傳導等實驗。 乾冰空氣砲實驗裝置,由舞台向觀眾發射。(賴若欣 攝影)   動手玩科學!博物館中的實驗室 展覽中也設有實驗室,觀眾可穿上實驗袍、戴上護目鏡體驗科學家的日常工作,透過實際操作認識科學原理。實驗室提供多元的主題讓觀眾自由選擇,操作過程則可參考實驗指示與紀錄表。 如實驗「綠色和棕色墨水包含哪些顏色?」(What colours do green and brown ink contain?),利用毛細現象,使觀眾清楚觀察綠色與棕色是由哪些顏色所組成,進而理解色彩組成原理。觀眾需按照指示在紙條鑽洞後,分別將綠色與棕色馬克筆點於其上。接著,以竹籤串起兩張紙條放入燒杯後注水,靜待幾分鐘後便可見墨水顏色開始分層。   「元素」展間中的實驗室空間,提供多元主題的實驗,如「防曬乳如何保護你的皮膚?」(How does sunscreen protect your skin?)、「鹽對於植物細胞有什麼作用?」(What does salt do with plant cells?)。(賴若欣 攝影) 左:實驗「綠色和棕色墨水包含哪些顏色?」,帶領觀眾認識色彩組成原理。/右:桌上附有實驗指示及實驗紀錄表,協助觀眾紀錄實驗問題與過程。(賴若欣 攝影)   結語:科學人文的多元連結 「互動」之外,館方也重視當代議題的呈現,如「人類」展區以人體特徵聚焦社會的多元組成,如膚色和髮色的深淺、年齡差異、體態變化,並結合多元性別的裸身攝影作品,呈現族群的性別特徵議題,帶領觀眾深入了解人體/社會的獨特性與多樣性。 此外,距離本館步行約15分鐘的NEMO Studio,正展出專為成人觀眾設計的特展「活得更久」(Living Looonger)(展期至2025年1月5日)。該展以「人類壽命」展開討論,引導觀眾反思老年生活、年齡、死亡等生命課題。   說明不同人體特徵的展板(賴若欣 攝影) NEMO通過創新體驗和互動展示,規劃涵蓋不同年齡層的展示主題,使兒童探索科學知識,成人思考社會議題。不僅加強觀眾的學習動機,也為科學教育增添了對社會與環境的深刻關懷。更重要的是,促進大眾的相互理解與尊重,展現科學在當代社會的多元價值。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8/23
穿越時空的N種方法:2024年臺南人權月探尋城市中的白恐故事
穿越時空的N種方法:2024年臺南人權月探尋城市中的白恐故事
作者:沈菲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系藝術理論與評論碩士) 2024年8月臺南市政府首度舉辦臺南人權月「如果可以回去,那就把__帶回來」(活動至2024年9月8日),透過多元形式的藝術創作,並結合在地青年、藝術家、教育者的獨特詮釋,帶領觀眾重新探尋隱於城市當中,被誤解、消失的白色恐怖故事。 看見歷史洪流中的個人軌跡:臺南市美術館1館 南美館1館的前身便是1950年代許多南臺灣政治犯接受訊問的「臺南市警察局」。藝術家李佳泓與黃俊傑作品《於藝術之中來忘卻一切吧!》,發想自「省工委台南市工作委員會鄭海樹、何川等案」【註釋1】,作品運用臺南工業學校教師何川的獄中自白書,以錄像重現何川在磚牆牢獄中的感受與心境。   李佳泓、黃俊傑作品《於藝術之中來忘卻一切吧!》,觀眾可由窗形螢幕看見獄窗內的心境轉折。(吳欣穎 攝影)   愛國婦人會館:重塑被遺忘的歷史場景與施水環姊弟的故事 愛國婦人會館建築同樣是臺南市的不義遺址之一,人權月邀請客家電視臺電視劇《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以及陳玉勳導演的《大濛》團隊參展,以戲劇場景設計、技術,重現「消失的不義遺址」。 值得一提的是,此處也曾是女性政治犯施水環的工作場所。施水環母校家齊高中的師生與藝術家蔡煒廷,以施水環姊弟的故事為創作文本,延伸研究成果與藝術創作。如蔡煒廷的作品《水聲》以「消失的閣樓」為題,詮釋當年施水環將被通緝的弟弟藏在宿舍天花板的場景,邀請觀眾一同感受這段真實,卻難以考證的歷史片段。   愛國婦人會館內重現電視劇《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場景,講述白恐時代被關押於綠島的政治受難醫生們的故事。(吳欣穎 攝影) 家齊高中師生透過實地踏查、史料運用與故事地圖製作,再現施水環的生命軌跡。(吳欣穎 攝影)   新營曬書店:重現地方記憶,連結過去與現在 新營曾是臺南縣縣治所在,糖鐵、臺鐵、鹽鐵三鐵共構之地。隨著縣市合併,昔日榮景漸退。位於新營火車站不遠處的曬書店,長期關注在地意識,此次策展團隊選擇在此處與居民一同重新思考當地的白恐歷史,及當代青年與故鄉歷史相遇的過程。如下營青年與成大學生根據家鄉、校園的白恐故事所製作的地圖,內容發想自政治受難者洪水流、陳欽生、吳聲達及李明珠。 陶藝家陳慶銘則以1953年新營糖廠「碗公會」事件為主題【註釋2】,創作《脆弱的日常》,作品以甘蔗渣沾取泥漿進行創作,連結在糖廠工作的百姓面對威權壓迫的脆弱與堅韌。   策展團隊與臺南在地行動者/團體合作完成的「臺南白恐故事地圖」。(吳欣穎 攝影) 陶藝家陳慶銘作品《脆弱的日常》,以甘蔗纖維製作的碗回應「碗公會」事件。(吳欣穎 攝影)   麻豆總爺藝文中心:編織抗爭與記憶的畫布 總爺藝文中心曾是南臺灣重要的製糖基地——總爺糖廠,與臺南農民運動密不可分。李佳泓透過農民運動的檔案與口述資料,製作聲音裝置《阿旺》,呈現農民爭取勞動權益的辛酸與血汗。而洪瑋伶、辛佩宜則攜手下營青年共同完成作品《27:與下營青年的影像實驗》,回顧彼時農民組織的抗爭記憶。 2024年臺南人權月通過多樣形式的藝術創作,呈現當地青年、藝術家對地方的思考與詮釋,為觀眾提供重新審視和理解這段複雜歷史的多元視角。   麻豆總爺藝文中心展區,李佳泓作品《阿旺》。(吳欣穎 攝影) 洪瑋伶、辛佩宜與地方青年共同創作的《27:與下營青年的影像實驗》,以下營出身的政治犯洪水流的回憶錄為靈感,重現其參與農民組織抗爭的經歷。(吳欣穎 攝影)   【註釋1】「省工委台南市工作委員會鄭海樹、何川等案」涉及多名臺南地區的知識分子和教師,包括鄭海樹和何川在內,他們被指控參與左翼地下組織活動,導致多人被逮捕、審判。 【註釋2】「碗公會」原為新營糖廠工人間討論工作和生活問題的聚會,而在緊張的政治氛圍下,這個組織被懷疑有左翼傾向,導致多名糖廠工人遭到逮捕和審判。 展覽資訊: 臺南市美術館1館 、臺南愛國婦人會館|已結束 總爺藝文中心、新營曬書店|展期至2024年09月08日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8/17
探索「創作」中的生活記憶!國美館兒藝基地全新教育展
探索「創作」中的生活記憶!國美館兒藝基地全新教育展
作者:莊棨惟(英國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碩士、藝術文字工作者) 國美館兒童藝術基地於2024年7月6日推出全新教育展《「我記得……」:關於記憶與想像的拼貼》(展期至2025年6月15日)。展覽以鄰里街廓、家庭及遊戲空間等主題出發,連結兒童的日常經驗與記憶,包含四個展區:「記憶中的氣味」、「日常風景」、「家的形狀」、「並置的遊戲」。 展覽透過四位/組藝術家不同形式的創作手法,呈現創作過程的多元面向,如動機、技法、材質等,帶領兒童開啟對藝術的想像與認識。例如,展區「日常風景」呈現藝術家吳芊頤在家鄉老街踏查的成果。作品利用彩色膠帶及拼貼紙材重現巷弄常見的鐵窗,引導觀眾從色塊、線條的視角構想熟悉的生活地景。 吳芊頤雕塑作品《記憶窗1950》呈現城市巷弄內隨處可見的鐵窗景色。(莊棨惟 攝影)   由藝術家顏鈺恬、吳有容組成的團隊鹽池作品《噗通!》則以環境、生態為主題,製作期間透過「溪在說話」工作坊邀請兒童一同參與創作,作品以布料浸染溪流的顏色與氣味等,探尋有關家鄉溪流的兒時記憶,嘗試啟發觀眾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藝術團隊鹽池作品《噗通!》以染色工藝呈現家鄉溪流,透過特殊的製作方式,彷彿可嗅到記憶中的氣味。(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展覽也運用作品豐富的感官連結,增加觀眾與展覽的互動體驗,拉近創作與個人間的距離。如黃至正作品《縷縷》以兒童日常相伴的家族成員為靈感,透過生活記憶與家庭肖像交織的抽象圖樣,結合金屬箔材、繡縫技法,邀請觀眾通過觸摸來認識紙雕創作的多樣材質。 黃至正作品《縷縷》,邀請觀眾觸摸作品認識紙雕。(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另一方面,展區「並置的遊戲」則以國美館典藏莊普的作品《手的競技場》出發,將作品中出現的「手勢」元素連結人類最初始的互動方式,如手語、手影表演,結合廢棄紙箱打造如同秘密基地般的沉浸式體驗空間,邀請兒童進入動手玩耍、聆賞藝術家重新詮釋的「三隻小豬」故事。 莊普作品《三位小豬的故事》,以紙箱搭建遊樂場,邀請兒童走近空間聆聽故事。(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此外,展覽也設置藝術家專訪影片區,以平易近人的視角呈現藝術家的創作故事,突顯生活經驗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性,嘗試改變大眾普遍認為藝術難以親近的刻板印象。 藝術家影片播放區,邀請觀眾聆賞他們的創作故事。 (莊棨惟 攝影)   展覽期間也推出系列藝術家工作坊與講座,從肢體、色彩與影像敘事等不同面向的刺激與靈感出發,帶領孩子們挖掘創作的樂趣。 值得注意的是,有別於以往館方以展覽與作品為主的導覽方式,此次策展團隊特別邀請在MoMA從事博物館教育的楊欣儒,為導覽志工開設兒童導覽工作坊,發展由兒童視角出發的導覽主題與方法。如何運用兒童語彙、觀點來建構與他們一同學習、觀賞和討論藝術的空間,也是博物館教育需持續關注的課題。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8/15
Encountering Memories of Affordable Housing: 'Freedom of Movement' Exhibition Preserves Stories of a Vanishing Community
Encountering Memories of Affordable Housing: 'Freedom of Movement' Exhibition Preserves Stories of a Vanishing Community
Author:Deng, Hao Yun (Postgradua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eum Studies, TNUA) Translator: Hsieh, Chia Chun (Executive Editor, Museum Islan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ffordable Housing was a social welfare measure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in the 1960s and 70s. The largest of these housing projects was known as "Ankang housing," which accommodated refugees from Vietnam and Cambodia who came to Taiwan during the Vietnam War. Over the years, it has confronted a variety of social challenges and has persevered in the face of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from both external sources and within its own community. Since 2012, the Taipei city government has been planning to gradually rebuild Ankang into the 'Xinglong Public Housing,' addressing issues of overcrowding and deteriorating buildings while endeavoring to transform the ambiance of the area. 'Freedom of Movement - Encountering the Last Landscapes of Ankang Housing' is an interim exhibition of the 'Xinglong Social Housing Public Art Project.'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Taipei City Government's Urban Development Department's social housing public art discourse 'HOME TO ALL'.【Note 1】 The 'Atelier a Better Tomorrow' (AABT) team extended this concept to 'WenShan Encounter,' a plan for artistic creations and activities from 2022 to 2026. The aim of the campaign is to inspire both local residents and future tenants to envision communal living in social housing.   The 'Freedom of Movement' exhibition is curated in an empty house in Ankang. The artwork 'Meeting You in the Small Living Room' recreates the ambiance of the 'Xinglong Small Living Room' during its residency. Various activiti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building, such as baking, painting, and even small excursions with the residents.  (Photo by Deng, Hao Yun) 'Freedom of Movement' stems from observations and experiences accumulated during the year-long residency of AABT's art station 'Xinglong Living Room' in the public housing area. By creating a public space within the housing complex, the daily needs and stories of the residents could be converged together. This initiative supported residents through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relocation and allowed outsiders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multifaceted lives of the inhabitants. The exhibition connects artworks with living spaces and residents' belongings, spread across three vacant public housing units. 'Meeting You in the Living Room' features representative objects from residents to narrate their life stories,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mutual aid, and their journeys of encountering each other.   For instance, when the 'Xinglong Living Room' art station was established, they invited Liu, Yi Yin, an art therapist from Heard Corner Art Therapy Studio, to lead residents in creating plaster casts of their hands. The plaster casts of resident Feng Ling's hands allows visitors to understand her memories of China's communist revolution, jungle life in Laos, and the Vietnam War through the weathered traces on her hands. Plaster casts of resident Feng Ling's hands. Her left index finger and right thumb are deformed due to injuries. (Photo by Deng, Hao Yun)   Another vacant unit showcases the home of the late Grandma Liao. The documentary ‘Monologue in the ruins’ by Scenery Film is being shown in this space. The furniture and belongings left behind interact with the space and the documentary, piecing together the personality and life of the original occupant. Grandma Liao left in an ambulance two or three years ago and never returned. Her family didn't clear out her home, leaving traces of her life intact. ‘Monologue in the ruins’ captures the state of the abandoned public housing, interspersed with interviews of residents. Through these interviews, visitors can have a glimpse of how the Ankang housing community feels about environmental changes, relocation, and their own lives. The artwork 'Monologue in the ruins' is displayed inside Grandma Liao's house. (Photo by Deng, Hao Yun)   Chen, Po I's work 'Hundred Blessings' is named after a door couplet he found in Ankang: 'May all blessings arrive.' As a form of companionship, he takes photographs of residents with their homes before relocation, offering blessings. These photos also docu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 and their living spaces. In addition to documenting current images, artist Chen, Po I is restoring old photos of the residents digitally, thereby reviving their life and vitality. (Photo by Deng, Hao Yun)   The exhibition reveals each person's choices regarding 'movement' and 'home.' Not all residents will relocate to the new social housing, and the existing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will inevitably change with Ankang's demolition. This exhibition accompanies the community in remembering fleeting moments and serves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different communities to come together, share space and envision daily life together in the upcoming mixed-residence future. 【Note 1】 'HOME TO ALL' was developed by the Taipei City Government's Urban Development Department in 2019-2020, commissioned to Artfield(禾磊藝術). For more details, see 'Taipei City Social Housing Public Art Installation Preliminary Planning.'   ❚ English Editor: Cheung, Billy Chi-Yiu (M.A.,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eum Studies, TNUA) ❚ Executive Editor: Hsieh, Chia Chun
2024/08/14
探訪看不見的微觀世界!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探訪看不見的微觀世界!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作者:林蔓娟 (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地景建築師) 「你看不到牠們,但牠們一直在這裡。牠們在你身上,也在你身體裡,你帶著超過十兆億個牠們在日常裡遊走。」——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官網 位於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微生物博物館(Artis Micropia),緊鄰荷蘭最古老的動物園Artis。該館於2014年由Artis創立,希望透過動物園百年來與大眾互動的經驗,帶領觀眾認識微生物在生態系統與人類生活中的重要角色。該館也是目前全球首座專門展示微生物的博物館。   活體展示!?走進微生物動物園 不同於大眾認知裡的動物展示,微生物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微小生物。為使觀眾可以清楚看見牠們的生活模式,館方在展覽中設置實驗室規格的3D檢視儀器,使觀眾能夠如專業研究人員般,親自操作電子顯微鏡,探索多達40種活體微生物,如同走進微生物動物園,清晰地觀察到牠們的移動、進食和繁殖過程。 館方使用實驗室規格的微生物觀察儀器,使觀眾可藉三個打著亮光的玻璃槽,觀察特定綠藻會有的群聚行為。(林蔓娟 攝影)   為維持「微生物動物園」的運轉,展覽中也設有專業的實驗室,由技術人員細心照料各種活體微生物,並於每日舉行「實驗室講座」(The Lab Talk),邀請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分享微生物的各類議題,如微生物如何溝通、微生物的移動速度等。此外,館方每個月也會選出特別物種作為「當月微生物」(Microbe of the Month),增加觀眾對微生物物種多樣性的認識。 微生物科學家在館內實驗室照顧活體微生物。(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提供)   互動裝置,揭開日常生活裡的隱藏世界 當前人類對微生物的認知仍然有限,並時常將其視為危險、骯髒或致病的來源。然而,博物館如何扭轉大眾對微生物的負面印象,拉近與牠們的距離呢? 展覽設置了許多互動裝置,帶領觀眾理解生活與微生物間的緊密關係。例如,人體互動裝置,使用時會掃描觀眾的身體至螢幕中,接著畫面視角宛如進入人體內的縮小潛艇,使用者透過選取不同的人體部位,進入微生物的秘密棲息地,探索牠們如何在體內和體表與我們朝夕共處。 人體互動裝置,認識人體中的各類微生物種。(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提供)   而親吻度量儀互動裝置(Kiss-o-Meter),則邀請觀眾踏上接吻台,觀眾透過「親吻」(或借位親吻)啟動投影感應裝置,以趣味的互動方式,引導觀眾從日常裡的社交互動,認識口腔中的微生物種類、親吻中微生物交換帶來的益處等知識。 親吻度量儀裝置利用有趣的互動方式,使觀者了解微生物如何在人類的社交互動中傳遞。(左:林蔓娟攝影。右: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提供)   此外,為讓觀眾深入認識多樣化的微觀世界,館內則特別舉辦微生物集章活動。三十個印章分佈於博物館各處,每個印章分別代表一種微生物,包含細菌、真菌、病毒與藻類等。展覽尾聲,觀眾可將集章卡放置於特製的掃描裝置上,隨即巨型螢幕上會以動畫呈現出觀眾所收集到的微生物,加深觀眾對微生物知識的印象。 微生物集章卡以顯微鏡下的圓形視角設計,放入掃描儀後,可觀賞微生物動畫。(林蔓娟 攝影)   館方也提供針對不同年齡層所設計的線上教學資源「家中或教室中的微生物學」(Microbiology at home or in the classroom),如學習單、微生物著色本,與實驗操作短片,指引孩童們利用垂手可得的材料自製實驗,主題包含:利用麵包酵母製造氣體吹氣球、自製微生物動物園、在青苔裡尋找水熊蟲等。官網上也能夠閱讀相關的科普教育文章,期待觀眾持續關注微生物的發展潛力與應用。 應用微生物的相關發明,例如,水淨化、傳染病預防與治療、塑料廢物處理、永續能源等。(林蔓娟 攝影)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8/10
「提問」作為策展的起手式!英國塞恩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
「提問」作為策展的起手式!英國塞恩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作為出產當代藝術的指標城市,倫敦一直穩固在屹立不搖的地位。然而,倫敦之外的美術館完全不輸倫敦的標準,英國東部諾維奇(Norwich)的塞恩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即是其中之一。 該館座落於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校園內,其建築由知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所設計,是英國二十世紀末重要的公共建築之一。美術館成立於1973年,由藏家夫婦羅伯特爵士和塞恩斯伯里夫人(Sir Robert and Lady Sainsbury),將其大量的重要收藏捐贈給東安格利亞大學,因而孕育了這座美術館。【註釋1】   塞恩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建築外觀。(圖片提供: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攝影:Andy Crouch) 羅伯特爵士與妻子麗莎不僅收藏歐洲的現代藝術,也廣泛蒐羅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品,其中許多來自非洲、大洋洲和美洲。在收藏這些文物仍被視為「原始藝術」的年代,夫婦倆卻將這些藏品與當時主流的歐洲藝術置於同等地位。如此先鋒的理念也充分體現在該館的典藏展示——盡可能地減少說明牌的使用,使觀眾能跳脫美術館文字的主導,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藝術。 目前,美術館的藏品約1400 多件,涵蓋史前至 20 世紀末。常設典藏展示以「非線性」脈絡進行策展,使橫跨近五千年歷史的藏品得以相互交織、對話。值得關注的是,在特展主題策劃上,策展團隊採用「提問」的方式,針對年度提出的兩個核心問題進行深度研究,藉此延伸規劃每季四到五個子題展覽。至今,館方已成功推出多季展覽計畫。 2024年度春季展覽的核心問題為「什麼是真相?」(What is Truth?)回應人類歷史中從未停止尋覓真相的過程,在我們所處的「後真相」(Post-Truth)【註釋2】時代下愈趨迫切,不僅因為人工智慧在當代生活無所不在,同時社會對傳統權力系統和資訊來源的信心逐漸減弱。基於此提問,館方分別以四個彼此相扣的展覽作為回應,並擴及性別、族群、政治等議題。 例如,「發生月球災難時」(In Event of Moon Disaster)為一件錄像裝置作品,由藝術家 Halsey Burgund 和 Francesca Panetta所製作。根據民意調查,16% 的英國公眾認為 1969 年阿波羅 11 號登月從未發生。藝術家受尼克森總統當時以防任務遇難而準備的講稿內容啟發,這件作品以「深度偽造」技術(Deepfake)重現演講,使觀眾置身在仿自該時代的家居場景中,反思政府、新聞資訊真偽對大眾所帶來的影響。   錄像裝置作品「發生月球災難時」。(圖片提供: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攝影:Kate Wolstenholme) 而「液態性別」(Liquid Gender)群展則囊括了藝術家Leilah Babirye、Martine Gutierrez、Laryssa Machada、Antônio Vittal Neto Pankararu和Rashaad Newsome的作品,探索身份認同與文化間的複雜關係,聚焦我們如何認識真正的自我?藝術家透過不同形式的創作,結合世界各地的殖民歷史與傳統文化元素,如非洲雕塑、南美洲神靈信仰等,重新思考性別表達和自我認同的方法。   「液態性別」群展探索認同與文化間的關係。(圖片提供: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攝影:Kate Wolstenholme) 展區「佛瑞・吉布森:無法一言蔽之的時間」(Jeffrey Gibson: no simple word for time),美國原住民族藝術家傑佛瑞·吉布森(Jeffrey Gibson)運用壁畫、繪畫、織品、北美原住民族傳統珠飾、歌詞、詩歌等,引導觀眾思考原住民族文化在博物館的展示歷史。(圖片提供: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攝影:Kate Wolstenholme) 此外,「相機從未說謊」(The Camera Never Lies)則是一項具深度研究的攝影展,爬梳近百年來具標誌性的攝影作品,如知名攝影家唐·麥卡林(Don McCullin)和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等,反思攝影如何塑造人們對重大社會事件的認知判斷、質疑其真實性,以及攝影家如何利用此一媒介回應不同主題的真相假設,如政府監視、家庭暴力以及衝突對大眾的影響等。 「相機從未說謊」反思具標誌性的攝影作品對大眾認知的影響力,同時深入探討攝影的當代意義。(圖片提供: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攝影:Kate Wolstenholme) 我們正經歷一個科技在扭曲現實並削弱真實感的時代,「什麼是真相?」不再僅是哲學命題,更應從生活的不同層面深入探索。對該館而言, 21 世紀美術館的角色是融入大眾生活,提出多面向的生命課題,並以社會變革推動者的身分,邀請觀眾透過藝術反思,尋找自我懸而未解的答案。 作為一間研究型的藝術機構,塞恩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以「提問」為基礎,層層撥開隱於藝術作品的多元視角,同時貫徹了美術館身兼的社會責任。 【註釋1】羅伯特爵士來自創辦英國超市集團的家族「Sainsbury's」,他與兄弟一同將祖父建立的雜貨店集團擴展成全國性的連鎖超市。在經營家族企業外,羅伯特爵士也熱愛藝術,早在 26歲時就已購藏亨利·摩爾(Henry Moore)的雕塑,同時結交許多藝術家朋友,如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和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註釋2】「後真相」(Post-Truth)指的是 21 世紀對公共真相的廣泛記錄和關注,也包含解釋歷史事件的特定原因以及影響的相關理論和研究。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8/06
美術館中的體育課!新北市美術館特展揭示運動文化中的社會議題
美術館中的體育課!新北市美術館特展揭示運動文化中的社會議題
作者:林婷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適逢2024年7月巴黎奧運開幕,新北市美術館策劃「體育課」特展(展期至2024年11月17日),邀請八組國內/外藝術家,透過他們對運動文化的獨特詮釋,探討其中所隱含的社會議題及族群政治,嘗試提供觀眾思考體育文化的別樣視角。 2023年籌備多年的新北市美術館以「Kick Off」揭幕之名開放部分園區,為未來正式開館暖身。目前,美術館除了不定期的表演、市集、講座等活動,也陸續推出不同主題的展覽及工作坊。   新北市美術館強調民眾參與、與生態共存,不以牆為屏障,整片園區都是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 提供) 「體育課」特展透過休閒運動、表演展現、國際賽事三個層面,逐步探究運動文化中的社會差異與國族認同。 展覽首先由富安隼久(Hayahisa Tomiyasu)的鏡頭向觀眾發出提問:運動,在日常生活中擔任何種角色?其攝影作品《TTP》以一張置於戶外的桌球桌為焦點,紀錄人們各種使用方式,帶領觀眾想像運動場域的多元可能。這張桌球桌不再局限於其原有功能,也可能成為家庭聚餐的空間、曬衣架或孩童的遊樂場,呈現運動融入人們日常的生活百態。   富安隼久作品《TTP》為一組聚焦戶外桌球桌的系列攝影,紀錄桌球桌在人們生活中的各種使用方式。(新北市美術館 提供) 穿梭到下個展間,芭芭拉.瓦格納與班傑明.德.布爾卡(Bárbara Wagner & Benjamin de Burca)的錄像作品《SWINGUERRA》,透過舞蹈律動,揭示巴西社會對多元性別族群的不平等待遇。 如作品中,跨性別者在旗幟下高喊該國座右銘「秩序與進步」 (Ordem e progresso),同時跳著融合巴西傳統特色的性感舞蹈。然而,在看似歡愉的場景之下,現實中巴西跨性別者時常遭受社會不友善的眼光,被謀殺的案例層出不窮。作品將歡快的舞蹈表演與殘酷的社會現實並置,藉此諷刺巴西社會對多元族群的歧視與暴力。    芭芭拉.瓦格納與班傑明.德.布爾卡作品《SWINGUERRA》透過兩端視角不同的影像,展現激情舞蹈下的社會陰影。(新北市美術館 提供) 面對運動文化對公共議題的影響力,策展人指出「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這種陳舊觀念早已不合時宜。在全球關注下,體育選手的一舉一動往往與各國複雜的政治關係密不可分。 如藤吉維.尼基.恩科西(Thenjiwe Niki Nkosi)的錄像作品《同軌》將具有數百年歷史的「大英國協運動會」(The Commonwealth Games)紀錄與成員國、英國殖民地的經濟宣傳片段混合剪輯,提醒觀眾「運動會」本身就是一場展現政治勢力的誇富宴,重新思考體育賽事在塑造國家形象和國際關係中的角色。   藤吉維.尼基.恩科西的錄像作品《同軌》也在2022年大英國協運動會期間,於外場螢幕反覆輪播。(新北市美術館 提供) 展覽也展示臺灣運動強項巧固球的球網、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頒發給臺灣第一位女性棒球裁判劉柏君的「女性與運動世界獎盃」等物件,這些展品呈現了臺灣在國際體育舞台上的獨特貢獻和成就。 此外,為增加觀眾的參與感,展覽特別設置了非常規的運動遊樂空間,讓觀眾能在美術館內體驗伸展筋骨的樂趣。透過物件與互動參與的結合,為觀眾搭建了一座連結個人記憶與身體經驗的橋樑。其中「滑板及抱石體驗」需事先至官網報名登記。   照片左側高台展示劉柏君的護檔、護脛與獎盃;中央展示巧固球與球網。(新北市美術館 提供) 滑板、攀岩運動體驗區於展期間駐有專業教練,民眾可事先於網路預約體驗場次。(新北市美術館 提供) 展覽試圖透過拆解、挑戰體育的普世價值,為觀眾呈現一個不同於以往認知、印象中的體育觀看視角,揭露運動文化背後隱含的多重社會議題。期待觀眾結束「體育課」後,開始反思潛藏於其中,那些與競技本身無關,卻深深影響著體育發展的社會、政治和文化因素。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8/03
澳洲博物館新常設展廳Wansolmoana連結太平洋島的過去與現在
澳洲博物館新常設展廳Wansolmoana連結太平洋島的過去與現在
作者:鄭宜昀(澳洲雪梨大學博士候選人) 2023年10月澳洲博物館(Australian Museum)太平洋常設展廳「Wansolmoana」正式開幕, 展品橫跨19個太平洋國家、32個太平洋社群。不同於傳統人類學博物館採用時間序、地理分類的展示方式,展區以六個當代議題做區分,主題包含:「身分認同」(Identities)、「深刻連結」(Deep Connections)、「變故」(Disruption)、「抵抗」(Resistance)、「掘取自然資源」(Mining Our Mother)。 展覽由太平洋島民(Pasifika)館員與太平洋島族人共同策展,並致力於呈現太平洋島族群間的連結,帶領觀眾認識太平洋島民的生活,以及百年來他們在海洋、土地、自由所遭受的剝奪與反抗。 進入展廳,便可見代表南太平洋文化的「Tai Tokelau」獨木舟。這艘由南太平洋上的Nukunonu(Duke of Clarence Island)族人製成,呈現傳統製船技術,同時連結環境議題,引導觀眾認識太平洋諸島所面臨的環境威脅,與他們的抵抗行動,船體背面投影著太平洋地區氣候變遷的影音內容,回應它曾出現在2014年紐卡斯爾港(Newcastle Harbour)氣候變遷抗議活動中的身影【註釋2】。 TAI TOKELAU獨木舟,引導觀眾認識傳統造船技術及太平洋地區的環境問題。(鄭宜昀 攝影)   值得注意的是,館方與許多具太平洋島背景的藝術家合作,除了探尋沉睡的傳統知識,也重新思考太平洋島的黑暗歷史。如Suru頭飾,由當代斐濟羅圖馬(Rotuma)藝術家Letila Mitchell耗時兩年的旅途,跟隨耆老學習百年來僅透過口語傳承的傳統技術,再現伴隨羅圖馬群島王室消逝而停止製作的頭飾。 傳統羅圖馬Suru頭飾。(澳洲國家博物館 提供)   19世紀澳洲做為大英帝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核心據點,因礦產開採與棉花種植等產業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人口。因此,陸續從其他太平洋島殖民地,以引誘、綁架等強制手段,將族人強制送往澳洲境內,成為種植甘蔗和棉花的勞動來源。 這些被迫遠離家鄉,成為低價勞工的太平洋島民們則被殖民者稱為「黑鳥」(Black Bird),這類捕捉族人強迫奴役的非法行動則被稱為「黑鳥行動」(Black Birding)。而過去因黑鳥行動來到澳洲的太平洋島民後代,則被稱為「澳洲南海島民」(South Sea Islanders in Australia),當前他們正積極呼籲澳洲政府承認這段黑暗歷史,以實踐轉型正義。 如澳洲南海島民藝術家 Jasime Togo-Brisby,作品《To Moana-nui Kiwa /Middle Passage》呈現飄搖在太平洋上的黑鳥行動船隻航向澳洲的場景。作品使用烏鴉的黑色羽毛製作,象徵著「黑鳥」歷史,也紀念他們的痛苦記憶。 作品《To Moana-nui Kiwa /Middle Passage》。(鄭宜昀 攝影)   另一方面,館方也在開展首月的每個周末舉辦「真人圖書館(Living Library)」,邀請族人於常設展空間操作與展品相同的物件,使觀眾有機會感受靜止於展櫃中的太平洋島樂器之聲,並傾聽、認識族人與物件間的故事。 例如,著名東加學者兼影像製作人Sisi’Uno Helu於展場演奏東加樂器──鼻笛(Fangufangu),訴說樂舞文化在東加王國歷史發展的重要意義。 左圖:東加王國樂舞文化的相關館藏展櫃;右圖:東加學者Sisi’Uno Helu於展場現場演奏東加樂器。(鄭宜昀 攝影)   此外,各展櫃旁皆有安裝多媒體裝置,使觀眾能以族人的視角更深入認識物件;或是透過地圖裝置,認識其製作技術、傳播及使用方式等等。 展場內安裝影音播放觸控裝置供參觀者觀賞訪談影片之範例。(鄭宜昀 攝影) 連結地理知識與展示物件之觸控裝置。(鄭宜昀 攝影)   社群參與、呈現族人的視角與觀點,已然成為當代原住民族展示普遍的合作模式,然而,如同館長Kim McKay AO所言,原住民族與太平洋島民的文化長期被西方文化敘事所主導,Wansolmoana透過族人的參與,重新思考殖民歷史、傳統與當代行動的意義,也使得我們有機會可以重新認識「太平洋島民」的文化特質與歷史面貌。 值得關注的是,澳洲政府在2023年10月否決了原住民族在國會成立獨立諮詢機構的「原住民之聲」(Indigenous Voice)公投提案,六成的反對票也凸顯澳洲處理原民議題上的複雜挑戰,面對與澳洲南海島民相似歷史與當代困境的臺灣原住民族,也值得我們思考,該以何種方式訴說我們的故事? 【註釋1】包括來自萬那杜(Vanuatu)、所羅門群島(the Solomon Islands)、新喀里多尼亞的洛亞迪群島(the Loyalty Islands in Caledonia)、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吐瓦魯(Tuvalu)、吉里巴斯(Kiribati)和斐濟(Fiji)等地。 【註釋2】2014年紐卡斯爾港(Newcastle Harbour)氣候變遷抗議活動,共有12 個太平洋島國的抗議者參與,他們乘坐傳統船隻與活動人士一起試圖阻止船隻離開紐卡斯爾煤炭港,以抗議氣候變遷與環境污染。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7/31
自由的傷痕與見證,丹麥抵抗博物館再現多元觀點的抗爭故事!
自由的傷痕與見證,丹麥抵抗博物館再現多元觀點的抗爭故事!
作者:梁晋維( 英國西敏寺大學紀實與新聞攝影碩士) 位於哥本哈根的丹麥抵抗博物館(Museum of Danish Resistance)在2013年遭遇縱火襲擊,經過重建後於2017年重新開放。該館最初由抵抗組織自發性創立,後來贈與丹麥政府。其丹麥語原名「Frihedsmuseet」意為「自由博物館」,也回應著該館的成立並非榮耀抵抗組織,而是象徵丹麥人民對自由的共同追求。 博物館建築以防空碉堡為設計。(丹麥抵抗博物館 提供)   常設展依照時間軸劃分展區,主要記錄1940至1945年,丹麥在納粹佔領期間所經歷的困難與挑戰。【註釋1】在展示手法上,館方採用沉浸式的空間設計,結合動畫投影與場景再現,如隨處可見張貼於展牆的海報、散落的傳單,耳邊不時傳來行軍踏步聲和警報聲,營造出身臨其境的緊張氛圍。 每個展區入口皆設有模擬報攤,利用報紙頭條的方式概述各時期的重要進展和大事件,使觀眾快速認識當時的時空背景。(梁晋維 攝影)   進入展覽,觀眾便可見丹麥指揮官辦公室,辦公桌上陳列著為抵禦納粹入侵而犧牲的士兵遺物,包含追授的殉職勳章和留有彈孔的鋼盔。空間中也回響著刺耳的電話聲,結合丹麥地圖與納粹佔領的影像投影,呈現納粹入侵,同時也是丹麥抵抗運動開端的關鍵時刻。 指揮官辦公桌上陳列著丹麥士兵遺物。(丹麥抵抗博物館 提供)   此外,展覽也運用五位人物故事【註釋2】,試圖再現二戰時平民百姓所面臨的處境,包含參與抵抗運動的母親與學生、加入納粹軍隊殘殺同胞的激進青年等,引導觀眾思考當時人們面臨的困境和抉擇,從中理解戰爭對丹麥社會的影響與意義。 圖為被迫與女兒分離參與抵抗運動的Musse Hartig的生活空間,以投影動畫回顧戰時家庭生活的艱苦與無奈。(梁晋維 攝影)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也運用許多互動裝置,讓觀眾體驗參與抗爭的實際行動。例如,在講述抵抗組織 Holger Danske 成員Jørgen Kieler印製地下雜誌的故事時,觀眾可透過使用印刷機裝置,轉動其手柄,一同協助印製傳單。 而情報監聽裝置,則讓觀眾扮演加入抵抗組織諜報部門的密碼破譯員,使用時需邊拿起話筒監聽,邊分析、辨認納粹使用的Enigma密碼機傳出的代號,協助將內容回報給盟軍,並從中理解當時的戰情交換、物資空投地點等資訊。 抵抗組織傳單印刷機裝置。(丹麥抵抗博物館 提供) 破解納粹情報資訊裝置。(梁晋維 攝影) 常設展運用人物故事、沉浸式設計與互動裝置等展示手法,呈現不同團體、組織與個人的處境,帶領觀眾認識二戰時人們的多元立場與觀點,使得我們能夠看見歷史的複雜面貌,如同館方所指出「這場戰事並非僅屬於特定群體的行動結果」。 此外,館方也製作「1940 - 1945 年丹麥的空投與破壞活動」線上導覽地圖,帶領無法親自到現場參觀的觀眾,從地理空間的角度認識二戰期間丹麥境內的抵抗行動與納粹佔領帶來的破壞。 【註釋1】納粹於1940年4月9日入侵丹麥,並於1945 年 5 月 5 日,丹麥正式脫離德國控制。 【註釋2】納粹佔領時期的五位人物:參與抵抗組織的母親Musse Hartig、協助猶太人逃難也是抵抗組織一員的醫學生Jørgen Kieler、參與抵抗運動地下軍隊的Thorkild Lund-Jensen、炸毀納粹製船工廠的Karl Christensen、加入納粹軍隊的青年Henning Brøndum。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7/27
典藏庫裡的YES or NO!?愛爾蘭國家博物館「終止妊娠」公投蒐藏行動
典藏庫裡的YES or NO!?愛爾蘭國家博物館「終止妊娠」公投蒐藏行動
作者:林亭吟(輔仁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近二十年「快速回應蒐藏」在博物館界興起,諸如社會運動、氣候危機、疫情等時事議題的相關物件,都能藉此進入博物館空間,也是當代博物館積極回應社會的一種方法。 「終止妊娠」──俗名「墮胎」──是近幾年世界多地都面臨的爭議性議題。許多國家都曾就此議題的修法展開激烈討論,其中愛爾蘭除了為該議題舉行公投,也進而發展成全國性的社會運動。 作為天主教色彩濃厚的國家,過去愛爾蘭以《憲法第八修正案》明確承認:未出生胚胎及胎兒擁有與懷孕者平等的生命權。使得許多愛爾蘭婦女性即便面臨非自願懷孕、胎兒異常發展,或在孕期遭受身心健康危害,只要未對懷孕者造成迫切的生命危險,皆不被允許妊娠終止。這也導致許多愛爾蘭女性不得不私自前往英國尋求協助,甚至尋求偏方、密醫等非法管道,衍生成另一種社會問題。 2018年5月,在社會及國際的輿論壓力下,愛爾蘭政府針對第八修正案的存廢舉行修憲公投。最終,支持修憲放寬終止妊娠限制的一方以約六成六的得票率獲勝。此後,第八修正案正式廢除,女性在孕期12週內,經過醫療諮詢,便可自主決定是否終止妊娠。    愛爾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Ireland, NMI)研究員Brenda Malone觀察到公投行動中,不同背景、立場的參與者們各自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宣傳活動和策略,相關物件亦展現了性別、世代與城鄉等多元群體觀點的差異與獨特性。NMI團隊認為,這場全國性論戰是紀錄愛爾蘭當代歷史不可缺失的一環 ,於是決意投入此次公投運動的蒐集。 公投運動中,不乏各領域的藝術家們發揮所長以集結群眾、表達訴求,可見參考19世紀旗幟的倡議橫幅設計。(©Andrew Galvin / Artists' Campaign to Repeal the Eighth Amendment, Brenda Malone 提供 ) 例如,本次運動出現許多倡議橫幅、徽章及海報被館方納入收藏。其中,有一組橫幅被發現與19世紀的商會遊行橫幅相似,原來是參與運動的藝術家們借鑑了NMI原有的館藏,特別復刻了19世紀的橫幅設計,並刻意在同一歷史地點再次舉辦遊行。此舉無疑讓空間、物件與愛爾蘭人民的抗爭歷史透過博物館再度聯繫起來。   過往被認為保守的農村地區也蒐集到男性主動為贊成陣營拉票的案例。(© Brenda Malone,  National Museum of Ireland) 另一方面,也能從物件中看見大眾對議題態度的轉變。如愛爾蘭過往的公投多呈現明顯的城鄉差異,但也有鄉村地區成功翻轉局面,從過去反對婚姻平權到贊成修憲,NMI在這些地區的蒐集,成為後續談論該地區社會態度變化時的重要資料。   透過與人體親密接觸的衣物改造或設計,強調本次修憲攸關於婦女身體權益。(© Brenda Malone, National Museum of Ireland)   如本次蒐藏中有一件由贊成方改造的計票人員工作背心,上面不僅印上贊成陣營的標語,更在背心上手寫因第八憲法而喪命的婦女和嬰兒的名字。透過這件背心,使得過往被視為私人悲劇的故事從過去中解放,並藉由公投的推動讓停止悲劇成為可能。 反對陣營宣傳海報,以標語「6 months is horrific」表達對修憲草案中允許懷孕24週(約6個月)內終止妊娠的強烈反對。而這類簡約設計也是反對陣營常見的宣傳策略之一。(© Brenda Malone, National Museum of Ireland)   相較於贊成方,反對陣營通常使用較為簡潔的設計,比如顯眼的標題與色塊,或是胚胎生長圖像,試圖以此引發公眾的共鳴。其中,反對方最具有號召力的宣傳論點,來自於反對終止12週內胚胎(若有必要則可擴展至24週)的主張,並呼籲重視胎兒的生命權及相關倫理議題。可惜的是,最終NMI並未收集到太多反對陣營的相關物件,也成為本次蒐藏行動的一大缺憾。 NMI的蒐藏行動,不僅展現研究員、工作團隊以及博物館管理層對社會變化的敏銳與關心,更凸顯個人及不同團體捐贈者的參與,使博物館能為歷史一刻留下物質紀錄,保存時代的脈動,與人民、地區和國家一同改變和成長。 當前該批蒐藏物件僅短暫的出現在館方的線上展覽中,目前已結束,尚未舉辦任何實體展示,未來當代蒐藏的運用與推廣,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