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小小博物館視察員出動!荷蘭博物館「兒童認證」評選活動
小小博物館視察員出動!荷蘭博物館「兒童認證」評選活動
作者:洪伯勳(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文化分析博士候選人) 荷蘭向來以兒童友善聞名世界,2020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調查38個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兒童幸福指數,結果指出,荷蘭兒童的幸福指數排名第一。同時,荷蘭又以高水準的藝文設施享譽國際,例如知名的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安妮之家(Anne Frank Huis),更有超過400間文化館舍註冊在荷蘭博物館協會(Museumvereniging)之下,接受博物館的專業規範。當最幸福的兒童悠游在博物館林立的國度,將會激盪出什麼樣有趣的火花呢?   打造小小觀眾的資訊交流平台 為了鼓勵兒童多使用博物館資源,荷蘭博物館協會設立了兒童專屬入口網Museumkids.nl,旨在讓兒童以遊樂的方式與博物館藏品產生連結,希望他們可以在博物館中「夢想並學習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所有隸屬於荷蘭博物館協會的館舍,在網站上都有專屬網頁,提供最新展覽、參觀重點提示等資訊,孩子也能自行上傳參訪照片與影片,與其他小朋友分享參觀心得,並規劃下一次的博物館之旅。 Museumkids.nl兒童專屬博物館入口網(Credit: museumkids.nl)   選我!選我!小小博物館視察員出動 Museumkids.nl中最有趣的就是「兒童認證」(kids proof)的評選機制,每位12歲以下並持有博物館通行證的孩子都能登錄成為「博物館視察員」(museum inspector)。每次參觀完館舍之後,孩子可到網站上填寫問卷,題目包括:「如果在學校有機會介紹這間博物館,你會怎麼做?」、「博物館是否有特別為兒童設計的活動?」、「如果你是一日館長,想改變這間博物館的哪些部分?」等問題〔註1〕。一方面,各博物館可針對孩子們的回饋,改善或強化各項服務;另一方面,於比賽年度收到超過60次視察報告且平均分數超過8分以上的博物館,隔年即可獲頒「兒童認證」標章,成為父母帶孩子參觀的首選。而參加視察員活動的孩子則有機會獲得各類獎品與旅遊招待,以及當年度的最佳視察員頭銜〔註2〕。 獲「兒童認證」頭銜的博物館,將於檢索頁面上顯示標章。(Credit: museumkids.nl)   讓孩子愛上博物館的神秘法寶 筆者於2021年10月曾帶五歲的孩子參觀位在高費呂韋國家公園(Nationale Park De Hoge Veluwe)內的庫勒穆勒博物館(Kröller-Müller Museum)。該館不僅獲得「兒童認證」,更是世界第二大梵谷油畫收藏機構。世界級的典藏品每年吸引眾多訪客,當中當然不乏家庭觀眾。當我們在門口完成驗票手續後,服務人員送給我們一盒「博物館骰子遊戲」(Museum Dice Game),可以讓孩子邊看展邊玩,甚至可帶到其他博物館使用。 荷蘭庫勒穆勒博物館,位在高費呂韋國家公園內,是世界第二大梵谷油畫收藏機構。(Credit: Gerardus,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相信有帶小小孩參觀博物館經驗的父母都知道,小孩的注意力有限,對於平面展覽通常興趣不大,又怕孩子東摸西碰,不小心破壞了價值連城的展品,結果讓大人小孩都難以享受看展的樂趣。所幸這盒「博物館骰子遊戲」讓上述問題迎刃而解。 遊戲盒裡有一顆骰子與一張說明卡,骰子的每一面對應說明卡上的一項主題,而每個主題之下又衍伸出十多個有趣的任務,例如:假設現在肚子餓了,有什麼畫作裡有食物呢?你覺得哪一件作品最適合放在你的房間?今晚你被邀請住在一幅畫中,你想要住在哪一幅畫裡?又要睡在哪個位置呢?一些簡單的問題,孩子就會認真探索與思考,甚至玩得欲罷不能,連大人都能從中受到啟發,讓人驚嘆背後設計的巧思。 庫勒穆勒博物館設計的博物館骰子遊戲(洪伯勳 攝影)   綜而言之,從荷蘭博物館的例子中,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個別博物館的創意與努力,更有一套完整的建置,讓兒童與博物館互動的各類經驗能在平台上充分流通。目前台灣的博物館雖不乏兒童友善的服務,但如何像荷蘭一樣建立專門為兒童服務的制度平台,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議題。 註釋: 2021年10月填寫時共有18題,除了文中提到的開放式問題,亦有「和誰一起去(學校、父母、朋友…)?」、「博物館的類別是什麼(自然、藝術、科技…)?」等事實性問題,或是「能否很快找到廁所?」、「博物館人員是否友善且願意幫忙?」等軟硬體問題。 年度最佳視察員票選機制:每位視察員的個人資料頁面設有投票按鈕,大家可針對視察員寫的每份報告分開投票,最後選出5位最佳博物館視察員,且其中一位將授予「年度博物館視察員」稱號。此外,另有約10名博物館愛好者組成「成人陪審團」,於每季選出一名優勝者。
2022/02/18
我怎麼策劃首檔展覽?專訪「如果島嶼會作夢」策展人謝宇婷
我怎麼策劃首檔展覽?專訪「如果島嶼會作夢」策展人謝宇婷
記者:田偲妤(文化部博物之島專欄執行編輯) 冬日午後走進臺北當代藝術館,沿著長廊步入一片灰藍色的空間,「這是天色陰鬱時,馬祖大海的顏色」策展人謝宇婷帶領眾人環視展間,一句話便將觀眾帶至馬祖海邊,吐露一段充滿各種機緣的策展旅程。 展覽名為「如果島嶼會作夢」,是謝宇婷第一個策展作品,以馬祖北竿島的「祈夢」習俗為靈感,邀請五位來自台灣本島與國外的藝術家化身「代夢人」,藉由身體感知、錄像、藝術家創作書等多元媒材代替馬祖作夢,在他者與自身狀態的來回探索間,試圖傳遞、解讀或共築一段記憶中的馬祖歲月。令人好奇的是,非馬祖人的策展人和藝術家為何會展開這一段代夢機緣?策展人又是如何從無到有促成這檔初試啼聲之作? 臺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特展「如果島嶼會作夢」(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突破自我的決心!三個成為策展人需培養的能力 時間回到2018年,謝宇婷與馬祖的邂逅源自藝術家吳瑪悧的「創造思考—藝術與公共領域」課程,大部分學生或許只關心能否交出藝術計畫作業,謝宇婷卻選擇把握時機,將紙本概念一步步實踐。畢業於台大外文系、北藝大博物館所的謝宇婷相當清楚自己擅長和不足之處:「我過去受的是文學訓練,比較擅長的是『概念』,文字是我熟悉的媒材。但展覽是以當代藝術為主,我又選了應用不同媒材的創作者,在跟他們溝通作品時要花比較多心力。」為了培養將抽象概念實際做成展覽的能力,她積極參與國藝會舉辦的青年策展工作坊,也申請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鳳甲美術館的實習,畢業後更進入高雄市立美術館研究發展部工作。 左起許生翰、駱麗真館長、策展人謝宇婷、王煜松、澎葉生(Yannick DAUBY)、視訊藝術家艾瑪‧杜松(Emma DUSONG)與黃祥昀。(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一路走來,謝宇婷歸納出三個成為策展人需培養的能力:首先是學習「展覽實務」,建議可申請美術館展覽組或典藏組的實習,也可應徵藝文機構的專案助理、藝術家助理,或是申請地方縣市政府的藝文補助進一步累積經歷。此外,擬定展覽的「研究議題」也很重要,這關乎到為什麼要做展覽?展覽要討論什麼?可以做得多深?做到什麼程度?最後,必須建立「人脈網絡」,也就是平常要多結交各領域的朋友,因為「策展就是一個集體創作」,需要藝術家、視覺設計、翻譯、行銷公關、贊助單位等眾多人手一起完成。 黃祥昀〈記憶刺點:攝影與製圖工作坊〉源自為馬祖居民設計的地景體驗工作坊,以藝術家創作書記錄成果,觀眾可觀賞書中圖像、觸摸盲人點字,感受不一樣的馬祖。(田偲妤 攝影)   怎麼找資源?如何與藝術家合作? 然而,在具備上述策展能力後,如果沒有資金、館舍空間、硬體設備等資源,也難以促成展覽。於是謝宇婷向國藝會「策展培力@美術館專案」提出申請,順利獲得近80萬的資金補助,可從7個館舍中選擇合適的展覽空間,並由館方提供展演器材設備、專業技術與維護人力、教育活動宣傳等豐富資源。 王煜松〈在燈塔的日子〉以藍曬圖記錄東莒燈塔的建築與周遭景物,捕捉在燈塔旋轉的光,藉此思索存在此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在協助藝術家創作的過程中,謝宇婷又面臨另一場天人交戰:「策展很像同時在當導演和製作人,導演的思維就是要做到最好、最棒、最爽!製作人的思維則是不行!我們現在只有這些錢、這些時間,這兩邊其實是會互相打架的。」與舞踏藝術家許生翰合作時,這樣的衝突讓雙方一度非常痛苦。因經費與時間有限,無法讓藝術家長住馬祖尋找靈感,必須在出發前做好前置規劃。但是許生翰非常注重身體感應,不是靠電話討論就能抓到靈感,直到出發前謝宇婷借場地讓他做肢體訓練,才比較理解如何和舞踏藝術家合作。抵達馬祖後,謝宇婷不框限許生翰的想法和行動,讓他自己去逛、去感受、去跟當地人聊天,如此反而有助於他完成創作。 許生翰〈島迴〉以純白身軀裝載馬祖地理環境產生之「幽微細膩的悶」,如同遊魂般穿梭在坑道、老房、海石之間,在找不到出口的島嶼上周而復始地遊走。(田偲妤 攝影)   策展該怎麼學?想做的就盡力去探索吧! 從2018年在課堂上首次接觸馬祖、逐步培養策展能力、申請資金與館舍資源,到如今展覽順利開幕,更獲得第二十屆台新藝術獎第四季提名。回首三年多的來時路,謝宇婷感觸良多:「我對策展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對自己的個性、工作狀態也有更多了解,發現自己的缺點及擅長的部分。」關於策展該怎麼學?到底能不能教?謝宇婷勉勵懷抱策展夢的年輕人從實做中學習方法:「每個策展案的內容和性質都會影響到操作方式,操作方式則會影響到展覽型態。想做的就盡力去探索,過程中要勇敢、堅定,你可能會懷疑自己,但你要相信所做事情的價值!」 澎葉生〈在馬祖,她一無所聞。她聽聞一切。〉將馬祖居民訪談、島上環境音與影像彼此交錯,邀請觀眾以獨立、中介又遊蕩的視角,接收宛如社群媒體上零碎的圖文資訊,拼湊出一段段屬於馬祖的常民記憶。(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觀眾正在撰寫展覽專屬的「代夢卡」。展覽最後一天將抽出五張卡,在2022年3月1日祈夢儀式當日帶到馬祖,委託代夢人替你發問。(田偲妤 攝影)
2022/02/14
今天,來個復古的飛機頭!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展現臺灣男士理髮百年史
今天,來個復古的飛機頭!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展現臺灣男士理髮百年史
作者:邱子翎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年度特展《愛美樂理髮廳男士理髮文化展》(2021.10.1-2022.10.1),以眷村男子日常梳妝髮型的生活儀式感為出發點,探討近百年來臺灣男士理髮業在社會時代下的演變。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原名「北屯新村」,後更名為「凌雲社區」,建於1960至1966年,居住校級以上的飛行員及航空技術局與研究院技術員。目前保存三棟具代表性的眷村紀念性建物,是臺中市區完整保存的高階空軍技術員宿舍。2017年委托眷村新一代「芋頭蕃薯」背景的經營者營運,致力於眷村文化及眷村美食兩大主軸的推廣。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原名「北屯新村」,後更名為「凌雲社區」,建於1960至1966年,居住校級以上的飛行員及航空技術局與研究院技術員。(臺中市眷村文物館 提供)   展場入口牆上掛著一張老照片,可見一名身穿西裝的男子頂著後梳油頭,照片旁擺設一只上頭印著「愛美樂理髮廳」字樣的玻璃杯,帶出展覽主題及意涵。一走進展場,「愛美樂理髮廳」櫃檯映入眼簾,理髮師白袍制服掛在一旁,牆上擺設早期髮型手繪圖錄、電腦手繪髮型,展現過往男士髮型特色與多樣性。 第一主題為「呂洞賓的小紅旗」,呂洞賓為理髮業的守護神,展覽從古老信仰開頭,爬梳理髮文化在臺灣歷史上重要的轉捩點,包含滿清剃髮留辮的高壓統治手段,以及日治時期臺灣人自願斷髮,多變的男士髮型就此展開,禿頭藥水、香皂等身體美容商品紛紛上市。光復初期,理髮風格分為臺灣派、上海派與福州派,男士理髮廳服務出現差異化。展間也介紹現今在中臺灣經營地有聲有色的6家男士理髮店。 第一主題展區「呂洞賓的小紅旗」爬梳理髮文化在臺灣歷史上重要的轉捩點(臺中市眷村文物館 提供) 展覽陳列從清朝、日治時期到光復後的男士理髮歷史(臺中市眷村文物館 提供) 第二主題「繼承傳習所」延續日治時期傳授學習場所的概念,採訪經營超過30年的長弘男士理髮廳、2021年剛開幕的光俐落男士美髮沙龍,探討理髮業如何兼融傳統與創新。現場另展示日治時期各地斷髮事蹟與理髮傳習所的新聞報導,並復刻當年理髮師必讀的兩本教科書。 第三主題「工欲善其髮 必先利其具」介紹早期的理髮工具,例如炭熱鉗燙髮、老式雙手推剪等,引發資深理髮師不少的討論。更多有趣的社會野史故事,可在第四主題「走味的男士理髮」報紙牆上一探究竟。臺灣70、80年代盛行馬殺雞服務,許多掛羊頭賣狗肉的「純理髮廳」頻繁現蹤在社會新聞上,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的林洋港先生還曾提議,請太太陪先生理髮以減少亂象。展廳打造復古的髮廳實境,搭配迷濛的燈光,訴說過往那段不可言喻的春色時光。 走味的男士理髮展區(臺中市眷村文物館 提供) 復古的髮廳實境搭配迷濛的燈光,訴說過往那段不可言喻的春色時光。(臺中市眷村文物館 提供) 展覽互動牆特製三個人頭木箱,觀眾可鑽進木箱,嘗試飛機頭、山本頭、平頭髮型,同時聽到「洗、吹、剪」的聲音。本次還首推IG即時動態特效、語音導覽、報紙專刊、特製「愛美樂理髮廳」玻璃杯,融合創意元素與傳統文化的展覽,讓不同年齡層觀眾重新認識臺灣特有文化與在地知識學,關注個人身體美學的自主性、跳脫性別框架。 人頭木箱互動牆,設有飛機頭、山本頭、平頭造型供觀眾拍照,站進木箱內還能聽到「洗、吹、剪」的聲音片段。(臺中市眷村文物館 提供) 展覽開幕至今,已有千歲團的臺中資深理髮師參訪。2021年更加入「優遊臺中學」計畫,提供高中生實境遊戲、蔥油餅DIY等課程資源。(臺中市眷村文物館 提供)
2022/02/11
無畏世紀危機!展現博物館的力量—ICOM布拉格大會首波徵稿熱血開跑
無畏世紀危機!展現博物館的力量—ICOM布拉格大會首波徵稿熱血開跑
文|賴維鈞(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OM ICR副主席2019-2022) 2022年第二十六屆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大會即將於8月20日至8月28日於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R)歡迎全球區域博物館同仁齊聚現場或線上參與Webinar會議。 本屆大會主題為「博物館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關注博物館營造自由、民主和博學的社會時所展現的力量、定位和潛力,探討博物館如何面對21世紀的挑戰和需求,包含氣候變遷、環境危機、社會正義等議題,以及如何應對新冠疫情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衝擊。 上述重要議題需要盡可能地廣泛辯論,為此國際大學博物館與典藏委員會(UMAC)、國際自然史博物館委員會(NATHIST)、國際民族誌博物館委員會(ICME)、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R)首次聯合舉辦研討會,期望藉由論文的徵集以尋求解答、獲得更多問題啟發。 歡迎即日起至3月31日止,提交與下列主題相關之論文摘要資料,摘要字數至多250字、每位發表者簡介至多50字,寄至:secretary.nathist@icom.museum(收件人:Phaedra Fang)。詳細摘要格式與更多資訊請詳文末連結。   聯合研討會主題—博物館的力量:永續力(Sustainibility) 會議時間:2022年8月22日至8月23日 發表形式:接受線上或現場發表 主題I 博物館的力量:包容性(inclusion)/打造具包容性的博物館 博物館功能各方面的多樣性、包容性和去殖民化 博物館成為複調(polyphonic)空間的挑戰和前景 將不同的知識系統融入博物館實踐 主題II 博物館的力量: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行動 結合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博物館實踐 提高效益,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 支持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氣候行動 主題III 博物館的力量:利用網絡(networks)的力量 博物館從權威機構轉變為網絡機構 讓社區參與博物館實踐 跨學科如何創新博物館   ICOM布拉格大會的開幕式將在國家科技博物館(上)、國家農業博物館(下)舉行(Credit: Octopus moldavicus, CC BY-SA 3.0 & Palickap, CC BY-SA 4.0)
2022/02/07
博物館永不退流行的秘訣!大英博物館歡迎年輕人為典藏注入新詮釋
博物館永不退流行的秘訣!大英博物館歡迎年輕人為典藏注入新詮釋
作者:楊昕(里茲大學美術館與藝廊學系碩士、大英青年協作團隊成員) *感謝2021年大英博物館青年協作團隊(Youth Collective)成員:Amal, Ana, Claire, Dean, Drea, Fredrick, Ghafar, Grace, Lara, Ollie, Victoria, Sin,以及導師Ashley同意分享共創內容。 近年來英國多間博物館積極與青年觀眾展開對話與合作,發揮博物館作為公共教育機構之角色,不僅推出專屬年輕客群的參觀優惠,也設計屬於青年族群的課程、活動或工作坊,邀請青年以不同的世代觀點、文化背景為館藏注入新的詮釋,也讓對博物館有興趣的青年進一步了解館務運作。 大英博物館的「青年協作計畫」(British Museum Youth Collective)正是認識並累積博物館工作經驗的良機。2021年受疫情影響,該計畫推出線上博物館職人訪談系列,更招募15位18至24歲青年加入協作團體,每週應用Zoom線上會面,並安排一位導師擔任館內及學員的對話窗口。筆者參與的計畫自2021年6月開始為期半年,初期邀請博物館各部門分享工作經驗與技能,後由青年成員共同策劃三項活動。   第一場活動呼應館內展覽,請成員設計能激發年輕族群共鳴的活動。如9月舉辦的線上活動「放大尼祿」(Zooming in on Nero)呼應大英博物館的「羅馬皇帝尼祿特展」。成員們穿上古羅馬風格的托加長袍,透過五段劇情與分組活動,帶領觀眾了解尼祿的生平、傳言迷思與當代歷史詮釋。此外,成員還製作Instagram創意短片,重現當年羅馬人的日常飲食。 2021年大英博物館青年協作計畫的第一場線上活動「放大尼祿」,青年成員穿上古羅馬風格的托加長袍,帶領觀眾重回古羅馬時代。(Courtesy British Museum)   第二項活動則呼應「黑人歷史月」(Black History Month),策劃以「黑人歡慶」(Black Joy)習俗為主軸的一日活動,探討當代如何典藏與記錄中南美、非裔移民歷史。活動首先邀請專業舞者帶領大家舞動肢體,體驗非洲舞蹈所帶來的群體凝聚力。接著以小誌創作工作坊讓參與者動手製作專屬刊物,思考如何選擇素材向大眾介紹黑人文化。活動議題看似沉重,但青年成員帶入齊聚歡慶的節日氣氛,讓參加者能以創意而活潑的方式切入社會議題。 此外,博物館也邀請成員響應「同志驕傲月」,挑選一件呼應LGBTQ+主題的館藏來撰寫Instagram貼文。其中一篇貼文介紹葛飾北齋所繪製的若眾文案圖,透過觀察卷軸中少年(若眾)的穿著與配件,思考不同歷史文化脈絡反映出的性別角色及性別認同。 大英博物館響應同志驕傲月,邀請青年成員挑選與LGBTQ+主題相關的館藏,檢視文物少為人知的故事、帶出新的詮釋。圖為葛飾北齋作品〈若眾文案圖〉。(Courtesy British Museum 2021)   許多青年對博物館工作有極大興趣,卻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因此,11月底舉行的最後一項活動「相約博物館:網絡盛會」(Meet Me at Museum:A Network Event)邀請多位博物館、考古及文化產業人士,以攤位加上開放對談的形式,讓年輕學子直接向業界人士提問。最後一小時的對談更由青年成員Claire及Dean與大英博物館計畫經理Georgia及組織I LIKE NETWORKING創辦人Isabel展開對談,分享如何與業界人士互動並建立人脈。與談人建議年輕人不要害怕主動出擊、應善用社群媒體、加強跨領域互動,機會往往來自意想不到之處。事實上,博物館需要的不只是研究、策展人才,也需要行銷、數位、教育等各式人才的加入。 「相約博物館:網絡盛會」的攤位上,大英博物館文物保存單位提供簡單的素材與工具,讓觀眾親手體驗文物修復師的工作。(楊昕 攝影)   為了讓青年看見成長與獲得成就,導師與成員在初期就對未來的合作模式達成共識,不僅注重外在量化指標,更注重多元的軟硬實力及自身的反饋,並邀請第三方評量員和成員一同利用線上平台Padlet記錄學習歷程,記下遇到的困難、解決方式及近期突破,讓成員主動為自己設定目標、彼此分享學習心得,如此有益雙方長期發展,建立一套可累積及轉化的經驗。 目前大英博物館正在招募新一期的青年協作成員,即日起至2月14日止,歡迎對博物館有興趣、目前居住於倫敦的青年加入,報名相關資訊與過往成果可參考大英博物館官網。 評量員Ashleigh Hobbins帶領青年成員一起思考「評量」對於此計畫的意義?如何進行評量?(Courtesy British Museum)
2022/02/04
未來的家會是什麼樣貌?倫敦家屋博物館推出「明日之家」特展
未來的家會是什麼樣貌?倫敦家屋博物館推出「明日之家」特展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視訊通話、平板電腦、指紋辨識家門、食物風乾機……這些在21世紀的家庭中習以為常的物件,卻是50年前的人們難以想像的。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速度已是人們無法確切感受的加速度,那麼30年後呢?2050年的家會是什麼樣貌? 「明日之家」邀請觀眾想像2050年的家屋樣貌,入口玄關的多彩燈光投射與戲劇化音效,使得整座家屋充滿未來感。(Photo credit: Mike Massaro)   倫敦家屋博物館(Museum of Home)於2021年底推出特展「明日之家」(Tomorrow’s Home),旨在透過學術研究和創意展示來洞察人們未來的居家環境。博物館與閾限空間設計公司合作,採用互動裝置和沉浸式導覽設計,展示一座2050年後的未來家屋。進入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入口玄關,多彩燈光投射與戲劇化音效的設計,使得整座家屋充滿未來感。踏入廚房,觀眾可從餐盒中的設計圖想像30年後的飲食樣貌─未來餐桌上的烤雞大餐或許不再是帶骨的真實雞肉,而全是人造雞肉。進入掛滿衣物的臥房,衣服掛牌和牆上文字告誡大眾減少購買快時尚服飾,鼓勵人們支持提供服裝租賃服務的品牌。一轉身進入工作室,書桌與書架上展示著科技發展對個人空間的加速度轉變。打開洗手間,會說話的互動馬桶講述具未來警示性的故事,引導觀眾思考30年後的每日生活會是什麼狀態。 廚房展間,觀眾可從餐盒中的設計想像30年後的飲食樣貌,從中反思如何改變飲食習慣,為地球盡一份心力。(Photo credit: Mike Massaro) 洗手間展間,會說話的互動馬桶講述具未來警示性的故事,引導觀眾思考2050年的每日生活面貌。(Photo credit: Mike Massaro) 氣候變遷、高齡化、數位化等關鍵主題,皆是「明日之家」特展欲探討的議題。家中使用的高科技產品是為誰創造?氣候變遷將對家庭生活產生什麼影響?什麼樣的醫療保健應存在家中?家屋如何幫助我們與社區保持聯繫?在減少消耗、重複利用和回收方面能發揮什麼作用?這些都是展覽希望透過明日之家的模擬想像,對觀眾拋出的問題,從不同展間所呈現的家居面貌來促進思考和對話。 臥房展間,聚焦快時尚產業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衣物掛牌與牆上文字鼓勵大眾支持提供服裝租賃服務的品牌。(Photo credit: Mike Massaro)   這項展覽的靈感源自倫敦大學學院醫療工程研究所的真實研究,探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3D列印(3D-printing)、納米傳感(nano-sensing)和其他科技將如何塑造我們的未來生活。展覽將上述研究落實於想像中的未來家屋,既突出新興科技的好處,更提出時常被忽略的道德問題:這些新科技對未來之家的負面影響為何?包含數據收集是否會導致個資外洩、如何平衡科技發展與環境危機等風險。 工作室展間,各式數位物件展示著科技發展對個人空間的加速度轉變。(Photo credit: Mike Massaro)   「明日之家」特展的開幕恰逢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在英國大眾最關切環境議題之時,藉由對未來家屋的想像,邀請觀眾坐上時光機,在這段未來旅途中反思如何以個人行動來拯救我們居住的地球。
2022/01/31
親愛的,我把歷史變簡單了! 以互動影音帶領觀眾走進阿姆斯特丹的悲歡歲月
親愛的,我把歷史變簡單了! 以互動影音帶領觀眾走進阿姆斯特丹的悲歡歲月
作者: 陳佳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官思妤(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藝文工作者) 從1960年代開始,歐洲的地方博物館與城市博物館快速成長,除了表彰地方榮耀、型塑地方與市民認同之外,也嘗試應用各種科技與場景復原手法,打破觀眾對歷史博物館的陳舊想像,提供不同年齡觀眾富含多元感知的參觀經驗。 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常設展「阿姆斯特丹DNA」(Amsterdam DNA),以簡潔易懂的圖表、多媒體影音及互動裝置,輔佐展覽解說,讓觀眾不必辛苦閱讀展版文字,也能快速吸收展覽訊息,值得強調數位化轉型的國內博物館借鏡。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的前身,為16世紀設立的市民孤兒院。(Image by Amsterdam Museum, CC BY-NC-SA 2.0, via Flickr)   「阿姆斯特丹DNA」位於博物館二樓,觀眾一上樓,便能看到鮮紅的主視覺向觀者介紹阿姆斯特丹的「DNA」,即四項城市價值:企業精神、市民美德、創造力、思想自由。阿姆斯特丹是以經商致富的城市,市民富有強烈的企業精神,而財富也帶來仕紳階級對於貧苦民眾的關懷,並於16世紀設立市民孤兒院(Civic Orphanage),這也是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的前身。而從藝術家林布蘭到當代的網路城市,創造力也深植其中,宛如這座城市的基因,並透過貿易向全球輸出自由思想的價值。 展示設計上,有別於一般城市博物館習慣透過大量文字敘述發展史,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的展廳除了主標題外,幾乎沒有太多文字介紹,而是透過10部多國語言的導覽影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及中文等各國語言),介紹每一區的主題與重點文物。參觀觀眾可以依照母語,選取標示不同國旗的摺頁,並將摺頁於不同展區平台進行掃描,便可佩戴耳機觀賞導覽影片。   標示多達10個國旗及語言的簡介摺頁。(Image by Amsterdam Museum, Caro Bonink, CC BY-NC-SA 2.0, via Flickr) 將簡介摺頁放置掃描後,就會出現不同語言的導覽影片。(Image by Amsterdam Museum, Caro Bonink, CC BY-NC-SA 2.0, via Flickr)   展覽也透過簡易圖表、譬喻及互動影音裝置,介紹各個議題。如荷蘭參與販運奴隸的歷史,以及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如此,觀眾可以快速瞭解關於阿姆斯特丹歷史的黑暗與榮光。  常設展藉由譬喻,說明過去販運奴隸的情況。例如一位奴隸的價值等同5000磅的糖。(陳佳利 攝影)   此外,該館還為4到12歲的兒童設置專屬展區,從兒童視角呈現17世紀孤兒院的生活。這個展區幾乎沒有文字,而是透過場景復原手法,呈現三、四百年前的孤兒院樣貌。觀眾進入兒童展區前,必須配戴一個感應手環來開啟大門。在展覽中,也只要尋找相關標誌後,將手環靠近感應,就會出現影片或聲音解說,例如利用影音,再現孤兒院中兒童與老鼠互動的生活樣態,讓觀眾瞭解當時的環境與故事。 參觀兒童展區須佩戴手環,才能開啟博物館所重構的孤兒院大門。(陳佳利 攝影)   兒童展區透過場景復原手法,呈現三、四百年前的孤兒院樣貌。當手環靠近紅色圖示,會出現聲音導覽解說。(上圖Image by Amsterdam Museum, CC BY-NC-SA 2.0, via Flickr;下圖Image by Amsterdam Museum, CC BY-NC-SA 2.0, via Flickr)   整體而言,阿姆斯特丹博物館以多媒體及互動裝置,連貫展示主軸與展品,並邀請大朋友與小朋友共同走入孤兒院過往的生活樣貌,聆聽、感受他們的遭遇與故事,也走進城市阿姆斯特丹的悲歡歲月。
2022/01/21
一次飽覽克林姆名作!Google藝術與文化推出克林姆線上展
一次飽覽克林姆名作!Google藝術與文化推出克林姆線上展
作者: 蔡亞倫(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測量及空間資訊組助理教授/德國太空總署遙感探測中心博士) 程元(文化內容策進院文化金融處專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 1862-1918)曾說過:「任何想要了解我的人,都應該透過閱讀我的畫作,來理解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所追尋的是什麼。」時光荏苒,〈吻〉上的金箔依舊閃耀,而克林姆的畫作與聲名早已廣為世人熟知,可惜其部分作品因戰亂而顛沛流離、甚至亡佚。但也正因克林姆的名氣,使得其畫作獲得全球各大洲超過20間博物館典藏。 維也納Belvedere博物館,是典藏克林姆畫作的重要博物館,名作〈吻〉即典藏於此。(Photo: Lukas Schaller / Belvedere, Vienna)   現實生活中要看到克林姆所有的畫作並不容易,幸得Google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於2021年10月推出《克林姆VS.克林姆:一個矛盾的男人》(Klimt vs. Klimt–The Man of Contradictions)線上展覽,讓此夢想得以成真。該展聯合全球學者專家、文物修復師及博物館研究員,協力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整合34間博物館與藝文機構授權的數位畫作,在線上打造了6個故事展廳,包含:你所知道的克林姆、畫作的建構、早期與晚年、奧地利及日本、地景與肖像、學院畫作。展覽還蒐羅了120則克林姆的故事,佐以數百件草稿與書信等珍貴文本,呈現克林姆傳奇又神祕的一生。 線上虛擬展間實際瀏覽畫面,貼心為每幅作品標註名稱、年代、典藏博物館等資訊,期許粉絲們未來能親自造訪博物館,一睹原作風采。(Credit: Google Arts & Culture)   觀眾可藉由滑鼠與方向鍵,自由輕巧地在各個展間穿梭、端詳喜歡的作品。以「學院畫作」故事展廳為例,Google設計的互動式卷軸網頁瀏覽模式,讓觀者的視角得以精準地在一幅畫中隨著旁白挪移,觀賞畫中不同的角度與細節,進而了解克林姆的學院畫故事與歷史背景。 線上展覽中針對《吻》的解說,網頁佐以相關的文本與說明,讓觀眾了解畫作的不同區塊中,蘊藏著何種獨特故事及繪畫技巧。(Credit: Google Arts & Culture)   其中有三幅重要學院畫作在二戰中因火災而燒毀,Google藝術與文化實驗室與維也納Belvedere博物館合作,應用AI技術分析僅存的黑白照片、畫作報導字句,再比對克林姆其他畫作的用色,為黑白照片逐步上色,最終再現畫作風采。 線上展覽補足實體展覽無法精準引導觀眾視線的限制,也能為授權畫作參展的博物館帶來實際的利多。例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可向全球觀眾大方展示其藏品的豐富度;而較為不知名、資源較少的博物館,則可藉此跨國線上展覽與其他博物館品牌結盟,進而累積知名度,帶動博物館實際的門票收入。 本次線上展覽展出眾多文本及畫作,未來或可整合Google Earth、Google Map,甚至結合網路地理資訊系統(Web GIS),透過點線面在地圖上的呈現,讓觀眾了解克林姆一生曾逗留過的城市,如何連帶影響不同時期畫風的轉變。此外,透過Web GIS的動態地圖(dynamic map)功能,還能了解克林姆的畫作怎麼從奧地利流轉至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有利文資保存與流通研究。期望未來能看到Google藝術與文化更多高科技、貼近人性的展示設計。
2022/01/17
來場聲音小旅行吧!十三行博物館「八里聲音漫遊」用當代音樂繪製文化地圖
來場聲音小旅行吧!十三行博物館「八里聲音漫遊」用當代音樂繪製文化地圖
作者:馬維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生)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自2019年起,與新銳藝術創作團體明日和合製作所聯手打造沉浸式遙感劇場「八里聲音漫遊」,將十三行博物館研究內容所闡釋之八里坌不同時期文化景觀,與文化觀光路線相結合,並透過聲音劇場戲劇(audio theatre play)與漫步劇場(promenade theatre)等文化再現形式,使歷史文化記憶重新連結當代。 2021八里聲音漫遊延續前兩年計畫,試圖用「聲音」帶領觀眾探索八里地區的前世今生。不同於前兩年河線、山線兩條遠離塵囂的路線,2021年的漫遊範圍聚焦於熱門景點、也是大部分人對於八里的第一印象「八里左岸」。觀光景點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歷史軌跡?同樣的地點,在不同時空與目的下,又如何透過聲音來理解過去,達到當下的聲音漫遊時空? 「2021八里聲音漫遊」從八里左岸出發,展開一段聲音的航海之旅。(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提供) 當島嶼面向海洋 多少相遇與離散 你花多少時間來到這 不管是新大陸還是美麗的島嶼 掠奪或是合作 交換或是佔領 而歷史卻不斷往前行 而你又來自哪裡 《2021八里聲音漫遊—渡船頭》 2021八里聲音漫遊以「當島嶼面向海洋」為經,海洋貿易史、移居史為緯,以船歌、合唱為創作方法,遙想過往人們的冒險航海經驗與離散故事,勾勒出數段不同的聲音場景,並反思於時光流變下,文化景觀對於現代人的意義。 歌詞是對過去故事的描述,亦是對聽者提出疑問,一句句高聲放歌中,希冀遊客暫時停下腳步,觀看、聆聽、思索……你是誰?你來自哪裡?這個地點對你的意義又是什麼? 搶先體驗場邀請觀眾以不同於一般「人類」的形象,緩慢行走於熱鬧的觀光區中,感受歷史更迭。(馬維君 攝影)   每一尊神明都曾落難 移民到落腳的身分轉換 說到底啊!每一尊神尊都是落難的神明 對著改朝換代更改祂的聖名 說到底啊!在這些土地上的都是移民 對著改朝換代更改他的姓名 《2021八里聲音漫遊—渡船頭》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個移民島嶼,移民史不僅是歷史,也是持續發生的當代史,而隨著政治權力的轉換,意識形態創造正統,劃分「我們」、「你們」、「他們」。在北管鑼鼓、唸歌、酬神熟悉的寺廟祭典聲響下,搭配現代電子與優美輕盈的歌聲,向聽者娓娓道來這片土地上的故事,不只是消逝的過去,更是關於你、我的現在進行式。 廟宇與神祉的形象,在八里聲音漫遊中被重新思考、追溯、轉化。(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提供) 數位任意門 隨時隨地暢遊八里山河海 十三行博物館即日起免費於十三行數位博物館及十三行Podcast「考古愛講古」頻道,釋出2019至2021八里聲音漫遊河線、山線、海線三部曲的聲音檔案及路線地圖,隨時可使用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藉由聲音劇場的引導,搭乘時光機,看見、聽見、感受史前與當代碰撞之下的八里多元樣貌。 延伸體驗: 十三行數位博物館 十三行Podcast「考古愛講古」頻道
2022/01/14
10個實踐永續性的好點子!觀眾在意的永續價值,博物館該怎麼做?
10個實踐永續性的好點子!觀眾在意的永續價值,博物館該怎麼做?
作者:王惇蕙(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 永續性(Sustainability)從20世紀官方用詞,逐步成為當代普世認同的價值。一般而言,永續性指稱:滿足當下與未來世代的生活品質,在社會、經濟、環境之間創造互惠共榮。荷蘭的體驗服務策劃團隊Tiqets認為,永續性逐漸被觀眾所重視,博物館或觀光景點在提供服務時,需將永續性納入必須實踐的價值,經徵詢荷蘭國家博物館、瑞典環保郵輪公司、法國巴黎博物館協會、義大利科學博物館、美國帝國大廈能源與永續部門等單位後,提出10個幫助博物館實踐永續性的點子:   點子1:重複使用展示素材 巴黎博物館協會(Paris Musées Institution)於不同的博物館展示中,重複使用展示素材(如結構、展牆等),並延續素材的使用期限。 南科考古館使用黑色蜂巢紙製作展示台,可配合不同展間彈性調整展台長短與方向,卸展後也可快速收納並重複使用。(田偲妤 攝影)   點子2:打造健康的建築 降低使用有毒物質,維護空氣品質,讓建築與身在其中的人們都能常保健康。美國帝國大廈在該領域深耕已久,從建築建造到維護,盡量避免使用有害的化學物質。   點子3:重新檢視觀眾前往館舍的交通方式 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不提供員工和觀眾停車設施,鼓勵觀眾騎腳踏車或搭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博物館。   點子4:用創新方法減少能源浪費 瑞典環保郵輪公司使用特斯拉的汰舊電池,大幅降低使用柴油引擎所產生的的碳排放量。 國立臺灣美術館以電子裝置自動管制展區容留人數,減少使用一次性的紙本標示牌。(田偲妤 攝影)   點子5:促成地方法規制度的改善 巴黎博物館協會遊說地方立法單位,將「展覽素材捐獻給其他機構」轉為合法,讓博物館可以分享資源、減少浪費。   點子6:培訓館員與觀眾一起參與 巴黎博物館協會與策展人合作,實施可能影響展示設計的新保存政策,並確保場館的文化優先事項、永續發展措施能協調一致。   點子7:領導階層也得加入 領導階層有永續思維,才能提出明確且堅定的論述,由上而下落實永續性。荷蘭國家博物館召集各組室成立六人小組,確保永續性價值落實在館舍營運的各個面向。   點子8:設定目標並衡量進度 荷蘭國家博物館2021年榮獲永續管理五星認證,並長期提供高品質且專業的永續性年報,讓民眾與利害關係人知道館方做了什麼?未來還能做什麼?   點子9:分享經驗方法 實踐永續沒有在爭誰第一名,重要的是分享經驗方法,一起共創更美好的環境。美國帝國大廈積極參與外部計畫,與其他團隊交流永續性實踐經驗、分享未來還想執行的計畫。   點子10:創造仰賴低化石燃料的高效能建築 減少水資源浪費、降低電力使用、降低室內溫度等方法,都能減低建築耗能。例如,夜間是荷蘭國家博物館最佳的節能時刻,緊閉的門窗與全暗的展場燈光,能維持展場溫度以利藝術品維護。 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介紹不同族群的年夜飯文化,關懷食材與產地正面臨的生態危機。圖為以海洋廢棄物製作的海鮮大餐,提醒民眾關注海洋生態污染問題。(田偲妤 攝影)   臺灣的博物館對於永續性的探討與實踐已起步,例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使用「蜂巢紙」製作展示台,可配合不同展間彈性調整展台長短與方向,卸展後也可快速收納並重複使用。此外,臺灣近年也有多檔探討永續議題的展覽活動,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4年「南風攝影展:台西村的故事」、2017年「島嶼浮塵PM2.5視界」,國立臺灣博物館永續年夜飯計畫,則引導觀眾在吃年菜的同時,關懷食材與產地正面臨的生態危機,進而創造永續的節慶文化。博物館除了擬定並落實永續計畫,也得想想如何吸引年輕世代關注永續議題,透過展覽、活動與內部改革等倡議,攜手邁向更好的未來!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