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哈囉!導覽員,我想問的是⋯美國航太博物館推出真人連線導覽服務
哈囉!導覽員,我想問的是⋯美國航太博物館推出真人連線導覽服務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因應新冠疫情,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學會曾在2020年11月短暫關閉旗下博物館,後因應美國疫苗普及率上升,2021年起採取線上預約方式逐步開放參觀,觀眾終於得以再次回到博物館。但該有的防疫措施仍不可少,除了預約制、酒精消毒及口罩管制外,美國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的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中心(Steven F. Udvar-Hazy Center)更推出了志工遠端連線導覽服務,既避免團體導覽產生的現場群聚風險,也能提供觀眾一對一的展場諮詢服務。 美國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共有兩個分館,一處是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本館,一處是位於維吉尼亞州的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中心。後者館舍空間較大,展示了歷史上著名的飛機及太空梭本體,館藏及參觀體驗遠比本館豐富許多,也曾作為「博物館驚魂夜2」、「變形金剛2」等諸多電影的拍攝地。 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中心展場一景(何慕凡 攝影)   該館在展品旁放置了連線中的大型液晶螢幕,安排導覽志工居家線上輪值,觀眾可以自由上前提問,志工會就展品內容進行導覽。這項導覽服務的前提在於,志工必須對展品有完整的理解,才能在看不到展品的狀況下,為現場觀眾做具體的導覽。以SR-71黑鳥式偵察機的導覽為例,該名志工除了完整介紹戰機的歷史,也對戰機的外形細節暸若指掌,能引導現場觀眾觀察戰機的外觀特點,比如偵察機的攝像鏡頭位置、駕駛艙的大小等細節。視訊螢幕上會自動生成字幕,即時記錄現場觀眾的反應,加強觀眾與志工的互動體驗。   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中心最有名的館藏之一,SR-71黑鳥式偵察機,也曾出現在電影「變形金剛2」當中。下圖為導覽志工正在介紹戰機的歷史與外觀。(何慕凡 攝影)   此外,觀眾服務台的志工也採遠端連線方式提供服務,能為現場觀眾清楚指引方向,比如廁所的位置、展覽參觀的動線等。志工雖不在現場,但透過專業的訓練及對展場空間的熟悉度,仍能以遠端的方式提供一對一的觀眾服務。 觀眾服務台也改為志工遠端在家導覽,為民眾提供展場措施導引服務。(何慕凡 攝影)   除了遠端導覽外,該館也提供少數現場導覽。比如在太空展區,工作人員全程配戴口罩、與觀眾保持社交距離,以等比例模型為觀眾解說阿波羅登月計畫的始末。 工作人員以等比例模型為觀眾解說阿波羅登月計畫(何慕凡 攝影)   因美國疫情嚴重,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的本館於2022年3月11日才重新開放,但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中心仍維持每日營運,盡力透過保障館員與觀眾健康的方式,維持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與觀眾服務功能。
2022/05/06
2022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的力量
2022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的力量
編譯報導:博物之島編輯室、陳曉瑩 本文編譯自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官網,2022年適逢三年一度的ICOM大會,大會與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同為「博物館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走過艱困的疫情危機後,全球博物館正積極往前邁進,在永續發展、數位創新、終身教育等議題上,為人們帶來正向的影響力! 本專欄與多位國際專業委員會理事會成員合作,已陸續刊登多篇論文投稿等相關資訊,期許台灣的博物館人踴躍報名線上或現場參與在捷克布拉格舉行的ICOM大會(8/20-8/28),把握與世界交流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之機會。 博物館擁有改變我們周遭世界的力量! 作為探索發現的獨特場域,博物館讓我們認識過去,並學會敞開心胸擁抱新想法,而這正是建立美好未來的關鍵。2022年5月18日的國際博物館日,我們想探討博物館如何能為社區帶來正面影響,共分成以下三個方向: 達成永續的力量 博物館是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策略夥伴。博物館於在地社區扮演重要角色,幫助推展諸多不同的永續發展目標,包含促進短鏈社會經濟〔註〕,以及散播環境議題相關的科學知識。 創新數位化及近用性的力量 博物館已成為創新的實驗場,新科技可在此開發並應用於日常生活。數位創新能讓博物館更容易親近及參與,幫助參觀者了解複雜且不易理解的概念。 以教育營造社區的力量 透過典藏及各種計畫,博物館交織出了社區營造所需的社會肌理。博物館藉由維護民主價值,以及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幫助形塑具備知識且高度參與的公民社會。   博物館的力量:2022年ICOM布拉格大會開放報名中 「博物館的力量」是2022年ICOM布拉格大會的主題。此三年一度的盛會已邁入第26屆,為博物館及博物館專業人士最重大的全球盛事。自1948年以來,越來越多來自各大洲的與會者齊聚一堂,就博物館當前面對的議題集思廣益、交流想法。本次會議為ICOM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2022年布拉格大會將採全新形式的線上線下混合會議,世界各地的與會者將可遠距完整參與大會主體會議。(報名網站) 2022年518博物館日海報除了英文版本,官網也公開空白和多語海報,各國博物館人與大眾能自行下載、翻譯與靈活調整。(photo by ICOM) 註釋: 短鏈社會經濟:「短鏈」意指縮短整個產品生產的流程,工廠設在市場當地、材料從當地取得,進而降低運費、人力與工資等成本,更有效率地將產品輸出到市場。短鏈經濟興起的原因在於,疫情讓許多產業見識到國際航運的脆弱與運費飆漲,讓企業轉而在市場當地雇用專業人力。再加上近年來越來越先進的製程設備,大幅降低勞力密集工作,且長期以來的全球化讓已開發國家飽受失業率居高不下之苦。
2022/05/02
保護文物的時間賽跑戰!戰火下的烏克蘭博物館
保護文物的時間賽跑戰!戰火下的烏克蘭博物館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俄國自2月24日入侵烏克蘭至今,文化機構難逃戰火席捲的命運。根據4月初聯合國文化機構統計,烏國至少有 53 處歷史遺跡、宗教建築和博物館遭到破壞,包括 29 個宗教場址、16 座歷史建築、4 間博物館和4 座紀念碑。   其中,伊萬基夫(Ivankiv)地區的地方歷史博物館(Ivankiv Historical and Local History Museum)於戰爭初期便遭飛彈炸毀,烏克蘭國寶藝術家瑪莉亞·普里馬琴科(Maria Prymachenko)的25件重要館藏品幾乎全數燒毀,僅有10件作品倖存。普里馬琴科於1909年在博洛特尼亞出生,沒受過正式藝術教育的她卻憑著過人天賦,創作出既多彩又魔幻、富含民間傳說內容的繪畫,深受大眾的喜愛與肯定。無情戰火卻將這位藝術家在地方博物館的珍藏燒盡,這個損失不僅是對烏克蘭,更是全球文化界的重大遺 憾。 瑪莉亞·普里馬琴科(Maria Prymachenko)的作品「May I Give This Ukrainian Bread to All People in This Big Wide World」(Maria Primachenko, Fair Use)   自俄烏戰爭開打後,烏克蘭各處的博物館皆在第一時間關上大門,想盡辦法保護館內珍貴的文物藏品,包含加速地將數位藏品清單完成並存至雲端、將藏品移到未公開的安全地點。根據來自基輔、駐布達佩斯的藝術評論家康斯坦丁·阿金沙(Konstantin Akinsha)之說法,俄國入侵烏國前幾週,烏克蘭文化政策部就已發出保護和可能撤離博物館藏品的指導方針 。 然而,位於首都基輔的塔拉斯謝甫琴科國家紀念館(Taras Shevchenko National Museum)的研究員祖巴爾(Mykhailo Zubar)則無奈表示,即使有指導方針,大多數博物館仍面臨準備不足的問題,國家的疏散系統與指示文件大多已經過時,各個博物館也從未實際演練過如何疏散館藏品,有些博物館甚至連包裝材料都沒有。 烏克蘭國內各處博物館在有限的時間下,運用任何可用的材料來打包藏品,盡他們最大的可能來保護所有珍貴文物。圖為烏克蘭利沃夫國家博物館員工替文物裝箱的現場。(攝影:Bernat Armangue。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截至筆者完稿之際( 4月8日),俄國尚未侵略至烏克蘭西邊地區,具豐富文化底蘊的城市利沃夫(Lviv)因此幸獲更多的時間來保護文物。利沃夫國家博物館(Andrey Sheptytsky National Museum in Lviv)自3月初以來,就全體動員來打包文物,超過1.2萬件的藏品陸續被遷移至安全地點存放。 館內負責珍稀手稿與書籍部門的主管諾羅布斯卡(Anna Naurobska)表示,這場文物保衛戰讓他們都感到不知所措。為了與時間賽跑,館內幾乎沒有時間等待專門的包裝材料,僅能運用任何可用的材料來打包,如將古代手稿裝入平常運香蕉到超市的紙板箱,或用木材將板條箱釘在一起以存放大型文物。 清空博物館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為此工作了數週,最後一件作品——一幅與博物館同名的百年歷史肖像在3月17日被拆除,徒留光禿的牆面,吐下無盡的嘆息。 烏克蘭利沃夫國家博物館具有豐富的珍稀手稿與書籍典藏,圖為該部門主管諾羅布斯卡在3月初打包藏品的現場。(攝影:Bernat Armangue。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對烏克蘭國內的所有博物館員工來說,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文物保護任務是他們入行以來最嚴峻的挑戰。保護文化遺產人人有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總幹事阿祖萊(Audrey Azoulay)在3月初的聲明中表示:「我們必須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做為過往的見證和未來和平的象徵,國際社會有義務為後代子孫保存這些遺產。」畢竟,以國家博物館的諾羅布斯卡的話來解釋:這些文化是屬於所有人的故事、生活,對每個人而言相當重要。
2022/04/25
眺望明日!杜拜未來博物館正式開幕
眺望明日!杜拜未來博物館正式開幕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歷時七年籌備的杜拜「未來博物館」(Museum of the Future)終於在今年 2 月中盛大開幕! 77公尺高的環狀鏤空建築,在繁華的金融區中獨樹一格,線條流暢的建築聳立在中心,如同看穿時空的眼睛,秀出未來的形狀。 由南非出生的建築師肖恩‧基拉(Shaun Killa)所設計,未來博物館的設計概念來自於風水,包含三大元素:環形的外觀象徵「人性」與「知識」、綠色土丘代表「地球」──亦即天與地,而鏤空的設計則暗喻「不可知的未來」。外觀上,其玻璃外牆以行書鐫刻現任阿聯酋長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的詩歌短文,歌頌人類知識與文化的綿長:「人類壽命雖有限,但因創造力而生的產物將會流傳於世;未來屬於具想像、設計與執行能力的人,它不靠等待、必須自行創造,而創新正是國家與人民進化背後的秘密。」 建築內部結構上則無樑柱支撐,而是透過機器人技術,將1024塊獨立的不銹鋼和玻璃板組構而成,顯示博物館從外觀與內部結構、建造過程到設計概念皆極具未來感。   館內特區「 通往未來的旅途」帶領觀眾前往國際航空站,以太空人的角度來觀看宇宙,同時假想未來。(Courtesy: Museum of the Future)   未來博物館樓高七層,聚焦在科技發展所帶來的革新變化,尤其注重機器人與人工智慧(AI)領域,不同樓層具不同的主題。其中,「 通往未來的旅途」(Journey to the future)特區帶領觀眾前往國際航空站,以太空人的角度來觀看太陽系,探索月球成為可再生能源的來源,同時假想未來。「明日今日 」(Tomorrow Today)區則展示新興科技將如何改變日常生活,如解決健康、水、食品、交通和能源等領域問題的最新技術,以及科技發展對文化和自然環境的影響與帶來的挑戰。「未來英雄」(Future Heroes)專為孩童設置,透過互動式裝置與遊戲,激發孩童們的創造力,引領他們設想未來的樣貌。   「明日今日 」展區聚焦新興科技將如何改變日常生活,並延伸探討其發展對文化與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帶來的挑戰。(Courtesy: Museum of the Future) 「永續性」亦是未來博物館的設計核心。整座建築由4000兆瓦的太陽能供電,達到永續的發展。建築設計上則致力將自然光引入室內,提供展廳這座城市所源源不絕的暖陽。此外,自然環境的保存也是未來博物館欲提倡的核心概念之一。其戶外綠丘花園涵蓋超過100種樹木和植物,其中配置的智能灌溉系統能支持當地的蜜蜂和鳥類,並讓這些植物適應沙漠氣候。博物館對「永續性」的重視,反映了阿聯酋的環境理念——該國是最早承諾 2050 年前將實現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的國家,更代表阿聯酋將在2023 年主辦第 28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COP 28)的國際位置。 「未來英雄」是專為孩童設置的互動展區,多樣的互動裝置致力於激發孩童的創造力,試著帶領他們設想未來的樣貌。(Courtesy: Museum of the Future)   不同於傳統博物館對「過去」的著重,未來博物館聚焦未來的可能性,其內容橫跨「外太空」、「生物工程學」和「生態系統」主題,進而延伸至關乎健康與日常生活的探討,回應著關於人類、城市、社會和地球生態的問題,著實令人大開眼界。
2022/04/22
圖書與藝術的合奏:角川武藏野博物館帶你體驗日本流行文化新魅力
圖書與藝術的合奏:角川武藏野博物館帶你體驗日本流行文化新魅力
作者:呂怡屏(日本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 文化科學研究科地域文化學專攻 博士) 何謂流行文化,它如何在當代誕生?讓我們走進2020年11月在埼玉縣所澤市開幕的角川武藏野博物館一探究竟!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位於所澤櫻花城內,佔地約4萬平方公尺的園區擁有博物館、神社、旅館、購物中心與餐廳等多功能活動設施。負責經營的株式會社角川以代表當代日本流行文化的動漫畫、電影、輕小說等實體及數位出版為主要事業。進入21世紀,為探索書籍製作、出版、物流及觀光集於一體的新商業模式,角川公司於武藏野建設此據點,用以推廣日本流行文化。其中最受矚目的設施當屬角川武藏野博物館。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入口大廳。(呂怡屏 攝影)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的展示理念橫跨自然與人文要素,建築設計由擅長運用自然素材的隈研吾操刀,配合武藏野台地高低起伏的地景,將建築外形設計如隆起的岩塊,隱喻其中蘊含岩石生成的動能。 館內共有5層樓,主要設施有動畫博物館、圖書街道、書架劇場、漫畫與輕小說圖書館和書店、演講與工作坊空間、藝廊等,展出5萬多本株式會社角川出版的漫畫、輕小說和藏書,並介紹武藏野的自然人文環境。同時以特展呈現日本多間出版社的動漫作品,以及策劃回應社會或以文學為基底的藝術展覽。 博物館建築外觀彰顯其量體的巨大感和時間的綿長延續,內部空間則以高度來呈現整體張力與表現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位於4樓、由8公尺書牆四面圍繞而成的書架劇場,以及長約50公尺的圖書街道。書架劇場以書牆為幕投影影像短片,將進入書的世界比擬做歷經風雨天晴、種子發芽的過程,期待透過聲光效果引起觀眾接觸書籍的興趣。 書架劇場的右方書牆為角川藏書,左方書牆為角川出版品。銀幕中呈現的各種叢結,是由動漫衍生的單字或概念、台詞、視聽者心得、短評等由短句或詞彙所組成。(呂怡屏 攝影)   轉身走入圖書街道,有9大書區和選書,主題包含日本文化、世界歷史文化、工作與生活、大腦與心靈、各專業學科、個性表現、視覺、記憶、性別。書籍以高低錯落的書架、走道上方繽紛的裝置增添空間的豐富性。選書方面,提供讀者多樣選擇,例如在「性別」一區,除了說明自然界生物性別的科普書籍,也有討論日本男裝麗人或美少年的書籍、耽美小說和BL漫畫等,提供讀者探索當代人類社會中多元性別認同和表現的參考。 這是被稱為Edit Town的圖書展示空間,既像由書架排列開拓的街道,也像書本的森林。圖為書區「介於男女之間」。(呂怡屏 攝影)   株式會社角川宣示的新商業模式,可從館內的跨媒體展示策略窺見一二,它以輕小說、動漫、圖書、藝術及嘗試性的書架劇場等不同創作媒材,各自表現又相互補足日本流行文化之內涵。然而,在新冠疫情橫掃全球、海外遊客尚未能前往日本的狀況下,角川武藏野博物館如何以實體展示達成推廣日本流行文化的目標?下一階段是否會推出新的展示手法以提升可親性?均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2022/04/18
大自然中也有LGBT?科博館主題導覽帶你探索多元的動物性生活
大自然中也有LGBT?科博館主題導覽帶你探索多元的動物性生活
作者:謝文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你知道大自然中也有LGBT嗎?」 「美國黃石公園的棕熊媽媽們彼此結盟、共同育兒,像家庭般一起生活。」 「紐約中央公園動物園的兩隻雄企鵝伴侶—Roy&Silo一起築巢孵蛋,成功孵出企鵝寶寶,成為一家三口。」 「人類的近親巴諾布猿幾乎都是『雙性戀』,異性與同性之間的各種性行為就如同人類打招呼一樣頻繁。這可能是牠們維繫群體和平的方式。」  「生活在珊瑚礁海域的小丑魚出生時都是雄魚,長大後可能變性成為雌魚。」 解說員領著觀眾在展場間穿梭,透過一件件的動物標本揭秘「動物性生活」;而觀眾則驚奇的瞪大眼睛、熱絡的互動討論。這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於2022年1、2月首次推出的LGBT主題導覽—「從自然界的多元性別到人類的LGBT」。 科博館「從自然界的多元性別到人類的LGBT」導覽活動主視覺。(江畢芝 設計)   打破以固定展示議題和空間為主的導覽方式,此導覽以LGBT這一標誌著多元性取向的簡稱為主題,跨越特展及常設展,串連散落於各個展廳的物件,引導觀眾從新的視角認識熟悉的動物,探索大自然中動物性別及性行為的多樣性。導覽內容將科學家的觀察與研究紀錄結合LGBT議題延伸討論,希望從多元面向與觀眾一起探討爭議性議題。 科博館LGBT導覽以自然界的多樣性開啟人類多元性別議題的討論,觀眾互動熱絡。(魯志玉 攝影)   科博館跨入爭議性議題的背景脈絡,是著眼於博物館已由知識殿堂轉變為文化交流的樞紐、多元意見發聲的平台。面對社會爭議如戰爭、人權等議題,國際上許多博物館肩負倡議社會正義的角色。2017年,美國的兩位博物館從業人員La Tanya S. Autry與Mike Murawski發起 「博物館是不中立的」 (Museums are Not Neutral)運動,提倡重新思考「博物館必須中立」的迷思,並透過進一步的行動,成為改變社會、實現正義的媒介。2020年,美國「佛洛伊德之死」事件引發歐美各地民眾激烈抗爭,「黑人的命也是命」 (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延燒至博物館,許多博物館如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蓋蒂博物館 (The Getty)、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等紛紛發出公開聲明譴責種族主義、支持多元族群的平等權利。 2020年,歐美各地爆發Black Lives Matter活動,圖為維也納的街頭示威遊行。(Image by Manfred Werner (Tsui) via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身為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從生物多樣性角度開啟多元性別議題的討論。LGBT普遍存在於人類群體中,卻常被誤解、遭受不平等待遇,甚至被視為「不自然/不正常」。然而,放眼大自然,多樣的性別與性行為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透過持續推廣此類活動,期能引起社會大眾對多元性別議題的關注、帶動良性的對話、創造更多元包容的環境。
2022/04/15
公共博物館學:公共性、新性與方法論的想像及其實踐—2022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熱烈徵稿中!
公共博物館學:公共性、新性與方法論的想像及其實踐—2022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熱烈徵稿中!
文 | 黃琳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2022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聯絡人) 兩年一度的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將在今年舉辦第十屆的大會!過去十八年來,一到九屆研討會每每帶動重要議題的討論、徵集博物館界的寶貴經驗與研究成果,深化博物館論述、成為未來行動基礎。 第十屆雙年研討會訂於2022年10月27、28日(四、五),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舉辦。今年度論壇主題訂為「公共博物館學:公共性、新性與方法論的想像及其實踐」。以社會文化機構姿態登場的博物館,隨著社會進程演進,其作為公共領域、公共性思維、公共性角色與方法之辨證與實踐價值備受矚目。 第十屆研討會倡議「公共博物館學」視野,反思博物館當前角色與課題,積極突破既定的博物館學框架,更貼近博物館面對的真實世界與社會課題,議題聚焦在博物館之「公共性」(publicity)、「新性」(newness)與「方法論」(Methodology)三者如何整合、想像與實踐的考察與反思。 「公共性」著眼於博物館做為公共場域的意義與可能性,藉著不同社會、社區、社群間的對話與體會過程,以理解公共性的目的與其途徑;「新性」指的是博物館為回應新課題,突破傳統與現況、開展創造性思維;「方法論」則是對於博物館體現前述公共性與新性的核心方法新價值之體認與應用進行思辯。呼應論壇主題,研討會也設計五個子題,包含:「知識/藝術公共性的反思與博物館」、「公民參與、社群/社區(community)主體性與博物館」、「地方視野、文化多樣性與博物館」、「社會議題的闡釋、對話與博物館」及「專業治理、公共治理與博物館政策」,徵求各方參與深化議題,開拓更多跨域、跨學科的對話。   詳細投稿資訊: 投稿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4月25日(一)止,不同徵稿子題說明請詳見大會官網。 錄取通知:2022年6月6日(一)於大會網站公告,並以電子郵件通知投稿者。 繳交論文全文初稿:2022年8月26日(五)前,請通過中文摘要審查的口頭發表者繳交論文全文初稿pdf及word電子檔,方得排入議程。 海報論文發表者則不在此限,僅需自行輸出直式A0(約118x84cm)尺寸規格之海報,並於發表當日攜至會場張貼(詳細海報論文發表注意事項將於摘要審查通過後通知發表者)。   投稿規則: 欲投稿者請備齊 (一)投稿申請表(表格請參附件:https://ibcms.tnua.edu.tw/2022/d1.html)。 (二)論文摘要:中文口頭發表者請撰寫中文摘要並以500字為原則,以英文口頭發表者請撰寫英文摘要並以300字為原則。以海報發表者請撰寫摘要並以650字為原則。將word電子檔寄至電子信箱ibcms10th@gmail.com(主旨為「公共博物館學:公共性、新性與方法論的想像及其實踐」論文摘要)   若有任何問題,請透過下述方式聯繫: 研討會信箱:E-mail:ibcms10th@gmail.com 聯絡人:第十屆雙年會聯絡人黃琳晶小姐:(02)2896-1000#3442。 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辦公室,黃秀梅助教:(02)2896-1000#3412,傳真:(02)2897-6445。
2022/04/11
「廢物時代」設計能做什麼?倫敦設計博物館預見零浪費的未來
「廢物時代」設計能做什麼?倫敦設計博物館預見零浪費的未來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在2021年底聯合國氣候峰會於蘇格蘭舉辦期間,推出特展「廢物時代:設計能做什麼?」(Waste Age: What can design do?)。聚焦「設計」如何解決全球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展示了設計師如何將廢棄物轉為設計材料,重新定義時尚、建築、食品、電子產品與包裝設計,創造循環且友善環境的經濟,重建我們與廢棄物的關係。 展覽以主題「高峰廢物」(Peak Waste)開端,重點介紹大規模生產和快時尚消費,如何造成垃圾掩埋場的增長。以線性時間軸爬梳18世紀至今人類與廢棄物的關係,呈現資本主義導向的全球化社會如何使生產、消費和浪費問題愈趨複雜。觀眾不僅能從歷史爬梳與案例展示中學習,更能透過大型廢棄物追蹤器追蹤全球產生的垃圾。整間展廳交織廢棄物的過去與現在,繪出一張未來警示圖:人類並非天生浪費的生物,一次性消費文化(throwaway culture)是可以改變的生活方式。 展覽開端的線性時間軸,爬梳了18世紀至今人類與廢棄物的關係。(Photo: Felix Speller)   第二主題「珍貴的廢物」(Precious Waste)針對廢棄物提出解決方案與創新思考,介紹將日常生活中的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創意。例如荷蘭設計團隊Studio Drift的作品「唯物主義」(Materialism),將真空吸塵器、鉛筆和PET塑料瓶等日常用品打回原形,回到最初還是材料的狀態,並以最低限的矩塊形狀呈現,引導人們反思如何將用過的物品回收再利用。 荷蘭設計團隊Studio Drift的作品「唯物主義」,探討原材料的價值與再利用的可能。(Photo: Felix Speller)   展廳更化身伸展台,時尚品牌Stella McCartney從漁網和工廠廢料中回收尼龍材質,製成「SU19 ECONYL®」系列服飾。另一方面,多組建築團隊選擇更為友善環境的建築材料,如蘇格蘭建築公司Kenoteq設計的「K Briq磚」,使用的碳比普通磚塊少了近90%,而挪威建築團隊Snøhetta則將廢棄漁網製成造型時尚的椅子。所有案例皆致力回收廢棄物、減少碳排放,試圖尋找新的再利用價值。 英國時尚品牌Stella McCartney使用永續材料製成的服裝(Photo: Felix Speller) 挪威建築團隊Snøhetta設計的椅子「S-1500」,由廢棄漁網製成,既賦予回收材料新生命,更實踐永續性理念。(Photo: Felix Speller) 「後廢物」(Post Waste)是展覽的最終章,展示了新的循環生產方式,聚焦在「種植」而非「提取」材料。設計師深入了解材料特性並發揮想像力,將椰子、藻類、玉米殼或真菌菌絲等天然材料製成服飾、家具,甚至建築的一部分。例如墨西哥裔設計師費爾南多・拉波塞(Fernando Laposse)使用龍舌蘭的葉片纖維設計長椅、倫敦設計團隊Blast Studio使用廢棄物和真菌菌絲體製成3D打印柱,建造出零廢棄物的環境友善建築。 倫敦設計團隊Blast Studio使用廢棄物和真菌菌絲體製成3D打印柱,建造出零廢棄物的環境友善建築。(Photo: Felix Speller)   此外,製作一檔展覽所需耗費的資源也是值得關注的議題,許多博物館開始將「永續精神」列為展覽製作的指標。本檔展覽以黏土、沙子和稻草製成的土坯展牆便是一大特色,顯示策展團隊在展場設計上加入環保觀念,使用自然再生材料來貫徹永續性精神,並帶領觀眾預見一個理想的未來:沒有浪費的生活、資源更加豐富且能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圖左是以黏土、沙子和稻草製成的土坯展牆,以及法國設計師Atelier Luma的藻類設計作品。(Photo: Felix Speller) 博物館大廳展示的互動裝置作品〈Aurora〉,回應展覽對未來的想望:一個沒有浪費的生活、資源更加豐富且能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Photo: Felix Speller)
2022/04/08
一起來美術館跳舞吧!如何活用肢體讓逛美術館不無聊?
一起來美術館跳舞吧!如何活用肢體讓逛美術館不無聊?
作者:劉昕昀(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 2021年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劃了以成人觀眾為目標的特別活動「腦洞一起開—不無聊工作坊」,邀請跨領域夥伴以美術館資源規劃活動,讓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在獲得資源的同時,也能發揮創意,為兒童創造獨特的美術館經驗。本文以11月工作坊「用肢體讓美術館不無聊」分享活動內涵與方法。   除了手部操作技術,重新找回身與心的副語言 筆者過去曾擔任國小美術科任老師,長期觀察下發現,臺灣的美感教育側重手部技巧操作與表現技法,學生與家長都預期能從美術課獲得一件「作品」,這樣的預期心理也間接導致藝術創作的方法趨於單一,勞作幾乎等同美術課的代名詞,喪失藝術領域的多元素養與想像。 本次工作坊試圖用肢體打破創作的刻板框架,讓美術館資源運用從繪畫、勞作等手部操作技術轉換為肢體語言。表演者將創作理念轉化成審美意象,增加多元的詮釋方法,讓肢體、舞蹈與表演變成有趣且新奇的美術館體驗,培養兒童具備更豐富的美感素養。 工作坊邀請獲頒第19屆台新藝術年度大獎的藝術家葉名樺擔任講師。葉名樺為台灣獨立女性舞者,擁有豐富的編舞與展演經驗,近年更在美術館與編舞之間探索,以各種形式的藝術表現來體驗與詮釋美術館。 身體認識身體單元,通過芭蕾的基礎訓練,集中精神、控制肢體,熟練以肢體形塑美的表現方式。(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舞蹈的表現源自內心世界,探索自己的「為什麼」 肢體語言是使用身體交流的副語言,是透過韻律動作來溝通生活體驗與內心情感的一種方法。探索「為什麼而跳」是舞蹈的本質,舞者將主觀思維轉換成肢體舞蹈,形成新的藝術符號再傳達給觀眾,進而產生情感共鳴。 整套工作坊分為4個層次:身體與材料的運用、身體認識身體、身體認識身體之外、身體與作品。逐步抽絲剝繭舞者的內心,觸發過去的情感經驗,開啟身體各部位的感知能力,最後與國美館戶外雕塑作品共舞,賦予藝術品新的詮釋。 身體與材料的運用單元,以質地柔軟的油土作為媒材,逐步熟悉肌肉在各種情況下的運用。(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以身體與材料的運用課程為例,油土是訓練肌肉感知能力的合適媒介,可以由小至大、從自身到道具,使兒童逐步熟悉肌肉在各種情況下的運用。首先,使用指尖、指關節等小肌肉感受油土質地,再以手臂、手軸等較少用於捏土的部位接觸油土,接續以雙腳、膝蓋等其他身軀觸碰油土,也可以再加入鑰匙、手機等「異物」,活用並開啟身體各部位的感知能力。 身體認識身體單元,加強肢體的技術操作,以冥想、瑜珈作為肢體暖身的前奏。身體肌肉的放鬆加成腦袋的放空,讓思緒與心靈沉澱。(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形與色之外,衷於以「人」為本的藝術詮釋 各階段課程,除了身體認知、掌握操作的學習,過程中更不斷穿插回饋、分享、討論,鼓勵與尊重學員大量的發表,讓創作者透過身體、資源與自身這三個層次,建構以「人」為本質的藝術詮釋。最終,學員藉由舞蹈傳達自身與國美館戶外雕塑作品的關係,回應「為什麼而跳」此本質問題,更在成果發表後訪問欣賞演出的親友,提供更多「人」的見解。 舞蹈表演也廣邀親友欣賞,達成表演藝術對觀眾演出的目的。(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我們期待肢體工作坊在技術、形式的學習之外,更能啟發心靈思想,創造更多學習方法。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家長、學校教師、教育人員加入不無聊工作坊,使用美術館的創意資源與知識,思考如何讓學習的掌控權回歸自身,共同為孩子打造充滿創造力與包容性的友善場域。 致謝: 在此感謝名樺、和儒對工作坊用心規劃,國美館惇蕙、淵仁活動協助,以及提供文章建議的專業學者。
2022/04/04
在陰霾中,創造光的藝術家們: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
在陰霾中,創造光的藝術家們: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
作者:葉家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曙光自天窗灑落,呼喚著『醒來吧!』照亮陰霾。而後相互抱擁的靈魂便不顧一切地喊著『光啊!光啊!』掙脫黑暗而狂奔。」-陳植棋夫婦致師長手書 2021年為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週年,各博物館相繼以文協百年為主題開展,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下簡稱「光」特展)作為壓軸粉墨登場,以封藏半世紀的黃土水創作——《甘露水》為起點,探照百年前藝術家前輩用創作點亮黑暗時代的作品。 展場設計以《甘露水》為中心,向外規劃弧形展牆,以此暗喻黃土水的創作精神,影響許多當時的藝術家們開啟臺灣新美術的決心。(葉家妤 攝影)   開展以來,不乏關於《甘露水》身世解謎的報導,吸引許多想一窺瑰寶的觀眾。但若將目光擴大至整體展覽,其呈現的作品與歷史文件,同樣能有力地回應百年前醞釀的文化運動、性別平權,以及邁向前衛藝術的精神。如在「大眾與摩登」展區,林之助筆下的《取景》將以往經常被凝視的畫中女性,描繪成擁有觀看主動性、拿著照相機取景的少女;藍蔭鼎《夜晚的麵攤》畫面則圍著晚市攤販的庶民,分著一盞暖黃的燈吃麵與談天,顯現群眾活力,他們也是臺灣文化協會努力接觸與關心的群體之一。 林之助《取景》中的少女,象徵女性也擁有凝視他者的權力。(北師美術館 提供,黃宏錡 拍攝) 藍蔭鼎《夜晚的麵攤》、《南國之夜》,是在近代畫作中少有描繪夜晚景象的作品,畫面中民眾仍在夜晚活動的景象,更突顯大眾生活的活躍。(北師美術館 提供,黃宏錡 拍攝)   1920年代起,臺灣人除了透過雕塑、繪畫在殖民政權中找尋自主性,各文化領域也摸索新的創作方式,試圖喚起大眾的民主自覺性。例如「自覺的現代性」與「影像的運動 運動的影像」展區中,賴和的《哀歌》白話文手稿、《閹雞》市民戲劇的劇照,呈現過去藝文界欲藉由親近大眾的創作,表達壓迫的被殖民者經驗;鄧南光則開創臺灣攝影寫真技法,藉由鏡頭投射出真實的庶民生活。 「自覺的現代性」展區透過大量現代戲劇運動影像、發起新文學的作家創作,描述其他領域對於文化革新的呼應。(葉家妤 攝影)   回到當代,策展團隊邀請黃邦銓、林君昵利用影像互動裝置《荊棘之道-暗房與詩歌》邀請觀眾運用聲音和雙手,「身體力行」一起參與文化活動;並透過16釐米膠卷拍攝的《甘露水》尋覓、修復歷程紀錄片——攝影媒介呼應作品誕生年代(1920-1930年),進行「當代迴響」,致敬上個世紀在幽暗時代創造的藝術榮光。「光」特展也特別邀請臺語音樂人廖士賢製作配樂,並使用低沈而溫潤的語氣,唸讀臺語版語音導覽;中文版則請經常混雜臺、日、阿美族語唱出臺灣史的珂拉琪樂團主唱-夏子為其配音。中臺雙語版本的語音除了向觀眾介紹展覽,也回應文協在日治時期的國語(日語)同化教育政策下,時常使用臺語演講,利用語言作為抵抗意志的象徵。 由黃邦銓、林君昵製作的《荊棘之道-暗房與詩歌》影像互動裝置,連結地下一樓與二樓展場。(北師美術館 提供,張國耀 拍攝)   百年前的雕塑、繪畫、攝影、文學、戲劇等作品,猶如星叢般地在「光」特展中呈現,可能對觀眾來說資訊量過於豐富,但也因為如此,才得以感受在被政府箝制思想的年代,藝術家們在各自領域勇敢開展的前衛嘗試,並凝聚成一道深遠的光束,照亮現今得以自由創作的道路。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