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重新取景,誰在觀看?窗戶中的女性及其歷史
重新取景,誰在觀看?窗戶中的女性及其歷史
作者:陳玠綸(溫徹斯特藝術學院當代所碩士、自由撰稿人) 回應近年不斷深化的LGBTQ+與性別賦權運動,英國倫敦達利奇畫像藝廊(Dulwich Pictures Gallery)以自身傲人的人像館藏輔以商借作品,在2022年推出特展「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Reframed: The Woman in the Window)。此展旨在爬梳擁有長久歷史的圖像主題——「窗戶與女性」,並試圖於藝術史圖像學研究之外,融入更為貼合時代的策展概念。展出的女性圖像形式多元,從供權力者賞玩窺視的對象,到積極反動性別陳年積習的用力發聲,從中,展覽藉此重新想像了”Frame”(框架、景框)在藝術史中的多重意義,並帶領觀眾思考「觀看」(Looking)這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動作,如何隨著時代而演化? 本展廣泛蒐集藝術史中不同文化與政經背景之下的女性圖像,媒材十分多元,從石雕、油畫、攝影,到現地製作的行為表演。觀眾可以輕易在展中發現西元前900年腓尼基人的象牙製女性石雕、巴洛克時期荷蘭巨匠林布蘭畫中與陽台鳥籠為伍的女性面孔,以及倫敦新冠肺炎封城下,隔著窗戶相視而笑的親人。作品中不泛有許多為人熟知的藝術家,如「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與英國當代畫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當然也有富有活力的新面孔,共同替女性與藝術史之間複雜又曖昧的關係作了完整的「重新取景」。 「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Reframed: The Woman in the Window) 特展展場。(Photon by Graham Turner) 因新冠肺炎導致被迫封城的倫敦,人們被迫分隔。希姆蘭.簡尤華拍攝的<奶奶的愛>透過窗戶兩側可見卻無法觸碰的親人,側寫出大疫之中親情的可貴。(Simran Janjua, Dadi's Love, 2020, photograph © Simran Janjua)   尼德蘭油畫巨匠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早在文藝復興前的荷蘭巴洛克黃金時期,便已將女性與窗戶的概念廣泛入畫。至今,畫中那些笑容可掬的女性身分是幫傭或娼妓,依舊眾說紛紜,被客體化的她們的身分與姓名從觀看體驗中缺席,被觀看的女性已不再具有現實的自我身分,而是成為了「景觀」的一部分。 窗戶定義著空間,形成視線與感知的分野。加拿大藝術家Jeff Wall在其兩公尺長的燈箱裝置”A View from an Apartment”探索室內與戶外之間隱晦的異質性,圖中,物品隨意閒置的客廳帶有十分鬆散的家居氛圍,兩位女性住戶進行著各自的家庭日常,並與其背後巨大窗戶中遠處繁華的溫哥華港形成隱喻的對比。窗戶如利刃般切割著空間,作為一道屏障,Wall以有目的性的景深構圖反映出當代社會壁壘分明的地域概念與結構。 荷蘭油畫巨匠林布蘭畫中的女性身份至今依舊眾說紛紜。(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Girl at a Window, 1645, oil on canvas, 81.8 x 66.2 cm,DPG163. Dulwich Picture Gallery, London) 加拿大藝術家傑夫.沃爾的攝影作品藉由捕捉兩位女性的日常起居,探索窗戶與場域的關係。(Jeff Wall, A view from an apartment, 2004-2005, transparency in lightbox, 167.0 x 244.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作為窗戶的一種,帶有機動性質的車窗延伸出更多取景彈性。Andrew Jackson的攝影作品”Hand#1" 以帶有衝擊性與侵略性的構圖角度,將觀者帶入第一人稱的類戲劇場景。相機一旁的駕駛試圖以手勢與一名非裔婦女進行對話,對方以整隻手遮住臉,掌心朝前,試圖阻止車上的攝影者透過車窗進行侵略性的捕捉。照片中的臉均被巧妙遮蔽,僅靠著手勢、肢體語言便形塑出了貫穿車身內外的緊張對峙感。 英國攝影師安德魯.傑克森富含電影感的鏡頭語言,將觀眾拉進一場驚險的人車對峙。(Andrew Jackson, Hand#1, Kingston, Jamaica, 2017, Photograph, Digital C-Print. 陳玠綸攝影) 以荷蘭畫家維梅爾的油畫<窗前讀信的女子>為致敬對象,攝影師湯姆.杭特的作品描繪窗前一位母親仔細研讀由法院寄來的「房屋收回信」(將住客驅逐的法院命令)。(Tom Hunter,Woman Reading Possession Order, 1997, from the series ‘Persons Unknown’,cibachrome print mounted on board, 29.7 x 21.0cm,courtesy the artist Tom Hunter)   人稱「行為藝術之母」的Marina Abramovic的”Role Exchange”則替整場展覽做了有力的結尾。她於其阿姆斯特丹個展的開幕當日,與一名紅燈區的性工作者進行了為期整日的「身份交換」。時值青春年華的她戴起胭脂、撩著裙擺倚躺在紅燈區的玻璃窗前招客,化身成為了握有權力與金錢者賞玩的對象;那位性工作者取而代之的於開幕酒會上身著西裝抽著大煙,啜飲香檳並與富豪藏家們寒暄。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行為作品「身份交換」,將女性與窗戶之間的關係提升成為更富社會性的討論。(Role Exchange, Marina Abramovic, 1975, Super 8mm film transferred to two-channel video (black and white, silent). 19 min. 陳玠綸攝影) 德國攝影師沃夫剛.提爾曼斯所拍攝的DJ Smokin,將自身屬於酷兒(Queer)的性別認同與窗戶做了結合。(Wolfgang Tillmans, Smokin Jo, window, 1995, unframed inkjet print, 208 x 138 cm ©Wolfgang Tillmans, courtesy Maureen Paley, London)   有文明的建設,才有藝術的發生,藝術史即是一部小型人類史。21世紀的人們期待建構一個更加平等包容的社會,「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特展如一面三稜鏡,映射出斑斕的光束,無須晦澀難解的性別理論或學術研究,觀眾得以用更加輕鬆的姿態,一窺女性在綿長歷史中如何被觀看,最重要的是,我們得以在今日透過截然不同的景框,重新認識那些窗戶中的女性。
2022/08/18
如何在博物館實踐綠色理念?慈濟環保願行館的藝術環保教育和社區參與
如何在博物館實踐綠色理念?慈濟環保願行館的藝術環保教育和社區參與
作者:黃漢鋒(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香港綠色博物館工作者) 全球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環保及永續發展已成為國際博物館界的關注點。2021年,佛教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於香港沙田車公廟旁成立了一所綠色博物館——慈濟環保願行館(下稱願行館)。因該館建築採取了環保材料及設計,成立同年,就入圍「香港綠色建築議會」2021環保建築大獎,更獲頒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 願行館內部以竹取代木材製成的樓梯。(黃漢鋒 攝影)   當環保長出藝術的翅膀! 願行館在香港賽馬會信託基金支持下,藉由賽馬會「從心開始環保共行計劃」舉辦活動及展覽,期待提高大眾的環保意識。常設展《共知.共識.共行》,以「今天,是過去的結果」為始、以「今天,是未來的歷史」作結,強調當下行動的重要。為促使觀眾瞭解全球暖化的危機與主因,常設展展示全球「風」、「水」、「火」、「地」災害的影響,並提供具體數據印證各災害造成的人命傷亡及金錢損失。館方也在展場設置藝術裝置,生動地反映人類與環境危機的關係,例如放置於「地」單元的裝置藝術「碳息」,藝術家張瀚謙以碳排放數據為靈感,製作象徵性的的「墨竹」林,反映迄今超過60年的氣候變化。觀眾可透過觸摸竹林,改變竹林的面貌,隨著手掌的熱力,墨竹上的水墨會漸漸消失,象徵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藝術家張瀚謙創作的藝術裝置「碳息」。(黃漢鋒 攝影)   該館另設專題展覽區——與賽馬會共創的空間,以藝術角度探討環境、自然及人文議題。筆者參觀時正逢藝術家張瀚謙舉辦之「物態造園」展覽,內有不同藝術裝置激發觀眾的環保意識。例如作品「砂園」根據香港碳排放數據,以電腦模擬運算所得的圖像,運用AI技術令鐵球在沙中自動作畫,呈現香港的碳排放狀況;「砂漏之時」則以末日砂漏[註1]為概念,將24個主要城市的碳排放數據進行比較,凸顯人類對世界的影響;而作品「...___...」[註2]以摩斯電碼發出解救環境的信息。展覽以詩意和觀眾互動,呈現藝術教育結合環保教育的努力。 藝術家張瀚謙創作的藝術裝置「砂園」,導賞員正在示範如何與裝置互動。(黃漢鋒 攝影) 藝術家張瀚謙創作的藝術裝置「砂漏之時」。(黃漢鋒 攝影)   環保日常:走入社區,貼近生活 有別於傳統博物館,綠色博物館的定位可比擬生態博物館,不只是以展覽教育民眾,更走入民眾生活,促進地方發展。願行館職員及志工每逢星期四早上,就會於大圍秦石邨設流動回收站,收集社區民眾可再利用的物品。館方也邀請民眾成為志工,在館內協助回收垃圾再分類。此外,館方不時會舉辦環保課程,如在「復修冰室」教授小型電器復修技巧,或開設素食烹飪教學班推廣環保飲食等。願行館致力於將環保帶入民眾生活及社區中,影響民眾的思維及行為,促使民眾了解永續發展及綠色生活的重要性。 志工協助館方將回收的廢物再分類,持續落實環保教育。(黃漢鋒 攝影)   相較於科學博物館從科學角度傳遞環保訊息,願行館從藝術教育及社區參與入手,更能引起公眾共鳴與興趣,並帶動社區綠色發展,值得各類博物館借鑒。 註釋1:末日時鐘是一面虛構鐘面,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雜誌於1947年設立,諷刺不受限制的科學和技術發展對人類的威脅。該鐘在每年一月進行一次評估,必要時將予調撥,標示出世界與其毀滅的距離:午夜零時象徵世界末日來臨。當前影響該鐘撥動的主要因素是核戰和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末日時鐘至今被調撥過24次。 註釋2:即SOS,國際摩斯電碼的救助信號。
2022/08/18
博物館如何回應氣候變遷?印度IMACC倡議看見氣候危機新希望
博物館如何回應氣候變遷?印度IMACC倡議看見氣候危機新希望
作者: 程元(文化內容策進院文化金融處專員) 蔡亞倫(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測量及空間資訊組助理教授) 面對日益加劇的全球氣候變遷,博物館能做些什麼呢?今年4月,在印度邦加羅爾ReReeti非營利組織的號召與評選下,印度全國各地8間私人博物館共同組成了Indian Museums Against Climate Change(IMACC)倡議聯盟,共同努力對抗氣候危機。   IMACC倡議聯盟與8間成員博物館的標誌和館所外觀(Photo by Culture Declares Emergency)   成立於2005年的ReReeti基金會長期致力於促進大眾與文化機構(包含博物館)之間的對話,期待透過博物館的教育與學習功能,讓普羅大眾瞭解全球正面對的氣候變遷危機。事實上,根據聯合國提出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FCCC),博物館早已被認為是氣候賦權行動(Action for Climate Empowerment,ACE)中的重要角色。 因此,ReReeti團隊評比了印度全國各間博物館,以回應式領導性(Responsive leadership)、開放度、與藏品豐富度(Diversity)等指標,初步篩選出八間博物館,包含:久德浦(Jodhpur)Arna Jharna塔爾沙漠博物館(Arna Jharna: The Thar Desert Museum)、欽奈(Chennai)Dakshina Chitra文資博物館(Dakshina Chitra Heritage Museum)、邦加羅爾(Bangalore)的印度音樂體驗博物館(Indian Music Experience Museum, IME),以及藝術與攝影博物館(Museum of Art and Photography, MAP)、德里(Delhi)Kiran Nadar藝術博物館(Kiran Nadar Museum of Art, KNMA)、科契(Kochi) Kerala博物館(Kerala Museum)、果亞邦(Goa)基督教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hristian Art)、以及古爾岡(Gurugram)的Museo Camera攝影藝術中心(Museo Camera: Center for the Photographic Arts)。 根據ReReeti基金會的創辦人Tejshvi Jain所言,IMACC的創設來自英國興起的Culture Declares Emergency,此文化倡議社群倡導由文化部門(Cultural sector)許我蒼生一個永續再生的未來世界(Regenerative future)。作為印度的在地樞紐(Local hub),IMACC為了讓博物館更永續並觸發民眾對於氣候危機的認知,提出三個具體目標,包含:透過歷史與館藏探索全球變遷、訓練博物館人員對抗氣候變遷、以及主持季度博物館會議商討進度與變化。圍繞這三個主題,全國性的對話論壇由此展開。 2022年4月6日,在ReReeti與英國氣候博物館(Climate Museum)的協助下,八館首次於線上進行季度工作坊,主題為《Putting an Eco-lens on Museum Collections》,商討如何透過博物館的載體,回應氣候變遷的危機,並學習如何爬梳、開啟各館館藏與氣候危機的多元連結與故事。 印度音樂體驗博物館(Indian Music Experience Museum)藉由展示在地樂器馬利當甘鼓(Mridangam),說明其製造材質會因環境而有所變化,反應博物館藏品與氣候環境永續性千絲萬縷的關係。(Photo by Indian Music Experience Museum)   除了政策擬定與館際交流外,各館的策展人員亦如火如荼地進行相關構思。首波展覽《鳥曲Birdsong》由邦加羅爾的IME博物館甫於6月推出。該館邀請居住於Biligiriranga Hill的Soliga部落,演奏有關鳥曲的部落歌謠,揭示鳥類在生態系中扮演的角色,進而讓大眾認知生態圈的危機。此外,藉由展出在地樂器馬利當甘鼓(Mridangam)製造材質的變化,傳達永續性的重要理念。政策上,該館人員也接受ReReeti基金會的訓練,瞭解如何在展區實現永續概念,例如:減少塑膠與紙杯的使用、鼓勵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來館參觀等等。     鳥曲(Birdsong)特展由印度音樂體驗博物館(Indian Music Experience Museum)推出,透過較為環保的展示裝置,觀眾可以藉由耳機聆聽鳥類的鳴唱,瞭解鳥類如何作為地球的生態與文化財富,更重視鳥類與人類之間的聯繫與共存意義。(Photo by Indian Music Experience Museum)   IMACC倡議的前瞻性與活動力,可由各館專業人員的論述中得知。Kiran Nadar藝術博物館館長Aditi Nayar提到,透過參與IMACC倡議,博物館有望逐漸接納並實現由聯合國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例如應用太陽能發電來滿足館內能源所需。KNMA的資深策展人Akansha Rastogi亦表示,藉由參與IMACC倡議,館方可與藝術家及民眾一同思考永續、氣候足跡等議題,並利用藝術表現促進大眾對氣候危機的瞭解。該館的策展團隊與藝術家們正著手發展一系列的模組化展覽,預計推出一本名為「博物館與永續性」的實務操作手冊。 筆者認為,印度傳統上並非大力倡議氣候永續的國家之一,但透過民間力量與文化部門的合作努力,或許可收啟迪民思之效,讓大眾不只瞭解氣候危機的急迫性、產生「改變是刻不容緩」的具體意識,進而影響地方與中央政府的政策擬定,達到由下向上管理的成效,最終讓地球成為更好的生活環境。 圖為博物館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關聯性,由圖中可見博物館與17項聯合國SDG目標(Goals)均有緊密的關係,如綠底、藍底、紅框分別代表博物館在該細項目標(Targets)扮演領先的角色、可與其他社群互動、具有博物館內部的改變。(Source: NEMO - Network of European Museum Organisations, NEMO Webinar | Jasper Visser | Museum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7 October 2019)
2022/08/17
LGBTQI+的教育奮鬥史!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以社會參與強化大眾思辯能力
LGBTQI+的教育奮鬥史!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以社會參與強化大眾思辯能力
作者:張芸榕(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研究生) *本文圖像由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 éducation,簡稱MUNÉ)授權使用 2019年5月17日[註1],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但同志權益仍存在世代鴻溝,普遍家長對兒童接觸「性平教育」與「同志教育」感到憂慮,甚至反對[註2]。究竟,該如何改變這個狀況? 早在2013年,法國已承認同性婚姻的合法性,實踐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但法國校園中仍充斥著對LGBTQI+的歧視與偏見 [註3],故法國教育部為加強自2012年以來實行的反恐同宣導計畫,於2015年擴大邀請民間反恐同協會到校園舉辦工作坊,矯正學生從媒體習得的錯誤觀念,陪伴同志們對抗社會的不友善。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 éducation,以下簡稱MUNÉ)也在教育政策引導下,展開典藏及展覽論述的轉向與跟進。 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 éducation,簡稱MUNÉ)。(Exposition produite par Réseau Canopé – Musé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 / Photographies : Musé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   MUNÉ協同諾曼第LGBTI 中心(Centre LGBTI de Normandie)、庇護協會(Le Refuge)等民間團體,於2018年展開典藏修正計畫「無關性別與傾向:Munaé 收藏中的教育和LGBTQI+(Peu importe le genre et l'orientation sexuelle : Éducation et questionnements LGBTQI+ dans les collections du Munaé)」,探究教育史和LGBTQI+之間的關係、檢視館藏的不足,並企圖融入更多元的詮釋觀點。藉由本計畫,補足過去在男性霸權下稀缺的女同性戀紀錄,也透過校園反歧視政策,持續將徵集的作品與資料納入館藏,豐富館舍LGBTQI+的論述題材。 2020年,MUNÉ進一步與「法國同志大遊行」合作,舉辦特展「教育與LGBTI+:對抗歧視的歷史(Éducation et LGBTI+ : Un peu d'histoire pour lutter contre les discriminations)」。展覽藉由回朔歷史及爬梳文獻檔案,從宗教、醫療、性教育、文學及兒童文學五個面向,抽絲剝繭探究過往的教育如何形成對LGBTQI+的錯誤認知。例如藉著解讀過去宗教經典,紀錄與分析宗教的影響力「如何鞏固異性戀作為唯一的霸權」,同時形塑性別刻板印象。而在醫學方面,19世紀末普遍認為同性戀是違反自然的行為,進而提出精神治療的理論,甚至認為透過大腦手術可以治療性傾向。1950年代法國的教科書即以此背景,將同性戀病徵化,並提出「同性傾向」的解決方案進行教育。 〈Auguste Marminia〉, Paris。從對天主教經典的解讀,可見過去詮釋如何劃分性別刻板印象以及性別二元觀念。1982年同性戀在法國及西歐等地除罪化以前,這些錯誤的解讀與觀念隨著宗教力量深植社會與學校課堂之中。(Exposition produite par Réseau Canopé – Musé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 / Photographies : Musé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 圖為Walter Freeman 博士正使用1949年發明的儀器進行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是一種以切斷大腦前部神經連接的外科手術,在20世紀初期被用於治療包括同性戀在內的精神疾病。(Exposition produite par Réseau Canopé – Musé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 / Photographies : Musé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   同志族群不容於社會的現象,在過去文學作品與教材中亦時常可見。例如:法國著名詩人Paul Verlaine (1844-1896) 和 Arthur Rimbaud(1854-1891)是法國高中必修的教材,但兩位詩人的浪漫關係,長期在教科書中以「友誼」說法遮掩,或以酗酒和精神問題污名呈現。另一方面,同性小說中女同志隱藏的身影,反應了她們在文壇裡「被消失」的處境。當時間拉回近代,兒童與青少年文學中,直面描述或討論LGBTQI+仍有其困境,但20世紀以來,逐漸出現不少以同性戀或跨性別身份為主題的著作,突破社會禁忌之外,期待能進一步輔助人格發育中的讀者認識自己、培養思考能力,從而建立自我認同。 〈Collectif〉, Paris, Hatier。教科書以精神疾病及酗酒問題來解釋詩人Paul Verlaine的性傾向。(Exposition produite par Réseau Canopé – Musé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 / Photographies : Musé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 〈dessin d’étude pour Moi, mon papa〉,2017。Myriam Ouyessad 和 Arnaud 2017年出版的《Moi, mon papa》描述小男孩以有兩個父親而自豪的故事,以孩童的視角鋪陳同性婚姻下的家庭與社會議題。(Exposition produite par Réseau Canopé – Musé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 / Photographies : Musé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   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以回望教育史的方式,探討現今價值觀差異的形塑根源,促使大眾進行思辨、瞭解文化的複雜性與多樣性,致力於達到多元與平權的理想。面對敏感的LGBTQI+議題,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作為公信力的象徵,運用館舍專業與特色典藏,定期開辦研討會、提供教學資源並協助教師培訓,除了發揮博物館的基本功能,也積極回應當代LGBTQI+議題、帶動社會福祉推進,可作為博物館舍借鏡參考之典範。 註釋1:同志曾被認為是精神疾病,終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同性戀從疾病分類中除名,同志人權組織紛紛選定5月17日作為「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 註釋2:2018年我國九合一大選綁公投中,五條關於同志婚姻平權、性平教育等的公投案,都呈現對同志權利不友善的結果。高達60%左右的民眾對同志婚姻條款表示反對,且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的民意調查結果,40 歲以下的民眾高比例(六成四以上)贊成同志婚姻平權條款,40 歲以上的民眾則高比例(五成以上)反對,呈現世代觀點的差異。 註釋3:法國SOS反恐同協會(SOS Homophobie)提到,2017年法國校園中的恐同歧視通報件數增加38%,一方面顯示受害者或他人更願意為歧視現象挺身通報;另一方面,挺身而出的同時,代表須面臨更多異樣眼光。而LGBTQI+青少年試圖自殺的風險比起其他青少年平均高出4倍。法國公眾意見機構(Institut francais d'opinion publique, Ifop)2018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仍有18%的LGBTQI+高中生與大學生曾在調查前的一年內遭受性別歧視、騷擾、羞辱與霸凌,許多LGBTQI+的未成年學生在受訪時表達自己的校園經驗非常糟糕。而這些歧視,不僅可能導致LGBTQI+學生自我封閉、課業退步、輟學、休學,嚴重時甚至導致自殺。
2022/08/15
異鄉人求生指南?英國移民博物館特展「做生意:移民企業家與現代英國的形成」
異鄉人求生指南?英國移民博物館特展「做生意:移民企業家與現代英國的形成」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片全數由英國移民博物館(the Migration Museum)提供 創業一直是移民經歷的核心。對於異鄉人來說,自己做生意是在新土地上打拚求生的最佳途徑。移民對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覷,許多與人們每日生活息息相關的企業都是移民的產物。從食物到衣服;手機的應用程式到家中的電子產品……若沒有移民企業,我們的生活將會截然不同。 在英國,移民創業的可能性幾乎比本地人高出兩倍,而在英國發展最快的公司中,幾乎一半的創始人具有移民身份。然而,這些異鄉人的創業故事卻鮮少被述說。英國移民博物館(the Migration Museum)因而針對此議題推出特展「做生意:移民企業家與現代英國的形成」(Taking Care of Business: Migrant Entrepreneur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Britain),聚焦英國的移民企業與其背後的血汗旅程。有趣的是,這項展覽並非發生在移民博物館內,而是選擇東南倫敦的一間大賣場,該區主要人口皆為移民。策展團隊將一座商店街置入真實的大賣場,進入展場的觀眾可沿著一條身臨其境的商業街,從街角商店 、男士理髮店到中餐外賣店,通過耳機貼身地聆聽各種移民創業的故事。 英國移民博物館於近期推出特展「做生意:移民企業家與現代英國的形成」,展覽場地選在東南倫敦的一間大賣場, 進入展場的觀眾可沿著一條身臨其境的商業街來探索各種移民創業的故事。(© Migration Museum_Elzbieta Piekacz) 展覽還原來自威爾斯、現今已歇業的一間中餐外賣店「幸運星」,講述移民如何在英國做起生意的旅程。(© Migration Museum_Elzbieta Piekacz) 「幸運星」業主Angela Hui 和父母在歇業前的最後營業日於店前合照(© Angela Hui)   主題式的展覽軸線讓觀眾能從中探索多元的經驗、聲音和觀點,展覽同時展出了文獻檔案,從英國知名的企業案例探討早期移民如何白手起家、開創一番事業,並延伸探討第二代移民如何接掌家族企業、融入當代的嘗試經驗。其中,英國知名的馬莎百貨(Marks & Spencer)具有鼓舞人心的故事。創始人邁克爾·馬克斯(Michael Marks)來自白俄羅斯的一個波蘭猶太家庭,當他1882年剛移居到英國利茲時,口袋不深,英文更不流利,但卻有十足的勇氣在當地市場擺攤打拼。他的攤位很快地因令人難忘的行銷口號受到廣大矚目:「不用問價格,只要一便士。」──此行銷模式的成功進而讓他擴展企業,並與來自約克郡的收銀員托馬斯·斯賓塞(Thomas Spencer)合伙開創企業。馬克斯後於1907年去世,業務傳給兒子,第二代便將商店發展成今日我們熟知的馬莎百貨。 英國馬莎百貨1914在北倫敦Holloway Road的店面。(© Marks and Spencer) 倫敦時尚設計師凱倫·亞瑟為展覽設計了一件結合英倫風襯衫和來自巴巴多斯(Barbados)布料的洋裝,展現了移民文化的重要性和創造力。(© Migration Museum_Elzbieta Piekacz)   整體而言,這項展覽談得雖然是企業,述說的更多是人與文化。移民企業家不僅促進經濟,更改變和塑造了社會及其文化。為回應移民對英國文化帶來的深遠影響,館方邀請倫敦時尚設計師凱倫·亞瑟(Karen Arthur)為展覽設計一件結合經典英倫風的襯衫,以及來自她母親祖國巴巴多斯(Barbados)布料的洋裝──如此雜揉兩種文化,為的是展現移民文化無限的創造力和重要性。正如移民博物館藝術總監 Aditi Anand 所言:「若沒有移民,英國就不會是今日的英國」, 這些移民創業的故事必須被聽見。
2022/08/15
通往更永續的未來:當博物館邁向淨零排放之路
通往更永續的未來:當博物館邁向淨零排放之路
作者:林冠吟(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科學教育組專員、環境教育講師) 淨零排放(Net-Zero)可說是近期國際環境政策中的關鍵字,包含歐盟研擬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許多跨國企業紛紛宣示自家的減碳或淨零路徑,臺灣也於今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積極與國際接軌。而博物館作為一個乘載人類文化發展與教育推廣的平台,又該如何面對當代環境議題?   從「碳盤查」開始的淨零基礎 博物館管理者在制定應對策略前,須了解淨零並非一蹴可幾的目標—如財務管理需要先了解個人消費習慣,再從浪費的支出中節省—淨零得先進行基本功「碳盤查」,即檢視組織內所有的碳排來源,接續才開始執行「減量」與「移除」,最終達到淨零。 企業在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時,最常參考國際通用的指南如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與ISO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故本文參考此規範,顯示組織在進行碳盤查時,可從三大範疇看起: 範疇1:指組織內部直接的碳排放源,以博物館來說最常見的是冷氣、化糞池等設施。 範疇2:使用能源的間接排放源,如向台電購買電力所產生的碳排放。 範疇3[註1]:則是其他間接排放源,如員工通勤上班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供應商運輸的碳排等等。   所以,如何成為更永續的博物館? 英國自然史博物館自2012年起推出永續報告書,逐步宣吿館內各方面的碳排放減量行動方案。例如:藉由永續設計的建築工法、加強硬體設備能源使用效率管理碳排放,更透過購買綠電、安裝太陽能板等方式,致力於達到2030年前降低40%能源密集度之目標,而上述方式皆屬範疇1和2。 太陽能板的設置和使用,是近年來常見於博物館之低碳策略。圖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頂樓的太陽能板。(周文豪 攝影)   相較於範疇1、2關注博物館自身的碳排放,範疇3的範圍則廣泛許多,包含整體供應鏈的物品及服務採購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根據英國自然史博物館評估,範疇3的碳排約佔50%,故此部分的管理可為相當關鍵。館方進而採取一系列內部管理措施,如:訂定綠色採購策略、請30家供應商提供碳排放資訊,最後更訂定針對範疇3的減碳目標等。具體而言,在2022年之前,博物館商店所販售的服飾將100%由有機或再生纖維製成。顯示範疇3的重要性在於藉由博物館作為領頭羊,帶領整個供應鏈的轉變。 * * * Our journey to become a greener Museum | Natural History Museum-YouTube影片* * *   而美國國立水族館也宣布要在2035年達成淨零目標,為此將透過範疇1的努力,如:汽油車換電動車、範疇2如實施節電措施;以及範疇3的管理,例如: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等方式。此外,館方還透過種樹和濕地守護提高碳匯,積極減緩氣候變遷與其負面影響。 美國國立水族館致力在2035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圖為透過種樹與濕地守護等方式,減緩氣候變遷。(Credit: Theresa Keil, National Aquarium)   國內博物館可以跟進的路徑 過往國內博物館藉由改善建築與硬體設備,聚焦以電力使用、空調設備、水資源管理等方式降低碳排放,但上述措施仍處於範疇1和2的領域,針對範疇3仍未見著墨。筆者建議未來國內博物館可從碳盤查起手,再依序針對每個範疇進行減碳管理,並將脫碳策略與轉變過程以特展、永續報告等形式公開,讓博物館與大眾共同肩負環境永續的使命。 註釋1:新版ISO14064:2018對範疇3的界定有更新調整,本處以舊版說明。
2022/08/11
頂上千絲的箇中奧秘?倫敦霍尼曼博物館特展探索「頭髮:不為人知的故事」
頂上千絲的箇中奧秘?倫敦霍尼曼博物館特展探索「頭髮:不為人知的故事」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你曾否想過頂上千絲萬縷的頭髮具有什麼意義?頭髮是如此熟悉,以至於我們很少停下來思考這種纖維是如此非凡。為了揭露頭髮的秘密,倫敦霍尼曼博物館(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在去年底推出特展「頭髮:不為人知的故事」(Hair: Untold Stories),帶領觀者探索頭髮的多重面貌與故事,以及不同文化賦予頭髮的意義。 在西方歷史上,頭髮是力量和權力的象徵,聖經中可見不少關於頭髮的記載,其中古猶太人大力士參孫(Samson)正是從其髮中獲得無窮的力量。而中國傳統社會中,頭髮與「孝」緊密相連,正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髪在古代中國是區分文明與野蠻的主觀性判準,更因其帶有的敏感性標誌,而常引發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糾紛與戰爭。 倫敦霍尼曼博物館特展「頭髮:不為人知的故事」展場。(Courtesy: 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 梳理頭髮的學問大不同?此展櫃中展示了不同時代,來自不同國家與文化的梳子。(Courtesy: 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   到了現代,人們對於髪型的歧視仍然存在,特別是針對非裔族群。紐約市在2019年頒布了全美首例的規定:「所有市民不論種族、族裔或個人身分認同,任何人都有權利擁有各式各樣的髮型。」將髮型定義為人權的一環,這項法律明文規定頭髮是身體的一部分,任何歧視皆是違法的行為。在展覽中,由藝術家Korantema Anyimadu設計的美髮產品店裝置,展出各式各樣將天然捲頭髮拉直的產品,呈現黑人女性族群因頭髮飽受歧視,進而希望改造自己以符合社會期待的狀況。 由藝術家Korantema Anyimadu設計的美髮產品店裝置,呈現的是黑人女性族群因頭髮而飽受歧視的經驗。(Courtesy: 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   來自那加族(Naga)的「道」(Dao)是展覽亮點展品之一,此似刀非刀的物件兼具實用性與社會意義,柄端的一側飾有髮毛,顏色可黑亦可多彩。來自南亞的那加人是印度的古老民族,他們擁有豐富的藝術和手工藝傳統,每個部落皆生產獨特的實用品、裝飾品和服飾。「道」在Sema部落中更具有儀式性的功能,女性在婚前會贈與未婚夫,象徵他有責任為她打獵、耕種和戰鬥,部落的男性在死後通常都會與其「道」一同被埋葬。 除了探討人類與頭髮的複雜關係,這項展覽還展現頭髮作為一種材料的潛力。層層頭髮如瀑布,閃爍銀白的光芒,由英國藝術家珍妮‧達頓(Jenni Dutton)創作的金髮洋裝呈現再利用媒材的創造力,並挑戰大眾對於人類真髮做為材料的觀點,同時試問:當頭髮離開身體後,誰是它的主人? 展覽從頭髮的個人意義探索至歷史和文化上的意義,圖為關注個人故事的展區。(Courtesy: 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   頭髮碰觸了生命的許多面向,它訴說了十分個人的故事,更承載了社會結構的關係與期待。「頭髮:不為人知的故事」特展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觀者如踏入萬花筒的內部,一窺頭髮的箇中奧秘,貼身地探索其歷史和當代意義。該展覽現已在霍尼曼博物館閉幕,但將於今年九月在英國卡萊爾的圖利故居博物館和藝廊(Tullie House Museum And Art Gallery)展出,並在2023年巡迴至在英國謝菲爾德博物館(Museums Sheffield)。
2022/08/08
博物館標本的新價值?史密森尼博物館研究人員告訴你
博物館標本的新價值?史密森尼博物館研究人員告訴你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劉筱蕾(史密森尼學會自然史博物館人類學部門博士後研究員) *本文感謝史密森尼學會自然史博物館人類學部門劉筱蕾博士後研究員接受訪談。 博物館中有形形色色的研究人員,他們會因為博物館成立的目標和館藏走向,而有不同的研究領域。越大型的博物館,旗下研究人員的研究領域便可能更為多元、分類更為細緻。以美國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學會轄下的自然史博物館(The 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為例,其內就有1000多位研究人員,針對館藏進行不同領域的研究。現在,讓我們跟隨人類學部門劉筱蕾博士後研究員,進入考古基因組學的微觀世界。   重建古代DNA:標本「拼湊」的過去與未來 劉筱蕾所在的研究室,專長於重建過去生物的基因組,而她目前進行的研究主要涵蓋博物館各式標本跟考古材料,包含葡萄、蘋果、藜、狗、跟某些 RNA病毒的基因組重建。 她日常的工作過程,主要是在實驗室內萃取博物館現行保存標本當中的DNA,進而重建古基因組——這個過程有點像是「拼拼圖」,透過演算法,將過去生物的基因組回復到能與「現生近緣種」比較的狀態,也就是說,「可以拿來跟現在的相近生物進行比較」。而因為標本可能已經存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保存過程中的處理往往會造成遺傳訊息的破壞或毀損,所以需要仰賴不同的技術來重建這些遺傳訊息。 圖為史密森尼學會自然史博物館的實驗室,是研究人員日常工作的地方。(劉筱蕾 攝影)   為何要重建遺傳訊息?這很重要嗎? 劉筱蕾表示,其實博物館或標本館在搜集、採集標本的過程中,可能並不清楚標本的分類資訊,或隨著時間日久與紀錄佚失,無法判別標本的來歷與身分。透過重建標本的遺傳資訊,博物館得以辨別這些標本「是什麼」、或是它在分類學上是否是一個新物種! 史密森尼學會庫房一景(Museum Support Center)。史密森尼學會博物館群因館舍空間不足,加上館舍大多都集中在國會山莊以及白宮等聯邦辦公區中,在911事件後,學會有鑒於博物館群庫房內收有大量化學物質,如果遭受恐怖攻擊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在馬里蘭州的休特蘭地區(Suitland)建造集中型的博物館中心(Museum Support Center),將學會各博物館群的館藏集中收藏,並建有實驗室、溫室等設施。(劉筱蕾攝影) 準備送去進行分析的樣本,是重建古代DNA不可或缺的研究過程。(劉筱蕾攝影)   透過比較過往標本跟現在生物的遺傳訊息,研究可以看出幾十年甚至數萬年的生物演化。劉筱蕾分享之前進行的構樹研究,便是透過比較遺傳訊息,進而得知南島民族如何帶著構樹遷徙,了解過去人類移動的發展軌跡。 此外,其他研究員也有透過探鑽土層裡面的生物DNA,來判斷過去不同時代、該地點的植物種類變遷,又或是人類現在吃的樹薯,也可以透過遺傳訊息,追溯目前食用樹薯的種原跟雜交史,可以作為未來育種計畫或改良作物的參考資訊。   標本與他們的產地,及實務技巧 標本通常是史密森尼博物館裡面的館藏,但也會透過館際合作,跨國從其他博物館或植物園的標本進行採樣。劉筱蕾在英國任職時,就曾經為了進行歐亞葡萄研究,跑遍世界各地採集植物標本,最高紀錄在5天去了6個國家。跨國合作中,各國機構對於標本採樣的政策不一,除了既定的研究目的描述外,也可能需要提交介紹信或簽署相關合約(Material Transfer Agreement)。 而標本採樣的方式也十分多樣。有可能是機構內的研究員、策展人自行採集;或開放在研究員的監督下,由採樣人進行取樣。因為針對標本的採樣是「破壞性採樣」,一旦拿走了標本的某些部分,植物標本的完整性就被永久破壞了,所以通常採樣的內容可能是葉子碎片、或是拿取主標本本來就掉落的部分。 哥本哈根大學的採樣標本,左上角標示有採樣人的機構、姓名以及採樣日期,說明這份標本已經被採樣過。(劉筱蕾 攝影)   博物館內所收藏的標本,不僅僅是作為典藏而存在,更可以透過不同研究人員的研究面相,延伸後續的相關應用。透過瞭解更多物種以及其遺傳訊息,相信我們能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理解與認識。
2022/07/22
探索一同棲居的可能:挪威科德博物館「鄰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提出新住宅模式
探索一同棲居的可能:挪威科德博物館「鄰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提出新住宅模式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挪威卑爾根科德博物館(Kode Museums)於今年五月推出展覽計畫「鄰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NEIGHBOUR: How Can We Live Together),探索「共同生活」(co-living)的生活模式,能如何改善住房問題,並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 由科德博物館、挪威國家藝術、建築和設計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architecture and design、「卑爾根城市建築團隊」(Bergen City Architect)以及建築師「Helen & Hard」所共同策劃,此展對挪威當前所面臨的人口問題做出回應,包括:大幅增長的老年人口、在年輕族群中不斷升高的孤獨感、進入房地產市場逐漸高升的難度,以及其他包羅萬象的環境問題,這些圍繞「住房」的種種問題皆需新視角切入,進而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大型裝置〈我們所共享的:共居模型〉是由挪威建築師「Helen & Hard」和挪威國立博物館合作策劃,此裝置原展於2021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北歐國家館。(Credit: Dag Fosse / KODE)   〈我們所共享的:共居模型〉(What We Share: A Model for Cohousing)為展覽的核心,該裝置原展於2021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北歐國家館。基於挪威西南城市斯塔萬格(Stavanger)的公共計畫「Vindmøllebakken」,該項目是由「Helen & Hard」和挪威國立博物館合作策劃,他們提出共享和同居的新想法,並使用原始木材打造這一座基於共享理念的棲居空間。共居模型的木結構空間可提供不同程度的公共性和隱密性,內容包括:大型廚房、公共書桌、遊樂區和私人臥室,觀眾能進入這座大型裝置,親身體驗未來棲居的可能。   〈我們所共享的:共居模型〉 提供不同程度的公共性和隱密性,內容包括大型廚房、公共書桌、遊樂區和私人臥室。(Credit: Dag Fosse / KODE)   展覽的一部分尚借鑒了「卑爾根城市建築團隊」領導的實驗性研究項目「BOPILOT」中所提出的多重方案。通過與不同社區和年齡層的對話,該項目探索了未來可能的住房提案,並藉由與房地產開發商、企業和城市規劃師的連結,從中去做進一步的發展,期望找到最能替代目前挪威國內住宅的方案。在展覽中,觀眾不僅能貼身體驗〈我們所共享的:共居模型〉的空間結構,同時能經由展出的未來住宅模型,思考挪威國內的住房問題以及延伸之社會議題。 「鄰里之夜」是由科德博物館所策劃的美術館之夜活動,目的在於促進有機的對話。(Credit: Dag Fosse / KODE)   為了增進有機的對話,科德博物館更在展覽外籌辦了「鄰里之夜」(NEIGHBOURHOOD EVENING), 邀請了當地社區觀眾前來參與討論,從不同的公共住房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中,探討當地社區如何能更有效地進行合作,創造良好且具永續性的建築。究竟,新的集體住宅形式能否幫助解決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作為文化空間的博物館,如何與社區連結,進而提出能解決未來住宅問題的方案?這些皆是這項具前瞻性展覽計畫期望能獲得的想法與聲音。
2022/07/07
日常用品中的流動敘事:德國DOMiD博物館透過參與式典藏探究移民之聲
日常用品中的流動敘事:德國DOMiD博物館透過參與式典藏探究移民之聲
作者:梁卓堯(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研究生) 你有玩過「用物件說故事」的遊戲嗎?物件承載著擁有者的回憶與故事,對離鄉背井的人而言,更是自身成長故事的見證。德國DOMiD博物館(Documentation Centre and Museum of Migration in Germany,暫譯為德國文獻中心和移民博物館)便透過物件展示和敘述,結合實體與虛擬博物館計畫,企圖訴說日常用品中不為人知的遷移故事。 綜觀德國人口的數量成長,呈現長期偏低的狀況,2020年更錄得零增長[註1],為吸引外來勞動人口,德國政府推出各項針對移民的教育和福利政策;同時,德國在過去5年是歐洲接收難民人數最多的國家,總計約130萬名[註2],以上政策都間接造成國內社會資源重新分配的問題。因文化與經濟變動帶來的種種衝擊,德國近年發生多起與新住民相關的犯罪案件或恐襲事件,影響德國國民與新住民的關係,甚至出現仇視現象。 「移民社群之家」(House of the Immigration Society)預計於2025年完工,主要將作為展覽、研究、活動舉辦等空間,為公眾提供討論遷移議題的平台。(Graphic: facts and fiction)   DOMiD博物館於1990年成立,前身為紀錄土耳其移民歷史為主的非營利組織,致力從民間收集與家庭移民歷史有關的物品、文檔、口述歷史等,配合歷史、社會及政治學家研究,統整出德國的移民歷史發展。2019年,德國聯邦議會通過預算,計劃於科隆市建立歐洲最大、以遷移為主題的博物館,暫名「移民社群之家」(House of the Immigration Society),項目將由DOMiD博物館主理,預計於2025年完工。「移民社群之家」希望透過展示、典藏、教育研究、論壇活動等方式,呈現遷移者於德國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影響現今的社會結構。館所將由引擎生產工廠改建而成,藉此連結當時工廠聘用大量外來移工擔任勞動性工作的背景,呈現勞動及被迫遷移的歷史象徵。 除了實體博物館計劃,DOMiD博物館也於2018年推出虛擬博物館,透過藏品捐贈者的口述記錄與對移民歷史的梳理,以不同角度訴說德國的遷移歷史發展。線上平台以遷移者生活相關的地點作為分類,包括:代表人口流動的火車站、外來勞工輸入的工廠、面對種族共融問題的辦公室環境等。使用者可自由點選各地點中的物件,探索各物件對遷移者或德國歷史發展的重要性。 * * * DOMiD虛擬博物館「Virtual Migration Museum」YouTube影片 * * *   此外,展示內容分成3個歷史時段,使用者可從中了解遷移議題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所產生的變化。例如:博物館利用二戰後接收移民的「中轉營」相關文檔與入住者口述記錄,向使用者敘述遷移者當時的生活狀況;博物館也經由遷移者的個人物品,訴說移民後代如何在當代透過參與校園社群活動,致力達成種族共融,同時分享原居地文化的故事,從而探討遷移者建立身份認同的議題。 使用者透過點選不同時段與空間中的物件,了解遷移議題的歷史發展,以及為社會帶來的影響。(Screenshot: DOMiD-Archive, Cologne (Germany))   DOMiD博物館以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向公眾傳達遷移議題相關的訊息,相比概念性的敘述內容,更能引起公眾的興趣。雖然實體博物館仍處於建設階段,但以下各點值得外界注意。一、博物館是否會發展當代典藏,從而探討難民、種族歧視等社會議題;二、博物館在物件敘述上,如何處理當事者的傷痛記憶;三、博物館如何透過實體公共平台與論述,容納社會中不同的聲音。 註釋: 註1: 統計數據參考德國聯邦統計局(Statistisches Bundesamt)2022年人口普查結果。 註2:統計數據參考聯合國難民署(The UN Refugee Agency)2021年全球趨勢報告。
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