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玻璃與秘密紙漿中的科學史:探索劍橋惠普爾博物館科學教具
玻璃與秘密紙漿中的科學史:探索劍橋惠普爾博物館科學教具
作者:劉筱蕾(史密森學會自然史博物館人類學部門博士後研究員) 惠普爾博物館(Whipple Museum)成立於1944年,隸屬於劍橋大學的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博物館藏品最初來自科學儀器商兼科學儀器與書籍蒐藏家——羅伯特·史都華·惠普爾(Robert Stewart Whipple,1871–1953),並逐漸加入劍橋大學不同學院和系所使用的科學儀器與展品,館藏主要涵蓋17至19世紀、由英國儀器製造商製作的科學儀器與書籍,也包括部分中世紀和現代物件,例如生物標本、日晷、數學儀器和早期電氣設備等,體現了科學史的進展。 惠普爾博物館的展廳,以及展示的巨大天體模型。(Credit: Whipple Museum) 惠普爾博物館重建的維多利亞式客廳陳設。觀眾可以想像19世紀具有科學興趣的家庭模樣,客廳擺滿當時的科學物品。(劉筱蕾 攝影)   隸屬於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惠普爾博物館的展示特別著重科學器具的演變,並相當注重教學合作,致力於與參觀者互動。例如,藉由與劍橋的教學單位合作,讓學生接觸日常課程相關的儀器蒐藏,親身體驗當時業者使用儀器時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而瞭解科學教育/研究器材,如何伴隨科學知識與製造技術的進步,翻轉了科學的理解過程。 位於二樓的常設展「地球儀(Globes)」,凸顯惠普爾博物館豐富的地球儀蒐藏。從古至今,人們使用地球儀展現他們所認知的世界。地球儀具有許多不同功能,從實用工具到權力象徵,以及社會階級的彰顯,並依據受眾目的而進行製作,包含:兒童的教學用具、水手的導航設備等,豐富地展示不同時代、功能各異的地球儀。同時,館方在線上提供該地球儀的時代背景,促進大眾理解當時人們對地理疆域、航海等科學知識的理解,更甚地球儀在設計、展示與美感上的發展。而早期地球儀使用顏料有嚴重的光敏性,本展間也運用多種方式,克服了光線破壞的問題。 二樓常設展「地球儀(Globes)」展區一景。基於部分地球儀的表面顏料對光敏感,展廳的環境整體較暗。年代較早的展品,大多放置於角落的獨立櫥窗,避免光線侵害。(Credit: Whipple Museum)   20世紀初,在西班牙大量生產的玩具地球儀。這批瓦倫西亞地區生產的地球儀,時常結合地理、天文等不同科學訊息,反映西班牙當時的教育改革,以及隨之而來的教材需求。(Credit: Whipple Museum)   惠普爾博物館亦展示許多生物相關教具。由於經過防腐處理的標本仍然會變形,甚至有礙健康而不適用於某些類型的教學,故約從1830年開始,植物學、真菌學、解剖學的教學展示大量使用蠟製與玻璃製標本。目前惠普爾博物館有超過100件珍貴的玻璃「植病真菌模型(plant disease fungi)」,由真菌學專家威廉·迪倫·韋斯頓博士(Willian Dillon Weston, 1899-1953)以透明和彩色玻璃製作,向農民介紹植物的致病真菌。目前除了惠普爾博物館,全世界只有美國哈佛大學自然史博物館(Harvar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擁有類似的玻璃標本藏品。     由於植物、真菌等標本保存不易,早期展示品常以玻璃製作。全世界目前只有惠普爾博物館與哈佛自然史博物館(Harvar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有一系列的玻璃標本蒐藏。其中,惠普爾博物館偏向植物致病真菌,哈佛自然史博物館則以植物為主。第三張圖為真菌學家Dillon Weston博士製作玻璃標本的影像。(Credit: Whipple Museum)   然而,受限於蠟和玻璃等極為昂貴且脆弱易變形的材質屬性,在19世紀便有其他便宜的材料,如軟木製、黏土製和紙製等取代蠟製標本的趨勢,顯示科學教育模型材質的改革和演變。   1797年起,解剖學家和模型製造商 Louis Thomas Jérôme Auzoux製作了一系列紙模型,由秘密的紙漿配方製成。模型主題包含可解剖的人體、動物和植物,用於教授解剖學。(Credit: Whipple Museum)   從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傳統出發,惠普爾博物館提供了另外一種觀察科學的視角:科學作為社會結構下發展的一部分,它的呈現方式如何受到當時代政治、社會、經濟狀態而改變?惠普爾博物館藉由教具與科學儀器的蒐藏,呈現科學與社會互動的精彩過程。
2022/10/03
揭露毛小孩的奇幻世界!倫敦霍尼曼博物館年度特展「貓和狗」
揭露毛小孩的奇幻世界!倫敦霍尼曼博物館年度特展「貓和狗」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像由英國倫敦霍尼曼博物館(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授權使用 你是否曾想像毛小孩到底在想什麼?身為家中一員,我們真的瞭解牠們的一切嗎?為了揭開寵物的神秘世界觀,倫敦霍尼曼博物館(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於今年初推出展覽「貓和狗」(Cats and Dogs),探索貓和狗在人類世界所扮演的科學、社會和文化角色,以及我們與牠們的緊密關係。 展覽總共有三個主題展區,「在牠們的皮膚上」揭示了犬科和貓科動物的各種體型、大小和能力。於展區中,觀眾能藉由互動遊戲更深入地瞭解牠們的行為,如將自己想像成一隻狗,奮力向前奔馳;或試著像貓一樣跳躍,看看能否跟牠們一樣敏捷與機敏。由於本展的設計十分適合親子,觀展期間可見大小孩童在展區內盡情玩耍,同時從體驗中接收對家中貓狗行為的新見解。 第一展區「在牠們的皮膚上」揭示了犬科和貓科動物的各種體型,圖為貓和狗的頭顱標本。(Credit: 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 這項極為生動的展覽成功展現其教育性以及娛樂性,自開展以來佳評如潮,可說是今年最佳的親子體驗展覽。(Credit: 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   展區「在牠們的頭腦中」則聚焦於貓和狗的思想與感官,探索牠們的行為、認知、觸覺和聲音交流。展覽利用互動裝置設計,讓觀眾體驗做為貓或狗的感受,像是狗狗看世界的角度、貓咪肉掌所獲得的感覺等。此展區同時將各種對貓狗的迷思一併排開,利用案例分析和互動裝置,解開一些根深蒂固的誤解——小型犬真的更具攻擊性嗎?貓咪真的比較不聽人話嗎?其中,策展團隊特別連結貓發出的聲音與相關情緒,證明貓「喵喵叫」確實是牠們說話、表達情緒、對環境和人類做出回應的特殊方式。 「在牠們的皮膚上」展區中,觀眾能透過互動遊戲,深入瞭解貓和狗的行為,圖中的互動裝置邀請觀眾試想、嘗試和貓跳一樣跳高。(Credit: 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   最終展區「在我們的社會中」,以人類與貓、狗之間的關係作為焦點主題,爬梳了牠們在歷史和藝術史中的存在,更延伸至當代對治療犬、導盲犬的訓練,展示了我們與毛小孩長久以來發展的緊密關係。為了整合三個展區的新知識,觀眾可通過交互式棋盤遊戲參加測驗,考驗自己對貓/狗世界觀的瞭解,是否比以往更深入豐富。展覽同時播放由倫敦傳播學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學生製作的動畫作品,透過視覺傳達對貓與狗的多重詮釋。 貓和狗的行為有千百種見解,這項展覽邀請觀眾一同前來探索、體驗跟學習,並從中獲得對牠們的新興見解。(Credit: 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   這項極為生動的展覽成功地展現教育性及娛樂性,不論是否為飼主,每一名觀眾皆有對貓狗的自身經驗。毛小孩真的愛我們嗎?這是許多飼主的終極疑問。本特展期望觀眾能深入瞭解牠們,再從中感受、察覺家中寵物對自己「愛的呼喚」。表達愛的方式有非常多種,你家的毛小孩對你也是如此!
2022/09/30
全球疫情Outbreak?!史密森自然史博物館流行病特展
全球疫情Outbreak?!史密森自然史博物館流行病特展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自新冠疫情(Covid-19)爆發後,世界有許多的變化,而博物館如何透過研究進行紀錄?美國華盛頓特區史密森自然史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便透過「全球大爆發:連結世界的疫病(Outbreak: Epidemics in a Connected World)」特展,解讀世界傳播性的疾病,並探討疾病如何影響人類的歷史發展。 本展共有9個主題,以生命科學研究為出發點,最終回歸人類的共通性作結。亦可簡單區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透過照片以及模型展示,引發觀眾對病毒的認識,介紹地球的環境如何與彼此息息相關,例如:許多病毒有人畜共通的可能,由老鼠傳播的漢他病毒(Hantavirus)、黑猩猩傳播的HIV病毒,以及由蝙蝠傳播的立百病毒(Nipah virus)等,均顯示全球生物面對疾病的一致立場。 以病毒作為設計元素之一的展覽標題。(何慕凡 攝影) Outbreak特展展區利用蝙蝠模型,引出「立百病毒」的傳播故事。(何慕凡 攝影)   第二部分講述全球傳染性疾病的案例,包含我們所熟知的SARS、COVID-19的傳播故事,也述及另外兩個流行病。其一是愛滋病,全球大流行後人類如何致力對抗,並試圖與之共存。另一個是2014年伊波拉疫病,記述病毒進入西非後造成肆虐的情況,而當地政府及公衛人員又是如何透過宣導跟防疫措施,避免疾病再次傳遞。 「全球疾病散播(The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Disease)」區展示全球著名的傳染性疾病,例如SARS與Covid-19。(何慕凡 攝影)   第三部分則聚焦在如何防範這些疾病,於「Working Together」展區中,人們可以生動地透過扮演不同角色,一同努力完成疾病防範。例如,觀眾可以化身醫生,協助病人測量額溫、聽病人的心音等;或以藝術家的角色,創作防疫相關的宣導插畫,引導民眾注重衛生。藉由刻劃不同人格特質者的努力,呈現如何在防範疫情下扮好自己的角色,並列出重要的歷史人物作為典範。 最後,史密森博物館所保存的大量蚊子標本,更成為追蹤登革熱來源的重要工具,顯示博物館對疾病防範的意義。展覽結論指出,流行病在未來仍有可能發生,環境、人類以及動物實是「健康一體One Health」,必須全盤考量才能防止疾病捲土重來。   「Working Together」展區中的數位遊戲,讓眾人可以自由扮演醫護人員,擔任協助防疫的重大角色。下圖為小朋友於科技互動遊戲中,聽病人的心音。(上圖:Credit: James Di Loreto, Lucia RM Martino & Fred Cochard, Smithsonian.;下圖:何慕凡 攝影) 博物館中的蚊子標本,是追蹤登革熱來源的重要工具。(何慕凡 攝影)   整體而言,本展不僅講述過往的疫情歷史,或病毒的生理特徵,更聚焦於人類該如何因應疾病的威脅,並如何防範其再次肆虐。展區中運用了大量的數位互動科技和圖片、模型,試圖讓知識傳遞變得可親可近。在全球疫情不斷爆發的此刻,「Outbreak」展覽切片了2021年世界疾病的狀況,試圖讓我們為防範於未來,並做好準備。本展覽預計展至本年度2022年10月,有興趣的民眾可親臨現場觀展,或前往線上展覽網站一窺究竟。 *「全球大爆發:連結世界的疫病(Outbreak: Epidemics in a Connected World)」特展資訊已免費公開於史密森自然史博物館「自己做特展(Do-It-Yourself Exhibits)」網站,相關人員能自行下載、列印展板,展示於社區、醫院、學校、購物中心或任何地方。  
2022/09/30
追求平等,不遺餘力!芬蘭設計博物館特展「為每個人設計」
追求平等,不遺餘力!芬蘭設計博物館特展「為每個人設計」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世界上性別最平等的國家在哪裡?答案無疑是北歐五國。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22年全球性別平等排名,前五名分別為冰島、芬蘭、挪威、紐西蘭和瑞典。在北歐,性別平等的觀念不僅深植人心,更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層面。為了呼應芬蘭對於平等的追求,芬蘭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於近期推出特展「為每個人設計」(Design for Every Body)。展覽爬梳芬蘭從20世紀初至今的設計,從家具、服裝、建築到工業,展現了平等概念如何透過不同類型的設計,徹底實踐於生活之中。 在20世紀,產品「物美價廉」是芬蘭設計界的首要理念,為的是讓負擔不起昂貴產品的人也能享有美好生活,許多設計皆專注於實用性、可負擔性、衛生和多功能性。芬蘭設計之父卡伊·法蘭克(Kaj Franck)的「Kilta」餐具系列,即為貫徹此理念的經典案例。法蘭克提倡將器皿回歸最原始的型態,留下最耐用與耐看的元素,確保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兼具實用性和美感。 「為每個人設計」展覽一隅,圖中展區聚焦於追求性別平等的服裝設計作品。(攝影:Paavo Lehtonen)   然而,當設計師試圖創造適合所有人的東西時,個人需求反而被忽視了。服裝設計方面,芬蘭品牌「Marimekko」在1968年推出的「Tasaraita」系列,旨在設計出適合各種體型的衣服──無論年齡、性別或體型如何,每個人穿上條紋衫後皆看起來大同小異,每個人也因此平等。這樣對平等的理解在今日的芬蘭早已過時──讓每個人變得一樣並不再意味著平等。芬蘭當代設計師Iiris Kamari 「Observer/Observed 」系列所展示的核心嗎,便是性別多樣性,著衣者可按照自己偏好的風格從40種設計中挑選,其後組合身體的不同部分,自在呈現最屬於自己的樣子。 芬蘭品牌「Marimekko」在1968 年推出的「Tasaraita」系列,旨在設計出適合各種體型的衣服,進而讓每個人都平等。圖為該系列經典的條紋衫上衣。(圖片:Kuva_Marica Rosengård) 芬蘭當代設計師Iiris Kamari 的「Observer/Observed 」系列,展現了芬蘭服裝設計對性別多樣性的重視。(圖片:Kuva_Diana Luganski)   除了性別認同,對多元文化的重視亦是芬蘭持續努力的目標。芬蘭社會由許多不同社區和文化組成,但並非所有社群在社會上具有相等量的影響力,薩米(Sámi)文化便是最廣為人知的例子。薩米族是居住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Scandinavian Peninsula)與芬蘭一帶的少數族群,他們是目前歐盟中唯一僅存的遊牧民族。薩米族在19世紀開始強烈受到外來勢力侵襲,更在二戰時期逐漸被併入現代世界,面臨文化消逝的命運。 儘管薩米族的權益終究受到保障,他們也持續保存自己的文化,然而在數十餘載的文化交融下,來自薩米族的傳統文化符號早已被芬蘭大量挪用並將之商業化。在此展中,策展團隊精選了來自「北極原住民設計檔案」(The Arctic Indigenous Design Archive (簡稱AIDA))的文獻與物件,展出薩米藝術家、設計師所製作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希望將薩米族的文化納入芬蘭設計史脈絡之中。 展覽精選來自「北極原住民設計檔案」的文獻與物件,其中由薩米族藝術家所製作的手工藝品為亮點展品之一。(圖片:Ilmari Laiti)   誰的觀點和經驗應該被納入和重視?我們如何貫徹多樣性?即使高居全球性別平等第二名,芬蘭仍孜孜不倦地在追求平等的路上努力。猶如這項展覽標題,這是為了我們每一個人。
2022/09/26
Women only!九州國立博物館女性考古活動
Women only!九州國立博物館女性考古活動
作者:李冠穎(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研究生) 你對考古有什麼想像呢?是艷陽、泥土,還是揮汗如雨的考古學家?位於福岡縣太宰府市的九州國立博物館(下簡稱九博),以自身考古專業,於2015年起成立「九博女子考古部」(下簡稱考古部),至今共舉辦五屆,每年四、五月招募約20名女性,進行將近一年、每個月一次的考古相關活動,讓受限性別而無法嘗試或從事考古工作的女性,擁有親近考古的機會。   女子專屬,為什麼? 九州國立博物館表示,因考古學界長久以來呈現「男多於女」的性別比例,為了翻轉活動多為男性專屬的情況,故特別限制參加性別,讓女性獲得參與保障,希望「為那些對考古感興趣,但總是獨自活躍的女性創造一個場所」。 除了參與性別,考古部對報名者並無任何限制。在執行層面,考古部的每月活動皆由九州國立博物館館內的考古專業研究員帶領,並於每年的最後一次活動中,進行成果發表會,讓學員發揮創意、展現所見所聞。 * * *第三期考古部YouTube成果發表影片「歡迎來到遠古盛宴!!」,成員身著貫頭衣進行表演* * *   從奶酪到編髮,考古你的日常 在考古部的官方部落格,能看見自2015年起的活動成果,惟2020年起至今,推測因疫情緣故並未舉行考古部活動。身處疫情時代,館方並未放棄以有趣的方式傳遞考古知識,例如自2020年至今,九博持續於YouTube頻道上傳「在家逛九博(おうちdeきゅーはく)」系列影片,讓民眾可以自主進行手工藝、編髮、古代奶酪、書籤等各式日常生活層面的有趣實作,從而激發對考古的興趣。 系列影片中,不少同步實施於九州女子考古部,例如編髮,便搭配「製作自己的貫頭衣」此一項歷年傳統活動進行。貫頭衣作為日本古代衣著的代表,能具體呈現考古部的核心精神,考古部學員藉由設計貫頭衣細節:套進頭部的開口、編髮、編織繩紋時代的圖騰,以及利用化妝體驗古代刺青於臉上的文化,從而瞭解過去人類對衣著的講究。 歷年的九州女子考古部均有「製作自己的貫頭衣」傳統,圖為身穿個人貫頭衣的成員,針對「九博女子考古社團之考古也可以很卡哇伊」特展進行分享。(圖片授權:九州国立博物館)   由九州女子考古部籌備的「古代盛宴」工作坊,包含體驗古代紡紗、瞭解墓葬品等考古近用活動,歡迎親子共同參與。(圖片授權:九州国立博物館)   考古也很「卡哇伊」! 2022年,九州國立博物館特別策劃特展「考古也可以很卡哇伊(かわいい考古学のススメ)」,展現考古部累積至今的成果,考古部學員精心挑選「會讓人感到『可愛』的物件」作為展品,並從描述與詮釋展品的方式、展示設計、相關教育活動等,都將考古與「可愛」進行連結,希望打破考古嚴肅的傳統形象。其中,考古部學員更穿著自製的貫頭衣,體驗普及於彌生時代中期、九州地區特殊的「甕棺」下葬方式,彷彿穿越時空的冒險。   「九博女子考古社團之考古也可以很卡哇伊」特展中,運用插畫和展示設計,讓「可愛」元素充斥其中,激發觀眾對典藏品全新的想像。(圖片授權:九州国立博物館) * * * 「甕棺」下葬方式體驗影片 * * *   儘管近年因疫情影響,導致實際活動減少,九州國立博物館依舊尋覓不同的管道傳遞考古有趣、親民的一面,讓民眾更加願意主動接近考古。期待未來疫情趨緩後,九州國立博物館可以舉行更多元的活動,以實踐讓民眾更加認識考古的初衷。
2022/09/25
破冰的歸途:格陵蘭島的實驗性視覺返還計畫
破冰的歸途:格陵蘭島的實驗性視覺返還計畫
作者:林亭吟(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研究生) 當代西方博物館走向文化平權、去殖民與博物館行動主義等趨勢,正視海外殖民主義侵略過往的歷史,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其中,牽涉族群情感、文物保護,並具高度政治敏感性的「文物返還」成為新的挑戰。 鄰近北極圈的格陵蘭島,長期受到西方現代化、工業化與資本主義影響,使島嶼東部因紐特人(Inuit)狩獵村的文化保存岌岌可危。2007年,荷蘭與格陵蘭島共同合作「Roots2Share」計畫,旨在突破政治、地緣與時間的限制,讓留存在海外的文化遺產得以與原生社群共享。透過視覺返還(visual repatriation)方式,將典藏於荷蘭,由人類學家研究採集的影像記錄進行掃描,並上傳於計畫網站;而格陵蘭人可以經由此網站,替照片加上個人故事,共享彼此的記憶,藉此重新找回族群知識與在地文化。 Roots2Share網站截圖。左邊是掃描上傳的圖片,右邊可供使用者新增文章或評論。可惜Roots2Share網站目前無法順利進入,僅藉由當時計畫主持人的文章一窺使用模式。(來源:Cunera Buijs)   Roots2Share計畫:視覺返還的實踐與希望 計畫於2007年展開,共有四間博物館參與:萊頓國家民族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格陵蘭國家博物館與檔案館(Greenland National Museum & Archives)、海牙博物館(Museon)以及阿馬薩利克博物館(Ammassalik Museum)。 在計畫中,民眾能夠透過雲端看到舊時打獵的照片,且進一步分享打獵技術;看見過世的親人,則回想起家族的歷史;也有人反思自己的菸酒習慣,發現與大環境的變化有密切關聯。照片使當代格陵蘭人能與過往的記憶、人群、歷史連結,並看見與反思環境和文化的變遷,伴隨計畫,愈來愈多的族群知識被公開分享、紀錄,成為未來的知識。 狩獵村Diilerilaaq當地的兒童利用Roots2Share照片,舉辦工作坊並瞭解在地傳統文化。(Credit:Cunera Buijs) * * *Roots2Share計畫YouTube影片* * *   影像刺激回憶,此視覺返還結合能自由替照片增添文章與意見的方式,讓東格陵蘭人共創新的集體記憶,或說——那些「不曾被真正說出口的隱藏歷史」成為了族群的公共歷史,過往缺乏的紀錄在此真正補足。人們擁有了發言權,世代之間也藉由一張張的照片得以互相交流,達成新的理解與再認識。 孫女Susani Umerineq協助祖母Thomasine把故事寫在Roots2Share的網站上,成為世代交流的契機(來源:Diederik Veerman。攝於東格陵蘭Tasiilaq,2011年5月。)   長路漫漫:走過破冰的歸途 Roots2Share可以說是一個實驗性的計畫,其試圖挑戰文物返還的新形式,讓邊緣族群的聲音有機會被聽見,也促使我們思考物件乘載的意涵與情感。視覺返還乍聽之下並非複雜的概念,它雖有一定的局限性,卻也規避了實體物件返還的政治性衝突,以及博物館間對文物所有權的辯論。藉由本案例,使我們反思長期以來殖民者與少數族群間權力的不對等,並作為博物館與社會分享詮釋權的實例。  
2022/09/25
全球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創意激盪!2022年ICOM-CECA「最佳實踐獎」案例與反思
全球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創意激盪!2022年ICOM-CECA「最佳實踐獎」案例與反思
記者:葉家妤、郭冠廷(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疫情之後,你對博物館教育活動有什麼想像?國際博物館協會教育與文化活動委員會(ICOM Committee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al Action,以下簡稱ICOM-CECA)2022年度「最佳實踐獎」(Best Practice),前5名獲獎單位於ICOM布拉格大會分享精彩案例。面對後疫情時代,各地博物館如何在借重科技與網路技術之餘,重建人與人、人與物件的真實交流?教育活動若無科技設備的輔助,又該如何誘發當代兒童、青少年的學習動機呢? ICOM-CECA主席(中)與獲2022年「最佳實踐獎」之館所館員合影。(郭冠廷 攝影)   音樂力量無限大!法國「醫院音樂盒」館外服務 法國音樂博物館(Musée de la musique)自2018年起,透過「舒緩身心的醫院音樂盒」(La Boîte à musique, un dispositif de médiation à l’hôpital)活動,針對心理障礙與自閉症兒童,由館員、巴黎愛樂樂團與醫院工作人員跨領域合作,共同開發含多種樂器的「音樂盒教具箱」,將博物館典藏樂器帶出館外,以工作坊形式在醫院進行近用。 館方也在醫院內不定期舉辦小型音樂會,並開設音樂藝術治療門診,支持患者、帶來更溫暖的醫療經驗。根據館方研究發現,音樂計畫能提升兒童患者的記憶、專注力、社交、情感交流與自信心,呈現博物館與醫院密切合作的醫療優勢。 * * *「醫院裡舒緩身心的音樂盒」—YouTube活動影片 * * *   來跟國父聊天?新加坡館舍的數位學習 身為實踐獎常勝軍的新加坡博物館,本次由孫中山南洋紀念館與國家文物局同時上榜。前者開發「數據驅動機器人聊天互動遊戲」(Data-driven Chatbot Interactive Game),以手機為媒介,設計機器人聊天網頁,經由孫中山卡通版角色與觀眾一來一往「聊」展覽,達到數位學習目的。 孫中山南洋紀念館以正在展出的展覽為主題,提供參與者化身為文化遺產尋寶獵人(Heritage Hunt)的情境,設計20道展覽解謎提問,在參觀過程中增加學習趣味性。若以手機開啟遊戲介面,首先可選擇欲取得的館所資訊(如左圖),若點選Play選項裡的Heritage Hunt,則能開始遊戲(如右圖)。(Screenshot of Vouch interactive chatbot, with permission from Sun Yat Sen Nanyang Memorial Hall)   而來自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的Joanne Chen表示,他們冀望與學校長期合作,將文化遺產學習融入課程。近年文物局針對13至16歲的國、高中生設計「文化遺產軌跡虛擬館校合作計畫」(Virtual Heritage Trail Programme for Specialised Schools),提供兩種數位學習文化遺產的方式,讓教師運用於課堂。第一種線上模式是由導覽人員現場直播,帶領教室裡的學生參觀文化遺產,當中,學生可與導覽人員進行即時問答互動;第二種線下模式則是播放預錄的文化遺產戲劇導覽。根據活動評量,能與學生立即問答的直播導覽更獲得青睞,顯示真實交流的深刻影響力。 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為受疫情影響而不便前往文化遺產參訪的學生,開發現場直播與戲劇導覽,圖為兩種模式的評量比較。(Image courtesy of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Outreach,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擺脫科技「束縛」!檳城博物館與青少年翻轉典藏詮釋 然而,若沒有科技設備支援,館舍就無法進行有趣的教育活動了嗎?針對肯亞博物館教育人員的提問,來自馬來西亞檳城博物館委員會(Penang State Museum Board)的Mohamad Haryany透過案例強調,「沒有科技、沒有教師」也能創造好玩、有教育性質的工作坊。 Mohamad Haryany以「會說話的物件:透過年輕的雙眼觀看」(Talking Object; Seeing Through Young Eyes)活動,介紹博物館如何鼓勵青少年重新閱讀藏品。在沒有正確解答的過程中,青少年純粹以藏品為靈感,打造全新作品。例如將細緻刺繡的盒子文物,轉換為與自身生活相關、且可以充電並放置3C設備的盒子。Mohamad認為計畫能翻轉博物館詮釋物件的角色,提供觀眾與物件溝通的新路徑。 參與「會說話的物件:透過年輕的雙眼觀看」(Talking Object; Seeing Through Young Eyes)活動的青少年,介紹以典藏品為靈感設計的作品。(Credit: Penang State Museum Board)   從今年獲得ICOM-CECA最佳實踐獎的分享案例中,可以發現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與數位化的情況,許多教育活動借重科技與網路技術。然而,來自非洲博物館館員的科技落差提問,提醒了參與者,博物館如何在後疫情時代設計因地制宜的教育活動?這是各國館所實際需面對的挑戰。
2022/09/19
堅毅不屈的華裔移民!加拿大華裔博物館特展「一席之地: 卑詩省與華人的遷徙」
堅毅不屈的華裔移民!加拿大華裔博物館特展「一席之地: 卑詩省與華人的遷徙」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像全數由加拿大華裔博物館(Chinese Canadian Museum)授權提供 加拿大華裔博物館(Chinese Canadian Museum)所策劃的展覽「一席之地: 卑詩省與華人的遷徙」(A Seat at the Table: Chinese Immigration and British Columbia)自2021年在溫哥華唐人街開展後便受廣大矚目,更將展覽擴大至溫哥華博物館(Museum of Vancouver),在雙展館並行下同步展出。這項特展爬梳了卑詩省華裔加拿大人的過去與現在,從中探討他們如何在異地紮根,並在當地建立他們的歸屬感。 展覽以「食物」揭開序幕,介紹中華美食如何在異國落地生根、發芽茁壯,展區入口以香港茶餐廳文化作為設計靈感,呈現一家人圍著圓桌共享港式點心的視覺圖像,傳達華人最為重視的飲食文化。加拿大華裔博物館更利用溫哥華博物館較大面積的展廳,增添更多互動裝置,觀者能從影音互動展版、影像和聲音裝置,貼身聆聽、沉浸於關於移民文化的故事。 這項展覽從「食物」主題出發,再延伸至「服務」、「文化」和「行動主義」,從不同的面相來展示華裔加拿大人的歷史和文化。(Credit: Chinese Canadian Museum) 策展團隊邀請了數名當地的華裔藝術家為特展製作作品,圖為「食物」展區中由藝術家鄭曉薇和楊佩華所設計的鋼製炒鍋。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花格圖案,以及鄭曉薇小時候在中秋佳節所嚐月餅留下的酥鬆餅皮、醇厚蓮蓉與鹹蛋黃的美味記憶。(Credit: Chinese Canadian Museum)   在「食物」展區後,展覽分別在「服務」和「文化」兩個主題中,展示華裔加拿大人的歷史和文化,其中包括他們如何在當地做起生意,以及如何與卑詩省內其他移民及原住民社群建立關係。藝術家黃柏武的〈媽媽的藥櫃〉是亮點展品之一。這件裝置的靈感來自於其母親家中擺放中藥的木櫃,當中陳列許多裝在不同大小瓶罐的中藥材,分門別類地排放。那些來自記憶中外婆的藥櫃,或是目前家中同住長輩所存放物品的方式,如此的「再現」,激起許多華人似曾相識的熟悉情感。 在「行動主義」展區中,多件展品反思近年在國際上趨增的排華現象。例如印有過去主流媒體針對華裔移民所提出的歧視言論燈籠,或由當地華裔藝術家製作「限華」大字霓虹燈牌。新冠肺炎剛在西方爆發之際,針對亞裔的仇恨事件屢次出現,排華現象在具眾多華裔人口的溫哥華格外嚴重。對老一輩移民來說,此狀況等於是「歷史重演」,時間沙漏似乎將他們帶回到20世紀的加拿大: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聯邦政府取消了歧視華人的人頭稅,歧視政策卻隨之而來,全面禁止華人移民加拿大。《華人移民法》(俗稱《排華法》)在 1923 年正式通過。在禁令之下,只有少數人獲得豁免,而對在加國出生和已入籍的華人更是帶來重重困難。排華法雖在1947年被廢除,排華現象卻未曾真正遠去,對於曾捱過排華歲月的華裔加拿大人來説,這段創傷又因疫情而再次被灑鹽。 展覽中的大型裝置為展覽設計的「面孔之海」,呈現了來自不同世代的華裔加拿大人,其中包括加拿大華裔社區最早的僑民領袖溫金有(Alexander Cumyow)。(Credit: Chinese Canadian Museum) 展覽尾聲的剪影裝置呈現了溫哥華唐人街的景致,邀請觀眾前來互動並分享他們自身的故事。(Credit: Chinese Canadian Museum)   為了替華裔移民發聲,策展團隊在展覽尾聲設置了能進行互動的剪影裝置和虛擬實境體驗站,更邀請觀眾前來多媒體故事站分享自身故事。在大型裝置作品「面孔之海」中,觀者則能從來自不同世代、經歷過排華過往的一張張面孔,聆聽他們不屈不饒的故事。「一席之地: 卑詩省與華人的遷徙」交織了過去和現在,從多重面向呈現加拿大華裔移民的歷史與文化,探索其身份認同、歸屬感和移民韌性,進而重新思考華裔移民的意義。
2022/09/12
參與和解之路—澳洲博物館「未定」特展的去殖民嘗試
參與和解之路—澳洲博物館「未定」特展的去殖民嘗試
作者:史修華(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研究生) 各國博物館對去殖民與創傷事件的重視,提醒許多曾為殖民地博物館的機構正視自身背負的責任。2020年是英國殖民者庫克船長來到澳洲的250周年,一改過往大肆慶祝澳洲建國的論調,澳洲博物館(Australian Museum)決定面對殖民者論述中長期被忽視的原住民故事,策劃了「未定」(Unsettled)特展,透過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的角度,重新詮釋澳大利亞原住民在這250年之間面臨的迫害與困境,進一步邁向去殖民與和解之路。 1910年代至1970年代,澳洲各州實施種族同化政策,強迫原住民孩童與原生家庭和文化分離,集中到各地男孩或女孩之家。接受西式教育後,這些孩童又被送至白人家庭或工廠工作,造成原住民身心創傷,形成「失竊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s)。雖然目前澳洲原住民只占澳洲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三,但多數原住民的教育、居住安全、就業狀況與收入等問題都比非原住民惡劣[註1],也顯示原住民受壓迫與不平等現象仍存在於當代社會中。 「2020計畫」訪問澳洲原住民的居住地分布。(資料來源:澳洲博物館《2020計畫:第一民族社群諮詢報告2019》Australian Museum, The 2020 Project: First Nations Community Consultation Report 2019. https://australian.museum/learn/cultures/the-2020-project/)(瀏覽日期:2021/1/5)   為翻轉上述情況,本展由博物館的第一民族董事勞拉.麥克布萊德(Laura McBride),以及團隊裡的原住民收藏和參與經理馬里科.史密斯(Mariko Smith)共同推動調查與策展。首先,透過「2020計畫」(The 2020 Project)問卷調查,博物館訪問澳洲原住民社群對庫克船長登陸的想法,以及他們期望和反對在展覽中陳述的論點。以此份報告為基礎,澳洲博物館策劃未定特展,重新反思博物館如何協助原住民與非原住民面對過去殖民傷害,並推動所有人參與和解的可能性。 展覽中大量呈現從「2020計畫」訪問中得到的原住民社群意見數據。(截圖自Unsettled 線上展覽頁面:Australian Museum, The Australian Museum's Unsettled exhibition. https://australian.museum/learn/first-nations/unsettled/)(瀏覽日期2022/5/26) 第一展區「信號火」(Signal Fires)利用三面落地螢幕放映模擬影片,引導觀眾想像1770年庫克船長出現在澳洲時,原住民點起信號火通知周邊部落的情境。(截圖自Unsettled 線上展覽頁面:Australian Museum, The Australian Museum's Unsettled exhibition. https://australian.museum/learn/first-nations/unsettled/)(瀏覽日期2022/5/26)   策展人勞拉.麥克布萊德表示,這段歷史未定之處有四點。一是在澳大利亞的拓殖過程並不和平;二,這段歷史懸而未決;三是原住民與後來抵達澳大利亞定居者之間的關係複雜;最後,即便過了250年,採行現代工業社會生活模式的白人移民,與原住民現在生活的自然環境仍然存在著動盪和不平衡的關係。 澳洲博物館從一開始規劃展覽時就有意識地納入第一民族的意見,以他們的想法為主體,規劃這場「紀念」展覽。從博物館「2020計畫」報告中,能看見足具代表性的原住民族群意見,並且以開放性的質性問卷進行量化統計,明確展現原住民對過往論述的失望,以及對本次展覽內容的期待。事前調查有利博物館做出更貼近第一民族的視角,也達到「作為原住民發聲平台」的願景。從線上展覽中則可以確認,實際展示包含原始物件、歷史文件、藝術創作、影像重現等多種載體,讓觀眾能透過不同年代和故事刺激,體會原住民面臨的困境如何從庫克船長登陸後延續到今日。 展覽最後規劃為反思空間,透過承認並陳述真相、面對悲傷,才能一起通往治癒與和解的目標,而每一位澳大利亞人都可以參與這個重新建構社會的過程。(截圖自Unsettled 線上展覽頁面:Australian Museum, The Australian Museum's Unsettled exhibition. https://australian.museum/learn/first-nations/unsettled/)(瀏覽日期2022/5/26)   澳洲博物館也策劃一系列實體活動,透過與策展人一起共進原住民傳統餐點、邀請原住民導覽,甚至舉辦原住民冥想活動,用更多元的方式讓民眾了解原住民的文化與觀點,然而,本展並非針對當今原住民的困境深入描述,僅是大範圍地提及問題。若把展覽視為推動和解的第一步,或許可以透過持續邀請民眾參與討論,引導大眾共同參與去殖民的過程,並持續與部落社群合作,帶動非原住民主動參與相關議題?都是博物館可以持續努力的方向。 註釋1:Australian Institution of Health and Welfare,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Health Performance Framework. https://www.indigenoushpf.gov.au/measures(瀏覽日期:2021/1/18)
2022/09/06
2022 ICOM布拉格大會現場報導!臺灣博物館專業展現豐沛原生之力
2022 ICOM布拉格大會現場報導!臺灣博物館專業展現豐沛原生之力
記者:郭冠廷、葉家妤(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2022年8月22日上午9時,第26屆國際博物館大會(ICOM Prague 2022)於捷克布拉格正式開幕。作為三年一度的博物館國際盛事,本次大會採實體和線上並行,讓全球博物館專業人士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方蒞會參與交流。今年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透過獎助金支持,補助臺灣與會者40位,論文及海報發表總計42篇,並於ICMEMO、UMAC、ICMS、ICR、ICFA、ICAMT、ICTOP、CECA、INTERCOM、ICFA等各委員會發表;連同臺灣主題館展示,成功促進臺灣與國際博物館人士的互動交流,讓臺灣博物館群之專業實力與能量在國際閃耀。 2022年 ICOM 大會主視覺特別採用捷克國民代表玩具「Liba the Tomcat」進行設計。(葉家妤 攝影) 開幕式現場。(Photo by ICOM General Conference)   關注全球情勢和社會力量,大會Keynote講座邀請哥倫比亞博物館專業學者Margarita Reyes Suárez,倡導全球博物館應關注如葉門、南美洲、中國等較少被注意的人權議題,並在後續小組討論中邀請烏克蘭、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Bosnia-Herzegovina)、柬埔寨、波蘭之人權與兒童博物館領域專業人士,共同探討各地如何在急迫性的社會議題採取積極行動;烏干達氣候和環境專家Hilda Flavia Nakabuye則以全球青少年共同關注氣候的組織「The Fridays for Future movement」為例,強調「青少年也有改變氣候危機的力量」,且各國組織包含博物館,應賦予青少年參與並決定未來氣候與環境政策的權益。 除Keynote講座外,本次大會也特別聚焦烏克蘭戰爭與文化資產保存,以及LGBTQ+議題,各開設一場專題講座。前者邀請烏克蘭博物館人士,與歐洲不同國家的代表共同對話,探討烏克蘭文資保存的困境和希望,並重申對烏克蘭博物館的支持;後者則邀請美國LGBTQ+博物館(American LGBTQ+ Museum)執行董事Ben Garcia、澳洲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策展人Craig Middleton從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博物館如何運用專業力量,帶動LGBTQ+群體的歷史保存與自我認同。 美國LGBTQ+博物館(American LGBTQ+ Museum)執行董事Ben Garcia認為「博物館並非中立的」,強調對LGBTQ+族群的支持與包容。(郭冠廷 攝影)   而此次臺灣主題館以「原生力量.源自臺灣」(The Power Origins from Taiwan)設計攤位,呼應大會「博物館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主題,由文化部、教育部、外交部、國立故宮博物院、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全國各公私立館所集體協力,並由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籌備,展現國內博物館社群近年在「包容:永續之力」、「使命:社群與公眾之力」、「遠見:領導之力」及「傳遞:科技之力」四大議題的實踐成果。 臺灣主題館透過布袋戲現場演出、茶文化體驗,推廣臺灣文化。(上圖:郭冠廷 攝影;下圖: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提供)   主題館設計採用海拔高度意象,呈現臺灣山高海闊的豐富生態環境,交融人文歷史造就臺灣獨特的原生力量。場中搭建一座精巧的布袋戲戲台,邀請掌中戲大師李天祿法國弟子班任旅(Jean-Luc Penso)帶領「小宛然布袋戲」現場演出,利用華麗細緻的布袋戲偶和各國與會者互動,連同茶文化體驗、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動動操、原住民琉璃串珠等活動,共同傳遞臺灣文化。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攤位鄰近臺灣主題館,透過介紹國內大學博物館聯盟案例,串連大學博物館的力量。(葉家妤 攝影) 臺灣主題館順利開幕,各國專業人士與國內發表者、專家學者合影。(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提供)
202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