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如何在博物館實踐綠色理念?慈濟環保願行館的藝術環保教育和社區參與

2022/08/18
閱讀數 : 1501

作者:黃漢鋒(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香港綠色博物館工作者)


全球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環保及永續發展已成為國際博物館界的關注點。2021年,佛教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於香港沙田車公廟旁成立了一所綠色博物館——慈濟環保願行館(下稱願行館)。因該館建築採取了環保材料及設計,成立同年,就入圍「香港綠色建築議會」2021環保建築大獎,更獲頒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

願行館內部以竹取代木材製成的樓梯。(黃漢鋒 攝影)

 

當環保長出藝術的翅膀!

願行館在香港賽馬會信託基金支持下,藉由賽馬會「從心開始環保共行計劃」舉辦活動及展覽,期待提高大眾的環保意識。常設展《共知.共識.共行》,以「今天,是過去的結果」為始、以「今天,是未來的歷史」作結,強調當下行動的重要。為促使觀眾瞭解全球暖化的危機與主因,常設展展示全球「風」、「水」、「火」、「地」災害的影響,並提供具體數據印證各災害造成的人命傷亡及金錢損失。館方也在展場設置藝術裝置,生動地反映人類與環境危機的關係,例如放置於「地」單元的裝置藝術「碳息」,藝術家張瀚謙以碳排放數據為靈感,製作象徵性的的「墨竹」林,反映迄今超過60年的氣候變化。觀眾可透過觸摸竹林,改變竹林的面貌,隨著手掌的熱力,墨竹上的水墨會漸漸消失,象徵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藝術家張瀚謙創作的藝術裝置「碳息」。(黃漢鋒 攝影)

 

該館另設專題展覽區——與賽馬會共創的空間,以藝術角度探討環境、自然及人文議題。筆者參觀時正逢藝術家張瀚謙舉辦之「物態造園」展覽,內有不同藝術裝置激發觀眾的環保意識。例如作品「砂園」根據香港碳排放數據,以電腦模擬運算所得的圖像,運用AI技術令鐵球在沙中自動作畫,呈現香港的碳排放狀況;「砂漏之時」則以末日砂漏[註1]為概念,將24個主要城市的碳排放數據進行比較,凸顯人類對世界的影響;而作品「...___...」[註2]以摩斯電碼發出解救環境的信息。展覽以詩意和觀眾互動,呈現藝術教育結合環保教育的努力。

藝術家張瀚謙創作的藝術裝置「砂園」,導賞員正在示範如何與裝置互動。(黃漢鋒 攝影)

藝術家張瀚謙創作的藝術裝置「砂漏之時」。(黃漢鋒 攝影)

 

環保日常:走入社區,貼近生活

有別於傳統博物館,綠色博物館的定位可比擬生態博物館,不只是以展覽教育民眾,更走入民眾生活,促進地方發展。願行館職員及志工每逢星期四早上,就會於大圍秦石邨設流動回收站,收集社區民眾可再利用的物品。館方也邀請民眾成為志工,在館內協助回收垃圾再分類。此外,館方不時會舉辦環保課程,如在「復修冰室」教授小型電器復修技巧,或開設素食烹飪教學班推廣環保飲食等。願行館致力於將環保帶入民眾生活及社區中,影響民眾的思維及行為,促使民眾了解永續發展及綠色生活的重要性。


志工協助館方將回收的廢物再分類,持續落實環保教育。(黃漢鋒 攝影)

 

相較於科學博物館從科學角度傳遞環保訊息,願行館從藝術教育及社區參與入手,更能引起公眾共鳴與興趣,並帶動社區綠色發展,值得各類博物館借鑒。


註釋1:末日時鐘是一面虛構鐘面,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雜誌於1947年設立,諷刺不受限制的科學和技術發展對人類的威脅。該鐘在每年一月進行一次評估,必要時將予調撥,標示出世界與其毀滅的距離:午夜零時象徵世界末日來臨。當前影響該鐘撥動的主要因素是核戰和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末日時鐘至今被調撥過24次。

註釋2:即SOS,國際摩斯電碼的救助信號。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