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我們的島嶼故事:馬祖就是一座博物館! 博物館的力量: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報導
作者:岳宸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本文特別感謝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賴若欣小姐接受訪談並提供相關資訊。
你有去過馬祖嗎?遠在海的另一端,馬祖作為戰地前線,長期披著神祕的霧紗。由於島嶼邊界所帶來的隔離性,馬祖保留了許多原鄉福州的閩東文化和戰地歷史,也形塑出豐富而特別的地方發展紋理與地景,如澳口、廟宇、聚落、軍事據點等場域。
自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後,伴隨國軍軍隊精實、空間釋出,當地大量的軍事據點由連江縣政府或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接手,進行活化再利用。從近年增加的觀光旅遊潮,至甫結束的2022年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她彷彿正逐步揭露、展現自身獨一無二的風采。
分布在四鄉五島的馬祖島嶼博物館家族,包含既有展示館舍、尚未開放的資料展示館舍以及具有潛力的館舍共有36處。(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提供)
然而,馬祖的精彩並非只存於博物館的文物與展示中,島嶼的日常生活與各類文化場域,都能成為建構馬祖島嶼博物館的概念素材。故近年連江縣政府文化處以「馬祖是座博物館」作為願景,整備相關資源,期待能經由文化經營的角度多點發展,將馬祖的自然環境、歷史人文面向都收攏進島嶼博物館規劃中,透過與地方對話、增進多元參與,進而共同訴說與詮釋人與島嶼相遇的故事。
多元途徑,訴說四鄉五島的生活故事
由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典)郭美君副執行長為首的研究團隊,從2017年起受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委託,持續執行「馬祖是座博物館」整體規劃。藉由走入地方、瞭解在地生活和風土民情,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與地方人群對話、盤點和再利用資源,從中探尋將在地知識保存、轉譯、推廣的各種可能。
在實體館舍營運部分,將連江縣內最具規模的馬祖民俗文物館作為馬祖博物館家族的核心館舍,串聯其他館舍及文化設施,並結合店家或廟宇作為類博物館,共同挖掘四鄉五島不同的在地特色。
馬祖民俗文物館外觀(馬祖文化處 提供)
同時,團隊也挖掘深藏在馬祖日常食衣住行中的各類主題資源,並以「馬祖好O」作為系列命名核心,期望能深化各類型、貼近日常生活的主題知識,也規劃主題性網站,進行網路社群行銷,藉此突破因天候多變性帶來的限制,讓大家能不限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用多元的管道認識豐富的馬祖地方文化。如飲食的「馬祖好食」以及信仰的「馬祖好神」。
在飲食與信仰主題穩定發展下,今年度以「馬祖好潮」作為運行主題,並以橋仔漁村為實作場域,針對該區域的類博物館進行輔導與資源串聯,包含展示漁業文物的橋仔漁村展示館及呈現漁家生活的歷史建築橋仔五間排,期待讓大眾看到不同的漁村面貌。
「馬祖好O系列」將馬祖各項在地生活知識、技能深化,並串聯各聚落與場域,建構馬祖博物館家族藍圖。(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提供)
串聯局處合作,擾動地方產生對話
除了館舍經營外,團隊也與不同類型的單位協作,透過局處合作以建構博物館家族的連結,並與地方對話、連結歷史記憶。如在2019年協助金板境天后宮進行東西廂房展示設計,連結天后宮的歷史文物、廟宇工藝和建築工法;與東引指揮部合作,更新東引隊史館展示,充分展現軍民合作的精神;以及和成功大學共同策劃「島嶼生業與飲食文化策展實作」,透過「行動故事箱」展現不同主題故事,並與地方居民分享調查結果,從史料與口述訪談中連結歷史記憶。
同時,團隊也協助文化處推動大館(國立博物館)與小館(具展示空間條件及收藏文物的類博物館)的館際合作,如與國立臺灣博物館討論特展合作與志工培訓交流,以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的文物狀況鑑定與除蟲作業協助。
金板境天后宮作為馬祖最古老的四座媽祖廟之一,團隊於2019年協助天后宮進行展示更新計畫。圖中的西廂房介紹了天后宮的歷史文物、廟宇工藝和建築工法。(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提供)
2020年重新開幕的東引隊史館,其中展示的油漆、泥作、木工、水電等均由部隊具有相關專長人力負責施作,在軟體與硬體上都充分展現「軍民合作」的精神。(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提供)
團隊與成功大學歷史系合作辦理「島嶼生業與飲食文化策展實作」,至馬祖橋仔進行田野調查,透過「行動故事箱」展現不同主題故事,並與地方居民分享調查結果,從史料與口述訪談中連結歷史記憶。(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提供)
連神明都參與其中!
原典執行企劃賴若欣表示,這幾年走訪馬祖進行研究調查,深刻感受每座島嶼都富有自己獨特的魅力,雖然居住人口少,且因為海洋生活的不確定性,形成多樣的信仰文化,但也因此,使得信仰祭祀圈及人際網絡連結緊密,人們對於地方事務參與度相當高,團隊在地方工作時受到許多居民的幫助。
有趣的是,團隊曾在2020年末收到一項特別的任務,位於南竿的福澳境華光大帝廟廟方人員說明,經神明指示,希望能推廣廟宇文化,在與廟方討論過後決定製作介紹華光大帝廟的走讀摺頁。後由團隊協助媒合繪師與設計單位,從挑選繪畫風格、排版設計等每個過程,都在得到華光大帝的「聖筊」後,方繼續進行,最終完成版本則蓋下官印紅章,代表「由華光大帝驗證通過」。
由福澳境華光大帝指示所製作的摺頁,希望能藉此推廣廟宇信仰文化。(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提供)
馬祖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原鄉文化所構築的文化底蘊,形塑具有獨特生活型態的博物之島,她仍有許多故事與尚未被發掘的面貌,在「馬祖是座博物館」的願景下,透過資源歸納與串聯共同書寫與記錄,相信大眾能逐漸看見多采多姿的馬祖風貌。
資訊來源
- 郭美君(2021),打造說故事的島─我們的島嶼博物館。發表於2021年「博物館的地方連結與價值創造:大溪木博館的社會實踐」交流論壇。
- 中央社-成大歷史田野成果發表 展現馬祖橋仔村多元記憶
- 記憶馬祖—歡慶九九隊慶!東引隊史館重新開幕!
- 馬祖日報—東引歷史倉庫 反共救國軍60週年隊史館重開機
- 馬祖好神-好神專題:跟著華光大帝巡福走讀
- 馬祖好神-如何閱讀一間廟?金板境天后宮為例
- 文化馬祖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