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後自然的物種想像:臺北市立美術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特展

2023/03/28
閱讀數 : 2406

作者:陳毓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近期於臺北市立美術館開幕的《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特展(2023.2.18—2023.6.4),延續過去兩屆臺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的理念,同樣以大膽且跨學科的策展思維,展開一連串對於人類世(Anthropocene)、STS領域(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後現代政治議題的批判與反思,透過作品的空間尺度與知覺感受,轉化議題的複雜性,引領觀眾走進一場超現實的未來場域當中。

特展共有四大展區:「混種人」、「後自然」、「藝術家 4.0」、「科技 人類 變體」,以33件帶來強烈視覺感受的立體或錄像裝置作品,提供多樣化的切入角度,討論自然、科技與人類產生共演、衝突、畸變的可能性。

呈現跪姿的男人捧著手上奄奄一息的水滴魚,作品〈輓歌〉宛若哀悼的姿態,喚起在場觀眾的憐憫與同理情緒。(陳毓庭 攝影)

 

人與非人、物種與科技的想像

自從2019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爆發,人類現代生活的制度和型態受到嚴重衝擊。與此同時,AI繪圖、ChatGPT、生物複製工程等技術的崛起與影響,揭示人類社會與環境在科技快速發展下,終將面臨不可知的變化。

未來,我們將迎來生化人、機械獸、混生物種的誕生?還是面對被人造意識取代、生態系統的毀壞危機?身而為「人」,我們究竟是什麼?種種對未來世界的想像,開啟藝術和科學界對於各種虛構問題的假設與創作實踐,藉由美術館與觀眾對話的公共性、多元學科的跨域性與藝術創作的實驗性,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重新探索人類本體論的定位。

未來人類會長什麼樣子?「科技 人類 變體」展區中,藝術家與車禍專家進行跨域合作,誕生了外觀奇特的〈葛拉姆〉,作為「全新的人類外貌」,是特展的焦點作品之一。(派翠西亞・佩奇尼尼,《葛拉姆》,2016,矽膠、玻璃纖維、人類毛髮、衣服、水泥,140 × 120 × 170 公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從珍奇櫃的凝視,到對未來的反思

特展以「混種人」揭開序章,走入展間,藝術家Thomas Grünfeld以複數動物拼湊而成的標本作品〈錯合(天鵝/海狸鼠/驢子〉十分搶眼,其後Sam Jinks的作品〈犬頭〉更是引人注目,許多觀眾紛紛圍繞作品、以手機拍攝,呈現一種宛如獻祭的獨特氛圍。藝術家創造的變種人類,反映了從早期歐洲珍奇櫃(Cabinet of curiosities)到現代博物館蒐藏,人類和非我物種的長期矛盾關係,是獵奇、陌生的凝視,也是崇拜與關懷的渴望。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展場照(混種人)。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萊納・瑪麗亞・馬蒂希克,《生物(系列雕塑選件展示)》,1997–2020,加框橡皮泥及各種材質 _ 橡膠 _ 聚氯乙烯,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二展區「後自然」則著眼於未來生物多樣性的可能樣貌。Anne Carnein的〈壯麗II〉與Reiner Maria Matysik作品〈生物〉系列雕塑採用複合媒材,再現自然生命的奇幻變體。這些幻想物種多被賦予了哀愁、冥思、求生的表情或樣態,讓觀眾和作品產生共感,並汲取藝術家帶來的超現實啟示。


【博物之島專文】自然本色色:生態藝術策展中的性史書寫 


 

鼓勵互動:觀眾反應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特展亦有多件結合科技應用的展品,鼓勵觀眾一起動手、參與藝術的意義建構,體驗不同維度的雕塑觀點。第三展區「藝術家4.0」的部分項目,便採用投影和擴增實境(AR)技術,使虛擬建模角色活躍於展場空間中。Santissimi裝置作品〈體內(M1)〉,更明文指示觀眾可以動手沾水塗抹霧化玻璃,從意圖窺見箱內裸身蠟像的行為,與其建立既親近又陌生的微妙連結。此外,展場中另藏有兩件Peter Land的〈時間〉,這些逼真的「人造蘋果」雕塑靜靜等待觀眾不經意地發現,為整體展覽增添令人會心一笑的亮點。

Santissimi裝置作品〈體內(M1)〉的參與互動性不僅拉近了藝術與觀眾的距離,更鼓勵觀眾主動探索意義。(陳毓庭 攝影)

 

美術館作為人類世議題的「公共場域」

綜觀而言,展覽緊扣「想像未來」的核心理念,透過極具衝擊感的雕塑表現,解構現實並模糊了人與作品的界線,提供充滿驚奇和寓意的感官體驗。從現實議題的碰撞中,激發觀眾反思對生命和機器倫理道德的界線、人類存在的哲理問題,和數位媒體現象的批判。

 

執行編輯:郭冠廷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