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耀眼的吉光片羽,最真摯的生命碎語——「貧窮人的台北:轉運站」特展
作者:翁仲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蔡武勳(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
「貧窮人的台北:轉運站」特展2024年4月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展期至6月16日),為「貧窮人的台北行動計畫」自2017年發起至今,首次走進美術館的展覽。
「轉運站」擁有雙重意涵:轉運站為公共運輸交匯處,每一次轉乘皆是具目的性的移動;「轉運」同時也為坊間民俗所提出之概念,倡導付出行動、改變以提昇運勢。——引自展覽簡介
該展匯聚NGO組織、社福團體、藝術家,與貧窮經驗者,以藝術創作的形式,將他們平凡卻動人的生命故事帶進美術館。並以三個展區:「無名的城市」、「聲名狼籍者的生活」與「另一座島」,呈現結合繪畫、文字、嗅覺等作品,拉近觀眾與貧窮經驗者的距離,促進大眾與他們的交流對話,並看見不同視角的台北故事。
拉近距離的橋樑,聽見相似情感的城市心聲
為營造不受貧窮標籤所污名化的空間,展覽不刻意強調創作者的身分或現況。而是讓貧窮經驗者透過經歷喚起觀眾相似的情感連結,在共通的經驗上認識彼此。
例如,作品《什麼風把你吹來的》蒐集多位貧窮經驗者的台北印象,並將他們的想法,陳列在象徵時代縫隙的木製展架上。每張長條透卡可窺見擠簇在台北討生活的人們,大聲呼喚著內心感悟,包含辛苦、厭惡,或仍飽含希望與轉機的心情。而展區中的留言牆也以相同設計,邀請觀眾留下對台北印象的「心聲碎語」。
人生百味、劉于瑄、劉怡萱、李翊綺、李昀庭作品《什麼風把你吹來的》,可見貧窮經驗者的台北印象及生活感悟。(翁仲彣 攝影)
展覽留言牆邀請觀眾在長條透卡留下「我覺得台北是⋯⋯」的印象。(翁仲彣 攝影)
看見在城市角落不曾缺席、也不曾出席的人們
展覽也以多元視角呈現不同族群的貧窮經驗者及隱性歧視等議題。如由族人在展場空間中,以竹子、木板、帆布搭建的工寮農舍(taluan),內部充滿生活感的擺設也是族人們寫實的生活軌跡。
而裡頭放映的生活紀錄片、照片與共作遷移地圖,則由藝術家唐佐欣和南靖部落族人共同創作,使觀眾可以走進都市原住民的生活,認識他們背後的遷移歷史與族群文化如何在台北深根。
作品《家有兩個名字》,復刻工寮農舍空間。(翁仲彣 攝影)
而戶外前庭展出一張布滿密集扶手的長凳,則為藝術家張羽儀的作品,透過誇張的手法,控訴過去在公園長凳中央增設扶手,意圖阻止無家者橫躺的設計,揭露社會的隱性歧視。而這種刻意排除特定族群的公共設施規劃,也映示著主流社會長期默許「排窮」、「厭貧」的橫行,帶領我們重新省思社會長期對貧窮者的偏見與不友善。
如同策展人朱剛勇提及,其曾訪問一位夜宿台北車站外的無家者,為何流浪至此?對方反問「台北車站曾經是我蓋的,為什麼我不能住這裡?」也赤裸揭示城市對貧窮群體的漠視與隔離。諷刺的是,為城市美好光景鋪建一塊塊磚頭的人們,卻往往無法享受城市發展的繁榮成果,甚至不能走進他們熟悉的建築物。
張羽儀《友善的椅子》計畫,諷刺隱含歧視性的公共設施設計。(翁仲彣 攝影)
創作是療癒、認識你我的旅程
展覽尾聲,展示學員/經驗者平日在單位所累積的創作,也是他們回應生活、療癒、認識自己的過程。如作品《郁郁青青》邀請脆弱家庭母親,在創作中暫時卸下母職,透過陶偶及調香製作的過程,整理思緒、傾聽自己的需求。
另一方面,展區中央地面展示著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學員以人體輪廓為界所製作的大幅作品《身體的度假小島》,在過程中引導他們暫時放下現實生活,以創作表達對未來生活的期許;而牆面上則由學員歷年課程的畫作組成,輔以錯落於作品間的手寫文字,紀錄著他們的生命旅途,生生不息。
作品《郁郁青青》由社區實踐協會與藝術家黃妙貞、張璞共同創作,邀請觀眾聞嗅,結合陶藝、香氛的作品。(翁仲彣 攝影)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