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傷痕與見證,丹麥抵抗博物館再現多元觀點的抗爭故事!
作者:梁晋維( 英國西敏寺大學紀實與新聞攝影碩士)
位於哥本哈根的丹麥抵抗博物館(Museum of Danish Resistance)在2013年遭遇縱火襲擊,經過重建後於2017年重新開放。該館最初由抵抗組織自發性創立,後來贈與丹麥政府。其丹麥語原名「Frihedsmuseet」意為「自由博物館」,也回應著該館的成立並非榮耀抵抗組織,而是象徵丹麥人民對自由的共同追求。
博物館建築以防空碉堡為設計。(丹麥抵抗博物館 提供)
常設展依照時間軸劃分展區,主要記錄1940至1945年,丹麥在納粹佔領期間所經歷的困難與挑戰。【註釋1】在展示手法上,館方採用沉浸式的空間設計,結合動畫投影與場景再現,如隨處可見張貼於展牆的海報、散落的傳單,耳邊不時傳來行軍踏步聲和警報聲,營造出身臨其境的緊張氛圍。
每個展區入口皆設有模擬報攤,利用報紙頭條的方式概述各時期的重要進展和大事件,使觀眾快速認識當時的時空背景。(梁晋維 攝影)
進入展覽,觀眾便可見丹麥指揮官辦公室,辦公桌上陳列著為抵禦納粹入侵而犧牲的士兵遺物,包含追授的殉職勳章和留有彈孔的鋼盔。空間中也回響著刺耳的電話聲,結合丹麥地圖與納粹佔領的影像投影,呈現納粹入侵,同時也是丹麥抵抗運動開端的關鍵時刻。
指揮官辦公桌上陳列著丹麥士兵遺物。(丹麥抵抗博物館 提供)
此外,展覽也運用五位人物故事【註釋2】,試圖再現二戰時平民百姓所面臨的處境,包含參與抵抗運動的母親與學生、加入納粹軍隊殘殺同胞的激進青年等,引導觀眾思考當時人們面臨的困境和抉擇,從中理解戰爭對丹麥社會的影響與意義。
圖為被迫與女兒分離參與抵抗運動的Musse Hartig的生活空間,以投影動畫回顧戰時家庭生活的艱苦與無奈。(梁晋維 攝影)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也運用許多互動裝置,讓觀眾體驗參與抗爭的實際行動。例如,在講述抵抗組織 Holger Danske 成員Jørgen Kieler印製地下雜誌的故事時,觀眾可透過使用印刷機裝置,轉動其手柄,一同協助印製傳單。
而情報監聽裝置,則讓觀眾扮演加入抵抗組織諜報部門的密碼破譯員,使用時需邊拿起話筒監聽,邊分析、辨認納粹使用的Enigma密碼機傳出的代號,協助將內容回報給盟軍,並從中理解當時的戰情交換、物資空投地點等資訊。
抵抗組織傳單印刷機裝置。(丹麥抵抗博物館 提供)
破解納粹情報資訊裝置。(梁晋維 攝影)
常設展運用人物故事、沉浸式設計與互動裝置等展示手法,呈現不同團體、組織與個人的處境,帶領觀眾認識二戰時人們的多元立場與觀點,使得我們能夠看見歷史的複雜面貌,如同館方所指出「這場戰事並非僅屬於特定群體的行動結果」。
此外,館方也製作「1940 - 1945 年丹麥的空投與破壞活動」線上導覽地圖,帶領無法親自到現場參觀的觀眾,從地理空間的角度認識二戰期間丹麥境內的抵抗行動與納粹佔領帶來的破壞。
【註釋1】納粹於1940年4月9日入侵丹麥,並於1945 年 5 月 5 日,丹麥正式脫離德國控制。
❚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