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探尋被遺忘的歷史,巴黎國家移民歷史博物館亞洲移民史特展

2023/12/23
閱讀數 : 376

作者:高薇真(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學院當代藝術與人文科學研究所碩士生)


巴黎國家移民歷史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histoire de L’immigration)在2023秋季,首次推出關注「亞洲移民歷史」、「亞洲移民身份認同」的特展 ──「自1860年以來的東亞和東南亞移民史(Immigrations EST & SUD-EST asiatiques depuis 1860)」,同時舉辦研討會、放映會和表演,期望透過一連串活動,與觀眾一同回顧法國亞洲移民的歷史,試圖從文化社會和政治角度出發,關注亞洲移民及亞裔社群可能面臨的偏見和歧視。


【博物之島新訊】走進唐人街裡的博物館,溫哥華「華埠掌故館」訴說加拿大華裔移民的故事


自1860年以來的東亞和東南亞移民史特展展區。(Credit: Musée national de l'histoire de l'immigration)

 

根據統計數據,法國有6%移民人口來自亞洲,包含中國、越南、柬埔寨、日本、韓國、寮國、泰國和菲律賓。然而,如策展人王思萌(Simeng Wang)與艾米莉(Émilie Gandon)所言,當今社會對於來自東亞和東南亞移民的認識甚少或十分片面。

因此,展覽通過四個時代劃分展區,概括150年的龐大歷史,呈現家庭文件、官方檔案、攝影錄像到藝術作品,為觀眾提供一個線性觀看方式,揭開亞洲移民在法國的處境及其身份認同的思考與轉變。

首先,透過回顧歷史事件呈現不同的移民因素、及不同階層的移民人口,增加觀眾對移民人口背景的認識。例如,在第一展區「帝國主義時期的交流與外交(1860-1914)」中,講述歐洲政治和軍事壓力導致亞洲地緣政治發生動盪,也推進了勞工身份的亞洲移民的移動。

日本環球博覽會展品,1867年日本首次參加國外大型展覽,與中國和暹羅一起在工業展區展出。(Credit: Musée national de l'histoire de l'immigration)

作為中國勤工儉學政策下留學法國的鄧小平相關資料。左:鄧小平1922年入境法國的長期居留證(Titre de Séjour)右:鄧小平位於盧萬河畔沙萊特(Châlette sur Loing,法國中北部城市)鞋廠的個人簡介。(高薇真 攝影)

 

或是第二展區「從一場戰爭到另一場戰爭(1914-1945)」展區,則呈現戰爭期,法國針對殖民地勞力需求的擴增,大量湧入歐洲的亞洲的工人和士兵,而中國和日本留學生亦是此移民潮的重要移民人口。


【博物之島新訊】航越時間與空間的牙買加移民故事,帝國疾風號75週年紀念_——V&A「兩個世界之間」特展


展覽中除了呈現不同的移民因素,也通過物件挖掘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個人故事。第三展區「去殖民化和地區衝突(1945-1900)」特別關注東南亞地區殖民地獨立潮的興起,可從展件中發現移民面對國家政治的動亂的處境,或選擇移民到西方尋求庇護的歷程。

1956年3月26日Ali Pakirmédine Vandjour的護照,從印度支那遣返回西貢的紀錄。(高薇真 攝影)

 

例如,透過展示Ali Pakirmédine Vandjour先生的護照,回顧他們家的移民故事,揭開移民背後的艱辛的處境。1954年法越戰爭結束後,Vandjour先生一家人為脫離共產勢力往南逃亡18個月,考量家人的生命安全,他才跟隨印裔法國人父親入法國籍,並被遣返到法國南方的駐軍城市,Vandjour先生的妻兒則被安置於協助越南人逃離共產政府的法國政治避難所-利奧泰城中轉營,直至1956年妻兒才得以與他在法國團聚。

1970年代末法國「歡迎東南亞難民」的政策得以實施,近13萬來自柬埔寨、寮國和越南難民抵達。圖左影片摘錄自法國新聞台TF1在1978年晚間八點新聞「在法國的越南難民」(高薇真 攝影)

呈現移民後代在當代透過社會參與、表達訴求、為自己與群體發聲。(Credit: Musée national de l'histoire de l'immigration)

 

第四展區「多元化移民與後代的未來(1900 -)」呈現亞洲移民後代對於法國的社會貢獻、人口構成、文化實踐等影響。展覽談及2019年伴隨Covid-19盛行,對亞裔族群的歧視也日益劇增,病毒與「具亞裔外表」的特特徵劃上等號。然而,自1860年代以來,西方社會對於亞裔族群形塑各種刻板印象,如新帝國主義時期的黃禍(Yellow Peril)、戰間期作為勞工階級的順從(Discrets)和謹慎(Obéissants)形象等。透過展示亞裔族群的社會參與歷程,呈現他們在面臨差別待遇及種族歧視之下,如何表達訴求、追尋認同、為自己與群體發聲,也逐漸改變亞洲移民刻苦順從的傳統刻板形象。

展覽最後的訪談影片區,聆聽亞裔移民後代的個人故事。(高薇真 攝影)

展覽尾聲,以五段訪談影像邀請觀眾一起聆聽移民故事,例如,香港舞者林雋永(Chun Win Lam)的訪談,提及歌劇院對於舞者的選擇也不再僅限於單一膚色。使得觀眾能夠理解當代亞洲移民的生活,也透過個人故事為當代亞洲移民注入更具多元特質的面貌。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