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打開轉型正義之門:陳武鎮藝術創作展

2021/11/15
閱讀數 : 1208

作者:胡鈞怡、黃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創傷的歷史該如何被敘說與再現?藝術是否可以成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和家屬的記憶載體,促進民眾對轉型正義的思考與討論呢?中正紀念堂自10月29日至12月19日,舉辦「回到判決的那一天–陳武鎮藝術創作展」,展出藝術家陳武鎮近二十年來的油畫、木雕代表作,以藝術承載臺灣白色恐怖時代的憂患,也對威權時代的獨裁者提出批判和撻伐。


陳武鎮的木雕與油畫作品,描繪了政治受難者、家屬、加害者的處境與經驗(策展團隊 提供)


陳武鎮的藝術創作,與他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身份密不可分。1969年,他因為在測驗卷上書寫「反中央,反對國民黨」八個字,被以《懲治叛亂條例》第七條判刑兩年,到臺東泰源監獄服刑。出獄後,陳武鎮持續受到情治單位的監控而無法自由創作,直到解嚴後,才逐漸從自己的受難經驗出發,也為素昧平生的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發聲。

陳武鎮的作品帶有強烈且鮮明的情感,呈現威權統治下,加害者基於自身恐懼,對受害者所展開的各種想像與扭曲,並展現白色恐怖中豐富飽滿的人物群相。他希望觀眾以個人、家庭的角度來欣賞作品:「各位也許會在隱隱約約之間,聽到許多受難者的母親,在黑暗的夜裡,獨自哭泣的聲音。」

陳武鎮以木雕作品表現人性的多樣性和扭曲,搭配聲音藝術家澎葉生收錄他吟誦的詩句,讓觀眾想像其不平則鳴的創作脈絡(策展團隊 提供)


本次展覽於威權象徵中心場域——中正紀念堂舉辦,由陳佳利與吳介祥擔任策展人,並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的研究生共同策劃。策展團隊希望藉由藝術家豐富的作品內涵與力道,搭配學生錄製的導覽解說,把臺灣威權時代的故事與情感刻入觀眾心中。

陳佳利認為,臺灣的白色恐怖展覽大多聚焦在受難者身上,陳武鎮的作品則持續反思加害體制,以藝術開展多重思考角度,能夠帶領觀眾思考白色恐怖下受害者、家屬、加害者與旁觀者的處境與經驗,深具人權教育內涵。吳介祥則表示,陳武鎮以創作賦予經歷白色恐怖的生命形貌,讓觀眾看到他們、感受他們、紀念他們,同時,藝術也為中正紀念堂提供一條積極卻不躁進的轉型路徑。


「判決書」系列油畫貼有政治案件判決書,象徵判決對人生的扭曲(策展團隊 提供)


陳武鎮於2000年政治檔案剛開放時,即取得判決書入畫,本展覽展出判決書檔案複製品,搭配說明使觀眾深入了解案件原委(策展團隊 提供)

 

本次策展獨特之處,在於設計兩份不同的摺頁,分別引導觀眾走入「歷史路線」與「藝術路線」——透過提問,引領觀眾探究白色恐怖歷史,例如:白色恐怖時期的司法人員,是否只能服從威權體制,而沒有其他選擇?藝術家又如何透過創作技法,呈現消失的受害者與其家人的處境?觀眾只要掃瞄摺頁上的QR code,則可以聆聽相關解說與人物故事。


展場提供「歷史路線」與「藝術路線」兩種不同摺頁與參觀路徑(策展團隊 提供)

 

最後,從過去回到臺灣轉型正義的當代,讓觀眾透過一紙判決書,來到呈現六個人物故事的小桌,深入體會白色恐怖對當事人所帶來的創傷與苦痛,引導觀眾透過重寫判決書,重新思考社會對於受難者應該展開的賠償與平反。



每個座位各展示一位政治受難者的生命軌跡,邀請觀眾認識受難者立體的生命面貌,進而發想轉型正義平反措施(策展團隊 提供) 
 


延伸閱讀: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