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堅毅不屈的華裔移民!加拿大華裔博物館特展「一席之地: 卑詩省與華人的遷徙」

2022/09/12
閱讀數 : 846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像全數由加拿大華裔博物館(Chinese Canadian Museum)授權提供


加拿大華裔博物館(Chinese Canadian Museum)所策劃的展覽「一席之地: 卑詩省與華人的遷徙」(A Seat at the Table: Chinese Immigration and British Columbia)自2021年在溫哥華唐人街開展後便受廣大矚目,更將展覽擴大至溫哥華博物館(Museum of Vancouver),在雙展館並行下同步展出。這項特展爬梳了卑詩省華裔加拿大人的過去與現在,從中探討他們如何在異地紮根,並在當地建立他們的歸屬感。

展覽以「食物」揭開序幕,介紹中華美食如何在異國落地生根、發芽茁壯,展區入口以香港茶餐廳文化作為設計靈感,呈現一家人圍著圓桌共享港式點心的視覺圖像,傳達華人最為重視的飲食文化。加拿大華裔博物館更利用溫哥華博物館較大面積的展廳,增添更多互動裝置,觀者能從影音互動展版、影像和聲音裝置,貼身聆聽、沉浸於關於移民文化的故事。


這項展覽從「食物」主題出發,再延伸至「服務」、「文化」和「行動主義」,從不同的面相來展示華裔加拿大人的歷史和文化。(Credit: Chinese Canadian Museum)

策展團隊邀請了數名當地的華裔藝術家為特展製作作品,圖為「食物」展區中由藝術家鄭曉薇和楊佩華所設計的鋼製炒鍋。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花格圖案,以及鄭曉薇小時候在中秋佳節所嚐月餅留下的酥鬆餅皮、醇厚蓮蓉與鹹蛋黃的美味記憶。(Credit: Chinese Canadian Museum)

 

在「食物」展區後,展覽分別在「服務」和「文化」兩個主題中,展示華裔加拿大人的歷史和文化,其中包括他們如何在當地做起生意,以及如何與卑詩省內其他移民及原住民社群建立關係。藝術家黃柏武的〈媽媽的藥櫃〉是亮點展品之一。這件裝置的靈感來自於其母親家中擺放中藥的木櫃,當中陳列許多裝在不同大小瓶罐的中藥材,分門別類地排放。那些來自記憶中外婆的藥櫃,或是目前家中同住長輩所存放物品的方式,如此的「再現」,激起許多華人似曾相識的熟悉情感。

在「行動主義」展區中,多件展品反思近年在國際上趨增的排華現象。例如印有過去主流媒體針對華裔移民所提出的歧視言論燈籠,或由當地華裔藝術家製作「限華」大字霓虹燈牌。新冠肺炎剛在西方爆發之際,針對亞裔的仇恨事件屢次出現,排華現象在具眾多華裔人口的溫哥華格外嚴重。對老一輩移民來說,此狀況等於是「歷史重演」,時間沙漏似乎將他們帶回到20世紀的加拿大: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聯邦政府取消了歧視華人的人頭稅,歧視政策卻隨之而來,全面禁止華人移民加拿大。《華人移民法》(俗稱《排華法》)在 1923 年正式通過。在禁令之下,只有少數人獲得豁免,而對在加國出生和已入籍的華人更是帶來重重困難。排華法雖在1947年被廢除,排華現象卻未曾真正遠去,對於曾捱過排華歲月的華裔加拿大人來説,這段創傷又因疫情而再次被灑鹽。

展覽中的大型裝置為展覽設計的「面孔之海」,呈現了來自不同世代的華裔加拿大人,其中包括加拿大華裔社區最早的僑民領袖溫金有(Alexander Cumyow)。(Credit: Chinese Canadian Museum)

展覽尾聲的剪影裝置呈現了溫哥華唐人街的景致,邀請觀眾前來互動並分享他們自身的故事。(Credit: Chinese Canadian Museum)

 

為了替華裔移民發聲,策展團隊在展覽尾聲設置了能進行互動的剪影裝置和虛擬實境體驗站,更邀請觀眾前來多媒體故事站分享自身故事。在大型裝置作品「面孔之海」中,觀者則能從來自不同世代、經歷過排華過往的一張張面孔,聆聽他們不屈不饒的故事。「一席之地: 卑詩省與華人的遷徙」交織了過去和現在,從多重面向呈現加拿大華裔移民的歷史與文化,探索其身份認同、歸屬感和移民韌性,進而重新思考華裔移民的意義。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