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讓古蹟重回我們的生活」屏東菸葉廠現地常設展再現工業遺產

2022/10/11
閱讀數 : 2025

作者:林宜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


屏東菸葉廠於2022年起以「屏菸1936文化基地」(以下簡稱屏菸)開放參觀,是近年少見、由政府主導修復再利用的大型工業遺產,常設展「菸.葉.廠-複薰的金黃記憶」作為本土第一個具規模的文資「現地展」,透過現地保存工業遺產,讓秋菸的金黃記憶再次具體。

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TICCIH)於下塔吉爾憲章(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指出,工業遺產的保存應將建築構造物、設備機器、產業景觀等視為一個整體,且工業遺產規模龐大,因此在原址進行「現地保存(preservation in situ)」是最適合的保存模式。然而,工業基地的再生如何嘗試搭接其產業歷史?在當代文化角力下,我們又如何進行再現詮釋呢?屏菸的重生和再現過程,值得各界重視。


展覽入口的菸葉藝術裝置。(林宜珍攝)

常設展大多數空間均現地保存完善,並未太過博物館化,保留工業現場的況味。(屏菸1936文化基地 授權)

 

金黃秋菸的記憶與重生契機

屏菸前身是日治時期1936年設立的「屏東支局葉菸草再乾燥場」,負責屏東地區菸業的耕作技術指導、菸葉收購、加工和儲存工作。不同於其他菸田春季耕種的規律,屏東秋季的自然環境適合菸葉生長,故形成世界罕見的「秋菸」景致,品質與產量皆屬上乘。然而,隨著產量逐漸減少、專賣制度廢止、進口商品競爭等影響,於2002年10月關閉,臺灣菸酒公司也在2017年收購最後一批契作的菸葉,結束了臺灣本土百年菸業的歷史。

2018年,屏東縣政府以「屏東縣大博物館計畫」,爭取到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經費挹注,逐步整備園區環境、修復空間、置入展覽與活動,終在2022年以「屏菸1936文化基地」為名開放。

 

文化價值再現:工業遺產現地展示的挑戰

步入「菸.葉.廠-複薰的金黃記憶」常設展,眾多菸葉加工大型機械映入眼簾,觀眾伴隨菸葉的加工步驟,先在「實驗室」瞭解屏東菸葉種類、種植技術、產業價值等背景,轉身進入廠區後,經由結合數位多媒體動態影像的真空除濕機與切尖機,體驗菸葉的加工處理,配合聲光效果,機械仿若恢復運作,十分吸睛。

真空濕潤機光雕投影,以抽象方式演示成車的菸葉推送進機械加濕的景況。(林宜珍攝)


切尖機光雕投影,在輸送帶上投影展演菸葉揀選後切尖的過程。(林宜珍攝)

 

大型除骨機區則採取沈浸式設計,設計團隊創造出一條新的高架動線,安全地讓訪客穿越密集的機器量體,體驗3分鐘動態當代燈光音樂科技演繹的菸葉風選、分離、除骨、震盪加工流程,帶領訪客進入充滿想像力的超現實狀態。

有別於展覽前段以機械作為主角,「職人匠心」單元運用文獻、物件和訪談紀錄片,讓焦點回到現代工業化進程中,最重要的推手——「人」。展覽末段,當觀眾登高回望,陽光透過一道浪板山牆灑入,將空間渲染出一片如菸葉乾燥後的暖黃,產業建築的經典屋架結構清晰可見,風采震攝觀者的心神,為菸業之旅畫下動人的句點。

 

除骨機利用動態聲光展演,抽象展現煙葉的風選到除骨的加工過程。(上圖:屏菸1936文化基地 授權、下圖:林宜珍 攝影)

職人匠心展區呈現現代工業化進程中,最重要的推手——「人」。(屏菸1936文化基地 授權)

 

綜觀臺灣近代官方主導的工業遺產再造,多半先以藝術進駐為歷史建築續命,再導向文創消費,填補對財務平衡與觀光人潮的需求,經常犧牲建築以外的機具設備、遺落職工文化的探討,形成「文化失憶」的現象。

反之,屏菸現地常設展克服了種種不利於參觀的條件,包含缺乏空調的半開放挑高空間、漫長的走道等,嘗試體現菸葉產製過程的工業脈絡,努力在知識性與娛樂性、保護遺產與參觀舒適性之間取得平衡,更運用沈浸式多媒體,畫龍點睛的勾勒出一個文化產業基地的再生,讓古蹟重回我們的生活。

針對館內部分重要設施工具,均有標示牌解說其使用功能,增加觀眾對菸葉產製過程的想像,再現工業脈絡。(林宜珍攝)

 

如今,園區嘗試以售票入場作為管理的實驗模式,既自信又大膽,而規劃願景未來還包含縣立美術館、典藏館的設置,結合客家館、原民館等空間,屏東縣政府意圖運用這個場域訴說屏東的故事,在世界的工業遺產再生經驗中,屏菸所構成的獨特個案,值得長期關注。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