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誰眼中的大清末世?倫敦大英博物館「晚清百態」特展中的弔詭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像由倫敦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授權使用
倫敦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於今年五月推出特展「晚清百態」(China's Hidden Century),這檔籌備五年的展覽是全球首個涵蓋整個19世紀中國的大型特展,開展後話題不斷。
展覽以〈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揭開序幕,透過這幅由八個掛軸構成的巨大輿圖展示了大清帝國的曾經的日升,帶出接下來的日落。該展所聚焦的便是1796至1912年間──這一百餘年間,康雍乾所創造的大清帝國盛世步入內憂外患的動盪時代。不論是被西方列強的壓迫、民間起義,抑或面對如雨後春筍般發起的改革運動,皆讓大清國力遭受強烈打擊。
「晚清百態」圍繞在宮廷、軍事、藝術、民間生活和全球交流五大主題,圖為聚焦於軍事的展區。(©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慈禧太后的袍服,1880-1908年,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展覽可見歷史教科書中耳熟能詳的名字,包括慈禧太后、晚清大將曾國藩和李鴻章,以及改革派的康有為與梁啟超。並透過這些晚清歷史人物使用的物件,帶領觀眾爬梳各個晚清歷史關鍵時刻。例如,聚焦在社會運動的展區,特別提及「太平天國」──由農民洪秀全起義創建的割據政權是清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內戰。太平天國雖有書面上的記載,卻鮮少有歷史物件留下。此展將罕見的幾件文物聚集,包括當時鑄造的錢幣,一件極其罕見的洪秀全所著的御馬襖,以及有五爪龍圖案的黃白絲繡兜帽和靴子,可見太平天國當時是如何「挪用」了其敵人清朝傳統上代表帝皇的圖騰與色彩。
內憂之外,西方列強勢力的逼近是長久以來被清朝視為「國恥」的部分。《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king)〔註釋1〕從英國國家文獻館(The National Archives, UK)借展,是此展最大亮點之一,這份文件革命性地開啟了中國的門戶,決定了香港之後百年的命運。然而,在外來勢力與民間起義之下的晚清,難道真的是如此不堪嗎?
聚焦晚清民間社會的展區從食衣住行和娛樂中探索老百姓在動盪的時代是如何繼續生活並催化物質與視覺文化的創新。(©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表示希望藉由此展探究晚清社會是如何在動盪之中催化物質與視覺文化的創新,這一點被體現在民間社會的食衣住行和娛樂的展區。例如,展區中的代表之作,一幀描繪商人陸禧甫的夫人李氏的畫像。在動盪的時代,庶民女子的文獻記載實屬不多,我們所幸透過這幀受西方攝影術影響的畫作略知她的生平。
佚名畫家,李夫人肖像,水墨設色紙本,中國,約 1876 年。陸鶴鳴先生捐贈,經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許可。(© ROM,©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以李氏肖像做為展覽主視覺,為的是展現對女性的重視,除了大多數展品與女性有關,並以清末女性詩人秋瑾的故事為展覽劃下尾聲。然而,這亦為此展受到多數批判的部分:開展不久,詩人暨翻譯家王藝霖(Yilin Wang)指控大英博物館未經同意使用她所翻譯的秋瑾詩作。自此,對於此展的批評聲浪如雨後春筍般湧進,諷刺大英博物館是以帝國主義者的姿態在呈現晚清的面貌,不僅是秋瑾譯作之事,整個展覽的核心概念皆存在著一層層的問題。
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博物館機構,大英博物館在策劃這檔展覽時是否將現今博物館必須身負的「去殖民化」責任拋出腦後?館方表明此展是呈現晚清在動盪時期仍具充沛的生命力,但關於晚清的「中外交流」展區卻顯得弔詭──這些珍奇文物來到英國這塊土地的故事是被忽略的。它們從何而來,又是如何被納入西方人的囊中?如同其弔詭的英文展名一般:隱秘的中國。似乎一切仍以西方人的獵奇心態在看待所謂的「東方」──既遙遠而神秘,唯有他們揭開面紗,才能被仔細探究。
〔註釋1〕1842年,清朝在對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雙方因而簽訂《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king)──這是清朝首個因戰敗而簽定的條約。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