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博物館作為抗爭場所—香港政治行動者在博物館中發聲

2021/03/29
閱讀數 : 1299

作者:黃漢鋒(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生)


「博物館應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此觀點在近年受到諸多挑戰,例如博物館行動主義(Museum Activism)的興起。英國學者Richard Sandell指出:博物館行動主義主張博物館受到符合道德規範的價值所形塑,有意識地為政治社會及環境帶來改變。某些博物館自發性地善用館內資源,嘗試為社會做出改變,例如英國的無家可歸博物館(Museum of Homelessness),挑戰當代社會對於流浪者的刻板印象。

行動主義有時是由館外人士所發起。2017年5月英國環保團體「BP or not BP?」於大英博物館內以戲劇表演的形式,呼籲博物館與石油公司切斷聯繫。有時這些抗爭能成功引發博物館的正面回應,2020年反種族歧視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傳到英國後持續燃燒,不少博物館成為抗爭場所,例如倫敦碼頭區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 Docklands)為回應行動者的聲音,拆除立於館外的販奴商人Robert Milligan雕像。


英國環保團體「BP or not BP?」於大英博物館內的抗議戲劇。(The Weekly Bull, CC BY-NC-ND 2.0 via Creative Commons


倫敦碼頭區博物館的販奴商人Robert Milligan雕像,被貼上抗爭標語。(Chris McKenna, CC BY-SA 4.0 via Creative Commons

 

自2019年6月起,香港發生一連串政治運動,某些國外博物館就該運動作出回應或行動,如香港政治行動者設計的「磚拱」獲得倫敦設計博物館的比斯利年度設計大獎(Beazley Designs of the Year)最高人氣獎,但香港的主要(公營)博物館則沒有就運動作出回應。

有趣的是,一些政治行動者主動地在香港歷史博物館中發聲。該館的「香港故事」常設展從設立至今受到不少學者關注,有關論述幾乎都指出該展覽暗藏政治立場,以中國的視角敘述香港史,強調中港不可分割的關係。自2020年10月19日起,常設展開始進行大規模改動工程,在展覽最後一天,筆者專程前去觀展。

在參觀展區八「現代都市與香港回歸」時,發現不少觀眾致力於紀錄1989年百萬人大遊行的展版內容,以及多媒體設備中有關六六/六七暴動的內容。〔註〕此外,有不少政治行動者手持文宣或相關字句在展場拍照,也有政治行動者高喊政治口號,做出表達政治訴求的常用手勢,一塊以「聯合聲明」為題的展版上更被貼上抗議文宣。政治行動者們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這一具有象徵性及高能見度的公眾場域中,用不同的方式發聲,期望吸引媒體及市民的關注。事後,可見不少媒體都有報導相關事件,一方面提升人們對香港政治情況的持續關注,另一方面引起港人對該展覽發展去向的關注。


多媒體設備中有關六七暴動的內容(黃漢鋒 攝影)


被貼上抗議文宣的展版(黃漢鋒 攝影)

 

作為官方機構的香港歷史博物館沒有就此事做出回應,其實這也不足為奇,從政府處理政治運動時的態度已可見一斑。據香港電台引述消息指出,新展預計不包括反送中運動。這回應了柳泳夏的觀點「香港的(公營)博物館僅成為中國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巨大磁場的強烈光譜,因之本土香港很難在博物館裏找到」。香港的公營博物館在成為「行動主義者」的道路上,仍有一大段距離。


註釋:

「六七暴動」是關於左派團體反對英國殖民政府的事件,「1989年百萬人大遊行」為香港人聲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抗議學生之運動,而該事件至今在中國始終是禁忌。上述事件均重挫中共政權形象,使中共在香港失去人心,及令港人懼怕中共。不少港人擔心更新後的展覽會成為政治工具,而這些政治歷史會被改寫或「消失」,故不少觀眾都致力紀錄這些展覽內容。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