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結合地方環境、文化與促進社區合作的關鍵連結!2023年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年會報導

2023/12/28
閱讀數 : 1123

作者:呂怡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


2023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OM-ICR)於臺南市立美術館召開年會。時隔9年再到臺灣,期間人類社會歷經了一場大疫情,地球環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此時的地區博物館,關心什麼樣的議題、又能如何作為?

連結地方的關鍵!社區參與、凝聚認同

2022年的博物館新定義中提及「博物館具有近用和包容的特質,促進多元性與永續發展。博物館本於倫理、專業及社群參與的方式運作和溝通」。本次會議的專題演講,也圍繞著前述定義,探討與回顧區域博物館價值觀、功能及行動。

ICR主席Zahida Quadri演講(呂怡屏 攝影)

ICR主席Zahida Quadri指出,區域博物館基於對不同社群以及有形、無形文化遺產的關懷,致力於提高博物館或區域遺產的近用性,近年已成為連結社區經濟和社會復興、及促進居民對群體或地域認同的基地。

前任ICR主席Irena Zmuc更強調區域博物館的特殊性,因其發展的養分來自地方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網絡,區域博物館透過調查、整理資源,得以活化區域的經濟以及人文與自然環境,貢獻於地方認同的建立。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洪世佑演講(呂怡屏 攝影)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洪世佑則以國立臺灣博物館「文化共作」的概念為例,說明該館持續參與原住民藏品研究、展示策劃和工藝品加值運用,文化平權之博物館處方籤,以及擴大館藏品與社會連結的推廣計畫等工作面向,談論國立博物館與地方社群的協作的方式與成果。

帶動地方參與的多元方法與實踐

本次論文發表分為三大主題:區域博物館與地方創生、社區網絡建構、區域振興。從議題的面向來看,主題包含群體或區域認同、文化復振、社區營造、環境與生態保存等。例如,屏東的阿緱故事館,以博物館方法處理地方環境問題,帶動社區居民改善家族老屋周圍惡化的環境,一同保存地方有形、無形文化資產,及推廣環境教育。

撒奇萊雅族人拉蓊・進成分享「Silangaw i Katangka茄苳之芽」展覽與集體療癒。(拉蓊・進成 提供)

 

而以關懷對象的面向來看,則包含高齡者、兒童、原住民族、性別、甚至是社區整體等多元的社群。其中,花蓮撒奇萊雅族的「silangaw i Katangka茄冬之芽」展覽,透過文物調查喚起族人對原部落被迫拆遷的記憶,使在地的展示空間成為詮釋部落歷史流變,以及族人與過去經歷和解的場域。

同時,關於區域博物館運用方法的面向,則包含歷史或記憶再詮釋、藝術教育、環境教育、友善平權的活動、跨單位的連結的討論。其中,桃園市立美術館的兒童藝術共榮計畫,以館藏藝術品為元素逐年規劃教育活動,用藝術參與來推動文化平權。

結論:活化地區、建立人與生態環境的連結

區域博物館各自面對不同的文化社會環境,也有各自應對與解決課題的方式。然而,相同的是區域博物館以其多樣與包容為基礎,成為表現各種聲音觀點的平台。從各場次演講中,看出地域博物館仍秉持「連結(connection), 參與(involvement), 多方協力(collaboration)」的核心價值,進行社會性實踐,同時展望從更具多元的方法與思考方式,去認知地區,建構人與生態的網絡性關係。

 

執行編輯:謝佳均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