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平宅記憶,「移動的自由」特展留存將消逝的社區故事
作者:鄧皓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平宅」(平價住宅)為1960至70年代政府提供之社福措施,「安康平宅」為其中規模最大的區域,安置包括隨越戰輾轉來台的越棉寮難民;多年積累許多社會問題,飽受外界、甚至社區內部的汙名和偏見。
市府自2012年規劃將安康平宅階段性改建成「興隆公共住宅」,解決房舍老舊擁擠的問題,並試圖改變地方風氣。
「移動的自由——遇見安康平宅最後的風景」為「興隆社宅公共藝術計畫」之階段性成果展。該計畫以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社會住宅公共藝術總體論述「HOME TO ALL」為概念〔註釋1〕,由「明日製作所」延伸出「我們在文山相遇」為題,規劃在2022-2026年之間,透過藝術創作與行動,推動當地居民、民眾/未來住戶對於社宅共居生活的想像。
「移動的自由」策展於安康平宅的空戶中,作品《在小客廳遇見你》營造「興隆小客廳」進駐時的空間氛圍。曾舉辦過與平宅居民烤餅乾、畫畫、小旅行等活動。(鄧皓勻 攝影)
「移動的自由」源自於明日製作所藝術工作站「興隆小客廳」進駐一年多以來觀察與經驗的累積。藉由在平宅創造一處公共空間,讓平宅居民的生活需求與故事得以聚集,陪伴居民們搬遷移動上的心理變化,也讓在外界觀望安康平宅的民眾,有機會走入並認識平宅居民的「立體」樣貌。
展覽以藝術作品串連家屋空間和居民物件,分佈於三個空戶平宅當中。《在小客廳遇見你》透過居民的代表性物件,講述其中的生命故事、社區間的互助精神、以及彼此相遇的歷程。
例如,明日製作所藝術工作站「興隆小客廳」進駐之際,曾邀請Heard Corner荷角藝術療癒工作室-劉怡吟藝術治療師帶領居民體驗翻製石膏手模。而居民鳳玲雙手的模型,使得觀眾可以藉由歷經風霜的痕跡,了解她所經歷中國赤化、寮國叢林生活與越戰的記憶。
居民鳳玲的雙手模型。左手食指和右手大拇指因故受傷而變形。(鄧皓勻 攝影)
另一戶空間為已逝廖婆婆的家屋,播映風景映畫創作社的紀錄片《廢墟的獨白》。空間與紀錄片圍繞著被遺留下來的傢俱用品相互對話,從中拼湊原平宅屋主的個性與生活。
廖婆婆在兩三年前跟著救護車出門後就沒有再回來了,她的家屋並沒有被家人整理,還留有廖婆婆生活的軌跡;《廢墟的獨白》記錄平宅廢墟的樣貌,穿插居民的訪談片段,使得我們得以窺見平宅社群面對環境變化、居所移動與自身生命的感受。
作品《廢墟的獨白》需走入廖婆婆的家屋中觀賞。(鄧皓勻 攝影)
而陳伯義的作品《百福臻》,取名自他在安康平宅發現的一幅門聯「百福具臻」;以陪伴之意,透過搬離前居民與家屋的合影給予祝福。另一方面,這些照片記錄了平宅居民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藝術家陳伯義除了記錄當下的影像外,也數位修復居民昔日的照片,藉此再現居民們的生命活力。(鄧皓勻 攝影)
展覽中可見每個人對於「移動」和「家」的選擇,並非所有平宅居民都會搬遷至社宅,現有居住互動網絡勢必隨著安康平宅的拆遷而轉變。該展陪伴地方記住吉光片羽,也為即將混居的未來,創造不同社群之間共享空間/共想日常的起點。
【註釋1〕:「HOME TO ALL」為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於2019-2020年委託禾磊藝術發展而成。詳見「臺北市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設置先期規劃」。
執行編輯:謝佳均
「移動的自由——遇見安康平宅最後的風景」詳細資訊
展覽日期|2024/03/08~04/21
時間|每週五、六、日13:00-18:00
地點|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四段105巷24號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