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代中的博物館溝通媒介,以故宮南院Threads為例
作者:羅楷盛(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
故宮南院主要經營3大社群媒體:Threads、Facebook與Instagram,三者同為母公司Meta旗下的社群軟體,卻各有不同的生態、用戶與操作方式。因此,博物館社群經營從專注單一平臺,轉變以多角形式推廣議題。其中,Threads於2023年中推出,並以其飛快的節奏與高互動性吸引大量使用者,成為時下熱門的社交平台之一。
artnet專文〈天哪!我不是實習生:惠特尼博物館如何通過古怪風格獲得Threads青睞〉指出,越來越多博物館使用怪誕、幽默風格的Threads貼文,為博物館注入更活潑的形象,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拓展新觀眾。然而,我們如何透過Threads,為館舍創造獨特的性格呢?
「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中的〈霖雨圖〉,由左至右:館方以Facebook發佈新聞稿、Instagram發佈文物介紹與限時動態、Threads發佈社群編輯觀展心得,依據平臺屬性發佈不同的內容,以不同的論述角度,吸引不同社群用戶對展覽/件產生興趣。(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Facebook、Instagram、Threads)
瞄準「厭世代」,暗藏人味的發文三要素
臺灣社會的多元與對話空間,使過往的社會標準受到挑戰。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厭世代普遍對未來感到迷茫與無力。厭世情緒在網路時代的放大下,更演變成了一種青年文化的符碼與自嘲式的幽默感,也成為社群媒體的溝通語彙之一。【註釋1】
在厭世當道的社群溝通模式之下,透過生活化的文案,連結大眾生活與生命記憶,使得收藏於博物館中的文物們走近大眾。而在社群策略的擬定中,仍須考量博物館期望於平臺中達到的目標為何?例如,品牌形象、拓展觀眾群、展覽宣傳等面向。故宮南院的Threads發文主要融入了三種要素,嘗試呈現更具人味的互動:
一、創造陪伴的日常對話:厭世代普遍的孤獨感,造就了為滿足陪伴需求而不斷推陳出新的社交平臺。概念運用至Threads經營中,瞄準青年世代喜愛的元素,並以廢文、日記、碎碎念、心情小語等輕鬆口吻的文案類型,創造如同與朋友閒談、分享的陪伴感。
以〈明宣宗畫花下貍奴圖〉搭配閒談般的文字,就如同社群上層出不窮的「曬寵物」發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Threads粉絲專頁)
在會考期間也即時就故宮文物成為考題報導發文,並在深夜以貼文關心、陪伴考生。(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Threads粉絲專頁)
二、成為在地的好厝邊:而Threads短文即時互動的特性,結合故宮南院的所在地:嘉義,搭配氣候、地址等鄰里平時的家常話題,拉近博物館與在地的距離,也加強南院的地標形象。
南院身為「嘉義居民」的親切Threads自我介紹。(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Threads粉絲專頁)
文案加入雨聲、及在地即時氣候,連結展品特色。(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Threads粉絲專頁)
三、結合生活的文化知識:此類型發文主要以當期展件為主,將文物詮釋或背景故事連結日常生活,並以問答、觀賞心得等文案,創造出更具人情味的文物知識與館所形象。
連結當代生活時常遇到的失眠議題,講述〈日本 雙獏牡丹紋被套〉的安眠功能。(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Threads粉絲專頁)
結語,與觀眾溝通的新視窗
隨著越來越多的臺灣博物館開始探索這片數位新疆域,一個更加多元、互動且富有創意的博物館社群時代,或許已悄然揭幕。
Threads作為較新的社交平台,提供了嘗試創新內容形式的機會,但也相當考驗社群編輯對文字與博物館內容的掌握。如何在快節奏的社群互動中,依然保持博物館內容的專業性和教育意義,深化公眾對文化遺產的理解與欣賞,也值得我們持續探索、學習。
【註釋1】厭世,可以理解為對社會感到失望、無力或憤怒等負面情緒。這些情緒的產生,往往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經濟發展、資源分配、政治或社會變革的徬徨與不適應等。在現代社會中,厭世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尤其在年輕世代中。
❚ 執行編輯:謝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