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充滿情感的博物館—荷蘭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榮獲歐洲博物館年度大獎

2021/08/20
閱讀數 : 2337

作者/攝影: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自2020至2021年,對歐洲各地的博物館而言,都是嚴峻的一年,連帶許多論壇與獎項皆隨之取消或順延,一年一度舉辦歐洲博物館年度獎項(European Museum Year Award;簡稱EMYA)的歐洲博物館論壇(European Museum Forum;簡稱EMF)亦是如此。在2021年5月6日,EMF終於透過線上直播,一口氣頒布了2020與2021年度EMYA得獎名單。從其歷年各類別的獎項可知,除了博物館的研究能力、文化遺產保存及修復、觀眾互動的友善度之外,博物館永續性、學術跨領域及科技活用,皆是EMF衡量博物館發展的指標。2021年度大獎,則是獎落荷蘭萊登市的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Naturalis Biodiversity Center),並給予「充滿情感的博物館」之評語。

觀察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的動植物研究與典藏、制度與軟硬體設備,可說是完整且獨立的自然史研究中心,其擅用ICT技術建立龐大的線上物種搜尋數據庫(BioPortal)、大量使用3D成像與列印復原恐龍等化石、在實驗室進行各種古生物DNA分析與地質研究,並聘用全職研究員與博士後研究人員進行長期研究計畫等。然而,這些計畫在成果發表之前,不一定能輕易在一般大眾面前展示,那何以得來「充滿情感的博物館」的褒獎?關鍵在於生物多樣性中心的博物館展廳,如何透過展覽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採挑高通透的空間設計,提供觀眾舒適的參觀環境。(王幸慈 攝影)

 

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的博物館於2019年重新開幕,共有九層樓,一至二樓為充滿各種相近物種標本與素描的「生命科學(Live Science)」展廳,觀眾可見透明無牆的館員辦公區,還可在二樓觀察研究員在恐龍實驗室(Dino Lab)研究化石的重組和復元。在三樓的「生命(Life)」展廳中,不僅陳列生物標本,其展間設計更是巧妙將海洋的畫面投影在大型布幕上,配合逐步向上的階梯,若隱若現地使用海平面/布幕區隔陸上與海洋生物。


生命廳將海洋的畫面投影在大型布幕上,藉以區隔陸上與海洋生物。展廳不用牆面做區隔,增加了空間的寬敞度。(王幸慈 攝影)

 

博物館的四至五樓,是「地球(Earth)」及「恐龍時代(Dinosaur Era)」展廳。地球廳透過夏威夷、日本、巴西、冰島這四個國家不同的造地運動,講述地層與岩石的生成。而在恐龍時代廳裡,可以觀賞荷蘭境內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展示及研究。同時,亦展出館方與他國研究機構合作的實際成果,使原本殘缺不全的化石,透過精準的3D掃描與列印技術,得以重現完整的恐龍骨架。


恐龍時代廳展出荷蘭境內最完整的恐龍化石與研究成果。(王幸慈 攝影)

 

再往上爬,六至七樓包含「冰河時期(Ice Age)」和「早期人類(Early Human)」展廳;八至九樓則是「誘惑(Seduction)」與「死亡(Death)」展廳。誘惑廳的設計如同其名,大自然的生物利用自身斑斕鮮豔的色彩,引誘獵物上門或迷惑狩獵者以求生存和繁衍,館方使用19世紀歐洲百貨公司專櫃和櫥窗的陳列方式,展示生物的各式形態,給予觀眾目眩神迷的驚喜感。而死亡廳的展示設計最令人驚豔,全廳使用迷宮(labyrinth)的方式展示生物消逝的過程。對死亡有所忌諱的觀眾,可以帶點距離,透過高聳展櫃/牆上的孔洞側看生物標本,一層層走進展間的中心。而展牆上的文字亦不斷向觀眾提問:死亡是什麼?我們該懼怕死亡的樣貌嗎?當觀眾走到展覽盡頭/展間中心時,終於得到回答:死亡,是生物生生不息的一環。以死亡的主題扣回生命廳對於生命的頌揚,是館方用心之處。


館方考量主題、標本展示型態與觀眾的接受度,死亡廳的展示物件不會直接映入觀眾眼簾,而是用展牆做部分遮蔽,等觀眾有心理準備再就近觀看。(王幸慈 攝影)

 

在參觀過程中,筆者感受到館方對於展覽友善與互動的重視。多數展廳設有館員與觀眾互動的問答區,館員也會主動攀談介紹展品,加深觀眾的參與度。在建築空間的規畫方面,各樓層設置可飲食的休息區,以及寬闊的親子工作坊場地,給予觀眾舒適的參觀體驗。最重要的是,觀眾可感受到博物館如何以最親民的方式,將研究成果具象化,引發觀眾對自然史的好奇心,不將標本視為死物,而是物種的轉化與延續。


許多展廳有館員駐點,就展廳主題與觀眾互動和教學。圖為地球廳一角。(王幸慈 攝影)


資訊來源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