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打破地方的文化距離!德之島「觸摸觀看德之島的民俗藝能與祭典」影像展示計畫

2024/11/01
閱讀數 : 1214

作者:林筑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


2021年登錄世界自然遺產的徳之島,以其獨特的自然生態聞名,同時深受日本本土(大和文化)和沖繩(琉球文化)雙重影響,形塑出多元交融的民俗祭儀特色。由於其地理位置相對偏遠,難以系統性保存民俗學者的影像紀錄資料,相較於日本本土資源豐厚的博物館,當地地方館在推廣文化保存上面臨一定挑戰。

「觸摸觀看德之島的民俗藝能與祭典」(タッチパネルで見る徳之島の芸能と祭り)(展期至2025年3月31日)是由徳之島町郷土資料館、伊仙町歷史民俗資料館、天城町歷史文化產業科學資料中心,三間地方館與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合作的展示計畫【註釋1】。此計畫彙整了自2010年起德之島及其周邊奄美群島的民俗祭典與藝能影音資料,透過影像裝置,提供觀眾豐富的學術研究資源【註釋2】。並在三館同步展出,結合各館舍特色,呈現不同角度的文化樣貌。

 

民博將民族誌資料經整理後,以德之島不同地域的民俗特色為主題,包含:「奄美群島的藝能與祭典」、「德之島的藝能與祭典」、「奄美大島的藝能與祭典」、「日本國內其他島嶼的藝能與祭典」。(林筑韋 攝影)

介面設計考量使用者易讀性及操作便利性,如民博採集於不同地點與場合的歌謠影像內容,輔以歌詞文字資料,以便觀眾聆賞。(林筑韋 攝影)

 

回應地方需求而生的影像展示

德之島數位化影像展示的契機,源於2009年民博在當地舉辦的「奄美大島的八月舞」放映會(奄美大島の八月踊り)。影像播放意外喚起了德之島居民的記憶,激發他們紀錄當地傳統文化的想法,促成後續的影像採錄以及展示計畫。不僅呼應民博長期關注「以田野調查傳承民俗特色」的目標,也進一步將數位化影像技術與學術資源回饋地方,推動鄉土教育與民俗技藝的普及與延續。

裝置內容將德之島民俗特色輔以地圖呈現,使觀眾可清楚對照各類型祭儀與地域的位置關係。(林筑韋 攝影)

來訪德之島的民眾或是當地居民,可選擇就近的地方館進行參觀,同時體驗各地方館特色。如位於德之島町生涯學習中心三樓的「徳之島町郷土資料館」,聚焦「地方記憶與祭儀影像」,豐富的照片、檔案交織呈現。此外,館內迴廊的地方祭儀主題攝影展,讓觀眾能透過影像認識地方祭儀、鬥牛等文化活動,並深入瞭解德之島居民生活與自然環境。

 

德之島町郷土資料館展示徳之島傳統祭典,圖中數位裝置播放當地著名的傳統鬥牛文化影像紀錄。(林筑韋 攝影)

由高中舊校舍改建的伊仙町歷史民俗資料館,則將影像裝置與常設展並陳,連結具體物件,嘗試喚起居民過往的生活記憶。一樓展廳可見明治時期到昭和時期的生活器具,二樓則展示當地自然生態,包含特有種奄美短耳兔標本與「德之島神屋燒陶器窯遺址」等。館內也特別展示來自九州、奄美、沖繩及中國等地的食器,讓觀眾透過對比加深對當地文化交流的認識。

 

伊仙町歷史民俗資料館呈現德之島製陶遺跡的文化脈絡與生活器具的歷史意涵。(林筑韋 攝影)

作為德之島規模較大、功能最完備的地方館,天城町歷史文化產業科學資料中心展示當地從史前時期至近現代的歷史發展,並著重當地產業的演變與聯繫。該館學藝員具志堅亮表示,此次展示的重點在於利用影像引發居民對民俗技藝的興趣,成為大眾深入認識德之島文化的起點。目前館方正在思考如何運用這些影像作為未來傳承民俗祭儀活動的輔助工具。

 

結語:數位化影像展示,跨越地域的可能

展期結束後,與德之島相關的內容將保留在地方館,繼續為民眾提供瀏覽服務。透過數位化影像展示計畫,使得研究資料得以跨越地域的限制,縮短數位落差,並結合地方館館藏資源,進一步促進文化保存與知識傳遞。此計畫不僅為聚落記憶的保存創造了更多可能,也發揮了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


【註釋1】「公募型共創媒體展示」由日本國內大學與博物館等學術機構所主辦的展示向民博提案,而民博則協助開發數位化系統,提升展覽內容與媒體呈現方式。透過數位資料庫與田野資料的結合,提供最新的學術資源和媒體資料庫,將資源普及回饋社會。

【註釋2】藝能:某地域的人們在祭儀等活動中所傳唱的歌謠、舞蹈,或是戲劇,並強烈地反映該地域的民俗特色。

 

❚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