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自然,遇見自己:2024年科博館新常設展「奇幻自然」
作者:郭揚義(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示組研究助理)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稱科博館)自1986年開幕以來,是許多大小朋友校外教學與科學啟蒙的所在。2024年1月19日重新開放地下一樓生命科學廳三個展區。其中,嶄新的常設展「奇幻自然」展區,邀請觀眾一同認識自然背後所蘊含的科學原理,並思考自然、科學與生命之間的關係與意義。
該常設展包含五個單元「哇自然!嗨科學:)」、「圓不圓:蛋科學」、「動一動:生物力學」、「追呀追:計算與行為」、「說故事:探索自然,發現科學」。
「圓不圓:蛋科學」展櫃裡大小顏色各不相同的鳥蛋標本與圓形互動螢幕可見不同類型蛋的詳細說明。(郭揚義 攝影)。
展區中的臺灣雲杉圓盤木,觀眾可透過裝置了解臺灣雲杉的相關研究,並親自聞聞看雲杉的香氣。(謝佳均 攝影)
聽見蒐藏故事,看見生活中的科學研究
展覽延續自1988年至2022年的原展區「數與形」的核心精神——自然奧秘,科學解析,以大量的標本、互動及影音裝置等多元體驗,呈現大自然中令人驚嘆的生命現象與科研成果。例如,單元一「哇自然!嗨科學:)」中,可見一則又一則的科博館蒐藏故事,透過來自世界各地科學家對台灣的研究故事,帶領觀眾以宏觀的視野認識台灣自然史與科學的發展。
左圖為科博館的典藏故事;右為展覽以影片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現身說法,講述研究的箇中奧秘。(謝佳均 攝影)
或是「說故事:探索自然,發現科學」聚焦科學家探索自然、發現科學的生命故事。其中,以家中的昆蟲為主題,邀請觀眾從日常中的蟲住民認識室內生物多樣性,思索己身與自然的關係。除了以犯罪現場調查(CSI,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的昆蟲研究連結公民科學調查(Citizen Science Investigation),也呈現該館曾於2017年推出的「家中衣蛾大募集」活動,與民眾合作,探索家中衣蛾的生活史。並以此呼籲大眾可以藉由觀察、認識昆蟲的習性,以更具科學觀點的防治方法,與家中的蟲住民共處!
展區中可觀察不同樣態的衣蛾。(謝佳均 攝影)
探索科學研究的多元體驗
此外,常設展也能夠藉由錯落於展間中的多元互動、影音裝置探索科學。如單元「動一動:生物力學」,展示藉由互動投影、放大模型與動感標本,一一介紹地球上的真菌、植物與動物等生物如何適應陸地與水中環境並發展出各種極具創意的運動方式。而「動物跳耀奧林匹亞」互動裝置,則以透遊戲邀請觀眾自行創造不同型態的動物,思索動物跳躍的知識。
「動一動:生物力學」展區中觀眾可操作機械魷魚觸角。(謝佳均 攝影)
「動物跳耀奧林匹亞」互動裝置。(謝佳均 攝影)
而「追呀追:計算與行為」,觀眾得以徜徉在以細小魚蝦為食,卻身形龐大的鬚鯨擬真模型,以及捕食魚類頭足類,並可發出多樣聲音的齒鯨骨骼模型之間,認識鯨豚捕食與魚群群行中不為人知的動物行為計算秘密。
單元「追呀追:計算與行為」中的鬚鯨擬真模型及齒鯨骨骼模型。(謝佳均 攝影)
觀眾藉由展區中的聲音裝置,聽見各種鯨魚的聲音。(謝佳均 攝影)
遇見自然,遇見自己
展覽以日常經驗,連結自然與科學研究,嘗試喚起觀眾發展出屬於自己觀看世界的視角,並應用於生活當中:不論是感受更多自然與生命的美好,或更常運用理性與智慧分析眼前的人生困境,都要能凝聚盼望與勇氣,汲取自身與大地的力量,與萬物共同面對地球永續的危機挑戰。
配合新常設展,自3月起的週末下午舉辦「與科學家的奇幻之旅,遇見科學家系列講座」,邀請不同專長領域的科學家們,輪流到展覽中與觀眾交流彼此對自然與生命的心得與反思。
「遇見科學家」活動,邀請觀眾到展場與科學家見面交流。(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提供)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