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COMCOL年會,徵稿進行式
國際博物館協會典藏國際委員會(ICOM-COMCOL,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Collecting)長期致力於探討博物館如何透過典藏回應當代社會需求及時代議題,數度與臺灣進行跨國合作,2023年10月24至27日將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及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共同主辦COMCOL第13屆年會,主題為「活力典藏・動能社群:當代典藏的關懷與實踐(Living Collections, Living Communities:Contemporary Practices of Care in Collecting)」。
為鼓勵更多創新精神的當下實踐案例分享,本次投稿除了論文摘要外,也歡迎多元形式的發表提案,如:專題論壇、亮點發表、工作坊、海報發表等,邀請博物館研究者及實踐工作者共聚一堂、大力發聲!年會徵稿自即日起至2023年4月1日午夜(CET中歐時間)止。
COMCOL年會徵稿自即日起至2023年4月1日午夜(CET中歐時間)止,本次投稿形式多元,除了論文摘要,也歡迎論壇、工作坊、海報等多元形式的發表提案。(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活力典藏・動能社群:2023 COMCOL年會主題
「活力典藏・動能社群」旨在探討典藏的意義與價值,典藏不應是庫房冰冷的物件,而是凝聚智慧與情感的時空膠囊;典藏也是現在進行式,為後代留存當下的時代訊息。博物館如何從「以人為本」的關懷出發,啟動多元社群豐富能量,將資源活化傳承給當代及未來的社會大眾呢?
博物館新定義於2022年8月布拉格大會通過後,定義中強調博物館的社會角色,以及博物館如何提升多元社群之互動與參與。新定義既是對現有做法的認可,亦是另闢新徑。究竟,新定義對未來典藏的意義為何?既有的藏品管理,又如何面對挑戰?透過批判性反思典藏與典藏維護,COMCOL邀請大家共同探討、再思、研商、創造連結典藏與社會的新途徑。這包含:未來典藏實踐的可能性?物件蒐藏與現地保存如何抉擇?藏品展示必須考量的面向?如何透過敘事創造對話空間和不同觀點?如何為後代保存藏品的同時,也為當代提供近用機會?典藏實踐如何才能更加「以人為本」,促進關懷和福祉?現今權力結構中,誰掌控所有權和權威性?機構的專家知識與個人經驗或口述傳統,有何相互關係?何謂典藏倫理?又是屬於誰的倫理?本次研討會期許邀請博物館研究者及實踐者反思自身的研究發現及工作經驗,作為規劃未來典藏的藍圖,將上述問題帶到討論的最前線,展望典藏發展的可能性。
5大徵稿議題
主題一:以社群為中心的實踐,有形/無形遺產之連結與再連結(Connecting and reconnecting community-centered practices with intangible and tangible heritage)
主題二:提升近用的科技和實踐(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 for greater accessibility)
主題三:典藏記錄與詮釋(Collections docum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主題四:當代實踐(Contemporary practices)
主題五:藏品的殖民歷史、權力與不平等(Colonial histories, power, and inequities present within collections)
摘要投稿資訊:
提案投稿資訊:
本次年會歡迎創新形式的發表提案,包括專題論壇、亮點發表(6分鐘內20張投影片)、工作坊、海報發表或其他形式。提案應包含以下資訊:
大會論文集
主辦單位規劃出版論文集,若無法參與,請告知;若同意參與,完整文稿需於2023年12月1日前傳送至secretary.comcol@icom.museum。
執行編輯:郭冠廷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關鍵字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客服電話:(02)8712-3000 (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6:00)
網站更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