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藝術的療癒力量:洛杉磯蓋蒂博物館的正念之旅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019年統計全球約有9.7億人罹患心理障礙,尤其焦慮和憂鬱最為普遍;至2023年約有2.8億人患有憂鬱症。並呼籲各國需應優先考量如何促進心理健康和預防心理疾病,同時加強社區服務網的建設。
近年許多博物館也開始嘗試與不同領域的機構合作、開創新方法,關注如何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空間與參觀體驗。如美國博物館聯盟所擬的「博物館、健康與保健綱要」(Museum, Health, and Wellness Compendium),列出博物館在醫療保健領域的十個重要面向【註釋1】,其中也包含「心理健康支持」(Mental health support)。
博物館如何促進心理健康?
位於聖莫妮卡山脈、可以俯視洛杉磯全景的蓋蒂博物館(Getty Museum)於2016年起定期舉辦「博物館中的正念」系列活動(Mindfulness in the Museum),將教育活動結合「正念冥想」。
活動主題聚焦館內特色典藏,涵蓋畫作、雕塑或戶外花園的自然景觀,每個主題皆有其獨特的引導內容。例如,以梵谷的《鳶尾花》為主題,過程引導參與者覺察身體感知與思緒的變化,想像自己如同畫中搖曳的鳶尾花,感受腳下溫暖的泥土、皮膚接觸到的和煦空氣等,藉此探索與藝術品間的深層連結,發現平時容易忽略的作品細節,開啟不同於以往的藝術體驗方式。許多參與者表示,正念活動與以往的參觀經驗截然不同。甚至有觀眾向館員提到,參與該活動使他緩解了喪夫之痛。
蓋蒂藝廊教育家Lilit Sadoyan運用梵谷的《鳶尾花》作品帶領「藝術影響」計畫實習生進行正念練習。(© 2022 J. Paul Getty Trust)
療癒時刻,正念活動的五個影響
2022年舉辦的「藝術影響」計畫(Art Impact)則邀請12名高中實習生,連續八個週六到館參加以正念冥想為引導的藝術探索活動。計畫結束後的評估顯示,實習生獲得了五個明顯收穫:
- 好奇心增加(Increased curiosity)
- 注意力改善(Improved focus)
- 在壓力或困難時期進行正念練習(Mindfulness practices in times of stress or difficult)
- 對新體驗更加開放(More open to new experiences)
- 藝術創作實踐的正向轉變(Positive shifts in artmaking practice)
此外,該館也為對正念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舉辦「博物館中的正念」會議(Mindfulness in the Museum Convening),邀請館員分享將藝術與正念活動結合的策略和案例。
博物館正念會議後,館方邀請聲音治療師Sara Blowers在中央花園裡帶領一場聲頻浴。其中使用鑼和缽形成共鳴音,有助於重置神經系統到休息和消化模式、減輕疼痛,並帶領聽眾進入冥想狀態。(© 2022 J. Paul Getty Trust Photo: Cassia Davis)
心情之旅:探索藝術與情緒的自助導覽
蓋蒂博物館接著將正念概念延伸到館內的自助導覽系統中,於2023年在Getty Guide APP中新增「心情之旅」(Mood Journey),其中包含五個不同的遊覽內容:「平靜與安寧」(Calm and Serene)、「連結和愛」(Connected and Loving)、「憂鬱和渴望」(Melancholy and Wistful)、「創意和靈感」(Creative and Inspired)以及「冒險和勇敢」(Adventurous and Brave)。
不僅讓觀眾能夠從心靈療癒的角度自由探索,更將藝術詮釋權交還給觀眾,引導他們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觀照自身情緒。館方發現,融入情緒主題的導覽內容能夠鼓勵觀眾深入談論日常生活較少觸及的話題;觀眾也認為這樣的體驗別具意義。
觀眾使用手機聽語音導覽時同時欣賞藝術作品。有趣的發現是,夫妻觀眾是最熱衷於體驗「心情之旅」的群體之一。(© 2022 J. Paul Getty Trust. Photo: Cassia Davis)
Getty Guide APP的「心情之旅」中,觀眾可透過旋轉圓環圖形選擇情緒,並在接續的導覽站點中提供相應的引導資訊和提示。(© J. Paul Getty Trust)
心理健康已然成為當代不容忽視的議題,蓋蒂博物館的正念系列活動也成為促進社區居民與觀眾心理健康的重要資源,使得博物館在重視感官體驗與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成為心靈療癒與陪伴的所在。
【註釋1】博物館在醫療保健領域已做出重大貢獻的十個面向,筆者歸類後可見在特定人群或疾病方面有「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Alzheimer's and dementia)、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心理健康支持(Mental health support)、軍人與退伍軍人健康(Military and veteran health)、視力障礙(Visual impairment)」;公共衛生或醫療合作方面有「疾病預防(Disease prevention)、健康素養(Health literacy)、醫院延伸(Hospital outreach)、醫療訓練(Medical training)、營養與健康(Nutrition and wellness)」。
❚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 世界衛生組織「憂鬱症」專頁/「心理健康」專頁
- 美國博物館聯盟「博物館、健康與保健綱要」專頁
- 蓋蒂博物館〈博物館中的正念〉計畫介紹
- 蓋蒂博物館〈正念如何開啟看待藝術的全新方式〉
- 蓋蒂博物館〈「藝術影響」計畫評估報告〉
- 蓋蒂博物館〈探索蓋蒂同時探索你的感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