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我怎麼策劃首檔展覽?專訪「如果島嶼會作夢」策展人謝宇婷

2022/03/09
閱讀數 : 2032

記者:田偲妤(文化部博物之島專欄執行編輯)


冬日午後走進臺北當代藝術館,沿著長廊步入一片灰藍色的空間,「這是天色陰鬱時,馬祖大海的顏色」策展人謝宇婷帶領眾人環視展間,一句話便將觀眾帶至馬祖海邊,吐露一段充滿各種機緣的策展旅程。

展覽名為「如果島嶼會作夢」,是謝宇婷第一個策展作品,以馬祖北竿島的「祈夢」習俗為靈感,邀請五位來自台灣本島與國外的藝術家化身「代夢人」,藉由身體感知、錄像、藝術家創作書等多元媒材代替馬祖作夢,在他者與自身狀態的來回探索間,試圖傳遞、解讀或共築一段記憶中的馬祖歲月。令人好奇的是,非馬祖人的策展人和藝術家為何會展開這一段代夢機緣?策展人又是如何從無到有促成這檔初試啼聲之作?


臺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特展「如果島嶼會作夢」(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突破自我的決心!三個成為策展人需培養的能力

時間回到2018年,謝宇婷與馬祖的邂逅源自藝術家吳瑪悧的「創造思考—藝術與公共領域」課程,大部分學生或許只關心能否交出藝術計畫作業,謝宇婷卻選擇把握時機,將紙本概念一步步實踐。畢業於台大外文系、北藝大博物館所的謝宇婷相當清楚自己擅長和不足之處:「我過去受的是文學訓練,比較擅長的是『概念』,文字是我熟悉的媒材。但展覽是以當代藝術為主,我又選了應用不同媒材的創作者,在跟他們溝通作品時要花比較多心力。」為了培養將抽象概念實際做成展覽的能力,她積極參與國藝會舉辦的青年策展工作坊,也申請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鳳甲美術館的實習,畢業後更進入高雄市立美術館研究發展部工作。


左起許生翰、駱麗真館長、策展人謝宇婷、王煜松、澎葉生(Yannick DAUBY)、視訊藝術家艾瑪‧杜松(Emma DUSONG)與黃祥昀。(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一路走來,謝宇婷歸納出三個成為策展人需培養的能力:首先是學習「展覽實務」,建議可申請美術館展覽組或典藏組的實習,也可應徵藝文機構的專案助理、藝術家助理,或是申請地方縣市政府的藝文補助進一步累積經歷。此外,擬定展覽的「研究議題」也很重要,這關乎到為什麼要做展覽?展覽要討論什麼?可以做得多深?做到什麼程度?最後,必須建立「人脈網絡」,也就是平常要多結交各領域的朋友,因為「策展就是一個集體創作」,需要藝術家、視覺設計、翻譯、行銷公關、贊助單位等眾多人手一起完成。


黃祥昀〈記憶刺點:攝影與製圖工作坊〉源自為馬祖居民設計的地景體驗工作坊,以藝術家創作書記錄成果,觀眾可觀賞書中圖像、觸摸盲人點字,感受不一樣的馬祖。(田偲妤 攝影)

 

怎麼找資源?如何與藝術家合作?

然而,在具備上述策展能力後,如果沒有資金、館舍空間、硬體設備等資源,也難以促成展覽。於是謝宇婷向國藝會「策展培力@美術館專案」提出申請,順利獲得近80萬的資金補助,可從7個館舍中選擇合適的展覽空間,並由館方提供展演器材設備、專業技術與維護人力、教育活動宣傳等豐富資源。


王煜松〈在燈塔的日子〉以藍曬圖記錄東莒燈塔的建築與周遭景物,捕捉在燈塔旋轉的光,藉此思索存在此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在協助藝術家創作的過程中,謝宇婷又面臨另一場天人交戰:「策展很像同時在當導演和製作人,導演的思維就是要做到最好、最棒、最爽!製作人的思維則是不行!我們現在只有這些錢、這些時間,這兩邊其實是會互相打架的。」與舞踏藝術家許生翰合作時,這樣的衝突讓雙方一度非常痛苦。因經費與時間有限,無法讓藝術家長住馬祖尋找靈感,必須在出發前做好前置規劃。但是許生翰非常注重身體感應,不是靠電話討論就能抓到靈感,直到出發前謝宇婷借場地讓他做肢體訓練,才比較理解如何和舞踏藝術家合作。抵達馬祖後,謝宇婷不框限許生翰的想法和行動,讓他自己去逛、去感受、去跟當地人聊天,如此反而有助於他完成創作。


許生翰〈島迴〉以純白身軀裝載馬祖地理環境產生之「幽微細膩的悶」,如同遊魂般穿梭在坑道、老房、海石之間,在找不到出口的島嶼上周而復始地遊走。(田偲妤 攝影)

 

策展該怎麼學?想做的就盡力去探索吧!

從2018年在課堂上首次接觸馬祖、逐步培養策展能力、申請資金與館舍資源,到如今展覽順利開幕,更獲得第二十屆台新藝術獎第四季提名。回首三年多的來時路,謝宇婷感觸良多:「我對策展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對自己的個性、工作狀態也有更多了解,發現自己的缺點及擅長的部分。」關於策展該怎麼學?到底能不能教?謝宇婷勉勵懷抱策展夢的年輕人從實做中學習方法:「每個策展案的內容和性質都會影響到操作方式,操作方式則會影響到展覽型態。想做的就盡力去探索,過程中要勇敢、堅定,你可能會懷疑自己,但你要相信所做事情的價值!」


澎葉生〈在馬祖,她一無所聞。她聽聞一切。〉將馬祖居民訪談、島上環境音與影像彼此交錯,邀請觀眾以獨立、中介又遊蕩的視角,接收宛如社群媒體上零碎的圖文資訊,拼湊出一段段屬於馬祖的常民記憶。(臺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觀眾正在撰寫展覽專屬的「代夢卡」。展覽最後一天將抽出五張卡,在2022年3月1日祈夢儀式當日帶到馬祖,委託代夢人替你發問。(田偲妤 攝影)


資訊來源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