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土生文化館探索Peranakan的多元融合與碰撞!
作者:吳妙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土生」(Peranakan)一詞,源自於馬來語的「anak」(孩子),其延申含義是「在本地出生的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為娘惹。在十九世紀海峽殖民時期(Straits Settlements)【註釋1】,自中國移動至東南亞的男性,與當地女子結婚的後代被稱爲土生華人(Peranakan Chinese),而印度穆斯林與馬來人的後代稱為「Jawi Peranakan」、印度教徒與馬來人的後代則稱「Chitty Peranakan」。
歷經近四年的翻修工程與常設展更新,新加坡土生文化館(Peranakan Museum)於2023年2月17日重新開幕。本次常設展更新保留部分過往的展品,並增加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時裝和手工藝品。而展覽最大的變化則是不僅聚焦土生華人,也加入其他土生族群,呈現更多元動態的土生文化。
【博物之島新訊】走進新加坡峇峇屋—人人能親近的土生華人文資保存現場
常設展共分爲三個主題進行展示:「起源」(Origins)、「家」(Home)和「風尚」(Fashion),藉此探討土生文化的多元文化與認同。
一樓展廳「起源」以「何為土生文化?」為主軸,該展區以多樣的互動性裝置帶領觀衆瞭解土生文化的發展。例如,加入當代不同土生族群的個人訪談影片,透過他們對其族群認同的感受與觀點,認識更具多元特質的土生文化。此外,也特別設計符合兒童身高的互動螢幕裝置,創造更友善兒童的體驗空間。
結合土生文化生活的互動裝置,可探索傳統土生文化餐館、商店等。(吳妙玲 攝影)
左圖為常設展特別設計高度符合兒童的互動裝置螢幕,右圖為錯落於展區中為兒童講述物件的說明牌。(吳妙玲 攝影)
觀眾藉當代不同土生族群的個人故事認識土生文化。(吳妙玲 攝影)
融合豐富族群的土生文化也體現在日常之中,二樓展廳以「家」為主題,透過家具及瓷器等物件,討論多元文化碰撞下的土生飲食及生活習俗。
該展區拆除原本的廚房展示區,以土生華人傳統的長桌宴(tok panjang)呈現融合馬來西亞、中國、歐洲的特殊宴會餐桌,並展示來自不同姓氏家族所特製的精美餐具。此區也新增製作土生菜餚主題影片,使觀眾瞭解不同土生族群的飲食與烹飪方式。
長桌宴呈現土生華人具多元族群特色的飲食文化。(新加坡土生文化館 提供)
土生族群傳統菜餚製作影片。(吳妙玲 攝影)
三樓展廳則以「風尚」展出土生織品與配飾,使觀眾得以從時尚的面向窺見土生社會的內裡,例如,以蠟染製作的巴迪布(Batik),認識東南亞傳統布料如何結合中國紋樣、或是伴隨著土生社群的壯大而增加對布料需求而發展的多元設計等。
當代土生服裝,呈現歷經數世紀的土生時尚演變。(吳妙玲 攝影)
而本次更新則加入結合當代創新形式的女性服裝與配飾,呈現更具時間動態、多元融合的土生風尚發展脈動。也在三樓空間設置探索區,並結合「季節著色紙」使兒童透過著色認識豐富的土生圖像。
探索區與主題著色紙與當地藝術團體Ripple Root合作。(吳妙玲 攝影)
文化館也以分齡的方式推出適合不同年齡層兒童與青少年的導覽及教育資源,例如,結合問題與展覽的「anak anak 兒童手冊」。或與新加坡華人協會合作推出「遇見土生」(Meet the Peranakan)教育活動,提供觀眾認識、體驗土生文化的多元管道!
【註釋1】海峽殖民地是大英帝國於1826年至1946年間對於麻六甲海峽週邊及鄰近地區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 Peranakan museum官方網站
- 陳威廷,博物館展示中的族群意識觀—以新加坡土生文化館爲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